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文旅德昌

    學習音樂要具備包容和真誠的心態

    首先不得不說,音樂是一門很大的領域,裡面也有好多不同的專業學科,就比如音樂形式來講,有搖滾、流行等,這個和文學題材一個道理。

    因此,要了解音樂,建議從具體的學科中去由淺到深學習瞭解,眉毛鬍子一把抓,會導致學習瞭解到的內容不專業,還會成為笑話。做任何事情理應如此。

    不同的音樂型別沒有好壞之分,不能喜歡聽交響樂就說流行音樂俗氣。我們常說音樂無國界,實則再說音樂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是一種可以跨越地域,跨越種族的語言,更沒有什麼鄙視鏈。

    現在社會上,流行音樂佔據了大部分人的耳朵,其實除了流行音樂還有更多好聽的音樂,只不過流行音樂在商業化的市場更容易包裝,更容易獲取受眾,這與它的表現形式有極大的關係。

    如果真要了解音樂,還需讓自己更加開放包容,去接觸不同型別的音樂。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但我個人認為如果單純的喜歡或推崇某一類音樂形式為當下市場的主流,其實是對聽眾的傷害,對音樂文化的踐踏。

    我們很多孩子,現在都是聽流行音樂長大,其實流行音樂的律動是最容易引起大眾共鳴的,也可以說是最簡單的。

    說句實話,還是要感謝網際網路,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不同音樂的型別,逐漸建立健全音樂龐大體系的面貌,真正瞭解到真實的音樂。

    所以,在瞭解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切記這兩點:包容、真實。不包容就不可能做到真實,任何音樂都必須表達真實,實事求是,不管是情感、情懷、思想、現狀,甚至是政治。

    如果用音樂作假,那不是對牛彈琴的笑話,而是讓牛彈琴的荒謬。

    希望我建議的這兩種狀態可以幫助到大家。

  • 2 # wuliJoe

    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我的回答不具有標準性,只是我的有感而發,因為我即五音不全,又非科班,不瞭解音階,五線譜等專業內容,有的只是我對音樂的愛好,喜歡聽音樂而已,但也不妨礙我吐露心聲!

    我個人對音樂偏好不定,有喜歡深情演繹的,也喜歡粗獷沙啞的,富有故事性的聲音;喜歡心情隨著音樂旋律飛揚,興奮處高歌幾句!但我最看重的是音樂背後的故事,甚至是所描繪的畫面感!

    《雛菊》這部電影,它的片尾曲中的同名歌曲,在高潮結尾中響起時,我不禁淚流面面,歌曲旋律空靈優美,但最打動人的是歌詞,簡單的詞句,直擊心靈,每每聽到歌曲,腦海中都會浮現一望無垠的,種滿雛菊的金黃色的田野上,男女主人公錯過的畫面!還有一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出現的一首歌曲《shape of my heart》,反覆聽多遍,就能感受到裡面一種救贖的味道!

    好聽的歌曲千千萬萬,我獨愛它的靈魂深處或吶喊,或自問,或低吟,或自憐,或抱怨…

  • 3 # 晨鐘點燈

    音樂是“以聲表情”的藝術.這個簡練的概括抓住了音樂的兩個最為重要的特點:一個是“聲”,即音響;另一個是“情”,也就是情感。

    音樂藝術的實體是樂曲,而樂曲由旋律、節奏、調式、曲式、和聲、復調等因素構成。旋律也稱曲調,是音樂的最有表現力的因素。

    音樂的主要魅力,主要的誘人力量就是在旋律之中。”旋律是音樂的靈魂。

    節奏是音樂中出現最早的因素,最原始的音樂只有節奏。旋律是離不開節奏的,節奏是組織音響的必要手段,也是情感表達的重要因素。節奏不同於節拍,節拍也稱拍子,表現樂曲中一定單位長度的時值和強弱關係。

    音樂被稱為流動的建築。因為流動而富於變化,或明快清麗,或華麗高貴,或開朗奔放,或抑鬱低沉,但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音樂的美。在音樂美的形成過程中,聲音的性質和特點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聽胡笳、琵琶,同聽絲竹、古琴,很難有相同的審美感受。《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中的“樓臺相會”,作曲家為什麼要用小提琴的音樂代表祝英臺,而用大提琴的音樂代表梁山伯?顯然,這與小提琴纖細、華麗的音色和大提琴質樸、渾厚的音色有關。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

