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身邊很多同學都喜歡看《奇葩說》,覺得裡面的嘉賓都很有個性也有自己的想法,話題性很足,或多或少對自己三觀產生一些影響。
3
回覆列表
  • 1 # Tiredonhisknees

    有一件事情是很直觀的,類似肖驍那樣的人,從第一季的各種鄙視到到第四季的讓人瞠目結舌,得出的結論就,堅持做自己,始終如一大眾總是能接受你,個性在這個社會太總要,感覺我們已經邁過了求同,目前行走在存異的階段

  • 2 # 不只是設計

    肖驍對我的影響挺大了,他不是一味的去張揚個性,而是在一個大環境裡,讓自己找到了一個舒服的方式,一直在調整,一直在進步。

    肖驍娘,但娘得有質感;賤,但賤得有分寸

    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不能否認,這個現象級網路節目不能沒有他。

    至於理想陣容嘛,最好他對面放一個相愛相殺的顏如晶,身旁擱一個好姐妹範湉湉,對面再來一個溫柔犀利的馬薇薇——完美。

    馬東曾這麼評價肖驍:沒有肖驍的《奇葩說》,還能算奇葩說嗎?

    恩,肖驍是朵大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

    01. 人見人愛的“賤人”

    肖驍,1989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雙語播音與主持專業。(昂?雙語??我看到了什麼??

    他輾轉過多檔綜藝,最後終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舞臺。在這裡,他是暖場小公主,髒話小王子,穿著誇張的裙裝,腰一叉,手一指,白眼翻兩翻,混搭人生箴言的大白話脫口而出,金句無數。

    他調侃自己“”:

    「我不想再做父母和老師心中的乖寶寶,上了高中,我要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娘炮。」

    「我都娘成這樣了我都不想AA!!!!你一個大老爺們還AA!!!」

    「你們希望我做一個good boy,我只想讓自己當一個bad girl。」

    他調侃自己“整容”:

    陶晶瑩問他,懷念父親的話,可以從自己的樣子看到父親的模樣。

    肖驍很淡定:我的臉做過一些改動,已經不太認得出當初的樣子了。

    辯題“你和伴侶顏值分配98或2,你怎麼選”

    「雖然我沒有邏輯,但是我真的非常有生活經驗。

    我為什麼要選擇讓自己2呢?那就是因為我覺得,我們要相信科技改變命運。像我就是,經過後天的努力,將自己的顏值從97分,提高到了100分。」

    任性,想說什麼說什麼:

    「我們又不是講道理的人,反正你說了我們也不會聽,你還非要說,你說扯不扯?」

    「(伴侶的手機)該看就得看,今天晚上回去就看,殺他個措手不及!」

    「一個真正的好員工,一定是帶著性慾工作。(正經臉)」

    看肖驍辯論,總會特別痛快淋漓,為什麼?

    因為他坦蕩

    某種程度上,肖驍都是我們想成為的那種人,人見人愛的賤人

    他沒有唯唯諾諾地刻意討好誰,放得開,不怯於暴露自我,坦蕩地表達喜惡。

    而我們都太習慣當一個“好人”了,規矩,看誰都是要討好的丈母孃,別人的意見很重要,最不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意見,默默地把喜好藏好,千錘百煉到最後自己都忘了自己的模樣。

    半斤八兩的君子我們看過太多,反倒是坦蕩的真小人讓人心歡喜。

    小人坦蕩蕩,君子長慼慼

    即使坦蕩的代價是被置於聚焦燈下,任人攻擊,任人評判,估計肖驍也是翻一個白眼,老孃不在乎。

    02. 他火你以為靠的是娘,其實他真的就是靠才華

    肖驍的標籤太多,“娘”、“嘴賤”、“髒話小王子”……一個賽一個讓人記憶深刻。這些標籤太明顯,以至於許多人以為,肖驍火靠的是這些表面的標籤,但其實,他真的就是靠才華。

    肖驍他善於觀察生活,揣摩人,洞悉人性的共鳴,世俗智慧閃閃發光

    「誰知道今生摯愛是什麼鬼,我有可能遇到鬼都不可能遇到今生摯愛。」

    「(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人家談戀愛怕劈腿,你談戀愛怕停電。」

    「我們不能夠沒有謊言,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被剝奪的其實不僅僅是說謊的權利,還有我們向別人冷漠的權利。」

