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子樹下看歷史

    我是木子樹,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一、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的詩大部分都是“情”詩,但讀起來卻又非常的美妙,有一種佛法融入在裡面,可能是由於語言轉換的原因,多多少少帶了一些個人的情感,所以他的詩也被稱為開悟詩,很有哲理。比如:

    【1】: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2】: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3】: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4】: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2、蘇軾的朋友佛印

    一次,蘇東坡與黃庭堅談禪,恰有一人走過,蘇東坡說:“那人髒的滿身汙垢都生出了蝨子”;可是,黃庭堅卻不同意,指出“蝨子不是從汙垢裡生出,而是從破棉絮中生出來的”。兩人為此爭執不下,便請佛印禪師評判,佛印聽後,即寫了此詩。

    一樹春風有兩段,南枝向暖北枝寒;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此詩深含“物我一如”的思想,一切諸法都因緣而起,不可分割,都是真如實相的體現。

    佛印雖然傳世的詩不多,知名度也不如蘇軾,但他和蘇軾之間確實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而他的詩在僧人裡面也是可以的。

  • 2 # 鹹魚3230號

    我是鹹魚 我要答

    唐朝晚期詩僧,齊己,出家前俗名胡得生,經歷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個朝代。著有《白蓮集》,詩論《風騷指格》一卷傳於後世。

    過西塞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囗,楚樹吳出頭。

    終曰高雲裡,身依片石林。

    貫休,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俗姓姜,字德隱

    聞李頻員外卒

    蒼蒼難可問,問答亦難聞。

    落葉平津岸,愁人李使君。

    文章應力竭,茅土始天分。

    又逐東方去,迢迢隔嶺雲。

    寒山。唐代著名詩人,出生於宦官之家,多次投考不第,後出家。

    拾遺二手新添

    我見世間人,個個爭意氣。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闊四尺,長丈二。汝若會出來爭意氣,我與汝立碑記。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書放屏風上,時時看一遍。

    道潛 北宋詩僧。本姓何,字參廖,賜號妙總大師,自幼出家,與蘇軾等人交好。

    絕句

    高巖有鳥不知名,欽語春風入戶庭。

    白舌黃鸝方用事,汝音雖好復誰聽?

    蘇曼殊 原名戩,字子谷,法名博經,法號曼殊。光緒十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廣東茶商,母親日本人。他通曉漢文,日文,英文等多種文字,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有成就。

    為玉鸞女弟繪扇

    日暮有佳人,獨立瀟湘浦。

    疏柳盡含煙,似憐亡國苦。

  • 3 # 臥聞海棠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僧人都有詩才,下面我就來介紹幾個。

    蘇曼殊

    蘇曼殊(1884—1918),出生於商人之家,是中國近代著名作家、詩人、翻譯家,他在1903年不滿20歲時就落髮出家了。

    蘇曼殊可謂多才多藝,除了漢語之外,還精通日語、英語、梵語等多種語言,不僅會寫近體詩(古詩),也很擅長現代詩。比如《七絕·本事詩》: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這首詩可謂相當有名,仔細品讀,我們彷彿能看到一個充滿了浪漫情懷的“情僧”正在雲遊他鄉。蘇曼殊才情橫溢,既浪漫又憂鬱,可惜的是這麼一個奇才因病僅僅35歲就去世了。

    倉央嘉措

    近些年,網上流傳有許多倉央嘉措的詩作,雖然其中大多數都是假的,比如那首《見與不見》,但倉央嘉措本人確實是一位著名的詩僧。

    按照比較權威的整理和統計,于道泉教授在1930年翻譯了《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共收錄了62首倉央嘉措作品,如今傳聞的數百首、上千首基本上都是偽作。但那首比較知名的《十誡詩》原文是有的:

    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當然了,這些詩都是藏語翻譯過來的,由於語言差異,我們無法直觀體會這些詩作的質量,但要論知名度,拜後人所賜,倉央嘉措完全算得上知名詩僧。

    支道林

    支道林(314-366),我溝東晉時期著名的高僧、文學家,但他不僅精通佛法,還擅於清談,精通玄學,與當時許多名士交好,比如謝安、王羲之等。

    支道林死後,留下了《支遁集》,收錄了他在不同時間、各種場合留下的詩作共計38首。支道林是魏晉時期中國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詩作並不多,但名聲卻很大。

