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下獨酌話舊事

    一個龐大無比的王朝滅亡,從來不是一種或者幾種動物所能影響到的!

    大明帝國滅亡,根源是內鬥,尤其是後期東林腐儒誤國!東林絕大多數都是滿臉的忠君愛國,一肚子的男盜女娼!東林最愛的就是喝酒泡妞,營私舞弊貪婪成性!

    崇禎在最後時期,東林這群雜碎還在爭權奪利,絕不為皇朝出一份力!李闖進京這些東林人就和哈巴狗一樣,沒有想到李闖根本不理,砍了無數東林頭,從東林家裡搜出無數金銀(李闖寶藏大多數是這群無恥東林的)。

    南明時期,東林死性不改還是滿嘴噴糞,講誰是正統,誰該做什麼高位!這群東林畜生活生生的斷送的大明帝國最後一點希望!

    東林最擅長的就是站住道德忠君愛國的制高點上,最擅長活口白牙,最擅長就是無恥無底限!腐儒畜生誤國!這群畜生以前有現在也有!

  • 2 # 曹老師xixi

    “老鼠亡明”的觀點顯然是不全面的,明朝的滅亡在史學界早有定論,主要原因就是明朝自身的糜爛。

    近些年來,由於明粉皇漢的出現,對於不利於明朝一些的觀點都是採取了消極迴避的態度,對於明朝的滅亡,認為主要是由於鼠疫的傳播導致中原人口的下降,軍隊戰鬥力的減弱,也有其他類似的觀點,認為明朝的滅亡是小冰河世紀的到來,使得經濟大崩盤。我就想說,鼠疫難道蒙滿都免疫嗎?小冰河難道只冰中原嗎?這樣的觀點無非就是淡化明朝的滅亡是由於皇帝的無能,朝廷腐敗而所致。

    但是明末清初的鼠疫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事情,一直持續到順治時期,鼠疫問題至今治療預防都是比較複雜的一類病種,患者死亡機率極高,在歷史上無論中外都多次爆發過,可況是古代社會?患上鼠疫,幾乎是無藥可救。

    在明末時期,由於戰爭的頻繁,資源的消耗,導致社會動盪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人吃人”的景象,作為自然界一員的老鼠,也是食不果腹,免疫力下降,因此鼠疫菌在老鼠群體中大量傳播,老鼠作為“四害”之一,亂啃食物,汙染水源,所以才導致了明末大鼠疫的爆發,要說明末鼠疫有多恐怖,據說《瘟疫論·原序》記載:

    “崇禎辛已,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

    可以看出傳染範圍極大,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死的人就很多。而此時又正值李自成起義,努爾哈赤叛亂的時期,所以整體社會處於一個十分脆弱的狀態。

    但明朝是被鼠疫所滅的嗎?顯然不是,硬要說,只能說鼠疫是次要原因。難不成李自成的軍隊人人免疫?後金的軍隊人人免疫?

  • 3 # 雷鋒15046398496

    災難確實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況且古時百姓篤信鬼神,像陳勝吳廣,劉邦,這些大佬,都是借了東風,這災難多為火上澆油,不是決定因素,還是看國家當時的狀態的。

  • 4 # 湘西小木魚

    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明朝第16個皇帝也是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望著城外的煙火陷入了絕望之中,他殺了讓自己投降的太監,殺了一些嬪妃和自己的孩子,感嘆了一句:“苦我民爾”,就在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了,年僅34歲,也宣告了大明朝的滅亡。

    怎麼評價崇禎皇帝了?

