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中轉站
-
2 # 傲世萬年雪
《滕王閣序》全篇氣勢磅礴、文采飛揚,堪稱姘文之典範。王勃能在25歲寫出,放在我們現在就相當於一名本科生寫出了一篇博士後水準的論文。
我們經常熟讀古詩詞和歌賦,讀久我們經常會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古代人人都會吟詩作對,其實不然,古人在那個年代主要任務還是填飽肚子,能夠讀書的,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這些人也有天賦高低之分,有些人一輩子寫文章,也沒有出頭,而王勃父親王通、叔伯王績都是有名的文學家,王勃6歲寫詩,20多歲就名滿天下,成為初唐四傑之首,如果不是王勃英年早逝,我認為他可以和李白、杜甫齊名。
所以王勃25歲能寫出《滕王閣序》,其天賦、文采已經超越常人,初唐時期無人出其左右。
-
3 # 歲蓋第一定東特熱
回答很多次了,此文太高,後人乘涼!再來扯點別的,各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唐宋八大家為什麼要破駢立散?主要格式嚴謹的駢文對常人要求太高,實難出佳作,更別提上乘之作,所以水平放那,水平差的只能吟詩作詞而空無駢文傳!那些想寫敢寫的估計都丟簍子裡了,主要無法企及勃的高度,現在你就知道王勃的高度了吧,古今第一人,第一文!收!
-
4 # 請叫我董仙笙
有幾人配說《滕王閣序》是什麼水平,喝點酒,矇頭睡一覺,然後起來寫的《滕王閣序》完全就是一氣呵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不帶一絲煙火氣息,誰能信手拈來?天妒英才,講的就是王勃這種人。他短暫的一生,卻是讓後輩無數讀書人仰望一輩子。一般人,誰敢自大的說《滕王閣序》是什麼水平,簡直一文盲爾!初中語文老師看到了,不打你就是壞事,總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沒有一點點敬畏!
-
5 # 潦倒總停濁酒杯
你這個問題的重點我掌握不住啊?
你究竟是想說25歲寫出滕王閣序牛逼不牛逼?還是想說天不假年,王勃早死?
首先,能寫出滕王閣序,25歲也好,85歲也好,就足夠青史留名了。所謂千古第一駢文,不在乎作者幾歲寫出。就像王羲之的蘭亭序,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種級別的作品問事的時候,作者就已經是一座高峰了。
如果王勃不死會怎樣?說真的,不好說。王勃有才是肯定的。但是有才之人無非兩條路,要麼全程高產,甚至晚年更勝年少的,比如白居易,杜甫,也有江淹,江郎才盡的。但是王勃的詩文地位。就這一篇就足夠了。
-
6 # 蕭然野僧
貧而不媚,不棄鴻鵠之志,賤且自立,無負凌霜傲骨!湘水長流,誰會屈子之恨?將壇久蕪,不見築臺之人。馮唐虛待身己老,李廣空候位無封,嗣宗窮途,終是哭路之情,文長夜嘯,難逃困頓之命……
-
7 # 小慄科技
怕是隻有王勃這樣的天才,才能即興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絕唱。
注意,是即興。是即興。是即興。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
王勃就去前往拜見,閻都督給他父親面子,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主要是為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他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以此來展示女婿的才學。
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但是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認為自己不才,寫不出來。
突然,王勃在一個角落裡站了起來,說想要試一下。
這一站不要緊, 全場鬨堂大笑,都露出不屑的表情。
閻都督沒有辦法,想著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不會對自己的女婿有什麼威脅,就讓人給王勃準備了筆墨。
可是,王勃卻絲毫不顯得尷尬,淡定的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
閻都督老大肯定不高興啦,拂衣而起,轉入帳後,叫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
於是,王勃寫一句,差人就傳一句給都督。
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外面的賓客也都譏笑萬分。
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都督說,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可是,驚喜來的太突然。
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都督當場呆住了,說出了四個字:此乃天才。
眾賓客當聞此句,頓時兩眼放光,接著便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閻女婿這時,更和一個傻瓜一樣,呆坐著,目光呆滯。
王勃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完書後,禮貌的和眾人作揖。
閻都督仔細的讀著這篇作品,讚歎不已,自然沒有他女婿什麼事了。
當時高朋滿座,眾星雲集,無不對王勃的這篇作品驚歎不已,至於說什麼水平?你猜?
