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物原愛牛毛1

    雖然宇宙非常大,大的超出我們的想象,但也不能隨意說它有幾萬億光年,這需要觀測和計算。

    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和目前的大小

    “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觀測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包括目前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所有物質,因為自宇宙開始膨脹,這些物體能夠產生電磁輻射以來,這些電磁輻射就有機會到達我們地球,也就是說物體發出的光有足夠的時間到達觀測者。“可觀測”這個詞並不指現代技術檢測來自物體的光或其他資訊的能力,或者說檢測是否有任何東西存在。它指的是光速本身所產生的物理極限。因為沒有任何物質傳播的比光快,所以在宇宙年齡範圍內,任何距離我們比光傳播的更遠的物體都不能被探測到,因為它們發出的光還沒有到達我們的探測器,一句話,可觀測宇宙就是由於光速限制而目前能看到的範圍相對應的現在的宇宙區域。因此可觀測宇宙的大小與宇宙年齡有關,隨著宇宙年齡的增大,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還會增大。根據現在138.2億歲的宇宙年齡,人們計算出可觀測宇宙是以地球(觀測者)為中心,直徑為930億光年(因為宇宙空間是超光速膨脹,所以大於138億光年)的宇宙範圍。

    宇宙的“未來視界”

    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隨著宇宙年齡增大而增大,但根據哈勃定律,宇宙中遙遠區域的膨脹速度超過光速,這意味著處在未來視界以外的天體在無限未來的任意一個時間點永遠都不會進入可觀測宇宙範圍,因為從那些天體發出的光永遠不會到達我們,這個“未來視界”就是最大的可觀測宇宙的邊緣,如果宇宙一直膨脹下去,經計算,未來視界的同移距離為620億光年,這是可觀測宇宙的最大值。

    整個宇宙和可觀測宇宙的關係,整個宇宙的大小估計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可觀測宇宙之外的物體我們是看不到的,更不可能知道任何與我們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事物,因此無論是通俗還是專業上,“宇宙”一詞與“可觀測宇宙”一詞互用。當然整個的宇宙按理說應該比可觀測宇宙大,那整個宇宙能有多大?有沒有幾萬億光年大?

    根據宇宙暴脹理論,有人計算出整個宇宙比可觀測宇宙大250倍,大約2645億光年半徑;有人計算出整個宇宙半徑有11萬億光年;更有甚者計算出整個宇宙比可觀測宇宙大3x10^23倍,半徑合300多億億光年。如此算來,離我們幾萬億光年有星球也不奇怪,但正如上面所說,我們既沒必要研究它們,也不可能看到或知道它們的情況,包括它是什麼和距離我們多遠?我們只能知道可觀測宇宙外有星球而已,而不會知道是什麼。

    另一種情況

    當然有人認為:如果宇宙是有限的,整個宇宙也可能比可觀測宇宙小,他們認為距離很遠的天體其實只是一個較近的天體發出的光繞著宇宙移動而產生的複製影像。宇宙天體及其它們的影像就像在一個麵包圈結構的範圍內放電影……這樣一來,因為我們的可觀測宇宙才930億光年直徑,而實際宇宙還要小的多。不過如果沿著麵包圈不停地轉下去,宇宙中的某個星球“距離”我們遲早是幾萬億光年了。

  • 2 # 聽雨244993725

    可觀測宇宙就是大爆炸膨脹開始的星系發出的光有足夠地時間到達觀測者,觀測者看到的一切物體。宇宙年齡138億年,目前的大小為930億光年。還有一個可見宇宙概念,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即再複合時期凝聚的星系離我們有457億光年。這是可見宇宙大小。

    整個宇宙至今沒有準確大小,總有幾萬億光年吧。

  • 3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到底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多大?有幾萬億光年嗎?

    中國道教和佛教就有一個成語“大千世界”來形容宇宙的大小,這裡的世界不是地球,而是整個“世界”,也就是宇宙,比我們這個世界大一千倍則是小千世界,再往上一千倍則是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一千倍就是大千世界!

