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穀豐登50
-
2 # 宋城靜靜
油菜發生早薹早花的原因
1.1 用種不當
近幾年油菜品種選育多,種植區域品種來源複雜,栽培偏春性、半冬性品種較多。這些品種只需5~15d、氣溫在5~20℃就可以透過春化階段。加之種植不在適生區域,遇到秋冬氣溫高冬前透過春化階段,導致早中熟品種出現苗床和大田提早花芽分化,出現抽薹開花現象。而油菜冬性強的中晚熟品種,需要20d左右、1~5℃的低溫春化階段,才能開花。
1.2 不良氣候
油菜播種前後氣溫持續偏高,乾旱且晝夜溫差較大,有效積溫高,特別是移栽後氣溫高,墒情適中,使油菜“錯季”生長,加快了生育程序,花芽分化提前,導致早薹早花。
1.3 育苗技術不到位
據研究,苗床與大田比超過8,單株苗佔地小於40cm2,苗齡超過40d,苗床上的高腳苗、彎腳苗高達68%。高腳苗、彎腳苗比例過大,秧苗素質差,不易形成壯苗。加之,菜苗栽在瘦薄、乾旱和施肥不足的田塊裡,易造成苗瘦苗弱,往往僵苗不發,促使菜苗縮短營養生長期,提前進入生殖生長,出現大田旱薹早花。
1.4 播栽過早
據考察,油菜比常年提前10~12d播種,早薹早花率提高21.6%。移栽過早,栽後大田仍然快速生長,特別是越冬前的特大苗,生育期相對提前,早薹早花比例增大。
1.5 超齡移栽
前茬水稻、棉花成熟期較常年推遲,栽插油菜苗時乾旱水源緊張,易導致油菜秧齡過長,菜苗長時間在擁擠的苗床環境下,營養生長受抑制,較快轉為生殖生長階段,在苗床上或移栽到大田不久就幼穗分化,最終導致早花。
2、預防措施
2.1 分品種、適期播種
根據不同的茬口,要求選擇適宜的品種,並確定好適當的播期。冬性強、成熟遲的品種可以適當早播;春性強的早熟及早中熟品種可以適當遲播。宣州區育苗移栽的早熟油菜播種期應在9月15日前後,直播的雙低油菜應推遲到10月上中旬。
2.2 搞好化控,培育壯苗
在苗期要及時間苗、追肥,防止病蟲為害。同時,還必須均勻地噴施120mg/kg(15%的多效唑40g,對水50kg)多效唑溶液750kg/hm2,控制油菜的過旺生長。
2.3 合理施肥,均衡營養
提倡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氮、磷、鉀配合施用。並要求施硼砂7.5~10.5kg/hm2與底肥拌勻後穴施或撒施。
2.4 適時中耕,除草鬆土
中耕可以有效地剷除田間雜草,還可以切斷一部分根系,對油菜生長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從而推遲油菜的生育過程。鬆土還可以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增強土壤透氣效能,有利油菜植株正常生長。
2.5 合理密植,防止徒長
對直播密度過大的田塊要狠間苗、早定苗。油菜產量不僅由密度確定,更是取決於單株角果數。因此,油菜要高產,必須充分協調好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對早栽的、營養生長旺盛的田塊,密度控制在12萬株/hm2左右;對於遲栽的,單株綠葉數少的田塊,密度控制在15萬株/hm2以內。

3、被救措施
3.1 及時摘薹
對已早薹早花的油菜田,要及時摘除主薹,一般在晴天摘薹,寒潮來臨時不宜摘薹,以免傷口受凍腐爛和感染病菌。摘薹後,施尿素30~45kg/hm2,促進植株健康生長。
3.2 噴施多效唑
對有早薹傾向的油菜田,應在植株葉面均勻噴施100mg/kg多效唑藥液,以抑制植株過快生長,促進植株矮壯。在冬季,可在地面撒施一層草木灰,以提高地面土溫。
3.3 及時追肥
越冬期間,在陰雨過後應搶墒適時適量補施肥料,施尿素45~60kg/hm2、氯化鉀30~45kg/hm2;春季開花前根外噴施0.2%的硼砂水溶液750kg/hm2。
3.4 中耕鬆土