-
8 # 江南沐雨眾神聊齋
是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水平。——大家先別急著噴我不自量力,先看完我的描述再罵也不遲。
看了大家的回覆,對王勃的讚譽極高,我非常承認滕王閣序的文學造詣,也非常喜歡這篇文章,甚至自己背過很多次,但是經過很多年的思考之後,我發現我對王勃能寫出這篇文章的崇拜思想有問題。
我們錯把王勃寫出這篇文章的才華,和他的年紀掛鉤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錢鍾書先生的一句話:我們年輕的時候,錯把我們的創作衝動,以為是自己的創作才華。
當年我以為這句話是諷刺居多,但是現在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年輕人,在有創作衝動的時候,也不要因為懷疑自己有沒有創作才華,就去創作吧!
什麼意思呢?
當你登上泰山,心有澎湃,只要願意說,就去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當你登上長城,回望過去,心有慼慼然,就去說:萬里長城萬里空,一場煙雲一場夢
當你做夢夢到高聳入雲的蜀道,就去說:難於上青天
有好又不好,但那又怎樣,去說就是了,不要因為古人寫的好了,就不敢說。
創作衝動是什麼,是你有感而發,創作才華是什麼,是你能夠以足夠適合的語言組織,把你的有感而發,變成眾人認同的有感而發。
詩,詞,賦,等等這些,都是這樣的產物——一會兒我會說創作衝動和創作才華無法做到的事情。
詩,詞,賦等文學作品的特點是什麼呢?
短,精,微言大義。所以才有僧敲月下門,僧推月下門的不斷推敲,創作這樣的作品,需要的是胸中的那股創作豪情,創作衝動,然後與自己所學,所思考,所積澱的詞彙相符合。
這樣的過程,年齡不是最重要的,靈氣最重要。
相反,如果年紀越來越大,想的越來越多,豪氣,衝動卻磨沒了,那時候,即使有無盡的積澱,剛下筆寫下一句話,就去思考:哎,不對,這句話說得也不盡然好,不如改一改——思路就斷了,怎麼可能一氣呵成?
大家是不是不信?覺得我在胡說八道?
好,大家說《滕王閣序》,我就拿裡面的句子來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我們讀的時候,為作者可惜,但是如果作者年紀再高几十年,閱歷多了,看得多了,這句話寫的時候會什麼樣?當剛寫完馮唐易老時,立刻腦子裡其他一些類似的人物,或者更多的例子就出來了,然後可能會想,這個李廣啊,自己問題也很大,比如巴拉巴拉巴拉——完了,原本的不平之氣,沒了。
當然這只是個小例子,歷史不容重複,這也只是講個道理。
筆者不是說王勃寫這篇東西誰都能寫,而是說,以王勃的才氣來說,25歲(風華正茂,積澱也夠),寫這篇滕王閣序,恰恰是他最好的那幾年來寫,所以大家不用以自己的25歲來比較,同時,更不要想象“王勃25歲就寫出這麼牛逼的東西,如果到50歲,他能寫出多麼牛逼的東西呀!”
