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食物戀
-
2 # free情感說
不管孩子的輔食還是我們平時吃的飯菜,一般都是自己做的好一些,首先我們自己做飯和輔食選材料方面不會那麼的隨便,如果是買的話,一般都是以利潤為第一考慮。而我們自己做的話都是以新鮮,營養來考慮的。所以出發點不一樣,食物質量的好壞肯定也不一樣的。自己不要怕麻煩,尤其是給小寶寶的吃的要更加的安全和營養。
-
3 # 小打小鬧小幸福2014
寶寶的輔食當然是要自己去做的,不曉得你的寶寶有多大?在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對於輔食,我大部分做的粥,做粥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把材料加工好,放到鍋裡面熬就可以了;再就是麵條,小寶寶的麵條可以放一些胡蘿蔔,青菜類,也可以放一些海鮮類的,但是千萬不要放寒性的食物,久而久之會傷到寶寶的;再有我也有給寶寶做湯類,以清淡為主。
-
4 # 十月呵護
一般6個月後寶寶就要開始新增輔食了,新增輔食對於寶寶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在為寶寶準備輔食時,究竟該選擇市面上的成品輔食還是應該自己在家做呢,常常成為讓媽媽們難以抉擇的問題。其實這兩個各有利弊,媽媽們要充分了解後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許多媽媽喜歡自己為寶寶製作輔食,自制輔食不僅可以保障原材料的新鮮,而且製作過程可見且有衛生保障。此外,在自制蔬果泥時,媽媽可以選擇應季,新鮮,優質的食材,並且現吃現做,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食物的營養成分,但是自己做輔食,從買菜、清洗到加工、製作,要花費不少時間,比較耗時耗力,而且每次製作量不好把握,做多了寶寶吃不完,剩下的即使放在冰箱裡面,營養素也會損失一部分,不適合再給寶寶吃,量太小又不好做,還有就是自己做的無法像賣的輔食一樣做到營養均衡和細膩。
市面上賣的輔食不僅便於食用,而且還方便儲存,當媽媽取出要給寶寶吃的食物後,可以重新密封、冷藏儲存剩餘的食物,不至於浪費。媽媽買輔食時一定要選擇產品質量有保證的,還有就是儘量選擇單一成分的。雖然市面上賣的輔食有很多好處,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蔬菜泥,果泥類食品,由於儲存需要,新鮮程度會打折扣,損失一些營養成分,而賣的肉鬆類食品中,通常會新增鹽,植物油等調味品,不適合寶寶食用。
媽媽可以根據兩種輔食的優缺點,結合可操作性和適用性自行選擇,只要記住孩子的輔食需要滿足三個要求:一是新鮮,二是營養豐富,三是乾淨衛生。只要滿足這三個要求,在家做和買現成的都可以。
-
5 # 營養海賊團
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新手媽媽糾結過的問題,其實孩子的副食有幾個要求:一是新鮮;二是營養豐富;三是乾淨衛生,只要滿足這3個要求,在家做或買現成的都可以。
自己在家做的輔食,優點是能夠保證原材料的新鮮,越是新鮮的食物營養素保持的就越好,比如新鮮的蔬菜,只要放上一天營養素就損失不少;缺點是,要花費時間,而且不易存放。
現成購買的嬰兒輔食,是很多職場媽媽的選擇。其實嬰兒食品的生產是禁止用防腐劑的,而且真空包裝的食品營養流失的也很少,只要商品合格可以放心給孩子吃。現成的菜泥確實要比自己做的更精細、更好吸收,比較適合小寶寶。缺點是孩子不能長時間吃過細的食物,否則會使牙齒髮育不好。
在製作輔食時,新手媽媽容易有的幾個誤區還要注意:
第一個想到的是先新增蛋黃。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寶寶第一次新增的輔食大多是蛋黃,那時普遍認為蛋黃可以補鐵,但近年研究發現,蛋黃雖然含鐵量比較高,但不容易被小嬰兒吸收。過早為寶寶新增蛋黃容易造成過敏表現為嘔吐,皮疹,甚至是腹瀉。
再有著急新增肉類食品。
雖然肉類食物,特別是瘦肉,也含有豐富的鐵,但即使製作成糊狀,也需要咀嚼才能嚥下,而且肉類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魚除外),不易消化,小嬰兒消化酶的數量和活性都沒有發育完善,過早的吃肉會增加其消化系統的負擔。因此,不滿六個月的寶寶不要新增肉類輔食。