    勤於政事,個性多疑,無力迴天。

    崇禎皇帝在位17年,還是算年輕有為的,剷除了魏忠賢閹黨,生活上也非常節儉,還六下罪己詔,但是還是性格多疑,例如處死了袁崇煥,導致最後的大明朝無將可用,據說清軍和農民軍步步逼近的時候,他還是感嘆了幾句沒勒將領,也許還是後悔了。

    崇禎皇帝對於老百姓還是不錯的,死的時候還是不忘百姓了,他覺得無言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後才自盡的,說自己的屍體任由處置,但是別傷害百姓就可以了。

    農民軍也沒客氣,直接將他和皇后的屍體在東華門示眾,清軍後來“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對一個亡國之君還是算不錯的了。

    那麼明朝究竟是怎麼滅亡的了?

    有一種很奇葩說法:亡於大老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老鼠真的這麼可怕嗎?單單就老鼠而言當然不可怕,但是鼠疫就很可怕了,細細看明末的歷史,"老鼠亡明"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崇禎皇帝其實也很倒黴,自崇禎元年(1628年)開始,北方就開始大旱不斷,很多地方常年都是顆粒無收,朝廷財政又跟不上,當地民眾已經是怨聲載道了,屋漏偏逢連夜雨,更恐怖的事情又接著來了,很多人說直接摧毀了大明王朝,那就是席捲華北的鼠疫。

    崇禎六年(1633年),在山西爆發了嚴重的鼠疫,還蔓延到了京城,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都是重疫區,傳染很快,造成了很多地區大批人口的死亡。

    京城死傷更重,短短的幾個月裡,根據最保守的記錄,都死了五分之一的人口了,李自成攻入京城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不可否認,這一場席捲華北地區的鼠疫對於明朝肯定是重創了:“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京城死了至少五分之一的人,活下來的人也是"衣裝狼狽,等於乞兒",據說很多人因為身體太虛弱,用鞭子抽都抽不起來,還怎麼去和農民軍、清軍打仗了?

    明朝沒有鼠疫前,李自成的農民軍還多次被明軍追的滿世界跑,但是鼠疫之後局勢就變了,面對被鼠疫重創的沒有抵抗能力的軍隊,農民軍幾天就攻進了這座城,史書記載是"鬼城",因為鼠疫嚴重,死傷無數,京城就成了陰森森的一座鬼城了。

    有時候想想歷史也是很神奇,朱元璋當初也是遇見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父母屍體都沒地下葬,走投無路去投奔郭子興才建立了大明朝,最後崇禎皇帝也是遇見了鼠疫,橫屍遍野無力迴天,大明朝滅亡了。

    明末的鼠疫還是很恐怖的,要是說明朝滅於鼠疫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不能都推給大老鼠,我們都曉得量變引起質變,明朝也是內憂外患,自身也走到了滅亡的邊緣了,這場鼠疫不過是加劇了大明朝滅亡的程序罷了。

    當時的明朝是兩邊作戰,一邊是起義的農民軍不斷,一邊是清軍的步步緊逼,崇禎皇帝自己也慌了神,一會要和清軍議和,一會又開戰,還生性狐疑,錯殺了一些人,例如袁崇煥就被殺了,明朝無將可用。

    總之,說明朝亡於鼠疫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不能都推給老鼠,內憂外患才是關鍵。

  • 5 # 薩沙

    明朝滅亡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決定的因素有很多。

    就如同準噶爾崩潰一樣,同天花有關,但不是決定因素。

    明朝從萬曆年間開始,就有大規模的旱災出現。

    而鼠疫是同旱災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田間的老鼠沒有足夠的食物,只能想其他地方遷移甚至進入城市。

    它們身上攜帶的鼠疫就會在大範圍內傳播,而不再是小規模的鼠疫。

    其實,在明代鼠疫傳播是有限的。

    這主要是大部分老百姓都是農民,不會四處移動。

    而交通要隘只有幾條,官兵封鎖交通不讓人口隨便移動,鼠疫就比較容易被控制。

    但這種大規模的鼠疫以及大規模的流民集團,就是政府無法控制的。

    這造成了鼠疫在中國北方肆虐多年,比旱災還可怕。

    明末鼠疫早在崇禎六年(1633年)就出現在山西,死者無數。

    到了崇禎十四年(1641年),鼠疫到達河北。

    督催漕運的戶部給事中左懋第從天津趕到山東,看到的景象觸目驚心。在途中,他給朝廷上疏說:從靜海抵山東臨清,人民餓死者三成,因瘟疫(鼠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為盜。米價瘋長,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兩銀子,人死後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同年,鼠疫傳入北京。