    而且出乎意料的三觀很正,讓人驚喜。

    偏激、劍走偏鋒、言語出位來吸引眼球是條捷徑,但肖驍顯然不止如此,道理由他口才詮釋,變得更生動,更易於入耳。

    「他不能向我提出任何我能力範圍以外的要求,那他就是不懂事,他就是不孝。所以呢,別人一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滿的一家子,我們家是無比懂事的一家子。”」

    「如果當你覺得你看你婆婆不順眼,甚至於她已經太后病嚴重到你想悔婚的時候,你不妨問一下自己,是不是你自己不太想結婚,而太后病只是你給你自己的一個藉口。」

    「我不需要你來告訴我這些道理,我需要時間來告訴我,我需要現實來打我這個耳光。」

    每當我們為肖驍的金句喝彩時,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會發現還蠻有思想和邏輯。

    馬薇薇曾說:外界誤解肖驍完全是靠“綜藝能力”贏得比賽,其實他靠的是非常精準的反應,而且他真的很聰明,這不是“綜藝混混”能做到的。

    馬東也曾說:肖驍其實挺聰明的,而且有分寸感。

    肖驍辯論時,可以一心多用,一邊侃侃而談,一邊盯著馬東的木魚,如果由於發言沉悶馬東想敲木魚提醒時,肖驍可以立刻丟出一個金句點燃全場。

    精準的反應,觀點的分寸感,這些都很難,但肖驍做到了。

    03. 接地氣的努力更可愛

    第一季決賽,對陣馬薇薇,肖驍第一次一改平日的活潑犀利,安靜坐著,娓娓道來,但最後還是被馬薇薇打敗,獲得季軍

    第二季決賽,對陣邱晨,邱晨一上來的立論把每一個反駁的角度都封死,肖驍直接被打懵逼,獲得亞軍

    第三季肖少奶奶有了長足的進步,有更完善的邏輯,更深刻的觀點。當辯論咖默默在探索如何表達更綜藝化時,肖驍是為數不多的在努力學習邏輯,看書學習觀點的綜藝咖。

    他還調侃自己,由於和馬薇薇他們玩耍,染上了一個壞習慣,就是愛看書

    第三季中,他兩次和馬薇薇打成平局。

    有人曾經問我,對第三季決賽怎麼看,我說,少爺和大美玲很好,對陣情理之中,但也很想看看肖驍再次對陣邱晨,想看看傲嬌的少奶奶透過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又進步到了哪裡。

    肖驍的微博與其說是段子,更像是他的金句儲存庫。可以看出,他平日就在觀察生活,把想到的好玩句子記錄下來。

    也許,肖驍妙語連珠看起來那麼隨手拈來,是因為每拋一次金句的背後,他已經記錄過上百個句子

    更可愛的是,他還勤快地跑各種節目通告,沒有小心翼翼地維護少奶奶的形象,在節目中任勞任怨吃苦耐勞。

    “我要穿一萬二的Tshirt,所以我要賺錢。”

    “我要在大城市裡,由一張床奮鬥出一套房。”

    肖驍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分別是什麼,取長補短,見賢思齊。

    這樣接地氣的努力讓肖驍更真實,更可愛

    04. 情義小公舉

    肖驍對身邊人都有情有義。

    每次範湉湉來北京,他都要去機場接她,自己去不了也要讓朋友去。

    固執地要幫拎包拎行李,“你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小姑娘,拎行李手會斷掉。”

    錄製節目,兩個人總會坐一塊兒。

    他給媽媽買房還供,“我省一點錢打給她,她會開心,那我為什麼不省呢。”

    他有一個相愛相殺的CP,顏如晶。但顏如晶有些自閉,不擅於和人交流。肖驍很喜歡她,每次見面都會主動貼上去,“如晶寶貝~~”他真心實意護著她,就像疼愛著親妹妹,為什麼呢?

    肖驍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之所以喜歡如晶,是因為她太乾淨,而我太髒。

    我願意有這樣一個人,讓我愛上她,讓我不再計較得失,讓我不再心猿意馬,讓我不再隨波逐流。因為我知道,當我愛上她的那一刻,我就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與其說我喜歡顏如晶,不如說我喜歡他身邊的那個自己。」

    肖驍,有點兒像新龍門客棧裡的老闆娘,風情潑辣,有情有義,活得滿不在乎。

    在紅塵和黃沙裡翻滾,一雙眼睛看得比誰都清楚。

    我們看著他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辯論風Grand SantaFe來越自成一派,也越來越胖

    他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在變成更好的自己。

    這大概是很多人為什麼喜歡肖驍的原因。

    毫無疑問,肖驍聰明,但更難得的是他努力和坦蕩。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坦蕩和努力是一種選擇。天賦來得容易——畢竟它們與生俱來,而選擇則頗為不易。

    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至少我還能選擇努力和坦蕩。

    願肖驍一直都能當個無憂無慮的小娘炮!

