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嫣然陽光明媚
-
2 # 平原春秋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輕者抑鬱寡歡,生活不開心,重者會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甚至會自殺。因此,對於這樣的疾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人的一生當中哪有一帆風順的事情,往往有一些事情不順心,不如意,應該用一種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它,坦然面對。而有些人往往做不到這一點,他們無法來面對那些來自生活的挫折,變故,甚至於災難,這些人往往就會產生心情抑鬱,煩悶,以至於最後得了抑鬱症。
對於青年學生來說,如果學習成績不好,長期受壓抑,感覺自卑,最後就有可能導致抑鬱症。參加工作以後,如果不能夠勝任所在的工作,經常被領導批評,被同事嫌棄,耽誤了工作,也有可能會產生抑鬱症。一些產婦由於經歷了生產孩子的巨大痛苦,也會產生心理上的恐懼感,而產生輕度的產後抑鬱症。老年人喪偶以後,由於孤單寂寞,精神無法奇託,也經常會出現抑鬱症。
避免產生抑鬱症,就應該在出現重大變故或者對於長期不如意,一直鬱鬱寡歡的人,進行心理上的干預。讓人們學會面對,學會坦然,學會接納。看開,放下,隨緣,自在。在遇到上述情況的時候,來自於家庭,親人和朋友的鼓勵,勸慰,陪伴,也是預防抑鬱症的良藥。
願我的讀者天天快樂,天天幸福,健康到永遠!
-
3 # 黑米鍋巴i
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孩子有沒有憂鬱症,還得看自己的父母怎麼教育,為什麼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孩子都有叛逆期,只要在叛逆期那段時間教育的好就行了,還有父母也有點關係,都是女人產後抑鬱,那真不是吹的,希望廣大的男同胞們,對自己的老婆好點,不要讓他得抑鬱症,多陪陪自己的老婆,女人也不容易,大家都互相體諒,才能走的更遠,都說七年之癢,現在這個社會能走過七年的少之又少,說多無益。
-
4 # 靜海觀歷史
每個人出生以後,他所處的生活環境,接觸的人和事物,受到的教育。這些就像修煉武功秘籍一樣,如果受到自己承受範圍內的傷,會變得越來越強。如果遭受的事情,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外。以他的修行,化解不了這種痛苦,又得不到好的調節和疏導,就會漸漸抑鬱。
-
5 # 進擊的肥豬
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神經遞質功能出了問題,中樞神經部位單胺類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多巴胺等)濃度低於正常水平,神經元突觸受體可能存在功能低下。
抑鬱症的形成一般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生理,自身性格認知以及外部的社會因素。其實很多疾病都是這樣,先有一個外部刺激,削弱擾亂人的免疫系統,然後病毒才能順利侵入。我個人的體會,抑鬱症患者很多都經歷了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外部刺激,可能是病痛,也可能是情感刺激或工作壓力,在這個過程中心理狀態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與疏解,最終超過了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導致抑鬱症的形成。
抑鬱症像所有疾病一樣,重在預防,發現自己的狀態不好一定要及時想辦法緩解,可以透過運動或者休息,也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如果確診抑鬱症,則要謹遵醫(精神科)囑。
-
6 # 楊娜心理諮詢師
現在人們很流行給自己“安病”――安裝疾病。動不動就有人把“我有潔癖”、“你有強迫症”、“我有抑鬱症”……掛在嘴上。好像“安病”顯得很時髦,顯得自己與眾不同,顯得有心理學基礎知識。
例如,兩個女孩追一個男孩而大打出手,男孩因為不知如何是好,而鬱鬱寡歡的說“被她們搞得我抑鬱了”。
