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爸爸
-
2 # 超級洋蔥頭
學英語沒有什麼硬性門檻,多大都適合,主要還是要根據自己家庭情況而定。
比如說英語對你們家來說是重要的,經常需要使用到的,那當然是越小開始學越好。
如果英語對你們家來說沒那麼重要,那就可以看孩子的興趣來決定,視父母對孩子成長方向的期許而定,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而定...
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完全可以跟著國家教育部的安排走,有的城市是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語,大部分城市是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
其實80後的我們都是在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照樣出了大批的英語精英。總的來說學習英語是孩子越小越好,長大點再學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的連續性,貴在堅持。
-
3 # 新佩奇老師
孩子多大學英語是最佳年齡 就像股市,房地產,各行各業都有大量的專家,專家的言論會影響很多人。英語行業也是,專家喜歡"駭人聽聞",最近關於到底孩子多大學英語最適合的說法已經到了"雷人"的程度了。專家說最好是胎教時開始,所以"聰明寶寶"孕婦胎教培訓就產生了。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在寶寶還不滿一歲的時候,就帶寶寶去英語早教。但其實對寶寶的英語,學習並沒有多大的幫助。寶寶在很小的時候,語言中樞還沒有完全的發育。過早的進入比較陌生的語言環境,會讓寶寶感到不知所措。在寶寶學習母語的時候,也會有所混淆。兩樣語言讓寶寶,不知道該如何的表達自己感情。有時候會導致,寶寶會失語寶寶會自閉。
媽媽如果想讓寶寶去學英語,那麼要等到寶寶滿三週歲以後。因為三週歲以後寶寶,對母語掌握的也比較充分。因此在學英語的時候,語言功能也發育得比較成熟,不會將英語母語混淆。而且寶寶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記憶起來也比較容易。所以媽媽應該在寶寶三歲的時候,帶寶寶去學英語。
年齡不是最關鍵的因素,而是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較小的時候,需要接受大量資訊,培養初始觀察世界的能力。
-
4 # Ting姐來啦
01
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專門負責學語言的區域,即布羅卡區(Broca`s area)。布羅卡區在2-4歲時開始快速發育,到10-12歲時發育成熟。此後隨著年齡增長,布羅卡區的靈敏性卻呈下降趨勢。等到十幾歲再去攻外語,大腦已無法把外語直接貯存在布羅卡區,只能在記憶區新建一個記憶結構。這個新的記憶結構沒有布羅卡區靈敏,使用時還需先與布羅卡區建立聯絡。這也是成年人學外語的速度比兒童慢的原因,很難形成語感。
02
要想事半功倍地學好外語,就該充分利用語言學習敏感期。因此,4-12歲是英語學習的黃金期。
03
關於英語啟蒙,除了上述時間選擇的問題,還有一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語言的學習關鍵在於環境,所以要讓孩子堅持多聽,多接觸。每天聽,堅持不懈。
切忌翻譯把英語翻譯成漢語。英語思維,語感的建立是學好英語的鑰匙,比起學會幾個單詞,幾句話重要的多。
-
5 # 馬橋子英語坊
大家經常問孩子幾歲學習英語最好?我的答案是:7歲以前。這個資料不是我瞎掰的,而是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結果
為啥7歲以前學習英語更好?
羅徹斯特大學找到一群韓國移民和中國移民,研究他們的英語水平到底與什麼相關,看到此處,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肯定跟努力程度有關吧,不然就是跟待在美國的時長有關。
可惜以上都不對,研究的結果是,移民的英語水平跟他們移民時的年齡密切相關!
