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愛中國

    孔子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還沒有出名。有的人活著不出名,死了以後才有人發現他的價值,如樊高的畫。

  • 2 # 君臨天下小霸王

    因為,孔子的學說及治國方略,實在是不合時宜。

    當時周天子黯弱,無力壓制臣屬的強大諸侯國,只能放任他們互相征伐兼併。其時禮樂崩壞,弒君亡國之事常見,強大的諸侯國希望透過武力征伐而稱霸,弱小的諸侯國希望透過變革而國富兵強,孔子卻是一心恢復禮樂,推行仁政,理念固然是極好,但無法迎合列國的需求。

    孔子不受重用,也就成為必然的事情了。

    當孔子以六十八歲的高齡,一事無成的重新返回故土魯國時,不由浩嘆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3 # 明貞

    屈原為什麼要棄世?為什麼要寫天問?耶穌為什麼要被釘十字架?釋迦為什麼要放棄王位而出家!?誰能回答?物質法則下世間是顛倒的,擁有權利的人不一定是造福天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而是能夠控制並奴役他人的人,這也是人世間天災人禍不斷的重要原因!

    進入二十一世紀,正能量已在人間覺醒,孔子所希望的大同,有了實現的可能!

  • 4 # 遊遊蜉蝣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古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首創以仁義禮為核心的道德體系。弟子三千,號稱華夏第一文聖。按理說他是有能力長期做官的,但他周遊列國,仕途並不順利。可以說政治報國是失敗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這與他的政治主張和做人原則有關。他為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也急於尋求做官,行東周之禮,施仁政之道。周遊列國,推介自已的學術道德思想,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孔子所處戰國早期,天下相對和平。他無法實現自己的宏偉理想。這與他的做人原則和底線有關就是邦有道。做人做事不能不擇手段,應取之有道。他認為人不能只圖享受,而不做實事,就會失去自己的人生價值。戰亂年代需要我們挺身而出。和平時期就體現不出什麼價值了。所以他周遊列國,政治上就會失敗。

  • 5 # ikaiss

    一代聖人孔子,弟子遍佈天下。一方面可能覺得他自己不適合進入仕途,另一方面統治階級也考慮到孔子門第多,個個聰明絕頂,怕孔子走入仕途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 6 # 問道黃老

    這個很好理解,孔子是打群架中的勸和者,誰讓步誰吃虧,你在那喋喋不休光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誰聽?

    春秋時期,用孔子的話說就是“禮崩樂壞”的時期,而孔子崇信周禮,周禮是什麼,說白了就是秩序,他自幼學的就是禮樂那一套,所以老想著施展一番,叫大家尊周守禮,都那個時候了,就像一個老人幾個兒子分家產一樣,誰都不肯讓步,他跑到幾個兒子那裡勸人家,要父慈子孝,要兄友弟恭,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而老頭子已經年老體衰,說話沒人聽了,孔子作為第三方,一個勸架的人,就更沒人願意聽了。

    為啥要爭鬥呢?我們看一下西周的分封制就知道了。

    西周要革商朝的命,其實就是造反,文王聯合了他周邊的好多個友邦,其實多是商王朝統治下的小部落,結果趁商王軍隊東征東夷時,一舉拿下朝歌,商王羞怒,自縊於鹿臺,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周朝建立後,履行諾言,對姬姓子孫和有功的部落首領進行論功行賞,歷史上叫“封建”“拱周”。封建,即分封土地,建立國家。拱周,即周為天下共主。各國諸侯實行嫡長世襲制,叫“世襲罔替”。這種分封制度的核心就是以嫡長制繼承的宗法制。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還以此制定了相關的配套政策,比如禮樂制度,祭祀制度等等,嚴格尊卑和上下等級,一旦冒犯,即視為僭越,天下共伐之。