其實應該從新增強化鐵的米粉開始。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穀類食物應該是嬰兒首先新增的輔食。最開始可以從小嬰兒階段專用的含鐵米粉起步。因為,在穀類食物中,米粉比麵粉更不容易引起過敏;而且,一般四個月後,嬰兒體內儲存的鐵已經逐漸消耗完了,而母乳中的鐵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要,此時,強化鐵的米粉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
6 # TT倆寶媽媽
寶寶新增輔食也差不多是從6個月以後,最開始是一些流質飲食,比如一些沖泡的米粉,然後慢慢的大點了8、9個月過度到一些半流質的飲食,比如燉蛋等,或者一些麵食,麵條等,這個我們家都是婆婆自己手工做的,現做現吃,沒有買成品,因為我們都知道成品裡多少都新增的有防腐劑,不然肯定儲存不了那麼久。
當然了,這個也是看個人的,如果實在是沒有時間做或者不會做也只能買成品的了,但也最好買最近日期的,含量比較少的,這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吃完。
-
7 # TT圖圖的醫生辣媽
寶寶開始新增輔食為了滿足營養的要求,我個人感覺手工製作跟購買哪一個更好沒有確切答案。
寶寶日常所需的食物,比如水果泥跟蔬菜泥之類的當然寶媽自己完成要比成品好,因為應季新鮮的水果蔬菜好過工業生產的成品,避免了食品新增劑防腐劑的攝入。而且在製作很多輔食的過程中,寶媽透過自己的感情製作出適合寶寶的食物,潛移默化中增加了母子感情,而且看著寶寶吃的好媽媽們也會特別的有成就感,所以我們親力親為製作的不僅僅是一道道輔食更是深沉的愛。當然選擇製作精良的成品輔食有時也是一種選擇,成品的製作工藝有時確實比我們手工製作更精良,產品也能做到多樣性。總之,無論是我們自己手工製作還是購買成品,適合寶寶的,才是最好的。
-
8 # 花開的姿態
個人認為手工輔食營養比較單一,寶寶可以手工和成品一起搭配吃,不一定非要吃手工的或是成品的。兩種可以互補,手工的沒有成品營養豐富,但是手工的比較放心,吃起來也比較新鮮,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
9 # 愛寶寶愛美味
其實,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有自己家裡做的輔食才是最安全最有營養的,但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比如自制的米糊,在營養方面遠不如富含鐵的米粉,因為大米中含鐵量很少,如果每天都給寶寶吃這樣的食物,可能會導致鐵攝入不足,出現缺鐵性貧血。
還有的媽媽選擇購買朋友圈裡賣的自制食物,先不說這些食物是否添加了不安全的東西,也許這個賣家有良心,不會新增任何有害物質,而且選擇最好的原材料,但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細菌怎麼來控制呢?我們和這些人素不相識,不知道他們家裡的衛生條件是否達標,製作人員是否有健康證,製作出來的食物中細菌、微生物是否超標,我們怎麼能放心給寶寶吃呢?寶寶的輔食品種不應該很單一,只有多樣化的食物才能滿足寶寶全面均衡的營養,有些忙碌的媽媽們如果無暇給寶寶製作品種多樣的輔食,那就不如利用現在的先進技術,直接購買成品輔食,如灌裝的肉泥、菜泥等,不要認為所有的成品輔食都不好,有些輔食製作完成後轉入罐內,密封、抽真空,以此來防止細菌滋生,所以,如果媽媽們沒有時間自己做輔食,完全可以選擇更方便快捷的方法,當然,自己做輔食也很好,但沒必要天天做,頓頓做,可以將做好的食物分成幾份,冷凍在冰箱裡,每次吃的時候,取出一份徹底加熱即可,這樣既不浪費時間,又可以讓寶寶吃上豐富多樣的食物。
-
10 # 小燦c
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以後都會餵養母乳,在孩子六個月之後,由於身體發育過快,需求營養過多,比如蛋白質,鐵等,需要媽媽們給孩子新增輔食補充。有些媽媽比較糾結輔食是買現成的,還是在家自己做。一起來看下寶寶輔食自己做還是買呢?