    傾聽 傾聽 傾聽

  • 4 # Simon尤克里裡

    瞭解音樂的話,首先你要有一個正確對待音樂的一個態度,就是音樂能給你帶來什麼,你首先要明白這個問題,音樂它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它的發源呢是起源於這個教堂的唱詩班,所以說馬雲曾經說過嘛,就是這個音樂為什麼誕生,它誕生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可以讓人類跟自己的靈魂溝通,也就是在現在這個物質特別充裕的社會里,精神生活反而大家都相對非常匱乏,所以大家的對更好的音樂,更好的藝術作品就有更高的追求,你現在的話不知道你是處在人生的什麼階段,你是學生還是已經工作的成人,還是已經事業有成的中年人或者是已經退休的老年人,你希望他給你帶來一個什麼樣的生活調劑作用。

    弄明白這個之後,你就可以去找適合你的型別的音樂去聽,比如說你是一個年輕人,你就可以多聽一些,像搖滾啊,像呃一些比較激情的曲子。如果你是一個社會壓力比較大的一個工作的年輕人,你可以多聽一些rap,因為大多數的話跟大夫都很能釋放情緒,或者多聽一些電音,呃,這個比較適合年輕人,然後如果你是一箇中年人的話,就是你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經歷的壓力也比較大啊,事情比較多可以聽一些純音樂,就是經典音樂,比如說什麼肖邦啊,莫扎特呀,嗯,比較古典的那些都可以讓你的心靜下來,如果你是已經退休的話呢,年齡比較大了,你就可以聽一些,民族越多一點的東西,或者聽一聽別的偏民族偏傳統的曲子,可以讓你更好的瞭解這個世界上的文化。然後也不會像聽rap之類的,感到那麼突兀,難以接受。

    再其次呢,就是你呃,欣賞音樂的話呢,瞭解音樂是最好可以自學養樂器,這個樂器的要求就是可以簡單,簡單入門兒容易上手,像這那種二胡啊,還有小提琴啊,這種純綠樂器是不太推薦的,那些比較考驗童子功,要靠耳朵去聽,要靠很準確的肌肉劇記憶去演奏,反而像吉他呀,像尤克里裡啊,像這些有品格的叫12平均率的樂器,他是比較適合你去入門的,他有精確的刻度,你摁到那裡就是那個音,他很方便這個新手去演奏,我本身就是一個尤克里里老師,我是覺得這個樂器是很不錯的下到三歲上到六七十歲都可以簡單的,一週之內就可以入門,自談自唱來了解音樂的魅力。

  • 5 # 卜口

    對音樂的認識音樂是一種可以左右、抒發人情感的神奇的物質。音樂無形恰如山嵐般飄渺,空氣般廣博。音樂有形如琴鍵上敲出來的音符,如琴絃上傾洩出來的五音。它既可以有形又可以無形,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和宣洩,音樂是超越語言的也存在,你可能不懂英語但你聽英文歌曲你會感受到它的情緒,比如貓和老鼠,裡面的音樂就會讓我們感受到情緒感情的起伏變化。

  • 6 # 劉欣o

    要了解就要先知道什麼是音樂?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詞典》上的定義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部門。 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比較而言,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 音樂可以通過幾種途徑來體驗,最傳統的一種是到現場聽音樂家的表演。現場音樂也能夠由無線電和電視來播放,這種方式接近於聽錄音帶或看音樂錄影。有些時候現場表演也會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錄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聲。當然,也可以製作自己的音樂,透過歌唱,玩樂器或不太嚴密的作曲。 甚至耳聾的人也能夠透過感覺自己身體的震動來體驗音樂,最著名聾音樂家的例子便是貝多芬,其絕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後創作的。 人們想學習音樂的時候會去上音樂課。音樂學是一個歷史的科學的研究音樂的廣闊領域,其中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史。 音樂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各文化也都有其獨特的音樂系統,民族音樂學是一門以該領域為討論物件的學科。

  • 7 # 如初錦晨

    音樂不需要你怎樣去了解,除非你是創作人,音樂人,音樂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心靈上的感受,有人說音樂,開心時入耳,難過時入心,我喜歡音樂,因為它能帶給我們一種安全感,它不會離開我,只要你需要音樂它就在

