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貓哥
-
2 # 窯洞灰哥
就今年目前的行情分析,雖然豬肉價格還是居高不下,雞鴨成為中國肉類的替代肉品,而且我們雞鴨主要以國內銷售為主,當然雞可能有一部分出口,但是今年的當下行情上半年不建議以養殖雞鴨為主業,當然還是要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首先如果大規模養殖雞鴨,我們先以下蛋雞鴨來說,目前雞鴨飼料的價格已是居高不下,遲遲沒見下跌趨勢,但是眼下受疫情影響,雞鴨蛋價格可以說是一跌再跌,養殖農戶可以說基本沒有什麼收益空間,目前全球的疫情對中國雖然表面影響不大,但是華人的飲食習慣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全球的疫情持續多久還不知道,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有我們中國這樣的國力,這樣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下蛋雞鴨來說,大概三個月基本可以下蛋,也就意味著三個月之後就得考慮銷售,同時就得看有沒有收益空間了,你覺得三個月內全球疫情能全面結束嗎?我看未必,我們中國國力如此強大,華人如此團結,現在大部分城市都還在三級預備,更何況很多不如我們中國國力,團結就更不用說了吧,所以下蛋雞鴨上半年不建議以主業來經營。
然而肉雞或者肉鴨,它們的成長週期就更短,大概1個半月基本可以上市銷售了,而且目前飼料價格我就不用多說了吧,雞鴨肉價格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所以上半年也不建議養殖。
然而從散養土雞鴨,這個就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了,這個行業畢竟出發點是綠色和健康 ,所以會好一些,未來也會是有非常大收益空間,但是散養要想健康還低成本,那就對我們的養殖技術就要求更高了,畢竟不好控制,散養更要考慮自己身邊的養殖環境,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就是復養的時間段把握也都是非常關鍵。
-
3 # 俊彥媽媽在江南
個人覺得由於去年豬瘟影響,導致豬肉價格上漲厲害,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期間停工停產,人們收入減少,相比豬肉牛肉的價格,雞鴨價格會略低很多,而且營養價值也還不錯,今年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改吃雞鴨。所以雞鴨銷量會比往年高一些
-
4 # 贛州農村阿鵬
其實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其實行情好壞跟我們關係真不是很大,就算行情很好,你的雞養的不好一樣賣不到好價錢,就算是賣到了好價錢,你的雞成活率很低一樣賺不到錢,行情不好,也不一定說賺不到錢,你的雞養的好成活率高,口碑好,基本上都不愁賣。養殖和炒股類似,都喜歡跟風,行情好大家都買進,行情變化很快,行情一下跌,大家都賣,到頭來虧的還是散戶,養殖還是要有顆平常心。
-
5 # 帥鄉彬哥
今年疫情對養雞養鴨影響挺大,我堂哥去年八月份回家跟他朋友一起合夥養雞,養的是黑色土雞,具體品種沒問,不怎麼長肉的那種,想的是過年剛好出籠,結果疫情來了,養到四月底才零零散散的出掉一些,多吃幾個月的包穀,基本是虧本。
-
6 # 南方兔業文化王福勝
關於養殖業,我誠懇的說一句,相比較於種植業來說,風險較大一些。養殖動物,動物是有生命的東西,不僅僅是受自然氣候影響,也受疾病疫情影響,還有從業者的技術管理水平高低因素決定。