殊不知,心理學裡對這些病症是有明確定義的。例如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型別。心理學對抑鬱症的劃分,從抑鬱時間週期,抑鬱的症狀,抑鬱的後期表現,劃分為輕、中、重度抑鬱。
重度抑鬱症患者往往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等現象,需要住院治療,治療方法一般選用抑鬱症類藥物等。
中度抑鬱症患者能做簡單生活自理,不需要住院,但是需要監護人監護,服用抑鬱症藥物,定期與心理諮詢師諮詢。
輕度抑鬱症患者能做基礎自理,不需服用藥物,但是必須定期到心理諮詢師處諮詢隨訪。
對於我們經常遇到的短期抑鬱表現,是不能稱之為抑鬱症的,如上面例子不屬於抑鬱症。
-
7 # 順德堂心理健康
人為什麼得抑鬱症?首先來說,抑鬱症是一個很普通的疾病。只是沒有得到很多人的認識。有些人感覺情緒不正常。或者說是情緒持續得比較低落。超出了我們可以自己正常調節的範圍。而有很長時間不能恢復到正常。那這樣的話,我們就應該考慮是不是得了抑鬱症。那這個抑鬱症與什麼有關係呢?經過我這幾年與患者的接觸。我總結應該與以下幾方面有關係。
1,首先得因素就是性格。可以說性格是導致抑鬱症的一個關鍵因素。特別是那種多愁善感。心特別小。而且還特別要面子的那種人。有時候又患得患失,想事情想的比較多,這也考慮,那也考慮,有些事情比較計較。愛往心裡去。又不善於表達,或者是宣洩。時間久了就會積累很多的不良因素。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發病。當然,那種比較開朗的人,也不是說就不得抑鬱症了。只是說相比來說機率會小很多。當然這個性格是從小養成的。所以人應該形成良好的性格。包括善於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凡事比較坦然。不要什麼都患得患失的。
2,再就是承擔壓力的能力。來自生活當中各方面的壓力。包括經濟方面,生活方面,家庭方面,工作方面等等。如果把這些壓力適度的化解。合理的調節。就不會引發疾病。如果承擔壓力的心理能力很小。即便是不是很大的壓力。也會壓的你喘不過氣來。導致生活脫軌。從而引發抑鬱症。
3,另一個就是突發事件。這個突發事件包括很多種。包括親人的離世。家庭的變故。重大疾病。失業。投資失敗等等等等。這種突發的事件。對於人來說,應變這種應急事件的能力不一樣。如果調節不過來,也會導致抑鬱症!
4,再就是遺傳因素。如果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當中,有得抑鬱症的人。那麼你得抑鬱症的機率就會比別人高很多。
5,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心理差距。如果有時候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理想中的狀況。和現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就會產生心理差距。這個心理差距,慢慢的就會導致人的不良情緒。從而引發抑鬱症。
6,抑鬱症的最早表現。就是失眠。如果長期頑固性的失眠。得不到徹底的治療。因為一個人長期的失眠或者睡眠質量不佳的話。就會導致大腦內的神經遞質失調。從而引發抑鬱症。所以如果你處於一個長期失眠的狀況。應該積極的去治療。不要等到引起其他疾病!
7,導致抑鬱症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多。你比如家庭因素。工作環境因素。婚姻狀況因素等等。
當然抑鬱症是一個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單純某一方面的原因,不可能發病。當這些問題接踵而至的時候。往往就會引起人的神經敏感。超出了自己應該調節的範圍。就像人的體溫。如果超過了能夠調節的範圍。就會導致發燒。抑鬱症也是一樣,當超過了這個臨界點。自己又不能合理的調節,或者說是調整。就會併發抑鬱症。
-
8 # 釋心黃老師
造成抑鬱症的原因很複雜;長期抑鬱的狀態,也可能導致生理上的改變,從而成為抑鬱症。但“心情低落”只是抑鬱症的症狀之一,抑鬱症常見的症狀還包括認知、行為、軀體等多方面的症狀:
·持續的心境低落、心情抑鬱(情緒症狀);
·喪失樂趣(興趣);
·難以集中注意力、思維遲緩、記憶力下降(思維症狀);
·無價值感、過度自責自罪、消極悲觀(認知症狀);
·行動緩慢、生活被動(行為症狀);
·食慾的顯著變化、睡眠過多或過少(行為症狀);
·疲勞、精神不振(軀體症狀)。
因此,如果覺得自己情緒不太好,則轉移注意力,否則時間長了會由抑鬱情緒轉為抑鬱症。
-
9 # 霍體清
人是如何得抑鬱症的?