    剛分封的幾十年裡,大家都遵守這個制度,因為對大家都有好處。但是隨著周王的繼續分封,隨著那些被分封的公、侯、伯、子、男的一代代分封,分封了十幾代人之後,諸侯的地牌越分越小,血緣關係也越來越遠,上下尊卑關係不再明顯,利益紛爭越來越強烈,所以那個時期最吃香的是經濟學家,軍事家,就是能打架,會賺錢的,受歡迎,光耍嘴皮子的,沒人歡迎。

    孔子在魯國也當過大官,是大司寇代理國相,沒幹幾年被季孫氏等“三桓”兄弟趕下臺,沒辦法才出國應聘的。

    他的應聘也是先去有熟人的地方,衛國、陳國都是他的弟子故舊的邦國,他到衛國去,衛國國王給他的待遇不比在魯國當大司寇的待遇低,但是他認為是閒職,沒有實權,不樂意,又見衛王輕慢他而親近女色,很生氣,說衛王好色不好德,就繼續倒陳國講學應聘,結果被人家驅逐,在陳國、蔡國交界處被民兵圍困好幾天,差點餓死。

    他不服輸,十四年裡,他從55歲,跑到69歲,先後去過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結果處處碰壁,因為人家都在忙著擴充實力,沒閒工夫聽他講大道理,所以在衛國,他停車的地方,地皮被人剷掉,在陳國講學場所的大樹被人當面鋸掉,這些都說明,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倫理教化對於爭搶土地的諸侯們,只是一塊繡花的裹腳布。

    孔子的弟子對孔子此處應聘不成的總結是這樣說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者多少都有點弟子們對老師的溢美之詞。

    其實在年輕的時候,老子就告訴他:“良賈深藏若虛,君子勝德,容貌若愚”,孔子還當面跟老子說“敬奉教”,然後回到魯國,“自周反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可見,孔子問道於老子,收穫蠻大的,只是他心在仕途,終不得道。他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可是他所要見到的周禮普行天下的道,直到臨死也沒實現。所以他臨死前,他喟然長嘆:“吾道窮矣!”

  • 7 # 人有時書無盡

    因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不是政治家,更不是軍事家,教書育人才是他所擅長的,周遊列國是想看看這個世界完善自己的學說吧。他提出了“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渡壓迫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弄殺。他的這種學說在和平時期還有人欣賞,但在春秋戰國這種禮樂崩壞,四戰征伐得時代,註定很少君王會喜歡,那時候需要的是軍事強大,國富民強,而不是教化,所以各國更需要的是兵家,法家,墨家,縱橫家這樣的學派。

  • 8 # 東秋妮

    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孔子為什麼不適合做官?

    從以下五方面來探討一下:

    一.家庭成長環境,有沒有資源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因其曾祖父與華氏家族發生衝突,而被迫逃難魯國。

    其父在魯國立過戰功被封為邑大夫,在孔子3歲那年就去世了。其母顏氏受盡孔氏家族的欺凌,就帶著孔子遷到曲阜過著清貧的日子。

    寒門子弟,仕途艱難,不可能

    二.個人奮鬥經歷,有沒有能力

    魯國是周初周公旦的封地保留著許多婚喪、祭祖等繁瑣的禮節。受這些古老文化的影響,孔子從小就對這些禮節感興趣,無事時就學著大人的樣子參加這樣的禮節儀式。對於每一項禮節和祭物他都不恥下問。

    由於他虛心好學,對周禮達到了精通的地步,名氣也就越來越大,很多人來登門求教,於是孔子就辦起私熟,誨人不倦地教起學生來。

    知書識禮,秀才一個,不適合

    三.主張是否實際,有沒有機會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周王室名存實亡,周禮也被束之高閣,無人理會。孔子則主張:君王應多施“仁政”,透過“克己復禮”來恢復周王室的統治地位,才能維護社會穩定。

    孔子35歲那年,魯昭公被掌權的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大夫轟走了。

    孔子就到齊國,向齊景公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齊景公想任用他,實施他的政治主張,但相國晏嬰則認為孔子的這套主張不切實際,齊景公也就未任用孔子。

