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食中國

    說起安史之亂,和我祖上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自己是客家人,是生在隴西的李氏,堂上為“西平堂”,“隴西堂“,安史之亂後一路南遷,經過山西、安徽、福建、廣東、最後進入江西,成了贛南客家人。我們的家譜中也記錄著家族命運與往前興衰。

    確實,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原本富庶之地,一片荒涼,社會財富被戰火焚燒一空。生態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生存條件變得越來越惡劣。

    二、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三大毒瘤將會成為唐朝日後揮之不去的噩夢。所以說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三、人口大量南遷,許多名門望族都舉全族之力,攜帶累世財富,一路向南逃亡,,精英南遷,文化南遷,北方從此不是漢人的中心,心中逐漸對北方故土失去眷戀。政府兵源也從此組織無力,軍隊力量進一步削弱。

    四、也有說法安史之亂不僅是唐朝的轉折點,也是中華由尚武到尚文、由擴張到收縮的轉折點,是中國社會轉型的轉折點。至於原因,太多太複雜了,需要大家羅列。我只說一點,此前漢人自信滿滿,任用蠻夷擴張天下,自己坐享成果,安史之亂反受其害,最終還是要依靠蠻夷挽救王朝。從那時開始,社會開始過渡,世家開始滅亡,認識到擴張無益,不如平民社會,自求幸福,隨著官僚階層的崛起,中國開始進入內斂的尚文時代。

    五、財經上,華北經濟因此而殘破,經濟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經濟地位。戰亂主要蹂躪黃河中下游這一唐代人口最稠密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生產大受破壞;相反,南方並未如北方般受到戰亂的摧殘,南方得以保全。南方因大量北方人民南逃,為南方帶來勞動力,使江南的經濟則日益發達,最終其經濟規模凌駕於中原之上。

  • 2 # 真正鱷魚不哭

    安史之亂前,內地承平百年,民風柔弱武備松馳。

    因此面對久經沙場的邊鎮叛軍,大河南北州郡一觸即潰,繁華冠絕天下的洛陽長安兩京先後淪陷敵手,百年積累之文明財富凋零殆盡。大唐朝野最大限度動員力量,與叛軍進行殊死搏殺,雙方數十萬大軍(包括後來“借師助剿”的回紇騎兵)又在中原大地長期往復攻防,“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垂老別》),華夏文明核心區域遭受了空前浩劫。

    這場大叛亂前後延續八年,歷經三任皇帝(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執政,直至唐代宗寶應二年(西元763年),叛軍首領安祿山史思明及其繼承人內訌相繼死去,戰亂才漸漸平息。

    李氏家族僥倖度過危機,雖然保住了至尊皇位,但卻失去了往日權威,無論是安史叛軍降將還是平叛功臣,紛紛形成一個個獨立半獨立軍閥集團,對朝廷陽奉陰違乃至公然抗命,藩鎮割據就此確立併成為中晚唐痼疾。

    戰後中央政府財政嚴重惡化,所能掌握的戶口慘跌至不足戰前四分之一,大唐帝國已被摧垮了根基,從此一蹶不振。

  • 3 # 遊弋歷史長河

    一個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會是一個特定的事件,而其中的轉折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從安史之亂的背景和戰後的影響就能可見一斑。

    背景

    經濟矛盾

    開元盛世使得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但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百姓沒有了土地,就開始遷徙流亡。這就成為一個不確定因素,而唐朝統治集團也開始腐化。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 。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奸臣當道,各派勢力心懷鬼胎,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

    如此之多的矛盾引導下,戰火迅速爆發,玄宗倉皇出逃,叛軍攻下兩京。整整八年,黃河流域百姓流離失所,中原大地繁華的局面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

    影響

    雖然安史之亂被平定了,但其帶來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統治集權的局面被打破,藩鎮勢力崛起,幾次攻入長安,皇帝出逃的局面多次上演,藩鎮之亂一直持續到唐亡國了都沒有解決。統治者對百姓的剝削也日益加深。邊疆戰事不斷,吐蕃數次攻入長安。

    從繁盛的天朝上國到安史之亂的發生,再到戰後如此的亂局中,唐朝完成了由盛轉衰的歷史程序。

    雖有些許的復興之舉,最終也陷入了唐末的落日之中。

  • 4 # 一碗甜稀飯

    首先闡明我的觀點:安史之亂不僅僅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更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場叛亂對於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歷史都有這深刻的影響。