雞鴨屬於普通家禽,餐桌上的常客,消費量也大。至於說行情吧,其實是與你周邊的市場需求有關,其次是選擇對路的品種,再一個就是看你的營銷力了。就是一件奢侈品擺到地攤上也賣不出來什麼好價格。至於提到“今年”,完全不要過於擔心疫情影響到這點事兒,人活著是要吃東西的吧?建議考慮飼養方式方法定位於散養,能做到種養結合迴圈生態模式的最佳。大規模投資大批次養殖肉雞肉鴨的想法,不建議有。
-
7 # 累167071407
今年疫情對養雞養鴨影響挺大,我朋友養的是黑色土雞,具體品種沒問,不怎麼長肉的那種,想的是過年剛好出籠,結果疫情來了,養到四月底才零零散散的出掉一些,多吃幾個月的包穀,基本是虧本。虧了不少
-
8 # 天昊gg
最近兩年,鴨子的價格並不是很穩定,平均起來是6元1斤,差不多一隻鴨子出欄能有6.5斤,算起來差不多鴨子就能買39元一隻,根據養鴨的成本計算,一隻鴨苗需要2到3元錢一隻,經過幾個月的養殖,需要餵養的飼料大概是20元左右,算出來從鴨苗到出售前的成本差不多是23元錢一隻,能得出來的利潤是39元減去23元,得出15元左右的利潤,再乘以養殖的只數,就可以算出所有的利潤了。
這兩年養鴨利潤還是可以的,但是這只是相對來說,如果你是一個工作穩定月收入五千左右那我勸你還是別養鴨了,首先你得有自己的土地,然後五萬元左右的大棚錢,我說的是養肉鴨,,自購自銷風險大,替公司代養還是可以的,每棚鴨苗一萬隻左右廠家出飼料,如果死苗在你利潤里扣除,每棚鴨的利潤一萬元左右,一年五棚苗,我鄰居就在養殖這種,養殖風險大投資需謹慎!
鴨子其實最好的食物,任何病人,三高人都可以吃,病後恢復健康也是補品,價格也不貴,比吃任何保健品好,我認為一九年價格會平穩些,鴨農也不虧。特別鴨蛋是最好食品和補品,你看外華人早點都吃蛋糕,人人身體壯,非常健健康康,應該全中國男女老少應學習外華人,物補比藥補好,這是我健議全國身體都健康記!
18年禽類養殖算是順風順水的了,蛋類價格一路飆升,不過接近12月份價格呈下降趨勢,19年估計中等吧!
首先2019年的經濟情況現在還不穩定,但是中國整體經濟還是成上升趨勢,養殖鴨子也是根據整體市場行情來判斷:
如果市場需求量大,又有好的銷售渠道和好的養鴨技術,養鴨前景肯定是好的;
如果市場需求量小,對鴨的需求也就小,養鴨前景會有影響。
就拿我家養鴨來說,養鴨也有風險,但風險比養雞小,因為鴨的抵抗能力好,養鴨效益都是看市場,如果市場出現禽流感,那麼鴨子的價格就會很低,因為很多人不敢吃鴨肉,所以你怎麼控制成本也會虧本,再一個就是打疫苗,防瘟疫做到位,平均一個鴨子成本二三十塊,養大可以賣三四十塊,一個鴨子的利潤就十塊錢左右!養殖時間要五十天左右!
首先從市場角度分析,2019年行情會比較好!2018年全國範圍內養豬業,因疫情影響遭到重創,母豬存欄會非常少,母豬的減少,直接影響到育肥豬存欄量的下降。咱們吃豬肉是老百姓肉食消費的主體。2019年豬肉會大幅度減少,那麼老百姓飲食結構就會轉向其它肉類,鴨肉就是其它肉類的最好選擇。
在19年養鴨的行情怎麼樣誰也說不準的,如果能預測準那肯定是發財了。不過想養鴨就要有過硬的養殖技術,前期鴨苗的孵化,出鴨後小鴨的精心飼養和瘟疫的防控,這些是技術中的重中之重。後期成品鴨育肥和銷售也是關鍵,總之養殖業風險很高,要把技術學過硬了才能很好的把控風險,立於不敗之地。
-
9 # 壽鄉小二
你好!個人覺得今年養雞養鴨的行情不容樂觀。首先,現在養殖雞鴨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雞鴨的數量不斷增長,就拿我們這邊來說新建的雞場隨處可見、很多山塘都開始養鴨子,現在的雞鴨供過於求,很多養殖戶開始用車往周邊的村子進行低價銷售,競爭非常激烈;其次,現在的養殖成本不斷的增加,尤其是飼料價格增長,但是養殖好的成雞鴨價格不增反降;最後,雞鴨消費者的消費數量再減少,受疫情的影響有不少消費者的收入在減少甚至是沒有了收入,還有一些消費雞鴨的渠道還沒有恢復營業等等,這些因數多多少少影響了雞鴨的銷售。綜上所述,對於還沒有踏入養殖行業的人,今年要養雞養鴨的一定要三思。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10 # 咖啡不懂酒的醉9792
