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維座標系
-
2 # 玩轉數學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要想使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就必須積極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沒有興趣的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苦役。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切實認清學習語文的重要意義;努力使教學有新意,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注意感情的培養,以情激趣;培養學生廣泛的好奇心;透過美感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主動學習;
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可以採用設疑法,以此激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求知慾望,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懸念法,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一種關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說中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樣,使關切的心情變成學習的興趣。感染法,在教學中教師應透過深入發掘課文蘊含的感情,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吸引學生從而產生興趣。激勵法,心理學認為,對學生的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多鼓勵,可以更好地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誘導法,就是透過採用適當的方法加以誘導,把學生其它方面的興趣吸引到語文學習上來。
二、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輔導相結合。
(一)、課堂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
“教材是語文學習的載體,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例子。”(趙景瑞:《探索語文教學的真諦》)教材中的課文篇數雖然有限,但卻是學生積累和吸收優秀文化營養的主要視窗。現行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例有許多是大師級的名篇佳作,文質兼美,屬於經典作品,有一定的蘊涵和深度,經得起吟詠和品味;教材中還有一些極具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的作品,這些作品則能讓學生接受現代文明的薰陶。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憑藉它可以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憑藉它可以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進行知識的積累;憑藉它可以去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憑藉它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憑藉它可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總之,上好課堂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所在。
1、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
“語感”是學生語文素養中語文能力的重要方面。當一個人在聽話時,能透過快速的感知體驗,比較準確地把握對方言語的主旨要點,體會到言語中蘊含的感情,甚至能聽出言外之意,這就說明他有較強的語感;閱讀一篇文章,能準確捕捉到文章的意旨,也說明有著很強的語感。一個人如有很強的語感,說話時方能做到得體自然,寫文章時才能做到準確達意。語感能力的高低決定語文能力的高低,語感能力的高低決定語文審美能力的高低。把語感培養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當今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思想亮點,是一線進行語文教學的前提與基礎任務,還是當前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
語感培養的方法有:1、聯絡生活,獲得語感。生活體驗是一種非言語實踐,它包括生活知識經驗、自然風物知識經驗和人生社會知識經驗等的體驗,沒有這種體驗,語感培養就是蒼白的,沒有生命力和表現力的。學生要多接觸生活、多觀察、多體驗、積累生活經驗中的語言材料;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聯絡生活實踐,回憶生活經歷,喚起有關表象,進行有關聯想和想象,從中體味言語所構成的情景,領會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獲得準確的語感。如,我在教學《月光曲》一課時,充分利用體驗朗讀,培養學生語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體內容以後,我啟發說:“同學們,《月光曲》的譜寫過程是多麼感人啊!快讀一讀,把文中的‘貝多芬’換成‘我’,邊讀邊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盡情地表達出來!”學生們好奇地捧起課本,如飢似渴地朗讀起來。他們不知不覺進入文字,真正把自己和文字的人物融為一體,細膩的情感如涓涓細流汩汩湧出。當讀到“盲姑娘渴望親耳聽到貝多芬的演奏,卻又怕哥哥難過,安慰哥哥:‘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一段時,有的同學動情地說:“多麼善良的姑娘啊,她是那麼通情達理、善解人意。”有的學生說:“真沒想到在這個偏僻的小鎮上,依然有人那麼喜歡我的音樂。她雖然窮,但我一定要滿足她的願望,親自為彈奏。一曲。”當學生讀到“貝多芬……推開門……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時,震驚地說:“是她嗎?這就是那位善良的姑娘嗎?那斷斷續續的琴聲是出自她的手嗎?她真是身強志堅啊!—這不正反映了貝多芬對盲姑娘的同情、關愛,反映了盲姑娘堅強、善良的品性嗎?
