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書志士
-
2 # 木木三sa
紅樓夢可以說是影響深遠的一部著作,我從初中開始就特別喜歡紅樓夢,不是紅學家,對《紅樓夢》也是一知半解,只是想來談談我的想法。
五十七 慧紫鵑情辭試忙玉,慈姨媽愛語慰痴顰
薛姨媽道:"我的兒,你們女孩家那裡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註定,暗裡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 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久有機會作了夫婦.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 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寶釵道:"惟有媽,說動話就拉上我們."一面說,一面伏在他母親懷裡笑說:"咱們走罷."
······"紫鵑忙也跑來笑道:"姨太太既有這主意,為什麼不和太太說去? "薛姨媽哈哈笑道:"你這孩子,急什麼,想必催著你姑娘出了閣,你也要早些尋一個小女婿去了. "
··薛姨媽母女及屋內婆子丫鬟都笑起來.婆子們因也笑道: "姨太太雖是頑話,卻倒也不差呢.到閒了時和老太太一商議,姨太太竟做媒保成這門親事是千妥萬妥的."
在這第五十七回中,表面上看起來是薛姨媽和黛玉、寶釵的玩笑話,實際上可以說是薛姨媽在試探黛玉對這門婚事的態度,也可以說是薛姨媽在拉近與黛玉的距離,薛家在賈府也是孤立無援的地位,所以倒不如和黛玉互相幫襯。至於薛姨媽是否真的想幫助黛玉,我覺得是不可能的,薛姨媽之所以入住賈府也是想在寶釵如果選秀選不上的話,把和寶玉結婚作為一條退路。她並沒有想把黛玉和寶玉撮合在一起的想法,透過薛姨媽對紫鵑四兩撥千金的回答也可以看出些許的端倪,薛姨媽只是給黛玉畫出一張大餅,來拉攏他,後來薛姨媽與黛玉同住瀟湘館,正好是黛玉和寶玉感情的升溫期,薛姨媽想以此來減少寶黛的見面也未嘗不是。
黛玉之死
對於黛玉之死,是否也有同樣的謎團也不可而知。黛玉死後,最直接的受益者當然是薛姨媽和王夫人,因為黛玉是“金玉良緣”最大的絆腳石。,但還有一個間接的受益人,那就是趙姨娘,趙姨娘的兒子賈環和寶玉同時家產的競爭關係,黛玉死後,寶玉肯定傷痛欲絕,從寶玉對黛玉說“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這種話寶玉不止說過一次,趙姨娘不可能不知道,而為黛玉配藥的最可能的人是賈瑞,賈瑞又和趙姨娘關係較好,所以說黛玉在賈府吃藥後,身體越來越不好,除去心病,也可能有慢性毒藥的關係,未嘗不可能是有人下毒所致。
秦可卿之謎
《紅樓夢》中寫秦可卿的臥室是: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與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短短几句話就刻畫出了秦可卿的身份和以後將要發生的故事情節。 先看武則天,一代女皇,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做過皇帝的女人。這就影射了秦可卿的出身,可以想想,賈家怎麼可能允許一個從養生堂裡抱養的孩子進入賈府的門呢,說明秦可卿是皇室正統血脈。這一點也為後來的秦可卿之死做了鋪墊。考擺設的話,趙飛燕和太真,這兩個人是歷史上有名的燕瘦環肥的始作俑者,一個是趙飛燕另一個就是楊玉皇,太真正是楊玉環的道號。這兩個人共同的特點就是漂亮,當同時也都很淫蕩,這一點又為秦可卿將來的路做了鋪墊,我們現在看不到了,但是脂批上有一句話叫做:秦可卿淫上天香樓。這是整一章,但後來被刪掉了。