今年應該是不適合投資養殖的,(特別是返鄉新投資養殖)國家大力發展養殖,加上疫情影響,就業率低,很多返鄉的人回到老家,閒著也是閒著,前幾年掙了錢,就想著在家做點什麼,投資養殖業應該是返鄉人員中佔比是最大的,技術,銷售渠道,價格等因素,今年前景應該是不理想。
-
11 # 農村戶外小胡
各地肉毛雞價格紛紛下跌,關於毛雞價格未來的走勢眾網友的判斷迥然各異,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在2月15的預測中提到,抓緊時間進苗,那是因為通貨膨脹的前提下,作為肉雞飼養戶的生產者,透過高投入、也會獲得高效益。至於高效益,自2月15日之後進苗的人,效益逐漸減小,也對應著當前的毛雞價格逐漸下跌。毛雞價格是否會繼續下跌,這個要根據消費需求進行分析。當前肉類、蔬菜類價格普遍比4月份有所下降,一方面是進入夏季,蔬菜供應增大,價格下降,同時肉類消費需求降低。另外,毛豬的供應也有所增加,儘管,毛豬的供應甚至遠低於正常水平,但是這是一種相對的供大於求,市場上豬肉的價格下降有限,嚴重影響了豬肉的消費需求。而對於肉雞產品的消費需求,我們應該分開來考慮:首先是活雞銷售即整雞的銷售或者白條的銷售,這個市場的消費需求有限,其主要消費群體為流動人口,也就是說我們的打工人群。這個其消費需求與經濟有一定的關係,當國家經濟形勢好,勞動力就業大,其消費需求勢必增大,但是最近幾年來,其流動打工人群的數量逐漸穩定,消費需求增加也有限,可以說基本上消費達到了飽和。其次是分割的肉雞產品,其消費需求為出口或者國內的13億人口,消費形式也比較多樣,如雞肉加工後產品、滷菜等等。消費需求也很大,而且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其消費需求日益增大。所以,反映在肉雞市場上,也就是以屠宰場分割冷凍為主的北方市場,毛雞價格相對堅挺。而南方缺乏肉雞屠宰分割的地區,毛雞價格相對波動較大,近期進入了低迷狀態。可以這麼說,北方的毛雞價格日趨合理化,進入了正常利潤的範圍。而南方的毛雞價格受出欄數量的影響,波動比較大,即使跌破成本價也不為過,而價格高的時候,形成有價無市的虛高價格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近幾年來,南方毛雞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近幾年,毛雞單隻利潤不時有10元一隻的行業新聞,刺激著越來越多的投資“洗錢者”(主要是通貨膨脹壓力下的一種投資過熱),當然這也與南方人投資嗅覺比較靈敏有一定的關係,總之,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南方的養雞業最近幾年發展的速度超過了北方。所以,當前的結果是南方價格低於北方,養雞戶的利潤更是遠低於北方,回想2年前,南方價格,以江蘇、浙江為例,毛雞價格一直高於山東價格0.5元/斤(禽流感例外),現在這種行情已經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了。據很多統計表明,我們國家每年的肉雞產量增加為10%左右,據我所知,我們地區的肉雞產量幾乎是每年增加20-30%。