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聖賢1
-
2 # 中國海頓
郭老其實很有才學的,可惜,後期失去了知識分子的風骨,人格扭曲了。康聖人嗎,曾經被國人給予重託和厚望-國家的救星,可惜,變法失敗,失敗倒也罷了,大家能理解,但夢想不能止步,就像孫文同志,敗了就出國,避過風頭接著幹!康老卻不是,一蹶不振了,後期失去了鬥志,變得碌碌無為,再加上有關他的一些傳言,導致形象不佳。就這點來說,他還不如賈布斯,到現在人家都不忘自己的夢想。
-
3 # 大風廠工會
郭沫若可以算是近現代出名的全才,在各個領域裡都算是頂級的大師,就算是書法領域也有一席之地。郭沫若的書法傳統功力深厚,點畫之間變化多端,更難得的是融性情於法度之中,而發之於外,這一點也是尋常書法家所難達到的高度。可以說,郭老的一生除了人品,其它的成就毫無爭議。自古才子多風流,郭大才子當然也不會甘落人後,他不但風流而且好色,在近現代的文化巨擘裡,雖然好色的大有人在,但還沒有一個超過郭沫若。
1912年舊曆正月十五日,20歲的郭開貞(郭沫若)奉父母之命,和蘇溪張家的姑娘張瓊華結婚。當迎親的花轎在鞭炮聲和喊叫聲中抬進了大門時,在他心底深處,依舊存在著這樣一個幻想:她或許就是深谷中的一朵幽蘭?她或許就是曠原裡的一株百合?沉迷於幻想中的郭沫若恍若夢中,“他想:‘叔母說,這位張家的姑娘決不會弱於我家任何一位姑嫂,也決不會使我灰心的。叔母還認為,姑嫂的人品和三嫂不相上下!’”(桑逢康《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海南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以下簡稱“桑”。)一想起三嫂,郭開貞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一幅極其生動的春日仕女圖來。原來郭開貞曾經暗戀過他的三嫂。七八歲的郭開貞由於耐不住家塾裡苦讀的煎熬,便藉口要解小手告假出來,跑到了後花園。在後花園裡邂逅了“在姑嫂中最美麗、最幽雅、最賢淑”的三嫂。“極美的女子,極美的景緻,又是極美的時辰。七八歲的郭開貞,這時突然湧起了一種美的念頭,一種從未經驗過的莫名其妙的**:他很想去捫觸那位三嫂子的粉紅的柔嫩的手。然而終於又不敢,只呆呆地立在園門口躊躇,一顆心就像風吹著的竹尾一樣,不斷地在乳糜色的空中搖盪。”(“桑”)聽說自己的妻子跟自己暗戀的三嫂一般漂亮,郭沫若真是心花怒放。“如果這位張家姑娘果真和三嫂不相上下,她或許就是理想中的人物,我和她可以共同締造出一座未來的美好花園……”(“桑”)正當他用種種幻想來安慰自己的時候,轎門開啟來了,他看到的是“一朵三寸金蓮”。郭開貞大失所望,他感覺自己受了愚弄,自己幻想中的“白貓”竟然是一個“有一對翹天猩猩鼻孔”的“黑貓”。夢想徹底破滅了,郭開貞在極度失望中,返身走出了洞房,害得張瓊華守了68年的活寡,成了一個愛情的犧牲品。如果張瓊華長得漂亮一點的話,可能她的命運就會好一點的罷! 1916年8月初,郭沫若從岡山來到東京,為不久前去世的友人陳龍驥料理後事。在陳龍驥曾經住過的京橋區聖路加醫院無意之中見到了一位年輕的看護,這就是佐藤富子,他後來給她起了個名字安娜。經過一段時間的通訊後,他們開始了同居。“郭沫若把安娜稱之為Venus(愛神),愛極情濃,他緊緊擁抱著安娜,深情地吟道:‘我把你這張愛嘴,/比成著一個酒杯。/喝不盡的葡萄美酒,/會使我時常沈醉!/我把你這對乳頭,/比成兩座墳墓。/我們倆睡在墓中,/血液兒化成甘露!/’”(“桑”)試想抱著你心愛的女人,對她說“我把你這對乳頭,比成兩座墳墓”,你的女人會是什麼感受,她肯定感覺你是在玩弄她,把她當作了“小姐”。也不知道此時的郭沫若是風流還是下流!另外郭沫若還有多位情人,包括彭漪蘭、於立忱(1912年-1937年,於立群的胞姊)、黃定慧(黃慕蘭,1907年-2011年)等。郭沫若的女性關係,譬如先後與多人結婚,對於立忱的始亂終棄(而間接甚或直接導致其自殺),為不少世人所詬病。
