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好事君

    不!

    事實上對於奸臣的定義往往是當權者為了平衡手中的實力而給其中一方定性而已。他們只是為了追求當權者的訴求心甘情願的成為那把利器。所以不能把秦檜定位奸臣,事實上在歷史上秦檜也是做了很多有利百姓的事情。只是當權者需要用一個理由來安定民心,安撫百姓。

    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將那些當權者當成是一個公正無私一心為民的人,事實上很多令人噁心的事情都是由這些當權者自導自演的戲罷了。難道秦檜真的能夠左右皇帝的意見幹掉岳飛?事實上是皇帝自己想要幹掉罷了。畢竟能夠做到那個位置的人,心中都會有些想法,不過有些深有些淺罷了……

    要知道曾經的王安石在變法失敗後也被百姓唾罵……所以秦檜真的不是奸臣……

    你們在定義秦檜為奸臣的時候相對的就是把高宗放在一個無辜的角度上,認為他是一個無能的人,但如果高宗是兇手呢……那麼秦檜就不應該是奸臣而是民族之奸佞!他有愧於民族而極有可能無愧於高宗!

  • 2 # 俯瞰74402822

    只能看對不對有影響力和煽動者的人的心思,不順心能從字眼裡找出一大堆奸臣的理由。同樣也能找出忠臣的理由。大多數人不願意也不想分析當時生產和社會狀況。都順從大多數或盲從為主流,當自我分析後的結果往往自己都難以接受,這種現象以後不會再出現。全國掃盲幾乎100%。被愚弄的舊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秦檜的貢獻有目共睹。敢想敢幹是奸臣。難道平庸保平安的就是忠臣了嗎?

  • 3 # 緣分天空2018

    首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除了秦檜,我們還知道宋朝有一個高俅。

    即便是和秦檜同一時候的,也不僅僅只有他一人。

    畢竟,一個人想要成事比較難,總要有幫手。比如,王次翁。

    其實,奸臣只是一個結果,它有自己產生的條件,就是君王。

    沒有君王,也就沒有臣子。

    奸臣有時候不是一個職位,只是一個工具。

  • 4 # 留順248

    說宋朝的年代有點遠,就現在不也是如此嗎?忠和姦兩個隊伍,忠的成勢,奸的更奸,奸的成勢,忠的變奸,只有時間是簡驗真理的喂一標準,實踐是可以做假的。

  • 5 # 閒情逸志

    不知是什麼人在推動為秦檜平反?

    這是催毀國人的是非觀、正義觀、人生觀,其心可誅!

    國家為何不引起重視?!

  • 6 # 巴撒之顛

    在有些人看來,當皇帝都是傻子,能讓臣子隨意弄權,其實我們才是。哪個帝王不是弄權高手?否則他怎麼掌控國家,一不小心朝庭就改名換姓了。文學作品只能是消遺,不能當真的,它離真正歷史相差大遠,甚至絕緣相反,就歷史也不絕對。因為它只是勝利者寫的。只是站在自己立場。所謂成者王侯敗老寇的道理大家都是清楚的。

  • 7 # 使用者3180688981584

    秦檜的第幾代孫子又為他的祖宗說話,孫子,你旳祖宗若是翻了案,驢蛋都變成花了,知羞吧,讓你的祖宗永遠跪下去吧,人民不會原諒他,幾百年的歷史不是你秦家說翻案就翻案了,你的祖宗翻案,哪汪精衛該咋辦,

  • 8 # 今古大觀

    宋朝的奸臣太多了,宋高宗的父親宋徽宗治下最多。

    北宋最出名的應該是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水滸傳》中,晁蓋等智取生辰綱,取的就是蔡京女婿,送給蔡京的民脂民膏。

    其次是高俅,因為球踢得好!和同樣喜歡玩球的徽宗臭味相投而平步青雲,高俅是睚眥必報,王進因為教訓過為非做歹的街頭混混高俅,高俅也是走了宏運,搖身一變,成了王進的頂頭上司。王進不僅丟了工作,還有家難回!因為高俅的兒子高衙內,喜歡林沖娘子,高俅就設計把林沖逼上梁山,這兩件事足以讓高俅臭名昭著了。

