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繡中源

    的確,在去年,印度經濟還能夠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長,然而進入2019年度,畫風突變。今年一季度,印度經濟增速為5.8%,二季度為5%,三季度更是下滑至4.5%,不斷重新整理莫迪上任以來的最低紀錄。

    企業投資放緩,內需不穩、出口受阻、外加貿易戰的影響,是印度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最近幾個月,印度失業率走高,這導致居民的消費水平出現下降,比如印度乘用車銷量連續11個月出現下滑,而截止今年10月份,印度失業率已經升至8.5%。由於國內外需求放緩,印度出口下跌,同時莫迪也拒絕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現在美國已經單方面取消了印度的最惠國待遇,並對印度出口的鋼鋁等產品徵收高額賦稅,與此同時印度也針對美中國產杏仁,豆類和核桃等產品徵收稅收的決定,印度與美國陷入貿易爭端等,都是導致印度經濟放緩的重要原因。

    印度經濟發展本身容易大起大落,但現在其經濟增速已經連續六個季度走低,對印度來說顯然是很大的打擊,前兩個月莫迪還聲稱到2024年印度GDP要達到5萬億美元,目前看來,可能性越來越低了。印度是否會再次修改GDP統計方法?莫迪的第一任期就兩次修改了統計方法,每一次的修改都伴隨著經濟資料的上修,不知道這一次印度經濟放緩,它又會有何大招呢?

  • 2 # 老狼48440790

    非常大的比例,幾乎高過東方大國GDP佔比的1倍,印度這是剛剛學步就開跑的架勢。印度的軍購“萬國牌"武器庫,也使印度花了不少的冤枉錢。這是導致印度經濟減速的原因之一。

    印度政府當前的負債過高,若要想盡快的減少政府負債,就要下大力氣去減少財政赤字。

    印度政府對改革中發生的困難,重視不足,措施乏力,是印度經濟增速下跌的原因之五。

  • 3 # 涇水書生

    印度經濟斷崖式下跌?不知道哪位冒牌專家從哪裡得來的結論,印度經濟增長率在第三季度高達4.5%,這個增長率相對於習慣了動輒10%的增長率來比,的確有點低,但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的1-2%或者的增長率還是非常可觀的,這也叫斷崖式下跌,西方那些零增長率的國家叫什麼?叫經濟崩潰?斷崖式下跌那是指今年一萬億,明年就剩下五千億的那種。

    所以別動不動就冠以“斷崖式下跌”,這種偽經濟學家經常使用的詞彙,各種誇張式的性的描述愚弄讀者,是極為不道德的!

    印度經濟增長率在今年呈快速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印度經濟增長本身就不穩定,雖然有些年份有過連續高速增長,但也不是沒有一些年份低速增長,其實經濟增長率起伏對一個經濟體太平常不過了,印度也不例外!

    其二,國際貿易環境近些年有點嚴峻,印度經濟雖然參與國際不高,但大環境不景氣,印度也好不到哪裡去!

    其三,印度經濟屬於自由經濟模式,國內也沒有強勢中央政府的統籌規劃,又嚴格的限制外部資本介入,經濟時而因龐大的人口基數支撐而快速增長,時而因龐大的人口基數又陷入停滯很正常。

  • 4 # 李姓先生

    印度作為一個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經濟體,其目前的人均GDP也才2000多美元,這個國家無疑是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印度國內的問題確實也有不少,尤其是印度國內阻礙政府改革的力量太大,莫迪的一些經濟政策很難取得預想的效果。為了刺激本國經濟增長,印度央行今年已經5次降息,然而低利率的環境並沒有對經濟的增長起到太大的作用。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11月30日宣佈,印度在未來5年將會投資100萬億盧比(約1.4萬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以提振經濟。

    不過印度民眾倒也不用太悲觀,作為一個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的新興經濟體,印度經濟的增長潛力還是很大。印度的某些劣勢實際上也可以轉化為它未來經濟發展的優勢,比如印度的基礎設施條件很落後,這意味著印度政府通過投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以拉動經濟增長的空間還很大。印度經濟增長波動很大,其最根本的原因實際上是印度政府掌控經濟的能力比較弱,這也符合印度政府的特點,畢竟印度政府的權力相對比較有限。既然印度經濟增速波動很大,它今年的經濟增速只有5%左右,明年印度的經濟增速也可能突然回升幾個百分點,所以無需替印度太操心。

  • 5 # 無法超越的足跡

    我們不否認印度未來會成為經濟大國,但是理性來說就是印度需要時間,不是十年二十年,至少要三五十年的時間才可以,畢竟印度經濟基礎薄弱,內部在效率上面本來就慢,加上印度的種族等級明顯,以及那種懶散樂觀不嚴謹的態度,這些不改變真的很難真正成為強國。

  • 6 # 古姿

    在11月29日印度中央統計局所公佈的資料顯示,印度2019年第二季度(中文報道稱三季度其實是錯誤的)經濟增長率從上個季度的5%將至4.5%,已經連續7個季度下滑,為6年以來首次跌入5%,創下最低水平。這幾天4.5%這個數字在印度的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因為公眾對於經濟狀況惡化其實有更為切身的感受。他們並不感到驚訝。有的印度網友甚至嘲諷稱:

    (印度網友嘲諷議員睡覺)

    還有印度的網友更是直言不諱,稱:不能再以口號來治國了,需要政府直面問題。”莫迪確實是按照口號治國的,他在今年大選之前曾經表示,要在2030年讓印度的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到2032年GDP總量將會達到10萬億美元。當然口號是選舉政治需要,畢竟先“畫大餅”爭取選票才能夠保住執政地位,才會有兌現承諾的可能。事實證明莫迪的口號確實好用,結合上一任期經濟所取得高增長,使得莫迪再次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

    (經濟下行,DIU)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其實在選舉之前,輿論界和在野的國大黨方面就已經指出目前印度經濟所面臨的下行壓力。因為確實非常嚴重,二季度公佈資料統計資料照比第一季度減少0.5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減少了2.5個百分點。導致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居民私人消費不足,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居民消費在2017到2018年度,出現40年來首次下降,其原因在於工資水平下降,以及失業率上升,使得居民收緊了錢袋。

    其次是製造業、採礦業和電力等核心行業集體猥瑣,導致9月工業產值下降了4.3%,這是是七年以來最低的。全球經濟整體低迷,出口乏力也加劇問題嚴重性。

    最後是信貸危機,銀行業金融系統流動性緊縮。銀行沒有錢再為企業融資和居民消費提供資金,而印度央行今年以來已經連續五次降息,將利率下調135個基點,至2009年最低水平,仍然沒有效果。

    莫迪很顯然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其自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沒有迷失在選舉勝利的喜悅中。莫迪在最近幾個月採取了一列措施,包括205億美元的減稅政策,還有就是合併銀行,為銀行增加貸款提供激勵。然而這些措施從目前來看收效甚微。

    (莫迪)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政策,任何經濟政策都是針對某一時期的特定問題而做出的,其效用會隨著時間推移出現遞減。經濟本身尤其特定規律,不可能總是維持較高速度,都會出現波峰波谷,如果真有,那麼資料必然存在問題。印度經濟已經連續多年維持在7%以上的增長,現在出現衰退也很正常,畢竟現在全球的經濟大環境都十分低迷,能夠真實統計並反映已經是十分良心了,起碼證明莫迪的良心還在。

    (印度買菜小販)

  • 7 # 雲端美

    中國人不太關心印度經濟,它高增長我們也沒得到什麼,它低增長我們也不失去什麼;如果不是新聞突然幾篇文章推出,我是不會去查詢印度經濟統計數字的。

    那些理由我是不太信的,我憑空也會說——消費不足、投資冷清、出口乏力。如果經濟這麼簡單,經濟學就可以取消了。我不想說印度統計局能力不行,也不想說媒體不給力;我直覺上感到——印度國內不夠和諧,或者充滿不信任。RCEP最後一刻穆迪退縮,這就反映了印度有難言之隱。投資,最在乎市場對政府政策的信心和信任;有些政策不錯,但市場就是不買賬,要知道市場的決策者是人;有些人總以為市場是水裡的魚,撒了窩子就可以釣魚了,這是新興市場的天真。“信心比黃金重要”記得是誰說的嗎?全球化佈局的產業鏈有選擇性,用腳投票就是資本的意志。

    消費就是個說辭,是一個對低收入國家不起作用的惰性氣體。他們月光族是主體,工資又非常低;刺激政策也難以發揮作用。調整產業結構,提高人力資源價值,才能真正促進消費。印度軟體業、網際網路服務、醫藥醫療、影視這些行業工資就非常高,印度起碼在體育、工業設計、家電、摩托、汽車潛力很大。

    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警告稱,印度經濟急劇放緩將給農民、青年和低收入群體“帶來災難性後果”。他表示,當前的經濟政策無助於經濟復甦,因為社會上瀰漫著相互不信任的“恐懼氣氛”,表現在行業從業者對政府政策不託底,而政府和決策機構“不敢講真話或進行理性的政策討論”。辛格認為,要使印度經濟重拾活力,政府必須激發各行業信心。

  • 8 # 6353902879

    印度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這是大家都可以判斷出來的事實,印度人就是懶惰害死人,本來一季度增長速度達到7%,很有點抗衡中國的意味,而到了第三季度怎麼下滑到4.5%,印度還以為是中國搞的經濟不景氣,據印度查下來的結果,印度全國共撤走460億元,中國還看好印度有1萬多億市場潛力,要在印度安心下來搞經濟。這在印度長期和中國做生意的人,都發現印度人實在懶惰,不像中國人這樣勤勞,那怕是一毛錢都要去抓到手來,他們覺得印度人懶惰使得印度越來越走向一種沒有力量的無能為力。這種懶惰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不能夠與中國比較的。印度的髒亂差說了,這麼多年,還是無法解決,到過印度的人,都發出印度實在太差,連一個廁所問題都解決不了,還要說基礎設施呢?印度是不可救藥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經濟,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現在的4.5%,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