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夫舟

    最根本原因是年齡呀,漢景帝劉啟當皇帝的時候應該是31歲的樣子,朱允炆繼位的時候才21歲,畢竟少了10年,崇禎悲劇很大原因就是自己太年輕了,等不得。有些事情還是要慢慢來的。一、 前代君主的責任

    漢景帝的江山是從其父漢文帝手中接掌的,文帝可算的上是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治理下,漢朝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刑罰也大大的減輕,甚至有記載說一年的犯罪案件只有幾十起,幾乎到了廢除刑罰的地步。不僅如此,漢文帝還是一個慧眼識才的君主,他在巡視細柳營時,發現了周亞夫這位治軍將才,並予以重用,並在臨終時,囑咐漢景帝,如果遇到危難,周亞夫是一個可堪大用的大帥之才,讓景帝一定要相信他。而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漢文帝的判斷,正是周亞夫率領著漢軍在短時間內鎮壓了“七國之亂”。

    建文帝的江山是從祖父朱元璋的手裡得來的,跟漢文帝截然相反,明太祖朱元璋的血腥在歷史中是出了名的,他深知自己孫子是個柔弱的人,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這幫老兄弟們又都是一群強悍、有能力的人,為了能將政權順利的交給孫子,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的羅織各種罪名對功臣宿將進行殘酷的屠殺,直到把開國功臣們幾乎殺的一個不剩,他才覺得安全了。可是明智如朱元璋者也有犯糊塗的時候,他只看見了元勳們對建文帝的威脅,卻獨獨看不見自己在各地當藩王的兒子們對自己孫子的威脅,分封諸侯王這一套早在他一千五百年前的西漢就證明是不對的,可他偏偏在一千多年後又開歷史的倒車,且賦予了諸侯王更大的權力,並給了他們獨立調動所屬軍隊的權力。這顯然是非常危險的。政治往往就是一種平衡,當元勳們的力量被全部消滅之後,藩王們的勢力就變得無法牽制了,而封建皇權唯我獨尊的性質卻決定了,皇帝是根本不可能允許除他之外還有不受約束權力的存在,這就導致了朱元璋的繼任者必然要收拾這些藩王,而這些擁有既得利益的藩王也一定不會乖乖就犯,所以中央與封藩之間的衝突在朱元璋大殺功臣和分封諸王之時就已經埋下了。

    二、 漢景帝與建文帝個人能力的優劣

    [ 轉自鐵血社群 http://www.tiexue.net/ ]

    作為守成之君,漢景帝與建文帝實行的政策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以寬鬆著稱,都大力的發展經濟,儘量的少施刑罰,從此看來似乎兩人都是比較仁慈的君主。可實際上兩人能力上的優劣是非常明顯的,漢景帝雖然秉承了其父仁和的治理原則,但他卻絕不是一個內心仁厚的人,他不苟言笑,城府很深,且心機很重,從他對自己的兒子劉榮、師傅晁錯和功臣周亞夫的處理上來看,這個人心狠手辣而且做事非常乾脆。儘管這些性格不受常人所喜歡,但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卻是非常必要的。而建文帝卻遠沒有漢景帝的謀略和陰毒,雖然他的政策是很仁厚、開明的,但在當時那種強藩在側的險惡環境下,他的柔弱是致命的缺點,尤其是當燕王反叛之後,他居然迂腐的下令讓前線的軍隊只可活捉燕王,不可傷害他使自己揹負殺叔的惡名,簡直就是一個糊塗的書呆子的說法。這種能力上的差距也使他在應對兇險的時候,想不出或判斷不出該如何做正確的事。

    三、 所用策略和人才的異同

    漢景帝的“削藩”首先下刀的就是最強大的諸侯王劉濞,雖然手法有些猛烈,但卻逼迫著劉濞在倉促間起兵反叛,導致七國的叛軍無法形成統一的指揮,使周亞夫得以先擊破其他的叛軍,最後打敗了劉濞。而建文帝卻反其道而行之,沒敢先動最強的燕王朱棣,而是先削其他幾個較弱小的藩王,最後再對付燕王,採取的是先易後難的策略。可這一招無疑是明打明的告訴了燕王他必然的下場,作為雄才大略的朱棣,他是不可能會坐以待斃的,於是他表面上裝瘋賣傻麻痺建文帝,暗地裡與心腹密謀,準備造反。在一切基本就緒之後,朱棣從容的誘殺了建文帝派在北京的官員,舉兵造反。本來“削藩”這種政策就是一種政治冒險,要削就要抓威脅最大的諸侯下手,但建文帝卻反著來,給了朱棣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和應對,最終導致了失敗的結果。