中耕鬆土可以損傷一部分根系,對油菜的生長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延遲抽薹。鬆土還可改善土壤透氣效能,有利於油菜植株正常生長。
3 5 病蟲草害的防治
草害採取人工除草與化學除草結合的辦法。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菜青蟲,及時用蚜蝨淨、樂斯本等進行防治。
-
3 # 慶雙三農
油菜早薹現象的發生,我也曾經遇到過,那是在1990年的冬天,由於播種的是早熟油菜品種,加上播種早了,又栽植過密,在現在這個季節也開始抽籉並且有個別植株開花的現象。
我到鄉農技站去詢問農技員,他對我說:“你回去把栽植過密的油菜苗拔了,把已經抽薹的油菜薹摘掉,然後用過磷酸鈣對水把油菜澆灌一遍,每一擔水對過磷酸鈣半斤。再用磷酸二氫鉀對水噴霧兩次。”
我回來後按照農技員說的辦,極大地延緩了油菜的抽薹時間,到臘月底(1月底)油菜才大量抽薹。第二年的產量達到了畝產300斤,產量正常,因為在我們當地,油菜的產量一般畝產250斤一400斤。
-
4 # 廣西阿合
油菜早薹早花的原因及防治 摘要油菜發生早薹早花,抗寒能力明顯減弱,容易受凍害,斷薹、死株率明顯提高,落花落果嚴重,對油菜產量影響很大。針對油菜早薹早花的原因,提出預防和補救措施。 關鍵詞油菜早薹早花;原因;預防;補救 油菜早薹早花是指油菜在冬季抽薹開花,但受低溫影響,不能正常結果的現象,這對油菜正常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在油菜生產中,必須做好油菜早薹早花的防治工作。 1油菜發生早薹早花的原因 1.1用種不當 近幾年油菜品種選育多,種植區域品種來源複雜,栽培偏春性、半冬性品種較多。這些品種只需5~15d、氣溫在5~20℃就可以透過春化階段。加之種植不在適生區域,遇到秋冬氣溫高冬前透過春化階段,導致早中熟品種出現苗床和大田提早花芽分化,出現抽薹開花現象。而油菜冬性強的中晚熟品種,需要20d左右、1~5℃的低溫春化階段,才能開花。 1.2不良氣候 油菜播種前後氣溫持續偏高,乾旱且晝夜溫差較大,有效積溫高,特別是移栽後氣溫高,墒情適中,使油菜“錯季”生長,加快了生育程序,花芽分化提前,導致早薹早花。 1.3育苗技術不到位 據研究,苗床與大田比超過8,單株苗佔地小於40cm2,苗齡超過40d,苗床上的高腳苗、彎腳苗高達68%。高腳苗、彎腳苗比例過大,秧苗素質差,不易形成壯苗。加之,菜苗栽在瘦薄、乾旱和施肥不足的田塊裡,易造成苗瘦苗弱,
-
5 # 大巴山老么
1、中耕鬆土
中耕鬆土可以切斷一部分根系,對油菜生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推遲油菜的生育程序。鬆土還可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增強土壤透氣效能,有利油菜植株正常生長。
2、合理追肥
及時追施速效氮肥,能加強植株的營養生長,而削弱其生殖生長。但施肥要因苗制宜,如播種早、植株生長旺盛且已抽苔的,則一般不宜施肥;對於黃瘦的抽苔苗,則應及時重施速效氮肥,這樣不但能預防或減輕抽苔、開花,而且有利春後生長髮育。
3、化控促壯
對生長過旺或即將抽苔的田塊,要加強化控,透過噴施多效唑等生長調節劑,控葉促根,延緩生育程序,增強抗寒抗逆能力。
4、及時摘苔
對已早苔早花的油菜田,要及時摘除主苔,減少營養物質無效消耗,促進一、二次分枝形成,彌補產量的損失。一般在晴天摘苔,寒潮來臨時不宜摘苔,以免傷口受凍腐爛和感染病菌。摘苔後,每畝施尿素2~3公斤,促進植株健康生長。
以上就是油菜高產種植防治油菜過早的抽薹開花的方法,當然這些種植技術僅供參考,具體操作還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以及油菜種植品種等來決定,建議大家平時多和有經驗的老農學習!