康有為一生中學西學在他身上激盪,在那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他折射出那個時代的矛盾和悖論。他的弟子陸乃翔在《南海先生傳》中說: 先生日美戒殺,而日食肉;亦稱一夫一妻之公,而以無子立妾;日言男女平等,而家人未行獨立;日言人類平等,而好役婢僕;極好西學西器,而禮俗、器物、語言、議文,皆堅守中國;極美民主政體,而專行君主;注意世界大同,而專事中國;反此皆若甚相反者。 康有為一身折射出諸多矛盾,往往言與行南轅北轍,從他的生活細節和情感生活中也可以看出來。康有為一生風流,處處留情,妻妾成群,允為風流聖人。也可以看出他的至性至情,因為他對待每一位太太都是真心真情地愛。 康有為一生共娶了六位太太。一、張雲珠,二、梁隨覺,三、何旃理(美國華僑),四、市岡鶴子(日本人),五、廖定徴,六、張光。 康有為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是,行為方式是中國傳統的。晚年康有為與幾位中外妙齡女郎,譜寫了一曲曲浪漫的黃昏戀。
康有為在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標籤,就是“偉大思想家”,其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性著作是《大同書》。不過,普通人大概很少讀過《大同書》,所以,大都不知道該書所描繪的理想國,是什麼樣子的。 一、必須廢除“國家”,可以先從各國“大聯合”做起,康有為曾親自推動中、日合邦 該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談人類生存於世有各種各樣的痛苦。第二部分專講政府問題。康有為認為,“國家”的存在是非常有害的,只要有“國家”,就會有兵禍慘劇,欲拯救百姓,首要之務,就是必須把“國家”給廢除。至於廢除國家的辦法,康有為認為,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1、力量均等、利害相關的兩三個國家先搞“小聯合”,然後逐漸發展到同洲、同種的“大聯合”;2、由德國、俄國這樣的強國,來吞滅像丹麥、瑞典、荷蘭、瑞士、阿富汗、高麗這樣的弱小國家。二、所有人種都須“進化”為白人;對部分黑人可以進行“化學閹割”以斷絕子嗣《大同書》第三、四部分,談的是族群、人種問題。康有為覺得,白種人是最好的,世上所有人種,都應該變成白種人。黃種人是智慧人種,只要“加以二三代合種之傳”,百年之內可以“盡為白人”。只有棕色人種和黑色人種該如何處理,很為難。對棕色人種,康的辦法是:1、遷徙,把他們從熱帶遷往寒冷的地方;2、通種,對願意和棕色人種結婚生子的白、黃人,厚加賞賜,“贈以仁人寶星,名曰‘改良人種’”,這樣,可以讓他們先“進化”為黃色人種,再慢慢變為白色人種,所需時間約“經大同後三數百年”。三、父母與孩子必須隔絕,使其互不相識,以便徹底摧毀家庭第五、第六部分,講的是婦女、婚姻、家庭問題。康有為覺得,應該廢除婚姻,只許男女之間“訂歲月交好之和約”,該合約的期限,“久者不許過一年,短者必滿一月”,期滿後雙方覺得好,可再行續約。⑦至於家庭,康有為認為,其存在“害性害種”、“大有礙於太平”。要想獲得美好的“大同世界”,必須把家摧毀。其辦法是:婦女懷孕後,統一集中送到設定在溫冷帶地區的“胎教之地”,孩子生下來,全部送入公立養育機構,至二十歲再進入社會工作。如此,子女“與父母隔絕不多見”,互相“展轉不相識”,家庭自然也就被摧毀了。父母與子女不接觸,就不存在施恩受恩,也就不存在什麼倫理問題了。⑧ 4、剝奪私產;滅絕咬人的惡毒動物;無論男女,都必須剃光所有體毛,惟鼻毛可以保留 第七部分,談的是農業、工業、商業問題。康有為認為,要實現“大同”,必須剝奪所有人的私產,凡農業、工業、商業,都應該“公有”、“公辦”。這種做法的後果會怎樣,已不必細說。第八部分,講的是“大同世界”具體該如何運轉。其中關於刑罰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性生活問題上,康有為的辦法是:“不論男女之交及兩男之交,皆到官立約,以免他爭。惟人與獸交,則大亂靈明之種以至退化,則不得不嚴禁矣。”⑨第九部分,主要講如何愛人之外的其他生物。其中,“惡毒而噬人”的動物,應該“絕其種”;牛、馬、犬、貓,則概不許殺害。第十部分,講的是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康要求:大同世界的人,不論男女,自頭髮而下,眉毛、鬍鬚乃至“五陰之毛”,必須全部剃光,“一毛不留”。只有鼻毛允許“略剪而留之”。精神生活方面,只剩“神仙與佛學”,若有人想進深山隱居修仙,必須工作二十年,年滿四十歲。⑩ 弟子梁啟超曾形容《大同書》:“其火山大噴火也,其大地震也。”
康有為的理想國,你怕不怕?