如果7歲以前移民,他們的英語能力幾乎可以達到母語水平,如果7歲以後移民,他們對英語語法的敏感度也會隨年齡降低。
華盛頓大學大腦和學習中心的Patricia Kuhl教授也有同樣的觀點:孩子年齡越小,他們的大腦越懂得用語言區域來處理第二語言,隨著年齡增大,大腦會更多用其它區域處理第二語言。簡單來說,越早學外語的孩子,越有可能接近母語水平。
除此以外,早期學英語也有助於孩子學習發音,為什麼很多成年人學不好小舌音、大舌音,就是因為他們的口腔肌肉幾乎定型了。
在小朋友們還沒有熟練掌握母語前,他們的發音器官還有很大彈性,此時比較容易掌握第二語言的發音。年齡越大,口腔肌肉彈性越小,學習外語發音也更加費勁。當然,這些不過是早期學英語的眾多優勢之一,早期學英語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單詞累積均有益處,如果能在7歲以前學習效果更佳。
早期學英語的正確開啟方式
雖然很多家長也知道早點學英語好,但卻在學習形式上犯了難,有些爸媽會找英語好的親戚輔導孩子,覺得自己人比較容易信任,但其實一對一的學習模式,孩子很可能缺乏學英語的動力,因為只有當孩子在團體中學習時,才能感受到同伴效應。
斯坦福大學霍克斯比教授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了德克薩斯不同學校、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成績,後來發現一個年級如果女學生數量多一些(接受實驗的幾個學校,女生普遍具有更強的學習力),那麼整個年級的學力都會有所提高。由此他推斷:如果身邊的同年級學生語文平均分提高一分,自己的語文成績就有可能提高0.3 ~ 0.5 分。
奶爸總結了幾點
一、小孩子學習其他語言,一定要精確計算累計學習時間,不可單看小孩子開始學習年齡;
二、小孩子在學習其他外語前,自身母語一定要過關,母語的底子越強,越不會分神,學習外語的難度越低;
三、到小孩子母語熟悉程度較高時,都是在4-5歲,這個時候開始學習外語,7歲前達到一定的累計學習時間,是較為合適的。
-
6 # 劉耀先談教育
我覺得9歲即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更好,理由:1.作為中國人先要把中文學好,這也是愛國的表現之一;2.小學三年級以前語文課本要求掌握的字詞較多,小孩又小,儘量不要增加小孩學習負擔,讓小孩儘量有更多的時間玩,以培養小孩的智力為主,同時以培養小孩的語文表達能力和閱讀習慣為重;3.高中學生將來可實行選修科目,允許英語較弱的學生可以不學英語。
-
7 # 梅花扳子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過早的讓孩子學習一些知識,不是很好的選擇,多大年齡段該學什麼知識,順其自然就行,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了,不是我們能理解的,家長都要求自己的孩子都能出類拔萃,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樣在老師和別的家長面前有面子,而忽略了對他的人格培養,過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可能會改變他的性格,所以希望家長不要強迫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
8 # 燈火路黎
針對這個孩子多大學習英語合適這個問題,有外國專家透過對多名兒童跟蹤調查顯示,會講兩種語言的幼兒比僅會講一種語言的幼兒腦子更加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6歲以前是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也是是獲得外語的最佳期,在這個時期對幼兒給予兩種語言的刺激,能促進幼兒左右大腦的協調運動,提高神經細胞的活躍性。
我認為,與成人學外語不同,通常3-6歲的小朋友學英語時像他們學習漢語時一樣,會把字形或單詞當成某一個具體的形像,像記玩具、糖果和人的相貌一樣記住它們,經過多次地反覆提醒和識別,這種特殊的“形象”就儲存到小孩的大腦中去了,從而形成記憶。
同時,我想小朋友在3-6歲對外界的聲音的敏感度較高,喉頭、聲帶在發音過程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大腦皮層左半球的語言區活動能力也較強,這時候練習說話,更容易掌握髮音的技巧。等到一定的年齡時,語言區的活動能力會逐漸的下降,會給學外語帶來一定的困難。 同時,小朋友學英語還不用像成人一樣不擔心考試,可以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沒有壓力地“玩”著學。
我認為小朋友學英語最好是結合動畫和真人發音,多多誇獎鼓勵,要有系統的學習,比較完善,學習後面的一段時間後還要鞏固前面的,不強求單詞的拼寫。 另外,家庭應該為孩子創造積極的英語會話氣氛,父母的英語一定要發音校準,孩子從父母那學的往往更容易接受和學習,這對孩子的學習是大有好處的。
-
9 # 雨天化學實驗室
孩子學習英語應該越小越好,語言不同於其他學科,主要就是記憶然後形成語感,設想,如果從一出生接受的是英語,就是地地道道的英語表達者
-
10 # 全球多語翻譯
