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林式酒窩

    適當的讓他去接觸新鮮事物,培養小孩的好奇心,父母多陪伴孩子多和小孩玩遊戲。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我認為就是一種早教。

  • 2 # 芯桐VLOG

    當你真的想起來的時候,孩子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了一門語言,學會了說話,學會了寫作,這真是非同尋常。作為父母、照料者和教育者,我們都想鼓勵孩子們學習他們一生所需要的技能,但我們中的許多人並不一定想太多這些技能是如何發展的,或者在什麼年齡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開始學習寫作等技能。

    孩子們什麼時候學寫字?

    我們可能認為,孩子們在接近幼兒園年齡之前不會真正學會寫作,但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發現,這些發現顯示了另一種情況。這項發表在《兒童發展》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兒童實際上早在3歲就開始學習寫作技能。

    寫作技巧如何發展

    這項研究與其他研究不同,它考察了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寫作能力是如何提高的,它關注的是孩子們是如何真正學會寫作的。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們最早在3歲時就開始寫“字”,實際上遵循書面語言的規則。這些字可能沒有意義,但它們可能遵循一個基本規則,即看起來像一個字。

    他們發現,例如,當被要求拼寫像“1”這樣的字時,大一點的孩子可能無法寫出任何聽起來像字中字,但孩子認識到“1”是一個比“2”小的字,並相應地寫下他們的字。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項技能也會提高,因此5歲的孩子比學齡前兒童有更好的能力寫出看起來像字的字。

    研究人員根據幾個標準來判斷“字”的外觀,這些標準包括:字的筆畫,字中使用不同的筆畫,以及如何組合成一個字。

    這項研究的意義

    這項研究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它著眼於兒童如何在比以前認為的年齡更小的時候學習如何吸收閱讀和寫作的基本規則。知道這一點,家長、照顧者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教幼兒語言的基礎,讓他們更好地開始終身學習。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教育工作者制定一個計劃,以便儘早發現任何潛在的學習障礙。有學習挑戰的兒童受益於早期干預,因此儘早識別這些挑戰可能會非常有幫助。

    你能做什麼

    別擔心和你的小朋友一起上書法課。但如果你願意的話,你絕對可以開始向你的孩子介紹寫作技巧。你可能會好奇你的孩子是如何閱讀和寫作的,他們是否會自然而然地愛上語言,或者你是否應該預見到任何問題。但當然,要記住,孩子們從蹣跚學步到學齡也會有很大的變化。

    要開始向您的幼兒介紹寫作:

    考慮一下你孩子的運動發育。如果你的孩子正在跟隨典型的運動發展,你可以檢查他們的技能發展時間表,看看他們應該能夠完成的年齡。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太小,拿不動筆,可能還沒到開始介紹字的時候。

    提供更大的筆、記號筆或鋼筆,讓您的幼兒掌握。具有典型發育特徵的3歲兒童應該能夠用普通的筆、記號筆或鉛筆固定和著色,但較年輕的兒童可能會受益於底座更穩定的較大筆。更大的設計,使幼兒更容易舉行和開始在紙上繪畫。

    帶你的孩子玩文字遊戲。有很多方法可以把單詞的概念介紹給你的孩子你可以用相應的圖片畫一個字,你可以讓你的孩子在你寫完字後練習寫字,為單詞中的每一個字筆畫,讓你的孩子猜字的筆畫。

    給他們自由。儘管讓你的孩子在2歲的時候成為一個文字匠似乎很有誘惑力,但是你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寫作的意義。他們可能會模仿你,或試圖從自己的書上寫下文字,但請放心,玩耍是童年的工作,你的孩子總是透過自由玩耍學習得最好。

    和往常一樣,任何年齡段的孩子,你唯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一起讀書。你可以給你的孩子朗讀,或者讓他們給你“朗讀”,但不管怎樣,研究表明,共同閱讀有助於溝通、語言發展和未來能力的各個方面。另外,閱讀總是一起做的一項有趣的活動,看到研究顯示,甚至在很小的年紀就有比我們可能意識到的更多的發展,這是令人興奮的。

  • 3 # 媽媽搜

      早教不止是早教班

      最好的早教在家裡

    好的早教,能開發智力、培養習慣、提高運動能力……讓孩子在頭三年擁有全面的綜合能力。

      只是大家對怎麼做早教,是去早教中心?還是在家裡自己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但大家都認同,不管上不上早教班,日常生活中才最需要貫徹早教理念!