有沒有人願意生活在康有為這種“大噴火”、“大地震”般的理想國之中呢?
-
4 # 打雜小組第一副組長a
先說才華,康和郭的才華都是出眾的,但是在民間爭議巨大主要是後期,康後期簡直把斯文敗類演繹到極致,特別是在梁啟超的對比下,所以康才被人詬病。鐵骨錚錚郭沫若 主要是掘墳這事兒和後期的作為,特別是掘墳,簡直就是最大的汙點。
-
5 # 於丶德綱
在民間沒有爭議,只是在網上有爭議,因為網上噴子多,對於網路噴子來說,所有國家認為有功的人,有利的事,他們都認為是錯的。就像郭沫若,張學良,斯大林等人,以及建設三峽,禁槍等事情。
-
6 # 小樹苗180102358
先說康有為,戊戌六君子沒有他,失義。海外流亡,貪圖享受,失節。籌款居然以敲詐勒索的黑社會方式,失人品。頂著公車上書名號,做著無恥之事。無怪乎梁啟超要與之決裂?再說郭沫若,詩人,這是個問題?那句“遠遠的街燈亮了,好像天上的街市”是代表作嗎?甲骨文研究那個事,好像搞得當是同行很不愉快。他後代自己都說他對於家庭是個噩夢。他的成就裡還是很多拿的出手,但是很多事也不是無風不起浪,不知道如何評價。
-
7 # 無眠58308598
康有為和郭沫若本身的確有黑點,這算是原因之一,但試問哪個人沒黑點?不過,我覺得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對以前價值觀世界觀的懷疑和逆反心態在作怪,到現在又加入了網路黑子噴子。君不見這幾年網路上給袁世凱翻案,黑孫中山都成了一種時尚?尤其後者,為革命,為民主共和,為推翻腐朽清廷奔走呼號,顛沛流離,無暇致家,傾其一生,早期甚至不惜親力親為衝殺在起義第一線,這樣的人居然被有些網路黑子信口雌黃說成耍嘴炮,不實幹?孫中山娶宋慶齡被很多人當成好色的黑點,但這跟他屢敗屢戰,奮鬥不息的一生比起來,算毛?甚至還有些人拿所謂莫須有的中日協定黑孫,說他賣國求榮,以至以訛傳訛,有些人還真就信以為真。看看孫中山當年在中華民國立憲會議上的演講,慷慨激昂,振聾發聵,不是一個真正為中華民族未來憂思的人,是說不出來的,這樣的人你黑得起?
