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杯清茶飲江湖
-
2 # 溫潤如玉37
朱元璋一生的閱歷不可謂不廣!
他或許沒有預料到;或者預料到了,但他選擇更相信親情,他無比相信自己的子孫後代也會互敬互愛。
-
3 # 歷史的影子
明朝初年爆發的“靖難之役”歷史上如同唐初的“玄武門之變”一般,均是由本無繼承地位的皇子採取暴力的形式奪取國家政權。萬幸的是,雖然經過不同程度的軍事爭鬥,並未能動搖草創之初的國家根本,李世民以及朱棣即位之後均將國家帶上了強盛之路。
與李世民情急之下倉促發動“玄武政變”不同,朱元璋在身前便已經知曉其四子朱棣有不臣之意,但一項果斷心狠的朱元璋竟沒有對其採取撤藩措施。既然如此,朱元璋又為何不直接將皇位傳與朱棣呢?
第一
朱棣“靖難”成功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將其叛逆行為合法合理化。先是官方受命編髮《奉天靖難記》,而後又三修定稿《太祖實錄》,宣稱朱元璋身前多次有意將其立為皇儲,以此來為其奪取皇位開脫。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朱元璋在臨近去世之前,就已經清醒的認識到朱棣有不臣之心。他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二日頒發聖旨:“說與晉王知道,教陳用、張傑、莊德預先選下好人好馬,堤備臨陣時,領著在燕王右裡行。”朱元璋命令晉王挑選將領軍士在燕王封地周圍佈防,以備形勢之急。
因此,朱元璋在身前是絕無可能有意將皇位傳與朱棣的。
第二
那為何朱元璋不中意英明神武的朱棣,而偏要將天下之重交由一個毫無政治軍事經驗的朱允炆呢?實際情況也並非如此,朱允炆和李世民大哥李建成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被黑的最慘的兩位人物。
朱棣文韜武略不假,但朱允炆也並非無用之匹夫,朱允炆之禮義廉孝、躬親必行是深得朱元璋看重和喜愛的。朱元璋洪武一朝三十一年,國內國外政治環境清平,已經再無能夠影響國體的外部敵人存在,這也是為何明朝內部展開長達四年的內戰仍未動搖大明國本的原因所在。
因此當這些難題被朱元璋盡數解決,朱允炆作為守成之主的優勢便體現出來。倘若建文帝能夠解決掉國內藩王割據的問題,明朝的發展走勢又會是另一種光景,而朱允炆本人至少也能夠得到唐高宗一般的歷史地位。
第三那為何朱元璋知道朱棣有反意而未果斷將其處置呢?
這就要站在當時的形勢來看。朱元璋自己出身於草莽,深知人們對於權位的渴望,諸子對於儲君地位的覬覦他心知肚明。但朱元璋曾定下嫡子才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祖訓,而其三個嫡子朱樉、朱棡、朱橚均難成大器,根本無法撼動皇長孫朱允炆的儲君地位,唯獨嫡子身份存在爭議的朱棣有實力也有野心有可能對朱允炆發起挑戰。
但當朱元璋臨死之前,已經察覺到朱棣蠢蠢欲動,他一面命晉王加以牽制,一面為朱允炆佈局防控。朱元璋認為朱棣倘若發動叛亂,以其一藩之力絕難抗衡明廷中央,整個明帝國朝堂上下仍會效忠於朱允炆,朱棣在發動叛亂前期就曾因實力不濟而多次遇險。同時此時的朱棣尚無很明顯的抗衡之意,北境抗擊蒙古大任仍需依靠其力,因此朱元璋在病重之時就並未將其廢黜。
-
4 # 波瀾不驚的世界
朱元璋很喜歡朱棣的,因為他的兒子當中朱棣最像他!朱元璋臨死前問了三遍,燕王來否,燕王來否,燕王來否,許多野史和演義都說朱元璋料到燕王會謀反,所以給他的孫兒一個包袱,說到了生死存亡才打開!裡面是一把剃刀和袈裟,最後建文帝失蹤了。不過關於這一段歷史究竟是怎麼樣的無人知道,有人說建文最後去西洋了,去日本了,很多版本!
朱元璋,明朝的建立者,可以說是歷史上出身最低寒的皇帝了,農民出身的他,憑藉著敏銳的政治意識和軍事頭腦,1368年,朱元璋終於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朱元璋在為期間,殺過不少曾同他一起打江山的重臣,除了自古君王逃不開的功高蓋主的魔咒外,原因無非是為自己即將上任的兒孫掃清道路。然而大明的第一任太子朱元璋嫡子朱標英年早逝,第二任太子朱標嫡子朱允炆在已經登上皇位之後,被朱元璋的四子朱棣發動政變奪權,朱元璋一心想為下一任皇帝掃清道路,然而不曾想逆賊出在自己家中。
其實朱元璋在位時,就已經有不少人提醒他朱棣的謀反之心了,然而朱元璋始終沒有對朱棣下殺令的意思,面對朱棣這樣大的威脅,朱元璋在位期間,真的沒有想過除掉他嗎?
