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鴻客行文史
-
2 # 手機使用者50019469046
網路文學也好,傳統文學也好,都是文學,只不過載體不同罷了。其本質是文學。傳統文學的生命力要更長久,作為本質的文學性質更突出,文學的質量會因為成本的提高而提高。相反網路文學因為重播便捷成本低,在傳播方面更方便,但是網路文學的質量遠不是傳統文學那麼好,好比泡麵和澆肉面。文學性的質量決定了傳統文學流傳的久遠,而網路文學傳播的廣泛。從載體來說,書籍的傳載源遠流長,而網路的不確定性還很不確定。所以我們還是以傳統文學為主食,網路文學做快餐吧。
-
3 # 消炎藥兒
網路文學不是一個嚴謹的類別和定義,只是對在網路出版發行的文學作品的模糊稱呼。類似電視劇和網劇的對應。所以談不上誰壓倒誰,誰替代誰。至於閱讀經典,網路文學遲早會有大作家誕生,也會有名著誕生。
本質上,文學在發展但文學規律不會變,網路文學最多是擺脫了傳統出版對語言、題材的一些限制,例如情節更重口味,語言更邪典。
網路是工具,是渠道,以前人們對網路的偏見,來自於其龐大使用者的不確定性,或者說非精英化,認為網路上的東西浮誇、媚俗,不論影視、文學、音樂都缺乏內容,而且打擦邊球,走在監管的灰色地帶。
隨著時間,我們現在看出來,網路從虛幻的代名詞已經藉由電商轉化為實際的生活必備,支付、購買,遑論閱讀、聯絡,可謂全民上網。書店、院線、唱片公司盡皆轉向,尋找融合之道。
網劇這個稱呼已經在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品牌,Netflix、Hulu、FX,國內的影片網站現在幾乎沒有不做自制劇的。
網路音樂更是顯而易見,現在沒多少人透過買賣實體唱片推廣音樂作品了。
網路文學也隨著影視IP化變得極為搶手,因為受眾面廣。傳統文學目前在中國還有些面子優勢,對一個作家來說,發表在《十月》《人民文學》上,透過廣西師大、商務印書館出版,還有相當的榮譽感。然而,這不等於寫得超過那些透過網路刊登出版的作家。
總而言之,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只是出版渠道之別,文學本身不凱爾。
-
4 # 小雜談咖啡館
啥叫網路文學?啥叫傳統文學?啥叫壓倒?
首發於網路的叫網路文學?首發於傳統媒介如雜誌或者紙書初版,叫傳統文學?壓倒的意思是一方落敗嗎?
似乎不應該這樣簡單的看待網路和傳統媒介對文學的傳播作用,甚至不應該用渠道來給文學分類吧。
首發於網路的老套的寫作比比皆是。能夠在寫作上創新的人還是不多的。何況我們如果真要說創新,我認為是素材新,角度新,思考新,故事新,而不是碼字的平臺新。就算從平臺的角度來論,網路還新嗎?哪位去扒拉一下第一部發表於網路的小說是什麼,這樣算下來網路小說還算新鮮事物嗎?
當然網路平臺傳播的規律不同於傳統媒介,對寫作是會帶來一些影響的。我認為不是什麼好的影響。文學的質量高低,需要時間的檢驗。流傳至今的文學經典,無不是寫作高超,並且作家對時代、人的命運和社會的未來有思考、批判並提出了希望的。沒有這些,無論什麼文學都不會有壓倒的地位。
如果一定要從傳播的覆蓋來談誰壓倒誰,這還是在談論文學嗎?
