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度工場
-
2 # 食人叢林
看過《大明劫》,雖是電影,基本上也可以形象地概括一個王朝的覆滅原由:軍事上,無可用之兵;經濟上,無可用之餉。這樣一個王朝,不死,斷無天理。明朝之後的滿清,民國,皆是此理。再往下深究:就是經濟問題。毛主席所說:中國的問題,就是農民問題,也就是當時的中國經濟問題。軍事上的潰敗,是導致一個王朝倒下的表象之由,然而其根子,還在於經濟管理上的糜爛。
-
3 # 為為52051314
在我小的時候,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幾十年過去了,這成了問題了。唐德剛曾經給他的學生出過一個題目,抗戰剛結束時的國民政府,擁有極高的威望,擁有幾百萬經過抗戰考驗的精銳之師,擁有美國幾十億美元的援助,怎麼在短短三年時間就敗的一塌糊塗?我不知道他的高材生怎麼回答的,但是一個西柏坡的講解員就能輕鬆解答:人民,人民的支援是一個政權存在與否的根本原因。孫傳庭代表的明軍和大明王朝,是極端腐朽和反動的政治勢力,已經不可能行使一個政權最基本的權利和義務。與之相反的李自成起義軍儘管也有許多缺點,但是順應了人民希望改朝換代,享有太平的根本願望。兩股勢力較量,明朝是越打越虛弱,起義軍越戰越勇。從歷史發展來看,明朝的統治集團在清軍入關後,大多選擇了當漢奸。而起義軍正相反。大西軍和大順軍主力一直活躍在抗清前線。這從側面也應證了明朝的反動和腐朽
-
4 # 疫情下的一枚平民
很好的一個問題,這就好比志願軍為何能幹掉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大兵一樣。
孫傳庭的部隊很牛,但這些很牛的部隊人數是有限的,在戰爭中是不斷消耗的,要想保持這隻很牛部隊的戰鬥力,就要有全套的後勤保障系統,不斷募兵練兵補充到軍隊中。而後勤保障恰恰是明朝後期最缺乏的,所以有力的戰鬥部隊人數在逐漸減少,新湊的人數往往缺乏戰鬥力,不但幫不了忙,戰鬥中反而會因為臨陣退宿造成騷亂,自亂陣腳甚至發生踩踏事件,給對方以可乘之機。
而李自成的農民軍恰恰相反,在屢敗屢戰中,淘汰的都是老弱病殘,儲存下來的都是經驗豐富戰鬥素養高的老兵,而由於吃不上飯的人數實在太多了,到處都是投奔義軍的人,所以兵員逐步壯大。
再者,明軍軍隊中吃空餉早是慣例,往往都只有二三成兵員,所以雖然號稱幾十萬,那都是上報給朝廷領空餉用的,其實人數少的可憐。
-
5 # 浩然正氣長存
大明督師孫傳庭幾乎無一敗績,卻依舊幹不過屢戰屢敗的李自成,皆因為大明王朝到了末期,君是亡國之君,臣是異心之臣,民是造反之民。
面對這傾覆的大廈,孫傳庭真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明史雲傳庭死而明亡矣,實在是為宣傳忠孝而誇大孫傳庭的作用。孫傳庭,作為當時中國最聰明的一群人的一分子,是愚忠的典範。
君是亡國之君。崇禎皇帝即位之初,面對的就是人心分崩離析的局面。天啟帝利用宦官制衡早已做大的官僚集團,而崇禎皇帝殺魏忠賢,廢商稅礦稅,最終導致大明王朝財源枯竭。這是他第一大敗筆。
崇禎朝不是沒有文臣武將,崇禎皇帝沒有主見,非常容易被人左右,習慣將責權力都下交,完不成就逼死他們。這恰恰說明崇禎皇帝不明白自己才是最終負責人。他們都死絕了,自己不就成為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既不能知人善用,又控制不了朝局,被大臣太監們利用。跟著崇禎皇帝混真是倒黴啊。