從小形成的個性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容易焦慮自責,害怕失敗的人,在經歷某些挫折、失敗,甚至失誤以後,不能理性分析原因,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盲目自責,覺得自己不行,周圍的人都比自己強,自己的將來一片黑暗,沒有希望,甚至絕望,出現了高焦慮狀態,長期的高焦慮形成抑鬱症。
患上抑鬱症的幾個因素中,失敗,失誤只是誘因,關鍵是性格問題,調整的時候,也是改變患者極低的自我評價,看到自身優點和長處,培養自信,最佳化個性。
預防抑鬱症,應該從家庭做起,從孩子開始,培養合格的父母,再次基礎上,培養責任心強,意志品質好,懂得感恩,有生活能力,抗打擊能力強的孩子。
-
10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雙相情感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等所有所謂心理、精神疾病的真相與解決之道
心理和精神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也越來越多,實在讓人痛心疾首。由於不明真相和解決之道,多少人沉浸在別人無法想象的內心痛苦和絕望當中,甚至想放棄生命。也造成無數家庭瀕臨崩潰。我作為一個從二十多年心理痛苦中走出來的人,發自內心地想幫到更多和曾經的我一樣痛苦的朋友。
首先,我想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更加無數倍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其次,我想告訴大家,所有所謂心理和精神疾病,無論什麼型別,無論自認為多麼嚴重,無論身心症狀多麼複雜,都不過僅僅是一種外在表現而已,也就是說僅僅是症狀,是結果,但並無實質病變。這些所謂心理和精神疾病為什麼難治癒?是因為我們大多數當事人並沒有真正搞清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本質、真相和根源。如果找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無論問題輕重,無論情況多麼複雜而又與眾不同,任何問題自然都會迎刃而解。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的人的情緒、軀體症狀表現不同而已。由於症狀可謂千奇百怪,人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病名,但痊癒的過程和途徑是完全一樣的。
那麼,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麼呢?
心理和精神疾病首先表現為各種負面情緒,比如傲慢、刻薄、憤怒、仇恨、冷漠、痛悔、恐懼、焦慮、渴求、憂傷、無助、吝嗇、貪婪、發火、怨恨、絕望、報復、自責等。這些負面情緒本來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倘若能像正常人一樣,不去理會它,讓它們自然過去,也就不會產生所謂心理和精神疾病了。可是我們卻把它們當作一個問題去解決。本來就沒有問題,因非要解決它反而產生了問題,並惡性迴圈下去,越陷越深。這些情緒又怎麼可能解決掉呢?這本是人之常情啊。如果我們去關注它或解決它,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這就是心理和精神疾病越解決越嚴重的原因,因為這是南轅北轍,方向反了,根本就不需要解決。只要我們不去關注它,解決它,隨著時間它就很快自然消失了。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除非把生命解決掉才能沒有負面情緒。這也就是很多人越解決越嚴重,直至絕望,甚至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
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解決了。根本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根本沒有什麼心理和精神疾病。這些壓根就不需要管的問題在我們把它當成一個問題去解決的過程中產生了所謂的各種心理和精神疾病。
情緒和身體是相關的,負面情緒也會引起一些生理和軀體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各種檢測結果和軀體症狀。其實,這些變化只是負面情緒引起的生理變化,並無實質病變。如果負面情緒消失了,這些軀體症狀也會很快隨之消失。
當然,我說過,這些負面情緒和軀體症狀只是症狀而已,並非根源。要想療愈所謂心理和精神疾病,減少負面情緒發生,必須從根源入手。那麼,根源又是什麼呢?
根源在於我們的內心,在與錯誤的思維模式和思想觀念,在於我們非要執著於某一個東西。其實,任何人和事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卻總是執著於某一面,執著於非要得到某一個人、物、結果或目標,如果是別的結果就接受不了。比如一些孩子,非要考到某一個成績,非要得到別人的評價和認可。得不到時會痛苦,得到了又怕失去,各種擔憂、害怕、恐懼。
有的人後悔過去,可後悔有什麼用呢?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
有的人特別怨恨別人過去對自己的傷害,可傷害已經造成,冤冤相報何時了?別人只是傷害我們一時,之後一直傷害我們的是自己,何苦自己與自己過不去呢?