    戰國爭雄,誰還講禮,不合時

    四.一朝天子一朝臣,有沒有伯樂

    孔子回到魯國,繼續教書,直到魯定公即位,孔子才被任用。先做中都宰,隔年升為司空,又調為司寇,並代理宰相。

    他利用手中的權力,透過“墮三都”,削弱了季孫氏等3家大夫的勢力,取得了魯定公的信任。魯定公將齊景公約他去夾谷會盟的事告訴了孔子,並徵詢他的意見。孔子說:“齊國屢犯我境,這次約我們會盟,我們不可不防,希望您把左右司馬都帶去。”

    魯定公採納了孔子的建議,委派左右兩司馬率兵與他一起去會盟。在夾谷會盟上,由於孔子的智慧,使魯國在外交上取得了勝利,會後又促使齊景公歸還了以前從魯國侵佔的漢陽等三處土地。

    唯有伯樂,識千里馬,不長久

    五.面對腥風血雨,有沒有手段

    齊國大夫認為孔子留在魯國做官對齊國很不利,必須讓魯定疏遠孔子,便利用魯定公好色的嗜好,讓齊景公選派了80名美女,組成一班女樂,送給了魯定公。

    魯定公自從接受了這班女樂,便天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孔子想進官勸諫,魯定公卻躲著不見,使得孔子很失望。

    學生們見魯定公如此荒唐,便勸孔子辭官。孔子覺得他在魯國是無所作為了,不如正好到別國去宣傳推行他的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於是就領著一批學生,開始踏上週遊列國的征途。

    十里官場,暗箭難防,不會爭

    所以說孔子一定是個好老師,但不適合做官!

    ‍‍‍‍‍‍‍‍‍‍‍‍‍‍‍‍‍‍‍‍‍‍‍‍‍‍‍‍‍‍‍‍‍‍‍‍‍‍‍

    ‍‍‍‍‍‍‍‍‍‍‍‍‍‍‍‍‍‍‍‍‍‍‍‍‍‍‍‍‍‍‍‍‍‍‍‍‍‍‍

    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孔子周遊列國不受重視到底為什麼?

    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深究一下:

    一.遊歷衛國,被當奸細,只好離開

    孔子一行首先到了衛國,衛國國君對他們不太友好,把他們當奸細看待,監視著他們,孔子只好離開。

    因走得倉促,一些學生失散了。失散的弟子子貢很著急,逢人便問其師的下落。有個人嘲諷地說:“我在東門看見有個人很狼狽,像只家犬,可能是你的老師吧!”子貢一聽,此人說的就是自已的老師,於是立即趕到東門,尋著了老師。

    二.遊歷宋國,被厭學說,帶兵趕走

    孔子一行又風塵僕僕地到了宋國。在宋都郊外,看到一棵參天大樹,挺拔秀美,孔子十分喜悅,便在樹下的草地上和學生們演習起周禮來。

    有個目擊者進城報告給了宋國恆大司馬,他很討厭孔子的學說,得報後便勃然大怒道:“孔老二真不識趣,讓他過境,就夠寬大了,居然還敢在我眼皮底下演習那些破舊玩意兒,真是可惡!”立即帶兵追了出來,等趕到樹下,孔子一行早就逃走了。

    三.遊歷陳蔡,受人妒忌,被困脫圍

    他們又遊歷到陳、蔡一帶,楚昭王打發人請他,陳、蔡的大夫們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於是就聯合發兵在半路上包圍了孔子一行。

    孔子一行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整整斷糧兩天沒吃上飯,學生們餓得伏在地上,直不起腰來,多虧楚國派兵來,才使孔子一行脫離了困境。

    四.遊歷楚國,被人讒言,沒有重用

    到了楚國,楚昭王聽信讒言,也沒有重用孔子。

    年近古稀,心無旁念,一心教書

    年齡已近70的孔子徹底斷絕了在政治上建功立業的念頭,回到了魯國,繼續他的教育事業。

    他樂於教人,又善於啟發,因材施教,培養了一批出色的人オ。傳說孔子有弟子3000,賢人72。他還編纂刪訂了許多古代文化典籍,如《詩經》、《易經》、《尚書》、《春秋》。