  • 4 # 文史醒言

    寒山。

    拾得。

    齊己。

    貫休。

    皎然。

    賈島(算半個)

    倉央嘉措

    李叔同

  • 5 # 歷史研究課

    南宋的志南和尚,志南是他的法號,因他出家做和尚,故叫僧志南。

    而他所作的一首絕句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宋人捲上曾載:“僧志南能詩,朱文公嘗跋其捲雲:‘南詩清麗有餘,格力閒暇,無蔬筍氣。

    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6 # 帶志逐夢

    我是逐夢,我來解答。

    一看到詩僧,腦海中就會想起幾個。但是我一看百度百科中關於詩僧的定義:

    通曉文藝,善於詩作之僧。又稱文僧。一般特指唐代江左之詩僧。所謂江左,即江蘇、浙江一帶

    既有廣泛的定義,也有特指的意思。我就按照我所瞭解的做下介紹。

    1、倉央嘉措

    在高中,處於對愛情嚮往的時期,每個人內心中都有一種自身渴望的愛情。情詩就成了比不可少的一部分。我特別喜歡柳永,他代表作《雨霖鈴》;也喜歡辛棄疾那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喜歡李清照的詩詞。同樣的倉央嘉措的詩也成為了記憶中表達愛情的詩句。等到了大學時期,有幸讀到一本關於倉央嘉措和納蘭若容的書,書中讓我更深層次瞭解倉央嘉措的生平和作品。

    倉央嘉措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間,曾經是藏族第六世達賴喇嘛。他的一生做了很多首詩,後人根據其作出的六十六首詩編撰成《倉央嘉措情詩》。他的詩風通俗易懂、自然流暢、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如:

    在那東方山頂,升起潔白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漸漸浮現在我心上。

    2、佛印

    據史書記載,佛印此人自幼就通讀儒家經典,五歲就能背誦古詩三千首,被稱為神童。他的佛家道號就是宋神宗所賜“佛印禪師”。他的代表作:《酒色財氣》

    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

    3、惠能

    被尊稱為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其代表作:《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4、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5、李叔同

    李叔同後來出家為僧,又名弘一法師。代表作:《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 7 # 小司馬講史

    在歷史上,曾出現了不少擅長寫詩的僧人。這些出家人才華橫溢,他們的詩作為後人所推崇。

    唐朝詩僧中,若論起寫詩,寒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詩作頗具國際影響力。自1905起,有關寒山的詩集在日本大為暢銷。其實寒山的詩作早早在元代就傳入了北韓、日本。寒山的詩通俗易懂,表現山林逸趣與佛教出世思想,為此也受到了不少美華人的追捧,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嬉皮士運動中,寒山一度成為了美華人的精神支柱。下面是一首寒山的詩作供大家學習:

    拾遺二首新添

    [唐] 寒山

    我見世間人,個個爭意氣。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闊四尺,長丈二。汝若會出來爭意氣,我與汝立碑記。

    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書放屏風上,時時看一遍。

    在宋朝,也有一位很出名的詩僧,他叫饒節。他是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大詩人陸游對其讚譽有加,稱他為當時詩僧第一。饒節善詩,尤工佛詩。下面是一首饒節的詩作供大家學習:

    眠石

    [宋] 饒節

    靜中與世不相關,草木無情亦自閒。

    挽石枕頭眠落葉,更無魂夢到人間。

    天隱圓至是元代著名的“詩禪三隱”之一,也是“三隱”中最當得起“隱”之名者。他的詩歌多寫行旅勝蹟、山川景物和酬答贈別,較少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婉可味。《曉過西湖》便是其代表作:

    水光山色四無人,清曉誰看第一春。

    紅日漸高弦管動,半湖煙霧是游塵。

    明代詩僧讀徹五歲時就出家了,他聰明伶俐,博學多聞,會畫畫,更擅長寫詩。清代著名詩人王士禛稱其為明代三百年第一詩僧。下面是一首讀徹的詩作:

    畢竟輸贏下不完

    [明]讀徹

    松下無人一局殘,空山松子落棋盤。神仙更有神仙著,千古輸贏下不完。

    八指頭陀即寄禪法師,是清末著名的詩僧。他天生愛花,自出家後,獨愛梅花,他以善寫梅花著稱,晚年有“白梅和尚”的雅號。《流水》一詩為其代表作,原詩如下:

    流水不流花影去,花殘花自落東流。落花流水初無意,惹動人間爾許愁。

    說到民國詩僧,最著名的莫過於釋弘一。他是民國女作家張愛玲最為佩服的人物。《題夢仙花卉橫幅》是他寫的一首詩,原詩如下:

    人生如夢耳,哀樂到心頭。灑剩兩行淚,吟成一夕秋。

    慈雲渺天末,明月下南樓。壽世無長物,丹青片羽留。

    上述為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詩僧,其實在國外,也有一些著名的詩僧。

    一休宗純為日本室町時代禪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他擅長寫詩,在中國有很高的知名度。

    新羅國詩僧釋慧超擅長寫漢詩,特別是五言漢詩,他的詩歌作品有《月夜南天路》、《故里燈無主》等。

    高麗國詩僧釋義天於宋元封八年入宋遊學求法,期間,他結識了不少宋朝詩僧,他自己為此也創作了不少漢詩。

  • 8 # 李愚白

    歷史上有哪些人既是和尚又是著名的詩人呢?雖然和尚會作詩的多得是,但是非常出名的卻又少之又少。

    相傳唐朝有三大侍僧:齊己,皎然和貫休。其中,貫休是最有名的,有人這樣評價:“貫休能詩,時著節高,宇內皆知”。可我們今天不聊這三人,來聊一下蘇軾的好友——道潛。

    道潛是北宋著名的詩僧,擅長寫文章,尤其喜歡寫詩。有一次道潛要去拜訪蘇軾,而蘇軾得知好友要來的很開心,立即設下酒宴來招待道歉。

    在酒宴上一個年輕貌美的歌女對道潛傾心不已,蘇軾瞬間玩心大起,慫恿歌女向道歉表白。面對歌女的表白,道潛卻是面不改色,淡定的吟出一首詩。而這首首詩也成了千古名作。此詩名為《口占絕句》,全文如下: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在這首詩裡道潛先以“窈窕”二字,道出歌女的身份,又將幽夢比作她,指出她在煩自己,一個“惱”又突出了自己的不耐煩。原本是襄王糾纏神女,他卻反其道而行,既道出歌女的糾纏,又表明自己的無意,一語雙關也算是巧妙。

    而後兩句就是表明,自己一心向佛的堅定決心,他自己潛心修佛,心無旁騖,就像那沾了泥的柳絮,不可能隨著春風的吹拂而上下飛舞。

    柳絮因風起,在古人的眼中,柳絮雖美,但有時也是輕浮的代名詞,代表男女情愛,而道潛這裡說的又不是一般的柳絮,而是沾了泥的柳絮,這樣的泥絮無法隨風飄轉。就像道潛,不會因為歌女的表白而動凡心。

    春風飄絮本是常見的現象,詩人卻以此來表現自己禪心之堅定,也算是匠心獨運了。整首詩寫得很是委婉風趣,尤其是最後兩句,連蘇軾讀後也讚不絕口。

    由此我們也能看出來道潛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僧人更是一個優秀的詩人。而在某種意義上,蘇軾和我們都是一樣的,是個會起鬨會和朋友玩鬧的普通人,而非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傲嬌詩人。

    天下的詩人千千萬萬,會寫詩的僧人最可愛。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善文、以詩知名的侍僧,如除唐代三大侍僧之外的寒山、賈島、清代的倉央嘉措等等,這些都是很有名的詩僧。

  • 9 # 南嶺說史

    所謂詩僧,是指帶點文藝範,又會作詩的出家之人。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人物,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位:唐末五代詩僧齊己