    首先,安史之亂打斷了唐朝經營西域對外擴張的步伐,自古中原王朝一旦強盛就有著強烈的經營西域的戰略需求,盛唐如此,強漢如此,在玄宗時期大唐在西域的影響力到達了巔峰,可惜的是隨之而來安史之亂打斷了這一歷史程序,等到西域再次納入中原版圖已經是千年以後,這其中的聚變對於今日的中國依舊影響甚深。

    其次,安史之亂改變了自春秋戰國以來有門閥世家與皇族共攬朝政的局面,安史之亂後藩鎮節度使開始崛起,最終也是藩鎮割據將唐王朝終結,因此後續的中原王朝不得不抑武崇文選擇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最終造成了宋明的崖山之恨和甲申國難。

    最後安史之亂極大的改變了中國的文化風貌,改變了中國人在唐朝建立起來的包容自信的精神心態,宋以後理學建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與文化風貌愈加趨於自閉保守,最終也導致了明清時期的海禁與閉關鎖國,成為近代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捱打的重要原因。

  • 5 # 超凡博弈

    為什麼,安史之亂會成為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本來,唐朝是一個繁榮的時代,有貞觀之治,還有永徽之治,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政治清明的開元盛世。從唐高祖李淵到唐玄宗這一時期,這是最鼎盛的時期,但是在盛世背後包含著無限的危機。

    終於,到了天寶末年,唐玄宗荒廢政治,開始腐敗。在重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引發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可以說是一場地方與中央爭奪統治權的戰爭,既然是戰爭,肯定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所以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期。

    安史之亂長達七年,誘發安史之亂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而經濟矛盾是誘發戰爭的最根本的矛盾。唐玄宗開元時期,出現了土地兼併的現象,讓很多老百姓流離失所,苛捐雜稅讓老百姓喘不過氣來。

    藩鎮割據,是唐朝走向滅亡並引發很多戰爭的最主要原因。本來,唐王朝一直實行府兵制,但是到後期,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遭到了破壞,唐玄宗起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在府兵制這樣的制度下,這些招募而來計程車兵受到了地方軍閥的收買和籠絡,與地方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並且在開元以後,實行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受到中央的制約比較少,於是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

    安史之亂的影響是極其嚴重的。安史之亂導致了社會的混亂,戰亂使社會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安史之亂後,整個社會呈現荒涼的狀況,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之中。藩鎮不服朝廷管理,各自割據,實行自主管理,稅收有的不入宮裡,朝廷,甚至驕橫稱帝,稱王,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依然沒有終止。

    戰爭造成勞動力的不足,統治階級又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朝後期農民叛亂的高潮。

    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帶猶在戶籍上的農民。同時在藩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行報復。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徵暴斂,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反叛。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叛亂四起,唐王朝的力量進一步被削弱。於是,唐王朝的政治岌岌可危,由盛而衰。

  • 6 # 音悅銀行

    原因:唐朝安史之亂使唐朝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經過了這一次的禍事,大唐是大不如前。無論是從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上來看都是處於一種苟延殘喘的狀態下。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過這樣的記載:“(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從中最直觀的可以看出,那時的民間是民不聊生,大家都不知道日子應該怎麼過了。

    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勢力開始蠢蠢欲動,不再對於唐朝中央機構的命令言聽計從。當中央下達命令時,陽奉陰違,並不會好好地、完整地執行命令。更多的情況下,是把聖旨當做一張廢紙。這就看出,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力在下降,甚至可以說是下降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低點。

    從經濟上看,這次平定叛亂花了不少的物力,中央的財務狀況有點被掏空的感覺。而且因為在打戰,人們也無法安心地耕作。中國一向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了安心耕作的環境,人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據很多史料記載,在這次的安史之亂結束後,民間是有了一場大饑荒。這就可以證明,這次戰爭對於經濟的打擊是多麼的大。

  • 7 # 黑眼歷史觀

    唐朝為了解決安史之亂,建立了更多的藩鎮。

    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被平定後,出現了更多掌握實權的藩鎮,而且其中不少不受朝廷控制,比如河北的三個藩鎮,簡直是唐朝之內的國中國。這個和東漢黃巾起義後的一堆州牧差不多。