其一,朱元璋有著家族親本位意識。他在位期間定下了傳位需傳給嫡子的繼承規則,對於太子的人選也是毫不遲疑的就定下了自己的大皇子朱標,朱標在文修方面極為出色,也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人。朱元璋是個武將,他認為打江山需要武將打打殺殺,那麼治江山就需要文治了,朱標身為大皇子,自然成了不二人選。怎奈天意不美,朱標在去了一趟長安咸陽考察回來之後,不慎染病,不久後就病死了,這讓朱元璋傷心欲絕。但是立太子的事情也耽擱不得,根據他立下的繼位規則,下一任繼位者就是朱標之子朱允炆了,於是下旨讓朱允炆順利繼位。這時的朱元璋已經七十多歲了,而朱允炆年級尚小,資歷也淺,朝中說得上話的大臣都能鎮壓住朱允炆。於是朱元璋開始了殺功臣為黃孫朱允炆掃清道路了,他將朝中有可能威脅到朱允炆的朝臣都殺掉,甚至還找了幾位信得過的臣子讓他們在自己死後盡心輔佐朱允炆。做了這一切之後,朱元璋就魂歸西天了。
其二,朱元璋高估了自己佈下的防禦同時也低估了朱棣的能力。朱元璋在位期間,曾經就說過“燕王病矣”,意思並非燕王朱棣病了,而是朱棣這個人非常危險。朱元璋其實已經意識到自己死後最可能發動兵變的就是四子燕王朱棣,所以他為朱允炆做了充分的準備,將朱允炆囑託給一眾大臣,佈下防禦之後,還立下了自己死後不準其他藩王進京祭拜的遺囑,就是為了防止藩王們以此為契機威脅朝廷而催生大亂。然而朱允炆上任之後,彷彿也是知道自己的各位叔叔們會威脅到自己的位置,迫不及待地先後除掉了好幾位藩王,然而這一除,打破了朱元璋費勁心思為他佈下的藩王制衡的局面。所以朱棣輕易地攻進京城,發動了靖難之役,完成了皇位之爭。
不難看出,朱元璋其實即使知道朱棣的能力,也是未曾想過殺掉朱棣的,一方面是他對親情的重視,另一方面則是他沒有料到朱棣真的敢也真的能對朱允炆造成威脅的。那麼如果朱元璋提前知道朱棣會抗旨發動政變篡位,他還會留著朱棣嗎?我想是會的,即使朱棣有謀權之心,但朱棣好歹也是自己兒子,最終江山也還是姓朱的,不會落到他人手裡,更何況朱棣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最多隻是讓朱元璋對違逆自己命令的朱棣生一陣子的氣罷了,也並不會到非要朱允炆登位就要處死朱棣的地步。
-
5 # 一貳一橙
據說劉伯溫和朱元璋對過《燒餅歌》,內容一開始就是:“臣見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以朱元璋的智慧,他不可能猜不出這“燕子”就是老四——燕王朱棣。事實上,在朱標死後,朱元璋也害怕他幾個兒子會對孫子下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個: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這三人是朱標的弟弟,是實力最強的九大藩王中的三個,而由於鎮守的地理位置重要,三人在諸王中的地位極高,也是最有可能威脅到朱標太子之位的人選。朱元璋也不是沒想過這些,早在設立藩王之初,他就將功臣宿將和藩王來了一場大聯姻,然後將諸王親屬全部控制在南京,以鉗制前線諸王。
當然要控制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軟硬兼施,朱元璋強制把諸王親屬留在南京是硬的一手,而軟的一手則是派遣通儒學、習仁義的名師,以及佛法高深的名僧們去給諸王講經論道,以佛法和儒學教化諸王要分清尊卑、仁德友愛。雖然在這些僧侶中有一個被後世稱為“黑袍妖僧”的姚廣孝,而且他偏偏就被派到了燕王手下做事,這真的只能說是巧合和天意吧,朱允炆也是倒黴催的。燕王朱棣和姚廣孝算是個例外,但在朱元璋派名師和高僧去藩國之後不久,諸王的道德表現也是有提高一個級別的,“諸王深明陛下訓導之心,德行大進,諸藩有口皆碑”,朱元璋透過潛移默化來教導兒子們要效忠大哥朱標、效忠帝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到後面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相繼早於朱元璋死去,但他們的後代還是依舊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為此還被朱棣削去了爵位。
朱元璋前三子相繼去世,唯一有可能威脅到太孫朱允炆帝位的人就只有燕王朱棣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之後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也相繼去世,朱元璋違背歷朝規矩,隔代立了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帝位,而實力最強的三子中,就只剩下一個燕王朱棣了。不過朱元璋也確實沒料到朱棣這孩子,居然真的有謀朝篡位的野心,畢竟他在大明的口碑實在是太好了。除了戰功顯赫之外,朱棣不論是治理地方還是約束部隊都十分出色,絲毫沒有其他藩王那些驕奢的毛病,這一點可能是姚廣孝教他的,換言之就是朱棣裝出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朱棣在德行、才能、口碑上,確實超越了其他王爺,為大明藩王之首。一向以說死人不償命的御史們,在對朱元璋評價朱棣時卻不吝點贊:“若諸王皆以燕王為楷模,實為大明之福”。
