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owerful1232

    中鋒主要是禁區的守護者,防守 籃板 卡位 蓋帽 得分,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在三秒區,罰球線策應等活動區域,是場上最重要的位置之一,大前鋒。。。比中鋒的活動區域稍微要大些,得分能力要求比中鋒要高,進攻手段,也可以與中鋒一起保護籃下,搶好籃板

  • 2 # 仰臥撐

    通常情況下,中鋒是場上身高最高的一名球員。傳統中鋒,主要任務就是內線進攻。進攻時低位背身單打,高位策應;防守時保護籃筐加卡位。

    而大前鋒,通常身高比中鋒稍微矮一點,通常NBA大前鋒的身高在2米03-2米11左右。大前鋒的移動能力比中鋒更強,活動範圍更大,在場上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內線,抓移動籃板,進攻時進行策應。美式大前鋒往往更強硬,大多為場上的藍領球員;歐洲大前鋒往往以一手遠距離投籃而聞名。

    當然,機械式的對這兩個位置定義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現在小球風靡的背景下,中鋒與大前鋒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很多中鋒都已經具備三分投射的能力,但他們的籃下背身單打能力卻可能沒有這麼出色。

    又比如勇士隊的格林,他身高2米出頭,這應該是個小前鋒的身高,但他在勇士多數時候打四號位。而有時在“絕命小個”陣容中,他會被推到五號位。格林肯定不是一位中鋒,但他在五號位位置上,勇士隊的戰術能夠繼續執行。上賽季,當格林站在籃下的時候,對手在三秒區內的命中率也只有43.9%,在聯盟之中僅次於戈貝爾。

    又比如蒙羅原先在活塞打四號位,現在在雄鹿成了五號位。霍福德最初也是四號位,現在成了綠軍的主力中鋒。考幸斯出道時是四號位,但後來逐漸被推到五號位。

    只能說,籃球戰術在變化,球員的適應能力,綜合能力也變得越來越強。最傳統的對中鋒與大前鋒的定義,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適用了。

    By:XC

  • 3 # 習習習習125310363

    大前鋒:

    一個典型的大前鋒是球場上體格較壯,而仍具備一定速度的球員。傳統上,大前鋒被要求利用他們壯碩的體型,在籃下積極強攻並爭奪進攻籃板球;而在禁區防守和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方面,則被認為是中鋒的主要任務。但在現今的籃球趨勢中,由於中鋒球員的靈活度,以及前鋒球員的高度均有普遍提升,導致兩者之間的區別日益模糊。

    中鋒:

    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籃板球的保護。

    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在技術統計上,中鋒通常能貢獻最多的蓋帽數,且常能達到較高的投籃命中率以及籃板球績效。在現今的國際籃壇以及職業聯賽當中,中鋒和大前鋒經常有條件相似的球員擔任,或被賦予相似的任務,因此已難以明確區隔。

    就我個人的感覺,傳統大前鋒和中鋒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大前鋒主要負責卡位,中鋒則負責直接搶籃板和禁區得分的工作。進攻的時候,中鋒往往遊弋在三秒區附近,而大前鋒的位置就比較靠上,相對來說,大前鋒的速度要求比中鋒高,技術也更加全面。不過現在大前鋒和中鋒的位置已經模糊化,沒有那麼講究了。

  • 4 # 中條山下蚩尤人

    隊內兩個內線大個子同時上場,1、個子高點的是中鋒,個子低點大前鋒。2、同樣身高,體重大的中鋒,偏瘦的大前鋒。3、善於三秒區背身單打的是中鋒,善於中投的大前鋒。4、防對方背打,力量強的是中鋒,力量謙遜的大前鋒。現在籃球就分外線和內線,就像外線,全能衛和攻位,攻位和小前,基本上很難區分。

