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45852960
-
2 # 江郎說史
這個問題就有點難說了,首先廉頗時期是對戰的王齕,而趙括對戰的是秦將白起。有人說是秦國畏懼趙括所以換的白起,有人說是秦國畏懼廉頗所以用計換趙括出場。
但是最初的時候廉頗是一邊倒的,一直被動防禦,秦國曾攻破趙軍陣地,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秦軍還俘虜了四名趙國的尉官。於是趙國軍隊就在廉頗的率領下堅守不出,開始打消耗戰。有人說廉頗是以以逸待勞的方式挫殺秦軍銳勢,但也有人說是廉頗畏懼秦國。
就這樣廉頗拖了整整兩年,而此時趙國國力已經被秦國消耗的差不多了,而趙國自趙武靈王之後趙軍就善於野戰而非防守戰。與此同時秦國正式秦昭襄王的鼎盛時期,秦軍不斷的騷擾趙國糧道,而當時的山東五國懼怕秦國的威勢,所以不敢出兵。導致趙國陷於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絕地。
之後不得已趙孝成王派遣趙括接替廉頗的兵權,有人說是秦國丞相范雎又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施行反間計。但是當時的趙孝成王也不傻,更有戰國四大君子平原君輔佐,斷然不會讓一個未曾領兵的趙括去替代身經百戰的廉頗,所以就這說法就感覺很蒼白無力。
趙括接管趙軍後,秦國暗地調白起為上將軍接管秦軍。之後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趙軍被白起圍困在長平一帶,但是當時的秦昭王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如若一切順利的話,白起應該猛攻趙括,企圖一舉吞併趙軍。反而白起圍困趙軍四十多天,這就顯得異常詭異。
趙括在無糧草的情況下還能堅守四十多天,有的人說是秦國故意這樣的,但是當時趙國不斷求援山東五國,而此時秦國的國力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萬一山東五國來一次六國合縱,那以後估計就沒秦國什麼事了。
趙軍在斷糧四十多天,軍隊沒有投降,沒有譁變,這就看出趙括的個人魅力了。趙括直到求援無望後就開始組織突圍,輪番突圍多次,趙括不幸戰死,趙軍投降。之後就是趙軍被坑殺,秦國乘勝追擊。但是白起被秦昭王下令退軍了,有人說是中了反間計。但是動動腦子就能想出來啊,趙國在唾手可得的情況下,秦昭王還會退兵?只有一個說法,就是秦國國力也不行了。真是如此,自長平之戰後,秦國終秦昭王一生再也無力發動一下大戰,只是不斷的騷擾三晉而已。不能說趙括無能,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將軍遇上了身經百戰的將軍而已。
-
3 # 三生有畫
長平之戰,雙方投入超過80萬兵力,在荒郊野外,對峙了3年。
在這期間,雙方互有輸贏,但是都難以瞬間擊潰對方,因此戰爭變成了持久消耗戰了。
此時要拼的,不再是戰場指揮官的個人指揮藝術,考驗的實際上是國家的綜合實力。
一、誰的後勤,能夠保證40萬大軍有吃有喝,軍火不斷,就能贏。
二、誰的後方,能夠保持穩定,中樞機構不亂,調動有方,誰就能贏。
我們來看看長平之戰對峙三年後,秦趙兩國是個什麼情況。
秦國,商鞅變法後,鼓勵農耕,國富民強,面積遼闊。擁有了四川盆地、關中地區兩個大糧倉,還奪取了部分函谷關以東的河東等地。
國土面積與楚國不相上下,資源豐富,人口最多,兵源、勞動力豐富。秦國國庫充實,供得起大軍在外長期備戰。
秦國是越戰越強,國力不但沒有損耗,反而更加的強大。
趙國國土面積在山西中部,北部,河北一部。山地居多,只有部分河北平原,河套地區,才是糧食主產區。土地貧瘠,物產匱乏,常年打仗,國庫空虛,越打越弱。
趙國長平之戰,已是舉全國之兵。也就是說,國內能上戰場的男人,都上去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這些人生產力有限,又影響了農耕、放牧等生產環節,導致國內後勤糧食供應不上,惡性迴圈。