      就連對育兒很有心得的章子怡都說:“我已經報了一些早教課程,但其實早教課畢竟時間有限,更多的是學方法,日常陪孩子的時候多用這些方法更重要。”

      而且,在現代家庭中,很多時候依靠老人在帶娃。早教、高質量的陪伴已經不僅是父母要做的事,還是全家人都需要營造的氛圍。

      同樣是陪娃,有的家長能陪出全能寶寶,有的家長卻是傻陪,白白耽誤了孩子成長關鍵期。

      我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寶寶都有小汽車,大多數媽媽是這樣陪的:

      寶寶自己擺弄小汽車,媽媽在一旁默默的看;陪寶寶把小汽車從高處滑到低處;遙控汽車的話,教給寶寶如何使用遙控器,然後就讓寶寶自己玩了……

      但是有一位媽媽卻能把小汽車和水彩顏料結合在一起,引導寶寶觀察車胎花紋,然後讓不同的小車輪沾上水彩顏料,在白紙上滾動,紙上就留下了各式各樣的輪胎紋路,她陪著寶寶一起用車輪作畫。

      後來這個孩子上了幼兒園,在老師創設的汽車課裡,這個孩子又把不同的車輪印在橡皮泥裡,拿著橡皮泥輪胎印記,和小夥伴們玩——這個印記來自哪輛車的遊戲。而同齡小朋友,只會玩玩這個車,又去摸摸那個車。

      所以你看,同樣是陪娃,同樣是玩小汽車,家長怎麼陪,至關重要!

      是不是經常有人告訴你,別給孩子搞得那麼累,頭三年讓孩子開心玩玩就好了!進了幼兒園,以後有的學呢。

      這麼說的朋友,都不會對你娃的未來負責。只有你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態度,才真正影響孩子的一生。

      要是真那麼“佛系”,娃到了幼兒園就落後了,娃的自信心也會受到很大打擊,未來可能會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所以回到問題的關鍵,怎麼做才是科學、有效、又好玩的家庭早教,讓全家人都成為孩子最好的引領者?我們研究了國內知名早教機構課程,結合了美國幼兒園早教課程研究,為大家總結了這三個原則:

      1.以玩為核心

      其實去上過早教的家長都知道,早教本質上就是陪孩子玩。我們合作的一個資深幼兒園園長就說,好的老師,就是要會玩。看起來簡單,卻有很多門道的。

      2.注重形式多樣,培養綜合能力

      在生長早期,給娃越多形式的刺激對他的成長越有利。所以需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設計不同的遊戲和內容,從而多方位培養孩子的感官能力/音樂能力/動手能力……

      3.配合教具,發散思維

      學齡前的小朋友多感官認知是最快吸收新知識的方法。

      多感官指的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我們引導孩子進行多感官學習,儘可能多角度地刺激到小朋友。

      教具的意義就在於讓孩子們多感官受到刺激。比如在玩顏料或者各種材料的時候,本身形狀、顏色、性狀等都不同,可以從各個角度讓孩子感受到物體的真實存在。這不是看看影片就能解決的,孩子需要真實的觸控和體驗。

    所以說小孩3歲前要不要早教,朋友們可以參照以上的建議。

  • 4 # 麵條在前進的VLOG

    先說結論:別焦慮,首先要明白早教課和早教是兩碼事!

    為什麼要重視0-3歲兒童的大腦發育?

    因為0-3歲這一階段,對兒童的大腦發育實在太重要了!

    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嬰兒的大腦在出生時尚未發育成熟,在寶寶出生後0-3年內,腦部神經才開始急速髓鞘化,而且,神經細胞互相聯結、產生突觸、形成網路,同時,腦部的重量也逐漸增加。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研究顯示,在生命最初的幾年裡,兒童的大腦以驚人的速度發育,每秒能夠建立超過100萬個神經元連線,這是此後任一階段都無法再現的速度 。

    因此早教,即早期教育,尤其0-3歲的早期教育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在這一階段,如果能適當地給予孩子豐富的刺激,能夠促進其突觸的發展和神經通道的建立,進而強化其學習能力 ,甚至決定了他們步入社會後的薪資 。

    如何促進0-3歲兒童的大腦發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釋出的報告《生命早期對每一名兒童至關重要》中提到了三個關鍵點 :