    齊己俗名胡得生,兒童時代家境貧寒,一邊放牛一邊學習作詩。

    後同度寺的和尚為招攬人才,擴大寺廟的影響力,“忽悠”齊己出家為僧,並被當時著名佛教溈山宗開創者仰山慧寂收為徒弟。

    成為和尚的齊己更加的喜愛寫詩,成年後透過雲遊各地收集素材,不斷的創作,自號為“衡嶽沙彌”。

    齊己後來碰到晚唐詩人鄭谷,虛心向學的齊己沒有放過向大師討教的機會。

    拿出自己所作的詩《早梅》向鄭谷請教。

    《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猶應律,先發映春臺。

    鄭谷讀罷此詩後,建議齊己把詩中的“數枝”改為“一枝”,齊己聽後對鄭谷頂禮膜拜。

    齊己一生寫下頗多的詩篇,在記錄唐代詩人的著作《全唐詩》之中,齊己的詩歌數量排在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之後,為第五名。

    清代紀曉嵐在其《四庫總目提要》之中評價齊己:

    唐詩僧以齊己為第一。

    第二位:唐朝詩僧皎然

    皎然,俗名為謝清晝,是東晉名士謝安十二世孫。

    他喜歡飲茶,自稱“三飲得道”,與茶聖陸羽有很深的往來。他的作品甚至被唐朝宮廷命高僧們編纂的文集之中收錄了不少佳作,達十餘卷。

    宋朝《高僧傳》評價其作品:

    文章雋麗,當時號釋門偉器。

    詩人韋應物,寫下一首詩送給皎然:

    《寄皎然上人》

    吳興老釋子,野雪蓋精廬。

    詩名徒自振,道心長晏如。

    最後來看看他的一首名詩:

    《七絕·塞下曲》

    寒塞無因見落梅,

    胡人吹入笛聲來。

    勞勞亭上春應度,

    夜夜城南戰未回。

    第三位:唐末五代詩僧貫休

    貫休,俗姓為姜,出生一個書香門第的官宦之家,在七歲時出家為僧。

    由於自幼耳濡目染家庭氛圍的影響下,貫休頗具詩名。

    他曾為五代時吳越王錢繆獻詩: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但錢繆覺得自己所管轄的十四州太小了,想要在多一點,命貫休改為“四十州”,貫休不肯,留下“州亦難添。詩亦難改。閒雲孤鶴。何不可飛。”之後飄然而去。

    以上三人被稱作“唐三高僧”。

    第四位:宋代九詩僧惠崇等

    如果沒記錯的話,小學時代語文課本上有蘇軾一首詩《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而詩中的惠崇就是一代詩僧,此詩是大文豪蘇軾據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寫就。

    北宋時期,惠崇與希晝、保暹、文兆、行肇、簡長、惟鳳、宇昭、懷古等九名和尚都頗有詩名,他們九人的作品,合稱為“九僧詩”。

    九人之中,惠崇為首。惠崇詩畫雙絕,精五律,善白描,其畫作《沙汀煙樹圖》,是中國國寶級的作品。

    著名詩作有很多,其中以《訪楊雲卿淮上別墅》為五律詩中的代表之作:

    地近得頻到,相攜向野亭。

    河分岡勢斷,春入燒痕青。

    望久人收釣,吟餘鶴振翎。

    不愁歸路晚,明月上前汀。

    其實歷史上著名的詩僧還有很多,如明朝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的詩僧正淳,其著名詩篇有《詠苔》:“青如蚨血染頹垣,漢寢唐陵幾斷魂。莫笑貧家春寂寞,漸隨積雨上青門。”

    此外還有明秀源潭等。

  • 10 # 大黃扯點歷史

    “禪”是梵語ohyana一詞音譯的簡稱。唐代高僧陳玄奘譯為”靜虛”,也就是靜靜地沉思。它的內涵是將散亂的心念集中,進行冥想。它要求人們排除一切干擾,意識集中,進入一種單純,空明的狀態。

    佛教與其它宗教有著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不單純地依靠信仰,而更注意”智慧”,強調”慧解脫”,也就是說,佛教徒一定要透過自己的努力,用心靈智慧去感知宇宙,認識人生,消除痛苦,獲得解脫,從而達到”大徹大悟”的理想境界。而”彈宗”則更是追求心靈的慧悟。