  • 8 # 向日葵吉他

    1.最簡單的就是去聽,隨著你聽的東西越來越多,瞭解學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自己的審美了,形成自己的一堵牆,慢慢去吸收消化,內化為生命的厚度。聽的過程你要用心去感受,瞭解這首歌她在講什麼,你是否有感同身受。

    2.怎麼聽呢?先找自己喜歡的聽,如果一上來就聽古典樂,難消化,也聽不下去的。聽到一首歌,去了解這個音樂人的資訊,這個音樂人其他的作品。同類型的歌手,翻唱的影片,這個音樂人的事蹟等等,去挖掘一首歌背後的資訊。

    3.聽不同型別的音樂,民謠、流行、輕音樂、搖滾樂、爵士樂、古典樂等等。先慢慢來,首先不要排斥,要有包容性,去從這種型別音樂的源頭聽起,熟悉它的歷史人文。音樂是一種藝術,一種語言,抱著敬畏的心態去學習。時間長了,音樂會給你帶來不同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認識不同的朋友,生活會變得不一樣了。

    4.最好去學一門樂器,對樂理和音樂手法瞭解了以後,那你聽歌的層次會不一樣,這首歌的特色在哪裡,出彩的地方在哪裡,不好的地方在哪裡。如果可以藉助樂器去表現出音樂,對音樂和自己也會有更深層次的瞭解了。

    5.舉個具體的例子怎麼去聽懂古典樂:要想聽懂,你要了解什麼是主調音樂,復調音樂。瞭解巴赫的旋律好聽在什麼地方。瞭解用4個音符就征服世界的男人貝多芬。去了解柴科夫斯基怎麼成為旋律大師的。瞭解管絃樂中常見樂器的運用。瞭解那些享譽世界大師的作品,去多角度分析和聆聽。

  • 9 # 靈魂音樂168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詞典》上的定義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部門。

    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比較而言,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

    音樂可以通過幾種途徑來體驗,最傳統的一種是到現場聽音樂家的表演。現場音樂也能夠由無線電和電視來播放,這種方式接近於聽錄音帶或看音樂錄影。有些時候現場表演也會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錄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聲。當然,也可以製作自己的音樂,透過歌唱,玩樂器或不太嚴密的作曲。

    甚至耳聾的人也能夠透過感覺自己身體的震動來體驗音樂,最著名聾音樂家的例子便是貝多芬,其絕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後創作的。

    人們想學習音樂的時候會去上音樂課。音樂學是一個歷史的科學的研究音樂的廣闊領域,其中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史。

    音樂基本要素:音樂的基本要素是指構成音樂的各種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 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節奏,曲調,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構成音樂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音樂的最基本要素是節奏和旋律。

  • 10 # 純色琳琅

    音樂需要慰藉人們的靈魂與思想,把人們帶入各自的情緒中,有悲傷,有預約,有歡快,有安靜,亦有人間的一切五味雜釀的清高融入與共鳴,也有沉浸與希望

  • 11 # 如小七般

    音樂是寓於聲音的藝術,它透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多種情緒反應和情感共鳴。音樂沒有視覺形象,也沒有明確的語義性,但它可以抒發表現人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感受,可以描繪大自然中人和物的景色、形象以至某種意境,所以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音樂欣賞的能力,與聆聽者的知識和文化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音樂藝術透過作曲—演繹—聆聽這個“三位一體”的創作過程來完成,作為音樂聆聽者,欲理解作品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必須先學會欣賞音樂的方法。美國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 A.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What to Listen Music)一書中,把傾聽音樂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既美感階段、表達階段、純音樂階段。但實際上人們在傾聽音樂時,這三個階段是相互聯絡的,並不能把欣賞過程機械地分出階段。但這樣假設的階段,卻可以對傾聽音樂的方式有個明確的概念。最簡單的傾聽音樂方法,是沒有任何思維的純為樂趣而傾聽,也就是美感階段。那可以是一種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一面做著別的工作,一面任由音樂的感染力將你帶到一種無意識卻又富有魅力的境界。音樂的四個要素都能激發人們的情緒,其感染力是極為強大的,所以美感階段在音樂欣賞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帶你進入聯想的世界,使你得到安慰或解脫,但你不能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音樂的價值不僅在於能給你以美感。只有採用有意識的傾聽方式,才能得到音樂的真諦。傾聽音樂需要了解音樂作品的涵義所在,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二階段,既表達階段。音樂的涵義是表達情感和情緒,音樂的材料是音,它不能像文字、繪畫等藝術明白地表達悲或樂,作曲家通常不能用具體的言詞來表達,也不能與某種明確的事物相聯絡,只能用聲音的表情來引起人們的情緒,因此,在不同時間,每次重聽的感覺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那種涵義構成了音樂作品的內容,使你激動,與你共鳴。所以音樂雖能以它的表現力使你產生情緒的想象與聯想,或興奮,或喜悅,或悲哀,或安詳……但不必用具體言詞去說明那涵義是什麼。即使欣賞標題音樂,也不能過分拘泥,受標題的束縛,標題只是幫助想象力的發揮。音樂除了使人覺得愉快的聲音和它所表達的感情之外,還存在音符和對音符的處理等形式,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三階段,既純音樂階段。對於音樂素材,必須透過旋律、節奏、和聲及音色以一定音樂曲式的原理組成一個作品,所以對一個聆聽者來說,必須具有並加強自己對音樂素材及其發展情況的意識,懂得音樂曲式的原理,去追