-
6 # 河水淌響
你好,這一問題我來回答,油菜早抽薹主要是生長素分泌不足引起,而油菜生長素的分泌跟肥水有關,關於油菜早薹問題有如下幾點。
①是油菜自身品質問題,如果我們在最佳適播期,肥水管理得好的情況下發現油菜有一小部分出現過早抽薹現象,如在南方可不必打理,因為南方在冬季開花屬於正常,在北方可能要受到凍害,可在抽薹的植株上噴防凍劑,也可透過打頂增施氮肥來促側枝發芽
②是氮肥缺乏,油菜在嚴重缺氮易出現早哀提前開花結果,所以油菜前期必須氮肥滿足供應,後期磷鉀須滿足油菜生長需求。
4是管理不當,比如油菜長期缺水,過多施入鈣肥,磷肥,長期病蟲害都會造成油菜抽薹現象。
基於上面幾種原因,種植戶應總結經驗,查明判斷早抽薹的原因,正確採取相應措施。也可用藥物來防控,比如在出現及少數早哀抽薹現象可噴施生長素節劑赤黴素。
-
7 # 老胡說三農
油菜早薹早花是油菜生長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這一現象一旦發生,便會降低油菜植株的抗寒、抗病能力,從而對油菜產量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預防這種現象的發生,以便為油菜的豐產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麼,油菜為什麼會出現早薹早花現象呢?又該如何預防這種現象的發生呢?油菜一旦出現了早薹早花現象又該採用什麼措施補救呢?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一、油菜出現早薹早花現象的原因1.用種不當
一般來說,油菜品種分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地區不同,所應選擇的栽培品種也會不同。然而,許多油菜種植戶並沒有真正關注品種的事情,而是隨意選擇品種種植,結果在適合栽植冬性品種的地區“誤”栽了半冬性或春性品種,從而導致油菜出現了早薹早花現象。
2.氣候不良
這兩年,由於受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的影響,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冬季不冷”的情況。這種“冬季不冷”的情況一旦出現,油菜就會“忘記季節”,在適宜墒情的“推動”下,加快其生育程序,從而導致花芽提前分化,最後出現早薹早花現象。
3.土壤問題
如果土壤過於貧瘠或者田塊施肥不足,都易造成苗瘦苗弱的現象。一旦存在有大量弱苗,就會使弱苗的營養生長週期縮短,從而“催生”植株提前進入生殖生長期,最後出現大量的早薹早花現象。
4.播種過早
地區不同,適播期也不同。在有些地區,適宜在寒露前播種;而在有些地區,則適合在寒露後播種。如果適合在寒露後播種的地區將播期提前到了寒露前,那麼,就會導致油菜的生育期相對提前,從而出現早薹早花現象。
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就是同一地區,向陽地塊或高水肥地塊與廕庇地塊或貧瘠地塊的適播期也應該有所不同。千萬別小看這些差異,它們對植物(尤其是油菜)的生長週期也是會產生很大影響的。
5.超齡移栽
如果前茬莊稼收穫過晚,會導致油菜苗無法及時移栽。從而導致油菜在苗床中“蹲苗”的時間過長。而油菜苗長時間“呆”在擁擠的苗床環境下其營養生長會受到抑制,一旦移栽到大田之後,其多餘的營養就會“推動”植株很快轉入生殖生長階段,從而導致早薹早花現象的出現。
二、預防措施1.選擇合適品種
在種植油菜前,一定要弄清楚是什麼樣的品種,決不能隨意用種。如果搞不清品種的特性,最好去合規的種子部門重新購種,並按照種植說明進行播種種植。
2.搞好化控
雖然氣候環境難以控制,但我們可以採取“化控”的方法來抑制油菜的生長。如果發現油菜植株過旺生長,可採用15%的多效唑40克,兌水50公斤後對油菜植株進行噴霧,以達到抑制其過旺生長的目的。
3.合理施肥,均衡營養
應儘量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做底肥。可根據地力情況,畝施廄肥5000-7000公斤,或畝施人糞尿300-500擔。同時,也可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用化肥。另外,最好在施底肥時加施硼砂0.5公斤/畝。
4.適期播種
5.合理密植,防止徒長
種植密度不宜過大。一般情況下,直播播種每畝用種量為0.5公斤左右;畝留苗不宜超過10000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油菜能夠正常生長,才能防止早薹早花現象的出現。否則,由於植株擁擠,會出現徒長的現象,進而導致早薹早花現象的出現。
如果採用苗床育苗,一定要適期移栽。
