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無奈的傷566

    秦國雖落後,但面臨滅國之戰也會來一個魚死網破,魏國雖能取勝,但也只是慘勝,只怕再也沒有能力稱霸山東六國了。

  • 2 # 文青聊史

    我字多,看我!這其中牽扯得比較多,但是總結下來就是成也三晉敗也三晉。

    春秋戰國的劃分線就是三家分晉之後各自成為諸侯,最終根據實力排名有了七雄,而後來七雄之一的秦國統一了其他六國就宣告戰國的結束,其實早在戰國之初最強大的國家不是秦國而是魏國。

    這是因為三家分晉之後魏國所得到的領地並沒有趙國多但是卻位於中原,魏國的大梁城走出了一個又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人物,如商鞅、張儀、吳起等人,並且在具有地理優勢的基礎上,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最終使魏國逐漸強大,而關於為什麼魏國不在鼎盛時期擊敗秦國,這其中的淵源就比較多了,我們來細看:

    差一步滅秦

    魏國實力大漲之後自然是需要擴充自己的領地,一眾小國自然瞧不上,於是就看上了位於西邊的秦國,因為秦國此時因為政治上的一些原因導致內部混亂,所以魏文侯抓住這個時機任用吳起進攻秦國,秦國慌亂之下自然敵不過魏國,最終被魏國佔領河西之地。

    事實證明魏文侯確實是一代雄才,在佔領河西之地後並沒有讓吳起強行鎮壓,而是選擇仁政讓當地的百姓和軍隊歸順於自己,於是河西之地並沒有出現暴亂的情況,魏文侯就以此地為據點不停的對秦國發動進攻,同時還建立學派吸引秦華人才到魏國。

    此時的秦國已經岌岌可危了。

    幫助盟友,停止攻秦

    三晉之國的抱團取暖成就了魏國這一個霸主,作為老大哥自然不會對兩個小弟坐視不管的,在趙敬侯時期趙國的國力已經衰弱得非常厲害,千乘之國的中山國都能威脅到趙國,於是魏國就派出部分軍隊支援趙國,趙國的危機得到解決。

    雖然南韓和鄭國常年有戰爭,但是後來鄭國請來了宋國作為幫手,南韓也叫出自己的老大哥魏國來幫忙,魏國當然是義不容辭,再派出部分軍隊支援南韓,南韓的問題也得以解決,但看似魏國逢戰必勝,但是多次的援助對於魏國的損耗也是極大,以至於漸漸疏忽了對於秦國的管控讓秦國有了發展的機會。

    不僅是如此,在幫助兩個小弟的途中魏國也沒老實,幫助他們解決完問題之後就順走了幾塊土地,這自然讓其他兩個國家不滿,所以就為後來的內鬥奠定了基礎。

    聯盟內鬥,魏國崩盤

    因為吳起的才能而導致朝堂之上的公叔座對於吳起的不滿,最終誣陷吳起致使吳起逃往他國,沒了主將的攻秦軍隊自然退回,魏國親自放棄了一次最佳的機會,如果知曉後來是秦國統一六國不知魏武侯作何感想,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為了控制秦國,魏國將流落在外的秦獻公送回秦國,秦獻公就按照約定不攻打魏國,於是兩個表面交好,魏國開始攻打東方的國家,為什麼說是表面呢?因為秦獻公為了防止魏國過於強大,特意幫助趙國打壓衛國,而魏國不願看到這樣的現象就打壓趙國保護衛國,最終聯盟宣告破裂。

    但是魏國早年的多方誘敵導致他國的不斷報復,最終再次跟韓趙兩國聯手,但是此時已經不是魏國的天下了,其他國家在魏國單兵作戰的日子中迅速發展,經過一系列的變法從而超過魏國,以至於魏國莫名其妙的就從誰都打得到現在誰都打不過,再回首看秦國,早已經把他們甩沒影了。

    總結

    魏國確實有良好的基礎,但是這基礎是建立在三晉聯盟之上的,但是魏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離開聯盟看來私心太重,雖然最終三國又再次聯盟但是時機已晚,只能說魏國成也三晉敗也三晉,有著最好的手牌最終卻打得最爛。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打魏國這副牌?

  • 3 # 煮酒聽史

    隨著春秋末期趙、韓、魏三家分晉,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來臨。而在戰國時代的初期,魏國憑藉著率先變法的優勢,成為戰國初期的唯一霸主。

    而在魏國的西邊,則是秦國。秦國在春秋初期才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為諸侯,可以說實力很弱。且秦國的地盤位於戎狄交匯之處,生存艱難,文明落後,這也是為什麼山東六國看不起秦國的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魏國如此強大,秦國如此弱小,魏國為什麼不乘機將秦國消滅了,以至於被秦國後來居上,直至一統呢?

    魏國一家獨大,但也強的有限,滅秦國容易,自保難

    魏國稱霸的時間節點在戰國初期,戰國初期,趙、韓、魏三家的關係不說友善吧,至少是屬於同一聯盟的。

    本來秦、燕、楚這些老牌大國就對三家分晉的事情非常不滿,因此戰國初期的局勢與其說是魏國一家獨大,但不如說是老牌諸侯國和三晉聯盟二級分化的格局。

    一旦魏國憑藉著魏國強大的國力強行滅秦,那麼燕、楚等國必然不會袖手旁觀。甚至三晉聯盟內部都會出現瓦解。

    大家都知道,戰國中後期所發生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山東六國合縱和秦國連橫展開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秦國一家獨大。

    同理,魏國這裡也是如此,甚至還不如。畢竟戰國中後期,秦國能夠據守函谷關,而魏國可是一馬平川的四戰之地。

    因此,魏國一旦出手滅秦,那麼他離滅亡也不遠了。

    秦國太窮,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

    秦國一開始只是為周王室養馬的,因為養馬養得好,所以被賜了一塊封地。但是此時的秦國並不是諸侯,只是周王室的附屬國。直到周平王東遷以後,秦國才因為護送有功被封為了諸侯,並被賜以岐西之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周平王名義上是將岐西之地賜給了秦國,倒不如說是因為岐西之地被犬戎糟蹋了以後,周天子看不上了,才將他賜給了秦國。這個地方唯一的特點,就是窮。

    又因為秦國四周都是和犬戎交界的,因此秦國不僅窮,還文明程度不高。對於這麼一塊地方,當時爹魏國還真看不上。

    另一方面,當一個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往往能夠爆發出超出往常的力量。長平之戰以後,趙國國內青壯年皆死,但是卻在接下來的邯鄲之戰中大敗了秦國。樂毅廉頗齊國七十餘城,齊國幾乎滅亡,只剩下了兩座城池。可就是這最後兩座城池,燕軍卻遲遲攻不下,以至於被齊國逆風翻盤。

    戰國中後期的秦國,是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滅一個只剩下邯鄲城的趙國尚且無法獲勝,更何況實力差距沒有這麼懸殊的戰國初期的魏國和秦國呢?