    童貫是握有兵權的宦官,掌兵二十年,權傾朝野。宋金“海上之盟”童貫帶兵二十萬攻遼的燕京,大敗而回!金滅遼之時,看到宋軍的不堪一擊,為靖康恥埋下隱患。其實不是宋兵不能打,是童貫無能!兵熊熊一個,帥熊熊一窩!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六賊還有梁師成、王黼、李彥等…… 徽宗重用奸臣,禍國殃民,靖康恥也是自食其果!

    高宗還真像他老爸,他老爸有眾奸臣誤國,高宗有最著名的奸臣沆瀣一氣,偏安一隅說成是不世之功,自廢長城!還說什麼非君不明,非臣不忠!必殺飛,合議可成!做百姓痛,金人彈冠相慶的事,說是為高宗背鍋,沒有自己利益的背鍋,成不了最聞名的奸臣……

  • 9 # 金地17

    構為壹己天下而必然誅舉。檜因忠君而奉帝命行刑。中國人"忠" 、"姦"之辯嶺,在對君之嚮與背,檜豈敢違君之命乎矣!

  • 10 # 使用者3919268242451

    歷朝歷代沒有任何官方定義秦檜是奸臣,秦檜奸臣說法的始作俑者,是岳飛孫子岳珂等一小攝文人篡改歷史、編造歷史、歪曲歷史的結果。受其影響,中國民眾被騙了近一千年,致使秦檜等人的歷史人物形象,在民間觀念中嚴重失實。在資訊網路化的今天,當年的歷史真相早已大白於天下,翻然醒悟的民眾越來越多,一小攝文人把持歷史、編造歷史、歪曲歷史、顛倒黑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岳飛案,當事人張憲、岳雲、孫革等人均已招供,又有岳飛軍統制級別將領,王俊、姚政、傅選等人檢舉作證,只是因為物證被張憲、岳雲看後燒燬,至少岳飛有著重大謀反嫌疑。這種情況換是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皇帝,岳飛都死罪難逃。同時,岳飛在幾次軍事行動中,怠軍逗留、隔岸觀火,坐觀其成,心懷叵測。在被剝奪兵權後,又牢騷滿腹,皇帝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以岳飛被判罪處死,純是咎由自取。然而岳珂卻拿一個道聽途說,編出一個兀朮遺檜書,說是必殺飛方可和。岳珂自己說必殺飛方可和這個事,是聽說的,並且說這個事的人查越,在岳珂出生前十幾年就死了,在南宋朝庭也不是什麼重要官吏。查越這樣的無名官吏能知道的事,南宋滿朝文武竟沒有第二個人知道?另外,岳珂聽說必殺飛方可和的時候,這個話應該已經流傳了至少二十年以上了,難道就只有岳珂一人聽說了,其它所有史料都無記載?其三,岳珂是岳飛案的直接利害關係人,他到底聽沒聽說,誰知道?還有,岳珂說因為兀朮遺檜書,秦檜鼓動趙構強令岳飛從河南班師,也與岳珂自已錄載的趙構手詔事實完全不符。說明岳珂在明目張膽的憑空編造歷史,顛倒黑白,所以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俗語說,砍的沒有券的圓,岳珂的謊言,終究必將被民眾所唾棄,被顛倒了歷史,也必將被顛倒回來,還歷史以公正,還當事人以公道。

  • 11 # 文藝青年Right

    現在提起秦檜,人們的定義就是奸臣,殺生岳飛的兇手,在嶽王廟,跪著四個銅像,秦檜,秦檜的老婆,張俊,万俟咼,這成了嶽王廟一個不錯的景點,人們來參觀嶽王廟時,主要為了給岳飛上柱香,瞻仰一下大英雄,還有就是對跪著的四座銅像去晦氣,輕者拍兩下銅像的頭,更有甚者為了解氣,操時板磚對著銅像拍幾下,或者對著銅像吐兩口痰,踢兩腳。所以全國各地的嶽王廟邊的四具銅像傷痕累累,破損嚴重,所以現在人們看到的銅像基本是七九年後重建的。由此看出人們對秦檜為首的害死岳飛的人,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可見恨死程度之深。