第十回中,秦可卿突然病倒,按照尤氏的說法“他這些日子不知怎麼這,近期有兩個多月沒來,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那兩日到了下半天就懶待動,話也懶待說,眼神也發眩。”再聯絡焦大的“爬灰”之說,這病症很像現代的婦科病,可能是縱慾過度所致,畢竟侍奉兩個男人,不是輕鬆的。
-
3 # 迦辰1
賈蓉和賈薔的感情,隱隱約約,在那一章裡,曹公寫一些人的龍陽之好。
有一回叫“嗔頑童茗煙鬧書房”,明著是寫因為秦鍾和香憐在私墅裡談戀愛,被金榮察覺,引起了一場肆行大亂,其實,這一回最關健的話也許是這幾句,因為這是解開可卿死因的鑰匙之一:“你道這一個人是誰?原來這人名喚賈薔,亦系寧府中之正派玄孫,父母早亡,從小兒跟著賈珍過活,如今長了十六歲,比賈蓉生得還風流俊俏。他兄弟二人最相親厚,常共起居,寧府中人多口雜,那些不得志的奴僕,專能造言誹謗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什麼小人詬誶謠諑之辭。賈珍想亦見聞得些口聲不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與房舍,命賈薔搬出寧府,自己立門戶過活去了。”
從薜蟠“偶動了龍陽之興”寫到秦鍾和香憐的曖味,但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同性戀?寶玉和秦鍾?顯然不是;指出薜蟠用金錢利誘學童?似乎用不著費這番筆墨了。我想,曹公在這裡,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賈蓉和賈薔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他們日久生情,是一對同性戀人!但因為外界謠言四起,已經無法掩飾,賈珍只好讓賈薔搬出另住,至於“不得志的僕人”云云,只是障眼法而已。賈珍的舉動效果如何?我認為是並沒有拆散他們。
-
4 # 鹿鄉任二姐的幸福生活
第25回 寶釵道:"味倒輕,只是顏色不大好些。"鳳姐道:"那是暹羅進貢來的。我嘗著也沒什麼趣兒,還不如我每日吃的呢。" 第29回:一時鳳姐兒來了,因說起初一日在清虛觀打醮的事來,約著寶釵、寶玉、黛玉等看戲去,寶釵笑道:“罷,罷,怪熱的,什麼沒看過的戲,我不去。”鳳姐道:“他們那裡涼快,兩邊又有樓,咱們要去,我頭幾天先打發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趕出去,把樓上打掃了,掛起簾子來,一個閒人不許放進廟去,才是好呢。我已經回了太太了,你們不去,我自家去。這些日子也悶得很了,家裡唱動戲,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第78回 王夫人鳳姐都笑著:"你太固執了。正經再搬進來為是,休為沒要緊的事反疏遠了親戚。"寶釵笑道:"這話說的太不解了,並沒為什麼事我出去。我為的是媽近來神思比先大減,而且夜間晚上沒有得靠的人,通共只我一個。二則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針線活計並家裡一切動用的器皿,尚有未齊備的,我也須得幫著媽去料理料理。姨媽和鳳姐姐都知道我們家的事,不是我撒謊。三則自我在園裡,東南上小角門子就常開著,原是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圖省路也從那裡走,又沒人盤查,設若從那裡生出一件事來,豈不兩礙臉面。而且我進園裡來住原不是什麼大事,因前幾年年紀皆小,且家裡沒事,有在外頭的,不如進來姊妹相共,或作針線,或頑笑,皆比在外頭悶坐著好,如今彼此都大了,也彼此皆有事。況姨娘這邊歷年皆遇不遂心的事故,那園子也太大,一時照顧不到,皆有關係,惟有少幾個人,就可以少操些心。所以今日不但我執意辭去,之外還要勸姨娘如今該減些的就減些,也不為失了大家的體統。據我看,園裡這一項費用也竟可以免的,說不得當日的話。姨娘深知我家的,難道我們當日也是這樣冷落不成。"鳳姐聽了這篇話,便向王夫人笑道:"這話竟是,不必強了。"王夫人點頭道:"我也無可回答,只好你便罷了。"
