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號商幫

    一:老一輩的人比現在的年輕人更智慧。看開了,也看淡了,沒有那麼多欲望。

    二:老一輩的人窮怕了。過了一輩子苦日子,萬一虧了,養老都成問題。

    三:老一輩的人更務實。有穩定的利息收益比外部投資的風險小得多。

    四:老一輩的人沒時間再去了解所謂的投資理財,費事,還搞不懂,也不需要搞懂。

    基本上就這麼簡單。

  • 2 # 陸燕青

    銀行定期以及活期存款,是最適合老年人的理財方式。銀行存款雖然是收益最小的理財方式,但是歷史以及現實證明,銀行是最為安全的“理財保險箱”。

    無論老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銀行有存款。包括企事業單位,都有銀行賬號用於資金週轉以及存取款。銀行意味著國家信用,所以無需擔心銀行破產而無法拿到存款。

    老年人因為身體等突發性事情急需用錢的情況比較普遍,所以銀行存款成為他們理財的首選。

    有一些銀行存款的定活兩便的存款方式很適合老年人。這種方式的存款利率有一些是按一年期內定期整存整取的同檔次利率打6折。譬如,存3個月10000元的定活兩便,則按現行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年利率1.98%打6折,年利率為1.19%;存6個月10000元的定活兩便,則按定期整存整取六個月年利率2.25%打6折,年利率為1.35%。

    還有一些老年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以及企業債券。他們購買國有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債券也選擇銀行櫃檯上購買的品種。

    股市跌宕起伏,風險極大,大部分老年人遠離股市,乃明智的選擇。內地諸多經濟學家還在規勸中青年離開股市呢,可見股市的劇烈震盪,對入市股民心理衝擊是非常之大的。也有少數老年人喜歡投資基金和股票。這些老年人一般文化程度比較高,或者退休之前從事金融行業,或者是企業中高層以及財會人員。他們的專業知識足以採取比較激進的投資方式,來使得自己的儲蓄快速增值。

    對於這類老年人,無需過度干涉他們的投資。至於平時缺乏證券常識,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老年人。如有投資股票的想法,子女有必要進行勸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 3 # 手機使用者3024367785

    美建是中門豆的笑本市場熊多牛少為什么呢大家知不知道因為熊是國家保護動物牛是不受保護的所以熊市多牛市少再終告兩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在外國而國內呢卻相反你理了時義財更運哩你大家說對不對所以在中國只能存賴

  • 4 # 乖乖兔寶兔

    請相信這句真言:

    有錢富人“死” 在信託!

    中產階級“死” 在理財!

    窮人“死” 在p2p信貸!

    近十年大部分國民走向了中產,隨之而來的各種"理財"專屬絞殺大家而備的!綜觀大家的街坊鄰居有幾個沒上過當受騙的! 一個無誠信的國家能信任託付嗎?!一個無信用的機構能信守代理嗎?!一個無道得底線的人你能為之去犯傻嗎?!

    只有選相對略高點利息存起你的賴以生存的收入是明智的選擇。

  • 5 # 北斗七星2017

    並不是老年人都喜歡把錢存入銀行,是因為大家人老了之後,一切家庭負擔開支,例如:兒女們讀書,買車買房,結婚生子,老父母安葬等大手筆開支,也基本上完畢,而留給自己兩老的養老錢也基本上不多了,說句良心話,你辦完那些家庭大事,不欠帳還算你有本領,還算萬幸,所以,手中雖然還剩下點滴餘錢,存入銀行吃點月息年息,還是比較靠得住些,大家確實傷不起。

    大家也知道,人一旦老了,失去了工作賺錢的機會,經濟來源越來越少,勤儉節約才是老年朋友們必備的風格,人老了,雖然說沒什麼大手筆開支了,但自己三病兩痛總得去醫院打針吃藥,親戚們一些小的份子錢也不可少,逢年過節,一些家庭生活開支還是要錢的,雖然說兒女們有時給點錢給你,他也有個數目是吧,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開支,也壓力山大,所以,老人們把錢存入銀行,更多的考慮是為了防老,為了減輕兒女們的負擔。

