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8
回覆列表
  • 1 # Tony看世界

    首先要說明的是日本人有禮貌,並不代表日本人就有道德。日本人是全社會都有禮貌,大小就是這規矩,跟咱吃喝拉撒一樣是個從小養成的習慣而已。但是內心深處是否真誠地待人接物,我看就未必。他們人與人之間的心防比中國厲害得多,也冷漠得多。

  • 2 # torinosu

    日本的啟蒙教育就是禮貌、從出生開始家裡就有這種教育。禮貌在日本是一門社會學科、教育大家如何在日本做人。像其它學科一樣、不過這個學科應用率更高、所以從學說話開始、就學習。在社會上你可以不是好學生、好社員、但是社會公德你必須懂、這是做人的最起碼的標準。就連日本黑社會的人、對人也是彬彬有禮、遇事也是鞠躬做輯。除非別人說某某人是黑社會的人、否則從表面上真看不出來。日本好多的自然災害、好些抗災救災衝在第一線上的、不是自衛隊、而是日本的黑社會。不管他們的心態如何、確實在日本幾乎看不到吵架和打架的現象。

  • 3 # 咖哩臘肉

    眾所周知,日本社會秩序井井有條,日本人更是出了名的有禮貌,且不說他們是不是足夠真誠。禮貌在日本已然成為了一種規範,它在尊重傳統與社會習俗以及避免產生矛盾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日本武士道精神也是在此基礎上才得以建立與傳承。那麼,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有禮貌呢?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與價值觀對於日本社會與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日本人看來,社會與家庭的利益遠高於個人利益。久而久之,日本人也變得十分的被動,在這種道德觀念的約束下,他們認為維護社會秩序才是最重要的。

    人口密集

    日本是一個人口十分密集的國家。由於日本國土面積非常有限,僅有美國德克薩斯州面積的一半,但是人口數量達到了1.27億,約為美華人口數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大多數人集中在東京、大阪、沖繩、福岡、神戶等城市,因此日本人口密度很大。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禮貌也成為了人與人之間相處避免摩擦的潤滑劑。

    單一的民族

    日本是世界上最具有民族單一性的國家,大和民族約佔日本總人數的99.9%。不過這種單一性也是一把雙刃劍。正是由於日本社會有著高度的單一性,使得其社會乃至社會團體的矛盾和摩擦大為減少,在一個集體中個人的力量極易整合。但是與此同時,這也使得日本人喪失了與外華人之間溝通的機會。此外,生活在日本社會的外華人經常覺得自己是外來人,沒有歸屬感。

    語言文化

    日語本身是非常委婉的一種語言,如果你和一個日本人交流,就不難發現很多情況下他只是在不停地提問,並沒有說什麼實質性的內容。除此之外,日語在正式程度上分為多個等級。其中與領導或長輩交談時,所用到的是最高等級的敬語。和一個人關係越親近,所用的敬語就越少,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敬語還是必需的。因此敬語的使用是與日本人溝通交流的最重要的部分。

    排斥

    禮貌是日本社會契約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行為十分粗魯,就會受到排斥,由此導致社會地位的下降。不僅是他個人,他的家人也會因為沒有教育好他而受到排斥。

    等級制度

    自1867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有了明確的社會等級劃分。“等級”是禮儀產生的原因,由於等級不同,行禮的規格也各不相同。這種禮儀制度讓日本人以禮貌著稱,也因為等級制度遺留的“上下差等,長幼有別”思想讓日本社會變得井然有序。

    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去年夏天有幾名日本武術大師來到我的家鄉,擔任一場擊劍比賽的評委。我用不太熟練的日語簡單介紹了自己,在我自我介紹的過程中,他們目不轉睛的注視著我以示尊重。之後我向翻譯詳細地解釋了比賽規則並用一些器具演示。最終他們完美地遵循了每一條我講述和演示的比賽規則。