    公元前479年,73歲的孔子去世了,他的弟子將他生平言行記錄整理出來,編成《論語》等書。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學,此後一直影響著中國以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

    孔子在外周遊了14年,不受重視重用的唯一原因就是:當時整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根本無人接受孔子那一套“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的“克己復禮”的政治主張。

  • 9 # 德清之奇

    這個問題需要結合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是時代問題,先簡單介紹一下孔子的出生: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於公元前497年(55歲)開始了全期14年的周遊列國。在那個時代,禮樂崩壞,每一個有實力的國家都想著稱霸。周天子是什麼?那就是一個虛名而已,只要是個拳頭稍微硬一點的國家就可以欺負周天子。

    其次是孔子的思想,他主張:“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說人話就是孔子把政與刑的作用和德與禮的作用進行比較,認為德治是最有用的。因為政、刑只能讓人民不犯錯,卻沒有廉恥之心——就是拿刀子逼你幹活,你害怕沒命所以會照做,但是心裡不服。如果以德服人,人民群眾就有了廉恥之心,而且從內心服你。

    來,接下來比較一下孔子的思想和當時的時代大環境。相信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為政以德”的思想與大環境根本就格格不入。第一層是:德治就是打當時各國君主的臉,各國君主名義上還是受周天子管的,但是沒有一個是服周天子的。按照孔子的思想,這就是在說:“你們各國君王沒有廉恥之心。”

    第二層是:當時全國上下戰亂不斷,民眾生活苦不堪言。古有名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我飯都吃不飽你卻來跟我講什麼禮義廉恥?別扯淡了。同時這也是在漢朝時儒家思想可以發揚光大的原因,大環境獲得了長期的穩定,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才會漸漸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 10 # JaKai

    首先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孔子名聲顯赫大有蓋過本主的勢頭,如果留孔子任小官肯定不行大官又會受到很多掣肘(對君主來說),以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孔子的儒家如果在大一統時期可行分崩離析之時確難以施行。其次孔子門生眾多各國都有他的徒弟,而且不乏做大官的弟子,如果老師做官後還不如弟子那可還行?孔子眼光也很高期待做官但終究沒有適合的廟供這座大佛

  • 11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孔子不是不適合做官,而是他的思想阻礙到其他大家族的兵權或力益,而孔子的執著把儒家思想,醫生的歷史舞臺也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也有人說,儒家王朝統治了中國5000年至今不倒。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的一生,也是歷盡坎坷,他想要宣揚自己的儒家思想,改變當時禮崩樂壞的局面,然而在魯國的時候卻處處受到排擠。孔子曾經有過一次長達十幾年的周遊列國的經歷,他先後去到了大約十個國家,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國君都不重用他。即便有的用了,卻也並不看重,並沒有在當時就宣揚他的儒家思想。這是為什麼,為何大家都不願意搭理孔子,孔子的思想與當時究竟有什麼關係?

    1.社會環境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春秋時期,更準確一點說,是春秋末期,臨近戰國年代。當時的年代,西周滅亡,平王東遷建立起東周,但是這些東周各諸侯國,很明顯已經搶了周天子的風頭,東周還不如它的另一個名字名氣大,那就是“春秋戰國”。諸侯勢力崛起,一個東周就是天子衰微,諸侯強勢的局面,並且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直到最後,甚至都不知道天子是什麼時候被滅亡的,只知道秦國統一了。

    但在西周時期,絕對不是這樣,周公旦制禮作樂,中國“禮儀之邦”的名號,正是來源於周朝時期的禮樂制度,禮指的是維護當時等級制度的各種準則、規範、制度等,樂指的是配合貴族進行禮儀活動的舞樂,同樣也是每個階層有不同的規矩。這些規矩原本實行的是非常好的,然而到了東周,諸侯的實力壓倒了天子,這些禮樂,還有幾個人會去遵守。