三、補救措施1.及時摘薹
在寒潮來臨前的晴朗天氣裡,要對已出現早薹早花現象的油菜及時進行摘薹,並且,在摘薹後要及時進行追肥。一般情況下,可追施尿素5公斤。
切記:在寒潮來臨時不宜摘薹,以免傷口受凍腐爛和感染病菌。
2.噴施多效唑
對於已有早薹傾向的油菜田,應及時在植株葉面均勻噴灑多效唑藥液,以抑制其植株過快生長,促進植株矮壯。一般每畝可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清水100公斤進行噴灑。另外,可在地面上撒施一層草木灰,以提高地面土溫。
3.中耕鬆土
中耕鬆土可以損傷一部分油菜根系,對油菜的過快生長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延遲抽薹開花。而且,鬆土還有助於改善土壤的透氣性,有利於油菜植株的正常生長。
4.病蟲害及時防治
如果發現有病蟲害現象,一定要及時進行防治。以促使油菜正常生長。
綜上所述,油菜田一旦出現早薹早花現象,就會對翌年的產量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加強預防工作。如果油菜田已經出現了這一現象,也一定要採取措施進行補救,以便油菜能夠安全越冬。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去做,就能夠避免或減少油菜早薹早花現象的發生,從而為油菜的高產穩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
8 # 百科小丑
一粒油菜的種子從播種到採收,需要經歷發芽出苗期、苗期、蕾薹期、花期、角果成熟期5個過程,其中蕾薹期又分為現蕾和抽薹兩個小的過程,花期又分為始花、盛花和終花3個小的過程。對於春油菜來說蕾薹期與花期的早晚並無太大影響,但對於冬油菜來說在寒冬來臨之前或寒冬季節,蕾薹期與花期提前到來的油菜植株會提前消耗大量的養分、抗寒能力明顯下降,容易出現受凍後植株死亡或死蕾的情況,從而對油菜的產量造成影響,這也正是題主所說的油菜早薹早花現象。對此應該如何補救和預防,本篇文章針對油菜油菜早薹早花進行詳細的介紹,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一、油菜早薹早花的原因和規律油菜早薹早花現象是指,油菜在冬前或者是冬季發生抽薹、開花的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跟品種、氣候、播種期、營養狀況等密切相關。
1、品種選擇不當、播種過早
油菜按照成熟期的早晚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3種,其中早熟和中熟型油菜,由於栽培後從播種到薹蕾期時間較短,極為容易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如播種時間過早更為容易出現早薹早花的情況,且發生的情況較為嚴重。
按照春化時期對溫度的要求分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3種。其中春性較強的品種冬季容易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適宜晚播,冬性強的品種為了培育壯苗適宜早播,如果在播種時沒有對品種區分清楚,誤將春性強的品種早播,就會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
2、田間管理不當、溫度較高
油菜從苗期進入蕾薹期屬於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過程,對於苗期的油菜而言,若肥料等營養物質供給充足營養生長的時間就長,若肥水等營養物質供給不充足就會提前進入蕾薹期,因此對於同一時期播種的油菜,生長較弱的幼苗容易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
受自然氣候因素的限制,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為冬播油菜,這些油菜的種植區域多為冬季天氣寒冷的氣候,但油菜播種後遇到氣溫降低過慢、冬季氣溫持續較高的情況時,油菜的營養生長期結束後,就會在冬前或者冬季進入蕾薹期,從而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
3、油菜早薹早花的一般性規律
從以往的種植經驗來看,油菜早薹早花的現象,在早播時發生的多,晚播時發生的少;旱地栽培油菜發生的多,晚稻茬油菜發生的少;同一時期播種的油菜弱苗發生的多,壯苗發生的少;溫度偏高時發生的多,溫度偏低時發生的少;運用育苗移栽方式栽培油菜時管理粗狂發生的多,管理精細肥料供應充足發生的少。