    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尊重,那就是在別人講話的時候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我希望我們的華人也可以做到這樣的尊重,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總的來說,毋庸置疑,日本人非常的有禮貌。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天生就是慷慨、寬容而又熱心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十分真誠的。如果在路上遇到一位迷路的遊客,他們就會竭盡全力的幫助他,在日本人看來,這是一種社會責任。

  • 4 # 天看到克62626

    華人別不承認!日本人素質比華人高很多,因為日本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教育基礎,中國呢現在,華人生活中又有誰沒丟過垃圾呢?所以,提高素質是華人成教育強國的必要基礎,那些沒事就罵日本人的人說明素質也不高。

  • 5 # Hotito

    這不是禮貌問題。日本人否認侵華和慰安婦歷史,這等民族還有一點禮貌基因可言?作為島國的日本人,見面哈腰,對外顯得謙卑,這其實是源於日本長期以來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歷史上,日本不僅照搬中華文化,近代以來,也照搬西方文化。日本有什麼自己的優秀文化?從行為學上看,哈腰,反映的是一種退讓、低調和不自信的心理,與禮貌無關。

  • 6 # 北美看亞洲

    因為禮貌是他們的工作。我在日本的時候,平時在電梯裡、走廊上遇到,都是不理不睬的。日本人醉酒躺在大街上並不少見,但從不見有人上前關心的。前幾周還報道,有人醉灑後死在大街上很久後才被發現。可見日本人是很冷漠的。表面禮貌,只是他對你服務的時候,因為是職業需要

  • 7 # 樂成150895843

    禮貌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產物小日本是從軍國主義發展而來的,我想說小日本要是真的講文明禮貌當初為什麼殘害中國那麼多同胞,那時他們的文明在哪兒,八國聯軍的文明在哪兒,現在老說我們的素質差,咱怎麼了?把小日本打叭下了就是文明。

  • 8 # 妙妙爺爺2

    日本人有禮貌?只說對了一半。日本人只對地位比他高的人有禮貌,日本人只對有能力的人有禮貌,日本人只對強者有禮貌。你看過日本人對下級有禮貌了嗎?你看過日本人對貧困的人有禮貌了嗎?你看過日本人對弱者有禮貌了嗎?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鄰居的弟弟哈工大畢業後去了日本,經過努力,靠自己過硬的技術和知識當上了一大株式會社的技術負責人,日本人對他恭敬的了不得,對下級沒按他的要求幹好工作,他會把這人叫到辦公室左右開弓而且是拳頭打這人的臉,這人還得哈意,哈意!這就叫禮貌。要想知道日本式的禮貌什麼樣,局外人的解答可能都不準確。總之,你如果是弱者,你就別想日本人對你有禮貌!

  • 9 # 花點時間

    是自制還是過度壓抑?關於日本人的“我慢”文化

    日本的熊本縣內有火山群矗立,又被稱為“火之國”,因此很多人的印象裡,這是一片性情火爆的土地。但是,我知道的熊本人大多是性格沉穩內斂,重感情而且富有正義感。我的幾位熊本出身的朋友至今都會寄賀年卡給我。

    2016年4月熊本發生里氏7.3級地震以來,他們幾乎都沒睡過安穩覺。第一次的前震和第二次的主震都是在深夜襲擊熊本。之後,又有大大小小數百次餘震在夜晚撼動著這片大地,導致很多人因此睡眠不足。

    每當日本發生大型自然災害時,許多國際媒體對於日本人極強的忍耐力莫不感到驚訝。日本人在災難發生時會優先幫助他人、不怨天尤人或者指責政府救災不力,這在其他國家民眾看來其實相當特別。

    當然日本人當中也有很多自私的人和壞人,監獄裡的罪犯也不少。但是,面臨這種巨大災難時,日本人為什麼能發揮出超乎他國民眾的忍耐力呢?曾經有外華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給的回答。

    我認為,這或許和日本人十分重視的概念—“我慢”有關。在現代的中文裡並不存在“我慢”這個詞,它是一個和制中文,源於佛教的教義。它既是佛教中“四慢”(增上慢、卑下慢、我慢、邪慢)之一,也是“七慢”(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之一。