崇禎皇帝時期的文臣武將,毫不客氣地說文臣既貪財有怕死,武將既怕死又貪財。他們尸位素餐,上下其手,中飽私囊。他們嫉賢妒能,構陷忠良。誰阻礙他們升官發財誰就是他們的敵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他們都罪該萬死,所以說農民起義軍將他們斬草除根一點都不冤枉。可是這幫人一見起義軍勢大,紛紛獻城投降。等清軍一入關,他們又紛紛投降滿清。他們實在是最無恥的一幫人。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什麼都可以賣。他們的底線就是沒有底線。
老百姓最無辜了。普天之下就沒有活路。除了造反,可是造反也是一死啊?李自成之流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老百姓不死於官,就死於匪。貪官汙吏逼的天下老百姓紛紛造反。就算死於官,臨死前好可以吃頓飽飯。
大明王朝到了末期,大家一起死。這就是大明劫。這就是王朝的覆滅。
孫傳庭也是王朝覆滅的犧牲品。
-
6 # 朝文社
答: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農民軍包圍開封,焦頭爛額的崇禎帝,只能將牢房裡的孫傳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邊總督,扛起“剿滅李自成”這口大鍋。大概直到這時,崇禎帝依然沒弄明白:這位之前三年裡,被他折騰得死去活來,連耳朵都失聰的孫傳庭,才是最有可能拯救明王朝的人。
說起那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到抓狂的明末崇禎年間,後人常津津樂道的,就是孫傳庭那曾經“活捉高迎祥”“打垮李自成”的輝煌戰績,以及他手裡那支堪稱勁旅的“秦兵”。但他更重要的價值,卻遠遠超過了戰場上的勝敗——孫傳庭,是當時少有的找到晚明問題癥結,並踐行靠譜解決方法的人。
崇禎九年,晚明的農民戰爭正似燎原烈火,在大亂爆發地的陝西,其“陝西巡撫”一職也成了公認的火山口。但當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孫傳庭,卻帶著崇禎撥發的六萬兩軍餉“坐”了上去。當時的情況下,六萬兩軍餉真不夠塞個牙縫。但孫傳庭卻更看明白了:大明朝的要害毛病,不止是錢。
以孫傳庭上任後的各類奏疏的說法,明朝之所以落到這般亂象,純粹是自己“作”。首先是崇禎寵臣楊嗣昌那所謂“十面張網”的“高明戰略”,在“海內之膏脂已竭澤欲盡”的情況下,根本就不現實,反而白白虛耗民力。荒唐的戰略戰術,更導致“兵不能為”。明軍孱弱的戰鬥力,更導致“迎擊既畏賊鋒,合圍又苦兵弱”。各種自挖坑。
但為什麼這些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問題,明王朝卻視而不見,從崇禎帝到各級文武大臣,都是該怎麼“作”就照樣“作”。因為“作死”還可能糊弄一時,但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得捅大明朝的馬蜂窩。可不願意糊弄的孫傳庭,就真“捅”了。
從就任陝西巡撫起,平日裡溫文爾雅示人的孫傳庭,就開始雷霆出擊:剛到任陝西,就派心腹四處暗訪,查到了一群蛀蟲的劣跡,雖多是“推官”“縣令”“副使”之類的“小老鼠”,卻是查著一個罷一個,一掃掃一片。同時又以有限的錢糧,迅速搶修了陝西地區的官道,既解決運輸又“以工代賑”。然後“官位買糧,督兵接運,又招致民人負販”。亂了多年的陝西大地,經濟民生終於安定下來。
但最重要的還是錢糧問題,這事兒,孫傳庭用了空前大招:既然老百姓已被盤剝得“已無可剜之肉”,那些享盡特權的“清流名士”們,就必須要為國難買單。那些侵佔土地的權貴豪強,一個個被“從頭搜查”,務必“糧不容失一畝”,但凡抗拒者“身家性命不可保矣”。等查清楚後,再和這些“清流”談條件:地你佔了,錢不能少交,被佔的土地按照肥沃程度劃分等級,按級別每年交錢。否則收你地沒商量。
