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快語快評

    胤禛44歲繼位,兄弟不和睦,王公貴族不支援,封疆大吏欺上瞞下,貪汙腐敗嚴重,讀書人不理解,但他勵精圖治,勤、厲、儉、累,苦撐13年,硬是積攢了豐厚的家底。弘曆25歲繼位,最大繼位威脅弘時已死,有奪權之心的叔伯已死,王公貴族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吏治基本清明,社會基本穩定,但他好大喜功,驕、奢、縱、逸,揮霍64年,硬是把家底都幾乎敗光了,留給顒琰一個爛攤子,清朝開始走下坡路。對比,誰的功績突出?當然是胤禛。

  • 2 # 十星玉米白加紅

    肯定是雍正功績突出!

    雍正在位十幾年,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其中,鑄幣制度的改革是其經濟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秘密立儲,即將傳位詔書置密封錦匣中預先收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這是建儲制度的一項重大創革。

    密摺制度。什麼是密摺呢?密就是機密;折就是將奏文寫在摺疊的白紙上,外面加上封套。

    “攤丁入畝”,雍正實行改革,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創立軍機處,實行火耗歸公。

    再說乾隆吧,號稱“十全老人”,其實就是吃雍正的“老本”。

  • 3 # 瀟湘陌路

    肯定是雍正啊!雍正是清朝的中興之主。設定了軍機處,火耗虧空,士紳一體納糧,成功的為大清王朝奠定了二百年的壽命。

    乾隆的十大武功,但是乾隆是個敗家子,花錢滔滔不絕,嘉慶繼位以後國庫空虛,而且乾隆是閉關鎖國的始作俑者。

    所以相比之下還是雍正政績卓越

  • 4 # 非仙即妖

    我認為的死心塌地是,一段相信一個人,就是他給你帶來死亡,也不後悔,如果信不足,點頭之交就可以了,我做人百分之百是這樣,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有難自己必須先死……這樣朋友才能做長久。不要在這個位置談誰的功勞大,沒多大意思,真向旁觀者清!

  • 5 # 狐狸晨曦

    清朝雍正皇帝胤禛,上百年來一直在民間傳說,被黑為殺父篡位的暴君,近年來隨著《雍正皇帝》電視劇把他美化成一個勤政愛民、鞠躬盡瘁的好皇帝,二十年來不斷在網路造勢美化,又實在被翻案太過。

    許多人一邊吹噓雍正,甚至吹到他是“滿清唯一好皇帝”的地步,一邊長年上黑康熙,下黑乾隆,甚至清朝所謂“康乾盛世”,平穩統治中國一百三十多年的功勞,居然都被一個在位十三年的人領了,實為彌天大謊。

    雍正的藝術品味比乾隆那種土財主式口味高明得多,是不容置疑的,論作詩方面的成就,比乾隆也強上許多。乾隆完全沒有繼承到詩詞方面天賦,卻要強行做幾萬首打油詩,實在是子不肖父。

    然而,真正比做為皇帝的本職工作,作為皇帝的政績和對後世的功勞貢獻,客觀而論,乾隆實在是勝過了他的老子。這裡就仔細“扒一扒雍正的皮”談談他執政時期的諸多缺失。

    如果說康熙時期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是否當真是割讓了原屬中國的貝加爾湖以東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長期以來還有不同爭議。國際史學家大都認為是清俄瓜分遠東地區無主荒地的平等條約,俄國史學家甚至認為是沙俄戰敗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康熙帝最應當被批評的,就是這仗打得太差,幾千八旗精兵打幾百俄國流浪漢,如此艱難方得取勝; 目光過於短淺,原本他態度強硬的話,不止是尼布楚,而且整個勒拿河以東的東西伯利亞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全可以拿下來,沙俄方面虛張聲勢,其實已經有大幅度退讓的打算了。

    ——然而定要批評康熙打了勝仗還非要“割地”,如何喪權辱國,就有強行黑不夠客觀的嫌疑了。

    而雍正五年簽訂的《恰克圖條約》,則是確鑿無疑的割地條約,將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國土割讓給沙俄,並且出讓了大量貿易、宗教等項利益。沙皇俄國不但獲得了之前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區,更取得了在北京和恰克圖的自由貿易權利,取得了在北京建造東正教堂的權利,達成了他們自康熙年間一直以來的夙願。