  • 3 # 小鹿之家666

    最大的影響是在奇芭說裡怎麼有這麼多的同性戀,每個能說會道的人都那麼高的學歷!同樣發現一個人的氣質修養和心態真的和學歷完全沒有關係,他們有的只是會用更多的道理和詞語來罵人罷了!打破原來覺得有高學歷高知識就會有隨和的心態更高得眼界的人

  • 4 # 若然adkqd

    喜歡黃執中,絲絲入扣,抽絲剝繭,舒服!

    陳銘因為雞湯王的外號,實力嚴重被低估。感覺他視野很寬,看問題宏觀。不錯。

    邱晨的辯法,入情入理,感同身受。只是不喜歡她總是把喪字掛在嘴邊。

    如晶寶貝,想象力豐富,每個辯題都能和食物聯絡起來,果然食色性,食要排在前面。

    姜思達,總有一點兒小任性,讓你不得不喜歡他。辯論精彩!

    奇葩說,讓我總是感覺自慚行穢。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人生一大幸事!

  • 5 # 雙門洞12號

    馬東可能是60后里最懂90後、00後的大叔,他一直以此自詡。這也是為什麼《奇葩說》從誕生之初,就能讓這一代網際網路原住民產生認同感並形成“代際”優越感的原因。

    第一季《奇葩說》,每期節目開頭動畫中都會強調:“四十歲以上人士,請在90後陪同下觀看”。這種抖機靈式的自我調侃決定了節目初期定位。“90後馬東”率領團隊,試圖突破上一代人的沉悶枯燥,表達新一代年輕人存在感和話語權的心理訴求,而後聚攏起一批對“奇葩”概念有特殊認知的文化娛樂消費群體。

    “奇葩”一詞,經歷了至少兩個回合的基因突變。奇葩本意是指奇特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形容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或者出眾的人物,是作為教科書裡的褒義詞出現的。第一次微小變異,讓它成為了“不落世俗、有個性”的代名詞。現在,它更多是對異類的諷刺用語,這個語義雖然還沒被詞典收錄,但早已在網路環境中被廣泛使用。

    《奇葩說》讓奇葩一詞再次變異,它開始成為包容多元觀點的一種“消費符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各個領域和圈層關係呈現出巨大代溝和溝通無能,碎片化的社交網路切割了中國年輕人的生活,他們看起來並沒有因為享受到紅利而愉悅,反而焦慮層出不窮,而年長一輩的人們因為越來越不懂年輕人而焦慮。

    既然是植根於中國的文化背景與社會結構,隨著社會變遷,“職場關係”、“夥伴關係”、“男女關係”、“家庭關係”等也都發生了漸變。在人情社會中,這些變化,不管是外力因素還是內在因素,都離不開“情”字——親情、愛情、友情等情感的羈絆。

    但這樣的總結未免簡單粗暴。對中國式關係的經典概括是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它原本是用來描述鄉土社會的概念,“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每一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個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雖然已經包含了血緣親屬關係、地緣關係等,但說實話,費孝通的這個理論也挺模糊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模糊,恰恰說明了學者的嚴謹和剋制,以及中國式關係的複雜多變。

    就像《奇葩說》,辯論了四季,近百個辯題,除了少數腦洞題以外,大多其實都是圍繞各類情感,圍繞“中國式關係”展開的。在堅守底線基礎上,節目有價值傾向,但從沒有標準答案。

    伴隨奇葩這個詞的意義迭代,《奇葩說》本身也在升級,現在看到的是它的4.0版本。相比前面三季,在放肆表達的表面下,第四季的《奇葩說》更著力探討青年人真正的思想困局,金句少了,更多是想要為90後、00後帶去少一些戾氣的解決方式參考。

    2

    我們常說這個時代是一個感官主義主導的視覺文化時代。圖片、聲音和影像都是誘餌,尤其是影像,統帥了受眾。以此維度觀之,奇葩說是感官主義主導下的網際網路理性狂歡,關於狂歡,此前我專門有一篇文章解讀:

    走心走腎、嚴肅辯論,《奇葩說》其實是一場都市中產的敘事狂歡

    這裡,我想站在受眾角度,談一談奇葩說是如何透過解構中國式關係,讓節目受眾達到虛擬性參與,並引起個體自身紛繁複雜的觀點和行為的。

    我蠻贊同武大新傳院孔鈺欽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入手分析。她說,在辯手或主持人、嘉賓結合自身經歷進行觀點闡述時,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用“故事”的鋪陳去影響受眾的選擇和判斷。不同的故事,可能對受眾產生的有意識、無意識的影響也就不同,也就產生了千差萬別的觀點、視角和立場。在這個多元的意見碰撞場中,受眾會從中找到所謂“自己”的影子。

    受眾有意識的參與和無意識的虛構性參與都會更多更強。比如受眾在觀看《奇葩說》時,選擇立場進行實時投票時,受眾立場的改變或者搖擺,也就是節目中的“跑票”形式,某種程度上就是人格結構中“矛盾”的具體化。心理層面的虛構性參與導致了行為層面上投票、評論互動的有意識參與。

    嘉賓和選手身份的特殊性,更加刺激了受眾的參與。6月9日這期,高曉松迴歸了,蔡康永說這會激發他的鬥志。如果說蔡康永是感性的人文關懷,那麼高曉松便是與其對立的理性關懷。

    在《曉說》和《曉松奇談》中,高曉松更多是點評歷史,但坐在辯論隊隊長位置和嘉賓位置的高曉松,可以不留情面地點評選手,也可以毫無保留地表達他對肖驍從蛇精男成長為辯手的誇讚,以此展現有血性的一面。對肖驍來說,在奇葩說的經歷勝過了他讀四年大學,對高曉松來說,修煉成網紅的路上,《奇葩說》承擔了與《曉說》完全不一樣的功能。

    高曉松作為嘉賓參與的第四季第一期辯題是“親戚總不把自己當外人,該不該jue(北方話,就是不給面子,冷麵拒絕)他”,回顧《奇葩說》整四季,家庭關係題還有”催婚是愛是變態”、“婚禮真的有必要嗎”等等。

    我一些朋友是從第四季開始接觸《奇葩說》的,最近他們開始回追,把前面三季也看了。他們和我說,好像每個話題都能戳到當下或曾經產生的困惑。

    比如朋友關係方面,“好朋友的戀人出軌,你要不要告訴好朋友”、“跟蠢人交朋友你是不是傻”;最難的兩性關係,“分手要不要當面說”、“‘生男生女’找物件到底該不該差不多得了”、“女生該不該主動追男生”;自我對抗但似乎永遠沒有答案方面,“我沒有上進心,有錯嗎”、生活的暴擊真他喵的值得感激嗎”,這些在奇葩說都有過討論。

    那奇葩說有給他們困惑的答案嘛,並沒有。個體的邏輯總是會有漏洞的,辯論的鋒芒、價值的上升,最終提供的是一種“模糊”的平衡。這也印證了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矛盾衝突。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願意把觀點分享給你所處的矛盾關係另一方,你的世界會少些混沌和暴戾。

    3

    大眾文化理論家約翰·菲斯克提出過,“大眾文字應該是‘生產者式的’。”所謂“生產者式的”文字,是指讀者可以對其輕鬆解讀,同時又具有讓讀者獨立生產意義的開放性。“

    生產者式文字”的其中一個特點在於,它自身就已經包含了與它的偏好相悖的聲音,儘管它試圖壓抑它們。

    第四季有一期辯題是“我奮鬥的城市空氣質量越來越差,我要不要離開她”。臧鴻飛說,我們就是迷失在了對慾望的執著中……“幸福的前提是健康,我必須要健康。”肖驍卻說,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被不舒服的環境壓迫著,也正是因為這種不舒服,才練就了我們的一身鎧甲。

    正是類似上述這樣的“生產者式文字”,觀點的多元化與相對性,讓受眾能在節目中體驗到參與和解讀意義的樂趣。《奇葩說》聰明的一點在於它決定勝負的規則——不以哪方支援票數高而以票數變化數量決定,最大限度保持節目的矛盾性和多義性。

