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149696081

    這個提問是不成立的,因為黑洞最主要的特徵是質量巨大,足夠的物質坍塌才能形成黑洞。質量1噸是什麼意思呢?提問者大概是從黑洞中挖一塊1噸重的黑洞物質到地球來,是不是?且不說能不能挖出來,就算是能挖出來,1釐米的黑洞最起碼得有幾千億噸重的物質吧?所以提問是不成立的。如果誰有能力挖出來一塊1噸黑洞物質,在離開黑洞之後必定會因為失去黑洞強大的引力束縛而爆炸。

  • 2 # 我係多多

    對不起,你的題目假設本身就不成立。一個1噸重的物體要成為黑洞,它的半徑只有0.001奈米。也就是它的半徑比原子還要小100倍。假設你真能把這一噸重的東西壓成那麼小的一個黑洞,由於半徑太小,也不會對周邊的物體有任何影響。

  • 3 # 賽先生科普

    按照題主的說法,這個物體是形成不了黑洞的(直徑以及質量都不夠格),只不過是一個高密度小球,對地球沒有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題主給出的條件:直徑一釐米、質量一噸。

    首先對於黑洞體積,以史瓦西黑洞為例,我們將事件視界的範圍以內稱為黑洞,而這個範圍的半徑就等於史瓦西半徑,而史瓦西半徑的計算公式如下圖

    圖中G為引力常數、M是黑洞質量、c是光速

    我們先來看“直徑一釐米”(即史瓦西半徑0.5釐米)

    代入公式,求出與其對應的黑洞質量,結果為3.37*10^26 千克,這是什麼概念?質量達到了驚人了3370萬億億噸!是地球的總質量的56.5倍!很顯然,這和一噸相差的太多了。

    再來看“質量一噸”

    代入公式,得到黑洞的史瓦西半徑為1.48*10的負24次方米,這樣的長度遠遠遠遠小於0.5釐米。

    綜上,題主給的條件並不能形成黑洞,只會是一個高密度的小球而已。

    如果忽略條件不談,一顆黑洞逐步靠近地球會發生什麼呢?不論這個黑洞的體積是多少(當然也不能太小的了,否則它自身的壽命就太短了,至少要讓它消失前能透過吞噬物體來延續生命),結局都只有一個:地球被吸進黑洞。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4 # 貓先生內涵科普

    直徑一釐米,質量一噸的黑洞?在整個宇宙的天體中,可能存在這樣的奇葩物質,但這個物體不會是黑洞,也不會具備黑洞的所有性質,人類和地球根本無需擔心。

    直徑一釐米,質量能達到一噸,按地球上的常態物質對比來看,是人類文明科技目前無法達到的水平,也就是人類目前還沒有能力人工製造出這種物質。按照密度比來看,這個小球的密度差不多是地球上水的一百萬倍了,也可以達到黃金的5.5萬倍左右。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克服了強相互作用力的材料。依靠電子簡併壓維持原子形態,是白矮星上的物質了。

    這種材料,打個比方,其實就是三體中,水滴的水平吧。如果放到地球上,當然是無堅不摧的材料。地球上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摧毀它,它可以輕易的撞擊穿透岩層,任何金屬壁壘,當然,你需要給予它初始的動能。但是它能做到的,也僅僅是穿透而已了。

    而黑洞是不止需要突破電子簡併壓,更需要突破中子簡併壓,然後再進一步!是比這種材料更更極端的情況。如果它具有一釐米的直徑的話,它的質量差不多具備太陽的大小了吧。這樣,它才可以成為黑洞,可以吞噬掉靠近它的任何星體。

    當然,這樣的小球,如果飛到地球上來,可以輕易擊穿地球而沉入地心,最後在地球的核心達到引力平衡,永遠留在裡面。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 5 # 地理那些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結合題主所說的計算一下直徑為一釐米、質量為一噸的“黑洞”的密度情況。

    首先我們先將釐米轉換為米,即1釐米=0.01米,然後根據球體的計算公式(4/3πr³)可求得該“黑洞”的體積V黑=4/3*3.14*0.01=0.000000523立方米,最後由密度公式之一(ρ=m/V)可求得該“黑洞”的密度ρ黑=1/0.000000523=1910828.025噸/立方米,其密度約為地球的34.7萬倍,這密度無疑是很大的,但是它會形成黑洞嗎?下面我們就以剛剛拍到真容的M87星系黑洞為例來進行剖析。