    佛教和道教的宇宙觀似乎很生硬,都是千倍大小,但其實這個千倍應該理解成形容詞,而不是量詞,所以準確的說這個宇宙觀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實在是太淺薄了!宇宙到底有多大?包括天文學家在內仍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從地心說到認識河外星系

    古希臘時期人們對於宇宙的理解由托勒密彙總成了地心說,一整套嚴密的體系與計算邏輯,儘管繁雜但卻維繫了上七年,也不得不說這個中維護者付出的努力,但錯誤的體系再怎麼裝飾它要被捅破窗戶紙,這個人就哥白尼,日心說的提出,使得人類認識宇宙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此後開普勒行星定律的發現,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還有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等等,人類準備好了重新認識宇宙的一切工具。

    但到二十世紀以前,天文學家知道的也僅僅是銀河系內的天體,儘管發現了很多河外星系,但以當時的認知,也是誤認為是銀河系中的漩渦星雲而已,一直到哈勃發現了仙女星系中的造父變星,距離測量後哈勃認為至少達到了100萬光年,儘管誤差有點大,但可以確認,仙女星系已經是河外星系!

    此後測量技術的更新換代,哈勃的宇宙膨脹和距離成正比給了大家一個粗略估計距離的好方法,當然1938年後提出了以Ia型超新星為標準燭光的測量方法後,這個距離更加精準,隨著超大口徑望遠鏡的落成,在宇宙尺度的認識上也越來越遠!

    當然提供了最大助力的是宇宙誕生的大爆炸理論發展,因為它直接將人類認識從星系層面的角度直接跨越到了宇宙的邊緣,勒梅特在提出大爆炸理論的雛形後,喬治·伽莫夫和拉爾夫·阿爾菲以及羅伯特·赫爾曼分別推進了原初元素形成和大爆炸餘暉的理論,而1965年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則是一個王炸!

    因為它直接跨越了星系,跨越瞭望遠鏡的極限,直接將人類的觸角觸碰到了宇宙的邊緣,1998年宇宙加速膨脹的發現,2013年歐洲普朗克衛星最新測量的哈勃常數,得以計算出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7.98±0.37億年,2015年時這個資料被更新為:137.87±0.02億年!對應的宇宙大小大約是930億光年!

    2016年2月11日LIGO和VIRGO的團隊宣佈發現黑洞合併的引力波,其實這個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此前的光學望遠鏡只能看到發出可見光的天體,為了看到更闇弱的天體,不得不加大望遠鏡口徑,但很顯然這個製造成本與難度越來越高!後來發展了射電天文,直接看到了大爆炸的餘暉,但在餘暉的背後連射電望遠鏡也無能為力,未來則是中微子,它能觀測到大爆炸一秒後的宇宙!

    現在的引力波理論上可以直接觀測到大爆炸發生的一剎那!不過從理論來看,要觀測到大爆炸的引力波,那個天線可能是光年級別,現代技術估計難以實現,不過至少有了理論支援,要不然連門道在哪裡都不知道!

    我們的宇宙有多熱鬧?

    其實哈勃在沒事幹的時候,拍過“三張”深空照,其實說它三張不合適,因為這是用成大量的長時間曝光的照片處理出來的,目標天區則是在絕大部分望遠鏡看來空無一物的區域!

    第一次拍攝時間:1995年12月18日至28日間,位置:北天區大熊座附近

    第二次拍攝時間:1998年9月至10月間,位置:南天區杜鵑座

    第三次拍攝時間:2003年9月24日至2004年1月16,位置:北天區天爐座

    其中最著名的是最有一次幾乎大半年斷斷續續的拍攝,處理後的照片,天文學家發現即使遠達130光年以外,仍然星系密佈,而後期加入更大量處理後的HXDF照,則展現了一幅超過133.5億光年外宇宙的秘密,宇宙是那麼大,但它也很熱鬧,哈勃帶給我們的認識是顛覆性的!

    當然各位不要急,因為NASA還有一個王炸沒出,那就是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它使用的鍍金膜的可見光低頻段和近紅外波段,將會發現更闇弱的天體,它能否看到真正的第一個星系,有待未來分曉!

    宇宙是封閉有限的還是開放無限的?

    上文用了1600多字展現了宇宙到底有多大,但有一個問題是這到底是不是宇宙的全部,這是困擾天文學家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推出後就開始了研究,在1936年幾位天文學家的研究就總結成了弗裡德曼-勒梅特-羅伯遜-沃爾克度規,他們提出了一個宇宙形狀的公式,只有一種可能是有限大小的,也就是封閉,而另外兩種則是開放的無限大小!