0-6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非常大,有的語言能力發展得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通常,4歲以內更為關鍵,這時最好不要給孩子太複雜的語言環境,父母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先學好母語,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之後,再開始讓他接觸外語,否則會攪亂其語言系統,造成孩子混淆語言概念,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歐洲一項針對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少兒學習者的跟蹤調查發現,從成年後的英語水平來看,7歲前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和7歲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水平並沒有差距。也就是說,7歲是少兒學習第二語言的一個合適的年齡。
當然,孩子4歲以後,語言發育已經比較成熟,家長可以適當地創設一個學習外語的環境,讓孩子接觸英語,比如給他聽一些錄音、兒歌、看原版動畫片,能聽進去多少就聽多少,如果孩子有興趣跟著模仿,家長可因勢利導,不過這完全是遊戲性的;5歲以後,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英文故事書,也可以試著讓他跟著錄音說說,記住畫面上的內容,不要求孩子真正認識每一頁上的單詞和句子。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培養孩子聽、說英語的能力,但學習的過程,是比較隨意的。學齡前的孩子,仍不適合進行正規的課堂學習。
孩子學英語早,並不一定能學得好。不過,孩子的發音一般在8歲之前形成、12歲左右定型,如果孩子從一開始就能接觸到純正的發音,那麼他接觸英語越早,越有利於語音純正度的提升,提高語言的敏銳度和準確性,減少“口音”問題。
能力提升最重要
目前,不少孩子從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園起就開始參加各種英語考級培訓。為了應付考級,要背好多單詞、語法和句型,但孩子們考完就忘,等拿到證書之後,他們還能記住多少?我們不可迴避的一個現狀是,從幼兒園到到大學畢業,孩子們需要經歷十多年的英語課程學習,雖然四、六級證書已經是鋪天蓋地,其中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並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語,難道孩子們今天的英語學習只是為了日後獲得一張又一張證書嗎?
時下的培訓班大多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過於強調應試。在小學階段,不少教育機構推出“速成式”課程,以“單詞速記”、“過級考試”等特色招生讓不少家長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教育的“成就感”。然而,這些課程考什麼教什麼,以致知識點是零散的,更談不上科學的體系。到初中階段,培訓班的英語課程難度增大、詞彙量猛增、語法知識增多,而學生能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又很有限,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能力的提升。二是完全憑著興趣學,課堂上熱熱鬧鬧,孩子學得也挺高興,但對培養孩子的英語素養很難說有實際的幫助。特別是“60”、“70”後的家長,大多深受“啞巴英語”之害,尤其重視孩子的聽說能力,而有些英語培訓機構為迎合這部分家長的心理,片面誇大某些單項技能,致使孩子從小就在“讀”、“寫”方面出現“瘸腿”。
少兒期是一個人智慧成型階段,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都在這個時期形成。因此,優秀的英語教育應該有針對性地訓練孩子規範的語音語調;培養他們用英語交際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大膽開口說英語和正確使用英語的習慣;訓練孩子的思維、幫助他們建立直接用英語思考的習慣,而不受到母語的干擾,“英漢互譯”,而不是單純用單詞量或考試成績來衡量孩子的英語水平。家長也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提高孩子的英語能力上,而不僅僅是高分和證書。
-
11 # 大皮小課堂
隨著我國的發展,已經逐漸步入國際,而英語這項國際通用語在很多場合都顯得異常重要,使得英語已經加入學校的日常課程中。其中不少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想讓孩子在入學前就能夠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以及日後擁有更高的英語水平。那麼在孩子多大的時候教他英語效果最好呢?