    現在已知太陽的體積和質量分別為1.41155E+27立方米和1.9891E+27噸,可求得太陽的平均密度約為1.4091噸/立方米,而又知M87黑洞的體積是太陽的680萬倍,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可求得該黑洞的體積和質量分別為9.59854E+33立方米和1.29292E+37噸,進而可以求出其平均密度為1346.991818噸/立方米,約為太陽的1000倍。

    我這裡純粹靠已知的太陽和M87黑洞的引數來進行比對,然後得出各自的比值,還沒有用上史瓦西半徑等計算公式,不過也有算的與水的密度相當的,也有算的比空氣的密度還低的。

    很顯然,算到這裡僅靠平均密度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因為從史瓦西半徑公式可知,黑洞的平均密度與質量的平方成反比,而隨著黑洞質量的增加,體積也會增加的更快,所以黑洞的平均密度會隨之迅速下降,因此可以說體積越小的黑洞平均密度越大,而體積越大的黑洞平均密度越小,只是中心奇點密度無限大而已,M87黑洞就是個頭很大的那種。

    在這裡,需要再引入另外一種真正高密度的天體——中子星。眾所周知,中子星是僅次於黑洞的第二種極端天體,它是質量介於太陽質量的1.44~2倍的恆星在演化的末期所形成的產物,其密度足夠大,假如從它的表面“扣”一塊手指頭那麼大的物質(約1立方厘米),其質量可達1億噸以上,同樣可以根據密度計算公式可求得這塊物質的密度ρ物=1E+14噸/立方米,是題主假設“黑洞”密度的5200多萬倍。

    從以上的推導來看,這個直徑為一釐米重一噸的黑洞假設不成立,因為根據計算出來的密度來對比,它比黑洞(密度是無限大)、中子星(約100萬億噸/立方米)以及白矮星(約1000萬噸/立方米)的密度都要小得多得多。

    不過這麼重的一顆高密度物質靠近地球可得提防,萬一撞向地球如果在大氣層內還未毀滅,墜落到地球表面豈不是要砸出一個很深的窟窿。

  • 6 # lgp3651

    直徑一釐米質量一噸,其密度和中子星物質相比,稀薄的接近於空氣,和黑洞相比和真空沒什麼區別。

    題主的想象力太貧乏了,你說直徑一釐米的物質量一億噸,比黑洞還差得很遠。

  • 7 # 娃娃騎著洋妹妹

    會蒸發,因為提問者他媽或者說祖墳還在地球上,她們會逼迫提出這個直徑一釐米,重量一噸,還必須得叫“黑洞”的傻逼,收回他的問題。

  • 8 # 平常人246089341

    它的重力是地球的一百億倍,但地球不會被這個黑洞一下吞掉,而是地球繞這個黑洞執行,同時一點點蠶食掉,地球最終會坍縮成一塊熾熱岩石開始繞黑洞旋轉,人類也被分解。

  • 9 # YE路撒冷

    這麼給你說吧 直徑1釐米的黑洞 質量和月球差不多。R是史瓦西半徑(實際半徑更小)。G是萬有引力常數6.67×10-11N.m2/kg2, M是天體質量,c是光速。建議文化程度太低可以直接百度,免得被網友懟。

  • 10 #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宇宙中是不會存在直徑一釐米而質量只有一噸的黑洞的,這種密度的物體甚至連白矮星都比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密度比較大的球體而已,對地球不會有任何影響,因為它太輕了。

    黑洞是物質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後的產物,如果把地球強行壓縮成黑洞的話其史瓦西半徑就只有9毫米,也就是說原來半徑6371km的地球變成黑洞後半徑就只有9毫米了,而這9毫米半徑的黑洞質量卻相當於整個地球。太陽壓縮成黑洞後的史瓦西半徑是3km,但這黑洞同樣包含著原來整個太陽的質量。

    從理論上來說,任何物質只要壓縮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變成黑洞,我們人也一樣。但一噸重的物體僅僅壓縮到一釐米是遠遠不足以坍縮成黑洞的。天體的史瓦西半徑意思就是隻要把這個天體壓縮到這個數字,那麼就能變成一個黑洞。

    目前的我們並沒有能力製造小型黑洞,而宇宙中的黑洞也不會自己跑到地球旁邊,但假如說有外星人之類的第三方力量向著地球發射了一顆小型黑洞炸彈,那麼當它和地球距離靠近到一定程度之後,地球的物質就會被黑洞撕碎然後吸收,最終整個地球都會被黑洞吞到肚子裡。

