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到中年,重新翻看《紅樓夢》。年少時與賈寶玉深有同感,對這等俗句包括阿堵物深惡痛絕。但現在,深覺大有道理。
14
回覆列表
  • 1 # 春秋隨話

    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啊,世故。

    年少時候,我們不屑一顧,肆無忌憚。

    長大了以後才發現,人生不但有人情還有世故。

    再以後,我們變成了他人眼中的人情和世故。

    百度百科這樣說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rén qíng shì gù,意思是指為人處世的方法、道理和經驗。

    說到底就是你對人際關係的處理和做事的方法。

    有些人善於言談、精於察言觀色,我們說他/她/它精於人情世故。

    有些人天生耿直、不懂得變通,我們說他/她/它不懂人情世故。

    還有人出口傷人、以傷害人為樂。這種人,我們說它/他/她未必不懂人情世故,就是壞。

    所以你看人情世故也是分等級的,這裡就不細分說明了。

    懂人情世故就一定好嗎?

    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的,人情世故讓我們日常相處更加融洽,但是懂人情世故未必是事業上的成功人士。

    不懂人情世故就一定差嗎?

    也許你也發現了,有些人每日默默無言,也許也是行業中翹楚。

    說到底,人情世故只是個人能力的一種,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

    說來說去,其實也算是廢話。

    嗯。

    其實道理就這樣,說來說去就這麼幾種。

    願我們不違法不傷人依然可以活得如少年一般。

    願很多年以後,不會成為他人眼中的人情世故。

    端起酒杯,敬生活、敬人情世故。

  • 2 # 藍顏經典老歌音樂影片

    《紅樓夢》裡有一幅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學問,有一套應付本領也是文章。 這一對聯是儒家的傳統觀念,表達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標準之一。

    而《紅樓夢》所表達的是反封建的思想,也就是反封建正統的思想,因而脂硯齋會把它評為“此聯極俗”。 這句對聯是曹雪芹對王熙鳳的評價,她管理賈府上上下下的家政事務,裡裡外外的應酬,如沒有精明的頭腦,圓滑的手段,潑辣凌厲的個性,開闊的眼界,豐富的知識,以及對事情把握的尺度分寸的能力,是管理不了那一大家子事務的。

    擴充套件資料: 王熙鳳是賈母的孫媳婦,是賈赦和邢夫人的兒媳婦,是賈政的侄媳婦兼內侄女。是王夫人的侄女,是賈璉的妻子,是巧姐的母親,是賈薔和賈蓉的遠房嬸子,是賈瑞的遠房嫂子,是探春的堂嫂,是迎春的親嫂子,是惜春的遠房嫂子,是賈寶玉的舅表姊兼堂嫂,是薛寶釵的舅表姊兼堂妯娌,是林黛玉的舅表嫂子。

    深得賈母恩寵和王夫人賞識,成為賈家榮府的實際掌權者。 王熙鳳是作者筆下第一個生動活躍的人物,是一個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時代大家庭中精明強幹潑辣狠毒的主婦性格的高度結晶。從她一出場就生龍活虎,如火如荼。

    一路故事的發展,性格的表現,作者一絲不懈地揮動著巨如鐵柱、細似金針的妙筆,予以傑出的刻畫。 而且無論是她自己的傳記或配合別人的場面,作者總把她安置在萬目睽睽的舞臺口上,使觀眾目不暇接,耳不暇聽。

    王熙鳳有一種支柱作用,一種藝術結構上的、藝術機體意義上的聚焦的、輻射的作用。《紅樓夢》寫了這麼大的一個家族,四百多個人物,設想如果沒有了王熙鳳,這個書會怎麼樣。

    如果把賈府中長幼、尊卑、親疏、嫡庶、主奴等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比作一張網的話。 王熙鳳就處在一個相對中心的位置上。她要同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上有三層公婆,中有無數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底下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僕丫環小廝等等。王熙鳳同其中任何一個人物或者聯結、或者矛盾、或者又聯結又矛盾的這樣的關係,都是某一種社會關係的反映。

    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有學問,把人情世故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 這句話出自《紅樓夢·第五回》。 《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在東府神遊幻境,因午困而須小憩,遂到尤氏上房。一進門,見正面高懸一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寶玉一見此等言詞,立即叫道:“出去,出去!”因此才轉到秦可卿室中。