    由此可見,魏國雖然強大,可以輕鬆擊敗當時的秦國,但是距離徹底滅亡秦國,卻相差甚遠。

    結束語

    戰國初期的魏國,既沒有滅秦的實力,也沒有滅秦的必要。

  • 4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戰國初期魏國的確實力強盛,是當世霸主。不滅秦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秦國處於西部蠻夷之地,從來就不是魏國的戰略重心。秦國想東進,是因為東進才能有更大的發展,魏國若是西進,可就得不償失了。

    最主要的是,誰能想到秦國竟然能夠一掃六國統一天下呢?別說戰國初期想不到,中期也沒人敢這麼想,後期局勢比較明朗了,秦國成為超級大國,有一吞天下之勢,諸侯們想什麼不重要了。

    而且,魏國雖強,實際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別說滅秦,滅更小的國家都容易引起諸侯們的干涉。

    周武王大封諸侯時,本來是沒有魏國的,但公元前376年發生了一起大事件,三家分晉。作為晉國大夫的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當時周王室已勢弱,在位的周威烈王承認了韓、趙、魏的合法性,正式封他們為諸侯,這三個國家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後世以此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韓、趙、魏加上原有的秦、齊、楚、燕,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

    因為同出晉國的原因,韓、趙、魏剛開始的時候關係挺好,守望相助,同心協力站穩腳跟。魏國正是在韓、趙的支援下才迅速發展為強國,稱霸諸侯。但是,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友情,只有永恆的利益。

    魏國強大之後,對韓和趙就沒有那麼客氣了,以大哥自居,侵犯了南韓和趙國的利益,兩國心存不滿,趙國首先與魏國決裂,兩國互相攻伐,你來我往打得不可開交。

    魏惠王在位時,趙肅侯聽從蘇秦之言,對魏國發動攻擊,給魏國造成沉重打擊。在這裡要重點說一下趙肅侯,他是戰國時的牛人,不但與魏國為敵,還與楚、秦、燕、齊交惡,在各國輪番攻打下不落下風,成為北方霸主。

    趙肅侯死後,其子趙雍繼位,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新君初立,趙國政局不穩,魏惠王趁機聯合楚、秦、燕、齊四國以會葬為名,各出精兵前往趙國,意影象瓜分晉國一樣分了趙。

    (趙武靈王)

    但趙武靈王也很厲害,直接列出重兵,以迎戰的姿態迎接各國使者。魏惠王見無利可圖,只得打消了計劃,並重新修復與趙國的關係。但再怎麼彌補,都不能回到以前。

    在這起未成功的陰謀中,魏國與秦國是一夥的。他們的結盟也不怎麼牢固,時戰時和很常見。

    另一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下,趙國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逐步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魏國更不敢輕舉妄動。為什麼呢?因為魏國若是全力滅秦,國內必然空虛,這就等於送到嘴邊的肥肉,趙國不可能不吃。

    何況,魏國周邊虎視眈眈的不只有趙和秦,還有韓和齊,跟較遠一點的楚國也不怎麼對付。魏國若是露出破綻,到時候就不是秦國被滅的問題,而是魏國被分的問題。

    哪個國家都不願意魏國繼續強大,魏國打趙國,諸侯就“圍魏救趙”,魏國打南韓,諸侯就“圍魏救韓”。這也是出於國家利益,魏國地處中原,只要一擴張,對周邊國家就是種極大的威脅。所以大家不約而同的壓制魏國的發展。

    魏惠王在位前期,魏國最為強盛,是六國中除了楚國之外第一個稱王的國家。但哪怕是在最強的時候,魏都打不過齊,尤其馬陵之戰,魏軍損兵折將,輸得很慘,國勢從此衰弱,自保都難,更別說滅秦。

    不過,哪怕各國不干涉,魏國舉全國之力也未必能滅秦。秦國有個顯著的特點,又窮又悍,打下來不一定能得多少戰利品,打不下來就等著被瘋狂報復吧。

    當然了,魏國如果有滅秦的實力,也不會費那力氣滅秦,只會滅韓或趙、齊,因為就地緣政治學來說,秦國太偏了,在魏國眼裡是和楚國一樣的蠻夷之地,沒有攻取的價值。所以秦國從來不是魏國的目標。

    秦國則相反,想要東進就必須打敗魏國,因而一直和魏國死磕。陰晉之戰中,秦國出兵50萬討伐魏國西河郡,結果被郡守吳起率領5萬魏軍打敗了。

    此戰造成兩個後果,第一是魏武卒天下揚名,第二是諸侯卑秦。魏國自此更是輕視秦國,從未以秦國為大敵,各個國家也都看不起秦國。

    秦國深以為恥,痛定思痛,埋頭髮展。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強盛起來了,但諸侯的這種觀念也沒有太大改變。等大家發現秦國勢頭太猛時,已經遏制不住了。

    總之,魏國作為霸主時不滅秦國,一方面是因為滅國之戰沒那麼容易,另一方面是因為西進滅秦不符合魏國的發展路線,沒那必要。

  • 5 # 遊歷往事

    在歷史上的戰國初期,魏國是當時綜合國力最為強盛的一個國家。但是他們卻沒有一舉將秦國殲滅,這才有了後來秦國一統六國的局面。說到秦國和魏國之間的關係,還略有些複雜,他們之間的各種糾葛還延續了春秋時期秦晉兩國的關係。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瞭解到的秦晉之好。但是如果我們從整個春秋時期的大環境來看的話,秦國跟晉國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仇人。在趙國,南韓和魏國分晉國的時候,魏國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今天的晉西南地區,所以在戰國時期的晉國也指的是魏國。

    既然秦國跟魏國存在了這麼一段利害關係,那麼作為戰國初期最先成為強國的魏國,在稱霸中原地區長達100年之久的他們,為何不直接將秦國一舉殲滅呢?

