-
1 # 古今詩評
-
2 # 我輩輩子子
反手撥球,板形應厚一些,小臂稍向內收手腕同時向內稍收,迎著球瞬間迅速撞擊,但也得根據對方的球旋轉是上旋還是下旋,上旋撞中上部,下旋撞中下部,反拉和擰拉在我看來是同一個動做,主要針對下旋球,板形和撥球不一樣板形要溥手腕儘可能內收小臂配合手腕向內稍收後迎著球向外展摩擦球的中下部,瞬間速度要加大摩控力度。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和球友分享。
-
3 # 乒乓網
我們來看一下他反手撥球的動作。反手撥球可以看出他手上有什麼問題嗎?在往下去壓拍,他不是用前臂帶動手腕向上前方揮拍,他是整個手腕往前壓過去的。這樣打球有什麼不好呢?可能你在防弧圈時候,對方拉一板,連續拉之後去防,這種下壓動作輕壓可以借力,但你主動去撥去推的時候,沒有一個向上前方用力路徑的話,這個球可能就下網。弧線壓得很死,沒有過網的弧線。他的手腕往下壓過去的,也可以上臺,但弧線比較死,出不來質量。 手腕向上前方多加一點力。
向上前方多加力以後,你可以看到什麼呢?球過網的弧線更加平穩。甚至說你看到專業運動員反手撥的動作象撕,基本上沒有推擋,是帶著撕的撥,所以如果你是往下壓過去的,就沒有辦法摩擦。有了一定的劃四分之一個圓撥球,有了四分之一個圓的弧線以後,就可以更好地摩擦。稍微帶點撕,像馬龍那種動作。
看一下。稍微帶點撕以後,球的速度會更快,質量更高,這是他的反手撥的問題。
我們再來看一下他反手拉下旋球的動作。可以發現什麼呢?是不是和他剛才反手撥球一樣的問題?他也是壓過去的,他的反手拉球的弧線不是靠摩擦出來的弧線,不是靠腰部帶動身體摩擦出來的弧線。他是靠手腕壓過去的弧線。所以這種球拉過去以後,沒有旋轉,沒有質量,碰得多。
所以在反手拉的時候,腰部要先沉下來,重心放到左腳上面,再用腰部帶動手臂去摩擦。手腕跟隨手臂轉動,也是差不多將近半個圓。比撥球四分之一個圓要大,差不多劃半個圓,動作做出來,這個時候你有了這個弧線以後,有了腰帶動手臂的弧線以後,才能更好地摩擦。
我們看到他打球的時候,重心全壓到左腳,然後這樣蓋過去。這種球過網是因為對方發得不轉。不是很轉的話,你可能還能蓋過,如果旋轉很強,下旋很強,就非常容易出界。現在下旋派轉一點,用他這個動作,你看還能上臺嗎?轉一點的下旋。因為他沒有吃住球,沒有摩擦,怎麼能上臺呢?
好,我們來示範一下。反手拉下旋的球的時候,要製造摩擦靠什麼?腰部帶動你的手臂,往前去擰。你看馬龍拉球,他的反手拉的時候,非持拍手輔助用力。為什麼要輔助用力?他把他的腰腹力量要向前展出來,才能夠有旋轉,我們看一下反手的拉球。重心沉下以後,再帶動手臂摩擦的時候,這個球才能夠製造一個非常好,漂亮的弧線。
所以說我們反手的發力也好,正手拉球也好,不要用手腕去用力,用手腕去蓋。手腕是前臂帶動手腕用力的,這樣我們派幾個球,我不轉腰,手腕放鬆,用前臂帶動手腕去摩擦。
我扶著,你可以試一下用左手把大臂這樣扶著,用前臂來轉,看能不能摩擦上臺?我也沒有轉腰,重心也沒有往下去壓,但是我前臂帶動手腕進行了一個發力,發力去摩擦,一樣可以把球拉得很轉。這個動作象什麼呢?像臺內擰這個動作,臺內擰的時候腰部用力也不是那麼多,但是摩擦的質量摩擦得很充分,很轉,所以我們要先學會用前臂帶動手腕發力,再去用腰部帶動手臂發力。只有學會擰腰了,才能夠把球的質量拉高,摩擦更好。
快速的學習到反手擰拉技術,做以下動作(以橫拍為例): 一,肘部提起,朝向來球方向,上身順勢側身。 二,持拍手拳面朝向檯面,球拍視來球情況傾向對方,同時,手腕視來球旋轉強弱內曲。(注意保證球拍在身體重心之中) 三,判斷好來球軌跡,在準備擊球時,肘部快速下降,同時,胯部急速前頂,小臂帶動手腕急速向來球擰出。(注意,最佳,最穩之法,用重心迎球)生活中類似動作:怒拔劍。
-
4 # 乒乓雜誌
題主所說這三項反手技術其實是依次遞增發展的,其順序應該為:撥球、擰拉、反拉。三項技術一根同源,但又各有不同,同時相應處理的球也不相同。作為業餘愛好者來說,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撥球開始入手,然後再進行擰拉和反拉的練習。如果一開始就練習更為高階的擰拉、反拉,反而不重視撥的訓練,只會事倍功半;相反,如果耐心的將撥球基本功打紮實後,擰拉和反拉自然而然就將體會出來,不僅學得快而且也能保證質量。
撥球:撥球是針對臺內上旋球的反手進攻手段,出手時接觸球的最高點,主要突出速度來給對手製造威脅。撥球在旋轉和力量上都明顯略差,不過藉此來為下一板製造機會卻是十分有效。
擰拉:擰拉是針對臺內下旋球的反手進攻手段,也可以說是反手撥的升級版。反手擰整體動作與反手撥相似,不過更突出前臂與手腕的配合。擰拉要接觸球的上升期,手腕向內引拍然後加速外擺。反手擰解決了反手處理臺內下旋球的難關,將接發球變更主動的同時還增強了反手的威脅性。擰拉對於身體配合的要求特別高,只有身體發力合理、集中,才能保證擰拉的質量。
反拉:反手反拉需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在遠臺出手可以稱之為反拉;當在近臺出手時,其實就是大家總聽到的“反手撕”。無論近臺撕還是遠臺反拉,對節奏、動作、感覺的要求都十分高,並且在比賽中很少會有反手反拉的情況,普遍是以近臺快撕為主。近臺撕的動作與反手撥相似,不過要求速度更快、擊球更集中。因此,如果以反手撥為根本打好基礎的話,擰拉和反拉都將迎刃而解。
回覆列表
撥球是撞擊多於摩擦,臺內球技術,應對不轉和弱旋轉的過渡性動作。小臂快收加力就是彈打。正反手都可以。
擰拉是摩擦多於撞擊,應對臺內下旋球,小臂內旋引拍,高點發力摩擦。主要是反手技術,也有正手擰的,直拍許昕用過。
反拉一般是對方拉過來的出臺長上旋,這邊弧圈球拉回去,無論正手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