    一個內容產品應該是被使用者消費並且達成某種滿足的:認知需要(獲得資訊、知識和理解),情感需要(情緒的、愉悅的或美感的體驗),個人整合需要(加強可信度、信心、穩固性和社會地位),社會整合需要(加強與家人、朋友等的接觸),舒緩壓力需要(逃避和轉移注意力)。

    《奇葩說》辯論方式的選擇和社會性議題設定,滿足了上述大部分需要,也避免了一些娛樂節目一味娛樂過後帶來的空虛。

    《奇葩說》對處於關係焦慮中的一代網際網路原住民來說,就好比美國新聞工作者普利策解讀新聞記者對於社會意義的比喻一樣: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麼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奇葩說》闡釋資訊的複雜、觀點的靈活和世界的多元,但選擇權和行動仍舊在你自己。

  • 6 # 明月相留

    《奇葩說》對我來說更像是《康熙來了》的一個延續,雖然康熙來了後期不怎麼看了,但從大學到畢業參加工作確實陪伴我度過了很長一段時光,不能說喜歡裡面的每一個人,但至少讓我知道了世界之大,人各有各的活法。奇葩說也一樣,勝負不是目的,關鍵是告訴你所有選擇都有原因,人生不止一種。也許你知道的東西只是事情的一小部分,對他人不偏激不苛求,對自己不辜負不勉強,可能就是我所慢慢理解的一些道理。

  • 7 # 香菸與coffee

    本人每一集都看了兩遍,這裡從整體影響談談本人的一些看法。

    這是一箇中國內地跨時代的一個綜藝節目,對本人影響是很大的。之所以也受到億萬觀眾的喜愛原因有大致有三個,一,獨立思考和思辨思維,二,話題的寬度和深度,三,娛樂性。

    一,獨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這個是最吸引觀眾的一個因素了,中國有悠久和燦爛文化的禮儀之邦,儒家文化佔主導,強調服從和執行,這是中國的文化傳統,這是值得所有中國自豪的的文化,這也是中國用改革開放30年時間達到西方兩百年成功的原因,集中精力搞發展。但是我們的文化也有不足之處,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奇葩說作為一個辯論節目正好激發了觀眾思辨的能力。而縱觀市場上的綜藝節目此類很少,因此可以脫穎而出。

    二,話題的廣度和深度

    奇葩說目前共舉辦了四季,每一期都精挑細選用一個辯題,辯題從七大姑八大姨到丈母孃小舅子,從外太空聊到內什麼宮,涉及面非常廣。而且辯手都是兩岸三地的高手包括東南亞,從演講比賽到央視的辯論冠軍,從各大節目的綜藝咖到有趣的素人,在加上各路大牌明星導師的加盟,這些人齊聚一堂,暢所欲言,辯論深度不言而喻。

    三,娛樂性。

    與其它節目中正式和嚴肅的基調不同的是奇葩說用一種俏皮輕快的手法講生活中或嚴肅或少於啟齒的話題用俏皮輕快的手法表現出來。話題涉及廣泛並且討論的很有深度,大大賺取了眼球。就如同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安打鼓的那段,讓人即可以有收穫和思考又不會覺得傷身費力。

    靈魂人物有3個

    如上所述,奇葩說無論導師還是選手都是精挑細選的各種咖,每個人都個性鮮明,大顯神通。都是非常有趣且極具個人特色的人物,但縱觀整個節目有三個人不得不著重提一下。第一個是高曉松,他是這個節目的原始靈感的發起人。他是一個搞音樂的文學家娛樂家也是年輕人的一個心靈導師。他的同桌的你等作品膾炙人口。他的曉松奇談以及小說等節目也深受大家喜愛,他的名言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更是被許多年輕人奉為座右銘。不懂歷史的文化人不是好的音樂人。他決定了奇葩說的節目大致自由的內容和浪漫的格調。這也是奇葩說可以大獲成功的根本理由。

    第二個是馬東,他是米未傳媒的老闆是可以說是奇葩說老闆的和組織者,他胸襟開闊獨具慧眼,可以把各路大神都整合到一塊弄一個大派對。早年就活躍在各大節目中從央視衛視。一直並沒有太吸引眼球,但是他一直在默默努力直到奇葩說證明了自己。在江湖佔有舉足輕重一席之地。他有一定的人脈和人緣。而自己很低調和平和。馬東星二代,相聲大師馬季的兒子。馬東可以成功並非靠馬季的光壞,他是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胸懷的。