在文學上,這種線性思考的思路是錯的。
隨著年齡,積澱的是閱歷,是知識,是人情世故,減少的是才情(不是才華),是衝動,是無拘無束。所以,我們發現兩件事情,第一,很多作家到了年紀大了之後,要麼做考據工作(比如季羨林寫的《糖史》,金庸後來封筆完全研究佛了),要麼寫鴻篇鉅著。第二,很多需要人情歷練,對社會深刻的認識,或者對篇幅整體把控要求極強的作品。
這裡我舉兩類例子:
第一,小說類:我們認為少年成名的作家,郭敬明(忘掉他可能有的抄襲吧),韓寒來說,這兩位都寫過小說,他們的小說的特點是,才華確實夠,但是整個小說的架構,以及結尾並不好,舉幾個例子:《三重門》尾巴莫名其妙,《長安亂》那個尾巴就是沒寫完,《幻城》結尾過於求奇湊出來的。
——大家不要說這幾位都是水平不高,但我告訴大家,如果你去看看韓寒的短文《杯中窺人》,《理髮》,《書店》等等,你會發現文筆之老練,見解之獨到,確實令人驚奇。
相反,錢鍾書除了一部《圍城》,後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考據類的《宋詩選注》《管錐編》等,這類作品非廣博的知識不可得。
所以,文學工作的特點是,每個人,在自己的年紀裡,根據自己的特點(才華,衝動,才情,閱歷),選擇最合適的文學分類創作,而王勃,因為各種原因,選對了。
但我們不能因為作者寫出:春風又綠江南岸。在不斷推崇這個“綠”字的精巧,就不斷的意淫他活個500年就能寫出《紅樓夢》吧?
恩恩,我來說個小例子:他的早期作品(忘記第一個Jay還是第二個范特西了,歌詞封面裡有一小句話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他說:我喜歡屌屌的歌曲,我希望我以後所有的歌,都能夠屌屌的。
——大概意思如此,大家明白麼,這叫創作衝動!人家寫歌,有一種衝動,叫我的歌要是屌屌的!
這就是王勃當年的思路和衝動!你們都是芸芸眾生,哥寫東西,要讓你們都覺得屌屌的!至於是不是有漏洞,是不是滴水不漏,是不是絕對正確,是不是完美無瑕,去他媽的,老子要的不是這個!
各位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一個少年,熱血心性,在一片山坡的最高點,狂風吹過,身上的衣服獵獵作響,他卻看著遠方,目光裡全是火焰。——他們的作品,也會是火焰。
大家再來看看《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還有片尾曲: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背影
這是什麼,這是一位看透了王朝更迭,爾虞我詐,英雄狂放,悲歡陌路的一位事故者,對人世的總結,這總結,非得大量閱讀總結,大量年紀積累,大量情事參透而不可得。
如果王勃再活幾十年,他或許也會總結出來,也會有感而發,也會寫出類似的東西,但那時的王勃,絕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那個“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每個年紀有每個年紀可以寫出的東西,我們可以喜歡,可以讚歎,但沒必要為他虛構他原本不存在的人生。
我喜歡25歲的王勃,他寫出了自己的25歲,而不像我們,在自己的25歲,因為對50歲的恐懼,活成了40歲才該有的焦慮。
作者系縱橫文學《眾神聊齋》作者
-
9 # 了凡小哥
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水平非常之高!是我最喜歡的文章之一。年紀輕輕的王勃能寫出這麼高水平的文章,只能說非常變態!只可惜天嫉英才,哎!如果王勃在世時間長一點,可能還會有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
10 # 燕安
而滕王閣在今天的南昌市境內,我在南昌讀的大學,滕王閣就在贛江邊上,經常能看到。
滕王閣立於贛江之濱,蔚然聳立、氣勢恢宏,不禁讓人想起其中的一篇楹聯:
興廢總關情,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
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如何?
