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饅頭聊職場
-
2 # 京東校園
私以為重要的不是那一紙學歷,而是名校培養出來的,你自己本身。
我見過很多名校畢業的同齡人,真的很優秀!
我時常會問自己,他們跟我們這些普通學校畢業的人有哪些不同?
不是更完美的英文讀寫能力,更高的GPA,或者更有感染力的領導氣質,最終的答案是思維方式、做事態度和對自我的要求。
現在的主旋律媒體無疑把學歷看得太輕,好像只有那些反大流的觀點,才會抓住人的眼球,他們會去報道那些沒上過大學或者學歷不佳的CEO,而認為一路優秀的名校生就應該成功,就沒有付出非人的努力一樣。而觀眾往往忽視了新聞的片面和小機率性,無疑我們也是是願意接受這顆定心丸的,成為我們苦逼搬磚生活裡的一縷希望之光
有些人可能會說,非名校只能說明自己不擅長讀書,不代表自己不擅長工作,可是那些名校畢業的人都那麼喜歡學習嗎?是不是他們能逼自己擅長的那種自律才是關鍵?
那麼,沒有名校背景,我們就註定失敗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名校畢業者之所以牛逼,是因為他們一直接受著精英教育,那麼這種教育你能不能自己給自己?沒有合適的雙語學習環境,你能不能自己創造一個?在辛苦搬磚的同時,是否還保持高度的自律和學習力?對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像高考時那樣汲汲營營。
這可能也是面試官看重學歷的原因,能把書讀好的人至少證明他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今後的工作也能放心交付,因為優秀,是一種習慣!
所以,我敬佩那些能把書讀好的人。
坐等勾搭(✿◡‿◡)
-
3 # 職場老學姐
職場中,名校背景很重要,有了它,你能加分,但是沒有名校的標籤,你也一樣有別的機會。
同樣都是大學畢業生,都沒多少社會經驗,為什麼名企、500強,大企業都喜歡用985/211名校的學生?
我們都知道,名企裡面也有渾渾噩噩混日子的差生,普通大學也會有優秀的人才。
但是世界500強企業篩選人才有些還是會用學歷先進去區分,因為每年投遞他們公司的應屆生簡歷多如過江之鯽,他們只需在名校中篩選出適合他們的候選人,就可以快速達到他們招聘的任務了,既節省人力又節約成本跟時間。
所以我們不可否認,985名校出人才的機率比普通大學高得多,從公司角度想,能考進985的學生,本身就是學習能力比較強,比較努力勤奮的,這在未來職場上也是同樣需要的。
那沒有名校標籤的同學們怎麼辦?
人生是場馬拉松,高考只是其中的一站,不在名校大學一樣可以過得精彩充實;
名企喜歡的只是名校背後刻板印象的標籤,比如“學習能力強”“勤奮努力”,那麼你也可以擁有這些特質,給自己貼這些優質的標籤,用實力說話;
視野跟格局要跟上。上大學,不要只停留在只跟本校普遍水平的視野對比,透過網際網路,多認識下名校的先進動態,多向牛人學習,提高進步的標準;
沒背景用經歷湊。多參加社會實踐,接觸職場技能,從實習中打磨自己的能力;
大學靠的是自學。名校自然資源多,但是每項資源其實一個學生都用不到1%,圖書館的書也不可能能讀完。普通院校的同學,能用盡自身學校資源已經很不錯了,大學靠的都是自學。
《精進》寫道:
“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有時候你上的到底是真的名校還是二流學校,是由你自己一手決定的。
普通院校的學生加油!即使沒有上過985高校,也仍能過好這一生。
回覆列表
你好啊!
職場中,名校背景真的那麼重要嗎?
根據我在職場中4年摸爬打滾的經驗,名校背景真的很重要。
名校背景表面上看只是一紙文憑,但是這背後代表著你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素養。在我們天朝,進入名校的門檻很高,學習能力差的人很難考進去。如果你是名校背景,那麼至少說明你讀書時,學習能力是不錯的,因為你打敗了很多同齡人,給自己爭取到了名校名額。
另外,名校集中了優勢的教學資源。老師水平高,帶出來的學生不會太差。如果老師水平低,那麼帶出來的學生水平很高超過這位老師。也就是說,在名校學1年,可能頂的上你在普通院校的2年。
在職場中,每當聽到某位領導是名校畢業的,心裡就會找到這樣一個理由,原來是名校畢業的,難怪這麼厲害。反之,如果是普通院校畢業的,心裡就會掂量這個人是怎麼坐上領導的。
那麼如果不是名校背景,該如何應對職場中對學歷的要求呢?作為一名普通二本畢業的,跟你談談我的應對方法。既然學歷不是我們的優勢,那就突出其它優勢,掩蓋學歷的劣勢。在公司上班,說白了就是幫公司解決問題。你只要能夠證明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強,那麼即使不是名校背景,公司照樣會要你。
當初大學畢業,去找工作。面試官對我說,我們不要普通二本院校的,只要985和211的。聽到面試官這句話後,我停頓了下。然後跟面試官說了這麼一段話:
名校背景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和過往取得的成績。沒有名校背景的小夥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