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京虎子
-
2 # 淅爸育兒記
直接吐槽:建議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家長是懶的!
為什麼這麼多專家給出了育兒建議,育兒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為什麼這麼多醫生給出了養生建議,身體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為什麼這麼多成功人士給出了賺錢建議,還有那麼多窮人?
...
歸結為兩類原因:
一、吃瓜父母,聽聽就好這類家長是很讓人無奈的,拿著孩子的問題,一籮筐的問
一一解答之,回答的好評率100%,聊的時候,那是各種知道原因,各種做法,各種雄心壯志
隔幾天一問:孩子情況改善了嗎?
答曰:我沒做...
建議是人家給的,孩子是你自己的,你不執行,誰能耐你何?
後來,我就不再一次性回覆,說一段不說一段:你先執行了第一步,執行了有效果你再回頭諮詢
二、當初那五分鐘,你就應該做好安全措施這一類家長呢,他執行了,而且立馬執行了,但是負能量滿滿
想著今天執行,明天孩子就變了個人,後天就可以輕鬆下來了
這是在改變一個孩子,一個人,一個個體,一種行為習慣!
懷孕都得等七天才能驗出來,改變一個孩子是三兩天的事情?你行你上!
為什麼說不應該浪費當初那⑤分鐘?
孩子是無辜的,ta因為你們的某次運動而來到這個世界上,你給他什麼,他就長成什麼
而這類心急如焚的家長,其本質在於:懶!說到底就是想甩包袱,把孩子當成了包袱:卸下了就完事了
而往往這類家長,在孩子鬧心的時候,巴不得有人領走孩子!巴不得沒生過!
建議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家長是懶的!建議是死的,因為它只能根據孩子的某個情況,給與一定的解決方法,但畢竟家庭情況,父母情況等等影響著;
孩子是活的,既然是活的,就是千變萬化的,今天好好的,明天他可能就感冒發燒了;
家長是懶的!因為每次要改變一個孩子,其根本是要改變一個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改變家長的行為習慣。要打破這種規律,就像讓一個胖子減肥節食運動,需要他堅持。那是要命的,那是需要勤奮的,那是需要堅持到底的!
-
3 # 高興媽媽聊育兒
我覺得所有的育兒專家都是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有針對大多數孩子的建議。但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而且即使同一個孩子放在不同的家庭裡面也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因為除了自身的生長髮育之外,還會受到家長及周圍人員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參考了很多育兒專家的建議以後,育兒問題還是會層出不窮。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孩子本身的狀況,參考育兒專家的建議,多方面考慮,來培養孩子
。
-
4 # HR-137639271
專家給出的大多是他們自己的正確的觀點,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性格需要家長靈活對待和教育,完全的聽專家的有時候得不到想要的效果。不過有些觀點也是可以學一下。
-
5 # Sunshine54782
建議只是指導我們如何去做,指明一條道路的,至於怎麼做,還是要我們在建議的基礎上改進,專家的建議也不一定完全是正確的,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動動腦子了。在看專家給出的建議時也要想一想如果你這麼做會收到什麼樣的效果,適不適合自家的孩子,孩子的性格不同,就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出了問題的同時也要想想為什麼會出這樣的問題,哪兒做的不夠好,還是不夠了解孩子。育兒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一件耐心的事,這就需要我們慢慢的摸索,只有這樣才能打持久仗。
-
6 # 蝸牛爸爸說
歸結為兩類原因:
一、吃瓜父母,聽聽就好
這類家長是很讓人無奈的,拿著孩子的問題,一籮筐的問
一一解答之,回答的好評率100%,聊的時候,那是各種知道原因,各種做法,各種雄心壯志
隔幾天一問:孩子情況改善了嗎?
答曰:我沒做...
建議是人家給的,孩子是你自己的,你不執行,誰能耐你何?
後來,我就不再一次性回覆,說一段不說一段:你先執行了第一步,執行了有效果你再回頭諮詢
二、當初那五分鐘,你就應該做好安全措施
這一類家長呢,他執行了,而且立馬執行了,但是負能量滿滿
想著今天執行,明天孩子就變了個人,後天就可以輕鬆下來了
這是在改變一個孩子,一個人,一個個體,一種行為習慣!