    安史之亂後,唐朝朝廷就一直致力於回收藩鎮的軍權。

    但是之後的唐朝的皇帝就和局勢一樣每隔一兩個皇帝,就有一個能力不錯的挽回一點局勢,局勢好轉時又駕崩,換了一個能力差的上臺。就這樣,唐朝在藩鎮割據的亂局裡死撐了接近一百五十年,最後實在沒有皇帝有能力挽回局勢了……

    其中唐憲宗李純最接近解決藩鎮割據問題,都把最牛逼的河北三個藩鎮打得表示臣服了,結果被宦官殺害。

  • 8 # 北辰飛雪

    之所以把安史之亂作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因為在這場動亂後,支撐大唐興盛的基石開始腐蝕變質,亦衍生出了藩鎮、宦官、朋黨等新勢力。

    支撐大唐興盛的基石開始腐蝕變質

    租庸調製、府兵制、三省制、科舉制這四個制度,是支撐大唐強盛的四大基石。而在安史之亂後,租庸調製和府兵制被徹底改變,三省制和科舉制亦發生嚴重偏差。基石已被腐蝕,唐王朝還怎能繼續保持強盛呢!

    租庸調製崩潰。唐朝實行的是均田制,計口授田。而租庸調根據耕地、人口多寡合理分擔,這就使得農民的賦稅較輕,從而實現為民置產的目的。老百姓有了自己的財產,自然是一心安定,生產的積極性也更高。但到了後期,隨著土地兼併的嚴重,許多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大地主、大官僚的佃農,上交給地主、官僚的賦稅是租庸調的十幾倍甚至二十倍,農民困苦不堪。

    安史之亂後,人口銳減,府庫空竭。朝廷為了徵收賦稅,苛斂更甚。許多農民無力承擔如此高的賦稅,只好丟掉土地逃亡。逃亡的農民越多,朝廷的苛斂愈烈。如此惡性迴圈,使得租庸調最終改為了兩稅制,均田制崩潰,租庸調自然也無從實施。

    府兵制名存實亡。府兵制是依附於均田制而產生的軍事制度。從西魏、北周開始,朝廷便從農民中選擇精壯者,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而免除他們的租庸調。開始的時候,府兵地位較高,還能免除賦稅,所以農民樂於參加。到了後來,土地兼併嚴重,府兵亦受到長官奴役,這使得參軍意願大為降低,甚至出現了自殘身體以躲避兵役的現象。

    長此以往,軍伍中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而朝廷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便不得不開始募兵。而募兵自然要發糧餉,後來節度使掌握了地方財政後,歸於其帶領的募兵隊伍,便慢慢成了節度使的私軍,不再受朝廷管轄。

    原本府兵是忙時生產,閒時訓練,遇到戰事在將領帶領下參戰。戰事完畢,將領歸還軍權,府兵回到原籍,不會出現將領擅權的情況。府兵制的名存實亡,使得軍隊開始脫離朝廷掌握。

    三省制變質。三省六部制使得宰相的權力分散在三省,不僅能集思廣益,還能避免大臣專權。但到了唐玄宗時期,奸相李林甫、張國忠等人深受玄宗信任,他們一手遮天,濫用親信,使得原本集思廣益的三省制變質。官僚體系出現大問題,內外政治日益腐化鬆弛。

    科舉制出現嚴重偏差。科舉制的初衷是把選拔人才的權力歸為朝廷,且選拔出真正的人才為國效力。但到了玄宗時期,科舉制已經開始偏重詩詞歌賦。這種導向下選出的人才,固然有利於文學的興盛,但選出的這些人以詩詞唱和為美事,對於國計民生則貢獻無多。許多有真才實學計程車子,進身無門而只好投奔藩鎮。

    藩鎮、宦官、朋黨無情摧殘

    如果說以上現象是安史之亂前的現狀,平定安史之亂後朝廷能對症下藥,那麼大唐強盛的態勢還能延續下去。但可惜的是,由於最高統治者的短視,使得原本的藩鎮更加壯大,且出現了宦官專權、朋黨傾軋的新現象,這三股力量使得唐王朝更加衰落。

