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思想者李幾道

    道德經我背過,那是在中的時候,那時候可謂心無雜念,背的自然很快,理解也很透。

    我認為,需要心無雜念的情況下,才會如此。

  • 2 # 風月歸途

    首先,由於道德經本身便是一本奇書,其中沒有一個專名,言簡意賅,辭樸意深。能以區區五千言講述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恐怕為古今中外所罕見。其次,道德經獨特的語言表述方式、概念的模糊性、語詞的多意性,都使得道德經一書內涵更加豐富。因此,如果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道德經,本身是對我們的一大挑戰;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每個讀老子的人對道的解釋必然不同,道德經必將豐富我們的學識,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思維。由於道德經目前最古老的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本,其次是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甲本和乙本兩本《老子》帛書,再次是由東漢時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三國時王弼的《老子注》和唐初的傅奕的《道德經古本篇》演變而來的世傳本。要想真正懂一點道德經,恐怕對先秦的典籍和中國哲學、訓詁和考古等都要有一定的瞭解,還要有一定的歷史、政治、古典文學等方面的知識——而這亦是一個提高思維水平的過程。

    第二位要點明的是背誦這種學習形式。讓我們退一步而言,哪怕只是死記硬背,也能有助於我們的思維水平的提高。這種提高有可能是明顯的,也有可能是潛移默化的。這是因為背誦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而且背誦必然能讓人學習到哪怕一點點的東西,讓知識在人的大腦中留下痕跡——只要學的東西是有意義的;而顯然道德經並不是一堆羅列的數字,而是一篇有內在邏輯的古漢語文章。

    本人上中學時就很能夠死記硬背,可以完全不理解一篇文言文的內容而把它背得滾瓜爛熟,像道德經這麼短的文章更是不在話下。然而我能夠深刻感受到,死記硬背也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特別是古漢語中有些詞句和現代漢語差別不大,背誦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理解記憶的過程;更別說道德經中俯拾皆是樸實易懂的道理,比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等句子,雖然我當時背的時候並不去記它們是什麼涵義,但我還沒傻到看不出來其中蘊含有大道理的程度。很多東西背誦時未必理解,但只要還有印象,未來的某一天說不定你會一拍腦袋恍然大悟。

    不知道你是怎麼理解智商的,如果你把智商定義在通常所說的狹義的思維層面上,背道德經也是有助於提高智商的。所以第三位要說明的是:道德經中蘊含有辯證法思想。對辯證法這個東西,我現在也還有很多地方弄不清楚,也不好跟你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個很有用的東西;不理解、不懂得運用辯證法的人,往往嘲笑辯證法是一種虛無主義、相對主義的邏輯,是詭辯。那些人簡直就像是睜眼瞎,忽視歷史事實,否定我們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辯證法對人的思維是有深刻影響的,能讓人突破二元邏輯的侷限,更全面的看問題;近代數學已經證明,在“是”和“否”為基礎的二元邏輯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用“是”和“否”不能表達的東西。非歐幾何以及測不準原理等的橫空出世、二元邏輯支撐起來的近代哲學的終結、當代科學和哲學的發展,使得我們的思維必然要朝著並且已經朝著非二元邏輯的方向深刻發展——辯證邏輯、現代數理邏輯都屬於非二元邏輯的範疇,都在當代社會有著廣泛應用。背了道德經,便難免會受到一點(樸素的)辯證法的影響,這對人沒有什麼壞處。

    最後想說明的是,道德經本來就是一門哲學,而哲學一詞在古希臘語中就是“愛智慧”的意思,先賢們果然用語精妙——你說學習這門老子的哲學,你能不更聰明些、更有智慧些嗎?