    禪詩即佛教詩歌,是指宣揚佛理或具有禪意禪趣的詩。又稱禪理詩,它包括一般的佛理詩,中國佛教禪宗特有的示法詩(指傳示佛法教義的詩,是以詩明禪),開司詩(指禪師以詩描述經過修行啟悟的禪悅心態),頌古詩(指從多種角度用詩歌對古代的公案,機緣,話頭加以歌頌闡釋,一則古代案,一則機緣,一則話頭,分別由多人共寫)等等。這部分禪詩的特色是富於哲理和智慧,極具宗教色彩。自從佛教在漢晉之際從印度傳人,這類詩就應運而生。

    不但許多僧人寫禪詩,許多崇佛的文人,包括許多名詩人也寫禪詩,據粗略統計,其數量達三萬多首,是中國古代詩歌遺產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詩僧是中國佛教僧侶隊伍中的特殊組成部分,也是詩人隊伍中的特殊人物,是文學與宗教雙重人格的具體體現。

    中國詩僧的得名是由王梵志,寒山,拾得開始的。他們的初衷並非傾慕禪詩之獨特空靈,而意在導俗人佛,教化世人,宣洩個人激憤。《全唐詩》共收錄詩僧116人,再加上《全唐詩》缺刊,主要於敦煌石室見到其詩的王梵志,現在已知的唐代詩僧總數是117人。唐代詩僧中,初以王梵志聲名最著,影響最大。據當代學者張錫厚先生整理的《王梵志詩校輯》一書統計,王梵志詩現存有348首,其中有關訓世的詩作相當廣泛,涉及倫理道德,世態炎涼,諷刺勸誡世人等內容。但內容最多,影響最大的是以佛教教義來訓世的作品。

    王梵志的詩句如白話,往往發端於日常小事,而歸結出生活的真諦,具有禪偈式機趣。1982年3月,任半塘《王梵志詩校輯·序》首開先河,概括出王梵志詩的特點,即”早”,”多”,”俗”,”辣”。張錫厚《關於王梵志思想評價的幾個問題》,認為王梵志的思想以佛為主,雜糅佛釋道。王梵志十分強調信佛是達到修身目的的最好途徑,並認為修身須早。王梵志在《世間日月明》詩中說:”聞強造功德,吃著自身榮。”認為世人應趁年輕身強體壯之時多積功德,多行善事,才能給自己帶來福報。

    王梵志還洞悉到有人假言信佛假修身,王梵志在《人生一世裡》說,有人”口道願生天”,但又無具體措施,最終”不免地獄撮”。他們儘管在敬佛時用了最重的禮節,但由於心不誠,無實際禮佛的舉動,入地獄是必然的。《虛沾一百年》(其一)中寫道:”須臾得暫時,恰同霜下草。橫遭狂風吹,總即連根倒。悠悠度今日,今夜誰能保?語你愚痴人,急修未來道。”勸誡世人,就算暫時得到平安,就像縛於霜下之草,總有被狂風連根拔倒的危險,就算白天可以安然度過,晚上也不一定能保全。告誡各位執迷不悟的眾生,還是多為來生積德行善。又如在《虛沾一百年》(其二)中提出:”把拳入地獄,天堂無人到。打破五戒身,卻入三惡道。一入恆沙劫,不須自懊惱。”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本詩意思指,如果世人做不到佛教的五戒律青,一旦進入恆河之沙般多的劫數中,就難以逃脫了,到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王梵志認為”一身無本利,四大聚會同。直似風吹火,還如火逐風。火強風熾疾,風疾火愈烘。火風俱氣盡,星散總成空。”

    在王梵志看來生命是所謂”四大”,即地,水,火,風依一時姻緣聚會形成的,其關係就像火與風互相依存,互相藉助一樣,一旦風停火盡,人生也就歸之於虛空。因此人生如寄,虛幻不實。”世無百年人,擬作千年調。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人生無可避免的歸宿,就是死亡。無論尊卑賢愚,人人都無法擺脫的命運就是城外一人一個的墳地。”運客慢悠悠,人生浪聒聒。死時天遣死,活時天遣活。一旦罷姻緣,千金須判隔饒君鐵甕子,走藏不得脫。”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佛教認為世人應該修行佛法,渡脫生死。王梵志捨去了對佛教的宣講,直接就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表現,進行直白而透析的揭示,讓人因此感悟人生,棄惡從善。