當然孫的情況跟康有為,郭沫若沒有可比性,只是率性多說了幾句。
-
8 # 守柔處弱
我對外講是一男一女過日子,叫一夫一妻。
但對我自己必須是有了新酒貪舊壺,欲無止盡。
偽裝的場面人,正所為大千世界,什麼鳥都有。平臺有時會誤人子弟,我是眼見也要論證才為實。
-
9 # 西部邊走邊唱
爭議如此大的根本原因是世人已經對被肆意篡改的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反感,進而矯枉過正!也許他們真的沒有那麼不堪,但是過去的正史他們被塑造得過於高大上了,現在只好落入塵埃,甚至被踩入泥潭
-
10 # xxxBTAHxxx
針對此二人生平所作所為,只用一句話可概括: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猶如當下的專家,其實真正的專家不可怕,就怕一瓶不響半瓶晃盪的磚家,在某領域不懂裝懂,為了金錢,滿嘴噴糞,誤導民眾!比流氓更無恥
-
11 # 曾擴群
民間的評判標準主要是道德,有傳統道德,有新道德,但主要的標準還是傳統道德。如郭沫若,大眾對他的文學和史學水平,其實瞭解的很少,所以大眾一般會避開學術問題,只談道德或立場話題。實際上,聞隔前後見風使舵,隨風飄搖的知識分子,為數甚多,我未做統計,但估計不會少於半數吧。郭沫若被大眾或後人所指摘,或因他地位太高的緣故吧。至於康有為,一生所有階段,幾乎都是大眾之敵,一開始被稱為宵小之輩,維新失敗又被視為謀亂分子,又被人罵做保皇,又與梁啟超反目,民國後還參合溥儀復辟。他就是一輩子的惡名。民間的道德標準中,什麼是最高標準,那就是忠誠忠心,不事二主。郭康二人在這方面都有汙點,故民間多罵名。
-
12 # 直隸總督N1
單就他們倆而言,康是無法跟郭比的,康有為就是一個妄人,而且到了後期他就是個騙子,在國外騙了很多愛國華僑的錢供自己花天酒地。而郭老的確是有真本事的,而且政治地位極高,1921年就參加共產黨了,憑心而論郭老有一定文學水平,但不是頂尖的,但是學術方面絕對是大師級的,而且是公認的,解放前就是國民政府的院士,同時期還有梁思成兄弟倆院士,解放後也是院士,而且是科學院院長,郭老精通考古學,論學術,論政治,郭老是當之無愧的大師。所以才有了“魯、郭、矛、巴、老、曹”的排序。
-
13 # 馬釘切克鬧
康有為是個混混忽悠,郭沫若則是個抓字文痞,一雙小人、兩個流氓!康忽悠滿世界騙吃騙喝玩女人,郭三流則長袖善舞善阿諛,他們不是爭議大,而是歷史正在慢慢還原他們的本相,將這倆垃圾的醜惡行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警醒後人。
-
14 # 歷史話癆
郭沫若與康有為兩個本無交集的人,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就盤點一下這兩位名人的三大相似之處。
毋庸置疑這兩位人物可謂是家喻戶曉,同時也是褒貶不一的,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被公佈於眾,我們會發現過去在歷史課本上看到的一邊倒的高大上形象,正在被層層的剝開虛偽的外衣。暴露於眾的更多的是醜陋與陰暗,正所謂善良各有各的不同,但是醜陋卻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誠然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也不能僅僅評價一方面。尤其是對郭沫若、康有為這樣的人,他們的身份很複雜,有文人、有歷史學家、有政治家、有官員,其人生經歷和行為之複雜不能僅僅用一句話來描述。
我嘗試用三方面來捕捉他們相似之處,分別為:專業成就評價、政治政績評價、道德評價。個人覺得基本上是顧及到絕大多數了,如有勘誤請指正。
其一專業成就,二人皆能書能寫
毋庸置疑這二者都是名滿一時,學富五車的主,郭沫若與康有為可以算的上是歷史學家、文學家,作家、考古學家。這幾個領域他們都有顯著成就,其文筆和在學界取得的成果和造詣也不能否認。不僅如此,兩人還都是書法家。
政治投機,得心應手
郭沫若如果僅僅只作為一個文人,可能就沒有現在這麼多爭議了,但他還有政治家和官員的身份這才讓他的評價變得複雜了在政治敏感度上,他比同時期的大多數文人都高出一大截,他的成就也說明了他是個很聰明的人,或許只是為了讓自己在那樣的年代裡活的更舒服一些從而不得不放棄什麼?
郭沫若的兩首詩,前後相差甚大
康有為也是個政治投機者,現有的資料看,康不是變法的主要領袖,甚至還偽造自己那段時間的歷史。戊戌變法前,康的欺世盜名主要在他極具“導演”技能,康在廣府,沒有功名,但是他深諳宣傳和包裝!