作為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在25歲的年紀就寫出了著名的《滕王閣序》這一千古名篇,自然是轟動一時,水平極高,令人歎為觀止。
以下滕王閣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1、滕王閣
滕王閣是中國古典建築的巔峰之作,歷經1400餘年,與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和湖南嶽陽的岳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
滕王閣位於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貞觀年間,唐高祖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被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首“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世的經典。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2001年元月核準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作為中國古代留存至今的著名建築,滕王閣在世代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歷史上的文人雅士、詩人騷客(如王勃、張九齡、白居易、杜牧、蘇軾、王安石、朱熹、黃庭堅、辛棄疾、李清照、文天祥、湯顯祖)留存有大量讚頌歌詠滕王閣的詩歌辭賦。
王勃的《滕王閣序》、張九齡的《登城樓望西山作》、白居易的《鍾陵餞送》、湯顯祖的《滕王閣看演〈牡丹亭〉二絕》等等。
其中以唐朝詩人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詩序》)最為著名。此樓也因此序而聞名於世、為後人所熟知,成為經典。
2、王勃
王勃是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出身於儒學世家,自小就天資聰穎、被稱為“神童”,擅長駢文和五言律詩和五言絕句,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
王勃才華橫溢、詞情豪邁、文采飛揚、文學成就斐然、作品等身。留存於後世的詩歌80餘首,賦和序、書、表、碑、頌等90多篇,現存《王子安集》16卷、《漢書指瑕》10卷、《周易發揮》5卷,《次論語》10卷,《舟中纂序》5卷、《千歲歷》、《平臺鈔略》(一作《平臺秘略》)10篇、《合論》10篇。他的賦對推動唐代賦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夏天,王勃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因遇到南方暴雨不幸渡海溺水而亡。
因探望父親途經豫章而作《滕王閣序》:
《唐摭言》載: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輿新修滕王閣成,重陽節時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後,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歎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唐才子傳》則記道:“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唐摭言》等書所記,或者有些誇張,但王勃《滕王閣序》,確實為不朽之名篇。王勃於南昌閻都督宴上賦《滕王閣序》的佳話,實乃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動人的故事。上元三年(676年)冬,長安城裡都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一天,唐高宗也讀到這篇序文,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不禁拍案,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又讀下雲,見一首四韻八句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掃成見,連聲嘆道:“好詩,好詩!作了一篇長文字,還有如此好詩作出來,豈非強弩之末尚能穿七紮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當年朕因鬥雞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錯也。”於是高宗問道:“現下,王勃在何處?朕要召他入朝!”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長嘆,自言自語:“可惜,可惜,可惜!” -
11 # 刷鍋老
這個不好評吧!
只能這麼說,本人二十五歲的時候連日記都不會寫,記個簡單的事,字沒有幾個,錯別字卻一半有多。談戀愛寫情書要找人代筆,還要給紅包打點。更嚴重的問題是心上人一看信還得黃,黃得更快,一直黃了好幾個。後來找到原因後,就不敢寫信了。
現在快五十歲了,差不多是王勃那時候年齡的兩倍了。可是你叫我寫個順口溜出來,仍然有困難。這就是差別啊。
人家王勃那是天才,一篇《滕王閣序》名震朝野,流傳千年而不衰,羞煞所有文人墨客。今天叫我這個半文盲來評價這麼個神一樣的人物,我怎麼說得上話?
友友太讓我為難了吧。不過還是要感謝你對我的信任!
-
12 # 小羽網路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初唐四傑是哪四個人?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而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當時王勃寫這篇文章憤懣不平,其實提現的淋漓盡致,氣勢如虹。