    背誦《道德經》有什麼好處

    喜歡道德經,是後來才喜歡的。放在手機裡的道德經app,經常或者偶爾拿出來讀,是那種隨機的讀。沒背過,不過覺得如果背會了,時不時地想起來回味一下,估計也會感覺挺好的。道德經不是拿來當指導的,是拿來體會印證共享的。找一種和兩千年前的老子共同的感覺什麼的,也學習,也佩服,有那種“願解如來真實義”的類似意思。這種感覺既能跨越時空,那這種感覺就有玄玄的意義。

    背誦道德經有什麼好處

    1、提高定性 《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定下來,才能安心學習。讓你靜坐背經,就是要暫時“停止”一切活動,訓練其定下來的耐心和能力。其實,定性也是逐步培養出來的。實踐證明,靜坐背經就是提高定性的好方法。   2.消除不良情緒對大腦思維的抑制和干擾   背誦經文時要求心無雜念,這其實鍛鍊了人的精神自控能力,訓練有素者,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念不去想那些引發不良情緒的人、事或是厲害得失,從而把煩惱之源拒於心門之外。 3、在守靜狀態下背誦,能起到很好心理暗示作用 道德經經文是凝匯了古人高度智慧的道德雋語,透過心理暗示,與人為善、處下不爭、少私寡慾、大公無私、自然無為等思想理念深植於人的心靈,使人變得寬容大度,超然物外。  4、提高記憶力   背道德經時守靜就減少了不良資訊和不良情緒的刺激。正如道德經第十課說的“為道者日損”,大腦安靜,以一念代萬念,這樣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大腦的垃圾檔案自然就會“日損”,損到什麼程度呢?“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最後可以損到沒有的地步,這樣大腦自然儲量廣闊,記憶力自然就增強了。   5.促進靈感的產生,提高直覺領悟能力 透過背經守靜,人的精神集中的能力得以提高,可以在學習中做到精神集中,心無旁騖,同時透過背書守靜大腦能得到及時的放鬆舒解,這樣靈感的產生就會會變得容易多了。   6、有益於身心健康 道德經所說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就是對守靜健身效果的描述。所以說,背誦經文,還能兼收健身之效。   7、對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自覺運用背誦道德經鍛鍊可以提高自制力,對一個人的情商和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8.對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處事能力的提高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透過反覆誦讀,經由良性的心理暗示作用,書中蘊含的哲思、智慧和道德規範,會深植於人的心靈中,不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涵養其道德、開啟其心智,使其能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自覺自發地遵循道德原則、順應自然規律、運用處世智慧,從而完善人格、戰勝困難、成就事業,盡享人生之幸福。