被稱為晚清歷史造假最嚴重的照片,康有為ps了光緒皇帝和梁啟超
戊戌變法後,其實清廷內部,包括慈禧太后此時已經在著手進行一部分革新,起碼在思想上,清廷高層已慢慢接受革新,接受對祖宗制度的改革。“公車上書”是康的再一次造勢,其實就十個把文人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改革,清廷高層以慈禧太后為首基本默許,而康卻從中“和稀泥”架著光緒帝有要求太后還政的跡象,慈禧太后的理解是光緒帝要政並且要變天,這樣六顆人頭就落地了,而這時康卻跑的遠遠的!戊戌變法後,康輾轉各地,繼續造勢,宣傳他所謂的思想,打著不知云云的旗號四處募款,華僑確實愛國!後來我覺得康的作為就是做人的問題了,他創辦公司募捐,華僑逐漸認清了他的不靠譜性,他卻要人家強捐,後來又有些作風問題。我所認為的康有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妄人!
老夫少妻,風流成性,都有一個日本妻子
這兩位人物除了在以上兩點相似之外,在感情生活上也是出奇的一致,老夫少妻,風流成性,是二者感情生活的座右銘。
郭沫若和日本妻子佐藤富子的婚戀恩怨,千里尋夫,痴情11年依然被拋棄
1914年,郭沫若赴日本留學,時名郭開貞。初到日本的那幾年,由於在異國流浪生活中所遭受的民族歧視、國內黑暗的社會現實、出國前父母為他包辦的婚姻在心靈烙下的創傷以及他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讀書時患上的“極度的神經衰弱症”,使郭陷於消沉、苦悶之中。他那時忽而想自殺,忽而想出家當和尚,精神瀕於崩潰。
1916年夏天,郭沫若好友陳龍驥在聖路加醫院病逝,郭遵遺囑向醫院取回陳的X光片被拒絕。亡友最後的心願自己卻無法實現,他無奈與失望時,一個甜美聲音的白衣天使飄然而至:“先生,我叫佐藤富子,我能為您效勞?”在郭沫若一番解釋下,她拿著郭沫若在岡山的地址,微笑道:“你等我的訊息。”
幾天後,郭沫若便收到亡友的X光片,和一封筆跡清秀的信:“自從見了您後,您的影像在我腦海中怎麼也抹不去,您就象我的哥哥……”佐藤的信象一縷和暖的春風溼潤了他乾枯的心田。
頻頻的書信往來,讓兩顆年輕而孤獨的心慢慢地靠近,他們相愛了!
佐藤富子1895年出生在日本仙台,其父親佐藤右衛門是基督教牧師。佐藤富子21歲那年,母親佐藤初沒跟女兒商量便給她訂了親。1916年底,佐藤毅然與牧師父親決裂,同郭沫若結合。為了追隨郭沫若,她取名“郭安娜”;為了愛的結晶,她放棄了自己的學業…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郭沫若離開日本,與這位日本妻子斷絕了聯絡。
1948年8月25日起,香港《華商報》連續3個月連載了郭沫若的《抗戰回憶錄》,在國內外引起了強大反響。看到報章上郭沫若的名字,安娜激動地把孩子抱在懷裡,不停地流著淚:“啊,啊,真是上帝保佑,你們的爸爸還活著,還活著……”此時安娜已經頭髮花白,滿臉皺紋。
安娜決定千里尋夫時,身邊的人告訴她,10多年過去,聽說他已另娶了新婦。11年的等待,安娜想的就是能再見到他,不管發生什麼,她一定要弄個明白。安娜在孩子的陪伴下,幾經周折來到香港郭沫若的家門口,望著離別11載的男人,她百感交集,淚如雨下,正想上前擁抱他時,屋裡卻走出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女子,依偎在他身旁。安娜什麼都明白了,眼前一黑,跌入兒子的懷裡。