    關鍵1:營養嬰幼兒食物中75%的能量都被用於腦部發育,因此讓孩子吃好不僅能塑造健康的體魄,還是大腦發育所必須的。

    關鍵2:保護早期的不良經歷,包括疾病、忽視、壓力、暴力(包括嚴重的體罰、大吼大叫等)和汙染等將改變大腦中所形成的神經系統連線 。

    關鍵3:刺激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間充滿愛意的說話、遊戲、看書、唱歌、迴應、互動,以及高質量的早期教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到了「高質量的早期教育」(Quality early learning opportunities),並指出目前全球僅有15個國家制定了能促進幼兒大腦早期發育的基礎性國家政策,確保家長為幼兒大腦的健康發育投入足夠的時間和資源 。

    歐美國家對0-3歲兒童早教的重視

    實際上,歐美髮達國家非常重視對0-5歲兒童的早期教育,例如英美兩國。

    英國 上世紀90年代,英國由社保部門提供0~3歲幼兒的保育服務,教育部門提供3~5歲兒童的教育服務。1998年,英國新工黨執政後,促成了教育和就業部的整合,共同提供0~5歲兒童的早期教育和保育服務 。

    英國從2006年頒佈的《兒童保護法案(2006年版)》(Childcare Act 2006),到2013年頒佈《早期基礎階段檔案手冊》(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profile handbook,簡稱EYFS),再到2014年釋出了具體的框架和標準,已奠定了促進兒童早期學習和教育的主要法律依據 。

    同時,英國還頒佈了《早期教育專業教師認證標準指南》、《早期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任職資格標準》、《早期教育教師資格標準》(EYTS)等一系列要求,不斷提高早教師資的專業水平 。

    直屬英國教育部的英國早教中心認為,要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需要關注其先天特質,與之建立積極的關係,並且建立起適宜他的環境。

    美國 美國最著名的早教方案,是針對低收入家庭兒童的學前干預專案:The Head Start Program。

    1964年1月,林登·約翰遜總統(Lyndon B. Johnson)在國情諮文中宣佈向貧困宣戰。不久,相關專家開始著手製定了全面的兒童發展計劃——這正是Head Start計劃的開始。自1965年以來,Head Start專案從一個為期八週的示範專案發展到包括全天/全年的服務和許多專案選擇,每年為全美100多萬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務 。

    研究發現,參與Head Start專案的兒童,表現出了更好的認知和語言技能,並在學校的表現也更好;同時,他們在進入學前班以後,各項技能還在持續進步。兒童參與此類早教專案開始得越早、持續時間越長、質量越好,其效果也就越明顯 。

    2017年,我們赴美期間,也看到很多城市的圖書館在為0-5歲的孩子們免費提供每週1節的早教課,主要內容為數字/字母認知、閱讀課、遊戲課和音樂課等。

    早教≠早教課

    早教的目的並不在於提高孩子的智力,而在於促進孩子大腦的認知發展。

    學術界對智力的定義更類似於一般人對「綜合能力」的概念,智力並不是一個單一維度的概念,它涵蓋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它不光體現在傳統意義的思維內容上,還包括感知覺、記憶、想象、經驗、自我監控、動機等能力。

    對於號稱能提高孩子智力的講座或培訓,其內容的有效性並沒有科學研究予以支援!

    例如,儘管低齡的寶寶也擁有多種認知能力,但並沒有寶寶真正能夠自己讀書;並且“提高”嬰兒的智力也是不可能的,諸如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神經學會這樣的官方組織已經公開批判了那些宣稱能提高嬰兒智力的計劃。

    那些認為「早教=早點開始知識教育」的機構,則更荒謬!

    背上書包,去學校教室坐好,在老師的課堂教學中獲取知識的形式,並不適合0-3歲的孩子。即使讓孩子學會數數、認字等知識類的教學只能形成短期的優勢,並不能確保孩子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裡都能在課業上一直領先於他人。

    早教的目的在於促進孩子大腦的認知發展,而只要給予孩子適當、豐富的刺激就能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那麼早期教育當然可以交由家庭成員來進行。

    如何選擇早教班?