    在李自成殺入北京之前,北京鼠疫大體停止,但已經造成嚴重人員死亡。

    當時史料記載:“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

    當時鼠疫可能有突變,更加致命。

    本來鼠疫需要數日才可以致命,此時竟然只需要幾個小時。有人高燒倒下,當天甚至一二個小時就病死。

    更可怕的是,鼠疫傳染性還極強。家中染病,其他人也在幾天內紛紛死去,滅門的事情非常多。

    北京損失人口高達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幾乎成為一座死城。

    李自成大軍殺來時,北京守軍名義上應該有5萬。但除了吃空餉和死於鼠疫的以外,實際上只有1萬多人,根本就不可能守住這麼大的北京城,也無法對抗李自成幾十萬大軍。

    所以,李自成大軍攻城,明軍幾乎沒有抵抗,雖然當時鼠疫已經基本停止。

    另外,多說幾句東學黨的問題。

    東學黨對於明朝滅亡,沒有什麼關係,只能說最多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實際上,東學黨的存在是因為朝政腐敗的結果。

    朝政的腐敗是明朝皇帝在張居正以後,試圖專權以避免類似的權臣出現。

    然而,皇帝很多時候卻將權力交給他信任的閹黨處理,而這些人又不具備太多軍政經驗,犯了很多錯誤,加上貪汙腐敗猖獗。

    這才出現了反彈政治力量 東學黨,主要以閹黨為敵,其實說通俗點是反對皇帝的錯誤政策導致國家陷入絕境。

    東學黨從來都沒有掌握國家大權,區區一個孫承宗也就是統兵打仗的大將而已,對國家大局無法干涉。

    不能因為東學黨說幾句抨擊朝廷的話,就將國家滅亡的帽子扣在他們頭上。

    這些人,總比那群只知道阿諛奉承皇帝的假愛國賊要好!

  • 6 # 小約翰

    鼠疫是比地震和颱風都讓讓恐懼的災害,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鼠疫大流行,給人類造成的損失觸目驚心。

    歐洲14世紀中葉爆發過一場鼠疫,這場鼠疫持續六年,蔓延到整個歐洲,有2500萬人在鼠疫中喪生,佔到歐洲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這場瘟疫後來被稱為“黑死病”,深刻的改變了歐洲歷史,促進了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

    但在中國,也曾經爆發過絲毫不遜於黑死病的嚴重鼠疫

    明朝末年,連年乾旱,又鬧蝗災,饑民遍地,老鼠也沒有吃的,就向人類口中奪糧,人沒有吃的捉老鼠來吃,這樣人和鼠接觸,導致老鼠身上的疾病跟人類開始交叉感染。

    明朝萬曆年間就曾經爆發鼠疫,沒隔幾年鼠疫就肆虐一次。到了崇禎的時候,老天爺好像誠心跟明朝作對,幾年不下雨,乾旱了就鬧饑荒,鼠疫就接踵而至。崇禎10年到14年四年間,老天幾乎滴水不降,這是誠心要朱家王朝的命。

    鼠疫從山西爆發,經陝西向全國蔓延。

    當時的鼠疫有多厲害呢,人感染鼠疫以後,身上長疙瘩,接著嘔吐、發燒,直到吐血得敗血症而死亡。鼠疫流行的地方,“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鼠疫最嚴重的地方,整個村子的人都染病而亡,連收屍的人都沒有了。