懷孕都得等七天才能驗出來,改變一個孩子是三兩天的事情?你行你上!
為什麼說不應該浪費當初那⑤分鐘?
孩子是無辜的,ta因為你們的某次運動而來到這個世界上,你給他什麼,他就長成什麼
而這類心急如焚的家長,其本質在於:懶!說到底就是想甩包袱,把孩子當成了包袱:卸下了就完事了
而往往這類家長,在孩子鬧心的時候,巴不得有人領走孩子!巴不得沒生過!
建議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家長是懶的!
建議是死的,因為它只能根據孩子的某個情況,給與一定的解決方法,但畢竟家庭情況,父母情況等等影響著;
孩子是活的,既然是活的,就是千變萬化的,今天好好的,明天他可能就感冒發燒了。
首先,為什麼有這麼多育兒專家?
育兒這個領域入門很容易,很多專家只是因為生養了孩子,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因此專家水平不一,有很多隻是個人經驗,往往不適合其他人。很多育兒專家側重經驗,他們的建議缺乏科學性。個人經驗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其次,這麼多育兒專家在建議什麼?
育兒是熱門領域,專家多說明裡面的名利多,要博出位就不能人云亦云,總得語出驚人,所以很多的專家建議是為了吸眼球、為了出名而自創的理論體系,還有的專家靠家長們的焦慮來博取名利,比如將孩子的問題一股腦地賴在家長頭上,甚至胡說什麼哮喘也是家長管教的責任。聽取這樣的建議,育兒問題當然少不了。
其三,父母們的原因。
年輕一代的父母在育兒上還算積極,並且有良好的願望。但是他們的願望和他們的行動不一致,願望良好但是行動上沒有計劃也欠考慮,以為只要是個育兒專家的話就是好的,結果抱著良好的願望學了一腦子不正確的育兒知識,等到事到臨頭,解決育兒問題的方法不是不適用就是錯誤的。
其四,祖父母的原因。
老一輩人是育兒的絆腳石,一方面他們在育兒上不思進取,很少有主動學習和更新知識的意願。另一方面他們很固執,在育兒上一意孤行,再加上這個群體整體上思維落伍知識愚昧,還有巨大的相互影響效果,愚昧的育兒思想和方法在這個群體裡像傳染病一樣流行,他們又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導致育兒問題層出不斷。
-
7 # 心理諮詢師馬靜
先說專家:
當一個人在某一領域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可以稱為某領域的專家,育兒方面也是如此。1、專家談育兒的時候會更注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階段特點,問題原因,解決策略。往往是更大範圍內的建議。2、如果想個性化的解決單獨的問題,要具體瞭解某一個孩子詳細的成長資料,父母的心理狀態、文化程度、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這些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3、專家不是金手指,不可能一句話讓家長醍醐灌頂。所以問題沒解決,板子也不能都怪專家。4、我們這裡所談的,不能包括居心叵測的偽專家。
再說孩子的問題:
我們在陪同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孩子的問題層出不窮。1、問題不是問題,是成長髮展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比如孩子兩歲左右開始的反抗、比如四歲左右的口吃、比如青春期的情緒劇烈變化...、甚至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這些都是成長的標誌,發展的契機。是提醒家長要更新教育方法,利用這個機會來促進孩子成長。2、問題是家長不良教育方式長期積累的外在表現。比如孩子的人際交往不良、自信心不足、學習問題、能力問題。這樣的時候需要家長分析自身原因,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合自身和孩子的現狀的調整,並不斷在實踐中改變策略。當然孩子的問題還有社會學校和周圍環境造成的,這樣的另外探討。
最後說家長:
1、很多家長是“被家長”,有了孩子,就自然的認為自己是家長,自然的認為自己可以教育好孩子。忽略了知識的儲備。一旦孩子出現不同以往的狀況,就無法分辨區別和改變。
2、孩子是最金貴的“財產”,價值無限。當然就需要學習與他們相關的知識。買輛車還要前期調查對比,請教專家和周圍人,買來以後看說明書,在開車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車的特點,找到合適的駕馭方式。更何況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懂就下手,多可怕!