英語是一種國際通用語,不懂英語,在資訊交流方面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研究還表明,學外語會促進智力的發展。
美國耶魯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透過分析研究認為,講兩種語言的幼兒比僅會講一種語言的幼兒,在腦子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均有優勢。語言刺激是促進大腦細胞生長髮展的要素。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對幼兒給予兩種語言的刺激,能促進幼兒大腦兩半球之間的協調,加強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絡。因此,幼兒期的英語訓練對孩子是大有益處的。
那麼,幼兒什麼時候學英語最好呢?不少專家認為,幼兒期,特別是6歲以前,是獲得外語的最佳期。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幼兒知覺發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維能力。幼兒認漢字也好,認英文也好,實際上都是一種資訊刺激的活動,他們把字形當成某一具體形像,像記糖果、玩具、人的相貌一樣記住它們。經過多次反覆,這種特殊的“形象”就儲存到大腦中去了。同時,6歲以前,幼兒對聲音的敏感度較高,且右腦控制發音器官的能力較強,聲帶、舌唇等運動神經的調節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這時練習說話,更容易掌握髮音的技巧。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能力會逐步下降,給學外語帶來困難。
幼兒學英語還具有許多成人不具備的優勢,例如,他們不擔心考試,可以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沒有壓力地“玩”著學,即使講錯了,也不會遭到別人的譏笑。又如幼兒未來的時間很長,授課時並不急於增加詞彙量,因此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來練習說講。再加上兒童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如果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其潛力很快就會表現出來的。
要使幼兒的英語學習取得成效,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教學方法。在幼兒英語學習中,我們反對“成人式”的英語教學,而主張以環境薰陶、無意識記憶為主的“橫式化”教學。
如果把成人英語學習中的“讀課文,解釋詞義和句子,強化練習”的模式搬到幼兒的課堂上來,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果,相反還會使幼兒厭惡英語,為將來學好英語設定障礙。
教幼兒學英語,應當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讓幼兒如同學習母語(本民族的語言)一樣掌握英語。幼兒學英語主要以反覆地說、認字母為主,由於幼兒手部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因此,並不要求幼兒去書寫。選擇什麼樣的方法,要以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比如幼兒期,兒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那麼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遊戲、歌曲、故事等等,讓幼兒融入其中,進而啟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
12 # 多多爸爸在杭州
一般情況下,英語啟蒙從出生就開始了,很多父母甚至從胎教就開始了,啟蒙階段重點也是鍛鍊孩子聽說能力。
首先你要明確孩子學英語的目的,是想作為一門語言長期發展呢,還是因為看到別人學,你們才學,至於學到什麼樣都無所謂;其次,關於培訓班你可以多瞭解下,多比較比較師資、教學方法等,現在有很多線上、線下英語培訓機構;網上也有很多免費的英語學習資源呢,我們公號也分享過很多篇英語學習方法、學習資源、美國孩子學英語的方法等,你可以先多瞭解下
在者,學校裡面的英語知識孩子如果掌握的差不多了,也要多培養一下孩子課外的英語知識。主要以興趣為主,畢竟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在國內學習的環境不是很好,還是要狠抓孩子的基本功和興趣的。
現在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教育,英語要想學得好,從小就應該抓起來,慢慢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