    它們都是強烈的自我意識的產物,包括執著於自我的“我執”在內,有自視甚高、輕蔑他人之意。但到了後來,“我慢”在日語中演變成了壓抑自己、忍耐的意思。從近世後期開始,這種用法逐漸被人使用。

    這種“我慢”,恐怕就是外華人看到日本人在災害中的表現而感到吃驚的原因。即使是在令人不得不陷入悲觀的狀況下,日本人都能面不改色,壓抑自己的情緒,而不會哭天搶地、怒吼,或是陷入驚慌。即使自己餓著肚子,也要把食物分給孩子和周圍的人。領取配給品時,隊伍也排得井然有序。

    “我慢”與“忍耐”相似而不同。如果不能理解“我慢”,也就無法理解日本人在災難中表現出的冷靜。它與為了減肥而控制食慾、為了考試而放棄遊玩的做法並不屬於同一種行為原理。

    “我慢”被視為一種社會規範,也是一種美德。無論在學校還是家庭,日本的小孩子每天都會聽大人講:“你要“我慢”。”這裡當然包括了“忍耐”,但是也隱含了一種強迫性,意即“不能“我慢”的人無法成就大事,也會被周圍的人看不起。”

    即使遇到不講理的事情,日本人也會在心中告訴自己要“我慢”。比如說,我早上搭電車通勤卻遇到事故而被耽擱時,只能按捺性子,嘴裡還會輕輕地重複:“我慢、我慢。”當然,即使是日本人,忍耐力再強也有極限。雖然表面上看似沒事,心裡也會有很多想法。

    日本人的高自殺率,一直居於世界前列。如果真的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我慢”,選擇活下來的話,自殺人數可能只有現在的百分之一吧。在有外人環伺的社會生活中,或是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日本人就會不時地意識到“我慢”。如果做不到,就會在外人面前“蒙羞”—這又是另一個對日本人來說十分沉重的包袱。

    也因為如此,大多數日本人至今依舊面無表情地忍受著壓力吧。

  • 10 # 網路糾察隊

    華人窮怕了,涉及到利益方面的事情很難讓民眾做到放棄割捨,再加上社會各層面的面子文化成為主流,壓力山大的生活節奏,心浮氣躁的心態,造就了咱們沒有精力去顧及某些底蘊的東西。其實這也是一種自私的不成熟的表現,底線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劃分重要與不重要。就好比七不規範,貼在牆上教育成年人簡直就是對中國當下社會的莫大諷刺,相關單位還以為做了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善事。

  • 11 # 驕然

    這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問題,我也聽去過日本的人說過。日本人確實是很有禮貌。儘管日本人的人品不被我們所認同,但文明禮貌方面確實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 日本人的文明禮貌似乎也是由來已久。應該說日本人是很排斥外面人的,但儘管如此。他們的文明禮貌依然值得佩服。

  • 12 # 我的瀟灑歐巴

    禮貌是一種素質的體現,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現在的教育也就那麼回事。首先看一下日本的生存環境。日本是世界上災難最為多的國家,而且自然資源幾乎為零,所以日本人必須結成某種團體才能生存,包括日本社會。團體或是社會內部每個人都有嚴格的分工和位置,每個人都已掌握某種有益於團體的技能或是職位而工作,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範圍,非常害怕給別人添麻煩而影響別人的工作,日本人活著非常不容易,從日本民族對待死亡的看法就可以看出,他們認為死亡是種解脫,所以日本人到了那裡都有種不能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也就是季度的崇尚規則,禮儀也是規則的一種表現,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非常禮貌的現象。但是日本的禮貌是有差別的,尤其是上級對下級是有很大差距的。