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產生的後果即將對肉雞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南方必須上肉雞屠宰加工冷凍裝置第一:肉雞養殖,一般都為沿海各省,進出口貿易方便,上大型肉雞加工廠,目的是進行進出口貿易,胸脯肉出口歐美,腿肉出口日本,進口回雞翅、雞抓,滿足國內畸形的消費需求。第二:南方政府有錢,補貼給屠宰場,提高收購價格,以彌補南方養雞戶成本高的損失。與北方養雞相比,南方玉米都從北方運過來,同時南方工資比較高,所以南方飼養的肉雞加工成肉雞產品,其價格肯定高於北方肉雞產品直接南運,所以需要政府來平衡。第三:南方的肉雞專業化合作社已經逐漸顯示雛形,只是手頭上缺少資金,缺少政府牽頭,條件已經基本具備。第四:南方有大規模的養殖戶,只是因為對行情的不確定,不敢大規模上雞,如果全部滿欄飼養,出欄數量可以相當於當前數量的3倍以上,供應不成問題。跑題了,還是說具體點行情,綜合以上看來,未來山東毛雞價格會在4.7-4.9之間徘徊,當然前提條件是玉米、豆粕行情相對穩定,穩定一段時間之後大約一個月,然後也是逐漸下滑,不過下滑速度很慢,因為數量逐漸增大的同時,消費需求也在增加。而南方的毛雞價格也就不用再說了,發展速度過快,是該嘗一下苦果,然後思考肉雞行業的出路問題了。
-
12 # 卓創農業資訊
【導語】4月中旬起國內白羽肉雞價格正式開啟“下跌模式”。截至4月底,國內毛雞均價跌幅高達24.90%。五一假期如期而至,國內肉雞價格並未延續前期下跌走勢,假期內毛雞均價穩中上漲,節後毛雞均價較節前環比漲幅8.77%,可謂逆流而上。雞價反彈原因幾何?後市毛雞價格是漲是落?本文將對以上問題進行重點解讀。
1產品走貨速度加快,企業庫存高位回落
五一節前國內毛雞市場交投平淡,受終端市場需求不足影響,下游肉雞分割產品走貨不快,中間商拿貨積極性一般,多持觀望心態,節前一週屠宰企業庫存仍處67%相對高位。假期臨近,部分肉雞養殖戶擔憂屠宰企業放假,節前集中出欄毛雞,假期內毛雞出欄量有所減少,屠宰企業收購難度增加,屠宰量穩中下滑,毛雞價格亦由3.65元/斤持續走高至3.97元/斤。考慮到假期期間國內肉雞分割產品價格仍處低位,加之毛雞價格走高提振,部分中間商拿貨心態轉好,適量補充自身產品庫存,廠家出貨速度較節前相比有所加快,節後屠宰企業凍品庫容率為59%,較節前下滑8個百分點。
圖1
2 4月孵化場出苗持續增加,5月毛雞供應量或上漲
圖2
從卓創資訊統計樣本孵化企業出苗資料可以看出,4月初起國內孵化場企業出苗量呈持續走高趨勢,周度出苗量由1903.00萬羽持續走高至2034.00萬羽,環比漲幅6.88%。4月樣本孵化企業總出苗量為9806.00萬羽,環比漲幅6.70%,同比漲幅6.06%,疊加肉雞養殖週期判斷,預計5月國內毛雞出欄量或較4月繼續增加。
3 市場需求緩慢恢復,後市雞價仍延續弱勢
從終端市場需求來看,白羽肉雞下游消費領域主要集中於團膳、快餐及家庭消費。前期學校食堂關閉,下游餐飲恢復緩慢是影響產品走貨不快主要原因。截至5月6日,全國已經有26個省份把開學的時間表公佈了下來,但仍以畢業年級開學為主,預計5月期間肉雞產品領域受開學利好提振較為有限,國內肉雞市場消費仍存在較長恢復期。屆時國內毛雞出欄量繼續增加,市場需求無明顯轉好趨勢,毛雞走貨或延續弱勢,預計5月中下旬國內肉雞價格仍以震盪下滑為主。
-
13 # 河北農村小張
其實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其實行情好壞跟我們關係真不是很大,就算行情很好,你的雞養的不好一樣賣不到好價錢,就算是賣到了好價錢,你的雞成活率很低一樣賺不到錢,行情不好,也不一定說賺不到錢,你的雞養的好成活率高,口碑好,基本上都不愁賣。養殖和炒股類似,都喜歡跟風,行情好大家都買進,行情變化很快,行情一下跌,大家都賣,到頭來虧的還是散戶,養殖還是要有顆平常心。
