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類成了“數”的奴隸:身份證號,手機號,車牌號,門牌號,信用卡號,銀行卡號,健身卡號,會員卡號,排隊號……,還有計算機,大資料、人工智慧……
7
回覆列表
  • 1 # IT人劉俊明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作為一名IT從業者,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隨著大資料技術的不斷髮展和落地應用,未來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趨勢會越發明顯,不僅工作和生活中的諸多場景會出現大量的數字化應用,整個社會的各種資源也會逐漸數字化,這是大資料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因為只有資源的數字化,才能夠讓更多的資源融入到網際網路、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技術體系,從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當前正處在工業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初期,對於很多傳統行業企業來說,要想借助於工業網際網路來開啟更大的價值空間,一定要為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應用構建基礎性的場景,這其中就涉及到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運用,而這些技術的背後就會促進各種資源的數字化。

    從網際網路大的發展趨勢來看,網際網路必然會從消費端向產業端覆蓋,這個過程也是網際網路脫虛向實的重要過程,這個過程也會全面促進整個社會的數字化程序。在“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等概念的推動下,網際網路不斷向各個領域垂直髮展,比如醫療領域、金融領域、出行領域、教育領域等都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不斷加深自身的數字化程序。

    從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社會數字化的過程必然會促進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而在大資料和人工智慧被列入到“新基建計劃”之後,大資料和人工智慧領域必然會進一步促進整個社會的數字化發展程序。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社會的數字化程度會越來越高。

    最後,數字化的背後是價值化和智慧化,所以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是比較明確的,對於當前的學生和職場人來說,要想適應這種社會數字化的發展趨勢,應該從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開始,比如從程式語言開始學起就是不錯的選擇。

  • 2 # 資料價值發現者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有些哲學思維的味道,我試著從4個方面說說我的理解:

    1、對“社會”和“資料”的基本認知

    社會是由生物與環境形成的關係總和。人類的生產、消費娛樂、政治、教育等,都屬於社會活動範疇。社會是共同生活的個體透過各種各樣關係聯合起來的集合。社會不僅僅是由人組成的,應該還有物質。

    資料是指對客觀事件進行記錄並可以鑑別的符號,是對客觀事物的性質、狀態以及相互關係等進行記載的物理符號或這些物理符號的組合。它是可識別的、抽象的符號。它不僅指狹義上的數字,還可以是具有一定意義的文字、字母、數字符號的組合、圖形、影象、影片、音訊等,也是客觀事物的屬性、數量、位置及其相互關係的抽象表示。

    2、社會構成角度:社會本身是資料的集合

    從社會的構成來看,社會由人、物質和關係構成。社會本身就是資料的載體,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消費、娛樂等社會活動產生著各種各樣的資料,這些資料分為結構化的、半結構化的、非結構化的。資料與人類社會的行為是相伴相生的,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在不間斷的生產著各種資料,人類社會生生不息,資料也生生不息。社會是人類行為和關係的集合,也是資料的集合。

    3、資料價值角度:資料是社會的客觀測量和記錄

    從資料的價值和效用角度來看,資料是客觀世界的測量和記錄,資料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描述和表達。用《資訊簡史》一書中的一句話來概括:萬物皆位元。一切皆可資料化,正如“大資料之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所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由資料構成的,一切皆可“量化”,都可以用編碼資料來表示。人類社會可以在資料中探索歷史變遷、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路線。資料是人類分析和解構世界的基本角度和形式。

    4、關係融合角度:資料已成為人類社會新經濟的土壤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的數字化程序不斷加快。資料已成為推動人類社會智慧化的內在重要元素。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的融合發展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了新經濟時代。從人類社會與資料的關係融合角度來看,人類社會的虛擬式生存、新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資料的力量,人工智慧的發展更離不開大資料的底座支撐。資料已成為人類社會新經濟的土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字塔和外星文明是否有關係,有什麼科學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