寶寶六個月以後新增輔食,其實是孩子成長期間比較重要的選擇。寶寶輔食是自己做還是買,媽媽們可以將倆者的優勢對比一下就知道怎麼選擇。首先自己做輔食,優勢有很多。首先價錢便宜。由於購買的輔食生產以及管理,成本等影響,銷售價格會比較高。其次,自己製作比較放心。因此關注這方面的就可以選擇自己做。
寶寶輔食購買的產品也有很多優勢。第一個優勢就是非常方便,購買的只要開啟就可以餵給孩子。其次,營養成分比較容易掌握。購買的輔食在營養方面都是比較全面的,特別是嬰兒容易缺乏的營養成分,自己製作的話不容易掌握。第三優勢,購買的輔食衛生安全更有保障。重視這方面的可以選擇購買輔食。
其實嬰兒的輔食不管是購買還是自己做,都要注意給孩子吃的食品一定要新鮮,營養豐富,並且乾淨衛生。家長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以及心理接受度,包括時間,精力來綜合考慮選擇哪一種。
-
11 # 愛生活的小盼盼
我家寶寶的輔食新增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寶寶一直吃的是母乳餵養,那時候還是以吃奶為主,6個月的時候開始新增米粉吃的,有時候吃著雞蛋羹,有的小朋友會對蛋黃過敏,需要蛋清和蛋白分離只給吃蛋白,我家的寶寶第一次就吃的全蛋,剛出生的時候給喝了牛奶沒事所以吃的全蛋。有時候也會給他喝一些排骨湯雞湯之類的,但是需要把油過濾掉才能喝,還可以吃一些蘋果泥胡蘿蔔泥等等,等寶寶長大了就可以變著花樣的做給他吃,只要喜歡吃就做給他吃
-
12 # 愛生活識趣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好多的黑心商家,為了錢不惜出賣良心。什麼新增劑.保鮮劑.催熟劑等等,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為了寶寶的健康,我覺得還是自己動手給孩子做輔食,雖然辛苦點但是為了孩子,也是值得的。
-
13 # 睡眠鞦韆
自己做,買的還是不放心,各種花樣給孩子做,鍛鍊一下自己,不對孩子各種愛,好像對不起媽這個字[呲牙][呲牙]
-
14 # 霏媽記事錄
我認為寶寶的輔食不論是自己做還是買現成的都各有各的好處,主要還是要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媽媽適合不同的方式。下面就全職媽媽和上班族媽媽來說,寶寶輔食是自己做還是買的優缺點。
1.全職媽媽
作為全職媽媽時間上比較寬裕,有大量時間給寶寶做輔食,畢竟自己做的比較新鮮。從超市買回來的新鮮食材直接製作,寶寶能第一時間吃到新鮮營養的輔食。而且是安全無新增的,寶寶吃著比較放心。自制輔食成本也比較低,對於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可以省下不少錢。
自制輔食的缺點容易造成寶寶偏食,做輔食的人如果偏愛某些食材,購買時買這些食材的時候就比較多,寶寶隨大人的口味,就容易造成偏食。同時寶寶的食量比較小,能吃的食物少,不好搭配,自己做的輔食沒有新增防腐劑和調料,不易長時間儲存,做多了寶寶吃不了造成浪費。
2.上班族媽媽
寶寶6個月之後,來自母體的元素全沒有了,需要加強補充。成品輔食可以強化鈣鐵鋅和膳食纖維,營養更全面。而且口味多樣,都是經過營養學家科學配比的,寶寶不易造成偏食。成品輔食保質期長還按量分裝,雖然有一些新增劑,寶寶不是一點新增劑都不能吃,按量分裝能避免浪費。成品輔食能為上班族媽媽節省大量的時間,讓寶媽更有時間投入到工作。
成品輔食的缺點就是有些不良商家為了追求口味口感,新增不安全的新增劑,吃時間長了有可能影響健康。還有就是成品輔食比較貴,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不管是自己做還是買成品,最後強調的是,如果選擇自己製作輔食,最好挑選有營養好吸收的食物,種類要多,花樣要多多變化。要注意清潔衛生,儘可能少放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不要依照大人自己的口味來調味。如果選擇購買成品輔食要選擇營養和安全都達標的,最好選擇大牌廠商的食品,根據寶寶自身的情況選擇。
-
15 # 啟華空間
#對於寶寶的輔食,大家選擇自己做還是買呢#