三年下來,趙國不僅國內無丁可用,連糧食都成了問題。此時只能向其他國家借糧食,但是其他六國,人人只求自保,生怕得罪秦國,無人肯借。
如果此時再不結束長平之戰,趙國將不是被秦國打敗,而將是被餓死。與其餓死滅國,不如放手一搏,或許會有一線生機。
秦趙兩國的中樞機構,秦國是秦昭王,一代雄主,意志堅定,聰明睿智,野心龐大,上下一心。趙國卻內部分裂,掣肘軍事,難以抗戰到底。秦國的中樞機構,遠高於趙國。
因此,當秦趙兩國進入陣地持久戰時,勝負就已經註定,秦國勝,趙國敗。因為趙國不管是拼人多,還是拼糧食多,還是拼士兵的戰鬥力,還是拼國君的意志力,都是差的太遠了。
趙國唯一勝利的機會,就是以自己胡服騎射積攢的天下無雙的騎兵軍團,進行野戰,速戰速決。
但是廉頗卻不太擅長野戰,騎兵作戰。因此他在作戰不利的情況下,就放棄了騎兵優勢,改為陣地防禦戰,企圖用消耗戰來對抗秦國。自以為高明,實際上剛好正中白起這個戰神的圈套,把趙國帶到溝裡去了。
秦昭王看的很清楚,把趙國的短板,看的一清二楚。當同樣善於防守穩打穩紮的王齕將軍,把趙國消耗的只剩半條命時,抓住趙軍主帥新換,急切尋求決戰的求戰心態,起用擅長進攻野戰的白起。白起果然引蛇出洞,合圍趙括,斷掉趙軍的糧道,甕中捉鱉。
趙括最擅長騎兵作戰,所以他的打法,自然完全與廉頗不同。趙括擅長騎兵野戰,可以從兩個地方看出。一是他父親趙奢,此人用兵敢於主動進攻,膽子特別大,喜歡突襲。當年就用此辦法,打敗過秦軍。二是長平被圍後,軍中斷糧,趙括指揮軍隊輪番衝鋒突圍,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帶領騎兵衝鋒,秦軍因此傷亡重大。最後趙括被射死,趙軍這才投降。
趙括深知國內,已經面臨養不起40萬大軍的政治危機,上任後果斷的立馬恢復騎兵最擅長的主動出擊戰略戰術,尋求決戰。
假如趙括能夠在3年前掌控趙軍,主動出擊,拼個你死我活,或許能像後來的李牧一樣,打敗秦軍。但是這是三年後,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不在趙國這一邊了。
此時的趙括的改弦易轍,反而正是白起想要的結果。
果然,趙軍傾巢而出。白起派軍隊截斷糧道,趙國再也無精銳部隊可派,也就無法衝破秦軍的包圍圈,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趙括40萬大軍被秦軍吃掉。
-
4 # 咴汰狼34794315
史書上寫的狠清楚,秦國用反間計把廉頗換成了趙括,別逼逼什麼趙國國力撐不住了,如果真是趙國撐不住了,秦國坐等勝利就行了,還用反間計幹嘛?用計只能證明秦國撐不住了希望速戰,換上廢柴趙括,正合秦國心意,白起也只是在趙括領兵後才上任,說明面對廉頗,白起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或者秦軍要付出無發承受的損失,面對廢柴趙括,用白起就是牛刀殺雞,一擊必殺。
還有人逼逼什麼趙軍被圍四十多天沒有譁變,以此來證明趙括英明神武,當時趙軍作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練出的精兵,唯一可以硬抗秦軍的軍隊,被包圍就潰散譁變的話,憑什麼和秦軍對抗?趙括他爸趙奢指揮的瘀與之戰,證明趙軍就是一隻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軍隊,和趙括有毛關係。
所以綜上所述,廉頗雖然能力有限,但會讓秦軍付出慘痛代價,這個代價秦軍承受不起,加上後勤壓力,秦軍必須速戰,所以在反間計的作用下,廢柴趙括不負眾望,害死了四十萬大軍。
-
5 # 鬼谷子人生智慧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趙成王七年。