    第三個是黃執忠。

    在辯論屆稱為大神一點不過分,從小就鍾愛辯論,在臺灣就小有名氣。他是數十年前就是央視國際大專辯論會的最佳辯手之一。在奇葩說他剛開始是以辯論導師身份出現的,節目組為了效果後面幾集才出山。事實證明節目組的決定是對的。他辯論的時候全場所有觀眾基本會屏住呼吸,因為常常會被他吸引到場景裡去。包括導師和攝像以及廠務人員。在他方處在一個不利的情況下,經常可以扭轉乾坤,他講話的時候經常連對手都拍手稱奇。看得出有時他也未盡全力。可以說如果沒有他 奇葩說會失去我不敢說百分之八十的效果不過也差不多了。

  • 8 # 手機使用者11806057045

    喜歡奇葩說充滿辯論的賽場和奇葩邏輯思維方式,搞笑又充滿時代最強音,不得不說這是潮流前線的代表符之一。現象派又具思考性,多元而又豐富三觀,消融一個時代的印記又建立一個新的秩序體,魔魅人心又蠱惑眼球,標新立異又推陳出新,老一輩與新一輩的思想代際鴻溝的碰撞,火花四射又在互相相容,同輩同級廝殺又互相進步,相愛相殺看得齜牙咧嘴又心情愉悅,這是一個好感度很好的提升平臺,機會隨時在交流中迸發,值得一看!不虛青春與時光!

  • 9 # 任留初

    作為奇葩說的老粉奇葩說帶來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除了每週固定時間的等待之外,更多的是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奇葩說》自誕生之初,就能讓這一代網際網路原住民產生認同感並形成“代際”優越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獨特的內容

    奇葩說以辯論的形式,對社會熱點進行辯論及分析在這裡你將會看到,一大波奇葩分子用奇葩方式,傳遞奇葩觀點。選的是有獨特觀點、個性表述、與眾不同討人喜歡的人。標榜的是真實觀點的真實表達。每個精選的辯題或家長裡短或腦洞大開,有各個年齡段找得到共鳴的話題,也是奇葩說大火的原因之一。其實每個糾結話題的辯論影響觀眾的並不在於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而是在辯論過程中,你觀念搖擺的過程中,埋下的種子。

    二明星導師和大咖嘉賓

    馬東,蔡康永,高曉松,金星,張泉靈,老羅......這些人都有經過歲月沉澱下來有說服力的思想,大家願意聽他們說,願意從他們的言語中尋找共鳴,進行思考。

    高曉松,說”的代表人,知識背景廣泛且強大,受眾龐大,大陸地區知名度超高、極具話題性的導師人物。

    蔡康永,“會說”的代表人,被譽為“最會說話的人”,主持《康熙來了》火爆兩岸三地,屢獲金鐘獎,5度主持臺灣金馬獎。在華語地區具有超高的知名度,擅長用謙遜態度包裝犀利問題,兼具專業性與娛樂精神。

    馬東,他長得既不帥,也不酷,有時候還顯得憨態可掬,但是他在中國電視主持界卻聲譽日起,靠的就是他明快的現場判斷力和犀利的思維。馬東的國外留學的經歷和從小家庭的生活讓他對藝術耳濡目染,每次面對選手、觀眾以及評委的挑剔目光,幽默機智細胞的馬東總有一種處變不驚的鬆弛。

    “馬曉康”的合體為這奇葩的奇葩說增添了靠譜的安全感

    三尋找最會說話的人

    從天南海北找來的,有三寸不爛之舌的奇葩們,他們是最會說話的人嗎?也許不是的,甚至有些人並不太會說,但是他們帶來的觀點,想法,或者說,他本身的存在就豐富了這個舞臺,這個舞臺什麼都可以說,這裡有大學教授也有家庭主婦,有演員有明星,有向公眾出櫃的,也有為二次元發聲的,四季下來每個奇葩都有他們的進步,而於我自己來說見證他們的成長是一件神奇而開心的事情,他們帶給我的是更豐富的觀點更廣闊的眼界,遇事更淡定的思考。他們觀念的影響是來自各個辯題中滲透到各個方面的,比如時保聯是不是暴政,讓我在與人交往中更有分寸;甚至說孩子早戀家長該不該支援,影響著二十歲的我的育兒觀...等等還有很多