    首先,魏國處在華夏的心腹地區,也被稱之為戰爭之國,所以他們並沒有辦法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攻打秦國,比如說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戰爭,圍魏救趙,實際上就是因為魏國的地緣政治環境所造成的,而秦國在這個方面就沒有可擔心的地方,沒有哪一個諸侯國能在戰略上實現圍秦國就魏國。所以說魏國根本沒有辦法去攻打秦國,如果他們去攻打秦國,那麼其他的諸侯國很有可能在此時趁虛而入,在背後捅刀子。最後魏國的結果也不堪設想,在受到東西兩大諸侯國的輪番攻打之後,他們也會徹底喪失中原霸主的地位。

    其次,跟經濟較為落後的秦國比起來,魏國更傾向於佔領東方的土地,所以將國家的戰略重點都投向了東方的平原地區,就好比現在國家面臨了一個選擇,你要去攻打一個國家,一個是窮的國家,一個是富有的國家,你會選擇去攻打哪一個呢?想都不要想,肯定是去攻打富國。秦國當時的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閉塞,與東方各國比起來交通不便,而且其國家的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比較落後於東方的諸侯國,所以他們也不願意將開疆擴土的重點放在此地,而是放在了東方更為廣闊的平原地區,那裡的土地非常適合耕種,交通也非常便利,手工業,商業的發展都非常的快速。

    再者說,雖然相比於東方的繁榮國家來說秦國還是比較落後的,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並沒有那麼容易就會被摧毀掉。在秦國進行商鞅變法之後,憑藉著厚實的底子,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魏國雖然說是得到了非常重點的地區,但是畢竟是與三個國家瓜分的晉國,從人口和土地面積來說,都不能夠跟之前的晉國相提並論。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時的政治環境是晉國三分,這大大削弱了魏國的實力。

    如果說魏國當時滅掉了秦國的話,其他諸侯國勢必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出兵進行干涉,在國家處於分裂狀態時,每一個諸侯國都非常懼怕一個國家過於強大而打破了天下均衡的局面,這也是三國時期劉備跟孫權聯合起來的原因。戰國時期也是一樣的道理,當年齊國圍魏救趙就是怕魏國過於強大,威脅到自身的發展。到了戰國的中後期,東方的6個國家聯合起來一起討伐齊國,也正是因為齊國在滅了宋之後國家的勢力達到了巔峰,從而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恐慌,而這一切就是為了房子,有一個國家過於的強大,所以如果魏國想要滅掉秦國的話,那其他的國家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其實這背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戰國初期的魏國綜合國力雖然說非常的強大,但是也沒能夠到一國獨大的地步,他們確實處於中原地區的霸主地位,實際上也是繼承了春秋時期晉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並不是由自己一步一步打拼出來的,如果我們檢視整個春秋歷史的話,就會發現其實是晉國和楚國兩個國家在爭霸中原,而其他的諸侯國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稱霸的時間都非常的短暫,但魏國卻沒有繼承晉國的疆域與實力。為了能夠維持自己大國的地位,免於被其他的諸侯國討伐,所以在戰國初期他們也只能夠與韓,趙兩國相互聯盟。所以說從實力上來說他們是不具備的。

  • 6 # zdwhly

    龐涓的戰略是聯三晉以滅秦 因為秦當時被視為蠻夷這個戰略比較好實現 再加上吳起守河西時屢次重創秦 魏惠王的策略是滅韓趙以復晉 魏攻破邯鄲引起齊秦諸國恐懼 紛紛與魏國開戰 龐涓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中走向滅亡

  • 7 # Allen146769238

    有前車之鑑啊!楚國的復仇者聯盟,在吳國集合對楚下了幾年的局,做足了功夫。眼看就要在秦軍到發兵之前成功,結果被越國偷襲。

  • 8 # 龔柳輝

    魏國是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諸侯國,確實有能力消滅秦國。

    但是,春秋五霸剛剛結束,戰國時期剛剛到來,這個時候還存在周天子的餘威。

    魏國是不能隨便滅掉一個諸侯國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其一、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儘管你魏國很強大,但是要真正的滅亡一個國家,這在戰國初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可能會引來齊國、趙國等強國的出兵干涉

    比如齊桓公就是透過“尊王攘夷”的方式,來懲罰一些不聽話的諸侯國,但是他並不是以消滅一個國家為目的。而且儘自己的能力去恢復被滅亡的諸侯國。

    只要周天子還存在,周朝仍然還是表面上的諸侯共主,各國還是要服從周天子的。

    比如三家分晉的時候,趙、魏、韓三國的國君,還是要接受周天子的冊封。也就是說各個國家之間可以打來打去。

    但是真正要把一個國家給滅了。這就會引起別的國家的干預。

    所以戰國初期,很多國家的戰爭,都是透過割地賠款的形式來解決衝突問題。魏國事實上已經佔領了秦國的很大一部分土地,比如秦國的河西地區。

    在吳起駐守西河郡的時候,在公元前389年,秦魏兩國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特別是為爭奪陰晉城,秦兵50萬被5萬魏軍打敗,此後,吳起又在武城擊敗秦軍主力。

    從此秦軍一蹶不振,魏國完全有機會滅掉秦國,可是魏武侯卻突然撤掉了吳起的軍職。

    可以看出,魏武侯的目的還是為了掠奪秦國東部地區的肥沃土地而已。

    其二、秦國被認為是偏僻落後,而且有點野蠻的國家,不值得魏國去全面佔領和費力經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秦國被認為是偏僻落後的國家,這些地方是地廣人稀,經濟落後,而且存在很多不開化的民族。落後的秦國被魏華人認為是不開化的野蠻的地方。

    魏國正處在中原地區,被認為是禮儀之邦,所以對魏國來說,能夠佔領秦國東部的發達地區,它就已經心滿意足,根本就無意去經營秦國的西部地區。

    而且,就算佔領了這些地廣人稀的秦地,也沒辦法在那個地方建立起牢固的統治。

    因為秦華人比較擅長騎射,秦國的騎兵比較強大。儘管他們不擅長攻城略地,但是野戰能力很強,魏軍也不可能徹底的消滅這些秦軍。

    總而言之,魏國沒有藉口來消滅一個諸侯國。當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儘管魏國很強大,但是要真正的滅亡一個國家,這在戰國初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可能會引來齊國、趙國等強國的出兵干涉,這樣就會得不償失。

    所以從道義和實際利益來說,魏國都沒有必要把秦國給滅了。

  • 9 # 公子無忌shy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戰國初年,魏國強大的時候,即使沒有滅掉秦國的想法,恐怕也有佔領關中的企圖,但是諸侯列國和秦國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呀!