    如果老年人把錢拿去投資炒股,風險與贏利並存,再加上老年人大多數人不懂上網,不懂炒股,盲目跟隨別人,自己沒精力打理它,而且又不懂股市變化莫測,到時他們不但賺不到錢,還會把老本套個精光了,這更不是老年人朋友所向往的晚年結局。所以,他們大多數人認為,存錢銀行穩妥妥滴。

  • 6 # 大蠍子王

    我是第一批老股民。當時買賣股票要先拿錢買張紙單,填好紙單再送給證券公司操作人員。還未必買賣成了。那是個出大力流大汗的苦活。要拼命擠。這麼多年的閱歷,我沒虧錢。講良心活,我不勸人們炒股。更不勸老年人炒股。應遠離股市。不展開講原因了。

  • 7 # zhengguangduo

    1.老年人根深蒂固的相信銀行,而且他們認為錢放到最保險最安全的地方就是銀行,活期利息少點,靈活存取。一旦有了大筆的整數錢,今期不用,就是定期存款。利息相對高,最主要的是安全,也不麻煩。

    2.隨著社會的發展,網際網路的發展,老人們認為自己不會電腦,什麼理財都不靠譜,而且操心麻煩。最主要的是他們認為不安全。

  • 8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是為什麼老年人喜歡將錢存銀行而不將錢炒股理財呢?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一,心裡因素決定。(投資炒股理財有風險一虧掉晚上睡覺睡不著失眠)。二,錢來之不易,大多數工薪階層,小孩讀書化錢很多,攢錢工資不高。三,退休了是有一筆錢,防養老,防生大病,一生大病子女靠不牢靠不會拿出來。四,傳統思想子女對自己孝盡財產傳下去給下一代,四,存銀行沒有風險不要超過50萬。超過部分開來存銀行。五,騙子多,大多數老人利息高被騙。理財公司跑路。

  • 9 # 梅花三弄網

    也不全是。年齡高的一些老年人確實不懂理財,生怕自己一生的積畜受到損失,其實存在銀行不理財就是無形的損失,而年齡不是太大的老年人有一部分還是懂理財的,而且現在的新型支付都會使用,而且央媽做得很好,將各種支付聯合捆在一起,聯合使用方便了很多。

  • 10 # 魚翔淺底152417403

    將工資的一部分存入銀行中安全!遇到急用隨取方便,而老了也能保障自已的生活質量不降低。

    如果炒股、理財就會被不良黑心操作的人侵吞乾淨,還會堂而皇之的講《冒大險才能掙大錢》。胡說一通,我們無處找講理的部門啊! (網圖)

  • 11 # 淡然1704253

    老年人退休後收入明顯下降,養老金也不多,人老了各種基礎病痛不斷增加,花錢有不確定性。存銀行有信用隨存隨取且不擔心存款丟失。炒股要有一定的資金和承受能力。股市初期的股民大多是現在的中老年人,都經歷過股市的大起大落,有多少人在股市內賺了錢呢?

  • 12 # 一定會如願的

    為什麼老年人喜歡將錢存進銀行,而不是投資股票理財呢?

    因為老年人飽經世事,有太多的處世經驗,經歷了太多的人生風風雨雨,知道金錢來自不易,都是辛苦辛勞流血流汗換來的。老年人更求安穩,不願冒風險投資。錢放在銀行,起碼安全穩妥,儘管獲利不厚,但無風險。如果把錢投資股市,獲利有可能豐厚,但也可能血本無歸呀!一夜暴富的有,一夜輸得精光更多。特別是一般人,股市慎入呀!記得曾經有一個日本的著名人士告誡大眾,股市乃是有錢人的世界,一般人普通人一定要深入,也很難賺到錢的!股市風雲變幻莫測,都是莊家在興風作浪, 見機行事,乘機大撈一把開溜。一般人只有碰運氣了!而且股市有著普通人太多的血和淚,進去的是寶馬,出來的時候就成了腳踏車,甚至會變成11號汽車。在股市起伏不定,獲利難有的情況下,老年人更是不願甘冒風險,把自己的一點辛苦錢投進股市這個吃人不見血的魔窟。所以凡是有點見識的,精於世事的老人,都不會讓自己擔驚受怕,提心吊膽的過日子。日子哪怕平淡無奇,也比讓人日夜難眠的好!