    此後一直在就箇中的關鍵引數觀測進行驗證,前一種有一個著名的觀測是測量宇宙的曲率,建立的模型其實很容易理解,即測量三角形的角度,如果大於實際角度,那麼宇宙就是一個球體,如果小於那麼是個開放的馬鞍形宇宙,如果等於那麼就是平坦的開放宇宙!

    結果是宇宙是平坦的,因為測量的結果無限接近於等於實際角度,或者說可能大到難以想象,460億光年距離的三角形兩邊完全不足以描述宇宙的大小,就像我們打算用三角測量法去評估仙女星系的距離,我們將會發現這個週年視差角度是0!

    黃圈內可觀測宇宙示意圖

    因此宇宙大小有兩種可能,要麼是平坦無限大,要麼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可能是我們重新認識的新宇宙中一顆塵埃而已!

  • 4 # 模糊黃金紅

    一個普通泡泡而已。一個泡泡就是一個真空團,所有泡泡都漂浮在宇宙在大空洞中。

    真空由光子填充,空洞由純引力子填充,泡泡邊緣是真空和空洞混成帶。

    這是波江座10億光年級空洞,這個空洞在人類居住的930億光年泡泡邊緣附近,暗示兩個泡泡未完全合併留下的遺象。

    空洞是宇宙的冷極,溫度永遠是-273.15C°,泡泡(視界宇宙)之間相互永不可見,但存在引力相互吸引,可以相互合併。

    宇宙中沒有一種力量可以分解一個泡泡,泡泡透過合併只能越來越大,泡泡的邊緣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宇宙的邊緣。

    銀河系漂浮在泡泡的真空團裡,太陽系只相當於一粒塵埃。

    太陽到地球光要執行8分鐘,約1.5億千米。人類是地球唯一具有好奇心的生物,人類仰望星空,難道人類是孤獨的嗎?

  • 5 # 科學黑洞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到底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多大?有幾萬億光年嗎?

    “四方上下曰宇,宇雖有實,而無定處可求;往古來今曰宙,宙雖有增長,不知其始之所至”,這段話對宇宙有一個很好的描述,廣義上來理解宇宙就是時間空間加上物質構成的一個整體,這一點非常好理解,但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邊界問題就困擾了科學家很久。

    大部分科學家都不喜歡那些飄渺無限的東西,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隨著漫長時間的演化,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從這個理論可以找出時間和空間的起點,同時找出空間“臨時的終點”,這個所謂“臨時終點”就是暫時可觀測的宇宙範圍。

    宇宙的演化模型

    宇宙學問題是最抽象也是最難以研究的,想象一下人類是地球上發展了幾十萬年的小生物,在上個世紀中葉之前甚至都無法飛出地球,要想去研究諾大的宇宙,連從哪裡下手都不知道。大約400年前伽利略第一個把望遠鏡指向了天空,同時他也有所發現,那就是在木星的周圍出現了四顆繞行的小天體,現在把它們稱之為伽利略衛星,也就是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

    其實伽利略的發現證明支援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但當時宗教掌握著社會秩序,不允許伽利略站出來表明自己的觀點。但是可以知道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在逐漸的認識宇宙,擴充套件我們的宇宙觀。當我們認識到太陽才是核心,地球繞著太陽在公轉,同時也瞭解了太陽是銀河系內一顆普通的恆星,在銀河系內有著兩千多億顆類似的恆星。

    這個時候就要說哈勃的重要性了,一直以來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是穩態的,但是穩態的宇宙就很難去尋找它的起源,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永恆的狀態。愛因斯坦對於穩態宇宙模型也是抱著肯定的態度,即使在用自己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研究宇宙演化問題的時候,得到了動態宇宙結論,但是為了不打破現有的觀點認知,就在自己的場方程中加入了宇宙學常數。

    不久之後哈勃發現了河外星系大部分都是呈現紅移現象,這也表明了宇宙膨脹的事實,愛因斯坦來到哈勃工作的天文臺親自觀看,結果就是後悔不已,這件事情也被愛因斯坦認為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再加上六七十年代發現的宇宙背景微波輻射,宇宙大爆炸的假說也逐漸的被認可。

    可觀測宇宙到底如何理解?

