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武當天機子

    “冬至”這個節氣在古代是一個大的節氣,也被稱作為“小年”,也是全年夜晚最長時間的一天。從冬至開始陽氣逐漸回升,陰氣逐漸下降;道家練氣者在冬至節的子時必須打滿座;也即是盤坐要達到一個時辰。所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古時候,在冬至這天還有祭祖的傳統,選擇這一天是因為陽氣回升有一元復始之意,意即有恢復祖先榮耀、祈望祖先護佑子孫的寓意。“冬至”也是即將到來的春節前最鄰近的一個節日,飄泊在外的人都要回歸故鄉!叫“年終歸宿”,而各地習俗不同,祭祀的形式也就各異,南方北方都有各自的風俗,南方人都在這一天吃糯米做的“冬至團”,也叫“冬至丸”,北方有吃水餃的習俗。相傳這一天也是道家練氣成丹的日子,是道家一個最重要的日子!所以這一天的道家也是有很多重要的祭祀活動。而練氣者覺得冬至日其天地靈氣最是濃郁,是得氣的最佳日子,因氣感最為強烈的兩天就是“夏至”和“冬至”。所以“冬至”這個節日雖然很多人不在意,但的確很是重要,在這即將步入全年最寒冷的節日裡,天機子祝大家冬季安康。以健康的體魄迎接新年!

  • 2 # 訊力

    冬至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關於冬至的由來也非常有意思,而且我國幅員遼闊,在這天各地的風俗也是有著差異。

    在江南,冬至這天流行吃赤豆糯米飯

    在北方就流傳著,冬至這天不吃餃子子,耳朵會被凍掉的傳說。

    在寶島臺灣,冬至這天流行祭祖。

    在合肥,冬至這天要吃南瓜餅

  • 3 # 東北冰哥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重大節氣,更是民間重視的傳統佳節。冬至意味著數九天的開始,寒冷颯颯的氣候正在拉開帷幕。冬至節氣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古時候冬至節氣這一天會有天子祭天、百姓祭祖的習俗,如今節日氛圍沒有那麼盛大,但是仍是百姓頗為重視的節氣,冬至吃什麼是許多人關心的事情。冬至習俗南北不同,冬至南方是吃湯圓、年糕、赤豆粥等,而北方大都以餃子為主。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北方習俗大都以食俗為主,冬至北方習俗主要吃羊肉、餃子、混蛋、狗肉這四樣。

    北方冬至的習俗

    1.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值得慶賀的吉日。有些地方會在冬至這一天去老家上上墳,不方便回老家的也會在外面的住處,設一小供桌,擺上一些餃子、酒、水果等,祭奠家中故去的老人。

    2.冬至作為冬季中的一個節日,很多地方會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在一個城市的親人都要聚到一起,常常聚到老人家裡慶祝。不在一個城市也會往家裡打電話問候。

    3.北方有些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

    南方沿海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

    廣東人冬至吃燒臘與姜飯,

    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

    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

    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冬至到來氣溫降,多穿衣裳別逞強,多多鍛鍊體健康,暖暖胃腸多喝湯,常常歡笑心情爽,幸福甜蜜祥瑞降,發發簡訊喜氣洋,今年冬至又來到,願你幸福又吉祥,快樂又健康!

  • 4 # 野人谷主—阿來

    朋友們好,其實一直以來,民間就有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或冬至到來時間的變化預測天氣的習俗。 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 俗語還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意思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其實各地方風俗習慣不一樣,加上現在年輕人對於老傳統文化看的太淡了,也就無所謂了,我們今天也就吃了點湯圓!

  • 5 # 兵哥i廣西梧州

    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語:冬大過年,意思是冬至比過年還要重要。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了,現在的農村,再不象二三十年前那樣熱鬧了。好多村民都在城裡買有房了,逢年過節都在城裡過了。

    大部分年輕人也出外打工去了,也極少會放假回來過冬至的。在家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所以,現在農村過冬至,不會熱鬧了。

  • 6 # 國名瑞起名館

    今日冬至(12:19分,一九第一天),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12月21、22或23日。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我國多數風俗習慣是吃餃子。

  • 7 # 北京小張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我今天過的就比較充實…北京有個習俗就是冬至吃餃子~早上早上沒什麼事兒去了趟超市買了點肉餡和韭菜準備晚上吃餃子,中午回來吃過飯把韭菜和肉餡半好…這樣味道會很好,晚上全家人都在一起包餃子…有說有笑的真是幸福…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來一家人你掙我搶的其樂融融…這種感覺真的太幸福了…希望我簡短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

  • 8 # 清風徐來在人間

    冬至到了,因為冬至這天要包餃子,吃了就不凍耳朵了。這個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每到這天幾乎家家都吃餃子。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包餃子不成問題。一般都是分兩種餡兒的。葷餡兒的和素餡兒的。都是根據個人的愛好來選擇的。我就包了兩種,因為有喜歡吃素餡的,有喜歡吃肉餡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是這樣過的?