  • 11 # 星球上的科學

    首先這問題問的很不現實。

    首先直徑1cm,質量為一噸的物體能不能形成黑洞。而且黑洞一般是由恆星演變而成的,質量還不能太小,即使是太陽的質量也不足以形成黑洞。

    所以,這個直徑1cm的,重量1噸的物體,最多也就是個密度很大的小球而已,可以說對地球造不成任何威脅我們也無需擔心。

    想回答題主的問題,還需要做一個假設,因為真正的黑洞無論大小,只要靠近太陽系,連太陽都會被吞噬掉,所以黑洞如果出現在地球附近,地球無疑會被吸進去。

    總之這個物體是不會形成黑洞的,如果真的有黑洞在對地球附近,無論大小都會把地球吞噬掉。

  • 12 # 使用者6297404272

    這個問題有問題,黑洞要形成最少要超過三倍太陽的質量的恆星,恆星生命終結後部分物質形成超新星爆發,部分物質大塌陷形成密度極大,引力極大,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的天體,如果體積縮小到一立方厘米的黑洞,質量不可能只有一頓,應該上億噸,甚至幾十億噸,幾百億噸……

  • 13 # 手指有約

    沒有文化就別裝,讓人笑噴!首先不考慮一釐米的黑洞成不成立,但它遠遠不止一噸,如果地球變成黑洞直徑相當於乒乓球,其它自己腦補!

  • 14 # 科學黑洞

    黑洞的直徑一般指得是黑洞視界的範圍,而黑洞的質量主要集中在中心的奇點上。透過黑洞的質量可以對黑洞視界範圍進行計算也就是史瓦西半徑。這種計算方法的源頭就是黑洞的逃逸速度等於光速。

    把一顆天體質量代入上述公式,就可以計算出它的史瓦西半徑,所以理論上來講把一顆天體壓縮到它自己的史瓦西半徑內,這顆天體也就變成了黑洞。例如我們的太陽如果變成黑洞那麼它的半徑只有三公里左右。而地球變成黑洞,它的半徑只有9毫米左右。

    而直徑1cm的黑洞,它的質量絕對不僅僅有1噸;而質量一噸的天體要想變成黑洞,壓縮到直徑1cm也遠遠是不夠的。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研究和預言的特殊天體,黑洞一般有三種:恆星級別的黑洞、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原初黑洞。霍金研究黑洞曾提出重要理論-霍金輻射,霍金輻射在大質量天體上作用不明顯,而在小質量天體上效果很顯著。所以意味著小質量天體壽命很短,會很快消失。

    如果什麼都不考慮就讓一顆小黑洞和地球硬碰硬,那麼地球的下場會很慘,黑洞朝著地球撞來會直接撞入地球內部,不斷震盪中最終停到地心,而地球會被黑洞吞噬殆盡,這一切可能幾分鐘之內就完成。

  • 15 # 婷婷傳

    地球被撕成粒子,比夸克還小,但由於黑洞太小無法全部吸收,而且根據霍金輻射黑洞吸收能量遠不及蒸發的能量時會發生爆炸。

  • 16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假如一個直徑一釐米、質量一噸的黑洞靠近地球會怎麼樣?

    如題這其實是兩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能不能成立還需要計算一下,因為這同時指定了黑洞的兩個極為關鍵的引數,而且這兩個引數是存在相互關係的!廢話不說,先來看看標題是否正確!

    一、直徑一釐米的黑洞?

    黑洞其實是沒有直徑的,一般說的直徑就是黑洞視界的直徑,假如一個直徑1釐米的黑洞,那麼表示它的史瓦希半徑就是0.5釐米,反推質量並不是一件難事,將r=0.5CM代入公式即可計算得:

    m=3368647596464833733133433.28千克

    即:3.37*10^26千克左右!

    地球的質量約為:5.965*10^24千克

    大約是地球質量的56.5倍!

    如此一個質量的物體靠近地球,這絕對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假如1CM直徑的黑洞靠近地球,那麼就如上圖這樣,地球直接就被吞了!

    二、一個直徑1CM,質量為1噸的物體?

    體積為:4/3×3.14×(1/2)^3=0.5236立方厘米

    那麼由密度ρ=m/V得:1噸/0.5236=1.91噸/立方厘米!

    即:1910000克/立方厘米

    太陽核心密度大約為:150克/立方厘米;

    白矮星物質密度約為:1000000克/立方厘米;

    中子星物質密度約為:8×10^(14-15)克/立方厘米;

    可以對號入座,大約為稍高於白矮星密度,但遠低於中子星密度,因此這個1CM直徑/一噸的物質就相當於白矮星物質!在失去白矮星環境後,被引力束縛至原子核附近的電子簡併壓力支撐不再繼續坍縮!那麼失去質量產生的引力束縛之後,這個壓力是會釋放的!極有可能的情況是這直徑1CM/噸的小球會瞬間恢復為原狀,約將恢復到碳的密度(1.8噸/立方米),大約:0.55立方米,即:0.55M直徑左右!