3、家長的觀念落後 現在社會變化飛快,生活環境變化令人目不暇接,家長還處在迷茫當中,一片混沌,就更加沒有辦法以引導和教育孩子。
4、家長怕出錯 人生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狀況不斷出現,不斷犯錯。家長能接受自己人生的經驗教訓,但是恐懼育兒過程中犯錯,怕耽誤孩子。其實這大可不必。人生更多的是在體驗中成長,在犯錯中總結與強大。完美的孩子和完美的家長都是不存在的。
5、家長原生家庭的問題沒解決 ,家長自身心理水平不夠健康。這樣往往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和行為模式的代際傳遞,問題的教育環境培養出了問題孩子。
-
8 # 媽咪愛爾
沒有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完全一樣,也沒有一種育兒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
如果一種育兒問題能夠被某種方法解決,那麼,世界上就不會再存在這種育兒問題了。
專家的建議只可以借鑑,但主要還是要自我感受,因人而異,實時調整。
1. 首先,父母需要學習積累一些育兒知識,瞭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徵,分辨出你眼裡所謂的育兒問題是不是真的問題。
比如:孩子厭食其不愛吃飯是不是就是真的存在挑食的問題。
孩子口腔敏感期喜歡亂啃東西、咬人,是不是就是不講衛生、野蠻不文明的問題 。
孩子語言敏感期喜歡不停的講話,是不是就是太吵鬧、專注力不高的問題。
1歲半到2歲半的孩子反覆穿梭於“和順氣”和“執拗期”。2歲的孩子最難搞,一意孤行、自私霸道。3歲的孩子友善、平靜、樂於分享。4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冒險,喜愛刺激。5歲孩子開朗喜悅,懂事、講道理。6歲又進入了暴風驟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這些孩子在不同時期的特點,你是否都瞭解?而且,你有沒有針對孩子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呵護。
2. 分析問題 追溯根源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就和每個家長都是不一樣的一樣。每個家長對待孩子的問題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方式都不一樣。孩子生下來都一樣,尚不存在什麼問題。但每個孩子從小生活的環境,接觸的外人,接受到的教育,與父母交流相處的模式,被父母施與的育兒觀都不一樣,甚至細小到每日的飲食、穿著、運動、說話都不一樣,然而,就是這些生活中細小的點點滴滴、分分秒秒鑄就、累計了每一個不同的孩子。
育兒問題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一定是成長過程中哪個環節被忽視或沒被正確對待,為人父母除了經常的發現孩子的問題,更要不斷地審視自己,畢竟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父母的問題。
3. 採納專家意見、與他人交流、自我學習,客觀綜合的認識問題後,在借鑑專家和他人的經驗方法,結合自身的情況找準方法。
育兒需要有心人,要想解決問題,需要虔誠的態度、徹底改變自己的決心和非常強大的執行力。
其實育兒也並非難事,不要焦慮太多,不要求太多,不要過度打壓孩子、強制安排,用正確的方式保護孩子的身體、心理,有時我們無需做太多孩子自然會成長。
為人父母還要不斷的學習,育兒是一生的修行,父母要和孩子共同不斷提高,要學會積累、學會等待,靜待花開。
-
9 # 小玖育兒說
首先,為什麼有這麼多育兒專家?
育兒這個領域入門很容易,很多專家只是因為生養了孩子,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因此專家水平不一,有很多隻是個人經驗,往往不適合其他人。很多育兒專家側重經驗,他們的建議缺乏科學性。個人經驗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其次,這麼多育兒專家在建議什麼?