二、油菜早薹早花時該如何處理對於有早薹早花跡象和已經抽薹的油菜,適宜採取不同方式來進行處理,能夠較好的減輕抽薹帶來的危害。
1、中耕鬆土、避免旺苗早薹早花
對於有早薹跡象的油菜苗,可以透過中耕鬆土的農事操作來切斷油菜一部分的根系,從而抑制油菜的生長推遲其抽薹開花的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耕鬆土的過程中,要跟油菜的根系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過多的傷害油菜的根系;在大霜凍之時不適宜中耕鬆土,容易損害油菜的根系加重凍害的發生。
對於栽培較早、生長過旺或即將抽薹的旺苗,可以透過噴施多效唑等生長延緩劑來抑制油菜上部的生長,從而起到延遲抽薹的效果,並能夠有效的提高油菜的抗寒能力。
參考用藥:每畝可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50g兌水50kg進行均勻的噴霧,同時可在地面撒施草木灰。2、合理追肥、減輕弱苗早薹早花
透過上文我們瞭解到,一些生長較弱的幼苗極為容易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它們多表現為植株葉色淡黃或者發紅,莖稈細弱,這類幼苗本身抗寒能力較弱,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後更為容易受到凍害,因此需要及時的追施氮肥來促進其莖葉等營養器官的生長,從而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和減輕抽薹、開花。
3、及時摘薹、彌補產量損失
對於已經發生早薹早花現象的植株,及時的摘除主薹是比較常用的措施,這樣不僅能夠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而且有助於促進油菜分枝,從而起到增加結實、彌補產量損失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摘薹適宜在晴天上午氣溫較高時進行。②摘薹後要及時的追施速效肥料,促進油菜植株恢復正常的生長,尤其是對於生長較弱的植株來說,不及時追肥反而會導致生長髮育不良、增加損失。
具體的摘薹方法為在薹高低於30釐米時進行,最適宜的薹高為10-23釐米時;摘薹的過程中最好選用消過毒的小刀,快速的割除10-13釐米的薹,在使用其它方法要注意保護油菜植株,避免造成過多的傷口引起凍害嚴重。三、如何預防油菜早薹早花油菜早薹早花雖然比較常見,但多數情況下跟種植戶的農事操作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栽培油菜的過程中建議注意以下3個細節問題。
1、認真選種、適時播種
透過上文我們瞭解到,油菜不同的品種應當安排不同的播種期、不同的地區應根據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的品種進行栽培,因此在購買油菜種子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或問清楚銷售人員該品種的特性,避免因品種不當引起早薹早花現象嚴重。
冬油菜的適播期在8月下旬到10月下旬,變動幅度較大,因此在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中要考慮苗齡以及移栽期後,再根據茬口選擇合適的播種期;在直播油菜的過程中,一般長江中下游雜交油菜適宜在9.25以前播種,雙季晚稻田可選擇遲播品種在10月中旬前進行播種,具體的播種時間可根據氣候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
2、科學管理、培育壯苗
採用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培育幼苗時,要早間苗定苗,去除其中的弱苗、病苗,保留生長旺盛的壯苗進行移栽。移栽適宜選擇旬平均氣溫達到13-15攝氏度時進行,移栽的前一天將苗床用水澆溼,取苗時多帶土,少傷根,栽後及時追肥澆水促進幼苗成活。
採用直播方式栽培油菜時,在整地的過程中要施入充足的腐爛成熟的有機肥,並結合土壤肥力施入碳酸氫銨、過磷酸鈣、草木灰或硫酸鉀、硼砂等肥料,為油菜提供充足的影響促使幼苗強壯。幼苗出土後3葉1心期間苗,5葉期定苗,保留壯苗去除弱苗。
油菜的苗期較長,對肥料的需求較大,因此無論是那種方式培育幼苗,都需要注意在定苗後或移栽成活後及時的追肥,對於長勢較弱的幼苗半月後還應當再追肥以此,追肥可選擇尿素等速效肥料。等到12月中旬至1月中旬,可追施一次有機肥,具有保冬壯的作用。
3、中耕鬆土、控制生長