  • 13 # 寂寞緣如雪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綜合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首先與日本的教育理念有關,日本從幼兒園就開始十分注重孩子的德志教育,一般幼兒園都不學習語言方面的知識,專門教小孩家庭技能,為人處世方面的內容,注重獨立能力,生活技能,健康理念。而禮貌待人只是學習中的一個小緩解,所以日本小孩從小就會彬彬有禮,在路上就是遇到陌生人也會打招呼。 日本的跪式迎客服務

    第二,與社會環境有關,小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彬彬有禮的社會中,家裡的大人們也都是那樣去做的,所以長大了有禮貌也是很正常的,我兒子是四歲來到日本的,來日本前,在國內特別的叛逆,與我弟弟家的孩子們一起住在我媽家,經常因為掙東西,小孩子們打架,而我兒子經常揍的弟弟家的孩子哇哇大哭,在我兒子的理念中,什麼東西都必須去掙,去搶才可以。來了日本後,上的幼兒園中班,不到半年後,就知道做人有禮貌是起碼的原則,就連我打算剪一隻鄰居家的月季花,回來嵌枝培養,他都告訴我“媽媽,你這樣做是小偷的行為,要先問問人家可以嗎,只有人家同意了,才可以去做。”

    最後,日本人走上工作崗位後,首先培養標準的服務待人的各種禮儀。日本的競爭特別激烈,而服務態度上也是大家主打的專案,抓住客人心理,從客戶角度出發,客人就是上帝是日本最基本的服務理念,所以我們來到日本,會發現日本人還有禮貌。

    所以,我覺得我們社會環境與教育理念很關鍵,還有大人要一身作則,這樣人人都會變的有禮貌,社會和諧。

  • 14 # 使用者58540838623

    前天剛從日本回來,別的沒怎麼看,倒是一件事讓我覺得日本年輕人素質挺高的,就是在擠地鐵時哪怕這車廂擠爆了,那老弱病殘的座位就是沒有年輕人去做。空的也不會有年輕人去座,這在中國的地鐵裡絕對不可能。

  • 15 # 娛樂嘻哈館

    日本的確如許多外華人所說的,有許多美好習慣,會讓人覺得日本人很有禮貌,如不隨地吐痰、丟垃圾等,上下車或進出建築物都會優先讓要下車或想出門的人先出去,然後要上車、進門的人是排好隊才依序進去,這樣上下車或進出較有效率,不會互相妨礙,也不會不舒服,才不會只是搭個車或買個東西都像搞暴動般,即使人潮再擁擠,也井然有序,許多外華人感嘆「日本搭車景觀真美!」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日本也跟許多國家一樣,有許多非常不守秩序的霸道的中高年婦女,1980年代的「大嬸軍團」雖然成為死語,但大嬸精神未死,依然群聚在一起搶位置等,也很自我中心,看不出有所謂日本人的禮貌;我常去的一處東京都內的溫泉綜合設施,為了大嬸們盤佔超有人氣的強按摩泡沫浴位置,館方做了許多「每處僅限5分鐘」招牌,還在周邊擺置了好幾個防水時鐘,即使這樣,也還是有些大嬸們互相把關佔位,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 16 # 鐵騎無聲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予設答案,是一種“陷阱”式的問題。

    講到日本人,有些中國最反感的,就是提到幾十年前的歷史!誰要是“不開眼”撞了這根“黑線”,他們立碼像被蠍子蟄了屁股一樣跳將起來,破口大罵…。為了少找麻煩,咱絕不淡那令人不快的歷史,就說說現在。