    宦官專權。在安史之亂後,宦官開始攫取皇權。他們不僅得以身居高位,而且還掌握了皇帝的禁軍。到唐穆宗以後,在80餘年的時間裡,有7位皇帝是宦官所立。宦官還敢於殺害、囚禁皇帝,可以說皇帝的生死掌握在宦官手中。更不用說有多少藩鎮,是因為宦官的逼迫,才不得已脫離朝廷。宦官專權之烈,於唐為甚。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前,雖然出現了藩鎮割據的苗頭,但朝廷還有力量控制,且大部分藩鎮還聽命於皇帝。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皇帝也是藉助了其他忠於李唐王室的藩鎮力量。

    但安史之亂後,短視的唐肅宗沒有徹底肅清藩鎮根基,反而是跟反將達成妥協,使得他們得以繼續割據。而且藩鎮掌握了地方財權和人事權,開出優厚條件招攬人才,更多割據的藩鎮湧現出來。所以安史之亂雖平,但藩鎮之禍未已。

    朋黨傾軋。唐代朋黨傾軋之劇烈,甚至讓皇帝都生出“去河北賊(藩鎮)易,去此朋黨難”的感慨。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員,和科舉出身的官員互相打擊。他們結成朋黨,互相傾軋,甚至為了壓倒對方,而不惜勾結宦官,從而使得朝政更加敗壞。

    綜上所述,安史之亂後,支撐唐王朝繁榮昌盛的基石已經開始崩塌,藩鎮割據更加嚴峻,宦官專權更加膨脹,朋黨傾軋更趨激烈。雖然此後中央朝廷做出種種努力,但已經於事無補。朝廷已淪於形式,實際已走上分裂的道路。而五代十國,不過是晚唐情形的延續而已。因此,把安史之亂作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合理的。

  • 9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帝國支柱崩塌

    縱觀歷史數千年,一個強盛的帝國必定擁有一支武力強悍的軍隊作為護國支柱。

    唐帝國就是如此,大唐能創造出那個時代絕無僅有的盛世景象,要歸功於開明的治世之道,但要守住這份盛世,非天下第一強軍不可為。

    大唐可以繁盛數百年,其根本就在於強悍的唐軍威震天下,護國於太平,拒戰禍於塞外。

    內戰爆發,安西都護府精銳抽調導致大唐對西域控制力減弱,而後造成了吐蕃趁虛而入吞併西域諸國,切斷了唐朝對外貿易的重要陸上通道。

    丟失西域控制權是唐朝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不管是過去還是現今,對外貿易都是一個國家的國本命脈。

    西域的丟失,導致了唐朝此後的一蹶不振,國力開始下滑,損失的唐軍得不到補充,戰後大唐數次想重新收復西域,皆因國力不濟最終放棄,但留守西域的安西軍眾將士並未因此而叛國,仍然忠誠的獨守西域,最終留下了萬里一孤城,滿城盡白髮!的壯舉。

    兵者,兇器也,不可首重之,亦不可不用。

    武力並不能給一個國家帶來盛世,過分的追求武力,更是有可能將一個國家推向毀滅的邊緣。

    但如果輕視武力,一切繁盛皆是虛華而得不到實際的保證。

    總之,安史之亂後大唐走向衰敗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精銳唐軍損失殆盡,造成了一系列的惡性連鎖反應。

    安史之亂中,唐朝中央軍損失慘重造成唐朝廷控制力下降,這直接導致了後來節度使位高權重而得不到朝廷節制。

    從唐玄宗李隆基給予安祿山三鎮節度使權利開始,就註定了大唐要掀起一場風暴,而這場風暴直接吹倒了唐帝國百年基業。

  • 10 # 漩渦鳴人yy

    安史之亂確實是整個大唐王朝衰弱的一個轉折點!