    讀者大多數認為,這是寶玉對“世事人情”厭惡,對“學問文章”的反感。其實並非如此,這是寶玉的誤讀,也是對曹雪芹的曲解。

    擴充套件資料 這兩句話,一個人一輩子的修養如果能夠做到的話,就非常成功了。世事都很洞明,都看得很透徹,這是真學問;練達就是鍛鍊過,經驗很多,所以對於人情世故很通達,這是大文章。”能做到“世事洞明”的人恐怕不多,但要是想增長點學問,只要處處留心就能做到。

    從做學問寫文章的角度可理解為,世間萬事萬物,如果你能深入洞見,能明瞭個究竟,就能成為有學問的人。學問之道不在於搬弄知識,而在於明事理。

    對於“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還可以從做學問寫文章的角度去理解,曹雪芹或許是在說,世間的萬事萬物,如果你能深入洞見,能明瞭個究竟,就能成為是有學問的,學問之道,不在死讀古書,搬弄知識,而在於明瞭世理;人間情勢,複雜而豐富,如果你能熟練地瞭解各種情緣,能通達各種情理,那就有了寫文章的根本,文章之道,不在咬文嚼字,不在搬弄是非,而在於寫出通達人情的深刻性。

    在我理解裡,這副對子宣揚的是一種入世哲學,指出知識並非存在書本文章裡的理論和思辨,現實世界的各種人事、規矩、禮節、權術……都是一門大學問,能在其中出入自由,如魚得水,既是習得了文章中的精髓。

    人作為社會動物,能夠了解規則,看透表象,洞悉日常的種種偽飾與虛假,自由的穿行在城牆間,確實是種令人羨慕的大智慧。但拔高了講,那只是一種無所改變的消極適應,是種小乘智慧。而大乘般若,不是魚翔淺底,而是飛龍在天。

  • 3 # 我是青鳥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意思是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有學問,把人情世故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

    這句話出自《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在東府神遊幻境,因午困而須小憩,遂到尤氏上房。一進門,見正面高懸一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寶玉一見此等言詞,立即叫道:“出去,出去!”因此才轉到秦可卿室中。

    讀者大多數認為,這是寶玉對“世事人情”厭惡,對“學問文章”的反感。其實並非如此,這是寶玉的誤讀,也是對曹雪芹的曲解。

    這一對聯是儒家的傳統觀念,表達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標準之一。

    而《紅樓夢》所表達的是反封建的思想,也就是反封建正統的思想,因而脂硯齋會把它評為 “此聯極俗”。

    現代著名紅學專家蔡義江在 《紅樓夢詩詞曲賦鑑賞》中這樣評議:曹雪芹抓住現實生活中的典型細節,用很少的筆墨,一下子把事物的本質方面深刻地反映出來的本領,常常使人驚歎不已。這裡寫一畫一聯和寶玉的態度就是很好的例子。

    繪著神仙持青藜杖,吹杖頭出火,照漢代儒生劉向夜坐誦書的《燃藜圖》,與這一副說懂人情世故比讀書做文章還重要的對聯放在一 起,正好相輔相成;;同作為勸學 “仕途經濟” 的楷模和格言,其嘲諷意味耐人咀嚼。對聯字面堂正,對仗整飭,卻又俗氣逼人,儒臭熏天。寶玉連叫: “快出去! 快出去!”環境特點和人物思想性格兩方面都寫得十分鮮明突出。

    今人也引用這幅對聯,來說多參加社會實踐,多觀察,瞭解現實生活,多掌握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的重要性,那是從不同角度出發,賦予對聯以新 的含義了。

    現在有人認為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講的是人的情商,情商高,社會的適應能力就強,其句卻有著褒義的一面。

  • 4 # 甘州風情

    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並不是蠅營狗苟。蠅營狗苟是生存方法,人情練達是處世哲學,有云泥之別。所謂的人情練達是大智慧、大學問、大文章;而蠅營狗苟是小聰明、小伎倆、小心機。怎可同日而語。

    不可否認,相比遵章蹈矩蠅營狗苟會讓人從中受益,活得比別人舒適,因此便成了社會上的潛規則,你不這樣別人也會,還說你故作清高,處處排擠你、孤立你。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覺中就妥協了,也就融入到這個蠅營狗苟的世界裡了。

    而能夠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的人根本不需要蠅營狗苟地去活,他們瞭解人心人性,能夠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事情的本質,他們是人中龍鳳,是社會精英,有很高的眼界有很大的格局。因此他們的生活格調和品質也是遠遠高於常人的。

    《紅樓夢》這部鉅著中共寫了975個人物,這近千人中絕大多數都在蠅營狗苟地活著,而人情練達似王熙鳳的能有幾個?

