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秦漢
-
2 # 股市裡的小散戶
本人參加工作的時候工資是22.5元,八一年工作於重慶市中區。感覺幸福感特強,抽的煙都是高擋煙。0.35一包的群英和怛大牌香菸。想當年拿十元錢在解放碑幾個朋友吃飯基本上只要幾元錢就能吃飯喝酒了。時光一逝永不回。這個話提讓我憶起當年那個年輕時代。
-
3 # 使用者100460892779
60後二十幾歲掙500那可是高工資了,也就是81年到90年,那時候物價很低,還用了一段時間糧票。豬肉八毛一塊,一毛五二兩糧票一碗麵。六分一個餅子,兩毛理個髮,我70後在初中上學,毎學期學費兩塊,每月交學校食堂伙食費五塊,9斤小米,15斤白麵,那時娶媳婦彩禮500到800元。白麵一斤1毛8,到兩毛五。你媽掙五百,毎有一百塊就夠你們全家過媽生活了。
-
4 # 世紀之戀07
60後,二十幾歲的時候工資拿500元,請問你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絕對高到沒邊的工資了,我們那個時候才拿幾十塊錢工資,要知道吹牛是不繳稅的哦。
-
5 # 松原老聞頭
60後的人現在已50多歲快接近60歲了。20多歲的時候工資500元,大概就是30多年以前,90年代中期的事情。那時候有這麼高的工資是很罕見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人有特別貢獻除外。
-
6 # 手機使用者59110259916
胡說八道,你媽媽是60後的,20多歲月工資500元?那你媽媽可真厲害了,我也是60後的,20多歲時候月工資50多元
-
7 # 春天1209644733
真的是媽媽把年代搞錯了,想想看60後70後80後,那時的貨幣每月上100元錢的工資已經很滿定了。到了90年代後國家大額工資改革,才開始500_1000元的工資發放。
-
8 # 家住嫩江
不可能,我70後,87年五月參加工作,當時在商業部門工作36.5元,第二年41.5元,當時我們的經理國企副科級,也就是266.3元每月,與政府機關副科級同等待遇。
每月500元工資在當時,也就是市領導正廳級幹部,應該是這個標準或者還要低。
我們這是地級市,市委書記才享受副省級待遇。
-
9 # 寧陽慧哥
我是泰安農村六五後,1983年高中畢業後當民辦教師,月薪20多元,八十年代末期才46元,公辦教師是176元。九十年代初自己做小生意,每月收入五六百元,同時期企業工人工資在一百多一點的樣子,幹部教師二百左右(高收入群體),第一代外出的農民工每天能賺十幾元,在縣城的農民工每天約四五元。那時的月薪500,在城市也是高收入群體,你媽媽說得沒錯。
-
10 # 帶刺玫瑰8105
我七七年參加工作,當時工資十八點五元屬於學徒工,第二年二十一元,第三年三十二元就屬於定級了,這個工資掙了很多年,起碼得有十來年吧我都記不太清楚了,後來漲到四十幾元又有好幾年才一點點的長到一百多元,這工資也長達了有五六年吧!二千零四年退休的時候才三百三十四元,最可憐的就是我們這代人了,後來工資改革了我們是企業又是最低層的工資,和行政事業單位的人相差二三倍的工資收入,生活質量得差多少啊!我們這輩子的企業工人太苦了,那時候我們拿著低工資幹了很多的義務勞動沒有加班費的,單位蓋辦公大樓為了解省資金我們下班後挖地基搬磚什麼都幹,都是義務勞動沒拿過任何的勞動報酬,我們這代工人對國家建設絕對是有貢獻的,但是退休後的待遇令我們傷心,八六年我們就開始交養老保險了,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從來就沒有交過養老保險,但退休待遇卻高出我們工人那麼多怎麼著都讓我們心裡不平衡,覺得很委屈,不知道這個問題什麼時候能夠解決?
-
11 # 坦蕩擎天
60後的女同志在80年代有500元以上的月薪算是比較突出的了,不過也要看是做什麼工作的,如果是行政單位的有這麼高的月薪的級別是很高的了,達到了處級以上待遇了!
