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風後的雨

    對孩子多加引導

    我個人建議小孩儘量要以一種引導的方式去教育。對孩子而言,許多的事物都在認知階段。當然了,小孩最重要的階段就是進入讀書時期。這個時候對小孩一定要多加引導,與同學們如何相處,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怎樣處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提升孩子正確的思維能力,正確的事物認識能力。

    對孩子多加誇獎

    無論大人小孩,每個人都喜歡被誇獎,被誇獎的時候心情充滿愉悅感,更容易能夠做好事情,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事情。舉個例子,我們在訓練寵物的時候,當寵物做對了相應的動作,或者是用言語誇獎,或者是撫摸,或者是給食物吃,這樣寵物會不斷的學習,直到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從來沒有看見那個被打的寵物能夠達到你想要的結果。當然啦,我們是人,但是呢,也會有同樣的心裡狀態。所以呢,家長一定要多誇獎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缺點再慢慢改正,因為他想得到你的誇獎,真的很神奇。

    有時候小孩特別的不乖巧,也是需要教育的。不過呢,還是少在言語和肢體上對孩子傷害,這樣對他們的成長並不會太好。

  • 2 # 元寶vs媽媽

    第一,什麼時間段不能批評孩子?我個人認為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避開上學前和睡覺前這兩個時間段。

    如果早上要上學的時候,你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一天的心情,孩子會沒有心情去學校,更沒有心情上課,會影響孩子一天的學習課程。後果會得不償失。

    如果在睡覺前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睡眠,甚至會做惡夢。睡眠不好也會直接影響到第2天孩子上課。所以建議上學前跟睡覺前不要批評孩子。

    第二,什麼場合不能批評孩子?我覺得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單獨在一個空間,比如房間。沒有旁人為好。因為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在人多的地方隨便批評孩子會適得其反。孩子也會非常反感你。使得你們關係變得生疏。之後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請家長要三思而後行。

  • 3 # 幼師依依

    大家好,我是依依,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1、父母儘量不要在清晨、吃飯時、睡覺前批評孩子。2、父母批評孩子最不應該在公開場合,比如:公共場所、當著孩子同學朋 友的面、當著眾多親朋的面。(具體內容在下面的影片裡)在這裡給大家一些批評的小技巧:1、先聽聽孩子的解釋當孩子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給他一個申訴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2、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麼。”3、父母也要自我批評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4、批評時別翻舊賬本來一個很小的錯誤,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這樣的批評只會讓孩子對你抵抗,甚至不承認錯誤。5、批評時就事論事批評孩子只評價事實,不分析動機,剝掉孩子最後一絲遮羞布,給他強加罪名,無異於火上澆油。6、批評時不要動手打孩子不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反思錯誤,而是一味打罵,這種急於求成的批評,往往造成反效果。7、學會暗示和沉默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家長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孩子自然會很快明白家長的用意。8、語音語調不能高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9、給孩子一點心理安慰孩子犯錯受批評後情緒往往低落,父母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安慰,可以是語言,動作,讓孩子感覺你依然愛他。10、父母應“統一戰線”父母教育孩子時,如果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孩子所想的就不是如何去認識和改正錯誤,而是尋求庇護。11、別把壞情緒發洩給孩子受到壞情緒影響時,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就不是客觀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從來都是···”等指責很可能激化矛盾。12、增加身體接觸摟著孩子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聽,用眼睛正視孩子,能達到恩威並用的效果。13、批評和鼓勵相結批評後加一點鼓勵,不僅能促使孩子儘快改正錯誤,還能引導孩子向自己擅長的方向發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4 # 張壹凡

    應該避開公眾場合和孩子的同學面前,或者是人員密集的地方。

    首先如果說孩子在公眾場合犯了錯誤,需要孩子承擔責任道歉的就主動承擔,但是父母也不能在公眾場合隨意的批評孩子。因為不管孩子有多小,他都在意旁人的眼光。他的自尊心都是不能輕易傷害,孩子可能因為你的批評而變得膽小自卑,孩子性格的形成都是從一點一點地小事形成的。處理問題做好的方式就是等孩子回家了,再針對剛才的事做出適當的批評。