    春秋魏國在魏文侯魏斯在位時期,國力強盛,攻佔河西之地。魏國依靠三晉同盟之力,國力達到鼎盛。

    魏國在國力鼎盛的時候,為何沒有趁秦國虛弱,一舉滅掉秦國,解除後顧之憂呢?

    核心原因是,魏武侯繼位後,魏國國策的轉變,內外矛盾令魏國失去擴張的良機。機會稍縱即逝,秦國也很快從任人宰割的局面恢復過來,魏國失去滅秦的機會!

    魏國侵奪河西,是晉國收復故土的傳統思維

    春秋早期,秦晉兩國在河西之地並不接壤,河西高原上有一個小國,名叫少梁國,這個國家在很多電影中出現,但是位置和時間大部分都不對,比如劉德華的“墨攻”,成龍的“大兵小將”。

    在秦國、晉國等國瘋狂擴張的時候,秦國滅掉了少梁國,但秦國並沒有把這塊戰略價值不高的土地當回事。沒過多久,晉國進兵河西迅速吞併河西之地,在此築城防守,同時不斷向北擴張,勢力延伸到了河套地區,擁有北地、上郡。

    秦國猛然發現,自己這位晉國做了一鍋好飯,突然醒悟過來,河西對稱霸中原沒啥用,但晉國用限制自己一來一個準,如同一把尖刀頂在自己的心窩上,河西之地就成了秦國曆代垂涎的土地了,也成為秦晉攻伐的關鍵了。

    不過晉國擴張的好景不長,晉獻公因為廢太子申生,國內出現儲位之爭。秦穆公以送公子夷吾回國爭國君之位為條件,要求把河西割讓給秦國。

    晉惠公滿口答應,但是一回國就不認了,後來多次對秦國背信,趁秦國災荒攻打秦國。但是被秦國胖揍一頓,晉惠公還被俘虜了,秦國趁此機會逼迫晉國割讓河西之地。

    秦國和晉國在河西結下難解難分的冤仇,之後一百多年,晉國的目光都在中原地區,無暇西顧。三家分晉後,不久魏斯出任晉國執政,加強三晉聯盟,勢力膨脹的三晉急需找人幹仗,來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作為執政的魏文侯,為了魏國的地位,首先將目標鎖定為西方的秦國,在公子擊和吳起的兩次攻伐下,徹底佔領河西之地。

    其實從攻佔河西后,以魏國為首的三晉,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原,最為兩百年霸主的晉國,他們可能並沒有把西方的秦國當回事。奪回河西可能一方面是保持進攻態勢,解除秦國對三晉的背後騷擾,另一方面,秦晉之好成煙雲,作為霸主怎麼能有割地的歷史呢,尤其是河西距離魏氏的封地這麼近。

    魏武侯用人不當,吳起被迫離開,魏國國力從頂峰開始衰落

    公元前409年,魏軍在吳起的率領下,全取河西之地,建立西河郡,經翟璜推薦,吳起出任西河郡守。

    吳起在西河郡,大力推進西河學派發展,改革魏國軍制,建立魏武卒制度,魏武卒巔峰達五萬兵力,戰力強盛,同時修築河西防禦體系,抵禦秦國。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發兵五十萬,企圖奪回河西之地,與吳起率領的五萬魏武卒、五百乘戰車、三千騎兵在陰晉展開大戰。

    兩軍交戰,吳起率領裝備精良的魏軍,猛攻裝備簡陋的秦軍,秦軍迅速陷入混亂,被魏武卒多次反覆擊穿陣型。秦國精銳的數千輕車部隊,還沒有擺好陣勢,投入戰鬥,秦國大軍就潰敗了,被自己的步兵衝得七零八落。

    陰晉之戰後不久,在吳起準備再度起兵,攻打秦國時,魏國內部出現了相位之爭。魏國貴族出身的公叔痤,透過設計吳起,登上相位,令魏武侯逐漸疏遠吳起,吳起害怕被殺,逃到了楚國。

    魏國能從一個在晉國內部都是二流角色的勢力,成長為戰國初期的霸主,根本原因在於魏武侯改變了魏文侯時期,用人唯賢,不問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治環境。

    但是魏武侯繼位後,卻改變了這種政策,開始回到了任人唯親、任人唯貴的春秋老路上。因為大量貴族出身,能力不行,內鬥一流的貨色在朝堂出現,吳起這些出身一般,能力強悍的人才都被擠走了,從此魏國的霸業從頂峰就開始衰落了。

    三晉聯盟的瓦解,魏國陷入內外交困的戰爭泥潭

    首先,晉國的春秋霸業是以入主中原為主的,從晉國分裂的趙、魏、韓三國都想逐鹿中原。但是由於三家分割晉國領土時,魏國和南韓更加靠近中原,趙國處於山西和河北北部,距離中原較遠。

    三晉聯盟在中原與楚國、齊國交鋒,屢戰屢勝,問題是好處都讓南韓和魏國獲得了,趙國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當時定都晉陽的趙國很著急,就想把都城遷到靠近中原的地方去。

    但是趙國曾經是三晉的老大呀,魏斯好不容易擠掉趙國,把魏國帶到老大,自然不願意看到趙國再度強大,那魏國不尷尬了。於是魏文侯、魏武侯兩代國君總是明著暗著打壓趙國,阻撓趙國遷都分享中原的利益,這樣三晉內部就有不和諧的聲音。

    不久趙國不惜與魏國撕破臉,直接遷都邯鄲,管你反對不反對,老子幹就完了。魏武侯也是暴脾氣,老子不慣你這壞毛病,正好趕上趙國公子朝反對遷都,與趙成侯爭奪君位,魏武侯果斷出兵幫助公子朝攻打邯鄲,結果公子朝戰敗了,魏武侯願望落空,趙國也不跟魏國玩了。