    如果父母不瞭解如何促進孩子早期認知發展,

    最終決定去上早教班,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資質和設施。 要看早教機構是否具備辦學許可證(可以在網上查詢其真偽),也要看其是否有安全通道,安全措施和安全的玩具和教具、明亮舒適整潔的環境。

    教育理念。 考察早教機構的教育理念、整個機構的文化氛圍,看是否適合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家長可以透過與早教老師的聊天,瞭解其專業性和教育理念。

    課程設計。 向老師瞭解課程內容的設定,看其是否需要基於寶寶每個階段生長髮育的特點。可以抽查每個遊戲背後,潛在的目的性是什麼。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技能水平等進行適合的選班,而非拔苗助長。

    師資力量。 就如AMI是蒙臺梭利學校的金字招牌一樣,師資水平是衡量早教機構專業性的關鍵因素。早教老師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證書,還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即使做不到一對一的教學,也要看看一個老師最多帶幾個學生,因為這決定了同樣時間內,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和投入程度。

    價效比。 關鍵在於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盲目選擇貴的或者優惠力度大的。

    品牌聲譽。 一般來說,擁有科學、系統和完整教育體系的大型知名早教機構會比較有保障,即使不是最好的選擇,至少也不會很差。如果早教機構既有親子園又有幼兒園,並且兩者互動發展,也會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如何在家早教?

    如果決定了在家早教,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1. 為寶寶提供探索世界的機會

    確保環境裡包含了各種豐富而適度的刺激。

    19世紀60年代,Rosenzweig的研究認為在豐富環境(enriched environment)裡養大的白鼠不僅大腦更重,而且灰質層更厚。由於大腦灰質與認知能力有關,因此這些在豐富環境下成長的老鼠在走迷宮等任務中表現自然也更好。

    19世紀70年代,Greenough設定了三種環境,來研究不同環境對對白鼠認知能力的影響。第一組隔離在小籠子裡,沒有任何社會互動;第二組在一個相當大的籠子和其他幾隻白鼠生活在一起;而第三組生活在遊樂園一樣的環境中,這裡有各種滑梯,轉輪之類的設施,同樣也是幾隻白鼠生活在一起。

    最後,研究發現,生活在自然環境裡的白鼠最聰明,甚至比刺激很多的遊樂園中的白鼠表現更好。

    在言語和非言語兩個水平都要對寶寶快速做出反應

    試著去「和」寶寶說話,而不是「對」他們說話。提問題,關注他們的反應,並提供進一步交流的機會。不要覺得寶寶們聽不懂而放棄了與他們交流的機會。當你換尿布或者溼衣服時,寶寶會聽你說的話和唱的歌。

    英國早教專家認為,三個月大的寶寶就能開始和你對話了,而你要做的僅僅是在說幾句話以後停下來,留出讓他說話的停頓。接下來,你就會發現他們用聲音和動作來回應你了。令人驚訝的是,小嬰兒也能展開這樣的「對話」,尤其是當你做到下列幾點時:

    靠近寶寶,吸引他們的關注;

    使用簡單、直白、精煉的詞語或者短語;

    重複幾次,每次可以有細微的不同;

    同時,輔以上揚的音調和誇張的面部表情。

    給寶寶讀書

    儘管寶寶們可能並不理解你所說的詞語的含義,但他們會對你的聲調和讀書這項活動提供的親密感做出迴應。並且,和寶寶一起閱讀還能夠讓寶寶對讀書這件事有愉快的體驗,從而啟蒙持續終生的閱讀習慣。

    擔心將來孩子不愛看書?那就要從長計議、從小做起。

    先讓寶寶適應並喜歡你為他/她讀書這項活動;等他/她稍大一些,選一些顏色鮮豔的繪本、畫冊給他/她作為玩具,陪他/她一起看並講解;隨著成長與識字,可以從節奏明快、故事有趣、篇幅較短的書籍開始,讓他/她自己來讀,並且與他/她討論故事的內容與人物,慢慢的,讀書就會成為孩子的一項愛好而不是苦差事了。

    要想盡早培養寶寶閱讀的樂趣,可以把他抱到自己的大腿上,和他一起看書、讀書或者閱讀故事摘要。紙板書和布書能在寶寶的啃咬中倖存下來。你可以買一些書,同時從當地圖書館借一些書。儘量不要把你的錢浪費在購買號稱能促進寶寶早期讀寫能力發展的塑膠玩具上,這些玩具通常會把字母印在表面。寶寶很快就會認識這些字母,而不再需要這些玩具了。