甚至連建文朝忠臣徐輝祖(徐達長子)都說:“燕王深得民望,軍紀嚴明,冠於九邊,不可輕視也。”朱元璋長子朱標也十分讚許四弟,稱他為“邊陲柱石”,這口碑如此好的一個人,朱元璋自然不會對他有太大的戒心,畢竟如果朱棣想動的話,那他三個哥哥,隨便抽一個都能壓制住他,而且他那公認的好口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朱棣的野心膨脹。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朱棣的三個哥哥全部早於他去世,父親晚年又暴戾成狂,把有能力能阻止自己的武將殺了個精光,加上侄子朱允炆年幼無知,沒有主見,才使得朱棣有了個“清君側”的藉口,直接起兵靖難了,這一點朱元璋還真是沒有料到,只能說真的是天佑燕王朱棣了,啥好事都給他遇上了。
-
6 # 王小明侗學
應該是沒有的,畢竟建文帝登基之初,朱棣雖有異心,卻無謀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被迫發動起義;再者“靖難之役”的成功也有偶然性。
-
7 # 老貓談史
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首先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為了孫子朱允炆皇位的穩固可謂是費勁了心思,他不但殺功臣為朱允炆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另一方面也時刻提防藩王們的動向,以免發生事故。
朱元璋知道立朱允炆為皇帝可能會遭到兒子們的反對,畢竟他的兒子裡面不乏經常建功立業的人物,但是朱元璋還是想了很多對策來避免這一事件的發生。
朱元璋做過哪些事情來防止藩王叛亂呢?
首先朱元璋說“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此句重申了皇太孫朱允炆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地位。同時也說明朱元璋也意識到朱允炆的這一地位存在不和諧因素,所以他親自開了金口指定朱允炆當皇帝,也是讓各個藩王安穩下來。
第二就是“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這句話有兩層意思。表面上是說諸藩王防守備邊,責任重大。而且這句話也是朱元璋臨死前說的。如果此時都來赴京奔喪,敵國乘虛而入事情就不太妙了。更重要的是防備諸王以奔喪為名帶兵前來,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繁瑣之事。
第三是“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惟護衛官軍聽王。”此句重申在諸王藩國內的文武吏士依然統屬於國家,受朝廷節制,而不得與諸王為伍,架空中央。
第四就是“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這一句更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可以從中解讀出多重意思。其中至少有一條,他暗示了對朱允炆皇位構成最大威脅的正是他的那群叔叔們,這裡面朱棣權利最大,也最需要地方,相信朱允炆也能意識到這一點,不然他怎麼會立馬開始削蕃呢?
沒想到,朱允炆還是被朱棣打敗了,估計朱元璋也沒有料到,自己千算萬算,自己的兒子跟孫子還是反了。
-
8 # 登哥讀歷史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朱元璋料到朱棣會篡位,但沒想到他會成功
在實行分封的時候,其本意是能夠讓朱家子孫保護朱家天下,但歷史上藩王割據威脅皇權的事情時有發生。所以在分封藩王的時候,也制定了十分嚴格的規矩。
1,藩王不能隨意離開藩,一旦發現,嚴懲。
2,藩王未得聖旨不得入京,更不得結伴入京。
3,允許後世子孫進行削藩。
其目的就是預防藩王勾結,威脅皇權。可見當時朱元璋是預料到自己死後,藩王是有可能會反的。
但他絕對沒想到朱棣會篡位成功,原因就是朱元璋給建文帝留下的家底相當厚實。只要藩王不一起反,是絕無出現篡位成功現象。
1,朱元璋死前,殺了大批功臣,而這些功臣大多都是與朱棣熟悉,有過交往的人,比如藍玉等大將。徹底斷了藩王與將領合謀的可能。同時間提拔了一批忠於建文皇帝的人,比如黃子澄等。這批人對建文帝相當忠誠。這就在朝堂上維護了建文皇帝的統治。