2、誦讀體味,形成語感。要養成反覆誦讀,潛心揣摩的習慣。要在充分讀的過程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當今語言學習缺乏充分的朗讀訓練,朗讀的時間,次數太少,這正是學生語感能力弱的癥結所在。因此要多讀典範課文,對精彩段落,精粹詩文一定要熟讀成誦,潛心揣摩。要把文章的語氣、節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透過富有情感的誦讀表現出來。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朗讀,達到熟讀成誦。然後讓學生說說讀課文後的體會,如果體會不深刻,再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體會情感。最後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作者的情趣意旨透過富有情感的誦讀表現出來。透過誦讀揣摩,得其意旨,知其意味,領略語言之美,正是培養語感的過程。那麼,熟讀成誦的文章,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一個潛滋暗長,積少成多,由感到悟,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樣,良好的言語習慣養成了,語言修養加強了,語感也就具備了。
(二)、輔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保證。
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要求學生廣泛地涉獵書籍報刊,閱讀各種型別,各種體裁,各種風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隨著網路的普及,還要鼓勵學生上網瀏覽。一個小學畢業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於100萬字。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識往往需要課外閱讀的配合來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課堂上所學到的技能可以在課外閱讀中加以運用,作為知識的運用和技能和檢驗。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們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顯而易見,廣泛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高讀寫能力,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極大的作用。1、擴充套件閱讀,多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每課書教完後,我都要找來與課文有關的材料為學生擴充套件閱讀,讓他們擴大閱讀量。讓學生有新的感受、新的體驗,除此之外,還上網查閱資料,為學生擴大閱讀量。曾下載文章《安徒生童話》、《湯姆索亞歷險記》、小學生生優秀作文。透過多讀,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也使學生的思想逐漸變得深邃了。
2、 多讀多背,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講過,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讀書時,教他們莎士比亞的一位外國教授,一上課就讓他們讀,如果不懂,還要讀。就這樣,一堂課讀來讀去,終於領會了莎翁戲詞的妙處了。可見讀,在語文學習中是很重要的。葉聖陶先生多次重申“要養成閱讀的習慣,非多讀不可”,在他的《精讀指導舉隅》一文中,力推“吟誦”。正如詩聖杜甫所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教學中,注意多讀書。在教《百合花》一文中,為了體會通訊員的性格特徵,我讓學生默讀課文劃出表現通訊員性格特徵的語句,學生找到後,反覆朗讀體會通訊員的性格特徵,體會描寫好在哪,以後怎樣借鑑寫法,也寫出這樣精彩的作品。由於注意朗讀和體會,學生明確了寫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三、開展語文活動,厚實文化積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國最早的教育著作《學記》中早已提出:“雖有佳餚,弗知其味;雖有至道,弗知真善。”無論何種版本的教材,無不關注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讓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積累只有透過具體的活動得以實現,活動是厚實學生文化底蘊的必要途徑之一,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的。
1、每日一句的積累,古詩名句、歇後語、成語典故,名言名句作為課堂檢驗的重頭戲,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發現了漢字裡蘊含的審美價值,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有利於教育教學的開展,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感情。
2、不定時的舉行朗誦會,有詩朗誦,經典文字的朗誦,張志公先生曾說過:“詩的語言,音調和押韻,念起來給人以極大的快感”。結合課文新課標,精選優秀古詩文作品,每次分組舉行,汲及寫景、立志、惜時、做人等方面,要求學生熟讀並背誦,並要求學生能夠談出自己的見解,此活動增加了積累,鍛練了語文,陶冶了性情培養了審美能力和性趣,增加了文化更深的認識。
3、每日的一句,全班同學都參與“我喜歡的名句”活動,每天由一位同學將喜歡的名句寫在相應的專欄裡,其餘的同學可以寫也可以為自己選擇,將自己喜歡的名句放到摘抄本,日記或作業本的封面,透過這項活動,使同學們從平淡的文學世界走向了心中的殿堂,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寫作語文,學生的作品逐漸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