只要看看明末觸目驚心的土地兼併慘狀,就知孫傳庭的應對,其實已非常溫和。如此打個巴掌揉三揉的操作,孫傳庭終於收到了充足的錢糧,然後短短几年裡大展拳腳,不但練出了精銳的“秦兵”,更多次主動出擊,痛打高迎祥李自成的農民軍隊伍,令全軍覆沒的李自成,一度只能躲入商洛山。幾年間不動聲色,就為內外交困的明王朝,打出了“中興”曙光。
雖然今天很多歷史票友,都在嘆息崇禎帝面臨的“複雜”局面。但看過孫傳庭這一系列輝煌成就,就知要“中興”大明,其實也不難——大明朝全國上下,從北京到地方,都“抄孫傳庭作業”就行。
可也正是因為孫傳庭這“作業”太狠,捅了陝西的馬蜂窩,也招得北京城裡罵聲一片。孫傳庭在前線節節勝利,後方“妖魔化”孫傳庭的歪風一天都沒停。特別是孫傳庭對明王朝“作死國策”的抨擊,也把崇禎帝的“寶貝寵臣”得罪苦了。崇禎十二年,楊嗣昌終於找準機會,狠狠說了孫傳庭一頓壞話,果然令崇禎帝龍顏大怒,將孫傳庭打入大牢各種折磨。這哪裡是“抄作業”?把孫傳庭的“作業本”都撕了。
如此“撕作業本”的荒唐操作,也令明朝好不容易好轉的戰局,接下來三年裡迅速惡化。等著崇禎十五年孫傳庭出獄時,“風雲再起”的李自成已經縱橫中原,麾下的大軍已擴充套件成幾十萬人。左良玉賀人龍等“大明名將”們,除了帶兵看熱鬧,就是獅子大開口要糧餉,一打仗就跑得賊快。為國賣命的孫傳庭,扛著“三邊總督”的名號,扛了這口大鍋,卻接著被崇禎帝當軟柿子,明明手裡只是殘兵敗將,卻被崇禎強迫出擊。
結果,崇禎十五年的柿園之戰,被崇禎帝強令出征的孫傳庭,只能硬著頭皮與李自成大戰,果不其然一頓慘敗,只能退守潼關。但即使如此,大明還有勝機:只要孫傳庭守住了潼關,羽翼未豐的李自成不敢北進,大明就能穩住陣腳。此時的崇禎帝,對“躲貓貓”的左良玉已無可奈何,卻對忠心耿耿的孫傳庭繼續狠捏,一再死催孫傳庭繼續出關決戰。看不懂大局的他,就這樣以荒唐的指揮,催著明朝最後一支精銳入火坑。
然後,就有了孫傳庭人生裡最悲壯的一戰:崇禎十六年八月,孫傳庭誓師出關,一路連戰連捷,甚至一度收復洛陽。打到是年九月十四日,李自成本人都險些被明軍活捉。可兵力糧草有限的孫傳庭,這時已是強弩之末。人數絕對優勢的農民軍,很快對孫傳庭形成合圍,河南明軍又趁機譁變,陷入重圍的孫傳庭,終於在郟縣之戰裡全軍覆沒。一個月後,僅剩殘兵的孫傳庭,又在潼關之戰裡徹底戰敗,悽然了結了一生。
這位百戰百勝的名將,與其說是敗給李自成,不如說,是被大明朝活活坑死。
而看過這“被坑死”的全過程,再瞧瞧常被後人同情“命苦”的崇禎,更得一聲嘆息:孫傳庭的“作業”都不會抄,還把寫作業的人給帶溝裡去,這樣的大明朝,如何不亡?
參考資料:呂佳《孫傳庭經略陝西政策研究》、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苗棣《崇禎亡國史》、梅毅《大明王朝的另類歷史》
-
7 # 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說到底還是因為大明的屯兵制被毀。
後世都說“傳庭死而明亡矣”,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名將,之前對戰李自成幾乎都是碾壓騎臉,但為何最後壓制不了李自成?這就要看孫傳庭花樣吊錘李自成是什麼時期,被李反虐是什麼時期。前期李自成是流民武裝烏合之眾,是戰五渣,後期李自成不僅對自己隊伍完成了整編,而大明的軍隊還是那個德行,當然被虐了,崇禎給孫傳庭的5000兵是勇衛營的,水準和黃得功的兵一樣,不差了。另外,陝西三邊五鎮兵、河南陳永福部、湖廣左良玉部、四川秦家白桿兵等等,都歸他指揮。後期孫傳庭手下差不多有十萬兵力,戰敗不是明軍素質下降了,是李自成的實力上來了,李自成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李自成啦。