    其次,在同學面前,更不能批評。因為這個階段孩子把自己的形象看的更為重要。每個孩子都希望在自己同學面前留下好印象。如果說當著同學的面挨批評,這樣孩子會感覺在同學面前抬不頭。

    最後,我想說,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給予孩子耐心,因為孩子的我成長路上會犯錯誤,家長做出合理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益處,

    孩子的成長會像藍天草原一樣平靜祥和。

  • 5 # 是花西子呀

    孩子從出生開始他們就是懵懂的,就像一張白紙,需要在家長的幫助下填寫他們的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對他們及時糾正,並加以引導,將他們引向往正確的方向。不過,很多家長會覺得納悶:為什麼明明已經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為什麼他還是這樣做?並且還變本加厲了?

    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有時候一個好的觀點會因為錯誤的陳述變糟糕。當家長還是孩子的時候也有一種體會,現在回想當時父母說的大部分話雖然都是正確的,但當時我們也是一耳朵進一耳朵出?

    除了當時我們的確比較小記憶不深刻之外,有時候也是因為父母沒有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導致我們的叛逆心理喜歡跟他們對著幹。老一輩的家長在批評孩子時更側重於批評,而不是將正確的觀點告訴孩子。孩子長期處於這種批評模式,以後必然會逃避教育,即使知道這樣做是正確的,也會因為叛逆而不去接受,反而走一條不歸路。切記不要在下列四個時間場合批評孩子。

    一、公眾場合,人多的時候

    別看孩子很小,他們也有自尊心,也要有面子。如果家長在公眾場合並且人還很多的時候就批評教育他,他會覺得他沒有得到尊重,並且還在別人面前丟人。家長直接當眾大罵、指責孩子的錯誤,只會讓孩子感到害怕,覺得自己丟面子,不僅不會意識到錯誤,還會一心想要逃避現實。孩子有錯固然要指出來,但家長可以換一種方式,別讓一場批評教育變成孩子對父母錯誤的記錄會。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胡適幼年時父親就去世了,他是由母親一人拉扯大的。他的母親之所以能教育出這麼優秀的孩子,除了胡適本身天資聰穎之外,最重要的是當胡適犯錯誤時,他的母親第一時間不是當眾將他的錯誤一一列出,而是等夜深人靜,大家都休息了後再開始進行教育,以平靜的姿態告訴他今天犯了什麼錯。

    其實當孩子開始要面子的時候,也是懂道理的時候,以平靜的姿態跟他講,他自然就會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並會加以改正。

    二、早晨出門前

    “一日之計在於晨”,孩子早上懷著開心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但家長就不同了,不僅要催促著孩子要早起上學,並且還會念叨孩子昨天犯的錯今天不能再犯。

    這個時候批評責怪孩子,試想一下,原本心情不錯,聽到這些話孩子肯定會情緒低落,影響一整天的心情,而父母等氣消了後又開始記掛孩子的狀態會不會影響學習等。

    建議家長早上儘量剋制自己的脾氣,不能可以讓孩子有個愉快的早晨,家長也可以放心。

    三、餐桌上批評孩子

    這件事相信很多父母都做過,本來和家人一起吃飯是很溫馨的,當孩子正享受著父母的陪伴,結果家長卻在一邊批評指責孩子的過錯,換做誰也會沒有繼續吃飯的性質了吧?這樣做不僅會讓孩子把吃飯和捱罵連在一起,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食慾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

    四、睡覺前批評孩子

    晚上是人們最容易想事情的時候,睡覺前批評孩子會讓他睡著後很容易驚醒(因為被爸爸媽媽責罵心裡沒有安全感),尤其是被訓哭了很多次的孩子,晚上做夢也會哭醒,記得我家孩子就出現過這種情況,後來再也沒有在晚上訓過她了。睡覺前最好不要指責孩子,睡眠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至關重要,讓孩子有一個很好的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已經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了,他有自己的意識,雖然有些家長是因為氣急才會亂說話,這個時候算是無心之失,但聽的人卻是很有心的。如果孩子一犯錯,家長就開始謾罵,這樣做只會對孩子的人格造成莫大的傷害。道理都很簡單,但執行起來卻很難,家長要時刻記住。