4、開展閱讀文學經典子籍活動,指導學生閱讀名著也是厚實學生文化底蘊的必由途徑。經典在不同的時期,意義不同。特別是我國曆精典子籍,處在青少年時期要應該作為學習生活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四書》《史記》《公羊傳》等,作為教師的我們每一次閱讀都是第一次接觸一個世界,如同現實中接受新鮮的經驗一樣,許多年以後,也許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讀過的書,可是它已經把種子留在了我們身上,它可以持續地在我們身上起作用。所以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不僅僅是看重書中的情節,更應該是書中所涉及的文學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俗語書:“讀一部好書,做完美人生”雖然我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在教的過程中確沒能更好的去引導學生。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語文習慣對提高語文素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語文習慣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有助於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種習慣對語言功能的發展,語文規範的形成,語文能力的提高都會起到直接的作用。
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主要採用這樣一些有效的做法:建立教學常規,在教學之初用一段時間,重點建立教學常規,為學生規定一定的學習語文的規矩,如語文課上怎樣讀書,怎樣提問,怎樣回答……每個老師制定的專案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培養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教給學習方法,強化訓練,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先要有一定的程式和方法,再加以強化訓練,例如,培養預習的習慣,教師在指導預習的步驟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維方式,達到自動的程度,這樣,預習的習慣就養成了。嚴格要求,堅持不懈,良好的語文習慣不是短時間就能培養起來的,不良的語文習慣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的,因此需要時間嚴格要求,作堅持不懈的努力。
因此,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應著眼於學生的終自發展,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思維品質的培養,以活動促使學生去認真閱讀積極研究,積累營養,學生才不至於“陷入與文化根基斷裂的危險”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喜歡我國的經典子籍以及我們的國文,扶著學生紮紮實實走好語文學習的每一步,力爭讓學生對我們的民族語言有深厚的感情,讀書有鑑別,學語文有“靈氣”寫文章有個性,如果語文教師能為學生打下一個“精神底子”也就能放飛學生明天的夢想。當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激發了學生探索慾望,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就會落到實處,語文教學改革才會有光明的前景。但願語文學習成為老師和學生普遍感到快樂和輕鬆的事情,因為學生有了堅實的語文素養和自由寬廣的語文學習空間。
-
3 # 達坤在西藏
五點:聽、說、讀、寫、練。
一、聽:聽名家名篇有聲讀物文章。
二、說:說是最考驗一個人的語言組織能力、日常語文素養積累水平的。每天說一段短評,內容可以是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領域,比如喜歡古文可以說一段自己的見解。
三、讀:經史子集、名家名作都可以讀。
四、寫:日記、週記、生活感悟等等都可以寫。
五、語文素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任何短平快多少多少天精通的教程書都是耍流氓,沒有一個持之以恆的練習和生活積累是不可能達到一定水平的,所以以上四項要每天抽一點點時間去練習,算下來每天不用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建議開啟自媒體去做,把自己每天的練習發到網上,因為這樣有人監督有人點評,自己進步會很快,而且為了不出錯,你會到處查資料,這樣你就會每天都在進步。
-
4 # 蝶戀侗鄉
“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豐富內涵。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學生的發展十分重要。以下是我對如何提高語文素養的一些看法。
一、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學習興趣是指向語文學習活動或學習物件的積極心理傾向,是推動語文學習強大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快樂的享受,而不是一種苦役。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嘗試:第一,教師要平易近人,與學生溝通。在日常生活中,語文老師可以利用各種機會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和學生交流情感,從而讓學生熱愛老師、信任老師。讓學生喜歡上老師,這樣他們才會喜歡語文課。第二,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在課堂上老師一定要精講,留有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主動思考,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充分體現他們課堂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對學生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多鼓勵,肯定他們的一些見解。更好地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第三,營造課堂氛圍。語文是一門藝術,充滿著藝術之美。在課堂上,語文老師可以運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親切而自信的目光,飽滿的熱情等等把學生吸引到身邊來,和同學們一起營造一種寬鬆、愉快的美的課堂來。學生一旦對語文產生濃厚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學習,從而會很快提高他們的學習素養。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對語文素養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目前閱讀的缺失是語文教學的瓶頸,學生的厭讀現象也很普遍。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閱讀為主,加強閱讀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透過閱讀積累知識,吸收營養,從而其提高語文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閱讀。