    公元1155年,被南宋人民咒罵十年的秦檜死了,按照當時的理制,大臣死後皇帝都應按照其生平的功績給他評價的,秦檜位高在丞相,按照今天,這是總理,首相的職位了,當時,宋高宗趙構給秦檜的諡號是“忠獻”,這兩個字在宋朝的地位非常高的,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得到這兩個字的人在宋朝當時只有兩個,一個是開過名臣趙普,還有一個就是三朝元老韓琦,可見這兩個字在當時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譽,而秦檜作為奸臣,為何他又獲得這一高尚的榮譽呢?這就很奇怪了,作為“奸臣代表”的秦檜,不被五馬分屍就不錯了,死後還有這麼高的評價。在當時,宋朝是冠以官員最好生活的時代,文臣在當時是非常看重的,官員諷刺皇帝,大部分都是被貶到邊遠地區,官員很少被除以死刑的,可見岳飛的死,是已經達到了皇帝的容忍之外的,而當時,岳飛也已經身處高官,並不是一個秦檜能殺死的,岳飛被殺死,是皇帝趙構點頭答應的,而趙構殺岳飛無疑是以下三點:一,宋朝的開國皇帝的趙匡胤,他本是武將出身,後來兵變之後黃袍加身才當上皇帝的,所以,之後的朝代之中,都是不斷削弱兵力,整個宋朝都是重文輕武,就是害怕武將謀逆,而岳飛武將出身坐上的高官,身後又有一幫岳家軍作陣,而當時金兵又兵臨城下,這不得不讓趙構起疑心。二,當時岳飛手下的將領有些擁兵自重的味道,只是岳飛沒有感覺。三,岳飛主張攻打北方,收復失地,而趙構的父親宋徽宗,哥哥宋欽宗在北方,如果打敗金兵,必定會迎回父親和哥哥,到那時自己的皇位恐怕不保。四,當時金兵裝備精良,驍勇善戰,而且金兵也已經有了北方的地盤,不會輕易南下,如果貿然出動,打贏了還好說,輸了自己也會被金兵擄去。綜合這些原因,一代名將就此終結。

    其實,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主戰不一定是忠,主和不一定是奸,當時秦檜只是主和,並沒有詆譭岳飛,更沒有說岳飛是金兵的奸細,而是宋高宗趙構想要殺害岳飛,恰恰秦檜當了替罪羔羊。

    綜上所屬,一代名將岳飛死得很冤,很慘,很悲壯。而秦檜不是奸臣,他只是在呈現自己的主張,抱負而已。

  • 12 # 打死再也不去組織部了

    在我看來,如果皇帝算是一種臣民的話,(我把他當作是這個國家和百姓的臣民),那麼南宋時期的三位皇帝(宋徽宗/宋欽宗和宋高宗)才是最大的奸臣,這個奸臣,是王朝的奸臣,是百姓的奸臣。而秦檜,只是高宗康王手裡的一顆棋子罷了。

    南宋時期,雖然有像蔡京、王黼,專門幫宋徽宗道君皇帝搜刮長生不老藥的無恥之徒,也有像童貫、梁師成這種只會吹牛拍馬的太監,還有像高俅李邦彥專門陪皇帝嫖院玩耍的浪子,更有秦檜這種害死岳飛的奸臣。

    但送走大宋朝北方半壁江山的不是這些奸臣,而是宋徽宗、宋欽宗和宋高宗三父子。

    忠臣李綱守住京城汴梁,金兵攻打不進,只得退兵。不料宋欽宗聽信奸臣的話,竟將李綱罷免,又不用威名素稱、能征慣戰的宿將,卻信用能夠請來天神天將會呼風喚雨的騙子郭京,由他請天將守城。