    9 瀏覽925 2017-01-17

    《道德經》智慧:為什麼老子排斥聰明而崇尚愚笨

    我們覺得《道德經》很難懂,是因為這種用文言文寫的哲學書,真可以算是閱讀界的攔路虎,誰看誰懵圈。 可是楊宗緯說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聽過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學會了這本書的正確開啟方式。 因為《洋蔥》的歌詞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道德經”,你會發現,你會訝異,這是我最壓抑最深處的秘密… 嗯,那我們就來試著剝剝看吧!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道德經》全書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由前面37章的道經和後面44章的德經組成。 如果我們只是像普通的書那樣一章一章的去閱讀,確實會讀傻了。 一是因為它自帶有哲學的高深; 二是它不像《孫子兵法》那樣按道法術邏輯嚴密的順序展開; 所以我們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把它解剖開來才能看明白。 如果我們一刀切開從側面去看《道德經》,就會發現其實《道德經》是由五層組成: 分別是最外層的軍事論; 次外層的政治論; 中層的人生論; 裡層的認識論; 以及最裡層的宇宙論五論組成。 一層一層的解讀,才是《道德經》的正確開啟方式。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我們從裡往外一層一層的來看看《道德經》,首先是宇宙論。 在老子的眼中,宇宙或者說世界並不是由所謂的神或上帝創造的,而是由一個他命名叫“道”來創造的,並且道創造後由“德”來供養。 道呢,首先生出一個混沌之氣,然後一分為二變成天地,再逐漸演變出世間萬物。 這個道呢喜歡按照自己設定的原則行事,如果人世不能按道的標準做,才會需要用仁義來進行約束,仁義約束不住了就會需要用禮儀或者法律來制約。 而這個德呢,是按道的要求養育世界的。 但是德不會去佔有世界、它也不驕傲自滿、不強求世界由它主宰,真正的做到無為而無不為。按德的標準去做,人和世界是可以和諧共處的,內在的自我像嬰兒一般純潔,外在的我可以和世界融為一體。 簡單說,這個世界就是道生德養的,我們都得聽“道”和“德”的話。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而世界存在以後,是按道的要求去執行的。 道的要求呢,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反者道之動”,也就是事物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來回不斷的執行。所以我們要認識世界,首先就要有對立統一的思想。 但在對立統一里,老子更加註重的是柔弱的一面,他說過“弱者道之用”,就是事物雖然有兩面,但柔弱的一面是勝過剛強的一面的。 所以,認識這個世界,我們還要能夠做到“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也就是要從事物小的變化中發現智慧,同時讓自己堅守在柔弱的一面。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學習、去修煉,做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習呢,就是認識對立統一變化的規律,要不斷累積和對立統一相關的知識,首先我們並不需要到處去走也可以認識世界;其次那些看起來難做的事或很繁瑣的事都是可以從簡單細小的事入手的;我們還要知道一件事快要完成的時候也是最難的時候,要一直堅持到質變的那一刻。 而修煉呢,我們需要要看清世界是禍福相依的,所以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能夠堅持迴歸本源保持本性,有三樣寶物是我們要一直拿著的:一個是慈愛,一個是節儉,一個是不出頭。 總之呢,人活著就是要學習和修煉,才能變得聰明和強大。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瞭解世界,掌握基本的認識方法,其實我們是可以過好這一生的。 上等的人勤奮的遵守道、中等人很難堅持道,下等的人嘲笑道,要過好就要當上等人。 所謂的聖人就是完全按道的要求去做事,堅持做到“四個少”:少點慾望、少說點話、少荒廢時間、少貪圖功勞。 隨著自己的眼界、見識、心胸、修為不斷的變強,自己也能由於內在的充實不斷的去擴張人生,從個人、家、鄉、國到天下不斷的提升境界,活得精彩無限。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從政治上看,對於執政的君主,更需要堅守住道的要求。 因為一流的君主按道治國,百姓可以過的很好但卻不會認為這是君主的功勞,是自己本來就這樣; 二流的君主按儒家治國,百姓認為自己過的好是因為君主賢明所以很尊重他; 三流的君主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百姓被迫遵守法律所以害怕君主; 而最不入流的君主沒有辦法管理好國家,百姓都看不起他。 所以守住道的君主正是把自己一生系在國家上,把百姓的想法當自己的想法,治理國家的時候不隨便更改規則,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戰爭是老子最反對的,因為戰爭帶來不必要的傷亡,是不道的行為,是“不祥之器”。 所以執政者首先做到不憑著自己兵強馬壯去欺負弱小的國家,能不打戰就不打戰,即使打仗也是打自衛反擊戰。 真到了被迫打戰的時候,領導人要能夠用奇謀去作戰,首先自己國家真正的作戰實力不能讓敵人知道,同時打仗將軍不要張揚不要鬥狠,要明白驕傲的軍隊一定失敗,悲憤的軍隊必定獲勝。 等真的把仗打完了、打贏了,那也並不值得高興,應該要用喪禮的方式來對待。 因為打戰本來就是不道的,贏了也不好。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道德經》講解完畢,這裡附一下五論在《道德經》裡各自出現的章節,大家閱讀時可以作為參照。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期的內容: 首先我們發現《道德經》正確的開啟方式就是一層一層的剝開。 《道德經》其實是五個層面的內容: 第一,這個世界是由道創造出來的,然後由德來進行供養; 第二,世界按對立統一的標準來運作,我們需要不斷做加法學習和做減法修煉; 第三,人的一生應該按無為的方式去活著,做到“少慾望、少說話、少荒廢、少貪功”; 第四,作為一流的君主一定是按道的無為來治理國家的; 第五,真正遵循道的執政者應該是個反戰人士。 綜上,《道德經》裡的宇宙論、認識論、人生論,其實對應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而政治論和軍事論是人如果作為政治領袖應該如何運用。 老子真正要告訴我們的其實是,做人,三觀一定要正。