-
14 # 鄉村小楷
家禽行業每年都會有很大的波動,那為什麼還會有很多人投入這個行業呢?因為覺得這個行業技術含量和投資成本都不是很高。以養雞為例,行情和利潤如何呢?這主要是取決於你養殖的是什麼品種了?品種不一樣當然利潤和成本也不一樣了。首先你要考慮自己都需要承擔什麼風險。比如說。
▼~肉雞
肉雞生長速度快週期短見利也快,從雛雞到成品雞四十天即可從幾兩長到三至四斤重,有很多行成規模的養殖場都已肉雞養殖為主。但是肉雞養殖技術含量要求比較高一般個體養殖不易掌握。因為生長速度快的原因容易發生各類疾病和傳染病,防控不及時的話很容易全軍覆沒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個人不推薦
▼~蛋雞養殖
雞蛋是我們生活中大部分人日常補充營養不可缺少的營養品,那麼蛋雞養殖前景肯定很廣闊了?蛋雞是一個持續收入的行業,但這段時間雞蛋行情波動較大價格忽高忽低縮水很嚴重。並且據我所知雞蛋價格每年都會有較大的變化很不穩定。而且大規模養殖每天的飼料錢就是一比不小的開支。所以也不推薦養殖
▼~柴雞養殖
近幾年農村發展迅速,許多年輕人回鄉創業。以電商和直播平臺為基礎,推廣農村綠色食品。無公害養殖的家禽農村綠色蔬菜水果等,農村柴雞即是綠色食品在電商平臺很熱銷。可以以電商為基礎做特色家禽養殖,利潤是普通雞的好幾倍。利用當地資源,本地柴雞抵抗力強不易生病養殖簡單多以散養為主。極力推薦
總結,雞鴨養殖行情還是很樂觀的。但最好結合當下較火的農業電商平臺,現在各地都很支援農村創業。做特色產業既可以得到當地政府的扶持,還可以得到可觀的利潤何樂而不為呢?
-
15 # 春偉養牛
現在一頭良種牛犢基本上要一萬元起步,而正常情況下一頭母牛一年只能產一頭牛犢,甚至有些母牛因產後長時間不發情、妊娠期間流產等原因兩年都不能產一頭牛犢,這種情況下勢必會嚴重影響養牛效益的產出。今天小編便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母牛流產的常見原因,希望養牛戶朋友看完後能夠加強防範工作。
1、機械性流產
妊娠母牛相互抵撞、劇烈運動及受到驚嚇等一些外力造成的流產,都可以成為機械性流產。對於預防母牛機械性流產可從管理方面入手,妊娠母牛可進行拴養或採用小欄散放飼養,不要大群散放飼養,以免相互頂撞造成流產,避免對牛群進行驚嚇,特別是過年期間一定要避免在牛場周圍燃放煙花爆竹。另外在需要給母牛打針、防疫時,抓牛動作一定要輕緩,切勿急追猛趕,以免造成流產。
2、營養不良性流產
當母牛飼養管理條件差,母牛膘情較差,營養攝入難以滿足胎兒的生長,這種情況下母牛便容易出現流產,另外母牛缺乏硒、維生素E等微量元素、維生素的情況下亦容易出現流產。母牛進入妊娠期後一定要加強飼養管理,妊娠前期母牛膘情適中的情況下不用刻意增加飼料營養,只需要按照空懷期的營養標準飼餵即可,進入妊娠中後期則要適當增加營養供給,同時注意多喂一些青草和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3、黴菌毒素流產
妊娠母牛長期採食黴變的飼草飼料,體內黴菌毒素累積到一定量之後也會出現流產。飼草飼料一定要加強存放,以免出現黴變,當飼料出現黴變後一律禁止喂牛。
4、酸性流產
母牛長期、大量採食青貯玉米秸稈、酒糟、豆腐渣等酸性較大或含酒精的飼料,便容易出現流產、弱犢或死胎的現象。妊娠母牛應禁止飼餵酒糟、豆腐渣,青貯玉米秸稈可在新增碳酸氫鈉等緩衝劑的情況下少量飼餵,一般不建議超過粗飼料總量的20%。
5、習慣性流產
母牛上胎出現子宮脫垂或流產的情況下,便容易出現習慣性流產,對於這類母牛應助於安胎、保胎,若再次出現流產則建議及早進行淘汰。
6、炎症