    《恰克圖條約》割讓土地:綠色部分左半段

    這和滿清末年和列強簽訂的各個割地、傳教、通商的不平等條約,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所以雍正此舉,也不過就是他後世那些不肖子孫所效仿的榜樣而已。

    而雍正不惜如此喪權辱國,所得到的好處,僅僅就是俄國承諾不再支援此時和滿清交戰、控制中亞和西域的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的葛爾丹,在康熙年間侵吞外蒙古,並侵入內蒙,被康熙三次親征擊敗,葛爾丹敗死。後來準噶爾軍又侵入西藏,被康熙派遣第十四子胤禎(後改名允禵)擊敗。

    雍正九年,因雍正遣將不當,戰略失策,清軍在和通泊之戰慘敗,上萬八旗精兵幾乎全軍覆沒,多名滿洲親貴大員戰沒,也是從明末努爾哈赤起兵遼東以來,八旗軍百年戰史最大的慘敗之一。

    準噶爾軍趁勢攻入外蒙古,幸虧外蒙喀爾喀部首領策稜,指揮蒙古軍馬在光顯寺之戰反殺,殲滅準爾噶軍萬人,迫使其撤軍,這才穩定了蒙古局面。於是雙方歷時多輪談判,罷兵議和,至乾隆初年使達成和議。

    後來乾隆趁準爾噶汗國內亂,將其一舉攻滅,從此盡收西域和中亞超過二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土,命名曰“新疆”。雖然在清朝末年,國勢衰弱,被沙俄趁火打劫,割走五十五萬平方公里,但主體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是永久留在了中國。這也是乾隆帝對後世的最大一樁貢獻。

    準噶爾滅亡前夕疆域

    綜上,雍正在位期打出了數十年清準戰爭中,清軍最大的慘敗,論戰果是遠不及其父康熙、其子乾隆的。以武功而論,更可以說是滿清中前期眾帝的倒數第一,不論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多爾袞)、康熙、乾隆,他一個都比不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依仗年羹堯嶽鍾琪平定了青海叛亂。

    雍正在位期間,大興文字獄,鼓吹儒家理教,鉗制思想,推行文化專制,並嚴格海禁,閉關鎖國,鼓吹重農抑商,對近代中國遠遠落後於世界的罪責,一點也不比他兒子乾隆小。

    他那個為了給自己辯護,深入揭秘皇室內辛、強迫全國推廣學習的《大義覺迷錄》,更是讓世人傳為笑柄,讓滿清皇室世代蒙羞的奇葩舉動,足見此人不具備起碼的帝王心術,甚至連基本的自知之明都沒有。難怪乾隆一上臺,就急急忙忙把這破書給查禁了。

    乾隆上臺後急忙做的另一件事,就是驅逐了雍正在皇宮豢養的大批道士,這些人煉製丹藥供給雍正,名為“長生”,實為“不可說”,足見雍正也根本沒有他一直自稱的那般勤政和不好女色。

    雍正長期在後宮豢養道士,煉製”不可說“之藥物

    所謂雍正如何填補了康熙留下的空空如野的國庫,又給乾隆留下了如何豐厚可供揮霍的國庫,更是由小說家二月河發明歷史,網際網路造神時代的經典謠言:

    清朝國庫存銀有明確記載:康熙60年,存銀為3262萬兩;雍正13年,存銀為3453萬兩,雍正只不過淨賺了不到200萬兩,而乾隆20年,國庫存銀就突破4200萬兩,乾隆29年,突破5400萬兩,乾隆30年,突破6300萬兩,乾隆39年,達到最高峰7390萬兩。所以,乾隆敗家歸敗家,敗的那也是他自己掙的家底,和既不能開疆拓土,又發展不好經濟的雍正何干?