    瞬間膨脹的倍數約為973972.416倍

    1克TNT爆炸大約會產生1.09升氣體(TNT的密度大約為1.654左右)

    看來這個爆炸威力和TNT差了也不大!

    這個直徑1CM/噸的球球在地球上的能量也就1-2噸TNT的威力,對地球也沒啥影響,只要人跑的遠一點就行!

  • 17 # 一名普通老百姓

    直徑一釐米,一噸,黑洞這三個資料是湊不到一起的,必須去掉一個,但我想題主可能是想一個微型黑洞會對地球可能產生的影響吧。

    其實這事並不複雜,黑洞的存在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引力或空間扭曲足以使物質至少實現兩次簡併,而這個強大的引力,尤其是第二次簡併,需要將組成中子的粒子強壓在一起,物理學家們做過類似的實驗,其結果就是無法維持足夠的時間使簡併壓持續存在,黑洞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瓦解了,或者叫蒸發了,因為簡併壓一但小於某一臨界值,這些基本粒子就各自逃逸了,連重新組成中子的逆簡併態都沒出現,因此,宇宙中如果有天然出現的一個微型黑洞,哪怕有地球質量數十倍的質量,也會在離開高壓環境後迅速瓦解,真的是毛都不剩,壓根沒機會靠近太陽系,更別說接近地球了。

  • 18 # 時間史

    質量一噸的物質壓縮成直徑一里面,是不會坍縮成一個黑洞的,它的整體密度還比不上一顆中子星,還沒有中子星的密度厚,更別說黑洞了。

    如果把我們的地球壓縮成一個黑洞的話,及其直徑也只有一個硬幣的大小,當然還分事件視界還輻射。那麼黑洞整體來說,雖然看上去很大,但大部分都是黑洞輻射的能量。有一半都是輻射能量,也就是說我們看上去直徑一釐米的黑洞,實際上它的直接大小隻有0.5釐米。

    並且根據霍金輻射定律,質量越小的黑洞蒸發速度越快,像一釐米大小的黑洞應該就會是瞬間蒸發掉,所以在它剛形成的時候,也就蒸發完了。

    如果考慮它沒有輻射的只吃東西的情況下,那麼讓一個一釐米的黑洞靠近地球,要是距離地球很遠的話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不過它的引力也許會吸引住月球和地球,可能性大的會撞到一起,月球撞到地球,把地球撞的粉碎,只後就會有很多衛星圍繞這這個微型小黑洞旋轉。

    一釐米的黑洞大概有地球的大小,雖然體積變小了,但是其質量不變,引力不變。之後這個小黑洞會有很多衛星。如果把這個微型黑洞放在地球大氣層的位置,那麼這個小黑洞就會開始吞噬地球了,首先是大氣,接著就是陸地海洋,地球會變得非常火熱,溫度會急劇上升 。直到被徹底的吸進黑洞,就像吸沙子一樣。

    上面這只是設想,根本不可能存在,在這個微型小黑洞誕生的同時,自身也就蒸發完了。當然宇宙中也不可能存在這樣的黑洞。

  • 19 # 我灬來自江湖

    你這人說話完全不負責任,直徑一釐米的黑洞,質量才一頓重。我想知道這麼輕的質量如何能形成黑洞?三倍以上地球的質量,還必須是恆星,經過奧本海默定律,壓縮成中子星,繼續受壓,中子星內部結構坍塌才會變成黑洞,一個花生粒大的中子星質量多大,你知道嗎?更何況黑洞了。所以沒有你這種假設,你這種假設從根本上講就不成立。像你說的如果有一個一釐米大小的物體重達一頓(但是這個物體決不會是黑洞),靠近地球,那麼會受地心引力落單地面,地球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就這樣。

  • 20 # 悟800911

    直徑一釐米(體積0.525立方厘米),質量一噸。開玩笑吧,密度都不到2噸/立方厘米。白矮星密度約為10噸/立方厘米,中子星密度1億---10億噸/立方厘米。地球要想有中子星的密度,那地球的直徑只能有20米,且重量不變。(當然,中子星的前身是白矮星或紅矮星,再前生紅巨星,主星序時是恆星)。如果太陽要成為一個黑洞(理論上不可能,因為太陽的質量不夠),直徑有多大不好預測,但要小於6千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體現職場生活的英文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