    鼠疫不認人,無論貧富貴賤,無論南北西東,哪怕是天子腳下,沒有人能夠倖免。

    崇禎十四年秋天,北京也發生鼠疫,北京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鼠疫。很多人死於鼠疫,棺材都供不應求。而且當時的鼠疫發生了變異,一個人從發病到死亡,居然只需要幾個小時!如此酷烈可怕的傳染病,在人類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如果說京城作為首都,老百姓的日子還沒有那麼難過的話。下面的人可就慘了,中原地區的老百姓不是被餓死就是死於鼠疫,糧食一斤賣到了幾十兩銀子,普通人根本就買不起,大家只好鋌而走險當強盜了。

    對朱家朝廷來說,這就叫禍不單行。天災人禍一起向崇禎襲來。鼠疫流行,災難頻發,饑民遍地,盜賊四起。李自成、張獻忠揭竿而起,敲響了明朝的喪鐘。內憂引來外患,清兵趁火打劫,李自成直逼京師,大明王朝土崩瓦解。

    於是,崇禎去歪脖子樹上上吊,上吊之前之前,他心裡不服,覺得我已經勵精圖治了,怎麼還是把祖宗家業給丟了?他認為自己沒錯,是天亡大明。

    後來許多學者也把明朝滅亡歸咎於鼠疫。其實這都是無稽之談。為什麼這樣說呢?

    中國有句話叫天災人禍,許多天災都是因人禍而起,人作孽直接導致天災,或者說,對於天災的應對不力加重了災害的後果。大明的滅亡原因,天災僅僅在其次。大明為什麼會滅亡呢?

    明末的統治階級荒淫無度,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僅僅是福王一個人,萬曆皇帝一次就賜給他土地四萬多頃,相當於幾十萬百姓的家業。統治者好受了,老百姓的日子就難受。因為統治者是跟老百姓爭利,他們只能透過橫徵暴斂來滿足自己的奢華生活。

    怎麼橫徵暴斂呢?無非是加重稅賦,兼併土地。明朝皇帝對百姓的盤剝和掠奪,激化了社會矛盾,人民揭竿而起。在李自成之前,江西、安徽和湖北一代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緊接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一代也有大量饑民揭竿而起。

    天災導致人禍,人禍導致朝廷財政緊張,財政一緊張就壓榨老百姓。這幾乎成了一個走不出去的惡性迴圈。

    不作不會死,星星之火的小規模起義終於釀成了李自成的燎原大火,把朱家王朝付之一炬。至於官僚腐敗,貪贓枉法,軍隊腐敗、剋扣軍餉、殺良冒功,劫掠百姓,更是歷朝通病,沒有什麼可說的。

    把王朝滅亡歸咎於鼠疫,是一種甩鍋行為

    如果說鼠疫感染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那麼李自成的軍隊就不會感染嗎?李自成的大將們哪一個是死於鼠疫呢?明朝官員哪一個是死於鼠疫呢?美國的太空梭都有老鼠出沒,崇禎的皇宮裡怎麼沒有見到鼠疫的有關記載呢?李自成進京後縱兵掠奪,燒殺姦淫,失去了人心才倉皇逃出北京城,跟鼠疫無關。

    鼠疫那麼厲害,難道滿清軍隊就不會感染嗎?縱使說騎兵不會感染,騎兵會24小時在馬背上吃喝拉撒睡?如果鼠疫那麼可怕,清軍為什麼要在明朝滅亡前幾次入關,從山東掠走36萬人呢?難道清軍就不怕傳染嗎?