論指揮,李自成不是孫傳庭的對手,但是明軍少糧少響兵力也不足。崇禎催孫傳庭出戰也是沒辦法,朝廷財力軍力不夠,拖下去財政也耗不起,而且開封乃要地,崇禎也是沒有辦法,但這是大明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問題,而不是孫傳庭個人問題。其實從大明中後期這個後果就種下,首先是明太祖朱元璋屯兵制的毀壞,朱元璋曾經炫耀養兵百萬不費老百姓一粒米。所以當時大明軍隊戰鬥力強而且財政還沒大的負擔,大明前期平定叛亂動軋出兵幾十萬,包括建文帝發兵六十萬攻擊朱棣,也沒出現朝廷養不起的情況。
從大明中後期開始由於大量封王圈地,加上吏治不清,萬曆帝不整頓朝綱,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沒地沒飯吃就變成流寇,而明軍軍士很多人的土地也被兼併了,於是也加入流寇或者就是出逃,所以大明軍隊流失是很嚴重的,而且還影響到了戰鬥力。屯兵制搞不下去了,所以大明鎮壓流寇後期只能依靠募兵制,募兵雖然戰鬥力強,但是有個害處,特別費錢。他們是拿錢幹活賣命,就跟僱傭兵一樣,沒錢沒糧戰鬥力就特別差,因為沒錢沒糧大家都不肯賣命。
如果大明保護好屯兵制,估計後期剿滅李自成都不要什麼錢。不解決根本問題流寇當然越剿越多,需要的軍費也越打越多。財政怎麼可能不被拖垮,這樣就陷入一個死迴圈,沒辦法,隨著孫傳庭戰死潼關,大明帝國自然也就轟然崩塌。
-
8 # 牧狼人人人
明朝的流民是封建王朝的癌症,李自成是發作最厲害的那次,再厲害的封建王朝,碰到流民四起,赤地千里,無數即將餓死的老百姓,變成了瘋狂的戰士,官兵是怎麼也消滅不了的。
孫傳庭雖然很牛,但是他不是主導者,主導者是崇禎,他只能用他手上的資源,其實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崇禎,如果他能夠像雍正一樣“戒急用忍”,用好孫傳庭,處理好黨爭和民生問題,還有希望,可惜,這些都沒有處理好。
-
9 # 春風得意媽踢雞
李自成可以敗無數次,只要有天災,就能找到跟隨者!傳庭敗一次就是滅頂之災!因為沒錢募兵,沒錢辦裝備,這就是區別!李自成的兵越打越多,而孫傳庭打一個少一個,一旦發不出軍餉,他的兵隨時會變成李自成的兵,所以,他註定會失敗!
大明亡於經濟崩潰,不是戰爭!老百姓起義只為了一口飯吃,而不是為了反大明,事實上老百姓對大明非常認可,後期韃清入侵,造反的全部都舉起了大明旗幟,並堅守到了最後,說明大明幾百年不管是皇帝還是制度,還是深得民心的!他們不是為了反而反,只是為了一口飯而反!
我說的經濟崩潰是指國家對經濟失去控制,而不是民間商業崩潰!簡單的說就是:國家不會收稅,還不會印錢!大明的流通貨幣是白銀,而白銀源自於民間貿易進口,大明無法掌控,就好比我們今天法定流通貨幣變成美元 ,而中國卻印刷不了美元,全靠商品出去換回美元!老外啥也不用做,印錢就能把中國商品買光!商人和老外就把中國經濟搞定了,完了沒政府啥事,賺錢是商人的事,收稅,那是與民爭利,東林黨不讓,印錢,沒材料!銅錢也行,但是材料少,貨幣價值低,杯水車薪!老百姓只認白銀!也就是說,凡是跟錢有關的,都不帶大明政府玩,大明只能收點農業稅,完了還遇上天災,這個政權也真是失敗!所以大明窮的一塌糊塗!如果大明能掌控經濟,不用收稅,就按毛佩奇的說法,大明末期的白銀總量在七億左右,算上黃金,銅錢,算十億!大明哪怕每年放水稀釋5%都能活得很滋潤!
有錢了!能賑災,老百姓就不會成為流寇!能裝備精良的軍隊,東北也不會成為問題!總之一句話,大明亡於不會收稅,不懂經濟!儒學誤國!