2,大明王朝正規軍隊達到60多萬。而各地藩王加在一起也不過10萬。況且建文帝掌控了全國的經濟。各個方面都比藩王強太多了。藩王根本不可能是中央的對手。
3,朱元璋還是給朱允炆留下了一批能臣武將的,比如老將耿炳文。
朱棣能夠篡位成功的原因
1,朱允炆削藩太急,手段太狠,五個王爺,4個貶為庶人,一個被逼死。活生生逼著朱棣造反。
2,性格柔弱,多次錯過殺朱棣的機會。
3,不會用人,不會合理利用手中的資源。
朱棣能夠篡位成功不是因為朱棣有多強,而是建文帝太糊塗。
-
9 # 月關略萌
對於這種說法,表面上聽上去很有道理,萌月關也不完全否認這種觀點的可能性。但是在萌月關看來,更大的可能是:朱元璋對於藩王篡位是有預料的,甚至篡位成功也不會出乎他的意料。
一、朱標太子英年早逝令朱元璋猝不及防,愛屋及烏傳位朱標一脈。早在朱元璋還是吳王時朱標便是世子,等到朱元璋稱帝並建立大明王朝後,朱標也在第一時間被冊立為太子。可以說,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標從來都是不可動搖的唯一繼承人。朱元璋將自身所有的愛以及全部資源都用在培養朱標太子身上。而朱標太子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各方面都出類拔萃,完全是一位優秀的儲君。然而朱標太子卻不幸英年早逝,讓當時年事已高的朱元璋猝不及防,完全失去了方向。但基於對於朱標的喜愛,以及嫡長子繼承製度的施行,朱元璋很快便選定了皇長孫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
二、朱元璋釀造“藍玉案”為朱允炆登基鋪路,實為掐滅外戚篡位的可能性。很多人都知道,藍玉作為朱元璋安排給朱標太子繼位的核心輔佐人物,在朱標太子死後的第二年便被朱元璋給剷除。藍玉雖然是朱標太子的妻舅,但他與朱允炆卻沒有絲毫血緣關係。朱標太子死後要讓藍玉甘心輔佐朱允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反而有可能造成外戚篡位的風險。因此在朱元璋決定傳位給朱標一脈時,以藍玉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必須給予沉重打擊,根源上掐滅外戚篡位的可能性。朱元璋這麼做除了杜絕後患外,也是在向所有人表明他要傳位給朱允炆的決心。
三、朱元璋對於藩王篡位早有預料,沒有時間給朱允炆再作安排。朱元璋分封藩王於各地除了明面上維護大明朝的權威及皇權統治外,也有著避免藩王篡位的原因在內。分封的諸藩王幾乎都是朱元璋的兒子,將這些王爺全部“趕出”京城並嚴禁私自回京就是避免他們與朝中核心圈過多接觸,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藩王結黨營私蓄謀皇位的可能。那個時候有朱標太子在,以他的個人威望和絕對實力,朱元璋尚且為其做了準備,到了毫無威望和能力平庸的朱允炆,朱元璋會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給朱允炆安排了。朱標太子死時,朱元璋已經64歲了。從確立朱允炆為繼承人,釀造“藍玉案”,還要悉心指導朱允炆為君之道等等一系列的舉措後,留給朱元璋的時間顯然已經不夠再給朱允炆安排。
四、藩王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考驗,考驗失敗亦在朱元璋意料之中。朱允炆之所以能夠成為皇位繼承人併成功登基,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於朱元璋的“私心”。或者說朱允炆有一個深受朱元璋喜愛的好父親。不論是個人的威望還是個人的能力,朱允炆都遠遠比不上諸多藩王叔叔。他繼承皇位顯然是得不到諸藩王認可和支援的。朱元璋在世時,朱允炆皇長孫的地位無人敢撼動,但等到朱元璋駕崩後,諸多藩王就免不了會有其他的心思。
朱允炆資歷尚淺,個人威望和能力不足,這些明顯的缺點朱元璋全部看在眼裡。朱允炆唯一能入朱元璋眼的就是其寬仁的性格,符合朱元璋對於後世施行“仁政”的執政理念。但朱元璋已經沒有時間去調教和安排什麼了,所以在剷除藍玉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後,剩下的只能靠朱允炆自己。因為這個時候唯一能夠撼動朱允炆皇位的就是他的那幾個藩王叔叔。這些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子侄,不論是誰最終坐上了皇位,那都還是他老朱家的。朱允炆被篡位成功只能說其自身能力不夠,不是做皇帝的料。
朱元璋推朱允炆坐上皇位大部分還是出自他的“私心”,源自於他對朱標太子的喜愛。年老的朱元璋已經為朱允炆做了所有能做的一切,最終被朱標篡位成功只能說朱允炆自身佔據主要因素。朱元璋對於這樣的結局雖然並不接受,但也絕對會有所預料,他在賭,只不過最終賭輸了自己的“私心”和眼光,卻並沒有輸掉自己辛苦建立的大明王朝。
-
10 # 環球縱橫
朱元璋料到了藩王可能反叛,但沒料到朱棣能成功,所以說人算不如天算!