    魏國老欺負別人,自己也有遭遇的時候,魏武侯去世後,他的兒子魏惠王即位,但是這沒完,趙國、南韓有樣學樣,支援另一個兒子公子仲綬與魏惠王爭位,兩國聯軍在濁澤之戰打敗魏軍。

    將魏惠王圍困在軍中,眼看魏惠王朝不保夕了,但是趙國、南韓意見相左。結果任性的南韓連夜撤走了,趙國無力獨自對抗魏國,也撤走了。到這個時候,三晉聯盟已經名存實亡,保持著聯盟的關係,但是內部爭奪異常激烈,同時齊、楚等國不斷在外部威脅,魏國已經陷入內外交困中了。

    秦獻公即位,力圖改革,強大秦國

    陰晉之戰後,魏國沒有抓住機會攻滅秦國,很快秦國就讓魏國失去欺負他的資本了。戰後五年,秦華人殺死秦出公,迎立贏師隰為國君,是為秦獻公。

    流亡魏國二十九年的秦獻公即位後,學習魏國的強國經驗,遷都櫟陽,拜託奴隸主控制。擴大商業活動、抽取營業稅,編制什伍戶籍制、實行連坐維護治安,推廣縣制、加強國君權力。

    秦獻公的勵精圖治,埋頭改革的政策,讓秦國國力逐漸強大,軍隊的戰鬥力也提升得很快。經過近二十年的改革,秦國已經不是那個任人欺負的西垂弱國了。

    公元前364年,率領秦軍攻打魏國,以奪回河西失地為目標,一直打過黃河,深入到了魏國河東的石門腹地,斬首魏軍六萬人,這是秦國前所未有的勝利。從此以後,天下再也不敢小看秦國,魏國更是已經沒有能力滅秦國了!

    總體來說,魏國失去滅亡秦國的機會,這是魏國的整體國策決定,他們的目標一直都是繼承晉國霸業,稱霸中原,為此三晉陷入長期內耗中,魏國、南韓相繼失去強大的機會。

    其實這也是三家分晉帶來的必然惡果,回想晉國四卿的爭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殘局。趙、魏、韓三家的戰略眼光給智瑤提鞋都不配,但是他們卻獲勝了,找誰說理去。

    晉國霸業的精髓從來都不是一頭扎進中原而不能自拔,趙國、魏國、南韓三個國家卻樂此不彼,自以為繼承了晉國的傳統。

    晉國從河東一隅,吞併四周列國和戎狄,地跨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是以先吞併周邊,強大自己,再圖霸業的戰略佈局。

    三晉沒有一個有這樣的佈局和頭腦,卻妄圖染指中原,一步步被耗盡國力,被秦國滅亡,但凡有一個有智瑤的眼界豈能讓秦國囂張!

  • 10 # 書生閒談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魏國不是不想滅秦,是代價太大,當然魏王也沒有那個雄心,他只想徐徐圖之,當戰國七雄裡的霸主,還有一個原因是楚國對魏國虎視眈眈,滅秦風險太大,魏國的國力還不能獨霸天下,也就沒有滅秦國的實力。

  • 11 # 白馬雲霆

    第一,魏國在猛也還沒有強大到能憑一國之力滅別的國家……其二:東方其他國家也不是好惹的,他們不會做事不理任由你一家獨大。其三:是方針(遷都大梁),魏國不會去啃一塊不毛之地而放棄中原肥沃之地。(商鞅變法之後秦地沃野千里那是後話)

  • 12 # 小文章大視野

    從三方面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魏國中原稱霸的戰略選擇。大家開啟任何一副戰國時期的地圖便可以發現,魏國地處中原,西鄰秦國,東接齊國,北抵匈奴,南御楚國,中間又與韓趙兩國交織在一起,甚至領土,也是分為東西兩塊。可以說,魏國是佔據了中原腹地,底子厚,有發展的基礎。正是出於地理位置的考慮,魏國選擇中原優先,稱霸諸侯的戰略。出於這個選擇,魏國雖然對秦國一直持打壓態度,但卻沒有滅秦的舉動,當然,從實際上來講,魏國雖然經戰國初期的變法中一躍而成為頭號強國,但其國力還不足以支撐其在中原爭霸的同時,還開展滅秦之戰。這是戰略取捨問題。

    戰國七雄

    第二,戰國局勢的均衡一旦被打破,其後果可能導致魏國危局。當時的戰國,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諸國無一心,七國無獨強”。意思就是說,大家對眼下七國並立的局面很滿意,並沒有想要重新歸於一統的思想趨勢,而且七國之中,沒有哪一國實力絕對凌駕在其他列國之上,展開滅國大戰,這邊是戰國初期以及中期的一種政治上的均衡。憑當時魏國的實力,確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壓制秦國,甚至可以說,滅掉秦國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如此一來,魏國的領土便急劇擴大,幾乎佔據天下之半,這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容忍的。而且,魏國滅秦,所付出的代價是無法估量的,軍隊調動,物資轉運,轉瞬之間,便會導致府庫空虛,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恢復的。一旦列國趁此機會圍攻魏國,魏國便有亡國之危。

    魏國的特種兵——魏武卒

    第三,魏國君臣的失誤,以及秦國抓住時機力圖發展。其實,在局勢還沒有明朗之前,魏國無需滅秦,而應該繼續貫徹弱秦戰略。意思就擺在那:你放心,我不會滅了你,但你也別做什麼大國夢,一心一意在西邊放馬就行了。無奈魏惠王即位後,為了鞏固霸權東征西戰,最後反而使自己的實力大大削弱,而秦國也趁此機會變法圖強,最終成為魏國的心腹大患,這個鍋,魏國的君臣得背。

    魏惠王

    (全文完)

  • 13 # 源稚生

    誠邀。

    在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稱霸中原,而秦國不過是偏安西部而已。到了戰國時期,晉國一分為三,秦國還是在西部,因為秦國的東面有剛剛經歷變法的魏國。秦國剛開始屢屢遭到魏國攻打,可即使如此,魏國也沒有消滅秦國。這是為什麼呢?