-
10 # 劉一千五
孫傳廷前期如秋風掃落葉。後來面臨的局勢是一是李自成已經喘過氣來,在李巖的幫助下,戰鬥力大增。二是孫傳廷在同僚之間和崇禎的壓力下,被迫出征,所以他死在戰場上。
一,先看明朝崇禎年間嚴峻的的國內外危機明崇禎皇帝在萬曆、天啟之後做了皇帝,內部已腐敗不堪,東北的邊患又已經養成,加以年年歲歲差不多遍地都是旱災、蝗災。始相聚為盜,轉相逃則轉相為盜,此盜之所以遍秦中也。陝西秦地而言,慶陽、延安以北,饑荒至十分之極,而盜則稍次之;西安、漢中以下,盜賊至十分之極,而饑荒則檔次之。”這是農民起義的土壤。不消說,這些人造反了。他們跟著高迎祥,然後跟著李自成等等人對抗明朝官吏。
二,孫傳廷打仗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但是,他受到上司的無端壓制崇禎八年,孫傳庭到陝西鎮壓高迎祥、李自成等人起事,當時關中已大亂,起事者有10多人。遍地狼煙,以高迎祥勢力最強,蠍子塊拓養坤人數最多 ,陝西全省一遍混亂,民不聊生,群盜蜂湧。
孫傳庭在在黑水峪活捉高迎祥,之後又殺拓養坤、張耀文。孫傳庭接連在涇陽源打敗惠登相,馬進忠、劉國能,聖世王、瓦背王、一翅飛,鎮天王、上山虎,大天王這些人馬,真正地是掃蕩一方。一打就打出了名氣。
但是,楊嗣昌做兵部尚書後,建議崇禎皇帝讓洪承疇以陝西總督兼辦軍務,命廣東巡撫熊文燦為總理,在全國重新劃戰區。召集12萬兵馬,加派軍餉280萬石,限定100天消滅造反著。孫傳庭寫信給楊嗣昌表示反對,楊嗣昌見信後十分不滿。孫傳庭自己籌集庫藏湊4.88萬兩銀子,添置軍械,準備按照自己的方法消滅李自成等等人。
楊嗣昌對崇禎皇帝說,軍法在陝西失靈了。孫傳庭上書解釋說自己已招夠兵源,沒有不遵守兵部決定。楊嗣昌削減了孫傳庭的官級。使孫傳廷很被動。
但是,朝廷還是讓孫傳廷繼續平亂。孫傳廷平定關中大亂,打敗大天王,過天星、混天星等。潼關設伏打敗馬進忠、馬光玉等。李自成也被洪承疇追擊,李自成帶18人突圍而逃。
三,"剿匪"情況反覆不定。明朝官軍太殘暴了,所以李自成很快又恢復過來了。就在農民起義落入低潮期,熊文燦主張招安,張獻忠投降,羅汝才、馬進忠、賀一龍、左金王等13人聯營自保。但是情況緩和後,又反了。孫傳庭率軍擊敗他們。孫傳庭準備一舉擊敗敵人。但是受到熊文燦、楊嗣昌書指責:“不要忌妒我招安的功勞!”,因此,失去消滅這些殘餘軍隊的機會。孫傳庭只好撤軍。但這些人最終還是沒接受招安,他們又攻打了商州、雒南。熊文燦後悔了,請孫傳庭出兵夾擊,並取得三戰三勝戰績。
官兵的可惡,天下人人痛恨。官軍把無辜的人當做起義軍都殺,所以,民眾群起攻之。老百姓的深刻體會是:
一苦於楊嗣昌之兵,而人不得守其城壘。再苦於宋一鶴之兵,而人不得有其室家。三苦於左良玉之兵,而人之居者、行者,俱不得安保其身命矣。賊知人心之所苦,特借’ 剿兵安民’ 為辭。一時愚民被欺,望風投降。而賊又為散財賑貧,發粟賑饑,以結其志。遂至視賊如歸,人忘忠義。其實賊何能破各州縣,各州縣自甘心從賊耳。故目前勝著,須從收拾人心始。收拾人心,須從督撫鎮將約束部位,令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始。”
所以,這些人倒向李自成,起義軍是越來越多,官軍打不過來,不是作戰不力,是官逼民反。李自成又從地上爬了起來,深勢更加浩大。孫傳廷們的阻力更大了。
由此看來,明朝的將軍們要消滅李自成非費大力氣不可。
四、明朝內部糾紛不斷,各自為政,導致力量不集中陝西部隊被強留北京,使李自成得了空子,雖敗而猶存,逐漸壯大,成為抵擋官軍的主力軍