-
12 # 古道客1
本人60後,1984年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到鄉鎮工作,按照當時規定,直接享受定級工資,行政22級54.5元(五類工資區),據說這個工資水平是毛主席50年代按照半兩黃金的價格親自確定的,我這工資級別與鄉鎮書記(50多歲)相同。1986年工資改革,行政22級可高套一級到72元,我的工齡較短,就近套改為68元(五類工資區),當時黃金價格大約是每克130元,這工資基本上可以購買半克。我的工資達到500應該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的事了。
-
13 # 愛國愛家中國人
呵呵,傻孩子,你肯定是聽錯了!大約把年工資總計500聽成了月工資啦!80年代大型國企老技術工人月工資也不過80多塊,加上加班費夜班費,和其他崗位補貼都不會超過100!即便高工,機關普通幹部也不會超過200塊。
-
14 # 深秋曲豆
我是60年代中後期出生的人,當然屬於純正的60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大學畢業,在一線城市裡的行政機關部門工作,起初的月工資記得很清楚,各種欄目的錢全部加起來,大概接近400塊錢左右。
照此來看,題主的媽媽作為60後,當她二十多歲的時候,時間大致應該落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前後幾年。當時能拿到500塊錢一個月,真的應該算是比較高的工資了。
還記得,大學畢業時,另一家同樣在一線城市的外資企業也發了函給學校,同意接收我到公司上班,給出的月工資可以達到600多700塊錢。
這工資收入,在當時絕對已經是一流水平的了,對我們這種來自農村的學生娃來說,吸引力毫無疑問是相當大的,幾乎可以說是大到了讓人無法拒絕的地步。
然而,奇怪的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哪根神經起了主導作用,當然居然沒有選擇那家高收入的外家企業,反而是選擇了工資較低的行政機關。估計當時還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吧,因為那個年代的大學畢業生都是國家幹部,大家都覺得進政府機關,未來都是有機會當官發財的,所以,很多人,當然也包括自己在內,是不會輕易放棄這種機會的。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挺好笑的。因為後來,在零幾年的時候,為了買一套三居室的小房,當自己還在為十五、六萬元的首期款一愁莫展的時候,班裡那位畢業時拿著要我的接收函去了外資公司上班的同學,卻早早地已經買了大別墅、成了千萬富豪了。
這是件令人無比尷尬的事。真是時也、命也,想哭都沒有眼淚出。不過,一切如雲煙,再無從說起。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不過說了這麼多,還是想說明,題主的媽媽,作為標準的60後,能在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就能拿到500塊錢一個月,工資收入在當時確實已經算是很高的了。這一點,憑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完全可以確認無疑。
-
15 # 58259168859老鐵
你媽6o後,說2O多歲第一次工資500元,算是特高工作,6O後最晚算69年生,20幾歲也是90年初期,那時我9o結的婚,按我們那鄉俗娶我老婆時付的紅禮金(錢〉2千8(我多付了200元),外加水禮(物)肉250斤,魚40斤,麵條4O斤,餅100斤。記得肉價是2元一斤,送禮時沒拿肉拆價500元的(她自家養了幾頭豬,有肉),魚是8角一斤,還有我記得我那裡木工和泥工一天工錢是8元(吃飯在東家)。
當是我在集鎮開店,經常去飯店吃飯,我和我徒弟,三盤菜,一盤牛肉加狗肉或魚(或其它葷菜,基本上肉少點),外加一素菜,一瓶皮酒(1元),總共兩葷一素加瓶酒(而且數量特多,都滿滿一大盤),只要10元錢,兩人常吃得油光水歪,飽食而歸。
按你媽所說,每月500元,那一年6千,按我那裡鄉俗賺到了娶2個媳婦的錢,我覺得有些說高,不知是在那個地區或城市工作,而我們那邊當時按全國生活水平來算也不差。[呲牙][呲牙]
-
16 # 老元178691349
扯!嚴重地扯!80年代什麼企業每月能開500元?本人50後70年代下鄉當兵直至退伍參加工作,什麼風風雨雨沒經過?說句唐山話――――揍是蒙人吶。
-
17 # 雲狼家的矮腳馬
八十年代薪資達到500,是極大的一筆鉅款了。
我是1984年9月進入工商銀行工作。
第一個月工資39元,半年試用期當時沒有月度獎金。春節時發了21元年度獎金。
第二年轉正工資46元,每月全勤獎5元。
第三年工資69元。
一直到1992年,工資才漲到500元。當時已經被很多人羨慕了。覺得銀行真是金飯碗[捂臉]。
-
18 # 雪兒58047
現在60歲,20歲的時候,大約是40年前,那就是1980年左右,那個時候工資一年也就100塊錢吧?1996年我婆婆工資是120/月,我工資130/月。500元的工資是天文數字了,在40年前
-
19 # 嘟嘟姥爺8
太高了、高的沒譜了。8幾年時就沒聽說過有那位工人的工資是幾百的,那時都是幾十元!9幾年末還差不多;全國普遍說月工資是幾百元、那是新千年以後的事了!
-
20 # 晨昊02399
我68年出生,84年17歲已在印染廠工作了,當時年工資1300多(當時在紹興有不少鄉鎮企業都是在年底支付工資,平時可以借款)。86年轉學汽車,學汽車不是在駕校學,而是跟廠裡的汽車隨車學,不用學費,學習期半年,考試合格後實習期為一年,88年以正式駕駛員拿工資,每個月420元,在廠裡工資居第四位,上面三個依次是廠長,副廠長,主辦會計,廠裡職工150人左右
回覆列表
如果你媽媽是60後的,20多歲工資500多那絕對算高的,而且很高了!我也是60後的,20多歲大學畢業,當時基本工資72元,加上獎金和其他補貼,一個月也就100多一點,只是到了95年以後,進行工資改革,才拿到4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