    叛亂既然不可避免,那麼派什麼人去平定叛亂就是核心問題。在這方面,漢景帝要比建文帝幸運,首先是他的父親漢文帝為他留下了一個大將周亞夫,另外在他的朝堂之上還有竇嬰等一批優秀的人才可以讓他使用,所以儘管七國的聯軍有數十萬之眾,但在這些賢才的指揮之下,叛亂還是很快被鎮壓下去了。但建文帝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他的祖父朱元璋幾乎把所有能征慣戰的大將誅殺殆盡,到了建文帝要用人的時候,滿朝上下已幾乎沒有可堪重用的將才,而他任用的齊泰、黃子澄等人又都是一幫儒生,紙上談兵行,可真要是運籌帷幄、決勝沙場卻根本不行。雖然建文帝一次又一次的派遣大軍去征剿燕王,但都因將領指揮無方,而白白的損兵折將,最終導致了戰爭全面的失敗。

    四、 對手能力的高低

    平心而論,儘管七國之亂的首領劉濞在反叛時,其實力要強於後來的燕王朱棣,但才能卻不能與朱棣相提並論。朱棣早年隨父親朱元璋四處征戰,後來授封燕王,開府北平,鎮守明王朝的北部邊界。在他坐鎮北平的十幾年中,他率領軍隊進行了兩次北伐,多次參與在北中國的軍事行動,在北方軍隊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朱元璋死後,朱棣無論在年齡還是在排序上都居於諸侯王之首,其聲望還是相當高的。而劉濞是漢高祖劉邦兄長的兒子,雖然也有一些軍功,但其軍事才能是無法跟朱棣相比的。曾經劉濞的手下給他出過分兵繞道出其不意直搗西漢首都長安的妙計,但昏庸的劉濞沒有采納;而同樣的情況,朱棣卻聽從了下屬的建議,在戰爭進行到膠著狀態時,率領輕兵繞過建文帝重兵防守的城市,強渡長江,直搗首都南京,畢其功於一役,用一次軍事冒險漂亮的完成了“斬首行動”,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所以叛亂對手的才能也決定了兩次“削藩”策略的成敗。

  • 2 # 歷史知事

    朱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直接當上皇帝的。這裡就體現出朱棣的才能和運氣。對比漢景帝劉啟和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你會發現,明朝削藩失敗有幾點原因。

    1,領導才能不同。劉啟重用竇嬰,周亞夫等人,朱允炆重用齊泰黃子橙。劉啟痛殺晁錯,朱允炆連前線勝敗都被矇蔽。

    2,天時地利不同。劉啟是北方打南方,越戰越強。朱允炆南方打北方,越打越弱。朱棣每次危難都有異常天氣助陣。

    3,君主領導力,戰鬥意志不同。劉啟聯合弟弟梁王劉武,龜縮守城,斷敵糧道,強大的吳楚三個月失敗。朱允炆財大氣粗,先後派出百萬軍隊打朱棣,卻節節敗退,僅在山東有抵抗,長江防線和南京堅城一鼓而下。劉啟除惡務盡,朱允炆關照官兵不要殺朱棣。

    實際上,朱棣八百衛兵起事,實力比起吳王劉濞來差太多,天縱英才,不是一般人能對付得了的。

  • 3 # 流落星空

    我覺得,其實朱棣本來是不能成功的,朱允炆本來也是不會失敗的。對比漢景帝,其實朱允炆的情況要好太多,當時基本上就是朱棣一個人再折騰,當然朱棣也誑了朵顏三衛,但基本上其他的王爺都沒有動手,這個時候大明軍隊戰鬥力還是很不錯的,雖說朱元璋殺了很多功臣,但人才還是很多的,打天下有難度,平天下沒問題,而且南京離北京很遠,中間有黃河,有淮河,有長江,不說別的,就算濟南城也不是朱棣能攻克的,但朱棣還是贏了,最大的原因還是朱允炆自己,從這點來看,朱允炆遠不如崇禎,也不如明英宗。

    朱允炆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一般開國以後的第二三個君主都不會太差,但朱允炆稀裡糊塗的輸了江山,很多人說是因為朱允炆下令不得傷害朱棣,我對這個事表示懷疑,很多書上都說了,朱允炆曾問過朱元璋,如果將來朱棣他們反了怎麼辦?而且書上也留下了朱棣看不起朱允炆的記載,這意味著朱允炆知道藩王的危害,所以後來才削藩,而且朱允炆也確實收拾了幾個藩王,雖說是囚禁,但也能看出來已經下定決心了,這個時候朱棣已經反了,自古無情帝王家,朱允炆真的會下令不傷害朱棣嗎?

    朱允炆最大的問題就是用人不當,或者說不知道什麼人可用,耿炳文不過輸了兩場,就再不啟用,耿炳文也許野戰不行,但守城應該沒有問題。李景隆一塌糊塗,卻信任有加。建文帝信任的幾個大臣,齊泰、黃子澄,包括方孝儒,不說個人品德,若說政治謀略、治國才能、運籌帷幄的能力,實在太差,好好的一盤棋都輸了。

    朱允炆登基的時候,應該說形勢還不錯,最後的結局,最應該承擔責任的不是朱元璋,而是他自己,假使這個時候是崇禎或明英宗,我相信朱棣也不會成功的。

  • 4 # 新知傳習閣

    首先對手和幫手不同

    漢景帝時期,大漢中央政權的地位是穩固的。當時的社會精英都是效忠皇帝的,所以漢朝中央軍人才濟濟,太尉周亞夫,曲周侯酈寄,大將軍竇嬰等。而當時地方諸侯的手下雖不缺錢糧,但太缺少軍事人才。