論壓倒性傳播,誰能比得過某成人用品品牌的廣告策劃呢?那個好像連網路文學都算不上了吧。
那麼我首先要反對這種比較。
其次我想說有志於寫作的同學,還是專心寫作,不要去在乎壓倒誰。
你的思考能壓倒你對戰勝誰誰誰的焦慮,你才有可能寫下拿得出手的作品。
-
5 # 元元的天下
如果從渠道上講,所謂網路文學壓倒傳統文學,就是個偽命題。對於文學而言,並非創造出了網路文學,這種新的文學形式,而是產生了作者推出作品的全新方式。
這件事說明傳統的文學發行弊端: 一來每個編輯所長所好不同,水平有高低,每個出版社的用稿標準亦不同。新人同編輯不熟,又不是他喜歡的型別,稿件不太可能被細細閱讀,採用的機率可想而知。
另外一年一度由專家人士評選的文學大賽,水準當然有保證,卻未必合大眾的胃口。所謂學術性強,市場性差,叫好不叫座。
對於有真才的作者,網路給了他們接面對讀者的機會,打造了連線作者和出版社以及讀者三者之間的高速通道。一本本和傳統書籍一樣的網路書就此面世。海量,高效,定位準確,是網路文學平臺的渠道特色。
2004年盛大收購起點,開創了網文與遊戲結合的新模式,這正是網路文學商業化的標誌。而今來由其洐生的影視劇作品濟,粉絲經濟更是方興未艾。
從99年幾個人網站演繹而生的"易到方舟",而後的"幻劍書盟",最有價值的文學網:鮮文學網和龍的天空,開始了文學的網路化。隨著資本的不斷注入產生了閱文集團,書旗,掌閱系,晉江文學等大型綜合平臺,既原創又有渠道。由此出現了大量經典的網路文學作品: 《悟空傳》,《尋秦記》,《誅仙》,《鬼吹燈》,《成都請將我遺忘》《擇天記》《褻瀆》等等。也造就了今何在,當年明月、蕭鼎,李哥歡、寧財神丶邢育森丶南派三叔等,一大批知名的網路作家。不少人因之榮登富豪榜。如唐家三少,以1.22億收入,連續5年登上網路作家富豪榜榜首。
1997隨著《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席捲大陸,榕樹下舉辦了第一屆網路文學大賽,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網路文學已然撐起了整個傳統出版業的半邊天。
網路文學同時開創和豐富了傳統文學的門類。如蕭鼎的《誅仙》,開創了後金庸武俠經典。與《飄渺之旅》、《小兵傳奇》、並稱網路三大奇書。
而《盜墓筆記》、《鬼吹燈》更為盜墓小說類發端。燕壘生的《天行健》以恢宏詭異為能事。《新銳幻劍》開創網路奇幻,金子《夢迴大清》《獨步天下》之後穿越玄幻仙俠成為網文主要類別。作為穿越文的晉江,有網友戲稱穿越事件為"千年難得一件,晉江天天見“。
有人感嘆著新時代來臨,以後註定是網路文學的天下;也有人高呼網路文學垃圾,消失不過就是早晚的事情。
其實真正的困惑在於傳統文學的嚴肅性、社會意義同數字化文學的商業價值的衝突。
憑藉《龍族》系列家,兩次登頂作家榜榜首的作家江南坦言:“我們做紙媒挺不容易的,讀者讀你一本書,需要知道你這是什麼書,什麼時候出版,還得花錢去買,與網際網路相比,這就需要閱讀者的專注力更高。《龍族》的意義不是賣了多少本,而是保留了慢閱讀、高黏度閱讀和深度閱讀的審美。紙書需要厚度“紙書是慢媒體,在快媒體時代生存下去,需要厚度。人既需要碎片化的閱讀,也需要厚度閱讀。因為碎片閱讀不是知識的擁有者,只是知識流通的途徑。
從2006年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問世至今,熱度只增不減,重新整理了人們對網路文學的看法。北師大文學教授周枝羽稱之為"一個流行文化研究的經典案例"。他表示這部書具備了流行文學傳播的一切元素,(沒有YY,沒有穿越,沒有修仙,沒有升級打怪,不是正宗網路文學?)居然是一部歷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幾乎完全忠實明史的…
所以不必擔心什麼傳統文學衰落,看看去年作家富豪排行榜,前三甲都不是網路作家,來日方長,風物長宜放眼量啊! (2O16作家排行榜截圖)
-
6 # 黑風寨大當家107092926
所謂經典文學,尤其是一些國內外古典文學,似乎人為的被當代人拔高到不可褻瀆的地位,其實本身質量不見得多高。尤其是這些古典名著,在其產生的年代或許也只是當時流行文學,甚至是當時無人認可的三流文學……只是時間和當代人的盲目崇古,拔高了其地位而已!焉不知當代的網路文學,日後也能成為所謂經典!
-
7 # 麼麼兔小小隻
近百年滴近代文學,一家獨大,獨言其事,不能稱之為傳統文學。
真正的傳統文學是萬年傳承滴經書、典書,故而被稱之為經典。
-
8 # 魏德雲
網路文學遍天下,象一大股洪流洶湧而來,象一股大風龍捲風從天而來,象一股暗流從無處來到無處去,看不見來自何方,看不見水有多深,咆哮而來,驚世垓俗而來,作品埔天蓋地而來,每年幾百萬作者,每年幾萬萬作品,讓你看不完,讓你評不完,讓你罵不完,讓你想不完。讓你穾破舊傳統,讓你難歸類,讓你看多厚多厚的人民幣,讓你木訥,讓你呆如木雞,讓你新奇加新奇,吵吧,口誅筆伐吧,踏上一腳吧,火燒吧,來了,就是來了,從虛空中穿越而來,在電腦中接收,在手機中叫喊,網路文學萬歲!