有的人事因為自卑。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一樣,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思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並沒有好與壞。
有的人抱怨父母沒給自己帶來好的條件,可古今中外世界上出身卑微的偉人也比比皆是,我們必須學會接受現實。
有的人認為只要有錢了就會好了。但是,實際上有錢人抑鬱的多的是,沒錢人快樂的也多的很。快不快樂取決於自己。人的慾望時無窮的,如果思想觀念不變,即便有了錢,還有會其它更大的新問題等著我們。
有的人認為只要換個環境就會好了。也許,換個新環境會帶來暫時的緩解,但由於沒有內心觀念的改變,同樣還會遇到新的問題。
有的人是因為身體得了難治的病。其實身體上的疾病和心理疾病也是一樣的,就和發燒一樣,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提醒我們內心錯了,都只是症狀而已。如果我們改變了錯誤的內心,疾病也就完成了使命,離我們而去。包括傳染病,看似隨意,實際上沒有無緣無故的。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歸結於原生家庭。如果相信這個理論,那我們還能有什麼希望?那些一個家庭幾個孩子,個個性格不同,如何解釋?其實,是因為一個家庭的成員容易形成類似的錯誤的信念系統和思維模式。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歸結於遺傳,這更是荒唐。誰生下來就有心理和精神疾病?得病之前算什麼?這種理論害死人。其實這也是因為一個家庭的成員容易形成類似的錯誤的信念系統和思維模式。
總之,原因看似各種各樣,但都可歸結於執著於某有個東西,總事有東西放不下。所以,只要放下了,就什麼都好了。
有人說,我不知道我的原因,我是莫名奇妙得的。那怎麼可能?你仔細想想,你的的所有負面情緒一定是和某個東西在掛鉤,那就是我們的執著。我們腦子裡不停的想的東西就是我們的執著。
有的孩子很小就得了心理問題,這也是和執著有關,這個執著很可能與家長教育理念或孩子所處社會關係影響有關,透過耳濡目染,孩子很小就形成了了一些錯誤觀念,讓孩子有學習壓力,或讓孩子產生自卑、攀比等心理。其實有時家長都不瞭解自己孩子在想什麼。
任何痛苦背後一定都有一個執著或慾望,放下執著是解決任何問題的唯一之道。
由於錯誤的內心,帶來負面情緒,進而帶來各種身體變化。心是因,身是果,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我們要改變內心,不要過於追求物質,不要瀏覽不良網站,不要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奉獻才是快樂之道。
很多家長不但自己觀念錯誤,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
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面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惡性迴圈,最終正向能量越來越少,最後甚至發展到以負面能量為榮,以正向能量為恥而毫不自知,這能不帶來痛苦嗎?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只是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有的人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一旦得了所謂心理疾病,我們就開始怨天尤人,就認為自己倒黴,就認為上天不公,都不認為是自己的原因,而把原因歸罪於遺傳、家庭、環境、貧窮、疾病等,逃避責任,讓心理和精神疾病來替自己承擔責任。不知錯改錯,又怎麼能好呢?當然,這不是故意的,是沒有認識到而已。我們在渾然不知中給自己戴上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枷鎖,並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其實,上天是最公平的。每個人做的錯事,都必須要自己承擔。如果不願意承擔,就得一直揹著。我們很多人都選擇了逃避責任,但怎麼可能逃避得了呢?
有人去找心理諮詢師傾述。傾述本身又是在釋放負面能量,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雖有暫時緩解,但最終還會招致更多痛苦。因為並沒有去改變內心,怎麼會有用呢?
言歸正傳,明白了這些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本質和真相,所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自然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去解決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還會不斷惡性迴圈下去,直至身心無力而絕望。
如何解決呢,首先不要管看起看來無論怎樣嚴重和無法忍受、解決的一切身心痛苦症狀,找到它們背後的錯誤執著,努力把它放下就可以了,這樣所有身心痛苦都會消失,人將獲得重生,灰暗的天空重新陽關燦爛,人生充滿希望、幸福、快樂!
有人說,心理和精神疾病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有問題,都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身心痛苦和外在障礙都是低能量狀態的幻象。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面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向能量。就是要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我們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正向能量。有了正向能量,就有力量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向能量,過去那些困擾我們的問題也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有人說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我們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我們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我們,都是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我們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遺傳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我們、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內心觀念錯誤的結果,和我們的心理和精神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我們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我們。內心錯了,執著太多,太多的放不下,把我們的內心牢牢束縛住了。放下這下執著,解放內心。如果我們非把原因歸到所謂心理疾病或家庭、遺傳、環境等,那怎麼會有希望?