    可想而知,最終徽宗和欽宗二帝被金兵擄去。“靖康之恥”則由此產生。

    帝位到了宋高宗康王手裡,手下有韓世忠和岳飛等大將驍將,本來可以發兵北伐,直搗黃龍,收復失地,不料岳飛被秦檜害死,冤死於“風波亭”。

    秦檜是害死岳飛的直接人物,但宋高宗康王才是害死岳飛的罪魁禍首。

    換用育良書記的話來說,岳飛就是死於情商低,不會或者不願意去揣摩上意。

    秦檜做的是宰相,和也好,不和也好,他都是做他的宰相,他不會收到任何印象。但是岳飛一心想雪靖康之恥,迎被擄二帝南歸,如果二帝真南歸了,那宋高宗還能做他的皇帝嗎?

    因此,岳飛的“忠”是對國家的忠,是對老百姓的忠,但不見得是對宋高宗皇帝的忠。在宋高宗看來,忠誠於我的不是你岳飛,而是秦檜,你岳飛不僅不忠於我,而且深深觸犯了我的利益。

    怎麼辦?就賜你“莫須有”的罪名,讓秦檜在“風波亭”送你上路吧。

    秦檜是一個奸臣,這是毫無疑問的一個事實,但這背後卻是當時南宋整個朝廷腐敗的政治生態的寫照罷了,而當朝皇帝的無能與昏庸則更是滋生了這種腐敗的土壤。因此,皇帝才是最大的奸臣,同時後面跟著一群以宰相秦檜為首的奸臣,導致禍國殃民,南宋破滅。

  • 13 # 鑑往知今

    大家對於秦檜,第一想到的就是和外臣勾結陷害忠良岳飛的事情,但真的是秦檜一人所為嗎?歷史無法再現,無從判斷是非對錯,只能反思他,借鑑他。本文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岳飛最終的結局,並非秦檜一人所為。

    中國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後,湧現了一大批英雄,比如宋朝的岳飛。只是岳飛雖然為宋朝貢獻很大,滿腔熱血都奉獻給國家,但最後的結局卻十分悲慘,很多人都將此全部怪罪到秦檜頭上,不過事情的真相的確如此嗎?根據史料記載,岳飛在擊敗金兀朮之後,金兀朮只能緊急撤兵回朝,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位老者,此人表示岳飛的北伐一定會遭到阻攔,金軍根本不需要撤退。金兀朮聽後立刻下令就地休整,果然岳家軍不僅沒有追上來,沒過多久金兀朮便收到了岳飛去世的訊息,原因就是秦檜誣陷其想要叛變。

    正是因為這樣的傳言,在很多史料和民間說書時,都會將秦檜描述成害怕地位受到影響、嫉妒岳飛屢建奇功的奸佞小人,而岳飛的北伐之所以失敗也是因為秦檜從中阻撓。作為四大名將的韓世忠也曾當面問他,岳飛到底犯了什麼錯要將其處死,秦檜只表示處死他不需要理由。秦檜的態度讓韓世忠更加心寒,一句莫須有,怎麼能讓天下人信服?所以從那時開始,不管是岳飛去世還是北伐失敗,所有罵名都需要由秦檜來揹負,只是連韓世忠這樣的粗人都無法信服的理由,作為身居高位的大臣,秦檜能不明白嗎?

    宋朝的政治風氣是非常嚴謹的,不管是誰,只要身居高位就一定要讓大家都信服,秦檜又怎麼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用莫須有三個字就來搪塞大家?換句話說,秦檜是否是在用這樣的方式表達,真正想要除掉岳飛的人並不是他,而是一位不方便透露的大人物,那這個人又會是誰?

    幕後推手究竟是誰?