    一切統治者在在自然災害的時候,總是儘量往大里頭寫,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最小化。說明朝亡於老鼠,純粹是嫁禍於鼠,老鼠說這個鍋我不背。

    所以說,滅掉大明王朝的不是鼠疫,而是他們朱家自己。亡六國者非秦也。即使沒有鼠疫,沒有天災,大明也會滅亡。中國哪個統治者不想千秋萬代,但哪一個王朝超過三百年了?滅亡是規律,不滅亡才出鬧鬼了。就像黃炎培先生說的,中國哪個政權都走不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個週期律。

  • 7 # 江雨燕

    我不認同這個觀點,這就像“明朝亡於萬曆”一樣是一個偽命題,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咎在一個人,一種制度,一種原因之上其實都過於片面。明朝的滅亡肯定是多方面的原因集中在一起的,就只看那些原因佔主要因素,那些佔次要因素。

    “明亡於鼠”這個觀點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樹基的研究觀點,他在對明朝末期的鼠疫做出大量的研究後,又與另一個歷史系教授李玉尚一起出版了《鼠疫: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正式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觀點,而這當然是他們基於氣候和疾病的角度來思考的。

    我們不能說這個觀點是無稽之談,因為鼠疫對明朝的滅亡有影響,我們只能說“鼠疫是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而且明朝末年不僅僅只有鼠疫,最要命還是旱災,另外“老鼠亡明”也是一個雙關句,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解讀:

    以鼠疫為代表的天災在加速明朝滅亡。

    以禍亂朝政的老鼠也在加速明朝滅亡。

    而鼠疫只是“小冰河時期”出現的災難之一,它的出現使明朝國力更加衰弱,而旱災進而導致農民起義,在氣候和人為的雙重打擊下,在外部環境的惡化和內部環境的腐敗下,這才是明朝滅亡的原因。

    明末鼠疫發生的起源地是山西,後來傳到河北以及北京等地,後來竟發展到席捲全國的趨勢,並最終發展到“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殮者”的地步。其中尤以北京的死亡率最高,一度高居40%以上,乃至更高。

    據《崇禎實錄》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而在一年之間,北京城內就因感染鼠疫而死亡的數字高達20萬之多,而當時北京的總人口在100萬上下。鼠疫並不分軍民,除了大量平民死去,當時駐守京城的軍隊也飽受鼠疫的折磨。

    大量士兵因為感染鼠疫而死去,僥倖活下來計程車兵也因此身體虛弱不堪,最後導致偌大的北京城只有羸弱不堪的5萬士兵駐守,當李自成率領20萬人馬攻打至北京城時,駐守北京城的軍官甚至還要哀求士兵去守城,甚至到最後還沒有湊夠足夠的人數。

    這是因為鼠疫當時氾濫的核心地區在山西、河南、河北之地,導致這些地方大量人員死亡,但鼠疫只是明朝“小冰河時期”的災難之一,除此以外還有旱災、蝗災、瘟疫等等,整個自然災難對明朝的打擊是巨大的,讓明朝全國人口衰減足有40%以上。

    這只是災難對人口的打擊,此外還有起義軍在國內的肆掠,也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兩者相加,明清相替之際,竟有4、5千萬人死於自然或人為災害。

    實際上考察明末時期的整個環境就會發現,明朝的滅亡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連鎖反應,這其中既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

    我們先說人為,那麼首先要提出批評的肯定明朝政治局面上的整個腐敗和停滯狀態,皇帝無心於政事,官僚相互爭權奪利,從而導致國家運作基本陷入停擺,不僅談不上發展強大,反而愈來愈壞。

    自然災害頻發並不是從崇禎時期開始,在前幾代皇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但是在崇禎年間達到了高峰,海水倒灌、地震、暴雨、蝗災、旱災、瘟疫、鼠疫在崇禎年間以極高的頻率和巨大的破壞力出現。

    我們都知道農民起義軍很大原因就是沒飯吃,崇禎從一上臺,國家就早已經陷入常年的大旱之中,由此導致沒有飯吃的農民只好走上落草為寇的道路,由此揭開了農民起義的序幕。所以,透過考察這些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自然天災其實就像一個觸發器一點觸發了明朝滅亡的序幕,它顯示破壞明朝的生存環境,進而又觸發了明朝混亂的社會環境。