    玩具:越簡單越好

    玩具店裡總是擺滿了各種玩具,但對寶寶而言,最好的玩具其實是你:一名會玩、細心的成年人,還“裝載”了聲音、眼睛、耳朵、手、膝蓋,並且瞭解寶寶的喜好。

    一些塑膠玩具被吹噓成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和爸媽進行早教的必備用品,對這些宣傳語最好持懷疑態度,因為大多數都是虛假宣傳。寶寶最初的幾個月乃至幾年是非常重要的,但這期間最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是你和寶寶之間的對話,以及玩一些最簡單的東西。儘管我們生活在高科技的社會,但寶寶的世界並不需要這些高科技。

    寶寶的玩具和周圍的環境需要保持乾淨衛生。並非所有玩具都得是塑膠的,當然也不需要總是色彩鮮豔的,或者都能發出有趣聲音的。儘管寶寶有時喜歡塑膠玩具,但也喜歡木質和柔軟材料的外表和質感。他們也不希望所有玩具都發出聲音。

    一旦寶寶能自己獨立坐起來,他們就解放了自己的雙手,接下來,他們將用這雙手去探索全新的世界。他們透過自己移動、搖晃簡單的玩具,並將這些玩具拿出和放入大一些的容器來學習。爸媽不必無節制地買玩具,只需要有一個「寶貝籃子」就足夠了,裡面包括一把木勺、一個金屬茶杯、一大片棉布、一隻軟布球、一個洗澡海綿和一隻老式的木製夾。在給寶寶玩之前,需要檢查這些東西都無法被寶寶吞下去,也沒有鋒利的邊緣。在寶寶玩的時候,也需要坐在一旁密切地關注——父母最好能保持沉默,直到寶寶明確地邀請你一起玩。

    確保寶寶能動起來

    寶寶喜歡使用自己新學到的身體技能。他們會集中注意力去接觸並抓起感興趣的東西。現在他們還沒有“危險”的概念,所以需要你確保他們抓取範圍內的一切都是安全的。

    寶寶花了很多精力來學習如何讓自己動起來,例如爬行。他們會在決定爬向某處以後,經歷從磕磕絆絆到熟練爬行的過程。寶寶上半身發育總是早於下半身的,所以不少寶寶一開始時爬行時是向後爬行的。

    寶寶需要足夠多的機會來練習他們選定的「體操技巧」。如果爸媽總讓他們坐在嬰兒座位或者嬰兒車裡,他們是無法學會這些身體技能的。與此同時,讓他們撒歡也需要一個安全的練習環境。最好的區域是舒適的地面,以及有你在一旁和他快樂地玩耍。一旦寶寶學會了新技能,他們會急切地想要使用這些技能:你會看到大一些的孩子歡快地在地板上爬來爬去。這種「來爬吧」的熱情也是早期學習中重要的一環。

    最後結論:早教很必要,國外也有早教,但早教不等於早教班,並且,早教無處不在!有點拗口,但是肺腑之言!

  • 5 # 艾比利7592

    早教是必須要有的,但我個人覺得3歲以前就進行早教太早了。

    3歲以前的孩子處於一個幾乎什麼都不懂的階段,最好的早教我認為是父母的言行誘導,是家庭教育的最佳薰陶期。

    現在的年輕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很捨得投資的,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存在攀比心理的。別人家的孩子去哪個培訓機構了,自家的孩子也必須得去啊,要不然就感覺好像落後了。所以社會上的早教機構一直都是紅紅火火的。

    孩子的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日常生活的一種滲透,家長的所有舉動都會對孩子帶來很深的影響,有的甚至是一生的。

    3歲以前的孩子一直在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家庭裡成長,這應該就是最好的早教!

  • 6 # 小魚魚小

    1,現在的父母都是8090一代,生活壓力非常大,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經驗去教育孩子呢,所以投資早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專業的早教機構,都有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把課程設計的既多豐富又多彩,並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最佳化。

    2,對孩子來說,每一次上早教的時間都是和其他小夥伴以及老師交流的好機會。在早教中心,孩子每次都會和小夥伴和老師們玩得異常開心,每當老師拿起那可愛的布娃娃給孩子們示範怎麼爬梯子,怎麼翻滾的時候,孩子們看的都非常認真,孩子們會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和小夥伴們分享,和老師溝通等等,充分鍛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3,對父母來說,每次上早教都是一次高質量的陪伴時間。以前沒報名早教課的時候豪哥兒爸爸每天只有下班後才能陪孩子一起玩耍,可是晚上時間畢竟有限,玩的效果也不是特別好,自從上了早教課,無論什麼時間,豪哥兒爸爸都會陪著孩子去上早教課,陪孩子玩遊戲,陪孩子聊天,而且一般報了早教課的會員可以在上完課後免費在早教中心陪孩子玩。