13 # 陽光語言矯正師
言言媽媽講,快到三歲的時候,能記住1000個單詞,現在已經4歲半了,目前可以拼寫2000個左右的單詞。
據某英語教育從業者評估,英語詞彙量2000是初三或者高一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覆蓋79%的英文文字內容。如果再過幾年,言言的詞彙量達到4500-6000,那麼言言在小學沒畢業之前,詞彙量就可以達到四六級水平。
言言的英語水平實際能力,可能會讓更多人大吃一驚!曾經英國《衛報》對本國幼兒的語言做過調研,估算英國人2歲的單詞量為300個,5歲時為5000個,可以說,言言的英語詞彙量幾乎不比英國孩子差多少。
2歲時接觸外語如何啟蒙
看的羨慕嫉妒恨的那些寶媽們,都很疑惑,這娃兒的英語溜得飛起,到底是怎麼學的呢?很多人猜測,言言從小在國外長大,是美籍華人,或者父母從事外語相關的職業,有很強的外語基礎。
其實,言言的父母沒留過學,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言言從開始接觸外語到現在,一直都是以自學為主。透過一些APP裡的英文歌開始自發啟蒙,兩歲開始就把學外語當成遊戲玩耍,家裡的積木拼圖都是英文字母,從來沒有把學英語當成目標和任務。
媽媽的心裡話
媽媽為了增加言言的自信,鼓勵學習的勁頭,經常給孩子拍小影片,讓言言當老師,父母做學生,激發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感。
為了保證高質量的陪伴,每天爸爸媽媽都儘量抽出一個小時,而且大家的角色分得清清楚楚,言言的媽媽說,他們很清楚地認識到一點,這個時候不是為了教孩子,因為他們不想成為老師,而是自覺地成為孩子的陪伴者,一起和孩子學習,
點滴經驗貴如黃金:
1、父母不是老師,因為父母一旦給自己定位為老師,那麼孩子就會有被驅使的感覺,被動地去學習,會帶來壓力。
2、父母把自己當成老師,孩子就會產生依賴感,遇到困難和疑惑,就會習慣性地向老師求助,從而失去了自我探索的動力和興趣。
3、父母成為孩子學習的同伴好處多多,讓孩子感覺到身份的平等,沒有壓迫感,互相探討問題時,能給孩子一個互相平視的機會。
4、父母作為成年人,一旦在學習中樹立起來榜樣,給帶給孩子很多感受和觸動,比如媽媽做完家務後,爸爸下班後,都抽出時間認真學習,孩子看到這個狀態一定會被薰陶的,自然而然的也會融入到這個狀態中去。
5、最聰明、最智慧的一招,就是轉換角色,讓孩子當老師。給孩子做老師的權利,讓孩子給父母出難題,各種考驗父母,滿足孩子的虛榮心,讓孩子有天然的使命感,最大的好處是,孩子想給父母出難題,首先需要自己學會,而且還要熟練掌握,從而逆向促進了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
結語
很多父母都為孩子學習外語發愁,有過經歷的家長更是親身體驗過,外語學習是一個枯燥無趣的過程,很難堅持。特別是進入普通教育後,多學科下繁重的學習任務,讓孩子疲憊不堪,如何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言言和媽媽相信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啟發。
-
14 # 英語半島
如果家裡有條件,一兩歲就可以給孩子英語啟蒙,給孩子聽英語歌曲,帶孩子讀簡單的英語繪本等等。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會什麼,他們聽得多了,自然就會唱,很多音也會有感覺。
現在一般大城市都有各種針對嬰幼兒的早教班,英語兒歌也是其中一個專案,如果不差錢,可以考慮去報讀這些早教機構。
如果家裡沒有人會英語,家裡經濟條件也一般,也不用強求,孩子上學跟著老師學也可以。
-
15 # 安心育兒育己
第一:關於多大孩子適合學習英語,我們先來看兩個故事。
1:有一箇中國家庭初到美國時,在一個美國男孩家裡住了一段時間,大概半年左右。這是一個4歲的小男孩,和一個9歲的小女孩,以及他們父母的四口之家。
在美國的生活中,4歲的小男孩在上學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英語就講的和美國的4歲孩子一樣了。
那個9歲的小女孩用了大概一個學年的時間,就達到了正常英語水平,基本生活上的語言就沒有區別了,只是稍微有點點兒口音,過了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口音也就漸漸沒有了。
但是對於他們的父母來說,英語學習就一直是很痛苦很痛苦的事情。
一是因為年紀大了,沒有小孩那麼容易吸收語言。二是要想學好英語,就一定要靠練習,要多加訓練。
但是父母有養家的壓力,沒有太多時間練習和訓練,所以口音一直特別重,英語一直也就沒有學得特別好。
2:故事中的美國男孩,17歲第一次接觸中文。因為他經過了很多的訓練和練習。雖然他講中文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母語的痕跡,但他整體的漢語水平很不錯。所以雖然說到了17歲也能夠學得很不錯,但比起更小的時候要更難。