首先給寶寶新增輔食不同月齡段所吃的輔食都有一定的區別。通常都是在六個月左右才開始新增輔食,最初應該吃點流食,然後再慢慢選擇半固體的,就像魚泥或者果泥等。到了7到10個月的寶寶就能過渡到能夠咀嚼的軟固體食物,比如菜粥,煮爛之後的麵條,後面到了11到12個月之時,大多數的寶寶都能開始慢慢吃固體的食物。其中食物要從單一種類到豐富種類慢慢新增,從中均衡營養也要觀察寶寶會不會對哪些食物有過敏症狀,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孩子對雞蛋 海鮮過敏,這個需要寶媽新增輔食的時候特別注意下![微笑]
其次,給寶寶新增輔食不光是為了補充營養,同時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吞嚥和消化能力,促進寶寶的牙齒髮育,另外也為今後的斷奶做準備![微笑]
附加圖片1有新增輔食的順序和推薦食物,可以參考下
-
16 # 沫之雨兒
很多媽媽會覺得,超市買的成品輔食不健康,甚至含有防腐劑等食品新增劑,吃了有害。
其實,這完全是誤解。
實際上,正規、合格品牌生產的成品輔食,不僅方便衛生,裡面還會新增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適合不同月齡的寶寶食用,根本不是很多媽媽們想象中的不健康食品,反而比我們自己做的更健康。
1.成品輔食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
許多人擔心商業生產的輔食有“防腐劑”等“食品新增劑”。其實,商業化的輔食都需要經過高溫密封加熱,完全沒有使用防腐劑的必要,家長們的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就安全性而言,商業化生產比家庭自制更容易保障生產設施的衛生,原料和生產條件的控制能力也更強。大品牌的嬰兒輔食,安全性甚至可能比自制的還要更高一些。
反而,我們自己在家做輔食的時候,由於帶娃經常手忙腳亂,反而可能更不安全,比如做肉類輔食的時候,如果菜板、菜刀沒有注意區分,沒有及時洗手,都很容易造成交叉汙染。
2.成品輔食,在營養配比上更科學,營養價值可能更高。
比如米粉,商品化的成品輔食通常都是進行了鐵強化的,因為嬰幼兒對鐵的需求更高,鐵對嬰幼兒的健康非常重要。而我們自制米粉,一般人也想不到要強化鐵。除此之外,現在市售很多輔食其實也都有進行營養強化,營養價值都可能比我們自己做的輔食高。
3.成品輔食方便,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
我想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深有體會,帶孩子累、帶孩子捉急,經常手忙腳亂……剛開始吃輔食,要隨時陪孩子、照顧孩子,還要準備輔食,如果自己做,勢必會多花很多精力,真想有三頭六臂。況且,加輔食的時候大部分職場媽媽都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了,根本沒有時間作輔食。但是,如果直接買成品輔食,做起來就簡單很多,時間也可以節省不少,自己就會輕鬆不少。
-
17 # 木子睿6
現在網路影片這麼發達,我選擇自己做,自己做的乾淨衛生,關鍵是充滿媽媽的愛,為孩子付出,也是一種幸福,每次探索做法的過程也會無比的激動
-
18 # 丸子姐姐MissM
自己做,畢竟孩子腸胃虛弱,衛生和選材都很重要。再說,現在機器很發達,做什麼都不難了。媽媽們也可以大顯身手。
-
19 # 魏敏
從食品的安全衛生來考慮,當然是自己做的好,前提條件也要您願意去學,願意去做。因為買的輔食各種新增劑都會出現,即使是在國家食品標準允許範圍之內,那也只是副作用小而已,不是沒有。如果您時間允許,還是希望您能親自動手做給孩子吃,給寶寶做輔食的軟體特別多,可以多學習學習,注意留意下幾個月的寶寶都需要新增什麼輔食,這樣有針對月齡的來新增對寶寶的智力發育,身體的發育是很好的
-
20 # 濟寧小老頭
4-6個月時期,寶寶處於品嚐輔食的初期,這時的寶寶絕大部分還沒有長牙,乳牙即將萌出,喜歡吞嚥食物,因此泥糊狀食物非常適合寶寶。媽媽要學會如何觀察寶寶需要加輔食的跡象。
寶寶漸漸長大後,不僅對於食物種類的需求量增多了,更需要練習咀嚼吞嚥。7-9個月時期,寶寶可以開始接受肉類食物,但這並不表明寶寶的消化功能已經接近成人了。所以,在食物的新增上,仍然要堅持輔食新增循序漸進的總體原則。
寶寶此時接觸的食物漸漸多了,但是每次食量又不大,媽媽可以選擇自己做一部分輔食,其他的購買現成的。另外,寶寶外出的機會增多,在外的時間,媽媽選擇成品輔食也是挺方便的。
回覆列表
寶寶輔食還是自己做的好,安全放心有保障!