    4,早教中心有豐富的玩具和寶寶用具

    我們報的那個早教中心有搖搖馬、小汽車、小鋼琴、還有各種繪本,孩子想玩什麼就玩什麼,並且在上完課後,豪哥兒都會繼續玩一個小時左右,玩各種玩具,和小夥伴們一起瘋,我覺得孩子玩的很快樂,這是在家裡體驗不到的。

    不得不說的是,早教課有點貴啊,不過都是為了孩子,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看到孩子每次早教都成長了好多,心裡還是很欣慰的。

    希望的我回答幫助到你,關注@豪哥兒媽媽,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的喜怒哀樂!

  • 7 # 洪洪日常

    有的,早教益處多:

    1. 結合該年齡段的寶寶特點“量身定做”的主題課程,能更好的挖掘寶寶的自身潛能。

    2. 能讓寶寶早日走出家庭,學會交往,成為一個社會人。

    3. 能讓寶寶更自信,更活潑,更樂意與人交往。

    4. 同時早教活動能使寶寶的八大智慧(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空間智慧,肢體-動覺智慧,音樂智慧,人際關係智慧,內省智慧,自然觀察智慧)得到和諧發展。

    5. 參加早教活動對於寶寶入幼兒園也有好處,能讓寶寶提前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縮短寶寶情緒不安的時間,有利於寶寶的心理健康。

  • 8 # 女王朱瓊

    朋友小安,一直把“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當做教育自己閨女的至理名言,在女兒剛滿1歲半,話還說不清楚的時候,她就花大價錢,把女兒送進了一家國際知名的早教培訓中心。每天晚上,還堅持教女兒學會背一首唐詩再睡覺。丈夫覺得這樣對女兒的成長沒好處,想要勸她放棄,她氣憤的說:“難道你想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不如人嗎?”前段時間見到小安的女兒,小姑娘無精打采的,看著很讓人心疼。

    其實,小安的做法無異於拔苗助長,非但對孩子的成長髮育沒有好處,搞不好還會害了孩子。

    實際上,幼兒教育專家一直在呼籲,寶寶三歲前參加早教班,有百害而無一益,父母們一定要謹慎。

    1、過早參加早教班,易造成寶寶心理缺陷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尤其是1歲半到2歲半期間,寶寶對媽媽最為依戀。如果此時強行讓寶寶經常離開熟悉的媽媽和家人,寶寶很容易出現沒有安全感、焦慮不安、情緒低落、食慾減退等情況。

    據統計,從小由父母養育的孩子,要比上早教班、保姆或爺爺奶奶照顧長大的孩子更優秀,在心理、生理和智力等方面表現的都比其他孩子好。

    2、過早參加早教班,很容易造成寶寶人際交往能力欠缺

    對3歲之前的寶寶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玩,和自己玩,和家人玩,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這時父母強迫他們上早教班,寶寶沒有時間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接觸,就會造成寶寶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寶寶會變得性格內向、不合群。

    3、過早參加早教班,會讓寶寶產生厭學心理

    育兒教育專家發現,過早參加早教班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而且,這種厭學心理會在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之後更加強烈。父母送孩子上早教班,本意是讓孩子更出色,但一旦厭學,對上學產生牴觸心理,又怎麼能在學習上表現的更出色呢?

    4、過早參加早教班,很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

    家長們會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小嬰兒怎麼會有精神問題?韓國曾發起過提倡週歲嬰兒學英語、學瑜伽甚至學哲學的風潮,可是後來這批嬰兒大都出現情緒不安、注意力障礙、認知發達不均衡等精神疾病,引起了人們的反思。

  • 9 # 做娃衣的小裁縫

    需要吧,現在小孩都好聰明,競爭力好大。

    早教是以父母為主的,早期教育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和愛。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早教不是教他提前學會更多的知識和本領,而是教他行為規則,方法,以及欣賞美的能力,感受愛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同時擁有哪兩個人,會讓你覺得大勢已定必然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