康有為與日本妻子的尷尬事
康有為青島遺照
康有為先後娶過六個妻子,其中第四個妻子是日本人,名叫市岡鶴子。
那是1911年6月,自戊戌政變後流亡海外達十餘年的康有為,攜帶第三夫人何金蘭與幼子康同凝以及隨從人員,住進日本神戶附近須磨的一座別墅。第二年,康有為僱了一位16歲的日本少女鶴子到家中來作傭人。
鶴子於1897年出生在民一個貧寒的日本公務員家庭。她到康家後,除打掃房間外,還幫助主人忙於接待客人的事務。鶴子雖然不明白康家為什麼經常會有這麼多中、日客人,但覺得康有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又是一位很善良、能體貼人的長者。 鶴子的勤快與守禮,也在康有為一家人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14年夏,康有為一家搬回上海。過了3個月,康有為給日本的鶴子寫信,請她來中國做客。鶴子感到康有為一家人對她非常好,盛情難卻,而且她也想到中國來長長見識。於是,在取得父母同意之後, 18歲的鶴子就鼓足勇氣啟程了。
康有為的家當時住在上海法租界愚園路,康氏取名“天遊園”。康氏一家人見鶴子竟能遠道而來非常高興,對她進行了熱情而周到的接待。康有為將全家十餘名成員一一介紹給她,除第三夫人何金蘭外,還有第一夫人張雲珠,第二夫人梁隨覺,以及子女、隨員僕從。鶴子的工作只是協助整理康有為的書房,遇上教英語與教鋼琴的家庭教師來了,她就眼著大家一起學英語彈鋼琴。
不久,鶴子成為康有為的第四位夫人,康氏常帶她到蘇、杭遊覽。夏天到青島避暑,鶴子陪他愉快地進行海水浴。有時,鶴子還陪康有為到他喜歡的古寺、古廟去參拜。
然而,康有為畢竟比鶴子大40歲,而康有為的兒子康同籛(jiǎn)卻與鶴子同齡,正在上海一所大學讀書。天長日久,鶴子竟與康同籛產生了感情,而且懷了孕。這在當時的中國是令人厭惡的事。鶴子不得不1925年離開上海回日本,悄悄生下女兒綾子。從此以後,鶴子再也沒有來中國。康有為家曾寫信給她,她也沒有理睬。她在日本隱姓埋名生活了50年。
直到1971年,鶴子才將這段秘史告訴一位友人,並公諸於世。1974年2月19日,她在須磨附近的鐵道上自殺。後來,綾子根據母親提供的線索,與康有為的後人建立了聯絡。
-
15 # Marketing888
郭老牆頭草,毛不喜歡杜甫,郭本來挺喜歡杜甫的,為了溜鬚拍馬,結果郭老硬是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面得出結論杜甫是地主資本階級,與人民是對立的,還有就是他總想挖別人墳。至於康有為是個偽君子,大忽悠,人渣,變態,自己去百度搜去吧。
-
16 # 手機使用者5922422948
郭說白了就是個兩面三刀的小人!個人認為文章才華在高也是絢爛的煙花,遠處看看還好近了就容易炸了自己!沒有人願意自己身邊的朋友是個會出賣自己的小人!康有為就是個自大自負的妄人,竟然說要伊藤博文來主持晚清的改革!一個追名逐利的人渣而已!!
-
17 # 半瓶醋陳老頭
這兩人都有才,在相關領域都頗有建樹,優點我就不細說了,缺點汙點我也不必舉例說明了,我恨恨的說一句:這兩人都太虛偽了,自己糟蹋了自己,糟蹋了教科書,糟蹋了文獻資料!糟蹋了我小時候的崇敬之心!