    秦國雖然屢次東出無果,但是東部諸侯想消滅秦國也是很難的。秦國起於關中平原,在地利上優勢明顯。

    首先,秦國有山川之險阻;

    秦國有函谷關、武關、蕭關和大散關四大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尤其是函谷關,是秦國抵擋山東諸侯的天然屏障,中原諸侯對秦國的進攻基本被阻於函谷關下。 國之交鋒,就如拳手在拳臺上對壘,任何拳手都不能保證自己不被對手擊中,而在被對手重拳擊中的情況下,抗擊打能力就成了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對於一個國家亦或部族而言,其地勢是否險阻直接決定其防護能力的高低。

    其次,關中沃野千里,為天下之糧倉,盛產糧食。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對於古代戰爭來說,糧食是保家衛國以及克敵制勝的基礎與前提。關中地區有利於耕耘,這對秦國來說,地處西垂之地,面對很多強有力的對手,不得不在農業上有所加強,秦國在農業上的優勢不是關東六國所具有的。

    再次,秦國地處邊陲,與戎狄交界,民風彪悍;

    民風彪悍不好的地方在於:看起來不那麼高雅亦或文縐縐;好處在於:民風質樸淳厚、驃悍尚武,沒有那些所謂文明國家的繁文縟節、虛頭巴腦、勾心鬥角。這樣的民風若是與智慧人士的陰謀策劃相結合,天下無敵也便指日可待。

    關中地處西北邊陲,這樣的話,就會避免四面受敵的危險。雖然,秦國有戎狄之患,不過,戎狄雖然驍勇善戰,但其組織性較差並且和中原諸侯之間基本沒什麼聯絡。

    最後,秦國國民團結,對外作戰精神可佩;

    《秦風·無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而“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則是愛國情懷的展現,秦人愛國團結,對外一致,這也是他們雖屢遭挫敗,卻沒有滅亡的原因。

    由此可見:雖然戰國初期秦國屢次遭到魏國吊打,但是秦國並沒有被魏國消滅,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秦國的實力,民風,地利也有一定的影響。魏國與齊國爭霸失利後,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秦國,齊國相抗衡,這也給了秦國發展的機會。

  • 14 # 大相無形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非以下三點:

    四戰之地 四處征伐

    魏、韓兩國,身處亂世又為四戰之地,被環伺雄視之中,在先天地理條件和天下格局上就時刻處於征伐或被征伐的態勢。這種先天條件,就註定魏國君臣必須要比群雄更加努力,在軍政、外交等重大國策中,必須時刻保持正確和謹慎,且臣民奮進、將士用命,才能保住生存空間,稍有懈怠或疲軟則災禍必至,這就是四戰之地的客觀必然。

    然而,魏國自己認識不到四戰之地的危局,更看不到群雄對於作福作威的魏國,一直都存有取而代之、除而後快的野心,只是迫於壓力暫時臣服!後來的事實證明魏國確實廟堂昏暗,腐朽無能、昏招迭出,與其說夾縫中生存,無異於刀尖上跳舞。

    混沌狹隘 急功近利

    在戰國初期,魏國在李悝、吳起等大才的調教下國力與日俱增一度稱霸中原、無出其右者。魏國國力達到頂峰之時迎來了魏惠王上場,此君昏庸無能卻又剛愎自用,其堅持認為齊國才是魏國頭號大敵。在趙國趁機吞併原屬魏國的中山國後怒而發兵,由此引發著名桂陵、馬陵道連續兩場慘敗,霸權基石被徹底動搖了!

    這一切都反應出魏國身處四戰之地又目無章法四處征伐、重刀兵而輕邦交,正是魏國大忌!沒有一個清晰、長遠的戰略前瞻性國策,不忌唇齒依存、貪小利而忘大義,典型的無的放矢自毀城牆。這種混沌狹隘的戰略意識和急功近利的戰略眼光,白白消耗了百餘年霸權積累!

    揮刀自宮 鮮血外輸

    在戰國第二輪變法浪潮湧起的關鍵時刻,宗族為各自利益相互排斥、打壓,遇上昏庸又剛愎自用的君王,只能使朝堂昏暗、風氣不正,一些難得的當世大才看不到政治希望而出走他國,此無異於資敵!

    孫臏、商鞅、吳起、張儀、甘茂、范雎、尉繚子、公孫衍、魏章等等,哪一個不是當世難得的大才?卻大數去了秦國!就連信陵君魏無忌也不得不外逃趙國,這些不值得魏國反省麼?而極具諷刺的是,這些流失到秦國的人才都被秦王委以重任,反過來又打的魏國滿地找牙。亂世戰國之爭,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競爭,魏國大量人才流失,無異於揮刀自宮!

    而當時的秦國,國力雖然窮弱,但歷來善戰且不懼生死,在魏國威逼下時刻面臨生死存亡,秦國這個“麵糰”也因魏國這個外力而被打的愈來愈緊、愈來愈硬。魏國焦點一直鎖定中原而給了秦國喘息之機,也正是這個難得的喘息之機讓秦國完成了商鞅變法而涅槃重生,等魏國醒悟過來時卻早已時過境遷了。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15 # 瓊林夜話

    戰國前期,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治理下,文有李悝行變革之法,武有吳起練強悍之卒,一時間,魏國大治,國力強盛。

    戰國初期,各諸侯實力均衡,誰也不可能滅了誰,只能說實力強弱罷了。不要說秦國,就是魏國附近實力弱小的衛國,他也不會去滅國,為什麼?