育兒是熱門領域,專家多說明裡面的名利多,要博出位就不能人云亦云,總得語出驚人,所以很多的專家建議是為了吸眼球、為了出名而自創的理論體系,還有的專家靠家長們的焦慮來博取名利,比如將孩子的問題一股腦地賴在家長頭上,甚至胡說什麼哮喘也是家長管教的責任。聽取這樣的建議,育兒問題當然少不了。
其三,父母們的原因。
年輕一代的父母在育兒上還算積極,並且有良好的願望。但是他們的願望和他們的行動不一致,願望良好但是行動上沒有計劃也欠考慮,以為只要是個育兒專家的話就是好的,結果抱著良好的願望學了一腦子不正確的育兒知識,等到事到臨頭,解決育兒問題的方法不是不適用就是錯誤的。
其四,祖父母的原因。
老一輩人是育兒的絆腳石,一方面他們在育兒上不思進取,很少有主動學習和更新知識的意願。另一方面他們很固執,在育兒上一意孤行,再加上這個群體整體上思維落伍知識愚昧,還有巨大的相互影響效果,愚昧的育兒思想和方法在這個群體裡像傳染病一樣流行,他們又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導致育兒問題層出不斷。
在中國,健康地育兒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不能靠育兒專家,只能靠年輕的父母們真正地承擔起這個責任和義務。
先說專家:
當一個人在某一領域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可以稱為某領域的專家,育兒方面也是如此。1、專家談育兒的時候會更注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階段特點,問題原因,解決策略。往往是更大範圍內的建議。2、如果想個性化的解決單獨的問題,要具體瞭解某一個孩子詳細的成長資料,父母的心理狀態、文化程度、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這些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3、專家不是金手指,不可能一句話讓家長醍醐灌頂。所以問題沒解決,板子也不能都怪專家。4、我們這裡所談的,不能包括居心叵測的偽專家。
再說孩子的問題:
我們在陪同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孩子的問題層出不窮。1、問題不是問題,是成長髮展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比如孩子兩歲左右開始的反抗、比如四歲左右的口吃、比如青春期的情緒劇烈變化...、甚至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這些都是成長的標誌,發展的契機。是提醒家長要更新教育方法,利用這個機會來促進孩子成長。2、問題是家長不良教育方式長期積累的外在表現。比如孩子的人際交往不良、自信心不足、學習問題、能力問題。這樣的時候需要家長分析自身原因,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合自身和孩子的現狀的調整,並不斷在實踐中改變策略。當然孩子的問題還有社會學校和周圍環境造成的,這樣的另外探討。
最後說家長:
1、很多家長是“被家長”,有了孩子,就自然的認為自己是家長,自然的認為自己可以教育好孩子。忽略了知識的儲備。一旦孩子出現不同以往的狀況,就無法分辨區別和改變。
2、孩子是最金貴的“財產”,價值無限。當然就需要學習與他們相關的知識。買輛車還要前期調查對比,請教專家和周圍人,買來以後看說明書,在開車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車的特點,找到合適的駕馭方式。更何況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懂就下手,多可怕!
3、家長的觀念落後 現在社會變化飛快,生活環境變化令人目不暇接,家長還處在迷茫當中,一片混沌,就更加沒有辦法以引導和教育孩子。
4、家長怕出錯 人生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狀況不斷出現,不斷犯錯。家長能接受自己人生的經驗教訓,但是恐懼育兒過程中犯錯,怕耽誤孩子。其實這大可不必。人生更多的是在體驗中成長,在犯錯中總結與強大。完美的孩子和完美的家長都是不存在的。
5、家長原生家庭的問題沒解決 ,家長自身心理水平不夠健康。這樣往往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和行為模式的代際傳遞,問題的教育環境培養出了問題孩子。
-
10 # 豆糕媽媽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歸結為兩類原因:
一、吃瓜父母,聽聽就好
這類家長是很讓人無奈的,拿著孩子的問題,一籮筐的問
一一解答之,回答的好評率100%,聊的時候,那是各種知道原因,各種做法,各種雄心壯志
隔幾天一問:孩子情況改善了嗎?
答曰:我沒做...
建議是人家給的,孩子是你自己的,你不執行,誰能耐你何?
後來,我就不再一次性回覆,說一段不說一段:你先執行了第一步,執行了有效果你再回頭諮詢
二、當初那五分鐘,你就應該做好安全措施
這一類家長呢,他執行了,而且立馬執行了,但是負能量滿滿
想著今天執行,明天孩子就變了個人,後天就可以輕鬆下來了
這是在改變一個孩子,一個人,一個個體,一種行為習慣!