所以年齡越小接觸英語越好,但也不一定說要在剛出生或者胎教的時候就開始學。
剛出生或胎教時,我們要做的主要是培養興趣,不要讓孩子覺得英語是一種負擔。
學習英語也不一定非要報英語培訓班,當然,如果孩子自己感興趣,報培訓班也可以。只是不要因為培訓班,而早早的扼殺了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如果孩子對英語沒了興趣,以後就很難找回來了。
第二:在中國家庭中,英語特別好的孩子們,父母所具有的共性。
1:父母喜歡給孩子讀英語繪本
有的父母會擔心說:我自己的英語發音就很爛,如果我教孩子讀英語繪本的話,會不會害了孩子。
其實沒關係,就算父母的英語發音再亂,透過給孩子讀英語繪本,也是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和表達對英語這種語言的重視,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有效的一種方式。
2:給孩子營造了一個英語學習的環境
透過英語的圖書和影像,來給孩子營造接觸英語的環境。比如說聽英語歌曲和故事,或者是看英語版的動畫和電影。
現在我們一般都控制孩子,接觸電子螢幕的時間。但如果孩子願意看英文版的動畫片和電影,我們就可以放寬限制的時間,讓孩子適當的再多看一會兒。這樣的話,孩子會覺得英語是一種福利,這也是培養興趣和營造環境的一種方法。
3:父母自己也學英語
父母自己學英語,是代表對英語的一種重視。孩子如果看到父母這麼重視英語的話,就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也會對英語重視起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
16 # 張老師
孩子們學東西比成年人學得快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是什麼時候是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最佳年齡呢?一項新的研究成功地找到了挑戰性更強的時間。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需要時間、技巧和決心,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比其他人容易。眾所周知,孩子們學習一門新語言的速度比成年人快,而且他們可以更輕鬆地達到母語水平。
但是,最好是用全英語授課,經驗告訴我,你不要怕孩子不明白,用原版英語閱讀材料來教他們最好。
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最佳年齡
麻省理工學院在美國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確實存在一個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之後,學習一項新技能變得更加困難,就像學習第二語言一樣。
根據這項研究,以母語為母語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最佳時間是10歲以下。10歲以下的兒童可以很容易地吸收新的語言資訊。
18歲以下的年輕人在掌握一門新語言的語法方面仍能表現出高超的技巧,18歲後,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開始變得更具挑戰性。
研究詳情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67萬名不同國籍和年齡的人,以確定他們在第二語言中的語法技能。科學家們給參與者做了一個語法測驗,在要求他們注意一個句子是否語法正確之前,他們要求參與者陳述他們的年齡、學習英語的時間以及他們學習語言的環境。
在67萬名研究參與者中,大約有24.6萬人表示,他們生長在一個只會說英語的家庭裡。其餘的,同時,是雙語或多語種。俄語、德語、土耳其語、芬蘭語和匈牙利語是參與者中最常見的母語。英國本地人被排除在外。
參與這項研究的年齡最小的是10歲,大多數是20多歲或30多歲,而年齡最大的則是70多歲。研究人員根據收集到的資料確定,兒童時期是學習一門新語言語法的最佳時期,但在青少年時期,這種能力仍然相對較強。
在18歲之前學習一門新語言
然而,18歲以後,人們可能不再達到母語者所具備的熟練程度,儘管他們可能仍然能夠快速學習。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教授喬希•特南鮑姆(Josh Tenenbaum)告訴BBC,很難確定這是生物問題還是文化/社會問題。
“在許多社會中,未成年人大概有一段時期會到17歲或18歲左右。在那之後,你離開家,也許你全職工作,或者你成為一名專業的大學生。所有這些都可能影響你學習任何語言的速度。
也就是說,成年後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還是有可能的,但它變得更加棘手。
-
17 # 贏在起點月老師