    翻開《明史·莊烈帝》就會發現崇禎年間是一個天災頻發的年代:

    辛巳,禱雨……陝西饑民苦加派,流賊大起……癸亥,以久旱,齋居文華殿,敕群臣修省……丁酉,御史吳甡振延綏饑民……賊走林縣山中,饑民爭附之……癸酉,發帑振陝西、山西飢……山西大飢,人相食。乙酉,寧夏飢,兵變……秋七月,山東、河南蝗,民大飢……九月,陝西、山西旱飢……

    在這篇史料中,“飢”字以極高的頻率出現,進而勾勒出明末時期各種天災共同出現,對這個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朝代無疑是雪上加霜,鼠疫作為天災的一種,它肯定是使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不過,我們或許可以說明朝滅亡的大部分因素都是因為各種天災極為嚴重的削弱了這個龐大帝國的力量,但是這些天災還不至於滅絕一個國家,所以最終使明朝滅亡的原因還是內憂外困的人為因素。

    而自然災害不過是觸發了明朝滅亡的大幕,說到這裡,有一個讓人感到十分神秘和神奇的事情。儘管明末時期各種天災橫行,可是隨著清朝入主中原,一度肆掠國內的各種天災卻都消失不見,曾經是鼠疫大災區的華北地區竟然迎來了風調雨順的氣候,真的讓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明朝的氣數盡了。

  • 8 # 歷史在記錄

    明朝末期中國出現了極冷的氣候,年平均氣溫較其他時期,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非常寒冷,使糧食大幅度減產,引發社會動盪,人口銳減。國外有學者認為小冰河時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根據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有四次小冰期。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寒冷加劇,糧食產量下降。酷寒使降雨區域南移,明朝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同時鼠疫也開始蔓延,波及數省的大鼠疫在山西爆發。珠江三角洲等地頻繁遭遇降雪,並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

  • 9 #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明末鼠疫,首先起自崇禎六年(1633),在山西境內爆發,在兵禍動亂之際,隨著流民和軍隊的迅速移動,傳播到華北更多的地區。崇禎十四年(1641),鼠疫經由河北傳到京城,造成了人口大批死亡。

    至崇禎十六年(1643)下半年,史料分析京師瘟疫致死者達五分之一,"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實際上,李自成的軍隊打進北京,他看到的,應該是一座死神籠罩、屍橫街巷的鬼城煉獄。實際上,空前災難並不是突然發生的,瘟疫也不是明朝唯一的災難。

    崇禎十年至十四年,明朝遭遇持續四年的罕見大旱災,顆粒無收,饑民四起。逃荒保命的難民,紛紛向周邊省市流動,尋找一切可以果腹的東西,由於衛生條件得不到保障,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各種感染力超強的致命細菌和病毒。而華北地區又是明末兵禍的主要地區,明末大鼠疫就是在這種客觀環境下開始醞釀發展的,而乾旱缺水加快了瘟疫繁殖的速度。

    崇禎年間,幾乎有一半的時間,是在與各種災荒抗擊。崇禎十四年天降異象,各地出現大群老鼠互相咬著尾巴,成群結隊渡過江河,進入更南方的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四處尋找水源和食物的老鼠搬家,"奇異現象"被鄉民視為災禍的惡兆。飢不擇食的流民隊伍,遇到了慌不擇路的老鼠大軍,人吃鼠、鼠咬人,橫掃全國的大鼠疫終於爆發了。

    據《明史》記載,明代共發生大規模瘟疫十九次,崇禎瘟疫遍及最廣,除了山西,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皆有,"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吳有性在《瘟疫論·原序》中記載,"崇禎辛已(1641年),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翻閱明史可以看到,崇禎十四年開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廣平府大飢疫,人相食。京師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開封府陽武縣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榮陽,民死不隔戶,三月路無人行。山東多地發生大疫。安徽大疫,廬州等地死亡最高,達九成之巨,民有絕戶,街巷無人。一副"生民百餘一,途有病死骨"的悽慘景象,面對曠古未見的怪異疾病,一時間人人自危。