  • 12 # 松遼散人

    我的看法是多聽,同一章樂曲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也會隨著不同的環境、心境和年齡等因素有不同的理解,不必刻意去強調聽懂,音樂就是一杯茶、一捧花,一段心情!

  • 13 # D東哥

    有人說音樂是一種高雅藝術,一般人難以欣賞,真是這樣?我不這樣認為,音樂來自然,來自生活,儘管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是大家都共有的。

    什麼是音樂?音樂是寓於聲音的一種藝術,它主要是透過人們的聽覺器官來引起多種情緒反應和情感共鳴。

    可以說,音樂雖然沒有視覺形象,更沒有十分明確的語義性,但它確實可以對人們的思想感情以及生活的感受。

    對音樂欣賞能力,這與每個人的對音樂理解以及欣賞者的知識和文化修養有密切的關係。如何理解音樂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

    怎麼了解音樂?要學會怎樣欣賞音樂的方法。我們將欣賞音樂的過程分三個階段。一是美感、表達、純音樂階段。這三個階段或時期在整個欣賞過程中有時是不分先後,甚至是交叉進行的。

    第一是美感階段。我們主要是體會音樂帶來的質感、動感,以及使我們愉悅的那種感覺。這個時期,心情還沒完全融入進去,只是思緒在跟著音樂律動。我們的心情是快樂的,輕鬆的。

    第二個階段為表示階段。表達,有兩方面因素,一是音樂內容的表達,這時音樂的內涵開始隨著旋律慢慢表達出來。二是欣賞者的表達,有對音樂的內容的理解,觸發感情,以及心理活動都開始有所顯露。欣賞者的情緒已和音樂的內容有交集,音樂使你感動,與你融合。

    第三是純音樂階段。音樂的組成是什麼?音樂是用旋律,聲音的變化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意義。有喜悅,有悲痛。我們在欣賞不同形式的音樂時,都要明白,這個音樂是由不同旋律、節奏、音色以一定音樂原理組成一個音樂作品。必須要懂得音樂所要表達的思路是什麼,要根據它的內容去隨著音樂的起伏,一步一步地進入到音樂活動中。才能體會音樂所帶來的那種浸入心靈的刺激和激動和陶醉。

  • 14 # 格蘇雅

    音樂是寓於聲音的藝術,它透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多種情緒反應和情感共鳴。

    音樂沒有視覺形象,也沒有明確的語義性,但它可以抒發表現人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感受,可以描繪大自然中人和物的景色、形象以至某種意境,所以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

    音樂欣賞的能力,與聆聽者的知識和文化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音樂藝術透過作曲—演繹—聆聽這個“三位一體”的創作過程來完成,作為音樂聆聽者,欲理解作品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必須先學會欣賞音樂的方法。美國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 A.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What to Listen Music)一書中,把傾聽音樂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既美感階段、表達階段、純音樂階段。但實際上人們在傾聽音樂時,這三個階段是相互聯絡的,並不能把欣賞過程機械地分出階段。但這樣假設的階段,卻可以對傾聽音樂的方式有個明確的概念。最簡單的傾聽音樂方法,是沒有任何思維的純為樂趣而傾聽,也就是美感階段。那可以是一種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一面做著別的工作,一面任由音樂的感染力將你帶到一種無意識卻又富有魅力的境界。