孫傳庭屢建大功,部下多次封賞,但是上司楊嗣昌壓制無法得賞。京師戒嚴時,崇禎召孫傳庭、洪承疇進京,升孫傳庭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接替盧象升統率援軍。但在京城近郊與楊嗣昌、高起潛發生衝突,被崇禎下旨不讓他進城朝見。
洪承疇到來,楊嗣昌不僅到郊外慰勞,還讓他覲見崇禎,孫傳庭卻沒有這樣的待遇,因此大感失望。楊嗣昌又任用洪承疇為薊門總督,想把增援京師的陝西部隊留下來守護薊門、遼東。孫傳庭反對,認為陝西部隊留下會使李自成“勢焰擴張”,將來更難制服。但是,上司不聽,孫傳廷孤立無援了。崇禎皇帝做錯了一件大事,把孫傳廷掛了起來。
崇禎後來改派孫傳庭去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北京危險解除後,孫傳庭上書請求朝見,楊嗣昌以為他要扳倒自己,就施計激怒孫傳庭,讓他上書稱病請求離任,楊嗣昌又彈劾他假稱生病,遭到兩個傢伙的陷害,崇禎信以為真,一怒之下罷免了孫傳庭為民,並關進監獄裡面反思。
五,三年之後,國勢不堪,熊文燦、楊嗣昌相繼戰敗。李自成打下河南,在開封活捉宗龍,殺掉唐王。崇禎此時想起孫傳庭,崇禎十五年(1642)孫傳庭得以出獄成為兵部右侍郎,領命帶禁軍增援開封。孫傳庭上任後斬殺援剿總兵賀人龍,宣佈他的罪狀是在開縣逃跑,使猛如虎總兵孤軍作戰失利,孫傳庭斬殺賀人龍後威震三邊。李自成圍困開封,御史蘇京來督軍,催促孫傳庭出關迎戰。
孫傳庭上書稱條件不成熟,不能再戰。因為部隊剛招募,還不能用。崇禎不聽,孫傳庭只好出兵抵達潼關。幾十天的大雨,把關中淋成一遍沼澤,李自成挖開馬家口一帶的黃河淹沒了開封。開封失守後,孫傳庭進兵南陽,李自成迎擊。孫傳庭設三重伏兵,卻意外被李自成擊敗,敗走鞏縣進入潼關。
他又重新招募兵馬,開墾屯田,修造器械,儲蓄軍糧,造3萬輛炮車備戰。次年,崇禎讓孫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提升為兵部尚書,加管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軍務,賜他尚方寶劍,多次催他開戰。孫傳庭跺腳感嘆,看來這次我會一去不返了,他不想再進一次監獄,就只有一戰了。
李自成在李巖兄弟的幫助下,已佔領河南、湖北等地。孫傳庭軍至汝州,李養純投降。孫傳庭在寶豐打敗李自成,轉戰郟縣,尾隨追擊李自成。李自成逃往襄城,被孫傳庭圍困。
李自成的部下打算投降,李自成不降。天氣同樣對孫傳庭部隊不利,他們長時間泡在雨水裡,道路泥濘,運糧車不能過來,大家都飢餓不堪。
孫傳庭只好讓部隊回軍接送軍糧,可是,就是這一移動,就出問題了。前軍移後軍亂,李自成趁機殺出,把最強大的騎兵對付明軍。孫傳廷碰上鐵拳了。孫傳庭的戰車部隊移動,推戰車士兵苦不堪言,就大叫:“我軍敗了!”他們丟車就跑,戰車一停就堵住了路,明軍被堵,行動遲緩。李自成的騎兵追擊了一天一夜,孫傳庭部隊狂奔400餘里,死了5萬多人。孫傳庭單騎而走,李自成的追兵撿到他的坐旗,起義軍又乘勝打下潼關。
孫傳庭與監軍副使喬遷騎著馬,知道只有一死了,投入戰鬥死在戰場上。死時僅僅51歲。
六,孫傳廷的悲劇之後就是接明朝的悲劇了李自成在崇禎十四、十五兩年間把河南、湖北幾乎全部收入掌中之後,聽從了顧君恩的劃策,進窺關中。終於在十六年十月攻破潼關,使孫傳庭陣亡了。
轉瞬之間,全陝披靡。十七年二月出兵山西,不到兩個月便打到北京,沒三夭工夫便把北京城打下了。李自成的軍事勢力,如摧枯拉朽的急風暴雨的力量。
如果崇禎皇帝不那麼急於求成,讓孫傳廷再活幾年,情況又會怎麼樣呢?