  • 5 # 趙廣彬478

    這部精典書籍,整體都點苦味,書中有,就是現代也有,如,一對青梅飽馬,從小學到大學感情很深,就因為家庭條件懸殊太大無法成婚,結果一方父母巨貧納富,造成一對恩愛痛苦不甚。

  • 6 #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紅樓夢裡面有許多經典語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也是最有名的語錄之一,很符合賈雨村這個勢利小人,給他做座右銘是最妥當的!這紅樓夢裡面精通人情,善於人情上下功夫的一是賈府賈芸,旁姓冷子興,運用自如的就是賈雨村了!這雖說是個熟語,但是卻道盡了許多的人情世故,世態炎涼!會運用,就能平步青雲,小到好事成雙!所以這句話在今天也不過時,未過期!這也是世道經濟的法寶,學好用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才算是正道!

  • 7 # 土右鍾海濱

    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這是出自清代曹雪芹寫的《紅樓夢》的一副對聯,是儒家的傳統觀念,表達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標準之一。這句話的意思,是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有學問,把人情世故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這句話所反映的思想沒有錯誤,關鍵是在現實生活中怎樣理解運用,採取正確思想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應正確理解,面對現實,用好正面思想。

  • 8 # 六妙長春

    《紅樓夢》裡提到的“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是在小說第五回,賈寶玉進入尤氏房中看到這副對聯,他十分厭惡,認為是酸腐之言。那麼,這兩句與成語狗苟蠅營是不是一個意思呢,我認為絕對不可相提並論。先看這兩句如何理解。說明一個人通人情,懂世故,能夠把世人的心理揣摩透徹了,那麼處處都是文章,這是指的是為人;下面講做事做學問,也就是說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能表現學問的高深。這兩句話並無貶義,無非是體現一種明哲保身的應變之道,可以說是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的為人處事態度。再看狗苟蠅營的意思。這完全是一個貶義詞。表明一個人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不惜像看家狗一樣搖尾乞憐和奉承巴結權貴,如茅廁裡的蒼蠅飛來飛去,到處亂竄。我們看出,被稱為狗苟蠅營的人都是無恥的小人,貪求名利之徒。最後來作一個比較。善於明哲保身,精於世故的人可能不是君子,但也不應該列於小人一類,他們不會做傷害他人的卑鄙壞事,充其量被世上一些道德高尚之人稱為老滑頭,軟骨頭。而狗苟蠅營之徒就完全不同,這些人大多會為了自己獲得更高的權力地位,踩著人家肩膀往上爬,其人品低劣可見一斑。

    這就是兩者的本質區別。所以,我們得出最終的結論,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的人也不需要狗苟蠅營。

  • 9 # 高紫駿

    《紅樓夢》中的這兩句話,往往被後人引證為不要讀死書,不要死讀書,要讀好社會這本大書,甚至是“做好人"比“讀好書"更重要。跟實際生活中的狗苟蠅營沒有關係。

    宋詩人陸游有過類似的“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之句。意在說明多讀書固然重要,但也有“盡信書不如不讀書"之說。

    人情世故,錯綜複雜。所謂文章,更多的也只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模擬,一種藝木再現,遠不能道盡酸甜苦辣其中真諦。曹雪芹魯迅等先輩,之所以文章驚人,是在家道中落後的現實生活裡,洞穿了人情世故,因而安排黛玉寶玉等一批少男少女的賽詩會,因而在夏瑜的墳頭憑空出現祭奠的花圈,意在無限悲苦的生活中有點憧憬和希望也。

    托爾斯泰就更不用說了,煌煌大著無不包含著悲憫。

    而狗苟蠅營這種生活方式或者說是生活態度,當然是不可取的。即便不讀書,哪怕不識字,也可以道法自然,實實在在一輩子,何必活得這樣可憐呢?

  • 10 # 文案君阿懵

    因為你逐漸從尖銳到圓潤了。

    每個人就像一塊石頭,剛開始頭上長角,身上長刺,隨著融入不同的群體,環境就像水流一樣,你就會被水包裹,慢慢的就被磨去稜角,這是正常的,也無關好壞,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的。

    首先你是個自然人,然後你是個社會人,所以不管環境怎樣,你只要保守本心,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 11 # 半點佛心

    二者不可等同。在《紅樓夢》中,“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有它特殊的語境,這也使得一些朋友對這句話產生了誤解。在我看來,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並非左右逢源、世故奸猾,何來蠅營狗苟之說?