  • 13 # 坤鵬論

    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老年人都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困難時期,所以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就是有錢就安心了,但是錢都放在家裡也不安全,上一輩人的年代都是將錢存在銀行,所以早就養成了幾十年將錢存在銀行的習慣,而且他們認為銀行是國家的,相對比較安全,銀行職員是國家工作人員,所以辦的事、說得話都比較牢靠。無論將錢存定期還是活期,就當銀行是保險櫃了,比較安全。但是存銀行有一個問題,就是產生的回報太低,如果存定期又違背了養老錢的定義,存活期利息可以忽略不計,特別現在通貨膨脹,錢放在銀行就是貶值。雖然這麼說,其實對老年人的影響是不大的,現在老兩口退休後能領到的養老金加一起怎麼也有五千元以上,房子有了,就差吃口飯,這兩年國家糧食與菜肉的價格控制得不錯,如果兩位老人兒女比較省心,不需要在兒女身上花錢的話,一個月兩三千塊錢過得挺好,其餘的就全部存銀行唄,也不想再操那麼多心,能攢多少是多少,更不會計較能不能保值。

    二、投資理財專案操作麻煩且有風險

    首先來說,投資理財專案操作麻煩,拿最簡單的說,現在許多人都將錢放到餘額寶裡,正常情況下,餘額寶的收益遠遠大於銀行活期,甚至超過銀行定期。並且對於年輕人來說操作相當簡單,但作為老年人來說卻是難上加難,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街上一半的老人都是使用老年機,還有一小半的老年人使用兒女過時不用的智慧機,即使兒女如何細心的去教,父母也是經常將聲音變成靜音,模式變成飛航模式,經常是打電話聽不到,要不就是無法接通。如此情況,別說父母想用餘額寶,就是咱們也不敢讓父母隨意操作,一個意外,密碼忘了或者因為眼神不好密碼多次輸錯鎖死,到時還得去銀行去解,麻不麻煩。連最簡單的餘額寶都操作不了,你讓父母天天對著電腦看股市行情,一是費心,二是費腦,老眼昏花的,遭那罪幹嘛。另一方面,投資理財有很大的風險,對於老年人來說,一輩子過來了,啥都看得明白,一輩子圖個安穩是最重要的。並且老年人承受能力也差了,即使有那個心炒股,購買基金,兒女們通常也會勸說,一旦有個意外不值得。

    總之,老年人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兒女不應該太多的干預,但也需要注意,現在的銀行也不象以前的銀行了,銀行員工經常會勸說老年人買理財產品或保險等,只講高收益不講風險性來誘導老年人,如果老年人不留個心眼很容易上當受騙,所以沒事多與父母交交心,瞭解父母的生活動態,告訴父母別貪小便宜,只儲蓄,不理財,這樣父母就可以安心的將錢存到銀行了。

  • 14 # 希望的田

    如果是保本理財還可以試試,其它的理財尤其是基金的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可憐的老百姓.他們純粹就是拿著別人的錢去過自己的好日子。沒皮沒臉、虧多少也不虧他們自己,用什麼語言罵他們也不為過。

  • 15 # 擺渡者snow

    現在理財名目繁多!很多老年人都是一點一滴平日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對那些風險高容易導致虧損的理財產品他們是無法接受!加上現在如p2p捲款跑路,股票基金被套虧損他們寧願接受銀行存款雖說收益低但是覺得銀行定存安全。相對於新鮮事物理財的不瞭解缺乏認知度還是需要提高學習和接觸的!