    第一,魏國不敢!一旦滅國,那就說明實力太過強大,會引起其他諸侯忌憚,那個時候,就不是六國攻秦而是六國攻魏了。魏國的地理位置對於本國發展來說是有好處的,但是,禍福相依,魏國缺少天然的軍事防禦要地。如果魏國一旦冒天下之大不韙滅秦,那魏國覆滅就在眼前。

    第二,魏國不會!當時的諸侯,心裡只有佔地盤和爭霸,只要你認輸臣服,就行了!他們的心思都在中原,對於像秦國這樣的諸侯,中原諸侯其實都是不屑和他們打交道的。魏國和秦國在陰晉打了一仗,秦國戰敗割讓河西,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第三,魏國不行!魏惠王時,由於政權更迭,魏華人才流失嚴重,加上魏惠王任人不明,魏國實力逐漸下降。反觀秦國,秦獻公繼位後,勵精圖治,接著便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國逐漸崛起,最終從魏國手中奪回河西。

  • 16 # 使用者94738516596

    魏國戰國初期的巨無霸,戰國最先改革變強的國家,三家分晉之後魏國也是最先強大起來,稱霸了七八十年,半個多世紀,但是最後還是衰落下去,淪為了一個二流國家最後被秦國滅國。

    戰國初期的魏國確實太強大了,當時在魏文侯,魏武侯的治理下,李俚變法,還有吳起在魏國建立的魏武卒,當時導致魏國沒有人敢惹他,魏武侯也是從來沒有打過敗仗。

    這個時候剛進入戰國時期,秦國雖然作為春秋的霸主,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也是因為內亂導致衰落,而魏國又強大起來了,所以秦國在這個時候根本不是魏國的對手,河西之戰秦魏打了一百多年。很多人都在說如果當時魏國一直進攻秦國的話,那麼秦國就要滅亡了。當時來說魏國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去滅了秦國的。但是魏國做不到啊。

    首先來說,魏國強大的時機不對,當時剛進入戰國時期,滅國之戰在當時還沒有流行,一般就是稱霸,也沒有哪個國家敢取代周天子的位子,所以都是想稱霸,而不是滅其他的國家來實現統一。當時沒有這個觀念。所以魏國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所以我們可看到當魏國佔領了河西之地的時候,就沒有再西進的意思了,而是磚頭去了東邊和齊國,趙國打去了。

    其次就是決策上的失誤,當時魏國佔領了河西之地之後,這個時候魏國的主力軍隊就開始去東邊,找齊國,趙國的麻煩了,魏國由於太強大,自己也是樹敵太多。而且魏國又是四戰之地,周圍都被大國包圍,西邊有秦國,東邊有齊國,北邊有趙國,南邊有南韓,楚國。也沒有天險可守,加上魏國樹敵太多,所以說魏國強大的時候無人敢惹,但是一旦不行了那就是群起而攻之。魏國的地勢也就決定了魏國不可能像秦國一樣安心的發展下去,秦國自商鞅變法到到秦始皇經過了那麼久,慢慢的發展。但是魏國做不到啊!

    戰略上的失誤主要還是人才的流失導致的,沒有好的人才提出好的戰略,自然導致魏國一錯再錯,魏惠王之後魏國的人才流失最嚴重,當時天下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出自魏國,但是魏國自己卻沒有留住,不得不說魏國的失誤。

  • 17 # 陽光沐浴大道

    戰國前期,雖然魏國實力比秦國強,但是沒有能力滅掉秦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魏國地理位置不允許。魏國地處地圖中央,與很多強國接壤。周圍各國都不願意有一個強大的魏國長期存在下去。如果魏國冒險去攻打秦國,那麼國內空虛的話,很容易上演“圍魏救趙”。自己後方不能百分之百萬無一失的話,攻打秦國的代價就太大了。況且,秦國遠離中原地帶,地理位置偏僻,當時諸侯各國的關注焦點在中原,秦國在戰國初期被輕視。

    第二,秦國實力不容小覷。當時的秦國雖然實力比不上魏國,但是秦國屬於七個大國之一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各方面有一定的實力與魏國抗衡。與當時的衛國、魯國、任國、曾國等小國相比,秦國也屬於超級大國,魏國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勞師遠征,勝敗難預測。雖然魏國當時軍事實力強於秦國,但是秦國東邊是函谷關、潼關,南邊是大山,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只要把好關口,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難攻進秦國。同時,古代由於運輸困難,遠征大國,需要很多兵力,軍用物資難以保障。

  • 18 # 超然視野

    這是一個典型創業未成身先死的典型案例,實際上這種做事虎頭蛇尾的例子太常見了,對於戰國時期魏國而言,透過吳起變法,國力迅速強大起來,可謂是開疆擴土好不風光!與周邊諸國大戰多次,所向披靡,兵鋒極盛!魏國當時可以說是戰國時期第一個意氣風發的諸侯國,魏國是創業初成,心先滿!

    也就是魏國的國家戰略有問題,魏王不過是一個擁有強大國力的另一個霸主而已,並沒有滅諸國而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實際上三家分晉後,魏國並不是太強大,周邊大國林立,南邊又有虎視眈眈的楚國伺機北上,東邊有傳統的大國齊國,也是國力強大,西邊的秦國也是春秋後期的霸主地位,國力也不弱!正是在這樣的不利的情況下,魏國成為首先透過變法圖強的國家,但變法對於魏國而言取得的成果過於豐厚了!

    以至於當老魏王離世,新魏王上臺後,依然沒有了當年進取精神,一方面忙著四處樹敵,忙於周邊各國大戰,另一方面,魏王也開始追求生活質量了,大肆揮霍興建新都!所以他壓根就沒有絲毫圖強繼續擴大功績的想法!

    所以他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強滅秦國,最終讓秦國透過變法將魏國滅了!

  • 19 # 先秦史

    三家分晉時,趙國最強。在魏文侯的領導下,魏國後來居上,成為三晉的大哥,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三家分晉後,魏文侯的戰略是三晉聯合。趙國佔有原晉國北部土地,北面中山國是他們的心頭大患。南韓地處原晉國東部,對鄭國虎視眈眈。魏國則佔有原晉國西南土地,與秦國隔河相望,秦國成為魏國早期擴張的目標。

    秦魏之爭在於河西。對於魏文侯來說,奪得河西就能把秦國死死控制在西部荒蠻之地。

    魏文侯前期,把戰略重心放在西部秦國,積極主動的發動了多次戰役,取得了河西少梁等重要軍事據點。到了吳起被任命為攻秦主將的時候,更是取得累累碩果。河西防線被突破以後,秦之渭河平原咽喉鄭便進入吳起視線,這引起了秦國的極大恐慌!為何恐慌?一句話,鄭若失守,渭河平原將唾手可及,渭河平原失手,秦國的糧倉便拱手予魏,國都也基本無險可守,秦國會滅國。後來魏國也確實取得了鄭之戰的勝利,進而全面控制河西,經營河西,並進行文化滲透。還在秦國北部原戎族地盤設定了上郡。