    怎樣才能讀懂老子,《道德經》解讀方法 木子: 您認為《道德經》是一部講述什麼內容的書? 草樹先生: 如果你問一百個研究道德經的人會有一百個答案。因為絕大部分人對道德經的研究方式都好比是盲人摸象。 《道德經》其實是一個完整的哲學理論體系,是修道、修德、做學問、做領導的方法論,是啟發我們看問題的思考方式。 所以,道德經不會使人變得更聰明,但可以開發你的大智慧。佛家講“聰明於塵境發,究竟愚痴;智慧自本心生,終歸正覺” 木子: 在不少《道德經》的翻譯解讀中,我看到不少“意識形態和教條主義”的理解,不同程度的曲解了老子的本意。 草樹先生: 的確如此。對於修道也好、做學問也好一定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見解,要敢於懷疑,獨立思考。 木子: 歷史上,被認為讀懂《道德經》的人幾乎只有莊子一個人? 草樹先生: 在有歷史記載的人中,莊子對道德經的理解最接近老子本義,但這也是相對而言的。莊子還是帶有自己的一些角度,還沒有完全站在大“道”的角度,所以還不是究竟。後世對《道德經》的消極見解與莊子不無關係。 當年釋迦穆尼如果看到道德經的話,我相信他將是有史以來最懂得道德經內涵的人。 木子:為什麼這樣說呢? 草樹先生: 如果您對金剛經和道德經又較為全面的認知的話就會發現,佛的主張都是對“道”的進一步註解和展開。可以說,釋迦穆尼的佛理與老子的道德見解幾乎沒有任何衝突的地方。 木子: 請問,以你的見解,怎樣才能最有效的讀懂《道德經》呢? 草樹先生: 《道德經》這部哲學體系就像是一棵參天大樹,而總章“道可道,非恆道......”則是這棵樹的種子(本體),其它八十章都是由這粒種子生長出來的。 所以,要真正讀懂老子的道德哲學思想,就要從“道德”總章開始,尤其要對此章的內容進行定性化分解(分類)。理解了總章,再來解讀其它章節也就好比順藤摸瓜——順理成章了。 木子: 一般認為,現《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恆道......”是道經總章。 草樹先生:然而,我的研究則認為它是“道德”總章——道經和德經的總章。 何謂“德”?老子是如何定義德的?在《道德經》裡面,有人能指出來具體的回答來。 木子: 好象是找不到。 草樹先生: 其實是有的,但老子沒有直接用德字。它就在第一章裡面,與 “道”交替進行了論述,還指出了兩者的關係——“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研究道德經其實並不難。只是研究《道德經》的人都忽略了一個基本的學術研究常識,那就是對研究物件的從大類到小類的定性化分解和結構研究——分類、歸類。 比如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物種,那麼他們首先會根據這個物種的體貌、習性、飲食等明顯的大特徵將它與其它物種進行比較,從而將此物種歸入某種大的類別,然後再按照某些小特徵在大類別裡面一層一層的歸入更小的類別裡面去,並最終實現對這個新物種的全面瞭解。 然而,《道德經》的研究者們往往習慣了儒家橫向思考問題為主的簡單邏輯方式,而不能按照整體邏輯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問題。所以才導致了你前面提到的對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盲人摸象式的七零八散、意識形態。 國學大師誤讀“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對“絕聖棄智”和“不上賢”,普遍的解釋都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或許違背了老子的本意。甚至還有 “智者”試圖為老子“平反”,而將簡本“絕聖棄智”篡改成““絕智棄辯”等。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是在第三章”不上賢,使民不爭…”觀點的基礎上得出的根本措施。 -----我認為,老子所言“不上賢”的意思是:不要象製造偶像、明星一樣把那些較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在某些方面才能突出,有較大成就,或名氣、地位較高的人,塑造成在民眾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個人價值的普遍典範。 如何理解 “不上賢,使民不爭”? 草樹先生 何謂“不上賢,使民不爭”?老子為什麼提出“不上賢”的主張? 不崇尚有才能的人並不代表社會不需要有才能的人。 事實上,人人都是天才,個個都是聖賢。這是真理。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由自然創造,都有自己潛在的,獨一無二的才能和特長,就象山上山下的各種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一樣,在保持社會自然生態方面都有各自不可或缺的價值。 然而,一旦這個社會將個別人的才能、特長,作為普世價值觀的做法時,就必將導致個人自性的自然需要與內心慾望不一致,以及實際能力與預期能力不一致。 