  • 6 # 溫柔的虎媽0209

    1、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批評他;2、睡覺之前不要批評他;3、人多的場合不要批評他;4、批評孩子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要一邊批評他一邊說你看XXX,人家為什麼這麼好?不與別人做比較;5、批評時間不宜過長,批評完要給孩子一個冷靜期,或者第二天,再和孩子談一談他的想法,這時一定要和顏悅色,最後要告訴孩子爸爸(或媽媽)是愛你的,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慰藉。

    我女兒上小學時,有一次早上起床她有些起床氣,耍脾氣,被我訓斥一頓。一早上沒給她好臉色,孩子也害怕了,哭喪著小臉。送她上學的路上我也沒有說話,到了學校門口,在她要進校門之前,我輕輕抱了抱她,親了一口小臉,然後說,“以後不許這樣了,媽媽愛你!”孩子立刻露出驚喜的神情,點了點頭,蹦蹦跳跳地進學校了。從那時候到現在初二了,早上起床再也沒讓我費心過,在房門口喊一聲“起床了”,馬上就起來了,這就是有效批評產生的效果。

  • 7 # 小小思維家

    早上出門時

    一日之計在於晨,父母要幫助孩子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溫馨地與孩子道別,而不是讓孩子從早上開始就受氣。

    一起吃飯時

    很多父母平時不抽時間陪孩子,只有吃飯時專心面對孩子,看到孩子有什麼問題,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麼問題,就開始教育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破壞本來寧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

    父母脾氣變壞時

    父母脾氣已經很壞時,很容易一張嘴就罵人,結果傷了孩子,也損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愛形象。此時,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氣和後再開口。

    發生直接衝突時

    孩子說好晚上8點回來,結果10點才回來。父母早已窩了一肚子火,這時如果開口,必然發生直接的衝突。倒不如把事情壓後,等第二天再聽孩子解釋。而且,父母表現了寬容與大度,會讓孩子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教育與批評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週選擇一個時間坐在一起,開誠佈公地交流。父母可以藉此機會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對父母提出意見。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強,他對於自己的錯誤是會認真對待的。

  • 8 # 孫浩楠媽媽

    吃飯時間、剛起床時、入睡之前都不要批評孩子。

    在公共場合、家裡有客人時、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也不要批評孩子。

  • 9 # 是蛋蛋啊

    批評孩子是為了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幫他意識到自己的不妥之處,並加以改正。絕不是一味的懲罰、教訓甚至是大大人情緒的發洩。要避免以下情況:

    1,避開公共場合,不管多大的事都要私下說,公共場合尊重孩子。私下談很容易接受。

    2,避開老人,或者說是有權威但溺愛孩子那個人。會跟你唱反調,讓孩子覺得有靠山,有恃無恐。

    3,儘量不要在孩子吃飯、睡前,如果孩子情緒崩潰,影響消化和睡覺,容易生病。

    4,儘量不要在孩子疲憊、飢餓、鬧覺或者情緒低落是批評,本身孩子就不舒服,再繼續批評,孩子容易情緒崩潰。

    5,要避開大人情緒失控的情況。

  • 10 # jinzi141128

    個人建議孩子吃飯時和外人在場時,不要去批評孩子,孩子哪裡做的不好,建議私下單獨面對面的溝通,提出你認為孩子做錯事的原因,耐心聽取孩子的心聲,讓他清楚錯誤的原因,學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

  • 11 # 好喝不過穀粒多

    教育孩子有很多種形式,當今社會一直在鼓吹用鼓勵和雞湯去澆灌我們的孩子,卻忘記了懲罰教育,其實批評一直都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犯錯誤了就應該批評,並且讓孩子認識到錯誤,避免下次再在同一領域犯錯,那麼該如何批評,何時批評才是有效的呢?