朱元璋為孫子朱允炆坐穩皇帝,鋪的路不少啊。朱元璋幾乎殺光了所有開國功勳悍將,殺功臣殺得大臣們寒了心,朱棣靖難很多朝臣都是抱著看戲和觀望的心態,最後其大部分也紛紛倒向了朱棣。
不過為了讓朱允炆可以對付藩王,還是留下一員名將,他就是百戰名將耿炳文,朱元璋認為,只要有他在,朱棣就不敢造反。
果不其然,朱棣遭到了耿炳文的強力鎮壓,損失慘重。便使人向朱允炆誣告耿炳文心懷不軌。而不明是非的朱允炆便聽從了奸臣的建議,撤掉耿炳文,替換李景隆為大將,最後導致靖難之變。
朱元璋在清理功臣以後,留給朱允炆的三個顧命大臣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三個人,存在很大問題。沒有在宰相的位置上鍛鍊過,這三個人性格過於剛直,不懂變通,甚至是迂腐,不但沒有經驗,自身也沒有威信,說的話不能服眾,根本就不是關鍵時刻頭腦清醒、有主見的肱骨之臣。
朱允炆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豬腦殼,“不要誤傷我叔叔”這種智商下線的命令也能頒佈出來,該亡。
朱元璋的精心佈局,其中也包含了諸多敗筆,那是開頭那句,人算不如天算。 -
11 # 豫北老崔
明朝我們都知道在朱元璋駕崩之後,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役,最終結果打敗了朱允炆登上九五之位。隨著各種藝術作品的杜撰,讓我們感覺朱元璋在生前好像知道朱棣一定會謀反,並對朱棣加以震懾,其實這些情節只是後來杜撰出來的橋段而已。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結合歷朝歷代覆滅的原因認為王朝走向陌路除了帝王失去民心之外,就是來自於外敵、權臣和藩王之禍。朱元璋為了大明江山穩固其實在歷代王朝覆滅之中尋找一個解決辦法,最終用藩王抵禦外敵,讓藩王家屬留在京城,削弱藩王的軍事能力和用思想減少藩王謀反之心,另外就是加強皇權。
很多史學家認為朱元璋是一個權利慾極重的一位皇帝,對政治必定非常敏感,顯然在老年之時是知道朱棣謀反的,況且有劉伯溫的燒餅歌在暗示朱棣謀反。
個人認為這樣的觀念有待考究,朱元璋權利慾是建立在皇權與相權之上,主要還是為了讓百姓更加安定才牢牢把控權利,後來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同樣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其目的就是讓後世藩王沒有謀反的口實。另外燒餅歌是否真的預測了未來之事也是有一定的爭議,畢竟我們以事後諸葛亮的態度去研究劉伯溫的著作,難免對燒餅歌有很大的曲解。
朱元璋對待朱棣和其他藩王一系列措施是一樣的,都是削弱他們的兵權,用君臣思想讓他們匡扶明朝社稷,顯然我們可以得知一個重要的資訊,就是朱元璋知道藩王以後可能作亂,並不知道朱棣會謀反。如果把預測朱棣謀反強加給朱元璋的話,朱元璋只能說是知道每個藩王都會謀反,燕王朱棣也在其中而已。
朱棣在鎮守北京抵禦北元的時候的表現來看,其實並沒有謀反之心,對朱允炆這位帝王也是忠心耿耿,奈何朱允炆把目光定向了這些藩王,加上權臣在一邊的煽風點火,致使朱允炆實行削藩。
本來削藩無可厚非,要是朱允炆實行推恩令這樣的削藩辦法朱棣也不會以下犯上,如果朱允炆削藩不採用強硬的辦法,以懷柔之術進行削藩的話,朱棣同樣也可以接受不會造反,奈何朱允炆熟視無睹,以凌駕一切之勢大刀闊斧的進行削藩。燕王朱棣為了自保才選擇清君側發動靖難之役,可以說燕王朱棣此舉完全是以命相博,朱棣在名義上和實力上根本無法與朱允炆相對抗,只有自己的軍事能力超越朱允炆及其各位大臣,靖難之役朱棣的勝出完全是僥倖。
透過以上我們不難看出,朱元璋在世之時是知道後世藩王一定會作亂,用一系列措施壓制各位藩王,並沒有針對燕王朱棣。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完全是朱允炆逼迫所致,朱允炆太過著急消除藩王這個隱患,又不夠心狠手辣致使朱棣勝出,也可以理解朱允炆有一半朱標的仁義同時也有朱元璋一半的手段,恰恰這樣的中庸性格註定朱允炆後來的結局。
-
12 # 十點烏托邦
一開始,朱元璋是認為朱棣不會造反的,也造反不成功。因為當時朱標、朱樉、朱棡等人都還活著,“兄長在上”,由不得他放肆。而且,朱棣雖然鎮守燕北,軍事實力較為強大,但還是不能與朝廷軍相比。就算起兵造反,勝算不大。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後來的變化,讓朱元璋不得不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從西北巡視回來後病逝,朱元璋在九個月後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確定了皇位的繼承人。長子病逝,新王年幼,朱元璋不得不再次披掛上陣為朱允炆鋪路。
透過藍玉案,勳貴集團幾乎被剷除,只剩下寥寥幾人,再也構不成對皇權的威脅。但是也造成了一個問題,朝廷無人可用,無大將可信任。
當時,朱元璋覺得這樣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就算有一個藩王造反,其他藩王起兵相助朝廷即可,只要防止藩王之間相互合作溝通就好。