這種不一致必然個人內心的衝突,從而導致社會矛盾、鬥爭的產生,而這又必然導致生社會生態的失衡。 有矛盾和鬥爭就必然會導致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虛榮、欺世盜名等現象的出現。 所以,不崇尚有才能的人——即人與人之間互不將對方的價值標準作為自己的價值標準時,自身的潛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內心的衝突也才會降至最低。這樣,人類的矛盾與紛爭自然也就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消解,自然、和諧、安定,富足的社會就會實現。 因此,老子所言“不上賢,使民不爭”的意思是:不要象製造偶像、明星一樣把那些較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在某些方面才能突出,有較大成就, 或名氣、地位較高的人,塑造成在民眾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個人價值的普遍典範,這樣就能夠消除個人內心的衝突,從而最終避免了社會的矛盾。 何謂“執大象”“天下往”往哪裡? 《道德經》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對於“執大象”,一般的解釋都是把握規律或法則,我以為此解釋不夠準確。 ---------因為,掌握了規律、法則只代表掌握了理論,理論只有在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時才會產生價值。 ---------譬如,按照社會的自然發展規律,下一階段(未來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將會產生怎樣不可逆轉的變化,政府如能及時的順應這種變化,自然也就能夠得到國民的擁戴,政權也就可以穩固。 ---------然而,理論與實際如何才能結合,準確的預測道未來的發展趨勢的呢?這就需要物件和數的準確把握了。 ---------所謂的“象”也就是現象,而“數”則是對現象的資料化測量、歸納、分析的結果。 ---------南懷瑾老先生說,《易經》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揭示世界上一切奧秘的方法,總結起來也就是五個字:理、象、數、通、變。這其中理、象、數是解開宇宙萬物奧妙的方法,而“通”和“變”則是宇宙的特點。 ---------所以,掌握了事物發展變化的“理”——規律、法則,再透過“數”——對過去和現在的大現象的資料化分析,就能夠預知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前作好準備,從而能夠從容應對社會的變化,和滿足大多數人們的願望,並得到大多數人們的擁戴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古今中外掌握社會發展之“道”——理、象、數、通、變的人大都是專家學者,而不是統治者。但“天下往”,歸順的肯定是統治者,而不是專家學者。 ---------老子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開明的統治者只是按照專家學者的意見來治理國家。所以說,統治者“執”的“大象”不可能是指“大道”——自然規律和法則,而是指大自然發展的大方向、大趨勢。 ---------因此,對於“執大象,天下往”,可以理解為統治者只要尊重人才、重視人才、重用人才、為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條件,那麼制定出來的國家發展和管理政策、方針就能夠順應社會、民心的發展變化需要,也因而能夠得到人們自律。 何為德?《道德經》老子如何定義德? 【草樹先生試解】 道、德、仁、義者。 道乃德之因; 德乃仁之因; 仁乃義之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在自然界,道創造萬物潛在本體內涵,德使萬物潛在本體演化為物理世界具體存在的各種事物。 《莊子》:“物得於生,謂之德”。 “有,名萬物之母” 就人事而言, 研究人和社會一切方面的發展規律和趨勢,並規劃人事目標、方向者為“道人”。 古代三公(司徒、司馬、司空)是朝廷最大的官,就是為國家發展做戰略規劃的。 而“大德”則是掌握、組織社會資源,最大限度的使社會發展按照自然規律、民意進行的最高領導人,也包括幫助他人實現生命和人格完善的人。 “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 以古今觀之,知慧者受人尊重,就連帝王也對有大學問的人恭敬有加。而擁有最高權力的人,則擁有或掌管著最多的資源,因此稱為“貴”。 道者尊,而尊者未必道;德者貴,貴者未必德。 【提示】:對形而上的哲學問題的研究,可以參考別人的研究方法,但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見解。