    朱允炆時期,造反的朱棣卻是一個軍事天才。而中央政府內的軍事天才全部被朱元璋給剃了個光頭。又用了一個草包李景隆,李景隆是朱棣的粉絲,估計在開打之時已被朱棣收買,他不僅白白送掉了近百萬軍士的性命(關鍵戰役打敗,並且失敗的非常奇怪),更讓人看不明白的是朱允炆還一直信任他重用他,偏偏又是他,在朱棣兵臨城下時,悄悄開啟城門,引朱棣進了南京城。

    閱歷不同

    漢景帝在接班前,接受了大量的訓練,學習了大量知識,對如何管理一個國家進行過演練。就算這樣在上任之初也沒有推行削藩,而是大量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軍事訓練,招募人才,為削藩做準備。

    朱允炆接班則是個意外,因為太子死的太快了,朱允炆沒有接受過相關的訓練和實踐,草草上位。上位就上位,也沒什麼,在沒有什麼準備的情況下,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就開始削藩。從來不考慮你的盟友呢,你的人才呢,你的對手,你的策略。偏偏身邊又是一堆沒有實踐經驗的書呆子,結果就悲劇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話前邊說的是漢景帝,後邊說的就是朱允炆。

  • 5 # 東方紅2020號

    漢朝經過文帝的治理 中央政權穩固 民心歸附 經濟也有實力,社會精英基本都集中在中央政府,還有文帝給景帝留了一個軍事上很厲害的周亞夫。而朱允炆年幼無知 聽信讒言 手底下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將 所以他一敗塗地。

  • 6 # 剛剛好169753090

    不是!主要原因漢景帝能抗住主要有四點是朱允文沒有的!一漢景帝削藩造成七王之亂!看是七王之亂!七王之首亂是吳王而吳王獨立的力量不大!只要稍微的挫折和矛盾就會使他們的力量分散而使對手有機會反攻!二就是漢景帝比朱允文更具帝王之‘毒辣’到關鍵時刻能殺老師晁錯以堵七王之亂清君側之口實!從而分散七王之力量!三就是文帝並沒濫殺功臣留有能征善戰的將軍周亞夫到漢景帝有將可用!四七王之吳王並沒有經歷過戰爭而朱棣是跟父親朱元璋經歷過戰爭洗禮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皇子!這些就是漢景帝能抗住的理由!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漢景帝也沒扛住,他的削藩最後也是失敗的,只不過說他本人沒有被搞死而已。那麼漢景帝削藩,為什麼不是朱允炆那樣的結局呢?

    (漢景帝)

    第一,漢景帝的時候,諸侯並沒有什麼軍隊。七國諸侯中,實力最強的是劉濞。劉濞這個人,志向遠大,能征善戰,他是劉邦的侄兒,跟著劉邦在討伐英布的時候,打起來相當強悍,劉邦很喜歡他,當即封他為王。但是封王以後,劉邦就有些後悔,然後對劉濞說,你將來不會造反吧?劉邦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套在劉濞腦袋上的緊箍咒,他想養軍隊也不敢了。當然了,他也不是什麼都不養,他養了很多有才能的人,這種情況,其實就像戰國四君子那樣,是一種遺風,別人也不好懷疑他。因為劉濞等諸侯沒有訓練有素的軍隊,所以即便他們真想把漢景帝拿下來,也怕打不贏,所以沒有那麼堅決。

    (晁錯)

    第二,漢景帝動了諸侯們的利益,但動得並不是很大。漢景帝也就是削掉了他們的一個郡兩個郡,一個縣兩個縣這些,並沒有像朱允收那樣,完全把某個諸侯給廢掉。也就是說漢景帝是削藩,而不是廢藩。不是廢藩,就沒有把諸候們逼到當亡命之徒的境地。只不過這種赤裸裸的要把人家的地給拿去,讓人家無論如何接受不了。後來,漢武帝就要聰明得多。他實行的是“推恩令”。他並沒有說要拿掉那些諸侯們的地,他只是說要利益均沾,要大家都得到好處。他把諸侯們的地又分給了很多的諸侯子弟,並且給這些諸侯子弟們自行其事的權力。這樣做,實際上也是在削藩,因為他把諸侯的地削減到最少。但是諸侯們卻只能吃啞巴虧,有苦說不出。

    (朱允炆)

    第三,漢景帝做了一件不大光彩的事情,就是拿晁錯墊背,把晁錯給殺了。諸侯們當然知道,要搞他們的肯定是皇帝。但是他們不能說皇帝要搞他們,他們只能說,是奸臣矇蔽皇帝,所以要幫助皇帝清理這些奸臣,所以叫做“清君側”。劉啟當然也知道,是他想搞掉這些諸侯們,免得他們威脅自己的皇位,晁錯是對他忠心耿耿的。但是到了事情沒法收拾的時候,他認慫了。他說,你們說的對,確實是這個晁錯矇蔽了我,把他殺掉就好了。如此晁錯就成了替死鬼,然後諸侯們也就無話可說。朱允炆並沒有做這樣的卑鄙事情,所以最後方孝孺那麼赤膽忠心,就算滅十族,就算腰斬,也不投降。