秦國浪費了幾年時間跟韓國作戰,終於將韓國成功的壓制住了,就在上黨地區唾手可得的時候,因為趙國這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煮熟的鴨子飛了。
秦昭襄王什麼都吃的下,就是虧吃不下。趙國這是太歲頭上動土,不知道馬王爺長了三隻眼。秦國調動了幾十萬大軍,在王齕的率領下向上黨進軍。
王齕作為一名秦國的中青年骨幹將領,沒有辜負秦昭襄王的期望。帶長劍兮挾秦弓,破上黨兮逞雄風。不過幾個月的時間,王齕已經攻佔了上黨大大小小的十幾個城池。趙國雖然是上黨地區的名譽主人,實際的控制權已經掌握在了秦國的手中。
為了鞏固秦國的既得利益,秦昭襄王給王齕下令,擊潰長平駐守的趙軍,完成佔領上黨的最後一道工序。
一場中國軍事史上最殘酷、最壯烈的戰爭拉開了序幕。長平之戰,這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徹底的殲滅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不多見。
這是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關鍵戰役,它為秦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舉摧毀了趙國的軍事力量,這也讓除秦之外的六國再也無法跟秦抗衡。
王齕收到了秦昭襄王的最新指示,迫不及待的率兵趕往長平。能跟廉頗這樣的名將一戰,是王齕最期盼的事情。挑戰前輩,是每個年輕人最想做的事情,踩在前人的腦袋上,這是成名的捷徑。
戰場就是一個成就英雄的地方,長平之戰註定要成就一個人,這個人卻不是王齕,他這輩子註定只能做白起的影子。
廉頗是戰國時期的名將,除了他作戰的勇猛無畏外,沉穩老練才是他常勝的法寶。他看到秦軍勢不可擋,就採取了避戰的措施,消磨秦軍的銳氣,尋找機會再大舉反攻。
廉頗在長平修築營壘,堅守不出,不跟秦軍打遭遇戰。這讓秦軍上下都很無奈,不見面怎麼殺人?儘管王齕用盡各種方式溺戰,廉頗都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不出戰。
秦國的幾十萬大軍,每天都在消耗著大批的糧草。看著日漸空虛的國庫,秦昭襄王有點心疼了,就跟滿朝文武商量對策。
現在的範睢滿腦子都是壞主意,他告訴秦昭襄王:“廉頗是一員沉穩的老將,只要他統領趙軍,我們就別想殺痛快了。不過不要緊,臣有一條反間計,保證能讓趙國調一個魯莽的將領替換廉頗。”
不久,邯鄲就流傳著一個有關廉頗的傳言。說:“廉頗老矣,無復當年之勇,很容易對付,秦軍最懼怕的是名將趙奢之子趙括。”
由於趙國的制度,缺乏對輿論的有效監督,這話很快就傳到了趙成王耳中。廉頗縮頭烏龜一樣的打法,也讓趙成王很心急。加上趙括這孩子兵法確實學的不錯,只要是用嘴打仗,還沒有輸給過任何人。
趙成王一紙調令,趙括就走馬上任了。
其實趙成王這個命令,曾經受到了很多人的勸阻,其中反應最強烈的兩個人,就是藺相如和趙括的母親。
藺相如是因為跟廉頗關係太好,趙括的母親是因為對趙括的能力太瞭解,所以都反對趙成王換帥。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趙成王顯然沒有這樣的覺悟,堅持一意孤行。
趙成王敢於起用新人,他相信趙括一定能給自己帶來驚喜。事實上,趙括也沒有讓他失望,送給趙成王一個大大的驚喜,四十萬趙兵被坑殺。
秦國在趙國換帥後,也用白起接替了王齕,成為了秦軍的統帥,作為秘密武器被派遣上場。因為白起早就威名遠播,為了防止引起趙括的警惕,秦昭襄王還特別下令,誰敢把白起是統帥的訊息透露出去,就殺無赦。
長平之戰,讓白起達到了軍事生涯的頂峰。後世對他有很多稱謂:戰神,殺人狂,絞肉機。這些稱謂有褒有貶,卻從不同角度肯定了他的成就和偉大。
白起對趙括做過一個系統的瞭解,趙括年輕,血氣方剛,為人魯莽輕敵,高傲自恃。沒辦法,這是年輕人的通病,碰上一個這樣的對手是白起的幸運。
白起在戰場上,從不小看任何一個對手,但他卻懂得一定要讓對手小看他的道理。他決定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在交戰的過程中,佯裝逃跑,在逃跑的過程中,形成有縱深的包圍圈,從而一舉殲敵。