朱元璋這樣認為也是對的,當時就算朱棣起兵造反,二哥朱樉、三個朱棡肯定不同意,會起兵阻止。這樣一來,以朱棣的老謀深算肯定是不會造反的。
可是,朱樉、朱棡先後去世,朱棣成了兄弟中的老大,長兄。這不僅打亂了朱元璋為朱允炆鋪的路,還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強枝弱幹,尾大不掉。
這時,朱元璋應是知道自己的計劃全盤落空,皇儲安排全面失敗,朱棣可能會造反了,而且還是會造反成功。但是,朱元璋已經無力迴天,重新佈局已經是不可能了。朱元璋病重,他把駙馬都尉梅殷叫到跟前,說:“燕王不可不慮。”
這句話,道出了朱元璋對於朱棣的擔憂,也道出了朱元璋知道朱棣可能會造反,還可能會成功,可他已經沒有辦法了。
三個月後,朱元璋病逝。
-
13 # 永樂大帝Judy
關於Judy篡位奪權,朱元璋有沒有預料到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是預料到的。否則也不會下密旨讓駙馬梅殷輔佐新君。
朱元璋是誰?雖然出身不高,但他曾經也是刀山火海走出來的一代梟雄。殺藍玉,殺胡惟庸,牽連李善長,這一切都表明了這個人下棋永遠快人三步。對自己的兒子,孫子更是瞭如指掌。他應該早就清楚,朱允炆雖然千好萬好,卻不是個能執掌天下的皇帝。可為什麼傳位給他?史書上說因為他“天資仁厚”。說白了朱元璋希望他繼位之後能夠好好對自己的叔叔們。又留給他三個大儒做股肱之臣。畢竟儒家素來主張仁孝治天下。朱元璋可能千算萬算,沒想到的是朱允炆加那哥仨,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個人認為,朱元璋在太子朱標去世後精神就垮了,懷著對太子的舐犢之情,毅然傳位給朱允炆。可他又是個人精皇帝,所以在《皇明祖訓》裡留下了“靖難”的預防針。對於他來說,江山可以爭,但只能是老朱家人爭。這叫肉爛在鍋裡。
民間野史記載了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度牒。而究竟朱允炆下落如何,現在已經沒辦法證實了。
-
14 # 陳健4396
朱元璋沒有預料到朱棣造反,更沒有想到造反成功,如果他預料到,早就殺掉朱棣了。下面從三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朱元璋深沉殘忍,除掉一切反叛或疑似反叛者,卻善待自己的兒孫,信任朱棣
朱元璋造反起家,擔憂自己死後,功臣特別是武將造反,特別是在太子朱標死了以後,就借胡惟庸、藍玉等案,舉起了屠刀,殺掉了大批功臣良將,手段殘忍,世所罕見。
但是朱元璋對兒孫們很好,為了保衛中央,把成年的而兒子分封到各地區當藩王,每個藩王都有自己的部隊。給兒孫們優厚的俸祿,享有各種特權。
他很看中朱棣的,朱棣軍事能力突出,多次擊敗北元蒙古,是朱元璋特意給孫子朱允炆留在北平,看守帝國北大門的,如果不相信朱棣,就不會把如此的重任交給朱棣。
二、朱元璋有所防範
1.各王互相牽制,留下耿炳文
朱元璋把成年兒子們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並且有成千上萬護衛,就是想讓藩王們互相牽制。
朱元璋清洗了文官集團和武將高層,幾乎殺光了所有還活著的高階將領,唯獨留下了耿炳文,耿炳文打進攻戰並不出色,特別會防守。
2.朱元璋曾經猜疑過朱棣,但是猶豫不決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秘密在北平城和燕王府安插了大量的奸細,對朱棣的一言一行進行嚴密監控。
洪武二十六年,北韓國王李成桂派五王子李芳遠嚮明朝貢馬,結果李芳遠路過北平時與朱棣相談甚歡。李芳遠竟然將本來要貢獻給朱元璋的私分了一些給朱棣。這個可是大罪。
朱元璋得知大怒,甚至想要殺掉朱棣,後來被群臣勸阻。
朱元璋猶豫了,最後也沒有下手。
三、朱棣表現極好
朱棣長期駐守北平,軍事能力突出,多次深入大漠,擊敗蒙古軍隊,是明帝國北方的長城。治理地方也非常出色,約束部隊不得騷擾地方,
朱元璋評價朱棣時誇獎:“若諸王皆以燕王為楷模,實為大明之福”。
徐輝祖(徐達長子)都說:“燕王深得民望,軍紀嚴明,冠於九邊,不可輕視也。”
所以,在朱元璋做了防範的情況下,他不會對口碑極好的朱棣下殺手。
如果他相信朱棣要造反,一定會殺掉朱棣。
-
15 # 冉明正道
從歷史上看,朱元璋除了會打仗會殺人,也沒啥遠見卓識,經濟上搞小農經濟那一套,反對商業,閉關鎖國“片板不得下海”,軍事上搞狗屁倒灶的軍戶匠戶制度,文化上八股取士、文字獄。他生性多疑、刻薄寡恩,卻重視親情血緣,一方面對功臣良將大殺特殺,恨不得斬盡殺絕,另一方面卻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在政治上覆闢分封制,大封同姓王。他覺得只要大殺功臣、廢除丞相,就可以給兒孫留下一個鐵桶江山。卻沒有意識到最大的威脅來自他親兒子,來自藩王對中央集權的威脅,不然他生前就主動削藩了,不會把問題留給子孫。可見親情矇蔽了他的雙眼,他相信親情,所以沒料到朱允炆會不顧親情削藩,也就料不到朱棣會不顧親情謀反,更沒料到正是因為他大殺忠臣,打破了內外平衡,使藩鎮獨大,使他孫子朱允文急於削藩,並在面對燕王大軍時,幾無統軍大將可用……,朱元璋太自負,太想掌控一切,卻不明白這就是他最大的失誤!