不會做輔食?6種簡單常見得輔食的製作方法送給你。
1、嬰兒米糊
適用物件: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的寶寶
做法:
1)在碗內加入嬰兒米粉。
2)把母乳或配方奶分數次加入米粉內,並用匙羮拌勻。
溫馨提示:
1)若使用奶米粉,則只需用暖開水來衝調。
2)不同品牌的嬰兒米粉的衝調方法有異,請參考罐上的指示,或按寶寶可接受的稀稠程度衝調。
3)可在嬰兒米糊加入水果蓉、菜蓉或其他泥蓉狀的食物。
2、白粥
適用物件:7-8個月的寶寶
做法
1)洗淨白米,以水浸泡約1小時。
2)煮滾適量(詳見下方的“溫馨提示”)的水,加入浸好的白米,再用大火煮滾。
3)水沸後,轉中慢火至白米開花,期間間歇地用湯勺攪動。
4)當煮至適合的稀稠度,便可關火。
溫馨提示:調較米和水的比例,便能烹調不同稀稠度的粥和飯!7-8個月的寶寶要吃稠粥,也就是半杯米配三杯半的水,粥的稠度要以粘在勺子上不往下流為準。
3、菜蓉/菜碎
適用物件:7~10個月的寶寶
做法:
1)把菜洗淨,然後用水浸泡1小時。
2)把菜放進沸水焯1分鐘。撈起菜瀝乾,然後倒去焯菜水。
3)把菜放在處理熟食的砧板上,切去頸部。
4)用交叉方式把菜葉切成適合粗幼,便可用來烹調寶寶食物,如菜粥。
5)把切碎的菜葉放在濾網上,用魔棒或湯匙過濾成質感幼滑的菜蓉,給未能進食菜碎的寶寶。更簡單的方法,把菜葉切段後直接放進攪拌機攪拌成菜蓉即可!
溫馨提示:把蔬菜放在水中浸泡1小時和滾水焯1分鐘,能有效減少蔬菜中殘餘的有害化學物質。
4、馬鈴薯容
適用物件:6個月以上的寶寶
做法:
1)洗淨馬鈴薯,去皮,切件。
2)把馬鈴薯放入滾水中,煮至叉子可輕易穿過(約需10—15分鐘),然後撈起。
3)趁熱用叉或匙把馬鈴薯壓成蓉,期間可加入少量暖開水,令薯蓉溼潤較易壓成蓉。
4)加入適量暖開水/母乳/配方奶/牛奶,拌勻病調較至適合的稀稠度。
5)把馬鈴薯蓉放在濾網上過濾,調成幼滑的馬鈴薯糊。
溫馨提示:
1)這方法也適用於番薯、南瓜、紅蘿蔔、冬瓜、節瓜等。
2)要從少量開始,觀察寶寶有無不良反應,然後慢慢的再加量
5、水果蓉/水果片
水果蓉
適用物件:7~11個月的寶寶
做法一:用磨板
1)清洗水果,並擦淨外皮。去皮,切件並去核。
2)利用磨板把水果磨成蓉。
做法二:用茶匙
1)洗淨水果,然後切成兩半,挖去果芯。
2)用茶匙輕輕地在果肉上向同一方向刮,便能刮成果蓉。
溫馨提示:
1)選熟透和質感較軟的水果,如桃、啤梨、香蕉、個別品種的蔬果、牛油果、木瓜等。
2)把磨或刮好的果蓉放入過濾網過濾,隔去較粗的果粒,這較適合剛吃固體食物的寶寶。
水果片
適用物件:1歲左右的寶寶
做法:家長可把水果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鼓勵寶寶自己拿著吃。
6、肉蓉/碎(雞/牛/羊/豬)
適用物件:8~12個月的寶寶
做法一:用刀剁碎
1)洗淨肉塊,抹乾。
2)在處理生食物的砧板上,把肉切成1毫米厚的薄片,菜刀與肉的紋理成直角,儘量把肉的纖維切斷。
3)把肉片仔細地切成幼絲。
4)把幼絲切成肉碎粒,然後以不同方向剁碎。
5)烹煮時,先加入少量開水拌勻,令揉碎散開。再放進鍋中,邊拌邊煮至熟透。
TIPS:寶寶咀嚼得到的話,肉碎粒可切得大些。
做法二:使用攪拌器
1)先把肉片蒸或烚熟。
2)在處理熟食的砧板上,把肉片切成0.5—1釐米大的粒狀。
3)把肉粒放入攪拌器內,加入開水,水位須蓋過肉面。
4)開動攪拌器,期間可停止攪拌以檢查肉的質感。
5)這個方法所製成的肉碎分量較多,可分數餐使用。已煮熟的肉碎應存放在有蓋的冰模中,放進冰格內最多可儲藏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