    在中國古代,若是有忠良慘遭殺害,是一定會怪罪到某位奸臣身上,然而很多人卻會忽略,就算奸臣的權力再大,最終也是皇帝說了算的,若是沒有皇帝在背後的默許,這些奸臣又怎麼能做到?因此就有專家推測,或許真正的推手就是宋高宗。

    其實宋高宗對岳飛早就感到不滿,對他的殺心也愈加緊迫,只是宋朝處於特殊時期,若是此時宋高宗除掉岳飛,不僅會揹負迫害忠臣的罪名,還會寒了將士們的心。在這樣的情況下,秦檜被推出來背了黑鍋,而宋高宗想要除掉岳飛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岳飛一心北伐,就是為了將被金軍抓走的兩位皇帝接回來。大家都知道,被抓走的宋徽宗與欽宗是趙構的父兄,按照那時的繼承製度,趙構原本只能做親王。如果真的把兩位皇帝接回去,趙構的皇位還怎麼能坐穩,因此岳飛觸碰了趙構最害怕的事。

    第二,岳飛曾提出讓宋高宗儘早立嗣。當年宋高宗有將近十年的時間都在逃亡,目的是為了躲避金軍的追擊,也因此揹負懦弱的罵名。因為受到金軍的驚嚇,宋高宗又匆忙逃跑,身體受到了極大地衝擊,一直沒能留下子嗣。可是皇室不能沒有繼承人,他只好從民間領養了一個兒子,但養子終究不是自己親生的,因此宋高宗始終沒有立太子。岳飛此時提出立嗣豈不是在戳破皇帝的傷心事,自然會招來記恨。事實上岳飛這麼做,也是出於臣子的思慮,根本沒有想那麼多。因為金軍想把宋朝兩位皇帝送回去做他們的傀儡,岳飛為了宋朝的發展才這麼做的,沒想到卻遭到宋高宗的誤會。

    第三,岳飛的功績太大,這成了宋高宗不得不除掉他的重要原因。根據史料記載,岳家軍佔據著朝廷軍隊的主力,再加上岳飛作戰能力很強,深受士兵的擁戴,導致宋高宗對其產生忌憚。因為上述原因的積壓,岳飛的處境就變得異常艱難。當時秦檜主張議和,就有史官提出異議並請求將其處死,即便是這樣秦檜也沒把反對他的人怎麼樣,當然這並不是他沒有能力,按照秦檜當時的權力,隨便撤職還是能做到的,這足以表明秦檜並不會因為政事排除異己。

    除此之外,在岳飛被定為死罪後,秦檜曾上書請求減免岳雲的罪行,但岳雲還是不幸被處死。透過這些事情可以看出,真正想要除掉岳飛的其實是皇帝。不過,雖然岳飛被迫冤死,但他奮力抵抗侵略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卻是華夏民族所堅持的,他的經歷也激勵了許多人,直到今天都會有人自發祭拜他。大家認為,岳飛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 14 # 仁者厚德載物

    所謂忠臣奸臣沒有蓋棺定論的說法,就是南宋宰相秦檜死後南宋王朝對其評價也經常變化,一會被說成忠臣,一會被說成奸臣。

    歷史人物其實都是錯綜複雜的,很難簡單地用忠臣奸臣評價,比如西漢宰相蕭何幫助皇后呂雉冤殺開國名將韓信,算不算奸臣?東漢宰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屠殺漢獻帝的皇后皇妃皇子及很多東漢忠臣及無辜人民,算不算奸臣?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抗金名將岳飛被皇帝趙構以謀反等罪名殺害,按南宋官方當時的說法,岳飛當然是奸臣,但後世很多人卻認為岳飛是被皇帝冤殺的民族英雄。

    所謂忠臣也不是一切都完美無缺無可置疑,比如民族英雄岳飛也有殺害舅舅殺害抗金將領劉經傅慶殺害農民起義領袖楊么等有爭議的事情,但是不能因此質疑岳飛的民族英雄地位,因為岳飛對宋朝是赤膽忠心的。

    所謂奸臣也不是一無是處,也做過好事,比如北宋的宰相王安石也被史書列為奸臣,但王安石變法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因此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就事論事,從不同角度分析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不應該一棍子打死。