    世事洞明是一種智慧。

    要洞察世事,與其說要生就慧眼,不如說應獨具慧心。慧心來自生活的磨礪和沉澱,更應該包括對自我的審視。唯有“知我”,才能通曉四方。它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是帶著慈悲心、同理心、公理心去體察世間萬物,而不是超然物外、隔岸觀火式的獨行,更不是高高在上、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高冷。

    人情練達是一種能力。

    沒有人能脫離社會存在。既然身處周遭萬物之中,就應以積極的態度去適應環境、以進取的精神去影響環境。人的能力固然有限,但只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堅持德操立身的原則,親近良人,遠離宵小,當可做到遇事不急不躁,張弛有度,進退得法。

    需要注意的是,人情練達並非長袖善舞,更不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為一己私利去撥弄是非、把控他人、玩轉社會。

    世事洞明方可人情練達。

    識人察事靠的是慧心,但這不是結果。既已心中燭照、洞察事理,就應更進一步,兼濟他人。當然,主動作為並不是無論輕重、事事參與。練達,應當有取有舍,有進有退,進退有據。這個“據”,是對環境的瞭解,是人情練達的基礎和根據。所謂取捨進退,不是簡單的趨利避害,是察人識意、審時度勢。有的事,值得勞心費力,因為它有意義;有的人,趁早割捨,因為他品行不端。

    所以,看破,不一定說破;需要上前一步,絕不袖手旁觀。兩種態度,看似矛盾,實則本因不同,皆有可取之處。

  • 12 # 趣文社

    當眾人都坐定之後,方聽到外面有人笑道“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不見其人先聞其聲, 只見一些婆子媽媽們簇擁著她,從後院進來。

    這便是人稱“胭脂虎”的王熙鳳出場排面,先聲奪人。作者借書中人物秦可卿對鳳姐進行評價:說是脂粉堆裡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她。

    其實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的時候,對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不是很喜歡,覺得她陰險、潑辣、狠毒。興兒說她“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佔全了”。還有在處理尤二姐一事的時候,支使其未婚夫張華告狀,後來又擔心張華反悔受牽連,竟然命令旺兒殺人滅口。

    現在再讀紅樓的我,倒是越來越欣賞王熙鳳這個角色。能力、魄力、情商一個不缺,當得上———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以至於我常常忘記她的年齡,當然,87版的電視劇用一個30歲的人來扮演20歲的角色也有關係。

    王熙鳳的世事練達在跟劉姥姥打交道的過程中有著突出的表現,她並沒有因為劉姥姥身份卑微言辭粗鄙而大肆擺譜。相反,無論是言辭還是態度都非常親切。第一次給劉姥姥銀子之後還特意另外給了一吊錢僱車,第二次給劉姥姥回禮的時候還特意說:也沒有什麼,不過隨常東西,好也罷,歹也罷,帶了去你們街坊鄰居看著也熱鬧些,也是上城一次。從這些話語可以看到一個豪門貴夫人的雍容大氣。

    跟劉姥姥打交道對她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落魄的時候,就是這個鄉下婦人,千里迢迢、傾家蕩產救出她最牽掛的女兒,這便是種善因得善果。

    王熙鳳的世事洞明在操持秦可卿的後事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書中道:那鳳姐不畏辛勞,天天與卯正二刻就過來點卯理事。一時間坐陣,統管榮寧二府各樣事務,頭緒繁多,應接不暇。特別是懲罰來遲的人,殺雞儆猴,至此寧國府內人人兢兢兢業業,各自執事保全。

    為什麼她有如此氣場呢?因為她知道別人需要的是什麼。她知道那些做主子的想法,也知道那些執事的想法和做事的風格,一樁樁一件件在她眼前明明白白。她的非凡情商和行政能力讓她可以直指這些人的內心深處。

    從而讓主子滿意,讓執事不敢偷懶耍滑。

    還有懲治賈瑞、因為賈璉出軌而大鬧寧府,細數三宗罪名,簡直就是所向披靡,乾脆利落。

    講了王熙鳳,我們再來看劉姥姥。劉姥姥在書中是一個身份卑微的小人物,估計十個讀者有九個半是看不起她的。但是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智慧,她進賈府兩次,每次都表現非常出色。她善於觀察,抓得住關鍵,甚至賈母都捨不得讓她回家。人人避之不及的鳳姐兒不僅送她銀子,還認了親。可見,劉姥姥也是“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的高人。 

    其實,真要說起來,王熙鳳和劉姥姥都算不得什麼。真正“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是曹雪芹,你想啊~曹雪芹自己不洞明、不練達,那這王熙鳳和劉姥姥是怎麼塑造出來的?這《紅樓夢》又怎麼寫出來的?