    不管乾隆的藝術品味和作詩才能如何被雍正吊打,攻滅準噶爾,收取新疆的開疆拓土功績,並強化對西藏控制,建立至今仍在延續的“金瓶掣籤”儀式,而他治下60年,最高峰7000多萬兩國庫存銀,並屢屢減免錢糧,賑災濟荒,令中國人口增加1個億的政績,那就是雍正怕馬也趕不上了。

    乾隆時期清朝疆域:1310萬平方公里

    雍正最大的政績是制度建設,把康熙年間就已經在一些省份試行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等新政推廣到全國,養廉銀製度暫時緩解了官吏的貪腐,解放賤民也是一項善政,然而這些原本就是康熙已經開始推行試點的,同時乾隆繼位後,也在繼續堅定執行。

    雍正所謂“打擊利益集團”,整肅貪腐的“新政”,乾隆執行得更變本加厲。雍正朝對貪賄的封疆大吏,處罰大抵以抄家、流放為主。而乾隆在位的前四十年裡,因為貪汙賄賂、徇私枉法罪名,就以砍了幾十個極品大員的腦袋。只是到了他在位的後二十年,年老倦政,對和珅等親信官員的貪賄行徑不能約束,由此上行下效,官場風氣才為之大壞。

    乾隆、紀曉嵐、和珅:歷史上紀曉嵐的官位和被信任程度,皆遠不能與和珅相比。

    因此光憑制度建設這個長處,雍正既壓不倒他老子,也壓不過他兒子。 若非要吹成”滿清唯一好皇帝“,不免太矯枉過正,純粹是網路造神產物了。

  • 6 # seadawn

    對於清王朝,如果沒有雍正下決心整頓吏治、實行改革,就沒有乾隆朝的盛世。正是乾隆皇帝與雍正皇帝的政策例行逆施,不僅腐敗日重,整個王朝自始哀敗。對於中華帝國,雍正的一系列措施奠定了開疆拓土的經濟基礎,起到了從康熙朝到乾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延續了百餘年的康乾盛世。

  • 7 # 曉木曰兮歷史系

    乾隆,不僅僅是和雍正比,放在整個中國所有皇帝比也是絕無僅有的智者、他目光深邃,戰略高遠,雖然身處封建社會,卻為日後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在地緣政治和民族政策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雍正攤丁入畝算是唯一可稱道之處,但是乾隆是舉世無雙的政治家軍事家,十全老人不但沒有誇張反而貶低了他。

    譬如雍正西北用兵耗費也是巨大的的,雖然解決了羅卜藏丹津的問題,卻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就是準格爾蒙古,雍正的用兵客觀上幫助準格爾做大了,而準格爾和之前遊牧民族是不同的,準格爾開始了定居種植,中亞的哈薩克汗國,大玉茲,中玉茲,愛烏罕(阿富汗)都已經稱臣或者正在被準格爾蠶食,發展迅速並在不斷的對外擴張,一個強大的帝國即將在中亞形成,如果不下定決心,後果不堪設想。當時朝中反對用兵的也不少,原因也很簡單,西北那個地方戈壁沙漠沒什麼價值,即便打下來也得中原大量輸血,得不償失,而且一堆穆斯林不服教化,總之百害無一利,但是乾隆態度很堅決,因為他有一套十分強大的邏輯,這套邏輯可以說總結了中原王朝過去兩千多年為什麼總擺脫不掉三北一南(東北西北中北的蒙古高原和西南)的噩夢的原因,開創了整個中原王朝萬世太平的局面,為日後的新中國和改革開放奠定了安定團結的民族和地緣基礎。他的強大邏輯是:

    要保障漢地的統治必須要保西北漢人佔大多數,西北要維持漢人居多,滿蒙一體就要保障,保障滿蒙一體必保漠南,保漠南必平漠北,平漠北必控黃教,控黃教必控西藏,控西藏漠北,必除準噶爾。

    乾隆一直打到今天哈薩克的首都阿拉木圖,這一塊今天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最遠的地方,乾旱、沙漠、隔壁、高原大山地形縱橫交錯十分複雜,即便機械化部隊也很不好走,更別想當年全靠畜力,過程很艱苦,清軍最終佔領了決定性的伊犁河谷,伊犁河谷水草豐美,氣候宜人,面積巨大,完全可以滋養整個新疆,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都打過西域,唯獨乾隆把西域正式納入版圖的原因,因為之前的朝代沒有奪取伊犁河谷,整個中亞(中國西北阿富汗包括中亞五國)簡單說就是兩條河谷萬里戈壁,兩條河谷分別是費爾干納河谷和伊犁河谷,除了這兩條河谷整個中亞都是一文不值的戈壁和高原,以前的王朝佔領的都是有點小綠洲的萬里戈壁,補給全靠中原,可是要知道即便從蘭州到中亞比蘭州到北京的距離還遠,更何況蘭州在清朝也是邊遠地區,這種統治如果不佔據伊犁河谷能實現在新疆就地補給的話,中原王朝不需要幾年就會因為運上去一斤糧路途吃掉三十斤糧食的情況被活活耗死,最終放棄那裡的土地。有了伊犁河谷就不一樣,新疆可以靠伊犁河谷豐富產出補給新疆自己,不需要中原輸血。當然乾隆佔領的不僅僅是噶爾丹,他幾乎一直打到天山,到被天山阻隔不能再往西區為止。哈薩克汗國等幾個中亞和帕米爾國家向乾隆稱臣。