可以說,白起的作戰技巧,引領了當時的戰爭發展水平。他懂的實事求是的去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有針對性的打擊敵人。實際情況也如同他預料的那樣,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古代一般交戰前都要互遞戰書,決定交戰的方式。白起在給趙括的戰書中寫道:“欲與子生死一戰,共決雌雄”。
趙括把這句話一讀,頓時火冒三丈。白起稱他為子,而不是君,這分明是看不起他。加上趙成王在趙括出發前,曾叮囑他抓住時機,儘快擊敗秦軍,所以他痛快的答應了白起的要求,準備打秦軍個屁滾尿流。
公元前260年八月,秦趙兩軍換帥後的第一次交鋒打響了。
趙括顯示出了熟讀兵法的指揮能力,他命令一部分軍隊佯攻沁水,給空虛的秦國本土造成威脅。然後又率軍猛攻白起,準備讓秦軍首尾不能兼顧。幾個回合的交鋒下來,秦國果然節節敗退。
趙括站在自己的指揮車上,感覺太痛快了。自己年紀輕輕,就指揮著幾十萬的軍隊上陣殺敵。這樣的成就,連自己死去的名將老爸都沒有過。一個偉大的父親,就如同壓在自己成功道路上的大山,如今他終於邁過去了。
趙軍勢如破竹,一直把秦軍趕到沁水邊。面對這樣的情況,趙括的心裡還有點悲傷。因為他心目中的另一個軍神形象破滅了,“廉老將軍真的是老了,秦軍如此容易對付,他居然躲起來不敢打。”看來戰況進行得非常輕鬆,趙括還有時間想自己的心事。
趙國的將士們卻都有點納悶,秦軍一向作風頑強,戰鬥硬朗,可是今天怎麼沒打兩下就鬼叫著往後跑?可惜,他們的這種懷疑,並沒有傳到趙括的耳朵裡。
趙國太需要一場大勝,來打擊秦國的霸權主義了。趙括顧不得“窮寇莫追”的兵法思想,不斷的下達著前進的命令。士兵們心想:反正秦國一直在跑,沒什麼打鬥的危險,領導讓衝就衝吧。
向前進,向前進,朝著勝利的方向,趙國戰旗迎風飄揚,趙國人民發奮圖強,勤懇建設錦繡河山,誓把祖國變成天堂。
一路高歌猛進的趙軍,順利的鑽進了白起佈置好的圈套。原本背水的秦軍開始向兩翼分散,跟沁水一起形成了一個三面的包圍圈。一直追到了河邊的趙括才明白中了白起的計,於是跑了半天的大軍又開始回撤。
野獸掉進了獵人的陷阱,還能輕易被放出來麼?回撤的趙軍發現他們的後路上,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了一隻數量龐大的秦軍。這是秦昭王從野王發來的援軍,目的在於切斷趙括的退路和糧道。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趙括一肚子兵法都還沒來得及用,就被秦軍完全圍困住了。包圍就意味著失去了後勤保障,他們現在成了一隻四十多萬人的孤軍。沒有吃,沒有喝,敵人也不給他們送。
這場趙軍的“上甘嶺”持續了四十多天,他們割死屍,宰戰馬,殺傷兵為食,人心浮動,瀕臨絕境。飢餓不堪的他們,甚至把幾乎所有的地表和地下植物都用來果腹了,這裡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可邯鄲的援軍還沒有趕到。
如果再過兩天,趙軍恐怕連拿起刀槍的力氣都沒有了。迫於無奈,趙括只好組織最後的突圍行動。
白起看到時機已到,指揮秦軍給了趙國以毀滅性的打擊。趙括雖然能力不怎麼樣,但是沒有做孬種,赤膊上陣,跟秦軍展開了英勇的搏殺,最後光榮就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趙括用生命的代價,才知道兵法不是談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可惜他再也沒有實踐的機會了。
趙國的主帥死了,餓的頭暈眼花的趙兵無心戀戰,四十萬大軍投降了白起,想趕快混頓飽飯吃。
白起在長平之戰裡,充分展示了他超越時代的作戰思想,這是他能夠勝利的關鍵。
一,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這就是現代軍事提倡的殲滅戰思想,白起善於野戰進攻,這是他最為突出的特點。