    2.為什麼不被重用

    而孔子的目的,就是想要恢復原本的禮樂制度,更深層次的,自然是恢復到原本等級明確,每個人在自己的階層裡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老是想著跨等級,既然已經劃定好了,就安安分分地待著,做好自己該做的,這個社會不就一片和諧了嗎?當然了,統治者自然是要愛自己的臣民,要“仁愛”,大家和和美美的生活,國家一片祥和,多好的景象啊

    但是這一點,已經和之前所說的社會環境是衝突的了。諸侯覬覦天子,儘管在西周初期,大家因為是幫文王武王打天下,分封諸侯,當時還是對周朝是臣服的,認為自己是周朝的一份子,然而時間一長,鬆懈的鬆懈了,有野心的膨脹了,只要有一個帶頭的,後面就會有無數諸侯發展起來,要麼被人吞併,要麼吞併別人,沒有幾個人會心甘情願的給天子當聽話的臣子,那孔子的這些言論,還有誰會聽

    3.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所到之處無不在宣揚自己的思想,他想要把自己的主張推廣出去,在那個時代,他希望藉助思想上的力量,改變當時諸侯之間混亂敵對的關係。《史記》上說,他先後見過七十多位國君,但是據漢朝王充考證,孔子去到的國家並不超過十個,所謂的“幹七十餘君”或許就只是一種誇大其詞。而且孔子的足跡也不是很遠,基本上就在山東附近,沒有過長江,也沒有過黃河。

    那個時候,孔子去的大多數也都只是一些小國家,這些小國哪裡有什麼心思去思考該不該恢復禮制?他們強大一點的都希望稱霸稱雄,弱小一點的都希望自己不要被滅掉,誰都沒有心思去想仁與不仁的問題,因為當時的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去想這些,那麼孔子自然也就會被冷落了。

  • 12 # 戰國曲士

    孔子並非不適合做官,《史記》記載: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在魯國做到了宰相,挺高興的。幹了三個月的時候,賣肉的也不敢宰客了,男女也自覺在道路兩邊行走(夫妻不能秀恩愛,有點泯滅人性哈),路人掉了東西沒人撿。也就是說乾的不錯。但是孔子那是有大愛的人,他想讓各個諸侯國都能這樣有規矩有禮法。所以開始周遊列國,推廣他的主張,但卻並不順利,沒人採納他的主張,原因很多,個人拙見如下:

    首先,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有關治國的思想理論有很多,孔子的思想和主張在那個年代並不突出,春秋各國可以選擇的有很多。

    其次,春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但還沒有完全崩壞,要不然孔子也不可能知道這麼多的禮樂知識。而之所以禮樂崩正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這個東西不適用時代發展了,而孔子去推廣剛被人們拋棄的東西,人們當然不願意接受了。

    最後,孔子的主張和後世的儒家思想是有區別的,儒家思想也是在孟子荀子董仲舒等等歷代大儒的努力下不斷完善的,單純孔子的主張並不適合治理國家,王莽是完全照搬孔子的理論失敗的很徹底。

  • 13 # 緣禦寒

    1.孔子四十年周遊列國,其實就是一個反覆被炒魷魚反覆找工作的過程。孔子和弟子們,用了十四年“周遊列國”。所謂的“周遊”,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而已。事實上,十四年來,孔子和弟子們,到處投簡歷找工作,參加面試,成了不折不扣的“麵霸”。但最終不是被“炒魷魚”,就是被迫辭職走人。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孔子明王道,幹七十餘君莫能用”。“幹”,在古文中是“拜訪”的意思,而不是說孔子一路“揍”了七十多個國君。司馬遷的意思是說,“孔子為了實現自己推行仁政的思想,見了七十多個大小國君,但是沒有一個能任用他的”。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十四年來,已經進入“知天命”之年的孔子,帶著學生們,艱難跋涉於四方,一路上備受冷遇,(即使是像衛靈公、衛出公那樣的禮遇,也是敬而遠之)遭受著詆譭、讒言、羞辱、譏笑和奚落。甚至是自己的弟子們,也開始懷疑孔子的思想是否能為世所用。面對困頓,孔子始終不渝自己追求的“道”,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一如既往地秉承“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信念,孤獨但義無反顧地前行。