    幾百個人物形象,官員、商人、紈絝子,他們的心理、行為、動機、背景、慾望,無不細緻入微,無不顯示作者是世事洞明之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寫出世事洞明之文。因為這不是賈寶玉茶餘飯後的消遣,也不是林黛玉海棠社的詞賦,而是作者一生的心血所繫,是作者對這個世界深刻的理解和描繪。

    正如作者在書中說道: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王熙鳳、劉姥姥、還有他們的塑造者曹雪芹先生,都用他們的生命經歷書寫著各自的文章,把他們對生命的求索和理解融入到這篇文章之中。或許不完美,或許有侷限性,有的平庸,有的超。但無論平庸還是超凡,他們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為自己的追求在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不擇手段,還是心懷善念和感恩。

    所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副對聯跟蠅營苟且是不相干的。

    最後,跟大家分享楊絳先生的一句話: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認為主要是看我們如何去處理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一般來說對於志同道合的人我們通常會走得近一些,多去關心和呵護那成關係,使得友誼長存。反之對於和自己貌合神離的人,還是敬而遠之。我們需明白與什麼人用什麼心。

    世事洞明皆學問;我認為就是現實點,對於任何事情都需要我們認真的去考量,不能做出違背原則的事情!為別人著想,同時也是為自己著想!這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基本原則。

  • 13 # 人魚薇沫談成長

    【人魚薇沫】狗苟蠅營是個貶義詞,先要搞清楚這幅對聯說的是這個意思嗎?很顯然並不是呀,從字面上瞭解,是說情商的事呀,並不是隨聲附和,沒有自我的意思呀。

    他們的眼光和格局都非常高,能忍一時不平而為未來做長遠打算,做到八面玲瓏,討人喜歡。

    這樣的人有什麼不好呢?我們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人吧?他們做那些討別人喜歡的事,一方面並不覺得為難,也可以發自真心,讓人如沐春風感覺心生快樂。

    這就是人性練達,這就是世事洞明,全都是褒義詞。

    2.不做沒有自我,為金錢而低頭的事

    狗苟蠅營,像蒼蠅到處亂飛,比喻某些小人得到名譽,到處鑽營的意思。

    這是貶義,說的有意為之的,爭名奪利,喪失自我的表現,兩者不能同日而言。

    金錢不是什麼好東西,但能給人帶來快樂,而且離開金錢我也無法存活於世,它和吃飯、睡覺一樣,都是人生的修行,並不應該帶著批判來看待。

    特別討厭一個事情,是因為這事情給人帶來討厭的情緒,得不到,無力擁有才會有討厭的心情,有那麼一點酸葡萄情節。

    大部分人運用金錢得當,是可以經營好自己的生活,我們凌駕於金錢之上,就可以操控它、運營它,為我們所用。

    如同古人治理黃河一樣,先是被淹沒而痛苦,後來是被治理而快樂,再後來就是利用其發電而造福一人類,對待金錢也當有此種態度。

    至於如何掌握金錢,或是吸引金錢,先是不能討厭它,沒有誰會樂意接近討厭它的人,吸引力發則可以讀一下,掌握之後就會有所快樂了,世上的修行看破一切即可。

  • 14 # 伴讀紅樓夢

    《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在寧府上房內室,見高懸《燃藜圖》和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對聯這兩句話我是贊同的,人是社會的人,能夠洞悉世情,人情練達,在社會出入自由,如魚得水。是令人羨慕的。

    燃藜圖是鼓勵人讀書的故事。這兩句話也並無貶義。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學問。說明一個人通人情,懂世故,能夠把世人的心理揣摩透徹,那麼處處都是文章,這是指的是為人。一個人做到這兩句話,是非常成功的。世事洞明,都看得很透徹,這是真學問;練達就是對於人情世故很通達,這是大文章。真正做到世事洞明的人不多,真正人情練達,才能作好人生這篇文章。