    準格爾的命運也是悲慘的,被滅了族,男的全殺了,孩子也沒放過,女兒和老人都發配為奴。

    戰後,乾隆設定伊犁將軍,建立九個城,從內地遷來漢人,其中八個城是漢城,只有一個城是維城,徹底改變了新疆的人口結構,漢族人在新疆佔主體,維族塔吉克和蒙古加起來也沒漢人多,這也是後來左宗棠能收復新疆,民國新疆幾次折騰,民國自己都顧不上,但是新疆也沒獨立出去的根本原因。後來因為不平等條約也損失了大片土地給沙俄,如今成了中亞五個斯坦的土地,這就不歸乾隆管了,割走的恰恰也都是漢人比例不高的地方,可見當年乾隆的內遷政策多麼重要,當年是9城漢8,後來阿古伯白彥虎等回亂,漢人死了不少,再加上計生政策,現在新疆漢人比例反而降低了不少,雖然還佔大多數,和當年的9城漢8差距還是很大的。

    我們都知道雍正給乾隆國庫留下了鉅款,可是這筆鉅款有多大呢?五千萬兩,但是準格爾一戰就花了三千三百萬兩,後來移民,給移民購置種子農具安家幾乎一千多萬兩,可以說這一站雍正給乾隆的家底幾乎就光了,可是後面乾隆還要打好幾場花錢更多的仗。

    補充一下,準格爾戰役主要是滿蒙八旗為主,加少量綠營,兵種構成上是騎兵六,步兵四,騎兵為主,總兵力五萬人,其中3萬騎兵,1.5萬鳥槍手,4000弓箭手,1000炮兵。這四成的步兵也不是傳統拿大刀長矛的步兵。

    乾隆後來的幾次打仗兵力依舊如此。很多說法八旗到康熙年間就打不了仗了,是胡扯的,事實上一直到八國聯軍進北京對抗的主力依舊是滿蒙八旗,綠營興起是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的事兒。

    在平準格爾六千之前,乾隆打了一場耗銀依然巨大的戰役,大小金川之戰。

    大小金川之戰不過今天四川的兩個小土司,人口也不過三五萬人,但是為打這場仗,乾隆先後動員了幾十萬人力,耗銀7000萬,雍正留給他那五千萬兩這一仗都不夠,還得赤字兩千萬,所以別老說乾隆把他爹的家底敗光了,事實上他爹的家底連一次大小金川都不夠打的。

    可是花了這麼多錢,耗費這麼多人力,光死亡就一萬多人,打這麼屁大個地方,到底是意義深遠還是小題大做呢?

    顯然不是,大小金川之戰對不僅僅是對西南,對西藏意義同樣重大,因為大小金川雖然在四川但是也屬於藏區,懂地理知識的應該知道,四川是中原進出西藏的必經之路。當年達扎活佛親英發動政變,親北洋政府的熱振活佛就是從西藏入川的,國民政府入西藏也是從四川走的,包括後來的川藏線和川藏鐵路都可以證明,川藏區是進出西藏的門戶,而大小金川本身上就是藏族的土司。