-
16 # 滄浪水清纓濁足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奠基人也是設計師,在他死前他把能想到的都規劃好了,然唯獨對朱棣篡位沒有采取過防範措施,所以我認為朱棣的篡位成功朱元璋生前是沒有預料到的。
1、朱元璋的舐犢情節。朱元璋草根出身,年少喪親的經歷使他對親情格外看重。雖說朱元璋濫殺殘忍,但對自己的直系親屬特別是他的兒子們還是挺厚道的,從感情上說他不相信也不願相信他的兒子某天會篡位。
2、朱元璋的過分自信。朱元璋為了鞏固皇家權利,採取了很多措施,殺功臣、誅權臣、懲貪官、定規則,事無鉅細,親力親為。他以為他為大明所做的規劃天衣無縫,可以確保他的子孫可以世世太平,永保皇位,完全不用擔心藩王反叛,由這點看他不可能預料到朱棣會篡位。
3、朱棣沒有反叛跡象。朱棣在前期應該是沒有篡位的想法的,如果建文帝不那麼心急削蕃,朱棣也未必會篡位。促使朱棣反叛的因素很多,最終能夠成功的變數就更多了,而這些因素朱元璋是不可能預料到。
總之,一切跡象表明朱元璋無法預料朱棣可以篡位成功,關於他早已預測朱棣會篡位,且留給建文帝一些錦囊之類,都是後期好事之人的杜撰,並無真憑實據。其實很容易理解,如果他真的預料到了,以朱元璋的性格,他肯定會採取更為實質性的措施:要麼立朱棣為太子,直接把皇位給他,反正也是自己的兒子,省的他瞎折騰;要麼是為繼承人掃除障礙,平穩過渡。然而事實上,他沒有表現出任何實質性的措施去防範篡權事件的發生,因此朱元璋沒有預料到朱棣篡位,更別說能預料到篡位可以成功這件事了。
-
17 # 瀾石記
應該說,朱元璋一開始沒預料到這個結局,他光防範自己的開國功臣了,能殺的都殺了,沒料到禍起蕭牆,他器重的朱棣反戈一擊,奪了他孫子朱允炆的帝位。
在殺戮功臣方面,朱元璋甚於劉邦。首屈一指的謀臣劉基即劉伯溫被丞相胡惟庸所害,他漠然視之。胡惟庸案發後,朱元璋殺了很多人,堪比蕭何的李善長被他賜死。昔日的太子朱標曾勸過朱元璋,他卻說:我是在給棘杖去刺,以免它傷了你的手。在朱標死後,朱元璋選定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做自己的繼承人。而後,在大將藍玉的案件中,朱元璋又大開殺戒。明朝開國功臣中,除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早死外,沐英被派往雲南,只有湯和得以善終。到來後,守衛邊疆的重任就交給朱元璋封王的兒子們了,燕王朱棣由此脫穎而出。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在帶兵打仗中屢建奇功,比其他諸王都出色。朱元璋就命令朱棣統領諸王,負責征戰事宜。此前,朱元璋在太子朱標去世後,曾有過立朱棣為太子的想法,但大臣們說如果立燕王,那麼他上面還有哥哥秦王和晉王,弟弟不能比哥哥佔先,還是立皇孫朱允炆正統,於是朱棣被否定了。對這事,朱棣應該是耿耿於懷的。
朱元璋儘管沒立朱棣當太子,但還是對他寄予厚望。朱元璋曾把朱棣比作周公,希望他不負重託,像周公輔佐周成王那樣,攘外安內。朱元璋沒想到的是,朱棣就此野心勃勃,有不軌之心。朱元璋那時已經垂老了,只能把這個隱患留給孫子朱允炆了。
朱允炆登基後,感到了藩王們擁兵自重的威脅,就急著削藩,但他把實力最強的朱棣留到了最後。朱棣藉機就起兵造反了,而朱允炆要討伐朱棣,派不出像樣的大將,因為名將幾乎都被他爺爺朱元璋殺了,一般人不是朱棣的對手。加上其它的失誤,讓朱棣攻下了京城,篡位成功了。
-
18 # 三起落
朱元璋和朱允炆有一段對話可以看出朱元璋沒有想過藩王會作亂,更沒有想過如果藩王作亂該怎麼辦,朱允炆的反問給他提了一個醒,只是他不願面對現實,至死也沒有徹底削藩,而是把難題留給了自己的孫子。
朱元璋對皇太孫朱允炆說:“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憂,貽汝以安”。朱允炆反問道:“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就是說:“您老人家把守衛邊疆的任務交給了那些藩王了,敵人是進不了,但是如果藩王作亂該怎麼辦呢?”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反問:“汝意如何?”朱允炆回答說:“以德懷之,以禮制之。如不可,則削其封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甚則舉兵伐之。”
一、朱元璋為什麼不削藩
朱元璋多疑,在他眼裡大臣都外人,是朱家天下的威脅,特別是明初的功臣,功勞越大威脅越大,有朱家自己人才可靠。朱元璋為保朱家天下長久,大肆屠殺異姓功臣,分封子孫為藩王以守衛邊疆,藩王傭兵自重,有很多才能出眾,“燕王善戰,寧王善謀”,這二位尤甚。
二、細微處見人心
《建文皇帝遺蹟》記載,朱元璋晚年有一天上朝,發現燕王朱棣居然站在皇太孫朱允炆的左前方。明朝規定左為上、為大,朱棣的行為逾越了禮制,顯然沒把朱允炆放在眼裡,朱元璋馬將朱棣攆回北平去了。
這件事後朱元璋感覺到一絲不安,《明太祖實錄》記載,朱元璋重定諸王見東宮禮,“諸王來朝具冕服見天子,畢次見東宮,已有定儀,其敘家人禮,王及東宮俱常服引。禮官請王由文華殿東門入至後殿,王西向坐,東宮東面。贊禮官贊四拜,王坐受相見禮,畢敘坐,則東宮正中南面,諸王列於東西。”這就進一步強化諸子藩王做臣子的本分,想要用禮法教化藩王。