    “夫子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絃歌鼓舞,未嘗絕音。”這是一段多麼艱難的旅程啊,這是一段多麼“失敗”的人生啊。

    2.孔子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理想和春秋大亂時期的社會現狀不相符合。春秋時期,禮壞樂崩,一切原有的仁義道德和社會規則都被打亂,沒有誰會再去相信所謂的仁義和禮制了。這個時期,各諸侯國彷彿被設定成了“互掐模式”,大家沒事就打一架。就像自然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小蝦沒辦法,只好吃沙的“叢林法則”一樣,大國喜歡欺負小國,小國沒辦法,就去欺負更小的國家。大家都各懷鬼胎,大國想著稱霸能夠成為老大。天下大亂,周王室早已失去了對諸侯的控制力,諸侯的國政也被臣子所把持。所以,國君大臣殺死、父親被兒子殺死的事情是常有的。當時各國國君的想法就只有兩個。大國國君想著如何稱霸,小國國君想著如何避免捱打。所以,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在那個時期就成了一句空話,也就是說是看起來很美的社會理想。一個有思想的國君,會很清醒地認識到,和敵人談仁義,那無異於與虎謀食。所以,各國國君覺得孔子的思想挺好,但就是不用,這樣也是出於現實的考慮。

    3.孔子的性格原因。孔子這個人性格和執拗,一言不合就生悶氣,生悶氣的話,就不再和國君們講什麼道理,乾脆辭職走人。他要是能像春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一樣,臉皮再厚一點,態度再好一點,也許結果就不是那麼失敗了!

  • 14 # 葉好古

    孔子不是不適合做官而是不願意做幫兇!

    “苛政猛於虎”的春秋時期,諸侯貴族們追求的自我的野心以及驕奢淫逸的生活,賦稅徭役日漸加重,這與儒家的“仁政愛民”是相違背的。

    孔子也曾在魯國做過官,而且官還不小。孔子於魯定公九年至十三年,先後在魯國擔任過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要職,期間還一度擔任過相當於臨時宰相的職務,得以執掌魯國的政事。

    然而,孔子註定與諸侯權臣們是背離的,他““墮三都”“強幹弱枝”集權於中央得罪了魯國權臣,而輕徭薄賦、仁政愛民這又是與國君相違背的。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儘管聲名遠播,但是始終不得重用,甚至自魯之後不再出仕。

    這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孔子有自己的思想與主張,而其主張與當時的貴族、國君們是相違背的,統治者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路線,而孔子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主張。所以,孔子註定得不到統治者的認可。

  • 15 # 亦喃文史

    我認為孔子不是不適合做官,畢竟他曾擔任過魯國的大司寇,即管理刑事的官員,並有所貢獻,使得羊販子吳獄氏再“不敢朝飲其羊”,由此可見孔子是有政治才能的。孔子之所以沒有在官場做出一番大作為,是因為他的政治理念沒有順應春秋時期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潮流,導致他即使周遊列國來宣講自己的治國理念,卻始終沒有受到重用,最終選擇回到魯國整理傳統典籍與授業解惑。要解決題主的問題,需要弄清孔子的理想抱負與當時的時代需求究竟有何差異。

    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的亂世,此時的周王室已經衰微,各諸侯國爭霸不休,妄圖由自己一統天下。他們不再遵循禮樂的規範,使得維護尊卑等級的禮樂制度嚴重崩壞。各諸侯國之間戰亂不斷,而要獲得最終的霸主,必然要強盛國力,強大自身。諸侯國紛紛實施變革,以期加強國力。主張加強君主權力與依法治國的法家學派,在這一時期受到了統治者的青睞。孔子正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心繫天下的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與法家學派主張不同的是,他雖主張積極入世,並熱心政治,且用時十餘年周遊列國來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目的在於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這與當時加強君權的政治需求明顯不符,因此孔子沒有受到各諸侯國的重用。當然,儘管孔子在政治方面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卻成為了後人心目中的“萬世師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怎麼才能被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