當母牛患子宮內膜炎等生殖器炎症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流產的現象。母牛產後一定要加強護理,產後胎衣不下的情況下及時注射縮宮素或其他對症治療,產後前3天注意消炎,產後前7天最好每天喂一次益母草水促進惡露排出及子宮恢復。
7、藥物性流產
有些藥物或疫苗標明孕牛不可用,或者大家沒有按照說明或獸醫師指導使用,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流產的現象。當母牛患病需要治療或需要進行防疫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或獸醫師指導進行用藥,同時在抓牛、打針的過程中動作一定要輕緩。
8、疾病造成的流產
很多疾病都可使牛出現流產,例如布病、衣原體等,其中以布病最為常見。當母牛出現流產後,應第一時間檢查是否患布病,對於患布病母牛建議淘汰,不可進行治療。牛群每年應檢查1~2次布病,發現布病牛就隔離淘汰,直至全群沒有布病牛檢出。
-
16 # 鄉間小左
今年養雞鴨行情如何?
上半年肯定血虧,大食堂,酒店,做餐飲的不正常該往哪送?不說遠的,過年一百塊買四個左右的雞鴨價格到現在依舊沒變,相反還有下跌的情況。
隨著疫情消失,公共場所逐漸迴歸正常,下半年雞鴨價格有望回升。如果有條件可以放心養殖。
-
17 # 中國新農民
就目前來看鴨子市場需求量穩中有漲,養殖面積近幾年也是逐漸擴大,雖然前景不錯,但是在走訪了很多養殖戶朋友後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中國農業養殖技術的不斷提高,裝置機器以及藥劑的不斷更新,養鴨戶都普遍出現了一種對養殖管理很懈怠的態度,這導致了整個養殖場都處於低效率的執行之中,我認為這種狀態如果不改變的話,對於養殖戶朋友們來說,養殖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目前很多比較仔細的養殖戶朋友都會發現行業中的一個現象,那就是有的人養鴨數量不多,但收益很高,而有的人養鴨數量很龐大,最後收益卻並不可觀,這是為什麼呢?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日常管理鬆懈,消毒不及
首先,我認為這是養殖戶朋友們對養鴨的日常管理出現了問題。懶惰思想的產生讓很多養殖戶都對養殖的細節不重視,面對一些問題覺得沒什麼大不了,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我認為但凡是養殖業,不管飼養的是什麼型別的家畜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各種疾病發生,那麼日常的消毒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大部分養殖戶在剛開始養鴨的時候都會比較注意這一點,可是在做了幾次之後,看不到有什麼明顯的效果,而且消毒的過程又很麻煩,久而久之就不再重視這個工作。
但是大家要知道,所有的鴨類致病菌都是體積非常小的生物,它們為了躲避對自己不利的環境回藏身在任何你想不到的地方,當大家忽略了消毒這些工作就會讓這些致病菌數量急劇增加,到時候就會衝破鴨類的免疫系統,也就引發了疫病,而正常的消毒滅菌工作並不是從根源上消滅它們,而是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減少它們的數量,進而大幅降低鴨類的發病率。
清毒康(純中藥)抗病毒 提高抵抗力
【主要成分】:貫葉連翹、魚腥草、柴胡、雙花、紫錐菊、黃芪等
【功 效】:高抗病毒。主治感冒、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病等
抗病毒 提高抵抗力 調和脾胃 提高機體綜合抗病能力!
防疫前使用淨化野毒,降低應激!