    讀道德經有什麼好處?

    讀道德經的好處: 1、修身養性:當人遇到煩惱事,或者有什麼委屈想不通的時候,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一下《道德經》,老子的智慧言語會讓人找到自我安慰的良藥。 2、全身放鬆,治病健身:有病的人,一身緊張,這裡不疼那裡疼,難受得很。靜下來背誦《道德經》一段時間後,身體放鬆了,該疼的地方也不疼了,病慢慢就好了,身體自然健康了,紅光滿面,人越活越仙見。 3、增強記憶力:搞學習的學生(其他人也是這樣),有時候記憶力不夠用,數學公式背不得,外語單詞記不清。這樣的人如果堅持背誦《道德經》,思想一靜下來,大腦清醒了,記憶力就增強。 4、提高待人接物能力: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為人處事很繁雜,天天要與人接觸,要人家做事,別人不聽話,就與別人爭吵不休,搞得自己心亂如麻,理不出頭緒。如果靜下來背誦《道德經》,心裡就明白了遇事要處下、不爭、順其自然。 5、鍛鍊大腦:在反覆讀《道德經》的過程中,有一天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著要背裡面的好句子,我就是這樣。年輕人也好,中老年人好,背《道德經》是很好的腦力運動,對提高記憶、防止老年痴呆症大有好處。 擴充套件資料: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我個人是比較反對背誦道德經的,與其背誦,死記硬背,還不如一句一句的慢慢感悟和理解。更何況道德經版本又這麼多,你背的也不一定是最真實的版本呢,所以領悟道德經的思想就行了,不必尋章摘句,死記硬背。

  • 3 # 公交車上讀易經

    《道德經》是一部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著作,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所以你要樹立一個概念就是《道德經》值得你學習背誦。其實作為普通人來說,讀《道德經》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說說我的方法,我是無意中購買國學字帖後接觸《道德經》的,剛開始看不太懂,就網上邊查閱資料邊看,空的時候也練字寫,後來在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愛,就背下來了。

     

    第一步、你要有對我們中華古文化的樹立仰慕和熱愛之情,渴望學習的心態才是開始的關鍵,只有熱愛,才能發揮你的主管能動性。

    第二步、我建議你買一本我這種《道德經》的字帖,既可以做書本朗讀,又可以作為字帖抄寫,所謂眼、口、手三到,這樣學習效果才明顯。

    第三步、你買到《道德經》字帖後,在網上百度道德經講解,網上有很多專門課題講解的,都講得很好。然後你一章一章地跟著講解過三遍。記住至少三遍。

    第四步、每個人由於自身認知水平和生活閱歷不一樣,感悟也不一樣,所以你要自己再把全文過三遍,每一遍都要聯絡生活實際思考一下里面的道理。比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些辯證理念。

    第五步、因為我們不可能達到大師級的認知,那麼就要我們朗讀和抄寫的潛移默化了,也就是所謂的熟讀百遍,其意自現。就要求你每天找時間系統地朗讀和抄寫了。

    我抄寫和朗讀的時間是,每天早上起來讀5章,一直邊讀邊背,大約20分鐘。然後中午午覺(1點)之後,抄寫早上五章小字一篇,然後再思考消化,然後再朗讀20分鐘。大概第二輪就馬馬虎虎可以背誦了,後面就堅持,除非特別事件,都要這樣。已經堅持一年了,現在能流利背誦。

    現在我也是每天背誦十章。我說說我為什麼要背誦,就是因為《道德經》本身博大精深,作為我們年輕人是沒有能力去完全悟盡的,透過朗讀、抄寫和背誦來對潛意識進行培養,對自己的靈魂進行修煉,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形成條件反射。比如“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功成,名遂,身退”、“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功遂身退”等等,這些名句,可以對自己的意識形態產生積極影響,提高自己的境界,改變一些我們之前錯誤的思維。希望可以幫到你,也希望你在背誦當中有所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包子面怎麼發餡怎麼調包子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