    音樂的四個要素都能激發人們的情緒,其感染力是極為強大的,所以美感階段在音樂欣賞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帶你進入聯想的世界,使你得到安慰或解脫,但你不能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音樂的價值不僅在於能給你以美感。只有採用有意識的傾聽方式,才能得到音樂的真諦。

    傾聽音樂需要了解音樂作品的涵義所在,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二階段,既表達階段。音樂的涵義是表達情感和情緒,音樂的材料是音,它不能像文字、繪畫等藝術明白地表達悲或樂,作曲家通常不能用具體的言詞來表達,也不能與某種明確的事物相聯絡,只能用聲音的表情來引起人們的情緒,因此,在不同時間,每次重聽的感覺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那種涵義構成了音樂作品的內容,使你激動,與你共鳴。所以音樂雖能以它的表現力使你產生情緒的想象與聯想,或興奮,或喜悅,或悲哀,或安詳……但不必用具體言詞去說明那涵義是什麼。即使欣賞標題音樂,也不能過分拘泥,受標題的束縛,標題只是幫助想象力的發揮。音樂除了使人覺得愉快的聲音和它所表達的感情之外,還存在音符和對音符的處理等形式,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三階段,既純音樂階段。

    對於音樂素材,必須透過旋律、節奏、和聲及音色以一定音樂曲式的原理組成一個作品,所以對一個聆聽者來說,必須具有並加強自己對音樂素材及其發展情況的意識,懂得音樂曲式的原理,去追隨作曲家的思路,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辨別主題,認清特徵,隨著音樂的變化和展開,進一步瞭解樂曲的全篇佈局,這才是欣賞音樂的最高境界。當然,欣賞音樂不僅是傾聽,還要有所想象和聯想,傾聽音樂重要的是理解音樂作品。理想的音樂欣賞者應是既能進入音樂又能超脫音樂的,就像作曲家那樣,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具有主觀和客觀的態度,為它陶醉,對它批判,以積極的態度去聆聽,否則就不能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 15 # 路人甲cense

    第一、瞭解音樂第一步肯定是要去聽,聽各種各樣的音樂,聽音樂的旋律,音樂的節奏,音樂的節拍。還有各種風格的音樂都要聽,聽得多了,瞭解的也就多了。音樂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豐富人的知識。

    第二、聽各種樂器,音樂本身就是各種樂器的聲音組合起來的,所以聽各種樂器也相當重要。

    第三、當你對音樂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候就可以學一些樂理基礎知識。萬丈高樓從地起,要想更深層次的瞭解音樂,學習樂理基礎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音樂都是由一些音符組合而來的,只有基礎打好了,後面學習就更容易了。

    這些都是個人愚見,請大家批閱。

  • 16 # 冷門好電影

    在我們的漫漫人生旅途中,音樂,是一種稍縱即逝的東西,它只存在於你聆聽它的那一刻,感覺是不是有點奇妙。正是因為音樂的這一特點,所以在古代,在磁帶、數碼這些儲存聲音的技術還沒有出現之前,音樂家們創作的音樂都是非常長的。過去歐洲那些貴族,為了聽一場音樂會,梳洗打扮、乘坐馬車走上好幾小時,才能到達劇場,可不想聽幾隻幾分鐘的小曲就完事。所以,那時候的交響曲,大多有兩三個小時。因為,聲音一旦發出就沒有了,他們如果想聽,還得下次再來。

    如今,我們可以把音樂放進雲端,隨時聽都可以,所以形形色色的音樂才遍佈開來。從宗教音樂到古典音樂到現代音樂,應有盡有。可是,真是因為這種容易獲得性,讓我們忘記了音樂的可貴。有多少人,匆匆行走在城市的樓宇間,卻對從某個角落傳出的美好音樂充耳不聞?