這篇文章最出名的句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莫過於此句。每當讀到此句,心中彷彿千萬只崩騰的駿馬飛奔而來,而詞句也為現在語文常考句。說到王勃,這篇滕王閣序發揮到淋漓盡致,其文學高度不可低估,堪稱王勃頂峰之作,意義深長。
-
13 # 夢露居士
看了一下目前的幾個答案,都只是簡單介紹了《滕王閣序》的情況,沒能說清楚《滕王閣序》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且聽我詳細解讀《滕王閣序》這一千古名篇。
《滕王閣序》當然是非常牛的水平,王勃25歲就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可謂是天才。
所以閻公一開始很生氣,憤然離席,假裝上廁所,並派手下人把王勃寫的報給自己聽。王勃開篇寫“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下面兩句:“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又說:“無非是些舊事罷了。”
不料接下來王勃就如老司機飆車,一發不可收拾,奇句迭出。寫到“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時,下人報給閻公,他沉吟不言。等王勃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時,閻公才驚歎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於是廁所也不上了,出來站在王勃旁邊看他寫完,賓主盡歡而歸。
可見《滕王閣序》是很牛的作品,但是到底牛在哪裡呢?且聽我慢慢分析給你聽。
《滕王閣序》的第一個特點是用典多,幾乎一句一典,成為中學生的噩夢,那麼多典故實在是記不住啊。因為用了很多典故,所以雖然語言簡練,卻能表達很豐富的思想。《滕王閣序》只有幾百字,一篇中學作文的長度,當時學的時候卻感覺洋洋灑灑好像寫了幾千字一樣。
用典是很難的,因為你用了一個典故,心中至少要有十個、百個典故的儲備。而且要在短時間內找到最符合意思的典故,還要寫成對仗的四六駢文,殊非易事。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了幾十個典故,卻能一揮而就,而且用得都很恰當,簡直就是人肉資料庫啊。
所以《滕王閣序》簡直就是一篇可怕的炫技之作。王勃面對滕王閣詩高朋滿座,有意秀一秀自己的才華,果然技驚四座,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當然,如果《滕王閣序》僅僅是炫技之作,也不會成為學習文言文的必學名篇,更不會入選中學課本了。《滕王閣序》的厲害之處還在於,不僅炫了技,還抒發了作者的真摯情感和思想。
古人對於駢文有很多批評,主要是因為駢文過於注重對仗、用典等形式性的東西,而忽視了思想的表達,所謂“以辭害意”。
然而《滕王閣序》卻沒有這樣的毛病。
《滕王閣序》第一段,先描寫了為什麼會寫這麼一篇序,順便誇了一下在座的賓客。第二段,寫滕王閣的壯麗,第三段,寫登高遠眺看到的美景。這些都還算平常,但是接下來王勃就開始發揮了。
第四段,王勃因登臺遠眺,聯想到宇宙無窮而人生有涯,因而生起感慨,“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既有在其之前的王羲之《蘭亭序》的樂極生嘆,又有在其之後的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慷慨悲壯。
第五段,王勃有宇宙聯想到自身,感嘆“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用歷史上懷才不遇的名人自況,雖有自我標榜之嫌卻並不狂妄。
當然,作為一個二十五歲的有為青年,這麼寫有點老氣橫秋的感覺,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嫌疑。所以王勃在第六段中一掃之前的頹唐之情,表現了一種激昂向上的姿態。可以說王勃借閻公宴會的機會,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推銷。在座的所有人都會記住這個文采非凡、志向遠大的天才青年。
由於《滕王閣序》寫得太牛,所以大家往往忽視了序後的《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尤其是末兩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後來崔顥的名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李白的名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我認為都是從王勃這兩句中化出來的。
李白是大唐最牛的詩人,崔顥《黃鶴樓》也是李白自嘆不如的名篇。你可以想象能讓李白借鑑的《滕王閣詩》有多牛了。
-
14 # 風銜醉
應該是二十六歲,說古人別用週歲來說,那時候還沒這概念呢。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這首序又是他的巔峰之作,一氣呵成。除了羨慕之外,就是可惜了。如果有人寫過序,就知道這首到底有多強大,我只寫過小序,知道王勃就是座高山,我永遠只能仰望。
-
15 # 包絮
風流倜儻美少年,胸中詩書累千篇。
詞彩絢麗才八斗,對仗工整述奇談。
初生牛犢不怕虎,口吐蓮花驚四鄰。
落霞孤鶩成佳作,秋水長天美句傳。
一介書生之弱冠,勝似斗酒待千篇。
才子如雲騰蛟龍,高朋滿座唯我賢。
懷才不遇心中苦,天妒英才不假年。
白首之心空倜倀,青雲之志未能攀。
-
16 # 紅塵一玫
不清楚,古代與現代太不一樣了,就算現在,僅僅一篇文章,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學。況且商品經濟這麼發達,上過大學就一定是大學水平嗎?