  • 9 # 書山有路LAJ

    把冬至節看做平常日就都好過了。老百姓常說天好過,年難過啊!我看年節都好過,無論吃啥健康平安就好!死最公到了,吃肉吃糠都得去,何必計較吃啥。

  • 10 # 葉塵說電影

    本月21日-23日,盼盼將和大家一起迎來2018年最後一個傳統節氣,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冬至也被稱為“冬節”,在古時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個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此外,冬至節氣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它是整個冬天裡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對身處北半球的我們來說,特別是北方城市,有的晝長僅有7個多小時,下午4點多天就黑了。冬至過後,白晝會慢慢變長,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古人認為自這日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迴圈開始了,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

    西北風襲百草衰,

    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

    《冬至》——左河水

    說到節氣,就不得不說各地相應的飲食習俗,不同節氣和氣候都各有講究。冬至這天的晚飯,您吃對了嗎?

    餃 子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為何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呢?餃子原名“嬌耳”,相傳古時因冬季寒冷,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醫聖張仲景發明了“祛寒嬌耳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百姓為了感念醫聖之恩,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都會食用這種很像耳朵的“嬌耳”!

    湯 圓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糰,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赤豆飯

    在江南一帶,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有煮吃赤豆飯的冬至習俗。傳說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在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仍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們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燒 臘

    對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所以,廣東人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有些廣東人還有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俗。

    蕎麥麵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麵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蕎麥麵適口性好,做法有很多種,如炸醬麵、熱湯麵、炒麵、刀削麵、剔尖、撥魚兒,還可以包餡、蒸饅頭、烙餅等,蕎麥麵看起來色澤不佳,但用它做成扒糕或麵條,佐以麻醬或羊肉湯,別具一番風味。

    釀 酒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後勁頗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為了這一天,客家主婦常挑個吉祥的日子,專門到集市添置釀酒的器具,把陳年的酒罈搬到溪流中,用黃黃的細沙洗去汙物,再讓清涼的泉水反覆沖洗,最後置放在陰涼處風乾。

  • 11 # 魚兒80後的尾巴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南方人吃糰子,我是北方人,每年冬至都會包餃子過冬至,今年在南方妹夫家過的冬至,包的糰子和餃子,糰子個人吃不習慣!

    聽說冬至是交九的第一天,也就是說冬天開始冷起來了,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 12 # 以澤姑娘

    首先祝你冬至快樂呀,和家人開開心心地度過。

    我是廣東人,所以我們家冬至是吃湯圓。

    不過冬至這天,我們會有兩手準備。

    一是用事先買好的糯米粉來自己做湯圓,或者去超市買速凍的有陷的湯圓(一般是花生餡和芝麻餡)。

    二是去菜市場買餃子皮和一些做餃子餡的材料(一般是胡蘿蔔玉米還有豬肉),然後一家人圍在圓桌旁一起包餃子。我特別享受這個時刻,很溫馨。

    還有更有趣的是弟弟會不顧奶奶和媽媽的嫌棄,將餃子做成各種奇奇怪怪的形狀,往裡邊加一些不一般口味的陷,比如榨菜,比如辣醬,比如不加餡,是的就是將餃子皮象徵性地疊兩下然後直接放進鍋裡去。

    不過也是因為這些奇怪的形狀,我們知道哪些是出自他手,所以最後這些奇怪的餃子都進了他自己的嘴哈哈。

    這時我們家的鍋就都派上用場了,一個拿來煮湯圓,一個拿來蒸餃子(是的,我們一家都更喜歡吃蒸的餃子),等它們熟的那段時間,好像變得挺漫長的。

    然後就是坐下來一起吃啦,想吃什麼隨便吃,通常情況下餃子會先被吃完,都是我們這些小孩的功勞哈哈。

    冬至當天也會加菜,殺只雞啊或者買一份雞爪又或者自個弄一條紅燒魚,反正會特別有過節的氛圍。

    吃完會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喝喝茶。

    可惜的是,今年上大學啦,就不能和家人一起包餃子吃湯圓了,不過還是很開心地和室友一起煮了餃子吃。即使不在家,冬至還是要過的嘛。

  • 13 # 明鏡dgy

    古時有冬至時節祭祀的說法。冬至節氣是24節氣中排第22,這天太陽移動至迴歸線區間的末端,從晝夜時點上分有冬至當日回的說法,民俗又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習俗,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此,這天國人大多以食餃子的習慣……