    劉啟雖然扛住了,但無論從人格還是事業上,他其實都是失敗的。

  • 8 # 清水空流

    景帝的處理方式和朱允文的處理方式都差不多,景帝之所以勝利有周亞夫,而朱允文卻是大草包李景隆。

    平叛主帥選擇的對錯,決定了最後的勝利,再就是一旦開戰,景帝全力支援平叛,絕不掣肘周亞夫的平叛措施,即便是自己的弟弟梁王一再求救,景帝也置之不理,這樣就為周亞夫贏得了時間。最終平定七國叛亂

    對比之下,朱允文主帥的選擇就是錯誤,李景隆不過是勳貴之後,沒有任何作戰經驗。剛開始真定侯耿炳文不過是吃個小虧,就被朱允文罷免兵權。過於急躁,黃子澄,方孝儒都是書生領兵,從任何方面來看,朱允文都沒有輸的道理。可見朱允文的能力比景帝差的太遠。

    景帝與朱允文在開始的都有些驚慌失措,景帝更是被迫誅殺晁錯。藉以平叛,朱允文更是放了裝瘋的朱棣。但後期景帝做的很好,朱允文就沒有做對過,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靖難,叔叔篡位,自己落了個失蹤不明。

  • 9 # 高友峰

    漢景帝有治軍嚴整令出如山的名將周亞夫。而朱允炇只有腐儒身前左右,能率兵打仗的武將被朱元璋殺得所剩無幾,也只是敷衍充數而已,燕王朱棣貨真價實名將,文武韜略,不足十萬之兵與五十萬明朝大軍,沒迷陣,一戰而下南京,直搗龍門滅朱允炆,何等痛快淋漓

  • 10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漢景帝的削藩其實是不成功的,他的削藩導致“七國之亂”,讓漢朝陷入慘烈的內戰之中,漢景帝最後也僅僅是慘勝而已,雖然造反的幾個藩國被削了,但是帝國內還有很多的藩國,漢景帝也無力繼續削藩。真正成功的應該是漢武帝。

    漢景帝削藩

    在劉邦擊敗項羽、贏得楚漢之爭的過程中,為了爭取那些手握兵權的實力派,劉邦在採取郡縣制的同時採取了分封制,分封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並分給他們封地作為封國,使得他們成了相對獨立的國家,然而這並非長久之計,劉邦在世之時為了消滅這些異姓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終將這些異姓王幾乎剷除乾淨,換上了自己子弟作為新的藩王,在劉邦看來,讓劉姓人當藩王,不會顛覆中央政權。

    然而,劉邦小看了他的子孫的野心,到了漢景帝時期,隨著血緣的疏遠和各個封國實力的增強,分封在各地的劉姓王國掌握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郡縣和人口,對中央政權形成了威脅。

    漢景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漢景帝決定削藩。

    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採納晁錯的建議正式開始削藩,他採取了比較粗暴的、直接削減封國領地的方法,當削地的詔書送達到吳國時,原本就與中央不和的吳王劉濞(漢景帝在做太子時用棋盤砸死了吳王世子)斬殺來使,宣佈起兵,要“清君側”並且聯合其他六國一起起兵,史稱“七國之亂”。

    剛開始,七國叛軍軍威很盛,打敗了數萬漢軍,並將平叛的梁王(漢景帝的親弟弟)軍隊擊敗,身在長安的漢景帝大為震驚。漢景帝立即起用周亞夫,最終漢軍在周亞夫的率領之下擊敗了七國聯軍,歷時三個月的七國之亂被平定。經此一戰,漢景帝將所有的封國被都削減成一郡之地,並取消了國王的官吏任免權,極大的鞏固了中央政權。

    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鑑於元朝宗室較弱的教訓,他決定分封諸子為藩王,而且給與藩王以一定的兵權,原意是讓藩王們鞏固中央政權,以免國家落入外人之手,然而朱元璋不明白,這樣政權雖然不會落在外人手裡,卻增加了朱家內部的不穩定因素,那些手握兵權的宗室藩王始終對皇位虎視眈眈。

    朱元璋去世之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建文帝繼位之後,覺得那些手握兵權的叔父們對他來說是很大的威脅,而那些叔父們也對乳臭未乾的建文帝不以為然。於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建文帝決定先下手為強,採納了黃子澄的意見開始削藩。

    在削了幾個軟柿子藩王之後,碰到了一塊硬石頭——燕王朱棣,要知道朱棣不僅僅是藩王,而且是當時在世的最能打的武將了,他一直在北方邊境上與蒙元殘餘勢力作戰。朱棣胸懷大志,對朱允炆繼位早就忿忿不平,如今建文帝削藩到他的頭上,自然不能忍,於是起兵造反。