-
17 # 一號科技
有些人天生就是曠世奇才,牛頓二十多歲就完成了人生所有成就,這成就基本也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二十多歲,我們還在幹嗎哦
-
18 # 俄奸du裁份子
在詩情畫意方面屬於博士後;對於現代的東西他屬於野蠻人;在開車方面屬於還沒考證可以坐牛車;在治國理政方面屬於封建王朝估計還不及現在的小學生畢業工作三年以上的眼界。
-
19 # 關鍵拍拍
《滕王閣序》是寫景和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點描繪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景象。狀寫宴會高雅而宏大的氣勢,抒發自己的感慨情懷。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歷史沿革後。便由閣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寫起。“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就坐落在這片吞吐永珍的江南大地上。接著,作者的筆由遠及近,由外景轉而描繪內景。“層臺聳翠,卜出重霄;飛閣流舟,下臨無地”、“桂殿蘭宮”、“繡問”、“雛登”。“遙岑甫暢,逸興遺飛”,王勃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一個“路出名區”的“童子”,“幸承恩於偉餞”,他為自己有機會參加宴會深感榮幸。但面對高官顯耀,不免又有幾分心酸悲愴。他轉而慨嘆自己的“不齊”的“時運”、“多舛”的“命途”。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鬱悶和不平,傾吐自己“有懷投筆”、“請纓”報國的情懷和勇往直前的決心。情由景生,寫景是為抒情、景、情相互滲透,水乳交融。渾然天成,恰似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自然流暢。
對比鋪敘,色彩鮮明。作者無論是狀繪洪州勝景、滕閣盛況,還是敘抒人物的遭遇情緒,都能洋洋灑灑。展轉生髮,極成功地運用了鋪敘宣染的方法。譬如在說明洪州的“人傑地靈”時。一氣鋪排了十四句,從歷史人物到現實人物、從文臣到武將,不厭其多;寫登臨滕王閣遠望的景象,則沙洲島嶼、山嶺原野、河澤舟舸、宮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敘來,不一而足。
而這種鋪敘,又是在對比之中進行的。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躍起伏,迴環往復。“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弦管、纖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具,二難並”,這是盛況空前的宴會。相形之下,“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天才淪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涼。這是人物境遇上的對比。文中還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是地域上的對比;“逸興遺飛”與“興盡悲來”,是情緒上的對比;“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是懷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對比。這種色彩強烈的映襯對比,在揭示人物的內心隱憂,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產生相反相成、鮮明曉暢的藝術效果。
對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鳴乎”、“所賴”、“云爾”等嘆詞、語助詞與“勃”的自我稱謂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語和六字一語的對偶句。這中間有的是單句對,如“雲消雨弄,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有的是複句對,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還有的是本句對,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中,“襟三江”與“帶五湖”對,“控蠻荊”與“引甌越”對。再如“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龍光”、“牛鬥”等也都是本句對。這種對偶句不僅句式工整勻稱,而且錯綜多變,讀來節奏明快,整齊和諧,鏗鏘有力。
文中多次出現的典故。且都用得恰當貼切,非但沒有冗贅晦澀之感,還使文章顯得富麗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這四個典故連用,隱喻作者命運坎坷、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擊和因作《檄英王雞》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雖心懷憤懣之情,卻含而不露,且無金剛怒目之嫌。“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兩個典故是隱喻目己不畏險阻、壯心不已的堅強信念。“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愨意之長風”等典故。則隱喻自己“長風破浪”的浩氣和積極進取的決心。
化靜為動,以物擬人。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客觀靜止的事物寫成富有動態之感,這是《滕王閣序》的又一特點。作者善於選詞煉字,活化物態“飛閣流丹”、“層臺聳翠”,只因了“飛”、“流”、“聳”諸字,巍峨的樓閣便騰飛起來,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層疊亭臺上的翠色也高高聳出.靜物變成了動物,確有畫龍點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帶”、“控”、“引”,變成了一位裁“三江”為衣襟,摘“五湖”作衣帶,近則制“蠻荊”,遠則接“甌越”的巨人。至於如“星馳”般的“俊採”。“如雲”的“勝友”,更是靈動活現,氣韻不凡。