懷孕都得等七天才能驗出來,改變一個孩子是三兩天的事情?你行你上!
為什麼說不應該浪費當初那⑤分鐘?
孩子是無辜的,ta因為你們的某次運動而來到這個世界上,你給他什麼,他就長成什麼
而這類心急如焚的家長,其本質在於:懶!說到底就是想甩包袱,把孩子當成了包袱:卸下了就完事了
而往往這類家長,在孩子鬧心的時候,巴不得有人領走孩子!巴不得沒生過!
建議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家長是懶的!
建議是死的,因為它只能根據孩子的某個情況,給與一定的解決方法,但畢竟家庭情況,父母情況等等影響著;
孩子是活的,既然是活的,就是千變萬化的,今天好好的,明天他可能就感冒發燒了。
首先,為什麼有這麼多育兒專家?
育兒這個領域入門很容易,很多專家只是因為生養了孩子,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因此專家水平不一,有很多隻是個人經驗,往往不適合其他人。很多育兒專家側重經驗,他們的建議缺乏科學性。個人經驗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其次,這麼多育兒專家在建議什麼?
育兒是熱門領域,專家多說明裡面的名利多,要博出位就不能人云亦云,總得語出驚人,所以很多的專家建議是為了吸眼球、為了出名而自創的理論體系,還有的專家靠家長們的焦慮來博取名利,比如將孩子的問題一股腦地賴在家長頭上,甚至胡說什麼哮喘也是家長管教的責任。聽取這樣的建議,育兒問題當然少不了。
其三,父母們的原因。
年輕一代的父母在育兒上還算積極,並且有良好的願望。但是他們的願望和他們的行動不一致,願望良好但是行動上沒有計劃也欠考慮,以為只要是個育兒專家的話就是好的,結果抱著良好的願望學了一腦子不正確的育兒知識,等到事到臨頭,解決育兒問題的方法不是不適用就是錯誤的。
其四,祖父母的原因。
老一輩人是育兒的絆腳石,一方面他們在育兒上不思進取,很少有主動學習和更新知識的意願。另一方面他們很固執,在育兒上一意孤行,再加上這個群體整體上思維落伍知識愚昧,還有巨大的相互影響效果,愚昧的育兒思想和方法在這個群體裡像傳染病一樣流行,他們又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導致育兒問題層出不斷。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1 # 周茉快樂育兒
採用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第一句話:幸福的家庭似乎都一樣的美好無可挑剔,不幸福的家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不和諧,各種各樣的災難或痛苦。
千萬個家庭有千萬種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千萬種不同的育兒方法。每一個人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問題和另一個原生家庭的人組合,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所以遇到問題就層出不窮。
其根源是,每個人對自己不瞭解、對他人不瞭解、對每個年齡段的人的年齡特徵和需求不瞭解。在養育過程中都處於摸著石頭過河,其問題就會五花八門。
要想解決育兒問題,最好的專家就是自己。
首先要自己認真不斷的學習,不斷修復自己由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或不良喜好和習慣,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並瞭解孩子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知道每一個年齡特點的需求,並給予相適應的支援與幫助。
當父母有良好的習慣、成為孩子優秀的榜樣,孩子不用教也差不到哪去,因為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
12 # 李小小和大河馬媽媽
這個問題好大……按照我教小李同學的方法,遇到這種乍一看不知從何說起、難以解釋的大問題,先試著把它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問題,這樣再來思考,可能你就已經不需要提問,自己找到答案了。
回頭審視題主的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專家給出了育兒建議,育兒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第一句,“這麼多專家”,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是育兒專家呢?高知、醫生、大V、大號?