三、不給力的措施
朱元璋意識到藩王可能會造反後,採取了很多措施,防止自己死後藩王造反。
臨死前,朱元璋提醒朱允炆說:“燕王不可不慮!”,又囑咐自己的女婿——寧國公主的丈夫梅殷說:“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接著他將早已準備好的遺詔交給梅殷,說:“敢有違天者,汝其為朕伐之!”朱元璋還安排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三位顧命大臣輔佐朱允炆。
此外,朱元璋還用遺詔限制藩王,遺詔是這樣寫的:“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於世,定禍亂而偃兵,安生民於市野,謹撫馭以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有意於民。奈何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智,好善惡惡,過不及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懼,唯恐不終。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帝勿異。佈告天下,便知朕意。孝陵出俱因其故,勿改。諸王臨國中,毋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惟護衛官軍聽王。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行事。”意思是:朱允炆是我欽定的接班人,藩王、大臣都要好好輔佐他。我死了藩王不用來南京奔喪,在藩地遙祭。除王府衛隊外,藩王封地內的官員和軍隊都得聽朱允炆的。
朱元璋死後,顧命大臣齊泰、黃子澄建議削藩,持續四年的靖難之役開始,朱元璋的一番安排沒有阻止朱棣造反。(三起三落之第一落文,感謝關注)
-
19 # 西山講歷史
不要扯什麼劉伯溫《燒餅歌》這種民間地攤文學的東西,朱元璋又不是能掐會算的神棍,他怎麼會在死之前想到自己的兒子會造反?
朱元璋也是人,他可以不相信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大臣,可以找理由大殺功臣,但他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們。從朱元璋開始大殺功臣的那一刻起,很明顯就是朱元璋選擇依靠自己的兒子們統治國家。
按照朱元璋的安排,長子朱標這一支在國家中心當皇帝,其他兒子各掌兵權在周圍保護朱家王朝。這樣就沒有外人能在染指朱家的權力,保證大明王朝千秋萬代。
朱允炆也好,朱棣也好,在朱元璋看來都是自己的子孫,都是自家人,對於童年經歷過全家都餓死的苦命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家人更值得相信的了。
如果朱元璋真的料到朱棣會在自己死後造反,那麼只要死之前削掉朱棣的兵權就好,試問在當時的朝廷,朱棣有膽子反抗朱元璋的命令嗎?
朱元璋死之前,依然保留了朱棣的兵權,意思就是希望自己一家人能和睦相處,共同統治大明見山。
給朱棣留下兵權,就是希望朱棣能安份守己,安心守好大明邊界,所以朱元璋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兒子會造反。政治就是靠一群人統治另一群的人的藝術,朱元璋大殺功臣,擺明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家人們了,他的大臣和百姓要永遠成為朱家人的奴隸。
-
20 # 虐待胖子
知道朱棣有野心,所以做了針對性地安排。哪知道,後來發生了變化,原先的平衡被打破。就像曹操死了,沒人能鎮的住司馬懿一樣。
回覆列表
朱元璋沒有預料到這個結局。
立嫡長子為太子,這是皇帝自古以來傳下來的傳統,廢長立幼的弊端,朱元璋也看在眼裡,儘管長子朱標沒有四子朱棣更像自己,但還是按照傳統立朱標為太子。可惜朱標英年早逝,朱標長子也早逝,所以讓朱允炆撿了便宜,被立為皇太孫。這都和朱允炆自己的努力分不開的,朱允炆從小聰明好學,而且非常孝順,這些都是朱元璋非常喜歡的。
朱元璋為下一代的皇位順利繼位煞費苦心。朱元璋把自己的九個兒子,分封到各地,來抵抗防禦蒙古以及鎮壓各地的叛亂,並在他的《祖訓錄》裡,用嚴厲的規章條令來約束分封的諸王;還留下大臣來輔佐新的皇帝;還殺掉了很多功臣,變相的為下一代減少功臣造反的機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這些安排恰恰給朱允炆丟掉皇位埋下了伏筆。
1402年7月13日,25歲的朱允炆用自己的生命和事業,換來了一位偉大的皇帝,一座屹立在巔峰的城市,一座無法形容的宮殿,一部彰顯國威,造福萬代的鉅著,一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永樂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