  • 16 # 枕書入夢18

    1.用著方便。許多老年人認為,錢存在銀行使用方便,隨用隨取。2.安全保險。許多老年人一輩子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有了些許“現大洋”,大多數老人感覺把錢存起來才安全,除此以外都不安全,都有風險,都不放心。3.不懂理財。我父親今年78歲,有一次,我帶著他去給他存錢,用的是自動存取機,存完後,我父親死活不走,說存錢應該交到真人手裡而不是機器,誰解釋都不聽,害得我又重新取出到櫃檯取號排隊。二個小時後順利完成任務,這時的父親一臉嚴肅地說:以前就是這樣,這才對,錢的事可不能瞎胡鬧。我岳父今年也是78歲,就在剛剛我問了一下,他的觀點是:買理財那是花錢,哪能胡亂花錢。都瞧瞧哈,這思維哪能理財,炒股想都甭想!我估計騙子遇到他倆都得哭!

  • 17 # 梅光烈

    錢財對老人來說只要能維持日常生活而又有一點防病的存款就可以了,老人不將錢炒股理財的原因基本有下面幾點,一是老人的錢本來就少,存款超過十萬的極少,二是老人不放心,怕被騙,事實上也的確很多老人己經被騙了,三是銀行存款可隨要隨取,老年人誰也不知自己什麼時候會進醫院,所以老人為了保險,有點餘錢只存銀行,他們不圖升值只圖保險。

  • 18 # garyl1

    因為超發貨幣向存款裡摻白條,存款會被稀釋和貶值,因為超發貨幣這個量必需用做炒房,買房貶值的最快,這種貶值在購買食品等生活用品的速度沒有房地產快,老年人不需要買陽宅。上市公司是來圈錢的,基金保險公司經常做局痛宰散戶,老年人玩不過他們。前些年銀行理財吸儲大多去炒地炒房,因房價只漲不跌銀行理財基本無風險,現在風險變大,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19 # 老機靈

    銀行存款叫存款,是存放在哪裡,利息只是一個象徵性,他保險你的存款原值,雖說銀行倒閉也會是一種危險,但倒閉這樣的死亡式危險,終歸要少,國家的銀行還沒有出現過。理財就不用了,它不保證你的原款,而且理財都是小於國家銀行的規模,隨時可倒閉,辛苦的血汗錢打水漂。而理財機構隨時有理財失敗的可能。

  • 20 # 海海147035523

    是的,老年入喜歡將錢存入銀行,而不是炒股或理財!

    普通階層的老年人,在崗工作.辛勞一輩子,歷經風雨起伏,好不容易熬到退休,能拿到2500元左右的養老金,心裡甭提多高興!現在已退體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單職工,老倆口就指望這點錢生活與養老!這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吃.穿.用等開支很細緻.很節省,每月也只能餘上1000元左右,遇上不爭氣的兒女,還要天天來撮吃蹭喝,甚至還要負擔孫子輩的開銷,那老人還得去看大門.看場子再掙點錢,要不,哪夠用;還有的老人撿破亂變錢,補貼家用。前些年,有不少老人投資股市,經果套牢,輸光;還有些老人投資理財,或投資合建養老住房,結果被騙,分文不剩;更有者,有些企業集資建廠或擴建等,結果人跑了,廠子沒了,錢也沒了;還有社會上,五花八門的騙局,使老人們吃盡了虧,傷透了心!哪還敢再冒風險搞投資,想發橫財,好好守住.拿緊這“月月來”的養老金就是幸福.就開心與滿足啦!

    這些年,老人們吃虧.上當.教訓如領教,現在對任何人.什麼單位都不相信,甚至對不孝的兒女都防三分,只認準:銀行是國家的,就相信國家(銀行),錢存入銀行,利息多少不計較,只要安全.保險就行!兒.孫們怕老人們出事.傷心,也隨他們這樣做,以安老人們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期間不能帶3歲孩子出去玩能在家做什麼有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