  • 5 # 寶傑侃球

    籃球場上分為五個位置,分別是控球后衛、得分後衛、小前鋒、大前鋒和中鋒,原來中國早期叫大前鋒為二中鋒,鞏曉彬就號稱過亞洲最好的二中鋒。

    大前鋒和中鋒從位置上來看都是籃球上打內線的位置,雖然都是站籃下,但是他們的功能還是有所別區的。籃球運動對中鋒的要求,首先你得能保護籃筐,對方投不中的籃板球你是第一責任人,大前鋒應該算第二責任人,中鋒失位或是搶不到籃板的話,大前鋒應該擔當這個責任。進攻中中鋒的作用基本是背打、三秒區內上籃或者補籃,主要活動區域以三秒區為主,保護籃框、封蓋對手,低位背打或是補籃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大前鋒雖然也站籃下,但通常站位和中鋒分開,大前鋒活動的範圍要比中鋒更大,他不僅要站籃下幫著中鋒搶籃板,或是蓋帽,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中遠投能力,現在的大前鋒除了能底線中投以外,還有很多大前鋒能投三分球,當半個小前鋒用。像諾維茨基、拉希德-華萊士、勒夫、火箭的安德森,他們都是大前鋒的位置,但都具備很強的三分球能力,三分球也是他們的重要得分手段。四號位的身高要求要比中鋒可以略矮,但是要具備很好投籃能力,勾手、中投、高位掩護都是他們需要乾的活。如果能夠籃板球超10個,還能搶斷蓋帽,得分在20分以上這就算很好的大前鋒了。像奧尼爾、奧拉朱旺、姚明、尤因都屬於傳統中鋒在籃下工作,大前鋒有鄧肯、加內特、諾維茨基等人,他們進攻範圍更大。

  • 6 #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大前鋒往往是幹苦力的那個,而中鋒是內線進攻的核心。

    大前鋒,Power Forward,從字面意思上就是強力前鋒,需要強有力的身板,作為內線的防守核心,搶籃板、防守、卡位,同時需要有一手中投,但投籃是他的最後選項。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 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籃板球的保護。

    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越接近籃筐,越容易得分,作為最接近籃筐的球員,中鋒往往在命中率上要遠高於鋒線球員。

    在中國,對於大前鋒以前有二中鋒的說法,將大前鋒歸類於中鋒,中鋒則被稱為大中鋒,隨著小球越來越盛行,這種說法已經成為歷史。

    通常來說,五號位的球員身高不適合用來打大前鋒的位置,兩者的打法也有所不同,中鋒的進攻只要是靠低位的背身單打,勾手,近距離投籃,大前鋒的攻擊範圍比中鋒大,中距離投籃是大前鋒必須要掌握的一門進攻手段,當然,也有擅長背身單打的大前鋒,比如巴克利,比如馬龍,現在的大前鋒則已經將射程拉到三分線外。

    在小陣容真,大前鋒通常能被拉到五號位,像鄧肯、加內特,攻守兼備,在場上的位置隨著陣容而變化,鄧肯作為歷史第一大前鋒,很多時候對位的是對方中鋒。

  • 7 # 瀧玖

    現在對中鋒和大前鋒的定義已經很模糊了 以前人們都認為中鋒應該是球員裡面最高大的 像姚明奧尼爾之類能在內線吸引包夾 能一對一單吃得分的 不過現在更加流行小球跑轟打法 現在更偏好能策應 有遠投能力 有腳步跟得上補防的內線 所以內線是兩位一樣高身材都一樣的球員 能符合上面的定義 這也完全沒關係的

  • 8 # 周權權

    這兩個位置區別還是很大的,中鋒主要佔據籃下位置,大前主要在肋部和罰球線附近。傳統中鋒攻防時只要圍繞三秒區活動。技術運用基本以籃下技術為主,是球隊的支點。大前也叫二中鋒,主要任務是內外線串聯和協助中鋒。往裡要能鑿,能搶,往外要能策應,能擋拆。中鋒水平直接決定球隊的戰鬥力,而二中鋒的水平決定球隊的打法。好的二中鋒能盤活全隊

  • 9 # 維包子和赤城

    完美的大前鋒要有投射和策應能力,比如鄧肯,大鳥。中鋒有三種型態

    A字形中鋒,比如姚明,下盤力量大,背打能力強,上肢力量薄弱一點。V字形中鋒,典型的代表是霍華德,上肢力量強,下肢弱,正面對框能力強,被A字形中鋒背打,就可以喝西北風了普通H形中鋒,能力平均,沒什麼特色,但還是挺強的 比如拜納姆。超強技術H形中鋒,正面打死你,背身也能打死你,腳步出神入化:奧拉朱旺究極力量H形中鋒,禁區拿球,可以掛著人扣籃,突起來,其他人基本要躲開,不想受傷啊,此球員只有一個奧尼爾