-
5 # 珍視映畫
其一是關於賈珍和惜春的關係的。
書裡寫惜春是賈珍的胞妹,賈敬的妾所出。初出場時,寶玉大約五六歲,惜春比寶玉還要小上兩歲。而賈珍已經有了賈蓉這個十六歲的兒子,應該也是三十出頭了吧。就說明他和惜春至少有25歲以上的年齡差。然而敬老爹早早就出家做道士去了,賈珍除了惜春也沒有別的兄弟姊妹,這惜春是怎麼生出來的啊。
其二、在一個紅樓同人小說中看到,紅樓夢裡一僧一道是有分工的,凡是女的就是和尚去,林黛玉小時候有個和尚登門,薛寶釵的金子據傳說是和尚給的,甄英蓮被拐賣之前也有個和尚,然後男的都是道士,比如度甄士隱的就是跛足道人……然後魘魔法就是一僧一道一起出現……
其三、巧姐的判詞曲子裡提到“狠舅奸兄”,有很多分析這個兄其實不是賈芸是賈蘭,因為賈芸和劉姥姥都是對王熙鳳感恩的人,不過說是賈蘭還是挺驚悚的。(插個題外話,上次看到一個兒童綜藝節目的答題環節,問題答案應該是巧姐,結果小孩子們不會,最後出正確答案寫的是賈巧……噗哈哈哈家雀……#雖然這麼說也沒錯不過還是覺得怪怪的#)
其四、魘魔法那裡趙姨娘認為弄死賈寶玉和王熙鳳,賈環就能繼承家業了(忘記準確的原文了),可是賈寶玉自己只是二房嫡次子,他們這一代的爵位應該是賈璉,跟賈政這一支沒關係啊,以及就算是給了賈政,賈蘭身為長子長孫是不是也挺有優勢的(不是很瞭解古代襲爵的規定,不過從朱元璋封皇太孫可以看出來搞不好大孫子比小兒子有可能),可是為什麼大家都當賈寶玉是以後的繼承人的感覺……誰給的他們自信啊……
其六、(咦一不小心怎麼寫了這麼多)賈敬吃丹藥掛了之後書裡有提到惜春的舉動麼?她死了親爹,結果戲份還沒尤二姐尤三姐多呢?秦可卿死的時候作為她“義女”的丫鬟任務還是挺重的啊,到惜春這兒怎麼跟沒事兒人似的……
其七、(咦居然還有)薛姨媽是王夫人的妹妹,為什麼王夫人嫁給了國公府的嫡出二公子薛姨媽只嫁了個商人(有些同人據此腦補當年姐妹反目啊嫡庶相爭啊等等等等),然後四大家族既然互相聯姻,為什麼是其他三家一個勁兒往賈家嫁女兒(史家一個薛家一個王家倆),賈府就不嫁個女兒給這三家呢。
其八、(咦我又超越了)好像也是在同人裡看到的,有時候開宴會,外面的王妃啊客人啊要見賈府的姑娘們,其實是隱含著相親的意味,知道你家適齡的姑娘什麼情況,然後等有了條件合適的男孩子就可以做媒或者說親了,那麼每回賈老太太讓林黛玉史湘雲賈探春薛寶釵甚至讓薛寶琴出去都不讓迎春和惜春去是不想讓這倆孫女嫁人了還是怎麼著……
其九、(咦又有新的啦)薛蝌帶著薛寶琴進京出嫁,結果她未婚夫梅家連個招呼都不打就走了,什麼意思啊?史湘雲“襁褓之間父母違”“廝配得才貌仙郎”又守寡,按照當時人的看法絕對是命硬了吧……克父母還剋夫……夏金桂又有錢又漂亮(雖然脾氣不好)看上薛蟠哪點兒了?
其十、(咦湊個整數吧)史湘雲給襲人她們帶戒指的那一回提到不能讓小廝叫她們的名字,那她這麼懂規矩會做事,怎麼能做出把林黛玉比小戲子的事情呢?群芳開夜宴裡提到芳官和寶玉像兄弟,還有一回提到齡官像黛玉(史湘雲比了一次,還有一次好像是寶玉覺得像),挑戲子的時候是故意的麼……有沒有什麼深層次含義(這個梗來源於銀燈照錦衣的兩篇紅樓同人之一,我忘了是哪篇了)……關於陰謀論的分析,有很多說林黛玉吃的藥有問題,神馬人參養榮丸啊寶釵送的燕窩啊。還有林如海的遺產問題,別的不論,賈敏的嫁妝應該是歸林黛玉繼承的,按照賈母啊還有賈璉奶孃之類的老人的描述,當年的賈府應該是很有錢的,唯一的嫡女出嫁,這嫁妝應該是少不了的……
-
6 # 何心秋與紅樓夢
賈寶玉頭上的珍珠到底去哪裡了?