0-6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獨特而且敏感的時期,但每個寶寶也存在著很大個體差異。有些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快,而有些寶寶則發展得更慢。一般來說,在寶寶3歲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學習英語,但是要注意不要給寶寶太複雜的語言環境中,家長應該掌握一個原則,是先學好母語,寶寶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然後寶寶學習英語。
寶寶的語言學習不取決於他的年齡。有的寶寶們從六個月大就能咿呀學語,這證明了寶寶的模仿能力好。所以如果自己的寶寶語言能力比較好,而且也有條件可以讓寶寶學習英語。要注意學習的過程是緩慢的過程,家長不能著急,現在讓寶寶掌握好的學習習慣更重要。
回覆列表
以前,在北京武警總隊幼兒園和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有父母來問我,孩子現在合適學英語嗎?現在學習是不是有點晚了?現在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孩子們開始學英語的年齡越來越小。有的媽媽甚至從胎教就開始了英語。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與此同時有些父母也擔心,學早了是不是會給孩子負擔?網上就這個問題很多討論,這裡我就說說我之前的實際教學中的經驗。
幼兒園開始學英語的最小年齡
之前在幼兒園教學經驗中,我們那時候教過的最小的孩子就是2歲半的,他們能學嗎?答案是肯定的。透過每週兩次課(15到20分鐘左右)的寶寶班(屬於小班預備班)教學,兩個月之後,孩子能夠說出簡單的單詞比如ball,apple,car,還有最簡單的句型回答,比如打招呼,回答what is this?句型。這說明孩子在兩歲半左右就完全有接受第二語言的能力,這點和國外研究雜誌報道對應。(這個寶寶班,當時在北京民族大學附屬幼兒園一個同事教)
2歲半該怎麼教孩子英語
這個問題很多父母對這個問題都糾結的不得了。我覺得這個很簡單,尤其在家自己教育。這裡有兩個方法:
• 第一個最簡單,最容易,最在我們身邊:請問您的孩子是如何學會普通話和本地的方言,如果知道,就那麼教他英語,一定有所收穫。
• 第二個就是遊戲,不要可以去教英語,而是在遊戲中隨機的帶入,例項:孩子都喜歡的拋皮球的遊戲,我們在丟擲的時候說句ball,孩子立刻會開始模仿我們,丟擲的時候讀出ball。這簡單反覆的遊戲,2歲半的孩子都會非常喜歡。時間長了就可以變成說 Hello ball...。多多遊戲,孩子在快樂中開心不知不覺的學會了很多。
幼兒學英語有哪些注意事項
1. 請您牢記,教英語的過程就是遊戲的過程,我們目的不是去教英語,而是讓孩子去享受尤其中語言變換的那份快樂。避免刻意去教孩子英語,那樣孩子會逆反。
2. 什麼遊戲有孩子最喜歡,越小孩子越喜歡簡單重複的遊戲,尤其複製咱們的行為和語言。
3. 學習中沒必要告訴孩子中文意思,孩子自己會去理解英文字身的含義,這樣才是最純粹的學習。(曾經有段時間教過韓國人漢語,其中韓國媽媽,驚訝的告訴我,她兒子比他學的好,孩子自從在本地小學讀書後,一個月後很快的學會了各種俏皮話,知道什麼話是表揚,什麼話是在間接批評他,沒有任何人給他翻譯過,這就是孩子學習語言的天賦)。
4. 小班和中班的年齡,會認讀就足夠了。大班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練習寫簡單的字母。
5. 學英語前提是孩子有興趣。
幼兒學英語能到什麼效果?
關於效果,我覺得沒必要去追求,最重要的是快樂童年,讓孩子享受每一個清澈的空氣,享受每個樹蔭下的螞蟻搬家快樂最重要。當然也不要忽視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我見過大班的孩子順利透過英國倫敦三一口語考試五級(雙語幼兒園,無國外生活經歷)。五級是非常難得,語法中有現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狀語從句,很較複雜的連詞比如as soon as等等,能夠熟練運用這些語法和詞句就關於節日,音樂等方面問題進行長度一分鐘流利的回答。
孩子很晚才開始學英語會有影響嗎?
答案是沒有的。我曾經接觸一個女孩子,二年級才開始英語課外班,要知道在北京西城區,這個是很晚的。但是透過孩子自己的努力五年級就考下三一六級,BETS2,PETS(這個考試特別難相當於雅思4.5分水平,而聽說讀寫都有單科線,70分才算透過。)孩子初中去了京城四大名校之一。所以不要著急,慢慢來,就會越學越好,起點不等於一切。
總結
就我的教學經驗來看,兩歲半就能開始學習英語了。當然我個人覺得即使起步晚也彆著急,相信慢慢練習就會好的。對幼兒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的多好,而是孩子在遊戲中去收穫另一個語言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