學生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體驗和感悟的過程,也是發現問題,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要給出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讓他們獨立自主地進行閱讀。充分尊重他們獨特的閱讀感悟,欣賞他們新異的發現。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透過提出巧妙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還要引導學生走出文字,以懷疑、批判的眼光看待文章,形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最終實現吸取精華,棄其糟粕。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由批註,寫出自己的見解。自主閱讀可以培養學生領悟文字語言的習慣,同時也使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也要注重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要精選材料,既要寬泛,保證材料的豐富適合不同學生的閱讀品位,又要避免漫無目的,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就會降低閱讀的效果。為了保證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筆記,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筆記可以讓老師監督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又可以保證學生有實在的收穫。讓學生摘錄閱讀中的精美片段,然後寫閱讀感悟和心得,欣賞評價,在感悟中收穫,在欣賞中提高。逐漸提高語文素養。
三、充分利用校園文化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學也不例外。但由於語文的特殊性,語文教學必須兼及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語文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生活和實踐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影響深遠,是語文學習不可忽視的條件之一。校園文化包括學校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校園精神和文化積澱的重要標誌,是一所學校的精神與辦學理念的綜合體現。一個具有時代精神的校園文化,是以良好的育人環境,也是是素質教育的潛在課程。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天地,校園環境對學生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薰陶和啟迪的作用,一個學校如果佈局合理,生機盎然,整潔優美,那麼它的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必然會產生較大的正面影響。學校裡可利用的語文資源非常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經常走進圖書館,多多讀書,或者舉辦一些讀書交流活動,例如讀書節、讀書報告會、詩歌朗誦會,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讀書氛圍,使更多的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
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廣闊空間,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格言,名家畫像製成精美的鏡框,掛在教學樓、禮堂、食堂等的樓道牆壁上。構建一個文化氛圍濃郁的校園環境,使校園都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物件,讓學生時刻處在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的環境之中。
我們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在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還能激發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
語文是一門語言藝術,也是源自於生活的一門學科。離開實踐和生活就沒有真正的語文教學。語文活動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不經意間複習、鞏固學過的語文知識,使之溫故知新、學以致用;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其觀察能力,舉一反三的聯想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語文活動本身就是行動、實踐,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是平等互動關係,學生可以自由抒發自己的見解和情感。同時在互動中,教師可以更深入瞭解學生的心理和水平上的差異,以便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因材施教。
語文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語文的應用也隨處可見,因此,教師可以創造豐富的課堂和課後精神生活,注重文化的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語文教學貫穿於日常的生活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5 # 小學快樂課堂
如果題主說的是語文素養,不是語文考試素養,那確實沒什麼捷徑,唯有大量閱讀,廣泛閱讀,深度閱讀,並熱愛閱讀。首先是對語言文字的熱愛,然後是感覺,最後才是運用。
對於不愛讀書的人,我是建議從一些小說讀起的,畢竟優秀的小說大都故事性強,更容易引人入勝。可以是經典小說,也可以是現當代作品,也可以是翻譯文學,但唯獨不要從網路文學讀起。我並不是歧視網路文學,自己也讀網路文學,但是99.99%的優秀網路文學都注重劇情和設定展開甚於文字和謀篇的雕琢,作為起點確實不適合。
在興趣培養階段,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特別的深度和逼格。比如非要看幾本諾獎作品,買一套王小波才算有逼格,這種心態萬萬要不得。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這些書極大提升了語文世界的上手難度。假設一個遊戲只有困難和史詩難度,而不能玩簡單和中等,一個小白玩家會願意玩麼?