    劉姥姥這個不識字的村嫗,就很了不起,她進賈府,他知道位高權重的賈母怕寂寞,喜歡熱鬧,劉姥姥便扮演笑星逗她樂。劉姥姥知道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就投其所好使勁地捧,捧得她高興,也捧來了銀子。劉姥姥就是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的高手。

    寧國公的接班人賈敬把爵位讓給賈珍,自己一味好道。賈珍把個寧國府弄得翻了個個,也沒有人管。整個寧國府人人不讀書,也不研究作人、為人。偏偏高懸《燃藜圖》和這樣對聯,作者把求知勤學與人情事故一起放在這裡,加上寶玉的態度。在寧國府上房內室,頗有掛羊頭買狗肉的諷刺意味。

    賈寶玉為什麼那麼反感?賈寶玉是一個沒有長大、也不願意長大的小男孩。他看到大人們把讀書用來作為進入官場的敲門磚,極其厭惡。賈寶玉厭倦大觀園外汙濁的世風,寧榮二府的諸多醜事讓他難以忍受,他不想學習成人世界那些陽奉陰違、骯髒交易、迂腐虛偽。從來沒有想在官場混跡。他從來不願意跟賈雨村之流交往。

    狗苟蠅營完全是貶義詞。是說人們為了利益,不惜像狗一樣苟且,如蒼蠅一般到處亂竄。被稱為狗苟蠅營的都是無恥小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全不顧作人的尊嚴和道德底線。

    這副對聯跟實際生活中的狗苟蠅營沒有關係。

  • 15 # 書燈幽見

    紅樓夢第五回,寶玉確實看到這句話,他覺得非常扎心。

    但是,這句話最早出現時,似乎不是在《紅樓夢》,如果我沒有記錯,而是在《菜根譚》裡讀到得更早些。

    《菜根譚》一書,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是一本不錯的人生哲學書籍。

    記得第一次看時,也非常震撼。雖然始終沒有裡面的智慧,但是在俗世裡行走,那裡面的學問應該是蠻實用的。

    題主後面用的這個“狗笱繩營”,似乎有點嚴厲。不知道是否是對《紅樓夢》裡這句話不太認同,不過,我個人是認同這句話的。

    少年時寫文章,或許可以憑著年輕赤誠的情感,飛揚的文采寫出一些好文章。但是,中年時回頭去看,那時的文章深度真的很有限。

    什麼是一篇真正好的文章呢?

    竊以為,就是經得起歲月的打磨,即文章本身有生命力,兼具哲理與文理。

    但是,如果太年輕,看問題,就容易偏激,也容易受閱歷的限制,而看不到問題的多面性。

    如同紅樓夢裡面的寶玉,世間事皆黑白分明。

    可是生活卻是複雜的,它有中間地帶。需要遷就,甚至屈從。

    所以,紅樓夢之可貴在於什麼呢?

    在於純真,在於寶黛二人的故事,總是時時令人想起少年時純真的自己。

    “童心來複夢中身”,這種追憶少年的情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難以拒絕的美好和失落。

    “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

    前一句至理,後一句至明。

    飽讀詩書,未必就通世事。

    一個能通曉世事之人,即使沒有讀多少書,也是一個能把生活與交際處理得很好的人。

    能得後一句的人,往往情商非常高。

    典型人物—《紅樓夢》裡面的平兒。

    她就勸鳳姐“趁早見一半,不見一半兒”,又勸她“得放手時且放手”。

    文字內寫連鳳姐都不太識字,鳳姐需要彩名幫她念一些有文字的東西,足見鳳姐平兒皆不識字。

    但是平兒卻對世事洞若觀火。

    而且處理圓融,深得人心。

    這就是真正的學問。而且世事人情,還是一門最深的學問。

    但是,平兒雖深諳世事,卻不是一個“狗笱繩營”之人。

    所以,別武斷地把深諳世事人情通達之人,和“狗笱繩營”之人劃上等號。

    一個人的情商不能與她的人品劃等號。

    讀《紅樓夢》,就是如此。不同的年紀去讀,會收穫不同的感受與成長。

    不過,不僅讀《紅樓夢》如此。世俗人情亦如是,越到成長後,所看到的同一件事情,你的眼界寬窄,也註定了見解與認知的差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兔媽媽不讓小兔吃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