    前些日子,網上流出一個影片:是一個德國的“揹包客”在日本旅遊時,看到了一些日本人,在靖國神社“緬懷”他們二戰時的“光輝”歷史。(和我們有些不想提歷史的人截然相反)並進行醜陋的表演…。就多了一句嘴:你們這樣做,在德國是要被拘留的…。沒想到立即惹惱了一大群有教養、有禮貌的日本人。他們像一群瘋狗一樣,開始圍攻德華人。那個德華人見惹了麻煩,趕緊尋求脫身,想避開他們。無奈這些人太有“禮貌”了,言語攻擊、漫罵不算,還連抓帶扯…。德華人無奈報了警,人家日本警察可不含糊,立即對德華人一通“例行”撿查:先是讓他面向牆壁,舉起雙手、搜了他的身、又搜了他的包,又把他的攝像機拿過來仔細硏究、故意亂掰…。那個德華人委屈地說:那就是個攝像機而己…。一通折騰,周圍還有一大群有“禮貌”的人,圍著起鬨、辱罵、圍攻…。那個德華人始終沒被他們“激怒”。(不知這是禮貌呢,還是素質呢?)警察一看尋隙不著,再加上是個歐州的德華人(這可能是主要原因)只好放他走了。一些心有不甘的圍觀群眾,“禮貌”地送了他很遠很遠…。著實地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日本人的“禮貌”。也暗自慶幸這個遊客不是華人和南韓人!

  • 17 # 創史人

    日本人普遍地受到一種來自道德的精神壓力的約束。因為我認為每一個人,無論是日本人,華人還是美華人,無論是黃種人,黑種人還是白種人,都是天生地帶有七情六慾,對各種東西帶有慾望,嚮往絕對自由無拘無束的。但在降臨到這個世界之後,人會受到社會的影響,認識包括潛規則在內的各種規則,最後被各種規則所約束,成為社會規則的產物。在歐美國家,這種規則通常都是指法律,他們的一切都是法律的標準為標準,有了糾紛動不動就訴諸法律尋求幫助,他們是法律社會,能做到有序,但強求不了禮貌。而日本卻能做到既有序又禮貌,因為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法律社會,雖然日本已經成為了法治國家,但法律在國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並不高,日本人也不像美華人一樣每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律師,動不動就把法律掛在嘴上。日本人能夠如此有序和禮貌只能說明約束日本人的是除法律以外的規則---道德。而道德也是在日本人生活中出現得最多和最重要的規則。在日本被指責“不懂情義”比被指責“不懂法律”要嚴重得多。 而我認為日本人的有序和禮貌主要源於道德中“恩、名與恥、等級”的約束。首先,對於“恩”,《菊與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指出:在日本,恩人就是債權者 。日本人認為把“恩”視作為“債”,受了別人的恩就相當於欠了別人的債一樣,意味著他今後必須對施恩的人承擔一種義務。日本人覺得自己天然地受到天皇恩,父母恩,他人恩和師傅恩,所以天皇、父母、他人和師傅都是他的恩人,因為要報恩即還債,所以他對天皇、父母、師傅和他人都保持十分的尊敬。其次,對於“名與恥”, 從日本人的思維方式來看,他們重視存在於現實中的人倫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勝過重視個人的存在。在這基礎上,日本人才考慮別人怎樣看待他這個共同體成員。這就是名與恥形成的原因。換句話說,日本社會的基本構造是由對名、恥極其敏感的感覺性構成的。借用本尼迪克特的話來說,恥是日本人對他人的批評做出的反應。如果別人嘲笑,遭到拒絕就會感到恥辱 。日本人對恥辱的認識往往超過對錯誤的認識。所以日本人在日常交往中時刻注意禮儀,避免因為失禮而受到嘲笑進而感到的恥辱。他們害怕失禮帶來的恥辱超過害怕失禮本身。最後,“等級”是禮儀產生的原因,芳賀矢一的《國民性十論》指出:“禮儀是社會被分成上上下下的等級的結果。自己侍奉的主君之上,還有其他的主君。向自己的主君行禮為一種規格的話,向主君的主君行禮便需要更高的規格。由於等級不同,行禮的規格也各不相同。 所以逐漸產生了等級森嚴的禮節制度。特別是到了足利(室町)時代——德川(江戶)時代,這種制度更加完善 。森嚴的等級禮儀作為封建社會的產物,代表了主從、上下的身份關係。其實際內容本應隨著封建社會的消亡而消亡,變得毫無意義。但在今天的日本這種形式上的道德仍然拘束著日本人。由這種等級制度留下來的禮儀制度讓日本人以禮貌著稱,也因為等級制度遺留的“上下差等,長幼有別”思想讓日本社會變得井然有序。