    主要的原因呢有三條。

    首先第一條,和平是發展的第一前提,以前大唐王朝雖然有戰爭,但大部分都是對外戰爭,而且都能夠以勝利作為自己結束的方式,因此大唐王朝整體民風頗為彪悍,人民支援戰爭,為什麼第一這些遊牧民族一天到晚的來自己的土地上面劫掠殺自己的妻女搶自己的糧食,這誰能忍?第二國家不停地打勝仗,國家打仗就等於勝利,這樣增加了國家的自豪感,因此這些人民會百分之百的支援自己的國家。

    所以大唐王朝越打越強,打仗對於大唐王朝來講,由於一直都能夠在關鍵性的戰役裡面獲得勝利,所以每次打仗都是增加民族自尊心的一種方式,而且由於戰爭並不發生在自己的本國國土,那所以戰爭對於自己本國國土所產生的創傷幾乎為零,反而每年透過戰爭可以拓展貿易渠道,增加國民收入,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加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政府就會越辦越好,如此形成一個良性迴圈,大唐王朝出現盛世之相。

    但是安史之亂開始之後,大家看見了什麼民不聊生也就罷了,戰爭還是自己人打自己人,這是最大的問題!對於人民老百姓來講,一天到晚,時間的話會去聽一下國家大事,但更多的時候都是願意去珍惜一下自己的美好生活,珍惜一下自己的溫飽生活,珍惜一下自己的小命!如果一個國家連溫飽和命都不能交給老百姓的話,那老百姓為什麼要相信這個政府呢?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很明顯對於政府的威嚴就是一種挑戰。

    無論這場戰爭究竟是不是你們政府的錯,反正在你的國家上面你的子民遭受戰爭的荼毒,這個就是政府的責任,其他的人都擔不了!

    所以爆發戰爭之後,原先的一切良性迴圈都被遏制了,誰的戰爭的持續,老百姓的溫飽不能保證老百姓的命運不能保證老百姓越來越不相信,政府對於政府的貢獻也越來越低,中央政府的權威不斷下降,從而造成了第二個原因。

    地方割據勢力的壯大!從原先的峰峰制度轉變成為中央集權制度,其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地方尚未的權利收歸於中央,由中央對地方上面的權力進行統一的調配!這個看似當然,但事實上很多人都反對,尤其是地方上面的勢力。

    也有人會說了中央集權有什麼好處,中央集權之後中央一旦昏庸了,那地方上面也跟著資源浪費了,所以不要跟隨中央,地方分權該有多好。那你知不知道地方上面也是誰也不服誰呀?只要地方上面分權失去了一個權威進行統治的話。

    地方可不會安分守己,他們更多的是想把自己成為統治者,因此增加的是什麼,內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尤其是地方上面那些已經權力到達巔峰的地方行政長官,誰不想往上爬,誰不想讓自己的勢力成為老大,誰不想自己當老大!不算自己不當老大,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那好這種問題永遠都避免不了,國家不統一,何談去發展的。

    接著第三個問題也就誕生了。

    經濟!經濟囊括的方面有很多,並不是單指商人做生意所創造的那些GDP,而是指人民老百姓的糧食生產,土地買賣等等不同的方面,這些東西也可以被稱為經濟。一旦發生戰爭,地方豪強並起地方上面想要打仗,光靠那些老百姓從他們身上薅羊毛,這怎麼能夠老百姓也是人也要自己吃飯,也會反抗你們地方政府,所以這個時候地方政府會依靠那些小的地主豪強。

    狼狽為奸,這個時候狼指的就是這些地方政府,被指的就是這些地主豪強,一個有軍事權利,但是苦於沒有糧食沒有財富,而另外一個有財富有糧食,但是苦於沒有權利,雙方之間一拍即合,然後受苦的是誰,老百姓。

    土地兼併之風,這個時候成為了這些地方政府拉攏地主豪強的一種手段,農民手中的土地不斷的被收割到了這些地主豪強的手裡邊,農民成為了劉明,劉明是最容易生產糧食並且最容易打理的,只要給他飯吃,他馬上給你生產糧食!甚至連命都可能給你。

    漸漸地地主豪強成為了政治上面的主要聲音,地方政府越來越與中央離心離德。

    這種土地兼併勢必會造成窮人越窮,富人越富,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而平攤到大多數人手裡的財富越來越少,人們吃不飽飯最後會造成什麼情況?