文 何心秋
此文略長,敬請大家耐心看,必有驚喜。若嫌長或者囉嗦,自可去了,咱們下篇文章再來結緣。
曹雪芹擅用隱喻伏筆是每一個深讀紅樓的人既喜愛又痛恨的事,喜愛的是每讀一回紅樓都會有上一次讀時沒有過的體驗和驚喜,痛恨的是要透過這些那些甚至有的沒的蛛絲馬跡來發現深藏文字背後的驚喜,真的是一件費心費神且痛苦不堪的事。
曹雪芹如此頑皮,他筆下的第一男主賈寶玉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
史湘雲來賈府玩,晚上和黛玉同住,寶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她們,湘雲收拾得利索些,先把頭梳好了,寶玉看見她梳頭,來了興致,就讓她也給自己梳。因為黛玉也在場,湘雲本是不肯的,但經不起寶玉軟磨硬泡,還是給他梳了,結果發現寶玉頭上的四顆珍珠,裡面有一顆不同色,便問為什麼,寶玉說丟了一顆。然後黛玉就在旁邊冷笑說:“估計是送給某人鑲什麼戴去了”,寶玉不答。
這就很奇怪了,寶玉平時最受不得冤枉,更何況是他最喜歡的黛玉這樣說他,如果真的是丟了,他是必然會辯論和解釋清楚的,結果他一言不發,難道真的是送給別人了嗎?
可是,如果寶玉真的把頭上珍珠送人了,會送給誰?此後書中好像也一直沒有交代。而如果沒有送人,只是寶玉不小心弄丟了,那他為什麼還專門另外去找了一顆珍珠戴上,他想掩蓋什麼?
以曹雪芹慣有的寫法,絕不會在此處安排這麼沒頭沒腦的一出,而且原文中的“寶玉不答”四個字非常詭異,和寶玉好動多言的性格完全不搭,那麼,寶玉打死也不說是為了什麼?
這顆該死的珍珠又到底去了哪裡?
再細讀至第二十八回,似乎有了答案。
這一回裡,王夫人關心黛玉的身體狀況,叮囑她要吃藥,寶玉在一旁說黛玉是內症,先天的身子弱,吃一般的藥都不會有效果,若給他三百六十兩銀子,替妹妹配一料丸藥,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不信,問什麼藥那麼貴。寶玉笑道:“當真的呢,我這個方子比別的不同。那個藥名兒也古怪,一時也說不清。什麼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諸如此類的藥都不算為奇,只是那君藥(也就是主藥),說起來唬人一跳。前兒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給了他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尋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銀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問寶姐姐。”寶釵聽說,笑著搖手兒說:“我不知道,也沒聽見,你別叫姨娘問我。”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寶丫頭,好孩子,不撒謊。”寶玉站在當地,聽見如此說,一回身把手一拍,說道:“我說的倒是真話呢,倒說我撒謊。”
鳳姐因在裡間屋裡看著人放桌子,聽如此說,便走來笑道:“寶兄弟不是撒謊,這倒是有的。上日薛大哥親自和我來尋珍珠,我問他作什麼,他說配藥。他還抱怨說,不配也罷了,如今哪裡知道這麼費事。我問他什麼藥,他說是寶兄弟的方子,其中為君的藥必定要是頭上帶過的珍珠,所以來和我尋。他說:`妹妹有沒有現成的,珠花兒上的也可以,掐下來,過後兒我揀好的再給妹妹穿了來。"我沒法兒,把兩枝珠花兒現拆了給他。”
這不,頭上的珍珠又出現了。
雖然是王熙鳳頭上戴過的珍珠,好像和寶玉那顆珍珠沒有關係,但又出現另外一個頭上珍珠真的就是巧合嗎?