-
9 # 大悔憶智周
我認為關鍵在怎樣理解“壓倒”二字。
從文學成就和文學價值去壓倒嗎?不可能的。也許只需要出來一本厚積薄發、石破天驚、用生命寫成的紙質書甚至手稿,就能將浩如煙海的網路小說打敗!
清朝當年通俗小說已經很多,茶館裡說評書的,大概成天武俠、公案,可為什麼突然之間“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
但並不意味著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是對立的。四大名著當年都是流行的;《水滸傳》也是武俠小說;《西遊記》是影視改編最多的,一再改編的,甚至改編到廣受大學生熱捧的周星馳《大話西遊》。
我認為可以這樣看,網路文學正在給日益邊緣化的文學找到更多的新的讀者,為奄奄一息的文學找到一條新路。網小說出海,盼望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夢居然由網路小說來實現,而且是外華人主動翻譯。如果說網路文學夠不上中國文學的碩果,那可以看做文學的沃土吧,總有一天這土壤裡會長出文學名著。
古代,小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第五名著《聊齋志異》也是從民間來的。
被美華人奉為“真正意義上的詩歌”的《詩經》,我認為最生動的是裡面的民謠。
後現代文學跨文體寫作,並且在拆除所謂高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嚴格界限,諾貝爾文學獎發給了一位歌手。
文學與人,人是第一位的。不是人為了文學,是文學為了人。只要能夠給予人溫暖安慰、精神享受、感情寄託、未來希望,都是好文學。讓人認識自己,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世界,引導人走向詩意和遠方,這是總目標,但文學的生長,不是在真空之中,離不開當時當地的環境,並且會被人類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問題如環境資源所造成的未來不確定性問題所左右。
無論如何, 小孩天真無邪的論人標準——好人、壞人,網路小說應該有,歌頌壞人,教人變壞,不會吧?
讀小說的總比毫無想象力、時時處處精明務實、視小說為痴人說夢的市儈要好。想象力不僅孕育了文學,也孕育了科學。
嚴肅作家也可以在網路寫小說的,這只是發表渠道的不同,不是在網路寫的小說就是“低俗文學”,在紙媒發表的就是“高雅文學”。
我這裡有一條事實論據。
我這本《微小說與小小說》自認為是後現代小說集,是很先鋒的文學試驗,不太好讀,可作為網路小說的網站縱橫中文網和該網讀者也並沒有拒絕。
-
10 # 南山陽
這個題目不嚴謹,兩個概念不對等。我的理解,網路是文學作品生產與傳播的新平臺,是指生產與營銷方式;傳統文學指什麼?生產與經營方式,創作手法,藝術風格,還是一種存在的總體生態?很顯然,從創作手法與藝術風格上說,現有的網路文學絕大部分還是採用了傳統的模式,現代漢語,寫現實或者靈幻,這些傳統都已經有了。因此,這條問題的問法應該修改為:網路文學傳播會不會終將壓倒紙質方式的傳播。
如果這樣,答案我以為是肯定的,而且已經是事實了。理由是:
1、網路閱讀成本低廉,閱讀的靈活性更大;
2、連載性的文字,網路傳播更貼近讀者的好奇心理,更能引起大的效應。
3、網路的互動性,讓作者與讀者關係可以達到共時。相互的交流利於作者抓取讀者需要,及時做出反應;讀者的身份被尊重的程度,遠高於紙質出版渠道,讀者與作者的親近度提升了N倍,容易形成讀者群。網路文學的“吸粉”功能,人氣狀況,那是傳統方式完全無法比擬的。
4、網路文學創作,成本不高,所以門檻相對較低,可以吸引更大的創作群體投入到創作與傳播中來。事實上,網路寫手們,最常見的追求並不是寫一部傳世名著,而是為了好玩、表現自我以及透過閱讀量來賺錢。