-
20 # 草夕寸品文史
初唐四傑“王楊盧駱”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在“四傑”排序中,王勃一直是排第一的,王勃自幼聰明好學,被贊為“神童”,《滕王閣序》裡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堪稱千古絕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王勃的另一首著名的詩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送別詩,不同於以往的送別詩哀傷、悲苦的基調,這首詞開拓了一種新的意境,一種積極昂揚的豪情。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對仗極其工整,開篇氣勢雄渾無比,但是卻是送別詩的標準套路,說明了地點和緣由。“城闕輔三秦”這是送別之地,在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友人,他要去蜀州任少府之職,所以“風煙望五津”寫的就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從我們站立的地方到你要去的遠方,我的目光從秦川大地上會一直追隨著你的身影,隨著你漸行漸遠,這就是友人之間的送別,路途雖遠,情意悠長!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是說我和你一樣,因為離別心中懷著無限的情義,同在宦海中浮沉,有著同樣的命運,這句話表明了相互理解的寬慰。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傳誦至今的名句,也將整首詩的境界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情調也轉向豪邁。只要在這世上還有你這樣的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這是何等的格局與胸懷呀!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這是樂觀豁達的情感。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年僅19歲的王勃能寫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一種超出年齡的氣勢和格局,這種氣勢徹底開拓了盛唐氣象,從這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後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唐詩經典,此後有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也有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是與友人共勉,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學那小兒女悲傷流淚,我們要以人生的志向相互期許,在“天涯若比鄰”的人生裡書寫各自的輝煌!這不僅僅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吐露自己的心聲。
王勃出身世家望族,六歲便能詩文被稱為“神童”。王勃14歲的時候,即上書朝廷抨擊窮兵黷武的朝政,連唐高宗都稱讚他。後來破格錄用,拜為“朝散郎”。從十四到十九歲的王勃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但是後來他因為一篇《鬥雞賦》被逐長安,後來又因為殺死罪犯而獲罪入獄,這次遇禍,雖遇赦未丟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
26歲時的王勃已滄桑滿面,卻依然寫下名傳千古的《滕王閣序》與《滕王閣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多麼美的詩句,正像王勃的生命一樣。不過,此時再美的詩句也已經無法挽回他多舛的命運。王勃的生命定格在他寫下《滕王閣序》的第二年秋天,王勃由廣州渡海遠赴交趾,途中遭遇不幸,落水後驚悸而卒,年僅二十七歲,從此“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了千古絕唱,成了我們思念王勃的唯一寄託。
王勃的命運真讓人扼腕嘆息!年少成名,才華橫溢,如果沒有命運的捉弄,沒有恃才傲物而遭人嫉妒,沒有那篇鬥雞文,沒有殺官奴,以王勃的才情應該還會有更多的詩篇,更大的成就吧!生命有時候就是具有這樣的不確定性,昨天寫蘇軾,一場雨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而王勃也因為沒有把握好自己的轉折點而隕落。也許如果沒有不幸落水,沒有英年早逝,憑藉王勃的豪情和鬥志,還能重新站起來,還能有一個新的人生,還能走出一條新的境界吧。多少年後,我們一起跨過時空和王勃以詩相遇“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許這就是一種相知吧。
回覆列表
公元676年,南昌都督閻伯輿在滕王閣大擺宴席,邀天下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
王勃恰好經過,欣然作《滕王閣序》,然後寫了序詩:
閒雲潭影月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 自流。
當閻大人神釆正飛揚時,卻發現序詩空了一個字,文人學士開始各發高見,閻大人都覺不妥,便備紋銀千兩去追王勃,王勃道:“空者,空也。”
一字千金,不愧當今奇才!那多麼駢文高手、詩歌名家、文人學士,卻不能把王勃故意落下的一個字填出意境、填出神韻,不也說明王勃的前無古人今無匹敵了嗎?
王勃,六歲能文,9歲譽滿大唐,14歲及第,16歲為官,21歲“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大氣到如今!
可是,天妒英才,空前絕後的滕王閣一亮相,連老天都驚壞了,這麼下去,別說初唐,就是整個神州大地上下兩千年怕找不出第二個人了?老天也是有私心的,同樣,就讓他死於海難。
《滕王閣序》的水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冠蓋古今!唐高宗嘆曰:此乃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