是不是巧合,必須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寶玉說的這個藥方到底是不是真的。
王夫人說寶玉是哄她的,說著玩的,然後寶玉讓問薛寶釵,因為如果真的是薛蟠找寶玉求過藥方,而且要花費那麼大的代價,大張旗鼓的去收集那些難得的材料,作為妹妹的薛寶釵肯定是會知道的。結果寶釵竟說她不知道,也沒有聽說過。
那是寶玉在說謊嗎?
心秋覺得不是。
首先,如果是寶玉說謊,寶釵說不知道,這個反應很正常,可為什麼本來在裡面房間有事的鳳姐卻要專門進來幫寶玉解釋呢?王熙鳳雖然喜歡逗趣,但絕不是一個愛顛倒黑白的人,何況還是專門從裡面房間走出來替寶玉解釋。
其次,待鳳姐解釋完了以後,寶玉又對黛玉說道:“你聽見了沒有,難道二姐姐也跟著我撒謊不成?”臉望著黛玉說話,卻拿眼睛瞟著寶釵。這個動作很奇怪,幹嘛要對黛玉說話卻拿眼睛瞟寶釵,像不像在問寶釵你為什麼要說自己不知道?
最後,此間散了,到了晚上,寶釵去黛玉那裡,看見黛玉在剪裁東西,笑道:妹妹越發能幹了,連裁剪都會了。”黛玉笑道:“這也不過是撒謊哄人罷了。"寶釵笑道:“我告訴你個笑話兒,為那個藥,我說了個不知道,寶兄弟心裡不受用了。"這段對話很突兀,黛玉本來應該只是在說剪裁什麼的是弄著玩的,可寶釵為什麼突然又說回那藥方的事,而且還說,她說了不知道讓寶玉心裡不受用。如果她說的是真話,寶玉為什麼會不受用?難道就為寶釵不替他圓謊嗎?如果本來就是開玩笑,寶釵不為寶玉圓謊,寶玉肯定不會有那麼大的反應。在細看這段對話,黛玉在說剪裁不過是哄人罷了,而寶釵卻又突然說回藥方,這裡面只有這一種可能,那就是寶釵以為黛玉知道事情真相,所以聽黛玉那樣說就誤以為黛玉在諷刺她說謊,然後她才如此作答。
所以事情真相就很明顯了,是寶釵在說謊,寶釵為什麼說謊?其實,她的心裡我們完全可以揣測,一個是她本來就是賈府長輩眼裡的乖乖女,說不說真話她並不在意,她只關心能不能討長輩歡心,所以包括之後的金釧兒投井之事,她在明知事實真相的情況下都還一味的站在王夫人一邊,說金釧兒是自找的。二個是她在嫉妒寶玉對黛玉的用心,所以她故意否認。但不管怎麼說,至少我們知道寶玉說的藥方一事是真的。
可這又和寶玉頭上的珍珠有什麼關係呢?
既然藥方是真的,那就要想想這個藥方到底是給誰的,寶玉說黛玉身體弱是內症,而這個藥方從成分來看又確實是大補之物,可為什麼寶玉想要給黛玉配的藥,卻是薛蟠求出來的呢?前面有紅樓專家在不同的著作中有過不同的解釋,有說是薛蟠為妾香菱求的,因為書中有說香菱和黛玉一樣,也身體弱。更有甚者說是薛蟠為黛玉求的,因為在第二十五回裡,薛蟠見到林黛玉是這樣一幅模樣。
別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這裡寫的是因為趙姨娘使壞,寶玉和鳳姐同時中了邪,賈府一片大亂,在其中,薛蟠的表現。這裡曹雪芹點一句賈珍,是為了寫薛蟠熟知賈珍是什麼德性,可能連自己的小妾香菱被他看上了都會慘遭毒手,所以更迴應了前面意指賈珍爬灰(逼奸兒媳婦)一事。但這不是重點,心秋表過不提。持薛蟠為黛玉求藥的論調者,就是因為薛蟠見了黛玉這一段的表現據此說薛蟠其實是愛上林黛玉,然後才為她求藥。
這兩種說法心秋都不敢苟同。以全書中薛蟠的性情來看,他絕無可能為一個小妾而花這麼大的代價來為其配藥。說愛上黛玉併為黛玉求藥就更荒謬了,一是雖然看見黛玉就酥倒在地,那是因為薛蟠本性風流,連香菱都是從別人手中搶來的,而黛玉本來就是極美,帶有仙氣,所以這是薛蟠作為風流男人的正常反應,並不能說薛蟠就愛上黛玉了。二是他如果真有此心,他怎麼會去求寶玉,寶玉喜歡黛玉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