我之前在各種文章裡一直強調的一點,是要警惕“偽意見領袖的崛起”,以及大V崇拜。
育兒領域,入門容易,魚龍混雜,搬運內容眾多。稍微有一些科學寫作能力的人,很容易可以將材料組織成一篇看起來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文章——直白地說,很多隻是無數次複製貼上變形後的洗稿文,僅此而已。
我的觀點很簡單:只要沒有相關專業背景背書,統統看做是育兒經驗分享,帶著辯證的視角度去關注,不能說什麼信什麼;有相關專業經驗的,看對方分享的是哪一類資訊,比如兒科醫生關於兒童疾病、用藥的建議,可以給予高信任度;但同一個醫生如果分享的是童車的挑選,或者早教的方法,任何不是她專業領域的資訊內容,回到第一條,不能盡信。
信錯“專家”,這是“問題層出不窮”的第一種可能。
注意第二個關鍵詞:“這麼多”。多則亂。想想你看過的各種育兒文章,有沒有觀點是相互打架的?你會下意識地去站隊嗎,比如站你最信賴的那一邊?
站隊就是輸了,無論站錯站對。遇到爭議,請不要預設立場,不要站隊。先看懂雙方論點論據,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給出自己的答案。通常來說,對觀點標新立異的那一方,要保持更多的警惕,自己去查查有沒有負面案例出現,比如前陣子付費教大人給孩子“睡訓”,說小孩子要趴睡的觀點,只要搜尋“趴睡 悲劇”就可以看到無數新聞,而搜尋“仰睡 悲劇”則全都是“仰睡防止悲劇”的科普文章,如何取捨,不言自明。就算開始會被該睡訓創始人的一大堆頭銜唬住,只要多個心眼,兼聽則明,李鬼就是李鬼,總是能看清的。
多則亂,兼聽則明。被過多的資訊擾亂了自己的思考,或直接放棄思考被“偽專家”乖乖割韭菜,這是“問題層出不窮”的第二種可能。
寫在最後:
其實我是希望更多的新手爸媽,不要在資訊交錯的新媒體時代,不小心走上彎路。很多大V的觀點從何處學習而來?書籍。難道他們讀的書,普通人就讀不懂,讀不完嗎?
讀最經典的、最主流的、最新修訂版的育兒書籍,不多,幾本就夠了。這才是真正可認證由育兒領域知名專家撰寫的、淺顯易懂的、兼具理論和操作細節、可隨時查詢的、全是考點的乾貨。它們一點都不難啃,真的。
學習是人一生的功課。每一個育兒專家,育兒領域的分享者,是所有新手爸媽育兒路上的戰友,是同伴,但不是聖人,不是無所不知的全能之神。剋制焦慮,保持自主的思考,相信沒有負面案例的主流理論,而不是某個標新立異、吹捧走紅的“大牛”;關注孩子的交流和反饋,對自然的愛和直覺多一份信任。
最後是日常安利三件套:
回覆列表
對這個的問題要從幾個層面考慮。
首先,為什麼有這麼多育兒專家?
育兒這個領域入門很容易,很多專家只是因為生養了孩子,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因此專家水平不一,有很多隻是個人經驗,往往不適合其他人。很多育兒專家側重經驗,他們的建議缺乏科學性。個人經驗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其次,這麼多育兒專家在建議什麼?
育兒是熱門領域,專家多說明裡面的名利多,要博出位就不能人云亦云,總得語出驚人,所以很多的專家建議是為了吸眼球、為了出名而自創的理論體系,還有的專家靠家長們的焦慮來博取名利,比如將孩子的問題一股腦地賴在家長頭上,甚至胡說什麼哮喘也是家長管教的責任。聽取這樣的建議,育兒問題當然少不了。
其三,父母們的原因。
年輕一代的父母在育兒上還算積極,並且有良好的願望。但是他們的願望和他們的行動不一致,願望良好但是行動上沒有計劃也欠考慮,以為只要是個育兒專家的話就是好的,結果抱著良好的願望學了一腦子不正確的育兒知識,等到事到臨頭,解決育兒問題的方法不是不適用就是錯誤的。
其四,祖父母的原因。
老一輩人是育兒的絆腳石,一方面他們在育兒上不思進取,很少有主動學習和更新知識的意願。另一方面他們很固執,在育兒上一意孤行,再加上這個群體整體上思維落伍知識愚昧,還有巨大的相互影響效果,愚昧的育兒思想和方法在這個群體裡像傳染病一樣流行,他們又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導致育兒問題層出不斷。
在中國,健康地育兒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不能靠育兒專家,只能靠年輕的父母們真正地承擔起這個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