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小黑
-
2 # 貓先生內涵科普
本貓來講講吧。
先上一張硬圖,說明一下恆星的一生以及黑洞的由來。
文字不愛看,公式看了頭疼的朋友們,這圖總能看明白了吧。黑洞就是大質量恆星的最終歸宿。
那麼大質量恆星和黑洞誰能吃掉誰?大質量恆星你可以算出質量,但是黑洞卻是個極限天體,他本身並沒有體積,那麼他的質量其實可以說是無窮大的。相信我,你現在看到的一切黑洞照片只是人們的想像圖而已。黑黑的是黑洞的視界邊緣,而不是黑洞本身。黑洞就是一個無體積的點。
這不是黑洞!這不是黑洞!
那麼結論顯而易見。再大質量的恆星,你都有質量。黑洞連光都吃掉,吃個恆星,舉手之勞吧。
-
3 # 攜手人生
黑洞,無論從能量上講,還是引力上講都是超強的。之所以稱之為黑洞,就從側面上說明有多恐怖了!聽起來就不寒而慄了!吞噬恆星,不在話下!
-
4 # 陳健光1959
大質量的恆星能不能吞噬一顆小質量的黑洞?
首先要說的是,黑洞是寄生質量非常大的恆星上(記住,一般來講質量越大,那麼黑洞的質也起,基本上成正比)。如果那顆質量大的恆星(大到能產生黑洞,或接近形成黑)的話,它的磁場吸引力也是非常驚人的。但是如你所說的那,說明那顆恆星還沒有形成黑,只是質量大而已,那麼說明這個黑洞的質量比這顆恆星的質量、強大磁場吸引力大得多了,這顆質量大的恆星會被這個黑洞吞噬掉的。
-
5 # 華北五角楓
首先恆星分佈在太陽系周圍。對於大質量的恆星來說能量超太陽的多少倍,可想而知。它的能量源多強大。而天空的黑洞不得不讓人想到,吞噬能力多強。那麼小質量的黑洞,不寒而慄。也會膨脹化。吞噬周圍的天體無數,慢慢成為大黑洞。假設大質量的恆星會吞噬小質量的黑洞嗎?看看星空強者也許會擦出火花,不會吞噬。黑洞再小,也有很強的爆發力。也能躲避這場災難。
-
6 # 三碗過岡
既然是黑洞,它的引力就已經強大到光都不能逃脫,這個恆星再大他也做不到。所以恆星最好不要遇到黑洞,遇到了一定是恆星的行星先被黑洞捕獲,然後是恆星的大氣層,再之後恆星本體會被分解
-
7 # 延159953997
從理論上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的黑洞會把小的黑洞吃了,但實際上很少有過大的黑洞吃掉小的黑洞,因為小的黑洞在沒有形之前就被大的黑洞吃了
-
8 # 使用者52159788440
再大質量的恆星呑不了最小的黑洞。因為黑洞的形成條件最低極限也比恆星大。如果一個恆星行運到黑洞範圍內,那黑洞就呑了恆星。
-
9 # 在這裡山勾勾
這個問題得先說說恆星與黑洞的關係,首先黑洞是質量大於太陽質量幾百倍以上的恆星最後死亡坍縮而成的,但是他在巨大引力作用下卻可能坍縮成為一個密度質量無限大的點,也就是個恐怖的存在啊!這個時候在他邊上的任何物質包括光都都無法逃出他那巨大引力的吸引,所以沒有人能直觀地看見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只能透過他對周圍其它物質的影響來判斷他的存在(눈_눈)。黑洞一旦捕獲恆星,哪怕那個恆星質量遠大於黑洞最後也只能被黑洞全部吸收到它的肚子裡去,而黑洞碰見黑洞這就簡直不敢想象了哦,一陣地天地昏暗、日月無光……,當然最後也會變成一個更大大黑洞
-
10 # 紫翼之痕
我覺得和接觸面積有關,單位面積內黑洞質量密度遠遠大於恆星,不管恆星有多大,一定接觸面積內黑洞會一點一點吞噬大質量恆星,變成黑洞物質,絕對不會是大質量恆星一下就把黑洞拉進大質量恆星核心,即使有也會被黑洞反噬!