  • 11 # 清水空流

    確實如此,這就好比一個壯漢正在奔跑途中,一個板磚下去,這個壯漢就趴下了。雖然給搶救過來了,但從此以後就步履蹣跚。幾年以後就死亡了。但這裡又必須指出的是,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朝的國祚不可能達到近三百年。可以說,安史之亂變相地延續了唐朝的壽數。

    安史之亂前後歷時八年,最終導致藩鎮割據,中央政府衰弱堪,安史之亂的發生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產,大量的土地兼併使得唐朝實行的租庸調製無法繼續無法繼續實施。無法養軍隊裡了,只有採取募兵制。這樣就讓地方節度使有條件控制軍隊提供了便利。而且唐朝在軍事上始終是擴張態勢.當他的軍事實力與的經濟能量、財政能量無法不匹配的時候,國家就只有“破產“。唐朝的國力、財力均不如前隋,但軍事征服卻大大高於隋朝。這是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亂不僅是唐朝的轉折點,也是華夏從開放轉到保守,從擴張到收縮,由尚武到崇文、由張揚到內斂的轉折點,也是中國社會轉型的轉折點。關鍵在於國家信心由積極向上,自信豁達。變得沒有了進取心,保守和“無知”。文人士大夫和官僚階層徹底控制和管控了上層。這才是安史之亂給華夏帶來的最大傷害。而就唐朝自己而言,是唐玄宗自開元以後外重內輕的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兩宋是守內而虛外。唐朝則是守外而內,所以安史之亂由邊境往裡打,長驅直入一年多兩京(洛陽和長安)便相繼失守。

    而唐玄宗時期有兩大軍事集團,一個是安祿山兼任三地節度使,一個是王忠嗣節制四鎮節度使。但唐玄宗將王忠嗣處死以後。造成安祿山一家獨大無人制約。而且安史之亂以後,唐對其疆域的控制力和對地方管理基本失控。安史之亂直接終結了唐朝的輝煌盛世,確確實實是唐興衰的轉折點。

  • 12 # 不倒翁

    使唐朝走向沒落的一安史之亂

    唐朝經過李世民,武則天的精心治理,逐步繁榮昌盛起來,是唐朝比較穩定發展的時代,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前半期,這百十年來達到頂峰,可以說唐玄宗就是唐朝從極盛走向衰落的分水嶺。

    唐玄宗經過兩次政變成為唐朝最高統治者,前半期勵精圖治使唐朝繁榮昌盛,後半期荒淫無恥貪圖享樂,懶得管理國事,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三個壞人,終於把唐朝敗壞了。

    唐朝朷年李世民實行了府兵制,這個制度利於當時的社會發展,到了唐朝中葉,府兵制名存實亡,唐玄宗把府兵制改為了募兵制,從提高軍隊戰鬥力上發揮了極積作用。為了對付邊境的少數民族對內地侵擾,設立了藩鎮,開始還具有極積意義,比如制定兵額,任命官員,後來擴大了藩鎮的權力,軍政財賦人事,中央政權對藩鎮的控制越來越少,從名義上藩鎮還承認唐政權,實際上對節度使沒有利益的他們就不會執行,再後來就成了實際的國中之國,唐玄宗實際上給個別有野心節度使建立了實現野心機會。

    安祿山是一個胡人混血兒,早年在節度使張守珪手下當兵,此人極其兇殘,常用陰謀詭計捉一些少數民族的人來獻功。此人又極善於溜鬚拍馬,曲意奉迎,每有京城來的官員他都會重重賄賂,這些人到京城就會說安祿山的好話,就連奸相李林甫也在玄宗面前說安祿山的好話,時間一長,唐玄宗覺得安祿山能幹,就任命他為平盧節度使,安祿山進京會送給楊貴妃大批的珍奇古玩,並無恥地楊貴妃為母親,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隨後又被任命河東節度使,范陽節度使。三鎮節度使管理的地方大約是遼寧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一大部分,當時唐朝的軍隊大約是49萬多人,安祿山管轄的大約18萬多人,佔三分之一還多,安祿山多次進京看到了唐玄宗的窮奢極欲和昏憒,經過長達十年的準備,舉兵反叛,幾乎沒遇到象樣的抵抗,就佔領了東都洛陽直逼潼關。嚇得唐玄宗連夜倉惶出逃,就有了馬嵬驛之變唐肅宗靈武既位,一場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了長期的動盪。