  • 15 # 朝史暮想

    我們講秦儈,第二句話就是他害死了岳飛。而岳飛的封神,在封建時期是有很強的政治意味在裡面的。讀史,我們要記住:屁股決定腦袋。

    所謂時勢造英雄,同樣的,時勢也造“奸臣”。有些時候,忠也好,奸也罷,這個概念其實並不準確。當事人可能只是根絕自己的環境,位置,立場去判定事情接下來的走向而採取行動,而後世對於忠奸的辨別,又往往都是借古人之事言今日之是非

    我們聊回到秦儈。很多人都知道當事南宋有主戰派與主和派的區分。那這個說起來又複雜了。主戰派裡面,又有積極的主戰,溫和的主戰,防禦性主戰。主和派也有主動主和,被動主和的區別。主和派不一定不支援軍事北伐,主戰派也不一定要死戰到底。

    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根絕當時的局勢和每個人自己所在的位置而考量的。說秦儈賣國,那宋高宗趙構就眼看他賣國嗎?秦儈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

    事實上,於當時的南宋而言,自保可能尚可,說北伐收復失地,以南宋的軍事實力來說,貿然出擊搞不好就可能被金國吞併。當時北宋畢竟是亡了,靖康之難的恥辱環繞在南宋軍民的心頭久久不願散去,北伐的呼聲一波高過一波。

    宋高宗怎麼辦?妄動倒戈就可能亡國,異味妥協內部就可能分崩離析。好吧,被逼得沒辦法的宋高宗只能兩面下注。一邊在朝堂上高呼北伐,凝聚人心;一邊私下裡重用主和派儘量和金國保持邊界穩定,確保能夠偏安一隅。

    秦儈扮演的角色,就是宋高宗需要的主和派。你說最後是秦儈害死岳飛,他要主和,所以他是奸臣,那宋高宗是做什麼吃的?秦儈的作用其實就是宋高宗的擋箭牌,一切負面的暗箭都由秦儈來擋住,一切罵名都有秦儈接了,而秦儈得到的就是高官厚祿和宋高宗的寵信。

    封建歷史的忠臣,奸臣,有時候很複雜,有時候也很簡單。

  • 16 # 李公子說歷史

    秦檜不是大奸臣,奸臣另有其人!秦檜的大奸其實是大忠!

    說起奸臣,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何止千萬。然而最出名的奸臣非秦檜莫屬,至今人們提起他仍然恨得咬牙切齒。秦檜至今還跪在岳飛廟中,可以說是真正的遺臭萬年了。至今杭州還有一種食品叫“蔥包檜”,油條和小蔥裹在春餅內,在鐵鍋上壓烤或油炸至春餅脆黃,配上辣醬一起吃,也叫“油炸檜”。可見廣大的勞動人們對秦檜的憎恨。

    不過宋朝也並非只有秦檜一人是奸臣,還有蔡京、童貫、賈似道,個個都是耳熟能詳的大奸臣。

    1、首先來說說秦檜

    歷史上的秦檜是實實在在的奸臣,然而說秦檜是賣國賊卻是冤枉他了!

    秦檜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傳說我們現在用的“宋體”字就是他發明的。我們痛恨秦檜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害死了岳飛,岳飛主戰,秦檜主和,秦檜為金國當奸細,是個賣國賊。靖康之變前夕,北宋朝臣主戰主和議論不休,我們知道歷代都是文臣主和,武將主戰,這是文臣武將利益不同所至。然而這時秦檜作為一個文臣卻是主戰的,秦檜上奏說對金“不宜示怯,以自處削”。

    有人說這不正說明秦檜有問題嗎,靖康之變前主戰,從金國逃回來之後主和。秦檜逃回來之後主和是不假,然而這其中是有緣由的。當時南宋朝廷對於金國主戰主和也是爭論不休,秦檜很聰明,他沒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他私下裡問皇帝趙構是主戰主和,再三詢問之後,秦檜弄清了皇帝自己是主和的。於是秦檜便堅定的主和了。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秦檜是不折不扣的奸臣,曲意逢迎,一切都從自身利益出發。在這件事中,皇帝趙構和秦檜互相利用,皇帝在群臣中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而秦檜則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坐上了宰相之位。