    崇禎十四年(1641),疫情進一步蔓延。在官員眼中,全國形勢已經非常糟糕。明末政治家、山東萊陽人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所見甚慘,向朝廷疏文中寫道,"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

    崇禎十七年(1644)秋,瘟疫傳播至潞安府,史料記錄了奇怪的病症,"病者先於腋下股間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藥餌。雖親友不敢問吊,有闔門死絕無人收葬者"。患者會在身體肢節間生出"小疙瘩",然後迅速發展為"飲食不進,目眩作熱",還會嘔出"如西瓜敗肉"。

    這是腺鼠疫的症狀,"小疙瘩",就是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結腫大,"西瓜敗肉",則是腹腔內的腐敗瘀血。民間又把這場鼠疫稱為"疙瘩瘟",發病到死亡既烈且急,甚至來不及診斷和治療,一旦一人發病,全家都會傳染,嚴重者"闔門皆歿",屍骨無人收葬。面對逝者,親戚不敢上門弔唁,因為怪病"見則死,至有滅門者",唯恐被傳染,又把瘟神帶回家中。

    清代署名"花村看行侍者"的學者吳震方,在史料筆記《花村談往》,記載了幾個堪稱驚悚的突然死亡案例,兵部朱念祖訪客回來,剛進門即死去;有官員吳彥升準備去溫州赴任,臨行時一個僕人死去,另一僕人去買棺材,久久不歸,去探看竟死在棺材店;還有一對新婚夫婦,禮成之後坐於帳中,久無動靜,家人開啟帳子,發現夫婦兩人早已死在床頭。

    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無法控制的腺鼠疫轉化為肺鼠疫。清代史家、安徽當塗人夏燮在《明通鑑》中寫道,"(崇禎年間)京師大疫,死者無算。"染病死亡之多,無法計數。《崇禎實錄》則有同樣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當時的大瘟疫,勢態極其嚴重,北京城死亡人數之多,"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殮者",瘟疫死亡之巨,帝都九門"日出萬棺",更有無棺安葬者不計其數。據測算,大疫至少奪走京師人口二十萬,而京城當時總人口不過百萬。

    鼠疫的流行,加上旱災、蝗災及戰亂的綜合作用,耗盡精氣神的明王朝,再也抵不住清兵的南下。崇禎十七年的秋九月,只有十萬鐵騎的後金軍隊入關,清世祖順治帝福臨在北京榮登大寶,清朝建立。卻也作怪,席捲肆虐全國的乾旱和鼠疫,在後金定鼎中原後,莫名其妙消散得無影無蹤。華北各地民生恢復,風調雨順,社會經濟開始復甦。這隻能歸結於氣候的原因,或許也是人口稀少、傳播力下降的原因。

    當然,清代也並非一帆風順。清乾隆年間的詩人師道南,親眼目睹了乾隆壬子癸丑年(1792),雲南爆發的鼠疫。詩人在雲南趙州,親眼看到慘酷狀況,寫下《死鼠行》一首:

    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

    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圻堵。

    晝死人,莫問數,日色滲淡愁雲護。

    三人行未十步多,忽死兩人橫截路。

    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氣燈搖綠。

    須臾風起燈忽無,人鬼屍棺暗同屋。

    烏啼不斷,犬泣時聞。

    人含鬼色,鬼奪人神。

    白日逢人多是鬼,黃昏遇鬼反疑人。

    人死滿地人煙倒,人骨漸被風吹老。

    可以說,一隻來自山西的染病老鼠,一劍封喉般殺死了龐大的明帝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程序。似乎歷史真的會有往復,清末宣統二年(1910)十,這是清王朝的最後一個冬季,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鼠疫襲擊了龍興之地的東北。次年,清朝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女演員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