    安祿山有狼子野心,到處燒殺搶掠,把老百姓推到了戰爭深淵。安祿山只知學唐玄宗的享樂,並不知如何治理國家,他攻進洛陽就自稱大燕皇帝,儘管眼瞎了也還不忘享樂,上演了一場兒子殺老子,老子殺兒子互相攻殺,給唐朝造成了極大的動盪,給老百姓造成了傷害。

    唐玄宗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相而且長達十九年,李林甫其人,一切順從唐玄宗,壓制賢能聚集財富,在治理國家方面毫無建樹,李林甫之後是楊國忠(本名楊釗,系楊貴妃遠房哥)根本不懂治國理政,只知溜鬚拍馬唐玄宗,最終使唐朝陷入安史之亂。

    唐朝走向沒落自有他的客觀規律,但唐玄宗荒淫無恥少裡國事。藩鎮林立,安祿山坐大,唐玄宗不以為然。任用壞人李株甫楊國忠,也是唐朝沒落的主要原因。

    唐玄宗之後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對地方的控制權越來越削弱,雖然是平叛對割據勢力也作了妥協,多用叛將作節度使,真是黃鼠狼下了一窩小老鼠,一窩不如一窩了。

  • 13 # 抱朴翁a

    唐開國明君李世民歷朝歷代都奉為賢明之君,但只是當世之明。唐制下的地方節度制度卻為嗣後的藩鎮割據埋下了隱患。於天寶的安史之亂為爆發點,出現了盛極而衰且再難恢復。形式與漢初的八王之亂相似;軍隊指揮權分散於各藩王,各藩王擁兵自重,中央集權尾大不掉,被地方政權所挑戰甚至被殘滅。這是皇權政治所繞不過的坎兒,並非漢、唐所獨有,甚至辛亥亡清也有北洋軍閥割據,互相觀望,不能合力剿滅革命黨人的因素。人類歷史是隨社會文明和生產力發展而不斷髮展變化的,這種變化是水到渠成的。人類自走出叢林進入農耕文明便有了皇權政治,一俟進入工業文明也就拋棄了皇權政治,這種發展變化是隨社會舊的矛盾的解決、新的矛盾的產生並得到再解決而水到渠成的棄舊迎新的。這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不獨漢、唐。

  • 14 # 慢談詩詞

    唐朝歷史一共289年,唐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但是一場安史之亂卻讓大唐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被逼退位,唐肅宗上臺執政,之後雖苟延殘喘150年,但是一直沒能恢復到開元盛世的局面,究其原因,無外乎這幾點。

    戰爭導致社會混亂,國庫空虛。

    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整個黃河中下游流域,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安史之亂打了八年,耗盡了錢財,朝廷還需要用錢去安撫那些沒造反的節度使,因為中央的部隊已經被打得差不多了,只能靠節度使去打節度使,國庫嚴重透支。

    安史之亂導致藩鎮割據

    安史兵變雖然平息,但接著出現的是中央政府威信衰落和藩鎮割據的新局面。

    割據的形成,由於安史手下若干當節度使的大將,在投降中央政府時,仍握有強大的武裝部隊和重要據點。

    大亂之後,皇帝和宰相戰戰兢兢,不敢隨便調動,命他們繼續擔任原職如故,只求表面順眼,維持統一的表面。

    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力減弱,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這些方鎮有的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有的不入貢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沒有終止。

    農業生產的賦稅剝削加重

    那時候畢竟是農業大國,經濟的支柱就是農業生產。

    但是由於戰爭,百姓們流離失所,大量的勞動力流失,國家的稅收就大大減少了,但是國庫也是非常空虛,不得不增加稅收。

    賦稅加重使得農民和統治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為了一口吃的,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雖然很快就被鎮壓看,但也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邊防空虛,吐蕃等國趁亂而起

    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失去了對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的控制權。

    安祿山兵變後,中央把西部邊界的軍隊調回中原,邊界空虛。

    吐蕃乘勢而起一路東進,攻陷了唐朝不少州城。

    大唐軍隊節節敗退,河西走廊和西域,最後終於全部淪入吐蕃王國和回紇汗國之手,

    數十年後,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

    綜上所述,唐王朝安史之亂以後,內憂外患同時爆發,國力再難恢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日“立春”,除了吃蘿蔔“咬春”,還吃點啥好?養生重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