    音樂,是我們觸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但卻最考驗著我們的感知能力。

    音樂會深刻影響我們看世界的角度。

    同一首音樂,有的人會覺得尖酸刺耳,有的人會認為悲傷和嫌惡,也有的人,一聽到便翩翩起舞。因為,音樂會給人傳達一種感情,一種意象,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貝多芬的《月光曲》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貝多芬創作它的時候,實際的名字叫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曲》是後人給作品取的名字,源自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雷爾施塔布對這首曲子的描述——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閃耀的湖面上一直搖盪的小舟一樣。後人還給這首曲子創作了很動人的傳說故事。

    實際上,過去音樂家創作的曲子都是調號加編號,從來沒有形象的名字的,都是人們根據對作品的理解,為了普世大眾而加上去的,就好像給人的本名加了一個小名一樣。很難說這種起小名的做法對不對,有沒有限制人們的想象力,但至少說明了一點——音樂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2.音樂會改變我們對自己、對外在一切事物的觀感。

    我們在舞池裡,會有舞曲陪伴。在酒吧,會有藍調。在教堂,會有唱詩班……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音樂。當你進入這些情境之中時,你會隨著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不同的狀態。通常,一個進入教堂的人,會不由自主地安靜下來,產生一種肅穆感,多多少少是依賴於音樂的作用。

    讓我們做一個小實驗,當你在看恐怖電影的時候,比如《驚聲尖叫》,試著把音樂關掉,把聲音都關掉,看看你能感受到什麼?

    3.音樂是另一種語言的表達,可以治癒我們的情緒。

    大家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比如失戀的時候,特別多愁善感,喜歡聽一些憂傷的,自我憐憫的音樂,因為這時候,音樂中表達出來的悲傷情緒,可以和你產生共振,你會移情於這首音樂,把情緒轉化出去。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多次說過:“學過音樂的人,會比沒有學過音樂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學過音樂的人,能夠透過聽音樂甚至創作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能更容易陶醉於因音樂產生的心流之中,獲得滿足感。

    還記得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嗎,就是一個普通的老師,用音樂把一群調皮搗蛋的問題孩子,聚集在一起,給了他們一個溫暖、難忘的童年。還有電影《海上鋼琴師》裡的男主,則更為純粹,他寧願死,也不願意下船走向那個繚亂的花花世界,就是因為音樂帶給他的幸福感遠比外界給予他的東西,更能讓他滿足。

    關於音樂的小知識,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

    古代人最早運用音樂的證據,出現在距今四萬五千年以前。尼安德塔人和其他一些洞穴人,會吹奏笛子,而且使用的是全音階,也就是現在通用的七個音。

    放眼宇宙,實際上,音樂同樣存在。1760年的時候,格林天文臺臺長約翰·達尼耶·提修斯曾經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波得定律。如果我們把簡化版的波德定律寫在紙上,拿給音樂家看,他們會說:這不是泛音列的公式麼?你可以說宇宙彈的是藍調。是不是很奇妙?

  • 17 # 大開眼界zZ

    大家好以下是我個人的分享與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我們可以把音樂放進雲端,隨時聽都可以,所以形形色色的音樂才遍佈開來。從宗教音樂到古典音樂到現代音樂,應有盡有。

    可是,真是因為這種容易獲得性,讓我們忘記了音樂的可貴。有多少人,匆匆行走在城市的樓宇間,卻對從某個角落傳出的美好音樂充耳不聞?

    2:我們在舞池裡,會有舞曲陪伴。在酒吧,會有藍調。在教堂,會有唱詩班……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音樂。

    當你進入這些情境之中時,你會隨著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通常,一個進入教堂的人,會不由自主地安靜下來,產生一種肅穆感,多多少少是依賴於音樂的作用。

    3:美麗美麗的音樂旋律經常使我們的心情舒暢,身心舒暢。

    即使不是專業聲樂家,我們大多數人在擁有自己喜歡的音樂旋律的時候。

    也會不時哼唱,要想完全熟練地記住一段音樂旋律,必須經過從不知道到不知道的熟悉的過程。

    4:聽不同型別的音樂,民謠、流行、輕音樂、搖滾樂、爵士樂、古典樂等等。先慢慢來,首先不要排斥,要有包容性,去從這種型別音樂的源頭聽起,熟悉它的歷史人文。

    音樂是一種藝術,一種語言,抱著敬畏的心態去學習。時間長了,音樂會給你帶來不同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認識不同的朋友,生活會變得不一樣了。

    5:瞭解音樂第一步肯定是要去聽,聽各種各樣的音樂,聽音樂的旋律,音樂的節奏,音樂的節拍。

    還有各種風格的音樂都要聽,聽得多了,瞭解的也就多了。音樂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豐富人的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職場老人會用瞧不起的態度對待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