所以,排除了薛蟠求藥方的可能性。
既然不是薛蟠要用這個藥方,剩下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藥方確實是寶玉為黛玉配的。
這樣的話,一切事情就都可以解釋得通了。
首先,寶玉愛看閒書,閒書中什麼莫名其妙的藥方都有,寶玉又正好看見了相關的藥方,加之在第十九回裡,作者提到黛玉諷刺寶玉說,寶釵有冷香丸,你怎麼就沒有暖香丸去配?冷香丸是一癩頭和尚為寶釵所配的藥方,用藥也是極巧。寶玉因此被諷刺,便上了心,別人為寶釵配冷香丸,我就一定要為你配“暖香丸”,所以下定決心為黛玉配藥。
而要為黛玉配這樣的藥,又不想讓黛玉提前知道,萬一沒有搞好呢?所以,賈府中的人不能用,而外面的人和寶玉熟悉的,又有能力辦好的,北靜王水溶不行,寶玉指使不動,作為王爺,也不可能為他去做這事,那基本上就只有薛蟠了,再加上薛蟠皇商的身份,去尋那些稀有之物也不算難事。所以,寶玉找到了薛蟠。
其次,這藥需要活人頭上戴過的珍珠,寶玉第一個肯定是把自己頭上的拿出來給了薛蟠,但閒書中肯定沒有說是要男人還是女人戴過的,所以寶玉為了保險,就讓薛蟠去再找一個女人戴過的珍珠,薛蟠身邊的女人,夠資格有能力頭戴珍珠的,只有他媽薛姨娘和他妹妹薛寶釵,他不敢問薛姨娘要,因為薛姨娘肯定要問自己的兒子拿來何用,他不好回答。而薛寶釵從來素淡,書中所寫她幾乎不穿金戴銀。想來想去就只有去求一直以來愛管閒事的王熙鳳了,第三回裡王熙鳳第一次出場,曹雪芹是這樣描寫她的:“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著豆綠宮絛”,可見鳳姐是喜愛頭戴珍珠的。於是,薛蟠去求王熙鳳頭上的珍珠,同時他並沒有告訴鳳姐是為誰求的,鳳姐順手給了他兩顆。所以,王熙鳳是知道有求藥方的這事,但並不知道和寶玉有關,這才專門出來為寶玉解釋。
然後,寶玉不想別人看出他頭上明顯少了一顆珍珠,然後多問。正好薛蟠又求得兩顆珍珠,所以就把這兩顆珍珠中的其中一顆拿來自己戴了,但畢竟男女有別,頭上戴的珍珠肯定也是有差異的,所以被史湘雲發現了顏色不同。
最後,寶玉為了在母親王夫人面前逞強,一不小心說漏了嘴,但還是不想提前暴露出來,所以就把薛蟠扯上了,只是沒有說薛蟠為誰求藥,大家也不可能去追問薛蟠。
綜上所述,最終我們便可以知道,寶玉頭上的珍珠是拿去給黛玉配藥了。
再看第二十九回,黛玉又說到關於藥方說謊的事。
林黛玉道:“昨兒寶丫頭不替你圓謊,為什麼問著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麼樣了。”
所以,曹雪芹三番兩次說到此事,怎麼可能沒有深意。
再看寶玉在同一回對黛玉說的一句話。
寶玉道:“我心裡的事也難對你說,日後自然明白。”
為什麼黛玉一直都不知道藥方的事,那是寶玉還沒有做成功,他就絕對不會提前說出來。作為行動派男人的寶玉,一件暫時還沒成的事,他是不會提前說出來邀功的。行動派男人之所以可貴,那是因為他眾多優秀品質裡必然有這麼一條:少說多做。
我現在打死也不說,只為到時給你驚喜。
-
7 # 壺中情意長
最恐怖的,是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為什麼不喜歡?僅僅是因為賈寶玉麼?
