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濟源康利勞保廠
-
2 # 木子木土
用機率說話,用機率做事。
什麼?你不知道機率?來來來,拿好小板凳,端起瓜子盤,聽糊塗扯扯。
透過理性資料的分析,來解剖事件的可能性。機率不僅僅就是數字百分比的表現,它在不同領域、不同狀態下,代表的基數也不同。
工作、學習、感情等,都可以用機率來分析。
工作中總目標設定為成功,達到成功需要經過諸多的因素構成。個人能力、公司狀況、領導態度等都會影響個人。諸多因素下,在不同的環境,每個因素佔得機率不同。
例:小張和小王同是公司員工,小張專業能力極強,小王一般,但我們並不能就此,定義小張的發展機率比小王高。在外企,小張能力強,因此表現的機會多,能解決問題,這時他的機率高;在國企,小王能力一般,但和領導關係親近,而小張能力雖高,但機率並不比小王高。
例:小張的工作能力超強,小王一般,同樣的技術問題,小張利用畢生所學,提出99頁的完美技術解決方案,但方案與公司允許條件不符;而小王先了解公司狀況,財務條件許可,再去針對性提出差不多的解決方案,沒聽錯,就是差不多。
機率的表現形式趨於多樣化,在利用機率思維分析時,不能固執,學會分析具體情境。這有著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本質差別。有這樣的一個大的誤區:埋頭就是幹!抓問題主幹,去針對性解決就行。
工作涉及的因素較為廣泛,絕對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學會分析,列出整個工作的構成因素,再開始逐一細化,每一點對於自身發展的可能性佔比,某些不起眼的小條件,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這小條件會對你產生根本性影響。
不要奢想他人告訴你快捷的方法,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飛機。若自身缺乏用機率思維去分析事件,就先提高自身能力。
學習是最具代表性的機率問題,每個人的學生生涯都會碰到這樣的同學,埋頭苦讀,挑燈奮戰,但最後的成績仍糟糕。
拋開智商條件(要想在身邊同學找到一位智商嚴重低於平均的人,無異於找到能練就如來神掌的曠世練武奇才),他的根本問題就是問題的主次要拎不清,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不考或者偏處,就算能夠解決那種超級難題,也不值得推崇,從機率的角度,這樣取得總體優異成績的機率較低。
問題很簡單,看大綱,抓主次,把所佔比重較高的考點主要抓,最後總體的成績就不會差。這是最簡單的機率應用。
當然,對於愛找偏,鑽牛角研究的學生,不能一味批判,身邊有一位:學習時,總體成績差,但就愛去鑽牛角尖,研究物理,後來偶然機會,獲得物理競賽,參加大學提招,進入中國科技大。這樣的事件有,存在,因為他也是機率的一部分,儘管佔比極小,但也有發生的可能性,但作為普通大眾,發生在你身上的機率有多少,你很清楚。或許那就是那個練成如來神掌的小夥伴。
從21點這個遊戲來講,利用所有已出牌、閒家莊家牌和未出牌,來分析兩者的勝出機率,但沒有任何絕對性,和現流行的德州撲克一樣,機率會告訴你和對手的勝出機率,但不會絕對保證你勝出,只是整體機率高,那麼這件事情就值得去嘗試,值得去博。
走出21點本身這個遊戲,把賭場因素加進來,作為莊家,是不允許你這樣的算牌的,這樣一綜合,你本身在21點遊戲中,透過機率打敗莊家的機率就會降低。
為何?Why?