  • 10 # mike22098726

    我的理解是中鋒和大前的區別,就像小前和得分後衛的區別,中峰要有很強的籃下進攻能力和籃下策應防守,大前主要抓板、內線防守第一道閘,進攻主要是給中鋒打策應,中鋒的命中率沒有大前要求那麼高,畢竟攻擊頻率比大前高,再要求命中率就有點苛刻了。之所以對大前命中率要求嚴格一點,是因為中鋒在進攻不利傳球的時候,大前必須保證在高位策應時能夠高質量的完成任務。現在這個時代的中鋒和大前的界限基本不明顯了,一是基本都是4-5號位搖擺人了,現在大前和中鋒的技術都在不斷提高,很難進行分辨,能者多勞嘛。二是都打小球戰術了,有些大前都能打小前,甚至是後衛,有些小前也能幹大前和中鋒的活,籃球和足球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場地小,進攻手段多,就意味著空間小的情況下進攻頻率高,防守方式也必須跟著作出很對調整,這也是籃球魅力的所在,其實沒有必要糾結這些,傳統的中鋒和大前其實在體格上也有區別,最高的最壯的一般就是中鋒,矮點瘦點的一般就是大前,再一個一拖四的時候,就會把籃下唯一的大個定為中鋒,今年的勇士不就拿杜蘭特當了次中鋒,現在籃球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追求速度,當年姚明那樣的大個球員會越來越少,你還糾結中鋒和大前有何意義,就像字母哥和濃眉哥,你說他是小前吶?還是大前吶?還是中鋒吶?

  • 11 # 惡鬼怕活人

    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看他們拿球的時候是面對籃筐還是背對籃筐:中鋒一般背對籃筐接球,大前正好相反。隨著籃球球員綜合能力的提升,其實各個位置的傳統界限已經開始模糊了,與其說看位置,不如從球隊體系上來辨別更直接些。

  • 12 # 敬蚩尤一杯酒7

    籃球場上大前鋒(PF Power Forward)和中鋒(Center)的區別?

    這是一個沒有定性回答的問題,年代不一樣,區別也會有差別,就拿當今的籃球理念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首先,我們來看一看當今的NBA每個位置的站點陣圖:

    先簡單講解一下,4就是指的4號位,也就是大前鋒;5就是指的就是5號位,就是中鋒了。

    因為三秒區的規則,所以中鋒是圍繞著籃下,或者說圍繞著三秒區做戰術的,各別移動快的中鋒,或者有一定中投能力的中鋒,還偶爾上提到三分線附近去擋拆。那麼大前鋒呢,他們的主要活動區域就在中距離,既不能影響了籃下本方中鋒的空間,也不能隨意出三分以免內部空洞對方有機可乘,大前鋒是需要一定的持球能力的以及中投能力。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我要說的是NBA亞特蘭大老鷹,中鋒霍華德,大前鋒米爾薩普。

    先說霍華德,眾所周知,霍華德的持球能力一般,籃下強打也大不如前,不過他籃下的防守,護框能力依然是數一數二的,這就是中鋒的作用之一,大前鋒並不需要隨時隨刻護框,而中鋒就一定要護框,霍華德的中投能力也很一般,幾乎是看不見他的中投的,不管怎麼說,大部分的大前鋒的中距離能力都應該是比中鋒要好的。而霍華德戰術地位,就是防守端籃下大閘,籃板保護;進攻端的內線支點,適當的拼搶進攻籃板以及造成內線的殺傷,偶爾提到三分線去擋拆,這就是當今的普遍的中鋒的應該有的職責,那些有三分球的中鋒自然會更多的去三分線進行擋拆了,因為他們擋拆後的高位投籃是很難防住的。