-
11 # 侶意
大質量的恆星不能吞噬小質量的黑洞,反而會被黑洞吞噬。恆星的質量再大,它的引力也沒有質量再小的黑洞大,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恆星的引力有黑洞那麼大,那它就是黑洞了。質量大而引力小,那就說明體積相對龐大了,但這個根本就不是優勢。
當大質量的恆星和小質量的黑洞接觸後,恆星的外圍物質和光等都會被黑洞吞噬掉,變成黑洞的一部分。這個時候,黑洞周圍就會出現壯觀的吸積盤,這也是人類發現黑洞的方法之一。
恆星和黑洞之間的相遇,不能用質量去考慮兩者會發現的情況,這個時候用引力大小就可以了。恆星的巨大質量也抵不住黑洞的引力,最後只是形成更大質量的黑洞而已。換個說法就是,黑洞不可能被恆星撕裂開,那麼黑洞也就不可能存在於恆星內部的,不存在恆星吞噬黑洞的情況了。
-
12 # 馬成林18
首先,黑洞會墜入恆星,在下墜過程中,黑洞就開始吸收吞噬恆星的物質。在墜入恆星內部後,黑洞會來回穿梭,隨著吞噬的物質越來越多的,黑洞質量越來越大,最後停留在恆星中心大快朵頤。最後,整個恆星的物質會被黑洞全部吞下,恆星消失,只剩下一個質量更大的黑洞等待下一個獵物。
-
13 # 來自venus的小魂
因為,黑洞是一種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天體。是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殘骸。因為它強大的引力,連光都不能逃脫的魔爪。而恆星就是和太陽一樣會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夜晚看到的星星大部分都是恆星。
當大恆星遇上小黑洞,要麼和平共處,要麼黑洞投入恆星的懷抱,起初看起來是黑洞被吃掉了,但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恆星變得暗小,最後,恆星從裡到外被黑洞吃掉了。
因為黑洞也可以輻射出基本粒子或光子,被稱為黑洞輻射。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彎曲,因為黑洞的密度大,極大地彎曲了時空,它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所以光無法逃逸,就是太靠近它也會掉入黑洞的引力陷阱中。所以你在網上看到的黑洞圖片,都不是它本身。人們把這個黑洞洞的區域叫“事件視界”。
而恆星可以直接被看到,說明了光可以逃逸,所以引力就沒有黑洞大,所以黑洞是靠密度取勝的。
另外,如果恆星遇上比他大的黑洞,那麼和平共處的機率就很小了。
-
14 # 優質影片
有足夠結實的勺子去挖一勺子黑洞,重量比地球都中,物理無法解釋了,太陽密度卻比地球還小,黑洞引力也是這個比例,好比一張嘴,在用吸管喝著一杯飲料,看起來飲料杯子比嘴大,可是還是被櫻桃小嘴喝光了,但是這個比喻不恰當,除非這個嘴沒有連著胃就恰當了
-
15 # 時空通訊恆星和黑洞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天體,從目前人類所知來看,黑洞是宇宙天體“食物鏈”中的頂端天體,還沒有什麼能夠與之相抗衡。
黑洞極端性質有三個:無限小、無限曲率、無限密度。有人認為還有一個無限就是熱度無限高,但這個有爭議,在本文中就不作贅述。這所有的無限都起源於一個無限,就是中心奇點無限小,由於有了這個無限小,就帶出了其他幾個無限。
我們想一想這個世界有什麼是無限的東西呢?幾乎沒有,根據大爆炸宇宙論,宇宙也是有限的,有限的體積和質量。因此,奇點不存在於我們的時空,是個超時空的東西,所有就有了無限。既然無限小,當然就沒有辦法測量它的密度和曲率了,哪怕只有1千克,密度也是無限的。
曲率是什麼,就是引力導致的時空彎曲,這個地方的時空無限彎曲了,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與之抗衡了。因為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不是無限曲率。恆星當然也不是無限曲率,再大的恆星曲率也是很有限的。
基於此,恆星就無法與黑洞抗衡。我們現在所說的黑洞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屍骸,都是由大質量恆星主序星壽命完結後,由於內部壓力差導致超新星大爆炸後,殘留的中心物質坍縮而成。這裡我們不討論有可能存在宇宙大爆炸初期生成的原初黑洞和現代所謂人造黑洞。
我們一般認為的黑洞生成是由於大質量恆星超新星爆炸後,中心殘留物質在巨大的引力下無限坍縮,當坍縮到物質自身的事件視界(史瓦西半徑)以內時,這個坍縮就無法遏制的往無限小的奇點掉落,永無止境。這樣在視界內就形成了無限的曲率,這個引力是目前理論無法描述的大,逃逸速度超過光速,一切落入視界內的物質都被吞噬得無影無蹤。
因此,事件視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個邊界,在這個視界以外的部分,人類的理論生效,一旦進入了這個視界,一切理論無效。現在一切對黑洞視界裡的解釋都是無法證實不確定的猜想。
理論上恆星死亡生成的最小的黑洞質量應該在太陽質量的2~3倍,質量小的恆星殘骸只能生成中子星或者白矮星。
黑洞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這個視界,因為它的一切物質都躲進了這個視界裡,人們無法知曉,恆星也無法窺視和接觸,因此恆星對黑洞有什麼辦法呢?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恆星明晃晃的那麼一大坨,而黑洞的物質在中心無限小的奇點,恆星怎麼能夠探摸得到呢?