    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由於建文帝下達的“勿傷吾叔”的命令,以及李景隆等人的錯誤指揮,朱棣攻破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位,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的削藩,由於操之過急,自己的隊友太過豬隊友(黃子澄的削藩政策,李景隆的指揮),而且對手實力太強(朱棣是當時最強的武將),建文帝削藩失敗,反而斷送了自己的皇位。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能夠成功削藩,而且付出極小代價、取得顯著成果的當屬漢武帝,他不僅將漢初以來不斷髮展、尾大不掉的諸侯國拆分成很多不具備威脅的小國,而且沒有激起任何的造反行動,以微乎其微的代價解決了心頭大患,其中的原因很多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個靈丹妙藥就是推恩令。

    漢武帝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諸侯國的國王將皇上的恩典(封國的土地、財政)繼續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推恩令的最早提出者是賈誼,他曾在《治安策》中向漢文帝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漢文帝雖然也部分採納,但是推行較為緩慢,並沒有得到較好的效果。

    最終將推恩令發展和完善的是漢武帝的大臣主父偃,而將推恩令頒佈實行的是漢武帝。

    主父偃

    原本,漢朝時王國的繼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即國王去世之後,王位和整個王國都由嫡長子(世子)繼承,其他的王子什麼也得不到,這樣一來,國王雖然換了,但是王國還是那個王國,而且經過幾代的積累,一些較大的王國的實力不亞於中央政府,對中央政府形成了很大的威脅。而中央政府又不能隨意削藩,否則會像漢景帝時期那樣,引發七國之亂,後果難以預料。

    所以主父偃將推恩令進行了完善——各個封國的國王將皇上的恩典廣而分之,以後國王的世子可以繼承王位,但是國王的其他兒子們將不再是一無所獲,而是可以獲得王國的部分土地,建立侯國。

    推恩令有幾個好處:

    一、削弱了王國的實力,藩國國王的其他兒子們的侯國分到了王國的部分土地,而且在漢朝侯國歸郡縣管轄,意味著這些侯國的土地和財政其實是歸了中央,這樣下去,幾代之後,那些大的藩國估計也就剩下幾個城池了。

    二、將藩國和中央政府的矛盾變成了藩國內部之間的矛盾。原本國王的其他王子們對王國的土地和財政是沒有任何指望的,現在有了推恩令的政策支援,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著想,必然會去跟藩國的國王極力爭取,這樣藩國的國王們要疲於應對這些兄弟們,就沒有精力和實力與中央政府對抗了。

    雖然推恩令是個很不錯的政策,但是僅僅有推恩令就能順利的削藩了嗎?沒那麼容易,因為推恩令的施行是需要時間的,只有等這一代的國王死了之後才能實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一過程。所以漢武帝除了推恩令外,還有其他的殺手鐧,只有這些政策配合使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削藩這一重任。

    酎金律

    酎金是指漢朝時諸侯在宗廟祭祀時隨同酎酒所獻的黃金,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國人口數獻黃金助祭,如果所獻的黃金成色不足或者數量不足,則“王削縣,侯免國”,就是說王國要削掉封地(以縣為單位),侯國則要除掉國家的封號。

    其實這個政策從漢文帝時期就有,但是一直沒有很好地執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以此為理由,趁機削弱各個封國的實力,屬於慢刀子割肉,溫水煮青蛙,一次削你一個縣,你也不可能為了一個縣跟中央政府打一仗,所以酎金律是推恩令的一個重要補充。

    附益之法

    簡單的說,就是不允許諸侯王們結交大臣,防止他們形成政治集團,只讓他們享受賦稅,而不允許干涉地方行政,這樣諸侯王們光有錢而不能結交大臣,有錢只能吃喝玩樂,而不能形成政治集團,從而也就失去了與中央政府爭雄的政治和軍事實力。

    私出界罪

    這是針對諸侯王而定製的罪名,是指諸侯王們不能隨意越過封國的疆界,限制了諸侯王們的自由行動,使得他們不能隨意結交,不能隨意活動,一旦發現有人私出國界,就會被降爵。

    不過還好漢朝時候封國還算比較大,像明朝的那些藩王們封國其實就是一個大城市,這些藩王們基本連城市都出不去,也是憋屈得慌。

    所以,漢武帝能夠將當時的諸侯國的實力限制住,並且逐步的對個諸侯國進行削弱,不僅僅是因為推恩令的施行,在實施推恩令的同時,漢武帝還巧妙地利用了酎金律、附益之法和私出界罪等輔助手段,最終將諸侯國的威脅消除於無形之中,這一事件也體現了漢武帝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不愧為千古一帝。

  • 11 # 一滴入海4322056

    漢景帝是漢朝高祖劉邦,劉盈、呂后、文帝之後的第五代皇帝(或說第四代)。劉邦的兒孫,都沒有實際的領兵和作戰經歷和經驗。打仗,或說叛亂,是生死相搏的抉擇!對將士而言,對於首領的信任乃至信仰,是保證軍隊同心同德,保持戰鬥力的首要保證。而首領的威信和威望是靠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及與士兵朝夕與共逐步培養出來的。——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的貴族,都是生於深宮中、養於婦人手的二代三代,既無作戰經歷,又與將士毫無患難之交,將士對他們毫無信任。——而燕王朱棣是戰場經歷豐富的統帥,共患難同享福,手下的將士對其信任,保證了旺盛的鬥志!與之對照的朱允炆,恰恰是相反的經驗“生於深宮中,長於婦人手”的乖寶寶!