二,是重視野戰防禦工事,先誘敵軍進入自己的防禦工事包圍圈,防止突圍。用切斷糧草的方式,打持久消耗戰,這也是發前人所未有。
長平之戰能夠名傳千古,除了它代表的政治意義外。白起不符合人道主義精神的做法,也是讓人們刻骨不忘的關鍵。
安邦不怕傷天理,定國何懼絕子孫。
面對四十萬趙國戰俘,白起用了一個最殘忍的處理手段,全部坑殺,這可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白起也是人,白起不是神。造這麼大的孽,想想都要做惡夢,白起之所以冒著失眠的危險這麼做,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理由有三個。
一,40萬戰士,幾乎相當於趙國所有的軍事力量。殺了這些人,趙國就廢了,秦國爭霸天下的道路上將不再有障礙。
二,秦國四處征戰,已經讓老百姓不堪重負,也實在沒有能力多養活這40萬張嘴。白起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乾脆讓40萬趙兵徹底下崗,跟閻王爺混飯吃去了。
三,趙國士兵為了活命,不得已而降秦,其實人心皆思趙。白起不相信這些人會為秦國效力,這些人也不會為秦國效力。留下人數眾多的敵軍在身邊,一旦有變,秦軍將無法控制。放不能放,用不能用,只有盡屠之。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心狠手辣是白起成功的重要因素。不過,像歷史上眾多的良將一樣,他的危險舉動也必然會遭遇君王的猜忌。
總結一下:
1、主導這場戰爭成敗與否的因素很多,趙括替代廉頗只是一個關鍵因素。廉頗難搞,秦國為求速戰,要用盤外招設法替換他,替換的人總不可能挑個比廉頗更厲害的跟自己作對。但是外部因素再多,上場打仗是見真章,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兩軍決戰的主帥才是決定性因素。條件再苛刻,良將亦能迴天,條件再完美,疏忽亦可敗局,答案呼之欲出。
2、有回答說秦國糧草不濟、後期國力不濟,戰國時期,農耕社會,打來打去那麼多年,哪個國家還有餘糧隨便打仗燒錢?正因為民不聊生,民心所向,人心不思戰,才有了建立統一王朝的契機。秦國是不富裕,所以白起要坑殺幾十萬趙軍,有錢誰不想多養幾個奴隸。以戰養戰聽說過吧,秦國打仗多,那時候可沒有人道主義,打仗就是刮地皮,總比被打敗的國家有錢吧,沒有利益的事情,他打仗損耗國力,他不傻吧?
3、適逢長平之戰,雙方參戰近百萬人啊,戰國也很少有,秦趙都是大國,才能演出這場大戲。這是冷兵器時代,不要用現代戰爭的思想去思考他,不能像一戰、二戰動輒死亡幾千萬,受那時的人口總量、人口分佈、戰爭形式等特點,平時一場小型區域性戰爭,死亡幾百人都不錯了,夠砍半天了,還要計算上傷重不治的。史書上的數字參考下就好,連跑帶逃的都算死了,統計不了那麼準確。
-
6 # 楚子牛
1糧食短缺
趙軍與秦軍長期對峙,負擔很重,國內的糧食,即將消耗殆盡,拖不下去。在這麼耗下去,不用秦國動手,趙國人自己就先餓死了。
趙王沒辦法,才撤下廉頗,換上趙括,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趙括能快點結束戰鬥。
面對“來勢洶洶”的趙軍,秦軍一改常態,由之前的強攻,變為防守。因為秦國已經提前獲悉了趙國的弱點~缺糧。
秦軍堅守不出,誘敵深入,截斷其退路,將趙軍圍而殲之。
在當時的情況下(缺糧),除非秦國自己犯錯,否則趙國不管是守(廉頗),還是攻(趙括),都必敗無疑。
2毫無勝算
秦軍驍勇善戰,被稱作“虎狼之師”。白起,智勇雙全,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家軍,出道至今,未嘗敗績,可以稱作“無敵之師”。
廉頗,如果率軍攻打白起,等於是以卵擊石。結局很有可能和趙括一樣,這也是先前,他一直堅守不出的原因。先前都打不贏,長平之戰又怎麼打得贏?