其實所有有質量的物體都有自己的事件視界(史瓦西半徑),這個視界的半徑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很簡單,即:Rs=2GM/C^2
其中Rs為史瓦西半徑,G是萬有引力常數,M是天體的質量,C是光速。
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我們已知宇宙中最大的一顆恆星是r136a1,這顆恆星質量是太陽的265倍,直徑為4500萬公里,比太陽直徑大32.33倍。
根據史瓦西半徑計算公式,太陽這樣質量的天體如果全部坍縮成一個黑洞,其事件視界半徑約3公里,r136a1的事件視界半徑為795公里,咱地球如果縮成一個黑洞其史瓦西半徑只有9毫米。記住,這不是黑洞奇點的大小,而是這個奇點導致無限曲率的範圍大小。
這樣,當一個具有2個太陽質量黑洞靠近r136a1時,是其史瓦西半徑的無限曲率靠近它,這時候黑洞引力無限大的邊緣切入了r136a1,而r136a1的史瓦西半徑還在距離這顆恆星表面2240萬公里的深處呢,其引力怎麼能夠與黑洞抗衡?黑洞當然就會毫不猶豫吃掉這個龐然大物了。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恆星打不贏黑洞呢?因為恆星體積太大了,虛胖,而黑洞是一個縮小到無限緻密的東西,恆星的史瓦西半徑(事件視界)躲在恆星的中心。比如r136a1的視界就躲在從它表面深入進去2249萬多公里的深處,要r136a1的所有體積都濃縮到那個地方,其引力才能與黑洞平起平坐,但這些物質都遊離於視界之外,對於黑洞來說是一盤散沙,這麼能與黑洞對抗呢?
所以,只要是恆星,就沒有辦法與黑洞抗衡,靠近黑洞,就只能成為黑洞的食物。黑洞都是這麼成長起來的,迄今為止,宇宙中已經發現質量達到太陽400~600億倍的巨無霸黑洞,每年還要吞噬幾千上萬個太陽質量壯大自己。
我們銀河系中心黑洞相當於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雖然也很大,但比起宇宙巨無霸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黑洞,誰也不要去惹他,再大的恆星也不例外,否則只能成為其小菜一碟。
-
16 # 小公子49
不知道你看了最近的熱門電影流浪地球沒有,裡面有一個關鍵性的概念,那就是洛希極限!那就是兩個天體在相互靠近的時候,當達到洛希極限的時候,小質量的天體會就會被大質量的天體撕裂!這個洛希極限同樣適用於黑洞和其他天體!稍微有一點區別就是,黑洞的密度趨於無限,是不可能被撕裂的,那麼被撕裂的只可能是不是黑洞的天體!所以當黑洞和一個恆星相互靠近,被撕裂的只可能是恆星,無論這恆星質量有多大,最後的結果就是,在靠近到一定距離後,恆星表面的物質就會沿著太極曲線被黑洞吸引過去,繞黑洞執行,慢慢的恆星就會被徹底撕碎,不復存在!如果是兩個黑洞相遇的話,兩人誰也撕裂不了誰,最後就是兩人高速旋轉撞到一起,融合成一個黑洞,無所謂誰吞噬了誰!引力波的發現就是兩個黑洞融合了才發現的!
-
17 # 歿境星宇
這個假設很有意思
第一,恆星的引力不可能比黑洞還大,不然你特麼怎麼發光?