    對於害死岳飛這件事,明眼人都知道這完全是皇帝授意的。岳飛一直主張“直搗黃龍,迎回二帝”,這觸及到了皇帝趙構的逆鱗。若是把徽、欽二帝迎回來,皇帝那還輪得到趙構做啊,這是趙構不能容忍的。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害死了。“莫須有”是什麼意思,別人問秦檜岳飛有什麼罪,秦檜回了一句“莫須有”,意思是說“也許有吧”。這潛臺詞就是不管岳飛有沒有罪,他都要死。秦檜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不正是因為這是皇帝的意思嗎?

    秦檜這是為皇帝背黑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將遺臭萬年。2006年考古發現了秦檜的遺囑,秦檜在該份遺囑中,首先告誡子孫遠離政治,自己深知將“獲譴汗青”,“蒙羞萬年”,叮囑子孫在他死後萬莫貪戀祿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風暴來臨後為他爭辯,“庶幾可得苟全性命”,並對幾個已身據高位的族人詳細指示了退出政壇的方略。

    歷朝歷代的奸臣奸相何其多,然而沒有哪一個像秦檜這樣被世人痛恨的。最主要的原因我覺得就是那跪了幾百年的跪像,有明朝鑄的,有清朝鑄的,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喜歡推崇岳飛,痛罵秦檜。這只是他們為了掩護皇權正確性的方法而已。但我們不要忘了一句話“奸臣何以當道?”,那是因為“上有昏君”。

    2、簡單說說蔡京

    宋朝宋徽宗年間,權臣蔡京當道,朝廷的權力都掌握在以蔡京為首的新黨手中。以蘇軾以及蘇門四大學士為首的舊黨原本權勢滔天,卻沒想到,被蔡京一手炮製的元祐黨籍一案打壓,整個勢力一掃而空。蔡京一手把持朝政,對待政敵心狠手辣,一手掀起花石綱之役。現代的許多人都將宋朝的敗亡歸結於蔡京的阿諛奉承,一直都將宋徽宗視為明君,將蔡京視為奸臣。殊不知,有什麼樣的君主才有什麼樣的臣子。臣子不是君主提拔的嗎?那提拔一個奸臣為宰相的皇帝又怎麼會是一個明君呢。

  • 17 # 跪射俑

    南宋有以下惡貫滿盈的奸臣:

    1、秦檜:字會之,生於黃州,籍貫江寧(今江蘇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政和五年(1115年),秦檜進士及第,中詞學兼茂科,任太學學正。宋欽宗時,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書金帥反對立張邦昌,隨徽、欽二帝被俘至金。

    為撻懶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逃回臨安,力主宋金議和。紹興元年(1131年),擢參知政事,隨後拜相,次年被劾落職,紹興八年(1138年)再相,前後執政十九年,歷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

    2、劉整:字武仲,鄧州穰城(今河南鄧州市)人,宋末元初著名將領,元朝水軍的創始人之一。金末時投奔南宋,隸屬於南宋名臣趙方麾下。

    劉整本為宋朝名將,由於受到呂文德的陷害,被迫降元,提出“欲滅南宋,先取襄陽”的關鍵戰略,官至驃騎衛上將軍、行中書左丞,卒贈龍虎衛上將軍、中書右丞,諡號“武敏”。

    3、賈似道:字師憲,號悅生,台州天台縣(今浙江天台屯橋松溪)人,南宋奸臣。京湖制置使賈涉之子。他十一歲時,父親死了。他終日在社會上無所事事的遊蕩。而他從一個地痞無賴逐漸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不得不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蹟。

    4、黃潛善: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符三年(1100年)黃潛善考中進士,北宋末年知河間府。趙構開大元帥府,他被任為副元帥。