-
11 # 瞭望天景
戰術上的勝利永遠彌補不了戰略上的失敗
明朝後期政治腐敗,財政破產已經成為不可扭轉的事實
只要農民民不聊生,就會有無數個李自成起來反抗
但是,孫傳庭只有一個
-
12 # 風暴烈酒小陳
不是他打不過李自成,而是當時大明王朝已經爛到根了,百姓無法生活下去。他能打敗多次李自成,但是卻打不贏無數的百姓生存慾望。
至少李自成能夠給當時的百姓一個憧憬的亂想,反正活不下去,還不如造反,這就是一直打不死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原因。
當時的大明已經不是幾場戰鬥勝利能解決的,它需要解決百姓生存問題,土地兼併,士大夫、地主階級無止境的剝削。
-
13 # 大頭好人
幹掉李自成不難,但關鍵是明末那種天災人禍,國家財政幾乎完全崩潰的情況下,沒了李自成也會有王自成劉自成。
明末處於小冰河時期,降水減少,導致北方普遍減產絕收,人民食不果腹,被迫背井離鄉成為流民。而流民,是李自成最佳兵源。
中國農民但凡有一口吃的就不會造反。如果明朝國家機器有效運轉,對流民進行救濟,那麼李自成之流敗一次就完蛋了。然而明朝國家體系已經崩潰,各種錢糧都收不上來,根本沒有能力救援,只能任憑饑民自生自滅。而饑民為了一口吃的不得不去參加李自成的軍隊,所以李自成可以敗無數次,但只要贏了一次就能成功。而明朝打贏無數次,只要失敗一次就完蛋。
至於為啥李自成打不過滿清呢。那是因為滿清雖然落後野蠻,但是組織嚴密,國家機器有效轉運,自然就能擊敗李自成。結果就是很可惜的。
如果明朝國家機器有效轉運,那麼滿清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如果那樣明朝可以輸好多次,但只要贏一次滿清就得滅國了。所以之前努爾哈赤也得跪舔李成梁不敢有異心。
-
14 # 相見是緣7
不是孫傳庭幹不過李自成,是幹不過以維護士紳利益而不顧民族存亡計程車紳集團!李自成倒下後還有千千萬萬個李自成起來!明朝要想復興就必須把土紳集團從上到下給刷洗一遍!不然只能是迴光返照而已!
-
15 # 風欺客夢
這就是敗的起的人和敗不起的人的差別啊。李自成只要自己不死,隨時隨地都可以號召饑民。而且事事自己做主。而孫傳庭上有皇帝內閣,下有悍將兵痞,中間還有同僚掣肘。
-
16 # 醉眼看花笑笑劉巍
崇禎無識人之明,一手好牌,打廢。若論局面那裡有土木堡之危局更甚,可景泰帝用好一個于謙,延續大明200年。老天給了崇禎那麼多優秀將領,可一個丟都用不好。
-
17 # sungeoZ
崇禎呆板的結合前人的教訓不殺降卒,讓李自成的部隊能敗而復聚,自縛大明將領手腳,百戰勞而無獲,越打贏了也是自己越弱對手越強
-
18 # 鳶飛九天2018
確如題主所說,孫傳庭是明末極為優秀的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他率領明朝官軍將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打得節節敗退,但是俗話說得好:“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任憑孫傳庭如何文武雙全,也抵不過背後大明王朝的豬隊友拖後腿乃至捅刀子啊!
孫傳庭,字博雅,又字白谷,代州人,明萬曆47年進士。明崇禎九年,孫傳庭被任命為陝西巡撫,負責剿滅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孫傳庭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展露出他卓越的戰略眼光和軍事才華。就在當年,孫傳庭在子午谷設伏,將時任闖王的高迎祥擊敗並俘虜。
崇禎十年,孫傳庭再接再厲,擊敗剿滅了多支農民軍,使起義最為浩大的陝西趨於平靜。崇禎11年,孫傳庭與洪承疇聯合設伏,將農民軍中聲望最高,規模最大的李自成部打得全軍覆沒,李自成僅帶18騎逃脫。孫傳庭正要再接再厲,徹底消滅李自成,但卻接到了崇禎帝的聖旨,要求率麾下秦軍和洪承疇一起回京救援。因為此時滿洲八旗正在入寇關內,迫不得已的孫傳庭只好率率部回援京城。這給了李自成以喘息之機。
抵達京城後的孫傳庭,雖然戰功赫赫,但卻由於和朝中高官楊嗣昌和太監高起潛等人的矛盾,遲遲無法見到崇禎帝,甚至由於楊嗣昌的讒言,不辨是非的崇禎帝,居然將因病請辭的孫傳庭關押入獄。崇禎15年,已進入河南,迅速裹挾幾十萬大軍的李自成勢大難治,崇禎帝迫不得已再次起用孫傳庭。