    打大小金川是有雙重目的,除了保證進出西藏的安全,又有解決西南土司的歷史任務。歷史上西南少數民族眾多,採取的都是土司制度,土司都是世襲的,向中央政府朝貢,但是中央政府幾乎管不到土司的內部事務:官吏任免兵員招募等,導致西南表面臣服中央政權,實際上是獨立王國,明朝到清朝都助手解決這個問題,推行改土歸流,卻始終無法實施,只要西南土司部落之間各安其份,不彼此整合,中央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大小金川兩個部落聯合起來打著反對中央政府的旗號攻打周圍部落,先後吞併四五個土司的城寨和地盤,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在西南形成強大的獨立政權,第一金川之戰以土司投降結束,此戰耗銀接近三千萬兩。但是多年之後,大小金川再次叛變,乾隆大怒,派兵征伐,加上各路反清勢力和其他土司的暗中支援,此戰打了十年,耗銀七千萬兩,打仗打得太過慘烈,清兵手段和打準格爾一樣兇殘.炮擊火燒,斷水斷糧等等,所過之處見人就殺見房就燒.連下數個關卡直接逼向大金川土司的最後據點:葛爾崖.大金川索諾木土司毒死了小金川土司僧格桑,然後命人抬著屍體和押著僧格桑的妻兒親戚和部屬來投降.阿桂吸取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戰的教訓,避免再發生第三次大小金川之戰,不接受投降,最後把大金川打到只剩兩千多人出寨投降,但是投降的大金川土司等被押解進京,清朝在西南廢除土司制度,設定州縣,將西南徹底納入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

    因為地形民族等諸多因素,西南土司不好打,環境多山,山道險峻,大小金川之人設碉據守,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樣的碉樓而且數量眾多,不啻攻堅之戰。傅恆在其奏疏中寫道:“即臣所駐卡撒左右,山頂即有三百餘碉,計半年旬日得一碉,非數年不能盡。”地理之難可想而知。人口又少,統一了也沒什麼賦稅,張廷玉等就建議按照雍正改土歸流的既定政策,扶持另外一個幾個土司做大對抗大小金川,乾隆堅決反對,乾隆大意:“苗蠻好動難以馴服,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尤其如此,這是他們的天性。如此小小攻殺,事情純出偶然,即當令其自行消釋,不必興師問罪,只要他們不犯朝廷,不到別的地方四處侵擾,於進藏道路無礙。他們自己內部的鬥爭,可以置之不問。如果其仇殺日深,勢漸漲大,可以宣諭訓誨,令其息憤寧人,各安生業,亦可相機行事,聲威足夠懾服其心了,使他們俯首帖耳,這才是最好的辦法。苗蠻頑劣無知,得到他們的人不可用為大臣,得到他們的土地不足以守禦,我們一切謹慎為要,先安撫,再視他們的情況看是否出兵。”

    從這段話看乾隆是很有戰略眼光的,乾隆對大小金川就是從西南改土歸流和進藏道路這兩條考慮的,他本身也不太想打,因為一旦開戰代價太大,死傷不說,兩次大小金川之役耗銀億兩,他爹留下的家底不過五千萬兩而已。

    很多人即便今天也認為兩次大小金川之役是小題大做,得不償失,但是我認為這兩次戰爭意義重大,尤其是後來的一場花費更大的戰役證明這兩次戰爭絕非沒有必要的,那就徵廓爾喀。

    廓爾喀就是今天的尼泊爾,乾隆五十三年,尼泊爾入侵西藏,藏軍不堪一擊,乾隆出兵西藏,第一次和大小金川一樣,尼泊爾投降,清軍撤退,沒過多久,尼泊爾再次入侵。我們知道藏南問題M時代打過一次,為什麼在勝利的情況下撤退了,留下藏南問題就是因為運輸補給困難,打下來也很難守住,可時解放軍畢竟有了卡車等現代化工具和武器,但是乾隆時代依舊靠的是畜力,難度很大,乾隆也不想糾纏太久,可是撤退後尼泊爾再次入侵西藏,乾隆和當年打大小金川時阿桂的思路一樣,再打就打個徹底,免得再來第三次廓爾喀之戰。乾隆57年派大將軍福康安出征廓爾喀,因為大小金川之戰保證了藏路的通暢,此戰耗銀不多,不足千萬兩,但是意義深遠,原本西藏類似朝鮮的朝貢體系,佛活們來北京帶點酥油等土特產,皇帝給個封號,還要賞賜金印,塑造佛像的金箔,活佛們各種佛事活動的金印,中央政府一直是賠錢的,還得不到徹底的效忠,中央也無法插手藏務,徵廓爾喀之後,乾隆開始對西藏進行了一次大改造。