    這樣的奇葩說怎麼不讓人喜歡?不說啦不說啦我去二刷啦,正在看這段文字的你,別猶豫了,快去看看吧~

  • 10 # 一座孤島上的狗

    舞臺上的他們看起來是那麼奇葩,可是三觀卻很正,總是能有很多角度,總是讓人耳目一新。我們生活的世界也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包容。

  • 11 # 多多胡說

    奇葩說讓辯論辯的娛樂化,辯手明星化,然而這丫的情況並不利於辯論的發展

    有這麼一段話,我一直印象很深:辯論於別人或許是生活,輕鬆愜意,並且高朋滿座;而辯論於我,卻是理想和某種意義上的事業,步履艱難,並且殫精竭慮。我甚至希望它是改造這個社會的某種途徑,為遠離無知和麻木,為免於恐懼和匱乏,為自由及平等。作為接受高等教育從象牙塔裡走出來的辯手,我們自然應該承擔起一部分社會責任,辯論不該是我們自己眼中的“屠龍之技”,更不是圈外人看來的無病呻吟自娛自樂。這需要我們主動去思辨,去研讀社會熱點,去思考社會事件背後的真相。也許我們不能去真的做到去改變社會,但是更不能讓我們自己去迎合大眾。作為辯論活動的參與者,我們該是社會的守夜人監視者,而非將自己投身社會的紙醉金迷之中,用人氣與金錢為這樸素的活動加上一件不合適的華麗外衣。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清,將辯論冷下來,它可以是課堂上研究的工具,可以是我們自我磨礪的途徑,但是它不是我們去迎合大眾的工具,更不是讓我們去博取社會熱點,用標新立異等方法去成為明星。

  • 12 # 泡芙超超

    改變了很多我的固定思想

    奇葩馬東說過,這個節目的目的不是辯論,而是透過辯論表達不一樣的觀點,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 13 # 賣火柴的小女孩i

    這是絕對值得一看的網路節目。不像《非誠勿擾》、《非常完美》裡看相親節目裡的嘉賓任人挑選,不像《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親子節目裡看明星如何帶孩子,更不像《花樣姐姐》、《花樣爺爺》等真人秀觀看明星旅遊的全程,倒不是貶低這些綜藝節目,他們的確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歡樂,可是好像也就只是一笑而已。而《奇葩說》卻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同時,讓我們學到很多,是對人性的深刻揭露、對社會問題的尖銳剖析,對生活問題的親身感悟、對新事物的寬容接納,再者,還能從辯論中拓展知識面,再不濟,還能有幾句暢快淋漓,醍醐灌頂的金句讓你恍然大悟,最差還能學到很多辯論技巧,我想這些比讓你嘿嘿一樂恐怕更有意義。

      奇葩說裡面除了犀利的辯題之外,很吸引人的是奇葩說中每一個辯手,包括主持人和嘉賓的驚人的邏輯思維和感染力,你會發現他們在其中不會高談闊論,滔滔不絕地給你擺概念,而是用最淺顯的你最能感受到的事實去說明,我承認既然是辯論,必然會有很多辯論技巧上的“障眼法”,但是你會發現他們嘶吼地有道,強詞地有理。

      還值得提及的一點是,《奇葩說》裡的主持人,嘉賓和辯手的“真”與可能是我想稱之為“正義”的品質。記得第二季最後一場辯論賽的時候,蔡康永做了一點讓我肅然起敬,他說因為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可能因為坐在辯手的位置就是要對辯題和自己一方的立場去論證一個觀點,但自己不一定是持有此觀點,所以為了那些可能因為喜歡而追隨他的人,他想澄清他對幾個重要辯題的觀點,他是持相反意見。當他做了這樣一件事情的時候,我由衷地為他鼓掌,這可能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公眾人物能做的最好的事情,那就是當你站在那裡,當你享受別人的掌聲與擁戴的那一刻,你就不在只是你自己,而是會影響到千千萬萬的粉絲或者觀眾。還有肖驍,可能很多人不喜歡他,看不慣他,但是我想說的是從開始到現在,他的身份或者生活環境可能已經改變了很多,但是他仍然願意做他自己並且變得越來越好,他勇敢地在用一種方式與所有評論他的人交流,告訴大家他到底是怎樣的肖驍,比起很多外在和花邊新聞,他的內在和實力是最有力的溝通。這就是奇葩說,每個人只是自己,但是循著“正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新人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