其實,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我們錯了,讓我們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我們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在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必有一個執著,或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才能擺脫痛苦。
過去的已經過去,接納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過去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未來也不存在,如果不非要執著得到一個好的結果或害怕失去什麼,就不會有擔憂和恐懼。我們快不快樂取決於自己,只要自己不願意,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我們。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錯誤執著,從當下開始保持正向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這些本來就是我們人生的真諦,是幸福的源泉。現在釋放負面能量,將來自然結的苦果,現在播下正向能量的種子,我們的未來自然就已經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和精神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有的人說,我放不下怎麼辦?其實,無論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想一想,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什麼都帶不走的,不放下也得放下,有什麼可以放不下的呢?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我們別無選擇,也沒有別人可以幫我們放下。放下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未來一切可能的結果,無論好壞。我們何苦要這麼認真,何苦非要與自己過不去,非要不放過自己。在現實中比我們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讓我們痛苦不堪。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別給孩子灌輸錯誤的觀念,會害孩子一輩子的。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等一切成癮東西和所有不良網站,也別再用精神藥物殘害孩子了!!!
最後總結,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正常人沒有覺得出現負面情緒和小症狀問題,很快就過去的。而我們非要去解決,結果愈演愈烈。其實,不光心理問題,我們人生中的所有所謂現實問題佈置上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由於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很痛苦。
當然,我也知道,處於負面情緒中的朋友對於我說的這些話是難以理解的,但我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反覆閱讀,一定會所有啟發的。我們在負面情緒中時會有各種負面想法層出不窮,愈演愈烈,常人是無法想象的,這種痛苦和絕望不身臨其境也是無法想象的。但是,朋友,我告訴你們,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幻想而已,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幻想,趕快回頭,向我指的方向走,否則一定會越陷越深。
其實,心理和精神疾病看似兇猛可怕,其實就是一個紙老虎,一旦我們認清了它的面目,它就什麼都不是。它的能量是我們在關注它、解決它的過程中給它的。只要我們不理它,它很快就灰飛煙滅。
無論大家有多絕望,無論大家覺得問題多麼嚴重和無法解決,無論大家覺得自己有多特殊。朋友,我告訴你,它就是個肥皂泡而已,千萬不要害怕。
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放下執著,轉向正向能量。這一念一起,我們就已經好了。萬事開頭難,咬著牙堅持一段時間,會越來越輕鬆的。一旦你慢慢體悟到了我說的話,你就醒了,並掌握了一把無比鋒利的利刃,無論再遇到什麼事都能輕鬆應對。要知道,無論如何,這是唯一能走出來的方向,只能堅持,別無選擇,而且走出來也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
倘能做到我說的這些,沒有一個人走不出來。當然,只要自己邁開腿,別人也可以拉你,再加上前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後面痛苦的鞭策,會一定還會走出來。所以,朋友們,還可以關注下 幸 福 人 生學 院 李 嘉 琪 微 信 公 眾 號,更多精彩文章可以幫到你!
一句話總結:我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我們非要執著我們有什麼所謂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它本身並不存在,但卻因我們的執著而真實存在。我們非要去解決一個並不存在的問題,結果越解決問題越多、越大,惡性迴圈,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直至把自己逼入絕境。其實,只要我們放下對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執著,它就很快消失了,就這麼簡單。過去的難是因為南轅北轍。整個過程就如同夢中醒來,你會發現就是一場空,純粹是沒事找事。一旦醒來,你也就不會再睡去,徹底解決其問題!
也就是說,心理問題在於把一些不存在的正常的事情當成問題去解決,從而產生了問題,並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並出現了各種身心痛苦,從而更加堅信自己心理和精神問題的存在。唯有跳出這個怪圈,才能根本擺脫痛苦。
有人不相信我說的這些,也有人認為很難。可以做一個小小實驗就明白了。當你胡思亂想事,找一些具體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做,比如家務把時間安排滿,不要停,堅持兩到三小時,自己感覺一下心情的變化。體會到了,每當痛苦來臨,堅持下去,直至天空放晴。一旦你掌握了,以後什麼事都不怕了!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各種原因都有。有遺傳的,一般都是童年時期心裡受過傷害,打擊,長期壓抑。心裡難受得不到釋放。父母性格的影響。多種原因。性格缺陷。不自信,得不到關懷。和每個人的家庭多有關係。到底是什麼原因得的恐怕沒人能說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