    再說米爾薩普,作為大前鋒的他活動區域就大多了,可以在內線與霍華德配合,也可以在需要的地方隨時去補位,因為籃下始終都有一箇中鋒霍華德,如果霍華德離開了內線米爾薩普就要補充到內線去。可以理解為哪裡需要去哪裡,所以大前鋒是很辛苦的。細分的話,進攻端大前鋒需要有時候做一些持球進攻,擋拆中投,甚至,去擋拆三分,這都是有的,進攻的戰術安排會比中鋒多樣,同時很多需要擋拆的時候,大前鋒會比中鋒更多的去做那面牆。防守端的話,大前鋒要在側翼進行防守,防守對方前鋒這個位置上的比較突出的火力點,作為側翼的防守大閘,針對不同的對手也要做出不同的防守對策,所以是一個特別靈活的防守位。

    最後做個總結

    大前鋒跟中鋒的區別,進攻端大前鋒的戰術安排更多樣,要做的事情也越多,防守端,大前鋒的活動範圍也廣一些,但是中鋒要保護籃下,保護最重要的腹地,這就是當今的大前鋒與中鋒的區別,個人鄙見,望有幫助。

  • 13 # 板筋6

    近代有印象的頂尖舉例,加內特和奧尼爾的區別,加內特是大前鋒裡難得一見的全能,身體天賦和素質,機動性,防守能力,中投,內線技術,籃板球這些專案評估都很高。奧尼爾僅專注在三秒區攻防兩端做妖怪的存在。

  • 14 # 賴寶的朋友

    現代籃球,大前鋒和中鋒的位置已經很模糊了,統稱為內線,首先要有身高,球隊防守體系的最後一道大閘,3秒區守護神,至於這倆位置哪個重防守哪個重進攻純粹看個人能力,現在的大中鋒非常稀有,頂著中鋒頭銜的那些人其實充其量只是大前鋒的料,沒法子,矮子裡挑大個唄

  • 15 # 你沒想到的球事

    我們國家此前把大前鋒叫做“二中鋒”是算作內線球員,比如籃球解說“張合理”張衛平指導在運動員時代就是以1.93米的身高打著二中鋒的位置,還能場均25分。而大前鋒在英語中是“power forward”縮寫為PF,算在前鋒裡,但實際上站位在內線。

    大前鋒和中鋒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大前鋒在速度與靈活性上比中鋒更好,他需要下快攻,而中鋒的腳步則比較慢,你讓姚明去打大前鋒會把姚明累死;

    2、進攻時大前鋒的活動範圍更大,中鋒基本上在對方籃下或偶爾出來做擋拆,而大前鋒的足跡則遍佈了整個前場,跑動、穿插、擋拆、前籃板等,他的機動性更強;

    3、大前鋒乾的活更多更雜,比如傳統中鋒在內線就是要球背打,而大前鋒則基本上面筐的時候比較多,他可以突破,可以中投,可以翻身跳投,可以拉到三分線外遠投,可以為任何人作掩護,可以搶籃板,可以策應,反正是什麼都可以幹。比如鄧肯、加內特、諾維斯基、克里斯韋伯等人就是全能大前鋒的代表。

    4、大前鋒可以客串中鋒,比如鄧肯就徹底改打中鋒了,波什去熱火也改打中鋒;但是中鋒很少有改打大前鋒的,至少我孤陋寡聞沒聽說過哪個球員從C改打PF成功的。

    在現在的小球戰術中,基本上都是一大四小了,由於中鋒腳步偏慢,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大前鋒帶著兩名小前鋒和兩名後衛在打球。比如勇士的死亡五小,就是大前鋒格林配上鋒線的一哥與阿杜,再配上後衛線的水花兄弟在打球。

  • 16 # 你看見我女朋友了嗎889

    目前的球場上,鋒線球員在場上的位置越來越流動,基本以小球快攻為主的現代籃球,中鋒相比較大前鋒的區別就是,中鋒陣地型戰術思維仍沒有變,而大前鋒更多時候越來越3D,更要有衝擊力一些

  • 17 # 安全皮皮蝦

    中鋒和前鋒的區別:

    1、功能不同。中鋒的功能是防守並且保護籃板,進攻方式以籃下為主;前鋒的功能是協助中鋒防守並且保護籃板,進攻時主要擔負擋拆和內外線串聯的任務。

    2、身份不同。中鋒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是球隊的樞鈕。前鋒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搶籃板、防守、卡位是主要任務。

    3、活動範圍不同。中鋒活動範圍比較小,以禁區為主;大前鋒活動範圍相對較大,整個三分線內都可以活動。

  • 18 # 金色濃郁的深秋

    現在很定義模糊,傳統中鋒內線拼搶籃板,內線進攻,封蓋,策應,大前鋒協助中鋒拼搶籃板!防守!而現在大中鋒都拉出來防守策應參與組織運轉球啦!