    可是魏國為什麼沒有一舉拿下渭河,攻入秦都雍呢?簡單點說,魏國不想。透徹點說,魏國對雞肋秦國不太感興趣,他們攻打秦國的最大目的是期許別後院失火。因為中原才是魏國的戰略所在,魏國是想獨霸中原。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上尤為適用。三家分晉的最強趙國與後來居上的魏國的關係隨著魏國的日益強大變得越發緊張起來,魏文侯也開始咄咄逼人了。

    趙國後方中山國始終是他們的威脅,但是趙國在抵擋中山國時越發力不從心,魏文侯當然不會置之不理。趙國以西南智地為交換,換來魏國攻打中山。魏將樂羊經過三年苦戰,終於打下中山,據為己有。此外魏國還順手牽羊佔了趙國一些土地,趙國心裡也是有苦說不出。

    此後,魏國的終極目標終於暴露無遺了,他們放聲吶喊:中原我來了。首先是幫助南韓攻打鄭國,魏國攻打宋國,佔領了一部分衛國河內的土地。後來是幫助趙國攻打齊國,斬首三萬。再後來韓、趙、魏聯軍一直攻打到齊國長城,齊國被迫割地求和。魏文侯為了把自己在東方佔有的土地連成一片,又佔領了衛國的濮陽附近的土地。

    三家分晉時,趙國除了佔有北方廣大土地,在中原地區也有所染指,南方的版圖已經伸到了衛國的北方,這似乎也是趙國圖謀中原的伏筆。對於魏文侯而言,想要控制三晉,獨霸中原,必須遏制趙國,使之不能南向。在多年的中原爭奪戰中,魏文侯也正是基於這個目標去圈地的。他們在趙國南向的重要地區埋下一根根釘子,甚至趙國的都城中牟都處於魏國的三面包圍之中。魏文侯的文章讓人歎為觀止。

    到了魏武侯時期,魏國對秦國的也是看不上眼。幾次攻打秦國,多半不是主動出擊;或者即便戰勝秦國,也只是築城守禦。這些都反應出魏國初期心在中原。然而威名一時的魏國真的對嗎?答案是不對。魏國為了獨霸中原,放棄了滅亡秦國是魏國曆史上最大的戰略失誤。只要魏國滅亡秦國,那麼魏國就是以後的秦國,而且只要魏國想滅秦國,就一定能做到。有人說魏國不想太招搖,畢竟樹大招風啊?難道楚國滅越國不怕樹大招風?又有人說越國蠻夷也!在我看來,越國滅吳,入主中原,對比秦國,一點不缺中原化吧?

    總結:魏國獨霸中原盛極一時,卻處處都是戰略失誤。獨則不能併力三晉,霸則不合時宜(春秋諸侯才做的事),棄秦而謀中原是為養虎為患,終致秦國做大,滅亡六國,中原為蠻夷所有也!嗚呼哀哉!

  • 20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魏國的戰略出現了失誤。

    魏國地處天下之中,可以向四面八方擴張,但南面的南韓和北面的趙國都是盟友,再南的楚國家大業大,不是好惹的,魏國的主要擴張方向是東面的淮泗諸侯和西面的秦國。

    然而這兩個方向的擴張重要性並不是對等的,魏國國土類似於一個啞鈴,兩頭粗、中間小,東西聯絡相當薄弱。

    東部的核心是大梁,西部的核心是安邑,在魏文侯時期,魏國經過變法後迅速崛起,魏文侯的主要策略是東部進攻齊楚,把大梁周邊鞏固擴大,但魏國的核心仍然在西部,也就是在安邑周邊,東部由於狹窄的通道,反而類似於魏國的一塊巨大飛地,魏文侯只能透過結交韓趙,來保持和東地的緊密聯絡,確保東地的安全。

    安邑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往西過了黃河就是河西,這個曾經被秦晉激烈爭奪的領土,一度成為魏國最堅固的領土。

    在這種情況下,爭奪河西之地成了魏國的主要軍事目標,這時候秦國衰落的不成樣子,河西之地成了魏國的囊中之物。魏文侯非常重視這塊都城前面的土地,連南韓滅掉鄭國也不加干涉,專心致志地經營河西土地,使其成為魏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魏武侯時期,秦國傾全國之力發動了陰晉之戰,卻被吳起率領的幾萬魏武卒打了個落花流水。可也正是這場戰爭的大勝,讓魏武侯以為秦國不再是主要威脅,將重點轉向了東方。

    此時是戰國前中期,春秋時期那種霸主遺風還是有的,強者並不一定追求滅國,更何況河西以西的渭水平原吸引不了魏國,佔領還要面臨秦國的拼死反抗,看起來是得不償失。

    同時魏國在東方享有巨大威望,淮泗諸侯大多臣服於魏國,田氏為了代齊也討好魏國,魏國很有一番春秋時期霸主的樣子。為了鞏固在東方的權勢,魏國將主要經營方向放在了東方。

    但齊國本身就是一個強國胚子,隨著田氏代齊的完成,齊威王統治下的齊國日漸強盛,魏武侯之子魏惠王面臨著強勁的對手。

    魏惠王執政時期,是魏國由盛轉衰的時期,一方面,自魏武侯時期就有裂痕的三晉聯盟宣告破裂,韓趙甚至在魏惠王繼位之初公然發兵進攻魏國,魏國東西聯絡通道不再可靠。另一方面,齊國強大、楚國在吳起變法下強大,秦國也在商鞅變法下強大,魏國面臨四方夾擊。

    商鞅變法之初,魏國仍然有實力滅掉秦國,可魏惠王輕視秦國已久,面對秦軍的屢次挑釁,魏軍都以強者姿態碾壓而過。在 這種情況下,東方的敵人更加具有威脅,在齊楚威逼下,淮泗之地的諸侯們可能就不再服從魏國了。

    為了全力與齊楚爭霸,魏惠王毅然決定遷都,將都城從安邑遷往大梁。可最終的結局我們也知道,魏國不僅輸了東方的爭霸,還丟掉了西方的河西之地乃至舊都安邑,魏惠王晚年魏國“東敗於齊,西喪地於秦,南辱於楚”,徹底喪失消滅秦國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水深四米的水域野釣鯉魚,明明有鯉魚泡,為什麼不咬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