3國力不濟
秦國的綜合國力,是所有國家中最強的,是名符其實的“超級大國”。單打獨鬥,山東六國中,沒有一個國家,是他的對手。趙國被秦國打敗,是正常結果,也是雙方實力的體現,這不是一個人所能改變的。
-
7 # 雜牌歷史
首先需要明確倆個觀點。一、如果不換廉頗,趙國輸的機率也會很大。二、長平之戰的失敗的主因並非是因為所謂的趙括“紙上談兵”。原因如下:
一、整體國力有差距
首先秦朝經過商鞅的變法,兵強馬壯,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打仗到最後拼的是什麼--糧草。雖然說秦朝60萬大軍是遠離故土與趙國進行曠日持久的戰鬥,但是由於其糧草儲備充足,完全不擔心後勤的問題,可以專心打仗。反觀趙國,雖然實行“胡服騎射”軍事、政治實力大增,但經濟實力堪憂。所以當倆國一直僵持不下的時候,趙國的國君急了,長此下去,幾十萬趙國大軍不被秦軍打死,也得被困死餓死。所以臨時決定讓擅長進攻的趙括騎馬上陣,爭取戰爭主動。
二、外交上趙國處理不當
當趙軍在戰役初期失利時,趙王與大臣商議,想親自掛帥上陣與秦軍決一死戰。但被大臣勸阻,有人建議不如曲線救國,派使者攜帶珠寶去周邊楚國、魏國活動,從而造成各國合縱連橫的假象,用以迷惑秦國,讓其不敢不和。也有人建議應該直接跟秦國求和,他們認為經過秦趙兩國幾年的持久抗衡秦國也許也並不想再戰了,故求和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策略。很不幸趙王聽取了後者的建議,最後的結局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明面上秦國將趙國求和的資訊,無限放大,暗示他諸侯國認為兩國關係匪淺,不要輕易站隊。暗地裡,繼續對趙軍進攻,一副非整死你的決心。
三、論國家最高統帥趙國略遜一籌
趙孝成王雖然年紀尚輕,血氣方剛,有野心,有血性,但是其政治思想還不夠成熟,對於長平之戰沒有足夠的遠詹眼光,以致在防守還是反擊,怎麼議和等問題上搖擺不定。反觀秦昭襄王則是老辣狠決絕,霸氣外露,從戰爭開始就有著清晰的思路和無比的決心。
四、趙國國內政局不穩定
趙國的失敗與其內部一直存在的動亂也有很大的關係。政局的不穩定也間接導致了戰爭中君、臣、帥、兵在戰略實施上的不一致。趙國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動亂就是前295年公子趙章與趙惠王爭奪王位,最終這場政亂使得趙國曆史上難得一見的雄主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趙武靈王的去世給趙國整體戰略的實行和推進,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除此之外,長平之戰的失敗還跟趙國軍隊的結構以及趙括的軍事才能有關,但並非主因。所以長平之戰趙軍失敗的主因並非換將這麼簡單,趙括也不該為這場戰爭的失利背最黑最重的那口鍋。
-
8 # 愛分享的小兔兔
背景
秦國攻打韓國並佔領了韓國的野王,這樣上黨郡成了飛地,秦國就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達到息兵的條件。上黨太守馮亭將計就計,把上黨十七城獻給趙國,利用趙國實力與秦國抗衡從中取事。
趙國面對馮亭送到嘴邊的肥肉果然中計,這樣秦趙兩國不斷向上黨增兵,在長平這個地方形成對峙局面。秦國是善於攻城的大將王齕,趙國是善於守城的廉頗。矛盾之爭,誰也耐合不了誰。