5、人類已有以及可以預見的創作形態,作者的創作表現,讀者的閱讀模式和接受能力,決定了不管是紙質傳統,還是網路推送,大多數的作品,都不屬於“精品創作”,藝術水準,保留價值,作品在讀者群中保有的熱度,都是不高,不長,不需要的。即時的閱讀就行了。從這個角度說,網路文學的好處還在於“環保”——那麼多沒人感興趣、看完即棄的文字,使用大量的紙張,沒必要。
網路文學同樣可以產生經典,但也與傳統模式一樣,經典永遠註定是少數。
那麼,紙質文學是不是會徹底消失呢?也不一定,看科技的發展和人的閱讀習慣。
而且,人的眼睛有物理上的規律,從愛護眼睛上說,紙質閱讀對視力的保護好於電子讀物。年輕的時候或許感覺不到,到你中年過後,就知道,每天大量的電子讀物閱讀,眼睛是備受壓力,感覺真不太好的。
最後,傳世經典,高階的學術著作,以紙質出版物的方式存在,是對傳統的一種懷念和致敬,是對作者勞動的一種尊重。它不僅是一個標誌,而且是你跟他們的關係的一個證據,在你的生命中成為標記。當然,這一點你可以不需要,可以忽略它,這很個人。
結束時我還是強調一點,現當代的大部分文字確實沒有必要以紙質方式存在與傳播,那是一種浪費。網路形態壓倒傳統出版形態,不僅是可能,而且它現在已經逐步變成事實了。
上圖為鄙人差不多三十年前讀陳鼓應先生《莊子今注今譯》(1987年版)封面和內文上的筆記。紙質的樂趣在我這裡至今無法取代。
-
11 # 晴空袖舞
暫時這是不可能的,網路文學(當代文學)不過是在網路中嘗試的初創階段,白話文初期運動也很大,但是也沒有取代傳統文學,古代的,現代的文學作品,都有它們各自存在的價值,它們應該是並立的,誰也壓倒不了誰,
-
12 # 大洲文苑
網路文學方興未艾,是因為它有著比紙媒無法比擬的海量自由釋出平臺,但優勢主要在數量上,而非質量,傳統出版物首先要有編輯把關,這決定了作品的質量保證,而網路文學則是作者自己編輯,文字質量相差之大可想而知。文學是語言藝術,文字的質量也決定了作品的質量,所以網路文學不可能整體質量上優於出版物。另網路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即文學經典相比,也不佔優,整體質量不可同日而語。讀書如果不是為了娛樂休閒,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與人文素養,那一定會主要閱讀傳統優秀文學作品,所以網路文學終將壓倒傳統文學既是杞人憂天,也如痴人說夢。
-
13 # 大勇129218030
我覺得讀者眾多,各有所愛,不存在誰壓倒誰的問題,附送《情劫》一首。
他是一個年青男人,
她是一個青春美女。
他們同一個城市長大,
他們相識,相愛,相戀。
她在酒樓做服務員,
他在酒店做保安員。
他們的父母也非常普通,
她的父母反對他們交往。
什麼原因?
人人知道,連鬼也知道。
一天他們在酒樓見面,
酒樓是女孩上班的酒樓,
其他人都下班了。
女孩倍愛人喝酒,
半醉半醒之間,
乾柴烈火,
一切盡在無言中。
要分手離開了,
是真的要分手離開了!
女孩說:
我們分手吧!
我們不會有結果。
衝動!衝動!衝動!
都說衝動是魔鬼。
男孩一巴掌打在女孩臉上,
女孩一把抓起酒瓶,
狠狠地砸在男孩頭上。
一個月後,
醫院開出了證明,
男孩已成為植物人。
在看守所,
女孩哭成了淚人。
再一個月後,
法院的人問女孩,
要不照顧男孩一輩子,
要不坐二十年牢,
選擇吧!
女孩還是哭成了淚人。
故事最終流傳三個板本,
女孩選擇了照顧他一輩子,
女孩選擇了坐牢,
女孩選擇自殺。
-
14 # 九樓僱傭軍
這個說法不太正確,任何一個時代都存在這樣的情況,通俗作品更受歡迎。在古代也是說書的比寫書的作品更多人喜歡,這不代表人們不喜歡古典文學作品了。實際上很多文學性較強的作品還是很多人喜歡的,而網路小說雖然數量龐大造就了很多富豪作家,但是作品卻很容易被後續的小說淹沒。想想這些年讀過的書,那些有深度的作品總是能讓別人印象深刻,而快餐小說看完就放下了。
回覆列表
我想,不會的,我們社會的整體節奏有一天會慢下來,那個時候,快餐文化就不會成為主流了,而對中產階級來說,文化消費就會從速度和數量,轉變到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