    然而,來自道德上的強大精神壓力除了使日本人變得有序和禮貌之外,還給日本人帶來了一些其他的東西。我認為人的慾望就像彈簧一樣,在被規則的力量壓扁的同時也會存在反方向的彈力。所以日本人作為人的一部分本性被嚴格的道德壓抑了之後,就產生了彈力,而彈力無法面對約束它的道德,只能另尋宣洩口。因此,日本人產生了獨特的道德準則。日本的道德準則對感官享樂十分寬容,並不譴責自我慾望的滿足,他們認為身體的享樂是件好事並值得培養。然而享樂必須把握分寸,不能侵擾人生的重大事務。而人生的重大事務這是指慾望中被壓抑的部分,比如像“債”一樣的“恩”和極度敏感的“恥”感受。日本人認為只要不妨礙履行必要的義務,自己的感官快樂就可以盡情的追求甚至縱容。也因此,日本社會產生了許多外華人都無法理解的把“性”作為藝術來追求的性文化,但這在日本人眼裡是理所當然的。此外,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日本人在本國這麼有序和禮貌,但在戰爭中卻那麼的殘忍,判若兩人。其實也是可以由此解釋的,日本人在長期的精神壓抑之下,當有了一個正當的理由----天皇的命令,不管是不是天皇本人宣佈的,都是以天皇的名義宣戰的。他們便可以肆無忌憚地宣洩壓抑而不用負精神上的譴責,所以他們在戰爭中會作出什麼行為都不足為奇。另外,我認為日本的自殺率居高不下也是有這方面原因的。

    總的來說,日本是一個道德社會。相對法律社會來說,道德社會的規則要求更高,雖然是以精神壓力而不是強制的刑罰來威懾民眾,但在一個強調道德的社會里這並不比刑罰輕鬆多少。一般來說,道德社會很難維持,因為對人民的要求很高,就像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一樣,如果沒有合理的宣洩口的話,以一種高標準來要求人民,社會只會崩潰。但日本很神奇地在其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演化出了宣洩精神壓力的出口,這也使它能夠良好地執行,也是日本社會為什麼能如此有序和禮貌的原因。

  • 18 # 中華文明網

    日本人看起來似乎是很有禮貌,但是這種禮貌是植根於服從意識的,有誰見過日本天皇給哪個鞠躬?華人為什麼不鞠躬了?因為你是個陌生人 從你的裝束來看我不知道是否應當給你鞠躬,不能因為你是皮爾卡丹我就得給你鞠躬。在軍隊就好辦了,你的肩章就決定了誰先敬禮。日本人見到高於自己的人物不鞠躬後果是承擔不起的,最典型的是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軍人在菲律賓沒有接到命令堅守幾十年。所以假如若干年後日本再次發動戰爭,日本人的二戰罪行依然不會收斂,你們信不信!我信。

  • 19 # 易格2018

    我說個題外話,本人是比較親日的,去年去東京發現新蓋了一個航站樓3,說是國際完全就是給華人用的,裡面的免稅品非常貴和國內機場一樣,航站樓3沒蓋好的時候從2號樓走,免稅菸酒非常便宜,差不多是外面價格的一半,這回可是貴多了,還真當華人是人傻錢多,其實這就是一種歧視,只是掩蓋的很好罷了。

  • 20 # 木不怨落於秋天

    個人覺得那是日本國家的教育的結果,特別是對禮儀美德傳統習俗的教育。這些雖然都有可能適合中國學的,擔中國現在已經丟得一乾二淨。不但對現在的孩子缺少美德和民族的傳統教育,社會上還出現不對強姦人們善意的事情。比如現在老人摔倒了誰都不敢扶,當今社會充斥著一種歪風邪氣,就是金錢至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人脈是決定個人事業的成敗,你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