    宇宙不斷的在膨脹,並且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宇宙膨脹是超光速的,因為138億年的時間已經膨脹到目前的930億光年可觀測直徑。在這裡其實還要提及一個概念,那就是宇宙開始一段時間是在減速膨脹,這個過程是符合我們的認知的,因為從宇宙大爆炸假說來看,最初的瞬間膨脹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在自身的引力拉扯下速度會逐漸的變慢。

    但實際觀測結果顯示,宇宙一直減速膨脹到大約70億年前,在那之後宇宙開始加速膨脹,那麼這個能量是源自於哪裡?就像是向上扔一個小球,本應該是速度逐漸降低直到開始下降,但實際上卻是加速向上飛一隻飛出外太空,這個時候就要疑問了,這個看不見的手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最後給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暗能量,宇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表現出一種斥力的作用,距離越遠效果越明顯。就這樣宇宙一直加速膨脹到今天,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是930億光年了,但這並不是宇宙真實的大小,只不過是在整個時間軸上真正有意義,能和我們產生因果關係的那一部分。

    宇宙有大小嗎?是否無限?

    其實只要堅持宇宙大爆炸的假說,那麼我們必然知道宇宙是有大小的,是不是難以想象“巴掌大”的宇宙是什麼模樣?

    但我們至少要承認,是有那麼一個時期,宇宙大小是可見的。但是現在已經加速膨脹到930億光年,而不可觀測宇宙直徑科學家預估至少在23萬億光年之外,從這點來說宇宙是有大小的。但只要說到宇宙大小的問題,就會有人問出宇宙之外是什麼的問題,只能說目前的科學體系沒有宇宙之外的說法。

    有一種理論可以接受宇宙的的無限,就像是人類生存在地球表面,向著一個方向走永遠都沒有盡頭,最多隻是繞著地球轉圈,永遠都找不到邊界,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認為生活的世界是沒有邊界的。但是從更高維度去看,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球形,整體上是有界線的。那麼宇宙也可能如此,在更高的四維空間中呈現出有界線的形式,而在我們三維空間中就是永遠都找不到盡頭,更不要談論宇宙的大小了。

    未來宇宙的結局

    前文已經提到了因為暗能量的存在,宇宙一直都在加速膨脹,在短暫的時間段內,我們認為這個結論是正確的,未來宇宙也會一直沿著這個方向演化,那麼最終的結局顯而易見,從熱力學的角度上也很好理解,宇宙只能是從有序向無序轉變的熵增過程,最終達到最大的無序狀態,宇宙變的一片死寂,不在具有一絲的能量。

    當然還有觀點認為,宇宙的加速膨脹也許是暫時的,在未來宇宙依然會減速膨脹,最終速度為零開始收縮,也就是大劉科幻小說《大塌縮》中所描繪的那樣,一切重歸“奇點”,開始新一輪的宇宙歷程。

    總結

    關於宇宙的所有數字沒有科學家敢於打保票就一定是準確的,因為宇宙的時間和空間尺度太過於巨大,即使某一個引數變化了,我們計算出來的宇宙大小和時間都會發生變化,很可能未來的理論越來越完善,對於宇宙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準確。

  • 6 # 星球上的科學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逐漸的把自己的目光從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放到了宇宙中。人類對宇宙充滿了好奇與探索,可隨著我們探索的深入之後,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宇宙到底有多大?

    宇宙是不是無限的,這似乎是個不解之謎。但我們是可以根據目前對於宇宙的發現來分析一下宇宙有多大。

    追求本源是科學探索的真諦——宇宙起源

    關於宇宙起源的問題,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目前用來解釋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最佳理論。在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在最最開始的時候整個宇宙只是密度無限低的一個奇點。

    但在某種原因或作用下,這個奇點發生了大爆炸,從此宇宙瞬間產生,而且之後宇宙一直都在不斷膨脹。雖然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一個瘋狂的理論,但也不乏證據支援:

    證據一:哈勃紅移

    在地球上觀察遙遠的星系的時候,會發現幾乎所有星系的光譜都存在紅移現象,並且距離越遠的星系,其紅移量越大,呈正比關係,這說明幾乎所有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針對這個現象唯一的解釋,就是宇宙在發生膨脹。