有了興趣,後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為你有了直面書本的能力,以後無論是興趣閱讀還是學術閱讀,都不會成為你的阻礙。
最後,這種能力一定不要太久荒廢,否則會得而復失,或是大大退化。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了網路不讀書了,趁你只是稍微懶一點的時候,趕緊撿起一本書,把興趣找回來。
-
6 # V推客賦能流量倍增
眾所周知,在十九大提到關於教育的內容以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後,教育事業的地位不斷提升,整個社會致力於推進素質教育。語文學科的國學文化素養因其對歷史文化和思想價值的傳承作用,承擔著更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
語文素養的重要性被提高到新的層次。以往大語文說法,只是將練字、閱讀、作文視為一體,教授給孩子。然隨著政策調整,家長需求,孩童學習減負等因素,“全語文”所代表的不應只侷限於練字、閱讀、作文;還要考慮閱讀與作文是形之一體,思考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如何讓小學與初中做系統性結合,唯有完全做到上述重點,方能讓孩子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達到”全”的境界,而做到”全語文”的執行,才能讓孩子在語文一體化課程系統學習中,有著思維繫統訓練,有著假期輕鬆主題的浸潤,更加上從小學到初中一貫體系的培養,完全以孩子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向,才是對兒童語文教育真正的負責與擔當,是以“全語文”將會打破當前語文培訓市場的格局,成為行業新的突破點。
全語文素養系列新品,小學閱讀、初中閱讀、初中作文、速讀速記橫空出世,搭配原有的思維導圖作文、閱讀及主題課程,充分完善朗程作文“產品全系列和年齡全結構”的”全語文”基礎。
“全語文”前進方向
新科技推動教育行業發展,“智慧教育”與“AI智慧學習平臺”課堂教學中全程採用動畫以及動漫角色配音形式,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程度,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課後學習的效果。
掌握致勝七寸,盡享全語文活躍素養盛宴。
-
7 # 說文寫作
大語文時代已經到來。隨著國家對於語文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現在人們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語文的身上。語文學科再次成為了人們的焦點。
其實,語文學習的真諦就是在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曾經提過很多年,最近火了起來。語文素養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語文說白了就是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的能力。
今年九月,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普及,進一步印證了學生具備語文素養的迫切性。那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
語文是聽說讀寫各個方面能力的體現。因此首先要確保我們的孩子多讀書,廣泛讀書,因為讀書是保證語文學習的前提和必要的條件。
教會孩子善於觀察,善於用語文的眼光去觀察社會,觀察周圍的一切。
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的語文素養才能不斷提高。
-
8 # 我叫小團結
我只想說 語文素養不是刻意培養出來的,知識不侷限於書本,尤其是大資料時代。
各種知識匯合成語文素養,你說你要先培養哪種知識?哪種知識重要?哪種不重要?
說培養語文素養的人真是可笑。
-
9 # 最強笑奌
我也來湊湊熱鬧,回答一下這個關於語文素養的問題。看了很多從事語文教育的教師們的回答感觸良多,多年來的應試教育實在是毒害了太多的學生,甚至教師也沒有幸免深受其害而不能自拔!
語文素養大家各個角度說的都對,我更覺得語文歸根結底是“讀、說、寫”的工具技能,是交流的工具。如何培養和提高語文素養?大家沒有從人的這個根本內因來出發,所以論調難免都是空中樓閣。
試問,李白、杜甫等等是透過大量閱讀就能培養出來的嗎?莫言是語文素養的高手嗎?我認為語文素養第一要務是培養建立在愛人,愛自然,愛生命的基礎之上,沒有這個基石,讀再多也理解不了文之情,沒有這個基石,讀再多也記不住文之美,更談不上輸出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先從什麼是語文素養,然後再談怎樣提高。
語文素養是指語文知識與能力、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習慣等綜合評價,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主要包括了“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鑑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等四個方面,如何提高語文素養?我認為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
1.培養熱愛語文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興趣是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需要越強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如果學生能意識到語文學習的迫切性、必要性,對語文學習就會越感興趣,就會越積極地投入學習。學生如果對學習不怵不懼,沒有心理障礙、樂學、自覺自願地學,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達到這一目標,必須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樹立大語文觀念
“大語文”的觀念,就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社會處處有語文,處處是語文,社會處處有語文的應用。因此語文語文跳出了課本的束縛,能夠觸類旁通,把語文教學與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語文是生活實踐的展示和濃縮,只有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才能真正的學到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
4. 培養人文素養與情懷。
語文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情懷。語文老師最重要的任務是教導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薰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學態度。
總之,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創造性的勞動過程,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多樣的方式,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為培養優秀的人才而努力。
期待能夠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