很複雜,我們從頭說起。
王夫人和鳳姐一樣,出身金陵王氏,“掃掃地縫就夠賈府吃一輩子”的大戶人家,其兄弟王子騰已經是九省都點檢了,幾乎是副國級領導幹部!這樣家庭出身的小姐,應該是比賈家還要聰明靈秀的,可是鳳姐雖然聰明卻不識字,王夫人在書裡簡直就是顢頇無能!為什麼呢?
我估計,是因為兩家的家風不一樣。賈府雖然開國元勳是武將,可後來屬於詩書傳家,雖然比不了林妹妹家那麼清貴(林如海是探花啊!),可也還保留著知識分子的習慣,會讓閨中女孩子學詩作文。但王家明顯不是這麼幹的,王熙鳳小時候假充男兒教養,殺伐決斷玩笑遊戲,看上去跟文墨就無緣,想必王夫人年輕時也是這樣。用劉姥姥的話說,又爽利,又會待人,簡直就是另一個鳳姐的翻版嘛。
這樣的家庭,和林家就是兩個世界!賈府還說女孩兒“不過略識得幾個字,不做睜眼的瞎子罷了”,王家想必連“睜眼瞎”這個意識都沒有!對比林家把林妹妹從小就往文藝女青年的道路上培養,王家簡直是俗氣到了極點!因此,從意識形態上,王夫人就和林妹妹不是一條道上的人,怎麼相處嘛!
除了家風不同,王夫人不待見林妹妹,多半還有林妹妹的母親賈敏的緣故。
賈敏這個人物,是曹雪芹想象中能給予女主黛玉最好的母親形象了。知書達理又識文斷字,性格文藝還嫁了個高富帥老公,最後美好的過分,和老公兩個人實在不能接地氣,只好雙雙駕鶴西去。。。
賈府規矩,未出嫁的女孩兒可以和賈母一起吃飯,媳婦們如李紈鳳姐就必須侍候在旁邊。可以想見,當年新嫁入賈府的王夫人,哀怨地立在地上,旁邊從容坐著吃飯的小姐裡,必然有黛玉之母賈敏吧!可想而知,侍立的王夫人看著這個備受寵愛又青春無敵的小姑,心裡怎麼能不泛酸?
所以,後來王夫人忿忿的回憶如下:
王夫人嘆道:“你說的何嘗不是,但從公細想,你這幾個姊妹也甚可憐了。也不用遠比,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如今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通共每人只有兩三個丫頭像個人樣,餘者縱有四五個小丫頭子,竟是廟裡的小鬼。如今還要裁革了去,不但於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雖然艱難,難不至此……”
從當初的賈敏到現在的紅樓小姐,王夫人見識過當年真正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大場面,再看現在……難免心裡更不是滋味了。。。。
所以,你讓王夫人怎麼喜歡黛玉?她又不懂文學之美,她也不喜歡黛玉她媽,黛玉又是搶了寶貝兒子的人,婆媳天生的仇敵加持。所以,王夫人面對厭惡的晴雯,脫口而出:“倒有些林姑娘的模樣”。這是潛意識裡心態的具體體現了。
看透這一層,再仔細思考最後林黛玉的死因,王夫人難道不會起推波助瀾的功效麼?連金釧兒她都毫不憐惜,怎麼會對這個厭惡的外甥女有絲毫的愛護?
風刀霜劍嚴相逼,王夫人必然是其中之一!可表面上,這位太太還是個吃齋唸佛的大善人,怎能不讓人心驚膽戰?
求關注,求互粉!
-
8 # 手機使用者秋水盈盈
整個《紅樓夢》除了元春省親還算紅火一點,其餘的都籠罩在末落之中。最擔心的是整部小說,竟沒有一個小嬰兒出生。鳳姐小產,可卿無孕,二姐流產......