兩軍交戰,糧草先行。秦趙長平之戰,舉國之戰,趙國雖然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但只是軍事改革,就因為發生沙丘之變而半途而廢,顯然比商鞅變法改革更加徹底的秦國國力弱。首先堅持不下去的是趙國,趙國自以為是,以為秦國也堅持不下去向秦國求和。秦國的外交手段比趙國成熟的多,一面向六國放出訊息,趙國向秦國求和,造成趙國抗戰不堅決的現象,杜絕五國支援趙國,一面強攻趙國。
從兩國外交就可以看出,兩國高層的能力高低立判。沒有外援,廉頗堅守不戰。趙國國內已經九室十空,而秦國擁有兩大天府之國,關中平原和天府平原。秦國的國力顯然在趙國之上,繼續對峙下去,不要秦軍攻打,趙軍自己就餓死了。
趙國因國力不濟,必須求變。這個時候,趙國只有少壯派趙括主張主動出擊。實際上舉國之戰並不全在主帥的高低,而是朝堂的比較,國力的比較。秦國國力遠在趙國之上。兩國戰爭是全方位的競爭,沒有外援的前提下,無論人領軍都必敗無疑。
-
9 # 溫讀
並不是
為什麼換廉頗?
真以為是秦國的反間計?
並不是。
是因為廉頗的這樣戰爭變成了消耗戰,變成了秦趙兩國比拼國力的戰爭。
趙國拼不起,秦國也快拼不起了。
但是趙國並不知道秦國也快拼不起了。
所以,在秦國快要拼不起的時候,趙國提前放出了勝負手。
陣前換將,換成了年輕的主帥,趙括。
而秦軍偷偷摸摸的換成了白起。
為什麼不是光明正大?
因為趙括也並沒有史書上蓋棺定論那樣
紙上談兵,誇誇其談。
在趙軍被秦軍包圍以後,趙軍並沒有譁變,趙括也組織了好幾次有效的突圍。
在趙括被流矢擊斃以後,趙軍群龍無首,才投降的。
也就是說在趙括沒有死之前,四十萬趙軍,唯命是從,是很服從這個年輕的主帥的。
再加上秦軍換白起都要隱瞞。
說明趙括軍事能力並不差勁。
因此,長平之戰,並不全是趙括一人的失敗。
如果當時情報系統再嚴密一些,知道秦軍換帥了,可能趙括就不一定輸。
而是,本來這場消耗戰,已經比拼到雙方都快要撐不住的時候。
趙王先出了勝負手,所以趙國死在了手術臺上。
跟趙括,沒有太大關係。
臨危授命,為國赴死,馬革裹屍還
也算是一代英豪了吧。
至於他爹趙奢的話,
趙括接的這樣戰爭,不是一次小的戰鬥,更不是輸了就丟失一座城池,而是一場一戰而定國姓的戰爭。
贏了揚名立萬名留青史,輸了就是萬劫不復遺臭萬年。
這樣的事,身為父母,誰會讓其子女這樣兵行險招呢?
-
10 # 復生自由
不是。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一場戰爭的成敗,不只是在於雙方將領的統兵作戰經驗,更在於雙方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綜合實力。國家廟堂已成朽木,將領再有才,依然贏不了戰爭。
2,廉頗在長平之戰實行的是防禦策略,即使趙王不換將,廉頗的防禦策略並不一定能勝。當時雙方百萬大軍戰場僵持兩年,雖然趙國沒有輸,但是已經到了極限了,國家資源消耗殆盡,向其他五國借糧液沒借到,連趙王都已經吃不上一頓帶米粒的粥飯了,更何況趙國軍民。
3,趙括戰敗,然而其軍事才華並不該被抹殺。在長平之戰中,趙括統領四十萬趙軍與戰神白起對抗。
4,
回覆列表
其實不是。當時的趙國軍隊在斷糧半個月之久(還是45天,忘了)的情況是仍然能組織有效出擊、趙括能力可見一斑。只是當時的趙國只有出擊才能有一線生機。而廉頗堅守,趙括善於攻堅戰。所以只能是他。不過後來的紙上談兵,其你實自己想想政治輿論,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