    首先,批時機很重要,儘量要做到及時性,當孩子犯錯誤了不要等太久,儘量當下就指出錯誤並指導其改正,因為過了太久之後,在對某一錯誤行為進行批評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

    其次,方式很重要,特別是對不同年齡層面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小孩子來說,傳統的說教式還有一些效果,對年紀較大的孩子,他們已經有較成熟的獨立思想後,你只能更多以平等式、朋友的方式進行勸說,當他們有羞恥心後,是非常渴望被尊重的。

    第三,場合很重要,無論對哪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儘量是一對一的教育,不要多對一,這樣會造成他覺得每個人都在批評他,就讓他產生對自己的過度否定,也不要一對多,這樣會降低批評的針對性和精力,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其實對孩子的教育是終身的,家長也應該是終身學習的,我們應該儘量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們的想法,這樣你說的話他們才願意聽,畢竟孩子總有長大成人的一天,當他小的時候你對他的打罵可能還有效,長大了可就沒用啦。

  • 12 # 墨兜的雜文鋪子1018

    古有愛子七不則,古人智慧仍適用於如今:

    1、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2、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3、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

    4、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5、歡樂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家長們都知道,直接責備孩子,容易遭到孩子的抵制,但是批評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適當的批評可以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對此小巨人有以下幾點建議:

    1.就是論事。批評孩子要客觀,切忌嘮嘮叨叨,將孩子以前的錯事也說出來。引起孩子反感。

    2.避免說教。批評孩子時,用語要有針對性,要講ta錯在哪裡,有什麼害處,以後怎樣改正即可,不要泛泛講大道理。

    3.保護孩子自尊。批評孩子不可用易於損傷孩子自尊心的惡語,如“蠢貨”,“沒出息的東西”。

    4.適當鼓勵。在孩子接受了批評並作出了積極的反應後,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不要置之不理。

  • 13 # 慧智學前教育說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些小錯誤的。

    原因是:有的是孩子習慣不好,有的是孩子調皮搗蛋。

    總之吧,從孩子早上起床開始,不一定什麼時候,孩子就做錯了事情。作為孩子的家長,此刻就會教育批評孩子。

    那麼,批評孩子也是有講究的。 有的時間和場合,是不適合批評孩子的。

    如果家長在,不應該的時間和場合批評了孩子。那麼,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會造成傷害的。

    批評孩子要避開哪些時間和場合呢?

    早上剛起床的時候

    早上,新的一天即將開始。我們要讓孩子微笑著迎接這美好的一天。

    (這時候,你若批評了孩子,他就像被潑了冷水,壞情緒會陪伴著她一整天的。)

    吃飯吃東西的時候 記得小時候,當我生氣時,我的父母是不會讓我上桌吃飯的。

    他們說:若是邊生氣邊吃飯,就會得胃病的。我們家一直有個習慣:飯桌上,從來不談不高興的事情。

    就餐應該是件愉快的事情。若吃飯時,批評孩子,孩子當然會不開心,進而影響食慾。

    (長期飯桌上批評孩子,就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身體發育,和心理的健康。 )

    孩子睡覺前,家長不能批評孩子

    孩子受了批評,心中會有小波瀾的,你是想讓孩子不睡覺、反思一宿嗎、呵呵

    (要讓孩子,輕鬆愉快的去入睡,孩子才會有,高質量的睡眠。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生長髮育,長高個子。)

    不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

    孩子雖小,也是有自尊心的。而且,他的“小自尊心”是很脆弱的。

    所以,家長在外面要給孩子面子。當沒有外人時,再語重心長的與孩子溝通教育。

  • 14 # 繪本講師妖媽

    明代學者呂坤,在著作《呻吟語》中有段話被後人稱為“愛子七不責”如下:

    一、哪些場合不要批評孩子

    對眾不責。為了照顧孩子的面子、保護其自尊心,不當著他人的面批評孩子。孩子這種生物,越是人多的場合越是人來瘋,當孩子有不良、不當行為時,應當把孩子拉一邊,悄聲厲色。

    愧悔不責。當孩子為做錯事深感懊悔,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特別內疚了,就沒必要再責備了。

    歡慶、悲憂不責。當孩子情緒處在興奮高漲時,批評會導致其情緒猛的低落,情緒常常大起大落,對孩子的腦發育、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當孩子悲傷、哭泣時,他人的批評、講道理,都聽不進去,如果受到嚴厲、暴燥的指責批評,只會加快孩子的情緒崩潰。

    二、哪些時間不要批評孩子

    暮夜不責 晚上睡前批孩子,易給孩子造成壓力,睡不好覺,影響第二天狀態,此外,“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一大早就批評責備,孩子或許一整天精神狀態都不好。

    飲食不責 都說“民以食為天”,既然吃飯是件天大的事兒,就應該讓孩子開心無壓地好好吃飯。

    吃飯還是家長和孩子間為數不多的共處時間,在這時責批孩子,就是“大人傷神,孩子傷胃,全家傷心”得不償失。

    疾病不責

    培根說過“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是靈魂的禁閉室。”生病是孩子最脆弱的時候,在此時批評孩子,無異於雪上加霜。

    三、為什麼批評孩子?

    我們為什麼要批評孩子?一是為了幫助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二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關鍵點不在孩子,而在於大人怎麼做,才能達到上述兩個目的。

    批評孩子的意義還在於:

    1、幫助孩子,而非傷害

    比如用打罵等暴力方式,對待孩子犯下的錯誤,要麼增加孩子的牴觸、要麼讓孩子因恐懼而屈服,無論哪種,都不利於錯誤糾正。

    2、糾正錯誤行為,而非情緒

    有些孩子,一被批評就會哭,常令家長火冒三丈,喝令孩子“不許哭”,那些正常的情緒無需糾正,比如流淚哭喊;,非正常的,比如摔東西、自傷或傷人才需要制止。

    有些家長,總是被孩子當下的情緒表現帶動,從而忽略了糾正錯誤行為,而對孩子的情緒 表現”火力全開“。

    3、糾正犯錯過程,避免重犯

    比如,孩子考試分數低時,家長總免不了責罵批評,這就是典型的”抓住結果不放“,而對產生這個結果的學習過程,不予糾正理會。

    時間不能重來,後果形成已無法改變,批評應著眼於糾正犯錯過程,尋找原因,

    避免下次重犯。

    4、教會孩子如何面對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孩子,就是在不斷探索和犯錯中成長的,家長教會孩子如何面對錯誤,和教會孩子”如何避免錯誤“同等重要。

    而成人處理孩子犯錯的方法,無形中就是孩子處理錯誤的參照。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爸爸常家暴媽媽,那麼兒子長大後,也會對妻子家暴。他會認為,夫妻相處模式,就是父母呈現出來的樣子。

    四、如何正確評批孩子

    錯誤的、粗暴的批評方式,或許能讓孩子”認錯“,卻很難讓孩子心服口服的”知錯“,老話說”知錯能改“,沒說過”認錯能改“吧?

    每個大人都是由孩子變成的,想想少時的經歷,就會明白,什麼樣才是正確的批評:

    1、達成共識——錯在哪了

    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在哪了,最忌諱體罰動粗。描述事實 ,就事論事。

    比如孩子把花瓶打碎了,家長可以說”我看到你把花瓶打碎了“,而不是說”看你毛手毛腳的,我給你說過多少遍了……“

    2、形成共情——表達感受

    當孩子犯錯,家長要分析原因,孩子做錯事是因為動機不純?還是能力不足?或者害怕導致?弄清了原因,才能理解孩子,並向孩子表達你的感受。

    就事論事的表達感受”你這樣做,媽媽覺得很難過……“,千萬不要口不擇言的給孩子貼標籤、翻舊賬。

    3、共同解決——如何改正

    批評的目的在於改正錯誤,所以,明確避免下次重犯的做法就很重要。

    我娃初上一年級,作業寫的磨磨蹭蹭,摳橡皮、玩尺子、一會喝水一會撒尿的,明明20分鐘能寫完的作業,非要拖到個把小時,把我惱的啊。

    制定了寫作業規則,效率明顯提升,當然鼓勵孩子堅持執行也很重要。

    五、常見的錯誤批評方式

    1、把愛收回

    ”你這樣,我就不愛你了!“

    ”我真後悔把你生出來!“

    家庭對孩子的意義就在於,安全感和歸屬感,這就要求,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種威脅式的言詞,說多了,會造成三種後果,一是孩子低自尊,二是形成討好型人格,三是對家長隱瞞。

    愛是比一切道理更有說明力的道理,愛是信任。

    如果孩子已經決定不再信任家長,那麼,即使你說的全對,我也選擇不聽。

    2、情緒失控

    我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把我逼的啊,想死的心都有…“,我也有過N次被孩子氣哭的經歷,認真想想,其實孩子根本沒逼我們,他們對父母天然親近,只是我們不願承認自己情緒失控罷了。

    有些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批評,完全喪失了理智,大喊大叫,尤其是你明明都氣的要原地爆炸了,孩子還像木頭一樣杵在那裡,毫無反應……你覺得孩子像傻子,孩子覺得你是瘋子。

    批評不是發脾氣,學會控制情緒很重要。

    3、全盤否定

    我曾見過一家長批評孩子,原因是孩子把橡皮弄丟了,家長說哪天你還丟了一隻鉛筆 ,哪天哪天你還丟了卷筆刀,去年你還丟過什麼什麼……

    結束詞是”你總是這麼丟三拉四、從不愛惜東西,你這樣的小孩真是令人討厭……“孩子走一路哭一路。

    尤其是媽媽,在批評孩子時,總是會翻舊賬,再給扣個標籤大帽子,我覺得這其實是人格侮辱。

    如果孩子相信你說的話,那麼,他就會認定,自己犯錯很正常,因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人啊。如果孩子不相信你的話,當然會反抗,低幼階段,反抗都在心裡積壓著,到青春期時,加倍傾洩給你。

    總之,好的批評激勵人心,壞的批評摧毀心智,批評也是一門需要掌握的藝術,因為孩子是家長最寶貴的財富。

  • 15 # 察秋毫

    小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是希望得到尊重,很愛護自己的面子的,家長在批評小孩子的時候也要顧及到小孩子的面子。

    第一,在有外人在的時候不宜批評小孩子,尤其是別的小朋友在的時候。當有外人在的時候,孩子被批評,他們會覺得非常丟面子,會被別的小朋友恥笑,在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抬不起頭。一般這個時候小孩子都會非常強烈的抗拒,或者和家長頂嘴。批評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差。

    第二。在小孩子在氣頭上的時候,也不易批評他。在孩子在氣頭上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是一根筋,那怎麼會轉彎?或者說這個時候腦子已經僵化了,你怎麼跟他說他想的就是他不會錯的那件事情。最好的方法是等孩子冷靜的時候再和他說這件事情。

    第三,在弟弟妹妹面前有也不易批評小孩子。在家中,比較大的孩子一般都是比較小的孩子的榜樣。如果大孩子在小孩子面前被批評,他們也是覺得非常丟面子的,如果說小孩子在大孩子批評的時候有嘲笑的意味,或者說發生笑聲了,大孩子過後還會收拾小孩子。這樣子更加是激化了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得不償失,而且大孩子也不會認錯。

  • 16 # 即然

    批評肯定要單獨的批評,孩子也是要面子最主要的是教育小孩的問題,小孩子教育很簡單就是每次都是在先學習再嘗試和接受對方的反饋來成長,又帶來一些思考你認為讓小孩看影片和手機電視是正確的嗎,也正確也不正確,凡事都要有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了不讓孩子看電視要把電視撤了嗎?或者斷網強制不看電子產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