  • 12 # 致守仁

    首先,朱棣不是吳王劉濞猛比的,漢景帝也不是朱允文能比的。

    第二,漢朝削蕃並不成功,七國之亂同樣把景帝折騰的夠嗆,還嚇的景帝殺了晁錯。只不過當時還是中央的力量比較強大,最後硬生生拖住了而已。

    第三,戰鬥力不能比啊,朱棣手下都是一群能征善戰的北方人和蒙古同胞,戰鬥力異常強悍。而劉濞當時在南方,雖然說是富足,但是漢朝時期南方和北方比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

  • 13 # 鎮南少將

    藩國,佔據國家土地,但是不納稅,有時候還要佔用國家經濟和人口,基本上就是一個腫瘤樣的病患。治療腫瘤,是一個大事,藥用下去,就看你和腫瘤孰強孰弱,你不如腫瘤厲害,比如明朝朱允炆和朱棣,那麼你就死了。你比腫瘤厲害點,就基本慘勝,比如漢朝。有時候雖然主要腫瘤被殺死,但是其他地方腫瘤趁機擴散,還搞個七王之亂…

  • 14 # 尿不溼廚師長

    這還用問,漢武帝有一批能員干將,朱允文的武將都被他爺爺殺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大儒,治理太平盛世還行。關鍵還是皇帝的果敢,心慈手軟就是對自己殘忍。

  • 15 # 超宇007

    西安離匈奴太近,整天和魔鬼摔跤。南京離馬背民族有多遠,比較安逸。邊防軍負責保國,實力很強。一個是邊防軍削番,一個是和邊防軍幹仗。你覺得哪個能嬴?李牧守邊時,李牧邊軍滅十萬匈奴,幾戰強秦,不弱。和魔鬼整天摔跤的都比較強。邊軍若頂不住,國家也就危險了。

  • 16 # 宋安之

    一、漢景帝是子承父業,建文帝朱允炆是以皇太孫而即帝位,在封建社會中,這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二、對手不同,漢景帝面對七王之亂為首的吳王劉濞只是漢高祖劉邦侄子,血統不正,不屬於帝系,雖吳國富裕,但畢竟不是久戰之地,戰爭經驗而言少的多;建文帝面對的是太祖四子朱棣,久在邊疆征戰,有統兵之才,自太子、秦王、晉王先後逝去後,朱棣是諸王中最年長最有實力的藩王了。

    三、政策不同,漢景帝在晁錯建議下,直接匆忙的對實力最強的吳王下手,先難後易,逼其造反,雖然剛開始慌了手腳,但是吳王同樣沒做好準備,所以最後慘勝;建文帝則是先易後難,先後削了幾位沒實權的藩王,甚至逼死湘王,給了燕王朱棣準備時間。

    四、家底不同,漢景帝由於子承父業,根基還好,有威望,其父文帝給其留下了周亞夫等名將,漢景帝又用人得當,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建文帝由於以皇太孫即位,太祖怕臣欺主幼,大力清洗開國功臣,至靖難之役,朝廷竟無可用之將,建文帝沒有堅持用善於防守的老將耿炳文,用人不當,起用李景隆,結果其屢戰屢敗,給了朱棣發展坐大的機會,最終建文帝失敗。

    五、建文帝其人太過優柔寡斷,不懂帝王心術,而漢景帝心狠手辣,為了勝利在所不惜,七王之亂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言稱晁錯就是皇帝身邊的奸臣,漢景帝馬上將晁錯殺死,雖然最後證明是被冤殺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殺死晁錯後給了其他觀望的諸王一顆定心丸吃,因為晁錯一直堅持削藩,也讓七王師出無名,起了一定作用,證明了漢景帝是一名合格的帝王,該心狠手辣時沒有猶豫不決。

    同是削藩,既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因,亦有人為之決定因素,成王敗寇,成功了是文景之治中承上啟下的名君漢景帝,失敗了就是不知所蹤的明惠帝朱允炆。

  • 17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這是因為兩個朝代的不同情況決定的。先說西漢。早在漢景帝之前的漢文帝時代,削藩就在進行中了,當時,漢文帝害怕齊國的勢力,故意將齊國分成七個小國,分別由齊王肥的後代統領,這其實就是推恩令的原型。為了防範吳楚兩國可能得反叛,又把當時還是太子的漢景帝的弟弟劉武分封到梁地做梁王,從後面的七國之亂看,這些都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七國之亂,由吳王濞領頭,帶同楚國,趙國和齊國分割後的四個小國濟南,淄川,膠東,膠西四國,實際上真有戰鬥力的就吳楚還被梁國擋住了,而且當時中央穩定,漢景帝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深得人心,所以很快就平定了叛亂。