    首先是戳破藏傳佛教的神性,最初西藏的活佛們也希望打走尼泊爾人後就撤軍,藏人繼續自治,福康安賴著不走,活佛們搞了幾次降神,說這是神的旨意,福康安砍了幾個刀槍不入的神棍,戳破降神的騙局,才得以順利在西藏派駐駐藏大臣,保持一定的駐軍,開啟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有效管理。同時整飭西藏吏制,奏請頒行《欽定藏內善後章程》,確立了此後100餘年間西藏的政治、軍事、賦稅等制度。乾隆還改變了達賴班禪的轉世制度,原本轉世都是布達拉宮僧侶自行決定的,歷代活佛幾乎都出自幾個西藏貴族,靈童都是在拉薩附近選的,在西藏形成了世代相傳的政治貴族,西藏權利被這些政治貴族所壟斷,乾隆首先指定靈童不能在西藏選,只能去青海藏區選,其次一次不能選一個,而是要選好幾個,然後他做個金瓶送到西藏,最後的幾個靈童抽籤,確定是誰。這樣就打破了活佛的世家壟斷,瓦解了西藏的宗教勢力,讓西藏的神權必須仰仗中央政府,確立了中央政府的權威。為此乾隆特意寫了一篇《御製喇嘛說》,第一句就是“佛本無生,何來轉世?”雖然大家老因為那五萬首詩歌吐槽乾隆的文采,對此乾隆也有數,他自己都說過他的詩不咋那樣,但是寫詩不是他的工作,閒暇消遣爾。當然這是題外話,可是涉及到本職工作,乾隆的文采就很高了,譬如這篇喇嘛說,開篇就否定了西藏的活佛轉世制度,後面又說他為什麼沒否定活佛,因為在藏區影響太大,很多百姓也很愚昧,將誒是不清楚,否定活佛會造成藏區的混亂,但是中央對活佛也必須嚴加管制等等。乾隆還在雍和宮立了一個大石碑,把喇嘛說刻在上面。我們知道雍和宮是藏傳佛教除了西藏外的重要寺廟,有很重要的宗教意味,清朝常年有活佛駐守在這裡,達賴班禪進京接受冊封也住在雍和宮,我很想知道達賴和班禪在雍和宮看到那樣顯眼的大石碑作何感想。

    總之,徵廓爾喀之後,乾隆對西藏的改造的所有政策,我們今天依舊在適用,只是駐藏大臣變成了西藏省委和政府,但是金瓶掣籤和活佛坐床依舊延續至今。

    然後就是徵大小和卓,這兩站屬於徵準格爾的延續,但主要針對的是回部,維吾爾塔吉克等穆斯林在徵準格爾的時候已經徹底解決。此戰收付了天山南路的土地,同時插手西北穆斯林的教務,改革維吾爾人原有的伯克制,伯克就是穆斯林的神職人員,類似今天的阿訇。禁止伯克世襲,確定大小伯克的品級、員額、俸祿,並實行迴避。透過有限度的“改土歸流”,伯克階層由世襲貴族轉變為清朝的地方官吏。在軍事方面,回部各城設駐札大臣,領八旗、綠營兵鎮守,各城大臣以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為首,對回部影響深遠。

  • 8 # 腦洞外星人

    雍正跟乾隆兩位皇帝的實際在位時間,總共達到七十七年,佔據清朝歷史的四分之一。在清朝官方文書中,這段時期被認為是清朝國力的上升階段。

    經過明末清初戰亂後,數十年社會變動,百姓終於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喘息的機會。

    當時無論是人口數量、疆域面積等方面,都有不錯的成績。對於一個王朝來說,這都是不錯的標準。

    對於乾隆、雍正而言,他們的標準,只能以治國能力作為判斷。畢竟他們都是皇帝,治理國家才是本職工作。

    雍正前後在位十三年,時間比乾隆短,情況卻更為複雜。自康熙後期開始,清朝就處於財政緊缺狀態,國庫嚴重短缺,只能靠賣官,開放通商口岸等方式,增加收入。

    當然,這些辦法都只能解決一時危局,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財政收入不足的問題。更麻煩的地方在於,官吏嚴重腐敗,風氣極差。官員挪用公款,壓榨百姓,上下其手,大肆貪墨。