    王梵志認為錢財,女色,名位都是身外之物,最終都非你所有。從他的很多詩作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待這些問題的看法。《吾富有錢時》日:”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生動描繪有錢與無錢時,”婦兒”對我截然不同的態度,世態炎涼盡顯其中。同時,本詩還表達了因果相報的佛教觀點。”不羨榮華好,不羞貧賤惡。隨緣適世間,自得恣情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表現出方外之人的閒適,自得其樂。

    “我有一方便,價值百匹練。相打長伏弱,至死不入縣。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費袞《梁奚谷漫志》卷十)本詩用第一人稱寫,展現的卻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戲劇性場面。”騎大馬”者與”擔柴漢”,是貧富懸殊的兩極。而作為這兩極間的騎驢者,他的心情是多麼矛盾,他比上不足,頗有些不滿,但當他看到擔柴漢時,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來。詩人這裡運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個形象,末句一點即收,饒有情趣,章法也很獨到。既可看作是正經的,勸喻的,又可以讀為揶揄的,諷刺的。但作正面理會則淺,作反面理會則妙不可言。如”我有一方便”一首,作勸人忍讓看便淺,作弱者的處世哲學之解剖看則鞭辟入裡。“他人騎大馬”一首,作勸人知足看便淺,作中庸者的漫畫像看,則維妙維肖。

    詩人沒有作概念化的枯燥說教,而採用了“象教”一一即將理予以形象的顯現。而他所取的又並非憑空結想的概念化形象,而是直接從平素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積累中擷取來的。它本身不惟真實,而且典型。當詩人只滿足於把形象表現出來而不加評論,這些形象對於思想(詩人的)也就具有了某種相對的獨立性和靈活性。當讀者從全新的,更高的角度來觀察它們時,就會發現許多包含在形象中然而不一定為作者所意識到的深刻的意蘊。王梵志這種性格解剖式的筆調犀利的幽默小品,比一語破的,鋒芒畢露的諷刺之作更耐讀,藝術上更高一籌。

    張錫厚先生曾經指出,唐代詩人王維,皎然,顧況,自居易,羅隱等多少都受到以王梵志為代表的通俗詩派的影響。而寒山,拾得,豐乾等詩僧是王梵志的忠實信徒。王梵志的詩作通俗曉白,用語淺近,但意味深長,對後世影響深遠。

  • 11 # 小民學歷史

    一、皎然

    僧皎然,俗姓謝,字清晝,吳興人,唐代著名詩僧,謝靈運的十世孫。後世將他推為詩僧之冠。同時他也是茶文化的開創者,於陸羽並稱。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尋陸鴻漸不遇》

    二、拾得

    拾得,生卒年不詳,本為赤城孤兒

    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貓。

    若能悟理性,那由錦繡包。

    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

    一群取相漢,用意總無交

  • 12 # 流雲—經典影像

    潛和尚,他是北宋的詩僧。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自幼出家。與蘇軾諸人是好友

    元佑中,住杭州智果禪院。因寫詩語涉譏刺,被勒令還俗。後得昭雪,復削髮為僧。著有《參寥子詩集》。

    懷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字藏真,俗姓錢,幼年好佛,出家為僧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

    貫休七歲出家和安寺,日讀經書千字,過目不忘。他一生苦節厲行,雲遊各地。唐天覆(唐昭宗年號,公元901年四月~公元904年閏四月)間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並賜以紫衣。

    貫休能詩,詩著節高,宇內皆知。

  • 13 # 吃肉長鬍子

    唐朝的各階層的人想結交達官顯貴有效的手段就是寫詩,寫得好平步青雲。僧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也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所以湧現出了大批的詩僧。由於詩僧的地位特殊,詩歌通常多禪意和神秘,個人比較喜歡寒山。

  • 14 # 赤峰天樂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寒山詩”是唐代僧人、詩人號寒山子所作的詩。世傳貞觀年間台州刺史閭丘胤所作《寒山子詩集序》。

  • 15 # 大宋樞密副使

    賈島算的話,毫無疑問是第一。

    然後是貫休和皎然。

    唐代以詩取士,詩寫得好的難免有博取功名的念頭,所以詩僧並不多。

    唐以後倒是不少,但水平都不高,喜歡寫機鋒禪語,沒有什麼藝術價值。

    近代蘇曼殊不錯,還有李叔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漫畫推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