    再說明朝。明朝初年藩王的問題要比西漢嚴重的多。首先是藩王守邊的政策。朱元璋從來沒有考慮過削藩,而他把功臣基本全殺了,那麼在北方防禦和打擊蒙古人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他兒子們身上,這就是明初的藩王守邊政策。你像燕王朱棣這種,都是按照打蒙古的軍事競技力量給他配置的,所以北方這些藩王相當難對付。而且,在嗣位問題上,雖然太子朱標死了,但其他的兒子還多,可是朱元璋竟然繞過兒子傳給了孫子朱允炆,朱元璋也許認為,將來就是打起來,也是老朱家的天下,無所謂,這本身就給後來的靖難之變埋下了禍根。而後來,朱允炆打朱棣,本來就是以全國敵一隅,愣是打了四年沒拿下來,變成了勝敗未可知,讓朱棣笑到了最後。

  • 18 # 五味社

    同樣是削藩,漢景帝與建文帝截然不同的結局是“文人誤國”一個典型的例子吧。

    漢景帝能抵住“七國之亂”,並非是殺晁錯的緣故。而是諸侯國樑國的頑強堅守和大將周亞夫的有效指揮。其中有個典型的例子,叛軍圍攻梁國,周亞夫不發兵相救,梁王寫信給漢景帝,漢景帝命令周亞夫出兵救梁國,周亞夫依舊不無所動。

    而建文帝則不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深知功臣武將是朱明江山不利因素,因此大肆剷除功臣,尤其是朱標身邊的武人集團,比如藍玉。朱元璋留下“文官治理,藩王拱衛”的政治局面,這對後來的靖難之役埋下不良的因素。後來臨陣換將,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最終導致失敗

  • 19 # 溫伯陵的山河故人

    朱允炆與漢景帝之間,差的不僅僅是一個周亞夫。

    漢景帝削藩,其實並不成功,要不然怎麼會逼出“七國之亂”。

    可是,漢景帝是怎麼處理的?

    首先,晁錯肯定是必須死,拉倒菜市口斬首。七國打的旗號不是清君側嗎,那好,我把身邊的“奸臣”殺掉,堵住七國的口,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然後,該祭出朝廷的大殺器了——周亞夫。周亞夫統帥中央軍從長安出發,直抵河南前線。用自己出色的軍事能力,三個月平定戰爭。

    最後,還有隱秘的一招——統一戰線。

    晁錯殺了、周亞夫領兵出征了,那麼也不能讓七國的後方安穩。秘密派遣使者,到七國的地盤去聯絡豪強、遊俠,組成“敵後武工隊”,擾亂叛軍後勤。

    這一套組合拳,徹底平定了“七國之亂”,給日後的“推恩令”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漢武帝成功的完成了削藩的歷史重任。

    而朱允文是怎麼做的?

    在朱棣起兵後,提出削藩的齊泰、黃子澄依然活躍在朝廷上,用自己迂腐、無能的見解,指導著國家大事的運轉、前線的成敗。甚至前線好幾次都有徹底勝利的機會,也被這兩個書生的誤判給耽誤。

    朱允文派出去的領兵大將是什麼人?李景隆。

    此人完全不像他的父親李文忠,當時的人們就說了:虎父犬子。李景隆率領50萬大軍出征北平,竟然一敗再敗,丟盡了父親的臉面,也丟盡了朝廷的臉。

    如果說李景隆無能,那麼還有其他能人,都有無數次的機會徹底平定叛亂,比如:平安、盛庸、鐵鉉,直到“靖難之役”打倒最後,朱棣依然打的很艱苦,被阻攔在前線無可奈何。

    南京的丟失,還要拜朱允文另一個腦殘的命令。

    朱允文對前線的將士們說:“你們千萬不要殺掉燕王啊,這樣我的名聲就壞了。”

    我讀史書不少,但是一方統帥盡然命令將士,不要殺敵敵人,我真的只看到過這一例。因為朱允文的這個命令,朱棣起碼躲過三次必死之局。

    “皇帝都下命令不要殺他的叔叔,萬一以後人家和好了,找我們這些當兵的報仇怎麼辦?”前線的軍心,從來不穩定。

    朱允文不搞統一戰線,朱棣搞了。

    而且朱棣把統一戰線的目標,直接對準了朱允文身邊的人——太監。正是皇宮的太監給朱棣傳紙條:南京空虛,人傻、錢多、快來。

    朱棣帶領精銳部隊,繞過重兵防守的城市,輕裝南下,拿下南京。

    從此,燕王成了光耀後世的永樂大帝,朱允文只能在江湖尋找他的傳說。

  • 20 # 蕭武

    先從對手的角度來說。

    七國之亂時為首的是吳王劉濞,劉濞是劉邦的哥哥劉仲的兒子。劉邦當皇帝后,封劉仲為代王,匈奴進攻代地,劉仲打不過匈奴,就逃到了洛陽。劉邦因為兄弟的緣故,並沒有加罪於劉仲,只是將他降封為侯。英布叛亂時,劉仲的兒子劉濞時年二十歲,從徵英布。消滅英布之後,劉邦想封一個劉姓子弟在當地鎮守,但當時他自己的兒子還都年齡太小,都不合適,所以就封劉濞為吳王,鎮守吳、會稽一帶。