    百姓負擔重,朝廷賦稅也無法徵收。社會上對官員貪汙並不為恥。相反,如果官員清貧返鄉,還會遭到宗社鄉鄰的恥笑,他們會告誡子孫,不要向這種人學習,賺錢才是正道。內患又極重,雍正要面臨西北局勢不斷緊張的情況。

    如何處理好內憂外患,無疑是考驗皇帝治國能力的標準。而官員素質高低,直接決定皇帝治理國家的效果。

    否則,即便朝廷推行好的政策,也會因為官吏腐敗無能,最終成為禍害百姓的苛政。所以,吏治水平就是其中的關鍵。

    從這些方面來講,雍正做得還算不錯。雍正讓年羹堯等人率兵平定了西北叛亂,將青海納入清朝版圖。

    對內,雍正整頓吏治,加大對官員腐敗的整治力度,樹立官員模範,以鐵腕手段糾正官場風氣,並推行制度保障。清朝開國後,雖然繼承明朝制度,但仍需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且調整範圍極大。

    雍正時期,許多制度正式成型。透過火耗歸公,推行養廉銀,想要從制度上防範官員腐敗。西南推行歸土改流,加強中央統治。

    中樞設立軍機處,地方確立督撫轄區、職權等一系列制度,集中皇帝權力。其餘包括秘密立儲、廢除堅籍、大規模採用密摺制度,這都是雍正用來治理國家的辦法。

    這些對於清朝而言,無疑有極大幫助。雍正化解了清朝自康熙後期以來的危局,並訂立一系列制度,作為後續保障。

    但是,從另一方面方面講,雍正推行的“文字獄”,對後世文化傷害極大,對思想是一種嚴重的禁錮,一定程度上導致後來清朝跟近代西方國家相比的落後局面。

    乾隆繼位後,基本沿襲雍正制度,並不斷強化中樞皇帝權力。在治理國家上,乾隆能力並不算差。他同樣注重官員素質問題,還會設立法律作為保障。乾隆五十四年,山西監生常懷衡控告知縣王秉正賒欠布料銀不還。

    王秉正受到處罰後,乾隆定下法律,以後地方衙門官吏除蔬菜油醬等事物外,其餘東西都要到外地買,不能在當地買。乾隆推行這條法律,就是擔心官吏到地方騷擾百姓,不利於整飭官吏。

    而且,乾隆對農業十分重視。他曾多次減免受災地方的賦稅錢糧,並讓地方修建水利,發展農業。

    乾隆時期,透過多次戰爭,疆域面積不斷擴大,周圍也沒有什麼其他國家可以跟清朝叫板。整個東亞地區是以清朝為中心,建立了一套朝貢體系。即便英國使臣到來,也要按照清朝規矩辦事。

    但是,在繁華盛世的同時,乾隆時期也是清朝自順治以來,內部危機逐漸積累爆發的階段。尤其是乾隆在位後期。也許是掌權太久,讓乾隆愈加固步自封,很難聽進別人的不同意見。

    稍有不順,就會以雷霆手段進行處罰。乾隆也變得越來越好大喜功,喜歡享受奢靡生活。每一次他的巡遊、宴會、狩獵等,都要消耗大量白銀。

    皇室奢靡,官場也不例外,吏治腐敗,貪汙風氣再現。官員都想著哄皇帝開心,為自己撈錢,這才有了和珅這樣的鉅貪。文恬武嬉,不思進取,百姓生計日益艱難。乾隆後期,各地叛亂爆發,波及多個省份。

    與此同時,西方諸國逐漸強大,他們透過思想、科技的變革,已經跨入一個新的時代。清朝保持一定的國力,卻已經處於落後階段。乾隆去世41年後,英國就用堅船利炮攻破國門。隨後,其他列強諸國將陸續闖入。

    所以,在位後期,乾隆在治理國家上,已經出現很多問題。不過,乾隆作為一個帝王,在權謀手段上愈加老練。他是中國歷史上,極少數做到成功禪讓的皇帝。

    他牢牢把控著權力,所有人對他俯首稱臣。這些權謀手段,只能保住他的地位,卻無法將清朝帶出泥潭,只能越陷越深,最終無法自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國家可以大量印發鈔票然後鼓勵國民去他國消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