  • 19 # Lewis816

    現在已經很模糊了,過去總的來說,中鋒的戰術地位是全隊的核心,策應導球籃下終結防守屏障,大前鋒乾的更多的髒活累活,卡位搶籃板擋拆順下輔助隊友得分

  • 20 # 籃球先驅者

    大前鋒(Power Forward),簡稱PF,以搶籃板、防守、卡位為主。

    一個典型的大前鋒是球場上體格較壯,而仍具備一定速度的球員。傳統上,大前鋒被要求利用他們壯碩的體型,在籃下積極進攻並爭奪進攻籃板球;而在禁區防守和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方面,則被認為是中鋒的主要任務。但在現今的籃球趨勢中,由於中鋒球員的靈活度,以及前鋒球員的高度均有普遍提升,導致兩者之間的區別日益模糊。

    大前鋒首要工作便是抓搶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球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要幫隊友擋拆,然後爭搶進攻籃板,爭搶二次進攻籃板等。

    其次就是防守,因為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在球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要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了。得分雖然不是他的強項,但是防守就算大前鋒看家本領了,要鞏固禁區,卡位,蓋帽就算大前鋒必備德基本技能了。

    投射型大前鋒,具備良好的投籃手感,加之具有身高優勢,所以在3秒區的對手們對這一類大前鋒的防守比較困難。但投射型大前鋒存在防守與進攻不硬朗,進攻手段單一等問題。

    策應型大前鋒:一般擁有良好的傳球意識,並且依靠其身高優勢,經常在高位送出妙傳。同時策應型大前鋒的劣勢一般存在球風不太強硬,內線攻擊能力較差等問題。

    NBA歷史上有很多出色的大前鋒,比如蒂姆鄧肯,凱文加內特,德里克諾維斯基,卡爾馬龍,查爾斯巴克利等皆是歷史上赫赫有名德大前鋒,現役大前鋒安東尼戴維斯。

    中鋒(Center)簡稱C,具有身高的優勢,一般都由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此來做好球隊禁區防守和對籃板球的保護。中鋒球員通常也是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一般中鋒通常在蓋帽數上,投籃命中率(Field goal percentage)以及爭搶籃板球是非常不錯的。中鋒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憑藉其強壯、高大的身體,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是球隊的樞紐

    在防守端,中鋒也應具備的以下三項基礎技能:一是做好對籃板球的保護,二是封堵阻攻、蓋帽能力,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禁區,擁有不錯的內線防守能力,三是高位策應及導球能力,將球送往比較適當的角落,助攻隊友得分。

    在進攻端,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裡應外合。因為他要能單打出手又靠近籃框,50%的命中率是評判一箇中鋒的標準,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一名優秀中鋒不但要有足夠的得分技巧用於進攻得分,防守時還要能成為球隊的最後一道屏障,除了守好自己盯防的球員,中鋒還要能夠協同和及時為隊友的防守補位。

    新時代的中鋒,大前鋒統一劃分了前場,位置也開始模糊化,有的成了吃餅型內線,有的發展成了空間型內線,有的還擁有不錯的三分射術和策應能力,能夠拉開空間。

    NBA歷史上有很多出色的中鋒,上古時代的威爾特張伯倫,比爾拉塞爾,常青樹天鉤賈巴爾,九十年代的是四大中大夢奧拉朱旺,大猩猩尤因,大衛羅賓遜,大鯊魚奧尼爾(小編有在之前的文章中專門介紹過四大中鋒,又想要了解的小夥伴可以翻看之前問答),新世紀的魔獸霍華德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保育員主要職責是什麼?幼兒園保育員的工作該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