在油菜的栽培過程中,中耕鬆土的作用是雙向的,直播油菜在定苗後和移栽油菜在成活後進行淺中耕、能夠疏鬆土壤,起到鋤草和促進油菜根系生長的效果,從而讓油菜的營養生長時期延長減少早薹早花的現象。對於生長較旺或已經有早薹跡象的油菜植株,透過中耕根部破壞油菜的根系,能夠抑制油菜植株的生長,從而推遲油菜抽薹開花的時間。
油菜早薹早花屬於農事操作不當引起的生理性現象,發生早薹早花的油菜極為容易發生凍害的情況,從而影響油菜整體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栽培油菜的過程中,要注意選種和播種的細節問題,加強苗期的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從而減少早薹早花現象的發生和及時發現早薹早花進行摘薹農事。
-
9 # 阿華記農
油菜在越冬前或越冬期過早開始抽薹開花。早薹早花的油菜抗寒能力降低,會導致嚴重凍害發生,產量大幅下降,甚至沒有收成。
一、油菜發生早薹早花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春性強的品種向北或向東引種到長江流域冬播,其發育明顯加快,正常播期下易產生早薹早花現象。半冬性油菜品種過早播種也可能產生早薹早花現象。
二、油菜發生早薹早花的診斷方法冬油菜中極早熟、早熟品種,以及春油菜品種在15~20℃條件下,經歷15~20天可開始花芽分化。甘藍型油菜中熟和中晚熟品種在5~15℃溫度條件下,經歷20~30天可進入花芽分化。長江中下游在10月1日以前直播春性較強的早熟品種,在9月15日以前直播半冬性中熟品種,如秋季氣溫偏高,有可能在11月至次年1月期間提前抽薹開花。
三、油菜發生早薹早花預防措施1、合理進行品種佈局
長江流域兩熟制地區可種植對低溫要求較嚴格,苗期生長較慢的偏冬性品種;而三熟制地區則應種植能遲播早收,苗期生長較快的半冬性或偏春性品種。這樣既可滿足茬口要求,又能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最大限度地實現油菜豐產。
2、合理安排播種期與種植密度
冬性強的晚熟品種應適時早播,延長其生育期,促進其營養生長更加旺盛,以利搭好豐產架子。春性強早熟的品種適當遲播,各項田間管理措施應適當提前進行,以免造成營養生長不足而產量不高。如來自青海的青雜7號在武漢種植,在9月15日至10月1日期間播種早薹早花嚴重,花期可長達100天,冬季低溫時凍害較重,花朵角果發育不良,產量大幅降低。但在10月15以後播種能夠正常開花結實,加大密度可獲得較好產量。
3、對年前出現早薹早花的油菜,可在冰凍雨雪前摘薹。
回覆列表
江南地區的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初,一般在春節前出現抽薹開花的油菜稱為油菜早薹早花。這時候遇到寒潮的冬季,容易出現油菜早抽薹,使得油菜植株抗寒抗病能力減弱,對產量造成很大影響。現在我講一講預防措施和補救措施。
一、油菜早薹早花預防措
1、中耕鬆土
採取中耕鬆土有利油菜的健壯生長,但很少會進行,普遍管理較粗放。建議根據實際情況管理,若有早薹早花現象的油菜田,儘早安排中耕,損傷部分根系,能推遲油菜抽薹,確保油菜壯苗越冬。
2、水肥管理
遇到秋冬季乾旱較重的年份,不管是直播苗還是移栽苗,要注重及時澆水抗旱,促進發根長葉,冬季遇低溫時可冬灌,既能補充水分,又能穩定土溫;對於生長偏弱、黃廋的油菜苗,建議早追施尿素(4-6斤/畝),不僅能促進油菜轉壯生長,也有利於防止油菜早薹早花;對於播種早、生長較旺的油菜,不宜進行追肥,避免過旺生長出現早抽薹。
3、化學調控
油菜控旺的時期一般在油菜苗期(3-5葉期)、薹期、開花初期,選用多效唑、烯效唑及含控旺劑的產品,其中烯效唑比多效唑的活性更高、殘留少。若油菜種植過程中,播種過早、生長過盛或出現抽薹現象,可以選用15%多效唑30-50克/畝或5%烯效唑25-50克/畝兌水均勻噴施,注意不要重噴或漏噴,噴施的時期宜在越冬前,能控制油菜過早抽薹,並提高油菜對低溫凍害的抵抗能力。
二、抽薹油菜的補救措施
1、及時摘薹
當油菜抽薹至10-25釐米時摘薹比較好,摘去6-9釐米的薹尖,按生育程序看,摘去薹尖的油菜能夠延緩20天左右,油菜生長的分枝比較大,很容易彌補主薹摘去的產量,甚至能夠增產。
摘薹宜在晴天進行,摘薹之後要噴殺菌劑,加快傷口的癒合、減少病菌的侵染,並迅速施肥,及時補充速效氮肥(4-6斤尿素),生長後期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葉面肥,以提高油菜籽的千粒重而達到高產。
2、噴施磷鉀肥
油菜抽薹已經很高或已開花,不建議摘薹,可加強管理,在大寒之後葉面噴施磷鉀肥,促進油菜生長、開花結實。
3、補充硼肥
當前種植的油菜主要是雙低油菜品種,對硼較為敏感,可在油菜薹期、初花期各噴施一次硼肥,嚴重缺硼或品種對硼需求大的品種,還應結合基施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