-
18 # 走生常談
郭對甲骨、金文研究頗深影響廣泛,弱點是立場搖擺見風使舵,感情不專一功利心重。康有為始終未擺脫封建思想桎侉由激進政良派發展成死硬保皇派,二人在中國傳統文化學術界影響很大卓有貢獻,欠缺的是中國文人的清高與錚骨。
-
19 # 學文
郭沫若不僅是無恥文人還是個花花公子 郭沫若糟蹋美女絢麗情史曝光。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有三個夫人,原配夫人張瓊華(1890-1980),與郭1912年結婚,旋即被拋棄,但未離異,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無子女。解放後由中國政府安置,副部級待遇,七十年代末始任全國政協委員,直到病逝止。 再就是於立群,(1916-1976)被稱為“抗戰夫人”,1938年初與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 1979年3月縊死於北京故居。另外,他還有婚外情人三五個: 彭漪蘭(安琳),南昌起義途中的“革命伴侶”,1927年10月底,起義失敗後回到上海,在內山書店樓上同郭度過短時“蜜月”後被拋棄; 於立忱(1912-1937),於立群的胞姊,被拋棄後自殺; 黃定慧(又名黃慕蘭,1907-?),郭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時期的一代風流,武漢市黨部婦女部長,定居山西省; 妓女×××等,姓名不詳,只知太過多情,將性病傳染給了郭沫若,並殃及安娜。(《郭沫若傳》北京文藝版,1988) 安娜的五個子女是:長男郭和夫,次男郭博,三男佛生,女兒淑子,四兒志鴻。他們學有專長,均有所成。 於立群的六個子女:兒子——漢英、世英、民英,女兒——庶英、平英,最小的一個兒子名不見經傳。其中三兒子民英在“Wenger”中自殺,二兒子世英於1968年在北京農業大學被毆打致死。這兩家兒女之間不相往來。郭沫若這十一個後輩中,除女兒郭平英任北京郭故居紀念館副館長,沾點文史的邊兒外,無人繼承父業。 他們,特別是安娜的子女,對郭沫若也不親近,也不敬重,更無感情。二兒子郭博曾在記者面前這樣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這一意見,語驚四座,值得郭研界關注,郭沫若的確在家庭婚戀問題上出現了不容忽視的毛病。 先看郭沫若與情人於立忱之間的問題。 於立忱原籍廣西,是民初要人岑春煊的外甥女,隨父在天津求學,後為《大公報》記者,約1934年被報社派駐東京。到東京即與早已相識的郭沫若來往,過從甚密。1937年5月在上海突然自殺。 對於她的自殺,幾十年中間一直是個謎,有的人只是這樣猜測:於立忱之死是因為她參加東京遊行示威,高喊反日口號,被日方驅逐,回國後又受到《大公報》主編張季鸞的糾纏,無法擺脫,加之身患重病,絕望之餘,尋了短見。其實,這一說法純系捕風捉影,或故意為郭沫若掩飾。究竟真象如何,請讓在北伐時期就深知郭的女作家謝冰瑩向我們詳細揭示這個謎底: 這是半個世紀前一個令人同情立忱、痛恨文丑郭沫若的真實故事。 於立忱長得亭亭玉立,面板又白又嫩,兩道柳眉、配著滿口貝齒,說起話來有條有理,一見就給人親切可愛的印象,這正是當記者的標準條件。唉!誰曾料到,這樣一個聰明、美麗的女性,竟被鼎鼎有名的郭沫若害死了! 這是一個秘密。一天,於立忱告訴我,她要去醫院割盲腸炎,我按約定的時間去醫院看她。護士說她在產房,孩子都取出來了。在產房,立忱看到我,搖搖頭,一串熱淚滾了下來。我連忙安慰她。 她說:“我告訴你,將來你要替我申冤,答應不答應?” 我說:“沒有問題,當然答應。” 這時立忱拿出我的手帕擦了擦眼淚說:“你想不到吧,郭沫若是這樣一個卑鄙無恥、人面獸心的大騙子!” “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說他和安娜根本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他說自從愛上了我之後,他下決心要擺脫安娜,正式提出離婚,然後和我結婚,可是自從我受騙懷孕之後,他的態度突然改變,對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裡的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這時我才大覺大悟,才知道他原來是寡廉鮮恥的,人格掃地的大騙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實在無臉面見人了,我要自殺。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果然,她出院回上海後,就真的自殺了。
-
20 # 談天勝讀書
理性的講,人們不光要聽你如何講,還要看你如何做,這兩個人都是說的和做的不一致,也難怪,他們也不是聖賢,主要是人們對他們期望太高了,他們也是凡人。
回覆列表
二者的學術成就世所矚目,才華自不必論,之所以存在民間爭議,是由於一些人忽略才華,以品德論人高下。我認為這種以情緒化的評論是不客觀的,任何人都抹不掉二人的歷史地位。人不必德藝雙馨,有才無德者大有人在。例如你能因為品德而否認董其昌的書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