二、不控制成本,場地設定不科學
其次,很多養殖戶朋友慢慢開始變得不控制自己的成本支出。就目前市場的狀況來看,我認為養殖鴨子並不是什麼利潤空間特別大的養殖專案,而養殖過程中的浪費現象卻一直沒有改變,這是鴨類養殖最後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大家在養殖場裡用到的飼料槽設計和放置的不科學,每次投放飼料太滿,一天餵養一次,一年下來一隻鴨子就會浪費掉兩斤到三斤的糧食。此外,平時不注意對鼠類鳥類的防範,都會造成每年幾十斤飼料的白白浪費。而大量出現在養殖場中的老鼠還會攜帶各種病毒,一個不注意就會在鴨群中擴散爆發。
而很多養殖戶朋友並沒有在每天晚間去養殖場觀察鴨子狀況的習慣,也沒有標號和記錄的意識,這就讓鴨子在平時感染了疾病或者出現了異常的時候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理,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有些養殖戶雖然能夠發現問題,但是之前並沒有一套完整的應急措施和方案,因此面對問題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養殖心血付諸東流。
三、缺乏必要的免疫工程
最後一點,對於養殖場內的鴨群缺少必要的免疫工程。我認為所謂的家畜家禽免疫程式並沒有什麼是最好的什麼是不好的這個區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飼養鴨類的特點來進行科學合理的疾病防疫,而最主要的防疫物件就是鴨類常見的一些傳染性疾病。
有些養殖戶朋友不願意在自己養殖的鴨子身上多下功夫研究,在免疫問題上往往去詢問或者是去參考其他養殖戶的辦法,甚至還有些養殖戶朋友自己為了圖方便圖省力把原本適合自己養殖鴨類的免疫程式給搞的非常混亂,這種盲目的跟風行為和沒有計劃性的防疫都會大幅降低鴨類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一旦有疫病爆發,就會在養殖場內所有的鴨群中反覆發作,最終導致養殖戶朋友們的利益受到損害。
對於飼養鴨子進行防疫這一方面我的建議是從重視基礎防疫工作開始,比如產蛋鴨在開始產蛋後的三個月之內補充一次H9疫苗,而疫苗必須要透過正規渠道選擇在有資質的地方開展。
另外,還要注意使用多聯疫苗的問題,這裡說的多聯疫苗不代表越多越好,疫苗本身就是相互性的,對病毒抵抗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鴨子各部位的正常機能,有時候聯的過多還會因為防禦能力下降,導致免疫後疾病的發生,因此有條件的養殖戶朋友還是應該堅持以單獨防疫為主。
回覆列表
鴨子一直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禽類,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肉類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那麼,2020年養殖鴨子賺錢嗎?養殖3000只鴨子利潤怎麼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2020年鴨子養殖前景分析
現在,養殖鴨子的總量每年遞增10%-15%,國內市場每公斤鴨肉的價格比雞肉高出1.5倍,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鴨子肉質鮮美,脂肪含量低,所以鴨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在逐漸增長。
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鴨產品的消費市場將從城市拓展到農村,特別是中國作為世界水禽第一生產大國,在養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品種資源優勢。
中國蛋鴨品種也是很多的,比如莆田鴨、紹興鴨、金定鴨,五百日齡的產蛋量為250-280枚,每枚蛋重62-70克,雛鴨100日齡的成活率在93%以上,在世界同類鴨中,其生產潛能均處於領先水平,可以說養鴨業潛力巨大。
二、養鴨成本分析
三、養鴨利潤分析
一隻鴨子出欄大概重4.5斤左右,每斤按10元計算,一隻鴨子能賣45元,3000只鴨子共計135000元,3000只鴨子的利潤為135000-70800元=64200元,家庭養殖一批鴨子以45天為一個週期,可以賺6萬多元,一年養殖6批的話可以賺三十多萬。
養殖鴨子資金週轉快,一年可以多次養殖,經濟效益相對比較豐厚,而且養殖成熟度很高,有意向投資的朋友可以深入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