決定引力大小的因素有質量,還有距離,天體那特麼不是質點,所以最終引力大小和密度也有很大關係。
靠近的話,二者會相互吸引並碰撞。
第二,恆星質量足夠大時,二者相遇就不是誰吃誰那麼簡單,恆星會被黑洞吃掉一塊,黑洞吃飽後,在外部會產生一層溫度極高的護罩,會對恆星產生極大的斥力,然後二者分離。也就是說恆星填滿了黑洞,黑洞咬了恆星一口。
第三,恆星質量大到黑洞在他面前已經微不足道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過程,但是最終黑洞的護罩斥力不夠,被恆星吸附,二者合體。
-
18 # 刁博
黑洞給人的一般印象是質量大、引力大,並且是個貪婪的傢伙,可以將周圍的一切都吞噬掉,甚至連光也逃不出它的引力。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恆星型黑洞以及超大質量黑洞就有這樣的特點。
恆星型黑洞是大質量的恆星在生命的末期經超新星爆發後坍縮形成的產物,其質量最小也差不多是3個太陽的質量。宇宙中質量超過3個太陽質量的恆星比比皆是,根據理論分析,恆星的質量上限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300倍。
一個大質量的恆星和一個小質量的恆星型黑洞放在一起,誰會吞噬誰呢?答案是小質量的恆星型黑洞會吞噬恆星,不論這個恆星的質量有多大。
恆星的質量雖然很大,但是密度在恆星型黑洞面前簡直不足掛齒。現在的理論認為,在黑洞的中心存在一個奇點,那裡集中了黑洞的所有質量,密度達到了無窮大。黑洞的質量是凝聚在一起的,這就決定了在黑洞的周圍有強大的引力場,強過質量分散的恆星。當恆星型黑洞和恆星比較靠近時,黑洞能夠將恆星上的物質撕扯下來,一點點的吞噬掉,吞噬的過程非常宏偉壯觀。
不過宇宙中除了超大質量黑洞和恆星型黑洞,可能還存在另外一種黑洞——迷你型黑洞。
你可能聽說過有物理學家希望在大型加速器中製造出黑洞,基本原理就是把足夠大的能量(質量)集中到一個很小的區域,區域半徑小於那部分質量的史瓦西半徑,這樣就製造出了一個黑洞。
不要以為那些物理學家瘋了,他們要製造的黑洞不會對地球有任何威脅,人類不用擔心那種黑洞會把周圍的物體吞噬。因為按照理論計算,黑洞並非是只吞不吐的貪婪傢伙,會因蒸發(霍金輻射)損失質量,最後會消失殆盡。並且質量越小的黑洞壽命會越短,假設有一個質量為1千克的黑洞,其壽命的數量級僅僅為十的負17次方秒。
人類的加速器中尚未製造出黑洞,不過宇宙射線的能量有些遠遠超過加速器,有可能早就製造出了黑洞。這些黑洞的壽命可能只有十的負幾十次方秒,人類還沒有探測到它,它就煙消玉隕了。這樣的黑洞當然不可能吞噬恆星了,倒是恆星、甚至地球可能已經吞下不知多少這樣的黑洞了。
-
19 # 公知的父親
物體的質量決定引力的總大小,而體積又影響著引力的"強作用力‘’的投射面積。
百倍質量於黑洞的恆星當然在總引力上比黑洞大,但是在體積上卻要比黑洞大上千萬億倍(這倍率一點都不誇張,我們所看到的黑洞是它的可視面積,它實際體積會小得多),因為黑洞的強引力投射面積遠遠小於恆星所以在它強引力作用範圍內引力會比恆星大得多。
所以我們能想象恆星和黑洞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慢慢靠近,到距離近到兩者的強引力範圍相交的時候,恆星會因為強引力比黑洞更分散以及密度比黑洞更鬆散的原因,會被黑洞撕裂、撞擊、爆炸、吸收,最後的結果就是隻會剩下個黑洞。
-
20 # 艾伯史密斯
答:黑洞一旦形成,除了透過霍金蒸發損失質量外,黑洞強大的引力可以吞噬周圍的任何物質,包括質量比黑洞大很多的恆星。
在宇宙中,很多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透過超新星爆發演化而來,在超新星爆發中,恆星會損失大量的質量,最後形成的黑洞一般小於10倍太陽質量。
但是恆星的質量上限,高達200~300倍太陽質量,比如R136a1恆星,就高達260倍太陽質量,這也是人類目前發現質量最大的恆星,所以恆星質量比黑洞高也是很常見的。
按照萬有引力定律,點質量越高引力越強;但是恆星和黑洞,並不能看成點質量,恆星存在體積,黑洞也存在史瓦西半徑,而且黑洞強大的引力已經讓萬有引力定律失效,需要用廣義相對論來解釋。
廣義相對論描述,一切進入黑洞事件的物質,將不能透過原路返回視界外,連光也不例外;在黑洞周圍的物質,將源源不斷地被吸入黑洞當中,哪怕是一顆大質量恆星也不例外。
比如天鵝座x1,就是一顆8.7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和一顆大約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組成的雙星系統,由於恆星距離黑洞太近,使得恆星物質源源不斷地流向黑洞,在黑洞周圍形成吸積盤,並釋放強烈的X射線被人類的射電望遠鏡觀察到。
天鵝座X1恆星的質量比黑洞大,之所以沒有塌縮成黑洞,是因為恆星內部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釋放強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和恆星自身的引力抗衡,使自身處於動態平衡;一旦恆星的核聚變材料消耗殆盡,那麼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與引力抗衡,到時候這顆恆星也將演化為中子星或者黑洞。
很多黑洞都是由大質量恆星演化而來的,如果一顆大質量恆星質量是一顆黑洞的百倍甚至更多,那麼其引力也要比黑洞強大?那麼會不會出現恆星吞噬黑洞的景象?
回覆列表
其他的不說,比如把地球質量大小的星球壓縮到差不多茶葉蛋大小就會形成黑洞,再把這個小黑洞放到地球上,大家想想會放發生什麼?應該會所有東西都向著黑洞直接坍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