  • 14 # 賣漢堡的小妹妹

    應該吃餃子。

    餃子的來歷。冬至的時候氣溫已經比較低,古代時很多人在這個時候耳朵都會有凍瘡,名醫張仲景為了給這些人治耳朵的凍瘡,就藥材捏得像耳朵一樣,然後煮好給他們吃。人們吃了這個藥之後凍瘡就好了,這就演變成了現在餃子。

  • 15 # 慕俊蓮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冬至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就是最寒冷的冬天到來,是數九的第一天,意義是吃餃子不凍耳朵,我看過一部電視劇,電視劇的名字叫什麼我記不住了,故事的情節講的是一位農村的女子,她的丈夫在田間做活,為了不耽誤幹農活,女子給丈夫送飯,當她的丈夫吃飯時,飯菜已經涼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這位女子不段的細心琢磨,終於有一天,她用面把菜飽住,當她的丈夫吃飯時,飯竟然是熱的,而且很好吃,等夫妻回來後,給全村做了這樣的飯,還讓他們品嚐,大家都豎起大拇指,還說好吃,應該給取個名字,因女子的名字叫餃子,於是經過大家討論,長者做出決定,便用女子的名字命名餃子!這就是餃子的來歷。

  • 16 # 使用者6872533957254戰

    冬至在兒時概念就是能吃上一頓餃子。

    上小學時家裡條件不好,平時就是家常便飯一個月也聞不到肉香味。忽然有一天放學回家還沒進屋門就隱隱約約聞到肉香味。趕緊去廚房跑一看媽媽在鍋裡用勺子在攪什麼,離近一看,啊原來是我過生日過年才能吃到的餃子。我就像饞貓一樣扒著鍋沿兒看著聞著。媽媽說餃子馬上就好。媽媽還炒了兩個肉菜。當時生活水平半年多能吃上一次肉就不錯了。一家人坐下來我就迫不及待下手就抓了一個餃子吃,媽媽說你就是餓死鬼轉的。邊吃媽媽說今天吃餃子為什麼啊?我和姐姐都答不上來。媽媽說冬至吃餃子後冬天就不會凍手凍腳了。想想也是,那時條件確實艱苦。現在想想那時記憶真的特別懷念。

  • 17 # 70後李曉妞

    冬至在北方風俗就是包餃子吃餃子,冬至節氣就是北方冬天最冷的時候來到,老俗話說,冬至不吃餃子會把耳朵凍掉的,吃了餃子就沒事啦哈。呵呵這是北方冬至老理。當然每個地方習俗都不一樣各有各風采!

  • 18 # 苦志觀生活

    冬至是二十四節日之一,在我老家這裡還是挺重視的。在這一天裡,我們每家每戶都要給祖先祭拜,就是在家門口擺放一張桌子,然後擺放一些貢品,如酒、水果、各種自己做的菜類,還會燒一些紙錢。除此之外,我們在這一天還要吃湯圓,而且自我記事開始,我們家在冬至吃的湯圓都是自己包的,以形成了一種習慣。我媽早早地就就會準備了,一開始都是包的芝麻、花生、白糖餡料的,到了現在基本都是包豬肉餡的了,因為糖的太膩人了,吃了幾個就下不去了。我喜歡吃湯圓,每次兩碗不過崗。而且我們這裡還會做另一種美食,方言叫作“圓”,也是用糯米粉做的,外觀和湯圓類似,但是有湯圓好幾個大,裡面包的就是酸菜、豬肉、豆腐 幹、蝦皮、茭白等,味道也不錯,挺好吃的。

  • 19 # 不是三是山

    冬至肯定是要吃羊肉湯,不過羊肉太貴了,吃點豬肉算了,我們老家說冬至吃蘿蔔好,所以做了個蘿蔔豬肘子,還是比較好吃,發個人圖片望梅止渴[捂臉][捂臉][捂臉]

  • 20 # 把刀藏進袖裡

    你好,首先祝你祝大家節日快樂!

    我是學生,離家1400多公里,冬至節和平常的週末一樣,宿舍—食堂—機房三點一線,沒有餃子(我覺得手工餃子超級沒有味道,吃得不爽),沒有湯圓(主要是沒有心思),如果不是我媽發來的節日祝福(幸福得不得了),都沒得當一回事兒,就這樣平平淡淡的,一天差不多完了,但是,看到朋友圈空間說說的內容,如果有心思還是蠻有意思的!

    餃子,湯圓,火鍋都安排上,祝大家節日快樂,閤家歡樂!祝遠在家鄉的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欺騙和拒絕哪一個更讓你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