21點遊戲你利用機率的優勢,在長期、高頻率的博弈中,你獲勝的機會越大,最後贏錢的機率越高,但是當你贏了錢,賭場發現你算牌,那麼ok,你懂的呀!搞死你!這樣整個事件再從機率看,你去拉斯維加斯21點這個遊戲中獲得收益的機率較低,因為你利用算牌機率獲勝後,還要保證不被抓。這樣整體事件的機率就低。
工作能力強、學習時間長和知識深、21點獲勝機率高,單獨看待這些因素,會發現給你成功的機率較高,但把其他因素綜合,其所佔的機率就會降低。
有人喜歡用機率去分析感情的價值,它的涵蓋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個人樣貌、才華、經濟收入諸多因素,期望透過獲得最大的機率來保證自己感情的可靠性,無可厚非。也是挺好,挺可取的。不提倡也不批判,但還是期望每個人的感情都會積極向上。
感情裡就有意思多了,機率就會顯得蠢萌蠢萌的,因愛人永遠是真理,機率是比不上真理的,同志們不要用機率去實驗真理,不然會被啪啪啪打臉。
不是每個人都相信愛情。所以機率在感情裡不能通用。
用機率說話,生活會變得高效,我們也會更美好。
祝好祝開心~
-
3 # 戰略李剛
如何判斷一件事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
有三個辦法。
一為法,二為德,三為可否。
法即法律,違法的事情我建議你不要做。德即道德,不道德的事情也最好不要做。
好了,下來進入正題。
可否即可做不可做,又分為三個層面的考量:一為利,二為正,三為反。
利即權衡利弊。常用方法為風險決策樹,具體內容我就不作普及了。友情指出三個注意要點,一是如果問題的基本要素不能明確量化,則不宜用此法;二是用此法,務必窮搜列舉各種可能性作為選項;三是如果各選項得分均(收益*可能性/成本)<1,則果斷放棄使用此法。
其他好方法多的是,千萬不要一顆樹上吊死。
正即合於道。常用方法為可行性研究,透過研究內部資源能力、外部環境、利益相關方……等等影響事情發展變化的要素,分析、評估、研判事情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具體內容很多,普通人沒有必要深入瞭解。友情提醒三點:小事無須用此法,急事不能用此法,此法適用於陽謀。
反者,道之動也。常見的說法是與眾不同。
19世紀中葉,北美洲的一個沙漠發現金礦。訊息傳開,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於是紛紛奔赴沙漠淘金。
淘金夢是美麗的,做這種夢的人很多,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沙漠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
不但金子難淘,沙漠生活艱苦,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圓致富夢,反而葬身此處。
有一個小夥子忽發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於是小夥子開著他的破皮卡,長途販水,本小利大,供不應求。
小夥子在很短的時間靠賣水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其他的淘金者呢?
很多人在美麗的淘金夢中倒斃在黃沙裡,更多人的空手而歸。
與眾不同,另闢蹊徑。
反者,道之動也。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
4 # 莫定格
判斷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可以從收益方面去考慮。
收益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質上的,得到收益的大小我們可以叫做“收益值”;收益延續的時間稱作“收益期”。
收益值可以由所獲收益的大小來判斷,收益期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遞減。
相反的,也有些事是收益值不大,但是收益期很長的。比如練習書法,學習技能等,過程中可能愉悅感不強,但是長時間來看,收益卻是可觀的。
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要看這件事是否能帶給我們什麼,有了明確的想法,才能更利於我們做出決斷。
-
5 # 紫荊教育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這取決於三個因素。
1、價值觀。關於價值觀我們已經談了很多,只有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事,我們才會滿懷熱情 去做。
2、個性和氣質。一個人如果做一份與他的個性氣質完全背離的工作,他是很難做好的,如 一個好交往的人成了檔案員,或一個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現實的處境。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 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雜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 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
6 # 小隨之家
如何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堅持?
按照慣例:
首先,從字面分析判斷、值得。
其次,根據問題本身延伸意義進行分享。
判斷事物需要一個標準,而標準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定。
對於未來的一切很難判定那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是否值得?萬事有因果,判斷是否值得去堅持。需要從幾個方面來決定:
第一,思考去做這件事的初衷是什麼。
第二,事情再在做的時候需要怎麼樣才能做好。
第三,能夠給自己帶來的結果能否讓自己滿意或者說結果是不是自己最初想要的。
回覆列表
你先想想做了這件事會有什麼後果,後果好的話,就去做!後果不好,或許會對別人、自己造成傷害的,你就不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