    劉濞鎮守的吳地北邊是楚國,南邊是南越,東南是東越,都不是太需要打仗的地方。所以,雖然劉濞一直積累糧餉,到六十二歲才起兵造反,但實際上他的軍事鬥爭經驗並不充足。叛亂開始後,曾有下屬提議從長沙方向進攻南陽,再沿武關道進入關中,直奔長安,也有人建議他如果遇到抵抗,不要過多糾纏,就繞過去,直奔洛陽,先佔據洛陽。結果他都未能採納,一直在圍攻不肯投降的梁國。

    從血統上說,劉濞是劉邦的侄兒,而劉邦的子孫在世的還有很多,帝位遠遠輪不到劉濞來問津。無論是文帝時期他和朝廷一度關係緊張,還是到景帝時期公開造反,和劉邦的子孫相比,他的血緣關係都要遠很多,並沒有什麼正當性。他唯一能夠用來動員各地的諸侯王參與叛亂的,實際上就只有朝廷要削藩,削減諸侯王的封地,以共同的利益把其他諸侯王捆綁在一起。

    朱棣就完全不同了。朱元璋當皇帝平定全國之後,就在北方和蒙古殘餘勢力接境的地方,分別分封了秦王、晉王、燕王和寧王四個王,在朝廷派兵出征蒙古的時候,經常會讓軍事能力突出的晉王和燕王領兵,都護諸將。而到燕王起兵叛亂的時候,秦王和晉王都已經死了,朱棣又馬上乘其不備,偷襲了寧王。所以,朱棣本身的軍事素養和經驗都是比較充足的,對朝廷主要將領的基本情況也比較瞭解。

    從血統上講,按照朱元璋原來確定的繼承順序,在太子死後,那麼下面就應該依次輪到他後面的兒子,也就是秦王、晉王這兩個嫡子,而秦王和晉王都在朱元璋還在世時就已去世,那麼按照朱元璋確定的原則,無嫡立長的原則,年齡最長的恰恰就是朱棣。只是因為朱元璋特別疼愛朱標,所以朱標死後,才又臨時確立朱標的兒子建文帝為皇太孫,成為皇位繼承人。也就是說,朱棣本身就是有皇位繼承權的。

    再從朝廷的角度來說。

    漢景帝繼位時已經31歲了,又做了很長時間的太子,所以政治經驗是比較豐富的,也比較成熟。而在靖難之役發生時,建文帝年僅21歲,還比較年輕,又長期生長於深宮之中,社會經驗和政治經驗都很缺乏,軍事鬥爭經驗更加缺乏。

    即便如此,漢景帝在七國之亂之初,也出現了政治判斷上的失誤,以為可以以政治上的妥協來平息叛亂,先是按照袁盎的意見,誅殺了提出削藩建議的晁錯,以堵塞七國之亂的“誅晁錯,清君側”的理由,甚至一度同意袁盎的意見,願意承諾把已經削減的各諸侯王的封地再還給各諸侯王,以此來平息諸侯王的憤怒和叛亂。在綏靖政策失敗之後,才分別派兵遣將去平定叛亂。

    在對付叛亂的策略上,漢景帝對周亞夫是完全信任的態度,梁王在受到吳軍的圍攻後,周亞夫也堅持不派兵救援,而是長圍久困,分兵騷擾和襲擊敵後,切斷叛軍糧餉供應道路,然後坐等叛軍在堅城之下逐漸疲敝,梁王甚至派人到宮中向太后哭訴,周亞夫也不為所動,朝廷也並未強硬要求周亞夫出兵,更沒有因此而臨陣換將。

    建文帝倒是沒有想過退縮妥協以平息燕王的叛亂,而且燕王叛亂始終沒有得到其他諸侯的響應,朝廷只需要一心一意對付燕王就行了。朝廷一開始任命耿炳文為主帥,討伐燕王,其實耿炳文的策略和周亞夫一樣,都是先立足於做好防禦,防止叛亂蔓延到其他地方,逐步封鎖,壓縮其活動空間,待敵自弊。但因為初戰有幾次失利,建文帝就改變主意,又任命李景隆為主帥,主動出擊,結果反而被燕王擊敗。

    其實從雙方的形勢來說,任何時候,朝廷一方都輸得起,而叛亂的一方輸不起。叛亂在初起的時候,都是兵力不足,地盤比較小的一方,是弱勢的一方,所以他們必須集結重兵尋求與朝廷軍隊進行主力決戰,擊敗朝廷軍隊後才能開啟局面,擴大地盤和政治影響,劫掠州縣獲取錢糧以支援戰爭。所以朝廷一方只要做好防禦,讓叛軍無隙可趁,無法擴大地盤和劫掠,用不了多久就會糧餉斷絕,內部出現內訌,很快就會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後是讓孩子知道,還是在孩子面前隱瞞?怎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