生孩子是希望的象徵,所以,紅樓夢沒希望。
-
9 # 就醬看
紅樓夢成書200多年後的1984年,有一批年輕的少男少女進入大觀園受訓,一夢三年。
1987年連續劇《紅樓夢》上映。
從此之後,這些演員的命運軌跡都改變了,特別是寶黛釵鳳。
林黛玉的扮演者不負才華,終成商業大器,但遺憾的是盛年早夭。
薛寶釵的扮演者靠投資換來錦衣玉食,至今與婚姻無緣,閨房獨守,是否應了寶釵溫柔大氣,但終究命裡姻緣難。
賈寶玉的扮演者早年突遇喪子之痛,痛失命中所愛,一度無法自拔。
王熙鳳的扮演者嫁予聲名遠揚的演員,為了家庭穩定,一生未育,各種甘苦外人不得知。
還有晴雯的扮演者安雯,為給入獄的丈夫還債,奔波勞碌。
妙玉的扮演者姬玉早年離婚,現已皈依佛教。
每集結束最後的字幕裡有感謝某人贊助100萬,八十年代的100萬,可贊助商現在已經破產,癱瘓在床,靠低保維持生計,像不像曹雪芹
不知道在那青春年少耳濡目染紅樓夢的三年裡面,他們是不是漸漸都活成了書中的人物,也有可能是選角的製片人導演眼光太尖,照著書中描寫硬生生找到了這幾個與書裡神似的演員。
演員自身的命運,和書里人物的命運形成了一種互證。
細思極恐。
-
10 # 小胖視野
不能說是細思極恐,但是讀來不免讓人感嘆。
一:賈璉對鳳姐說:“要是這會子再發個兩三百萬的財就好了。
“再”這個詞用的很巧妙,那麼第一次發的這筆財是怎麼來的呢。賈璉當初帶著林黛玉回去奔喪。回來之後,便建起了大觀園,也就是說,賈家是吃下了林家最後的家產的。
二:黛玉拭淚道:"近來我只覺心酸,眼淚卻象比舊年少了些的。心裡只管痠痛,眼淚卻不多。"寶玉道:"這是你哭慣了心裡疑的,豈有眼淚會少的!"
黛玉是來還淚的。淚還完他們的故事也就結束了。
三:賈珍去求王熙鳳協理寧國府時曾笑道“從小兒大妹妹頑笑著就有殺伐決斷”,第54回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也曾說“外頭的只有一位珍大爺。我們還是論哥哥妹妹,從小兒一處淘氣了這麼大。”可見賈珍和鳳姐從小就認識。很可能是王夫人嫁到榮府後,伶俐可愛的小鳳姐也曾像湘雲一樣過來走親戚,和賈家的兄弟姐妹們玩耍幾天再回去。相比隔壁的寧府,同在榮府、年齡相近的賈璉應該和鳳姐玩得更熟,算得上青梅竹馬。兩人漸漸長大,出落得品貌風流,很難說不會暗暗生出些情愫。定親之後,尚未出閣的鳳姐是不是歡歡喜喜打點嫁妝盼望著嫁給璉哥哥,賈璉是不是也每日期待著活潑美貌的鳳妹妹嫁過來呢?
然而後來,賈璉卻是“恨不得她早死”
四:甄士隱對賈雨村有知遇之恩,而賈雨村原本是有機會救英蓮的,為了“護官”他沒有。
回覆列表
王夫人一心撮合寶玉和寶釵。於是總是干涉寶玉和黛玉,所以便促使黛玉和寶玉時常爭吵,透過一些小手段,暗地裡把違背賈母意願的事情說出來黛玉說出一些氣話來,更讓人感到恐怖的是,王夫人經常下套,例如她趁機給黛玉扣了頂“多心”“刻薄”的帽子。例如小說第二十七回,寶釵因聽到紅玉和墜兒的對話於是就把責任嫁禍給黛玉,於是丫環紅玉與墜兒對黛玉的評價就是“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卻不知道其實是薛寶釵做的手腳。於是就給別人一種缺乏修養和不守婦道的印象。其實這就像是後宮裡的爭鬥似的,各種暗渡陳倉,各種勾心鬥角,只不過沒有那麼明顯與厲害,比較黛玉還是有人喜歡的,有人護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