    證據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至今應該還殘留著輻射,而在138億年前,宇宙還處於高溫下,後來又經過了138億年的膨脹冷卻,溫度已經變低了,科學家也觀測到了這個背景輻射,大約是2.7K,與理論吻合。

    證據三:宇宙元素丰度。

    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大爆炸的部分能量轉化為質量,主要是氫、氦元素,然後這些元素從輕元素逐漸聚變為重元素,是不可逆的一個過程,而宇宙元素丰度和宇宙大爆炸理論又完美吻合。

    其實除了這些理論,還有宇宙的年齡,各向同性、原初引力波等等,都可以用來支援宇宙大爆炸理論。138億年前發生“奇點”大爆炸使空間擴張,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宇宙。

    宇宙天體結構。

    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有小行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這五種天體結構,但星系並不是我們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結構,僅僅只能算的上是宇宙中的一箇中等結構。

    其實宇宙中完整的結構應該是: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超星系團複合體——宇宙長城——全宇宙,從這個完整的宇宙結構來看,至少還存在著四個天體結構比星系還要大。

    在我們眼裡銀河系已經夠大了,但比銀河系高一級的本星系團的直徑為1000萬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僅僅只有10萬光年,相對於銀河系來說本星系團很龐大,不過要再與其上一級進行比較,那就又是小巫見大巫了,這樣一直比較下來,宇宙可能大的沒有邊際。

    根據人類現在的科技實力,科學家們對宇宙的觀測發現,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

    顧名思義,人類所能夠觀測到的宇宙被稱為可觀測宇宙,而可觀測宇宙與真實的宇宙不是一個概念,宇宙分為可觀測宇宙和不可觀測宇宙。還有一個誤區,可觀測宇宙也並不是說是已經看到的宇宙,這是從理論上說應該可以看到的宇宙。

    真正的宇宙有多大?

    我們談到宇宙大小的時候,大已經不能用來形容宇宙了,而這個時候光年就有用處了。光年,看起來有點像時間單位,其實是一個長度單位,一般用來衡量天體間的距離。

    光年是表示宇宙在真空的情況下,光沿直線傳播,在一年內所走過的距離,眾所周知光速大約為每秒30萬千米,那麼1光年的距離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即9.4607×10km。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從宇宙誕生到目前為止,或者一直到未來,宇宙都一直在發生膨脹,從來沒有停過,並且宇宙的膨脹速度也遠遠超過了光速。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科學家們對星系距離的測量和紅移現象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到了九十年代之後,我們知道了宇宙不僅僅是在膨脹,而且是在進行超光速膨脹。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其實主要就是由宇宙空間超光速膨脹而引起的,這種宇宙空間本身的膨脹會帶來空間內天體距離的不斷增加,宇宙也會不斷擴大。

    目前宇宙的膨脹速度大約為67.8(km/s)/Mpc,也就是在每相距百萬秒差距(約326萬光年)的距離上,因為宇宙膨脹所導致的相互退行速度為67.8km/s,即在每增加300萬光年的距離上(或每過300萬年),星系們遠離地球的速度會增大67.8千米每秒。

    總而言之,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宇宙還會一直持續不斷的擴大,我們可觀測到的地方也並不是永恆不變的。遙遠的未來,未來我們也將會觀測到更大的宇宙。

    宇宙中還有一些不可見的部分,目前我們也無法掌握,但終有一天會揭開神秘的面紗。

  • 7 # 北斗星77796887

    事實上宇宙有多大,科學家也不知道。所謂的930億光年也是猜測,只是人類的視野範圍。宇宙有多大,只能用無窮大來形容。

  • 8 # 宇宙觀察

    宇宙一詞在古籍中的含義是“古往今來所以時間和空間的集合”,而現代科學中的宇宙,大體上也是這個意思

    20世紀20年代,在威爾遜山天文臺工作的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利用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胡克天文望遠鏡,拍下了仙女座的照片,而後又透過照片中的造父變星,確定了仙女座是一個位於銀河系之外的,和銀河系一樣擁有海量恆星的星系。

    哈勃的這一發現,讓人類知道了宇宙空間中存在大量星系,而不只是銀河系這一個星系,於是乎以往的“銀河系孤島模型”破產了,天文學也出現了名為“星系天文學”的新分支,埃德溫.哈勃就是星系天文學之父。