但此時,明朝在北方的統治接近崩潰,而明軍如左良玉等人已軍閥化,各自擁兵自重,朝廷很難指揮得動。在這種情況下,崇禎及朝堂依然不給孫傳庭以喘息之機,不顧戰場形勢,不斷嚴厲催促孫傳庭進兵圍剿李自成。迫不得已的孫傳庭率兵與李自成大戰,崇禎16年,孫傳庭兵敗戰死,而刻薄寡恩的崇禎帝居然認為孫傳庭是在詐死潛逃,拒絕給予蔭贈。
孫傳庭與其說敗給李自成,不如說敗給了明朝腐敗的朝堂和不辨是非的崇禎帝。連清朝所修的《明史》都有孫傳庭死,明朝將亡的感嘆。崇禎帝麾下有如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等等文武雙全的忠臣良將,但他卻不會善加使用,反而不是將他們逼死就是逼反。明朝的滅亡,不僅僅是農民起義和滿清八旗的進攻,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明朝內部自己的問題。
-
19 # 向敬之
孫傳庭著實強悍,曾經所向披靡,除開自身能力不錯外,還有兩點不容忽視。
一、他組織了一支能征慣戰的秦軍。
崇禎九年三月,孫傳庭請纓到義軍紛起的陝西做巡撫,在榆林辦團練,組成了一支強悍的秦軍。秦軍戰鬥力強,跟著孫傳庭創造了不少戰績。
二、他有幾位攜手剿義軍的合作者。
一個是兵部尚書兼五省總督洪承疇,一個是宣大總督盧象昇,他們都是義軍的剋星。
洪承疇在陝北拖住了李自成,孫傳庭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將義軍中實力最強的高迎祥俘獲,押解北京處死。隨後,孫傳庭迅速以優勢兵力,打擊聖世王、瓜背王、鎮天王、過天星、混天星諸部,平定關中以南地區。他聯手洪承疇,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接管高迎祥餘部的新闖王李自成幾乎全軍覆沒,倉皇帶著劉宗敏等十七人突圍逃亡。
不料,崇禎十一年八月,清軍在多爾袞、嶽託等人率領下,分兵進入關內。京師告急,盧象昇戰死。明廷急調洪承疇、孫傳庭率部勤王。
京師危機解除,但孫傳庭不受主管兵權的閣臣楊嗣昌和太監高起潛待見,楊、高主和,矛盾激化。楊嗣昌調洪承疇督師遼東,並強制帶著孫傳庭訓練有素的秦軍。
孫傳庭無可奈何,而楊嗣昌的迫害繼續,導致崇禎帝將升任總督的孫傳庭貶為平民。陝西義軍復起,朝廷起用孫傳庭。孫氏沒了團結的合作者和自己的隊伍,手下的諸鎮總兵又不聽調遣,各自擁兵自重,此時已升兵部尚書兼督師的孫氏,主管了多省軍務,但還是巧婦無米、勉力為戰。
崇禎帝不知兵,卻盲目促戰,導致孫傳庭郟縣大敗,潼關失守,最後被李自成的十萬大軍圍攻,悲壯戰死。
《明史》有云:“傳庭死,而明亡矣。”說的就是大明督師孫傳庭。
-
20 # trws888
有時歷史事件發展到那個節點 縱使明君在世也難以挽回頹勢,歷史之所以是歷史因為他像方向提供了一個鑑字,供後人參悟
回覆列表
孫傳庭從1636年開始與農民軍作戰,基本上是百戰百勝,但是為什麼最後就突然不行了呢?這就又回到了那個老話題,明朝所有的精銳野戰軍都陸續去了遼東,但是在遼東都一個個的全軍覆沒再也沒有回來。
李自成、張獻忠其實一個明軍真正的精銳部隊也沒有殲滅過。當初在關內對農民軍百戰百勝的曹變蛟部隊、祖寬祖大樂關寧軍、盧象昇天雄軍等,都在與八旗軍的戰鬥當中一戰全軍覆沒了。
特別是松錦大戰,明軍精銳力量基本上被一戰全端。等孫傳庭在1642年2月出獄以後,只能全部招募新兵組建部隊。從招募到訓練、編組僅僅8月,就出兵與李自成進行主力決戰。
第一戰就在河南郟縣重創了農民軍取得大捷,但是孫傳庭部隊缺乏糧草只能吃青柿子混日子,結果在農民軍主力反攻之下阻擋不住敗退。首先是農民軍在數量上已經是絕對優勢,在這個時候李自成已經有50萬人馬,佈下了5重戰陣。
明軍在以少打多的情況下連續突破了3道軍陣,直到第4道軍陣才被農民軍重騎兵集團阻擋住,最後飢寒交迫,筋疲力盡之下全軍戰敗,戰死4萬多人。
到了潼關戰役,孫傳庭那幾千新兵怎麼可能打得過李自成的數十萬人馬,後來在1644年清軍佔領北京以後,命令1萬八旗軍,1萬投降的關寧軍,還有2萬投降的宣大山西邊軍追擊李自成。
九戰九勝,一路衝進陝西,在潼關的主力決戰再次擊敗李自成主力,可見李自成的50萬主力遇到真正的3萬明軍精銳(雖然此刻已經投降了清朝),外加1萬八旗軍,根本就阻擋不住,就和斬瓜切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