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人啟蒙就學四書五經嗎?
6
回覆列表
  • 1 # 暖暖線上

    古代是這樣的。

    在封建社會時期,家長對孩子的啟蒙教育一般都是從背誦《論語》等四書五經開始的,即使孩子年齡太小而不解其意,但仍要求他們爛熟於心;而宦官人家、富商則為自己的孩子請來專門的私塾老師,一對一教學,即使連皇帝,也不例外。

    出身貧寒的劉邦,因為自己才華有限,為世人留下的作品只有區區兩篇,所以,在他作了皇帝之後,為自己的兒子請來了最棒的私塾。

    (圖片皆來自於網路)

  • 2 # 露露爸爸

    籠統地講,中國經典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

    蒙學教育:知某數,識某文,就是識字。

    小學階段:詳訓詁,明句讀。訓詁的含意就是強調漢字的每一個音形義,它有多少種寫法;這個文章一拿過來,我在什麼地方要停頓,在什麼地方要有標點符號。

    大學階段:大致按照四書-《孝經》-詩書禮樂春秋-諸子百家-歷史的順序學。

    具體到蒙學教育,簡單講幾點:

    1. 按照我們的歷史傳統,孩子最佳的開蒙時間是4歲左右。 現在也有一種觀點認為,4歲恰好是兒童學習漢字的最佳年齡段。古代教育家將幼兒從識字到15歲之前這段時間稱為蒙學階段。蒙學教育的主要原則是“幼兒養性,安詳恭敬”。要在“規矩中養性”,如清代的《家常語》中就講“學生上學,先學規矩,走路要正,低聲細語。一到學堂,恭敬先生,輕手動腳,不像學生”。

    2. 蒙學教材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和《弟子規》(簡稱“三百千千弟子規”),是經過千年教育實踐篩選出來的。 其中,三百千千兩宋以後私塾普遍使用,原因有三:一是政府強制規定;二是編寫者權威性的號召力和感召力;三是內容的精煉,符合兒童學習的天性。這些內容不但需要大聲吟誦,還要進行書寫練習。此外,《弟子規》除背誦外,還要落實到行為上。這個過程需要,口耳相傳,手把手教,穿插著講故事等,在樂中學。

    3. 蒙學的成效是什麼?透過基本的蒙學學習,可以掌握三千基本的漢字,完全具備自由閱讀能力。據統計,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與百家姓,總共3789個字,一般2至4年全部學完。關於上述教材的使用次第及作用,明代呂坤曾說“初入社學八歲以下者,先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讀《百家姓》以便日用,讀《千字文》以明義理”。

    4. 蒙學課本的特點和教育目標。蒙學課本從三言四言到七言,全部是押韻的,全部是歌謠和詩歌的形式,最接近於人的天性,便於吟誦、吟唱。蒙學的教育目標,就是透過三百千千弟子規以及其他優秀蒙學教材,培養兒童識字與書寫能力,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與基本道德規範,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識和生活常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一件事值不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