    哈勃除了發現河外星系,還測定了河外星系的光譜資料,並且在光譜資料中發現,除了仙女座星系光譜藍移,其餘的星系光譜都在朝紅色端移動,這意味著仙女座星系在靠近銀河系,而其他星系在遠離銀河系。

    由於可見光也是電磁波,因此它和聲波一樣也遵循多普勒效應,而根據多普勒效應,光源在遠離觀察者的時候,觀察者接受到的光源,光譜線就會向紅色端移動,反之如果光源靠近觀察者,光譜線就會向藍色(紫色)端移動。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絕大部分星系都在遠離地球呢?

    當時的主流宇宙學理論並不能給出答案,因為當時的主流理論認為宇宙是靜態的,甚至連愛因斯坦,都在早期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中,添加了“宇宙常數”項,來保證宇宙的穩恆態(愛因斯坦在聽說哈勃發現宇宙膨脹後,馬上就把宇宙常數刪了)真正給出答案的,是當時並不被認真對待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中誕生的,因此宇宙時空絕不是靜止的,應該是膨脹的才對,所以哈勃才會發現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至於仙女座星系為何接近地球,大爆炸理論給出的答案是“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太近了,宇宙膨脹之力在這種百萬光年都尺度上,比不上兩個星系施加給彼此的引力,所以仙女座星系才會靠近銀河系”

    對宇宙學家來說,宇宙的超光速膨脹無疑是最具顛覆性的科學發現,但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宇宙膨脹並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早在19世紀,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就證明了,可見光屬於電磁波,並且電磁波的速度等於真空光速,20世紀初,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又提出了“光速不變且不可被超越”

    “光速不可被超越”,意味著光速就是宇宙中資訊傳遞速度的上限,因此河外星系不論遠近,它們發出的光都只能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的“龜速”,在動輒幾百萬光年,數億光年的宇宙中飛行。

    “可觀測宇宙”就是在光速不變,和宇宙膨脹超光速的“矛盾”中誕生的

    根據最新的哈勃常數67.8km/s/Mpc,空間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空間膨脹速度就會增加67.8km/s,天文學家計算出了,“465億光年外的星系退行速度超過光速”

    這一事實這意味著465億光年外的星系,發出的光還沒飛到地球。所以說可觀測宇宙就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半徑465億光年的球形空間”,這個空間以外的光,還沒有來得及飛到地球,所以目前的天文學家只能研究可觀測宇宙。

    因此現如今天文學的主要矛盾,就是無法打破的光速限制,和同樣無法打破的宇宙膨脹超光速之間的矛盾。

    那麼可觀測宇宙之外是什麼呢?

    現代宇宙學認為,可觀測宇宙之外是海量星系構成的“未觀測宇宙”,那裡的星系分佈和構成以及密度,和可觀測宇宙內不會有太大區別,因為大爆炸理論的基石之一,就是“各項同性原理”,而這一原理,在哈勃望遠鏡若干張深場照片中,也都得到了證實。

    根據暴漲理論計算出的“全宇宙”,大小從可觀測宇宙的250倍,到上百億倍不等,所以說這些資料看看就好,沒什麼意義。

    事實上就像物理定律在黑洞奇點,大爆炸奇點處失去意義一樣,可觀測宇宙之外的事,對目前的天文學界,以及人類文明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我們永遠無法主動去改變,可觀測宇宙之外的事物。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智慧文明的可觀測宇宙其實都不一樣,如果有一個智慧文明,距離地球465億光年,那麼它們的可觀測宇宙,就是以它們的母星為中心,半徑465億光年的球形空間,而地球就在這個空間的邊緣。

    儘管目前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表明我們的宇宙“十分平坦”(無限延伸的平面),但也有宇宙學家認為現如今微波背景輻射圖,只是可觀測宇宙內的輻射圖,因此它的平坦並不意味“整個宇宙”都十分平坦,四維閉合超球體,和馬鞍面,仍是可能存在的宇宙形狀。總結

    可觀測宇宙有意義也好,未觀測宇宙沒意義也罷,對目前宇航速度,還達不到千分之一光速的人類文明來說,其實都沒什麼“現實意義”,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文明仍將處於並且長期處於太陽系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慈禧太后為什麼能掌控滿清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