    趙構即位後,任右僕射,逐李綱、張所,殺陳東、歐陽澈,主謀南遷揚州。與汪伯彥同居相位,因循苟安,不作備戰,為軍民所痛恨。

    5、史彌遠(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 [1] ),字同叔,號小溪,別號靜齋。明州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南宋權相、奸臣,尚書右僕射史浩第三子。

    淳熙十四年(1187年)進士。 [2] 開禧三年(1207年),韓侂冑北伐失敗,金朝來索主謀。史彌遠時任禮部侍郎兼資善堂翊善,與楊皇后等密謀,遣權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於玉津園槌殺韓侂冑,後函其首送金請和。史彌遠在韓佗胄死後的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升任右丞相,此後獨相宋寧宗朝17年。

    史彌遠權勢燻灼,太子趙竑心不能平,曾書字於幾曰:“彌遠當決配八千里”,又呼彌遠為“新恩”,意他日當將史彌遠流放新州或恩州。史彌遠大懼,潛謀廢立。從越州求得宗室子趙與莒,賜名貴誠,立為沂王后,亟力扶植。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宋寧宗駕崩,史彌遠矯詔擁立貴誠,改名昀,是為宋理宗,封趙竑為濟王,出居湖州。寶慶元年(1225年)正月,湖州人潘壬等謀立濟王趙竑未遂,史彌遠派人逼趙竑自縊,詭稱病死。自此又獨相宋理宗朝九年。

    史彌遠在兩朝擅權共26年,一直得到宋寧宗﹑宋理宗的寵信,其親信七人,被時人稱為“四木三兇”。史彌遠等對金採取屈服妥協,對南宋人民則瘋狂掠奪。他招權納賄,貨賂公行。還大量印造新會子,不再以金﹑銀﹑銅錢兌換,而只以新會子兌換舊會子,並且把舊會子折價一半。致使會子充斥,幣值跌落,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紹定六年(1233年),史彌遠病死,時年六十九歲。追封衛王,諡忠獻。諡號與奸相秦檜同,寓意深遠。

  • 18 # 空山鳥語168

    自古忠奸很難評,待到科學發展到最高峰期,造出歷史返回鏡,把當時的真實畫面返回一清二楚,才能知道朝中大臣誰是奸誰是忠,如果在朝庭能做幾十年的重臣不倒,這就是忠臣,其必定在期間為社會為國家有大貢獻,皇帝在封建社會江山是皇家的,他不是傻皇帝,就會睜眼讓某重臣禍害自已的江山,正因為宰相重臣貢獻多,皇帝信他,那些無才之輩及囂張之小臣眼紅了,糾結那些要利的文人用筆頭汙陷,以傳後世,忠奸是人所為,比如和珅,他只一生貪財,,不算奸臣,他對乾隆皇朝不淺,秦檜也如此,只命使然,天命難違,本人難評當朝蔡京,童貫是奸臣,各有各的優和缺點。

  • 19 # 熱點六點半

    縱觀歷史數千年,恐怕沒有哪一個朝代出過宋代那麼多奸臣。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奸臣,宋朝恐怕就佔一半以上。

    宋朝是一個盛產奸臣的時代。從宋徽宗趙佶君臨天下到南宋末年這100多年間,可以說奸臣不勝列舉。比較有名的大奸臣,有以蔡京為首的“北宋六賊”,還有白時中、張邦昌、秦檜、万俟卨(xie)、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陳宜中、留夢炎等等。

    除了北宋六賊之外,還有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等“北宋五鬼”。所以說,北宋奸臣是很出名的,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賊啊、鬼啊之類的,還有一個人也被認為是“奸臣”,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大跌眼鏡,王安石怎麼可能是奸臣。我們很難想象把王安石跟奸臣聯絡在一起,王安石出了名的千古名相。

    王安石從政35年始終以兼濟天下為準則,來對待官場沉浮和仕途去留,從不計較個人名利榮辱譭譽。他從小就樹立了苦讀從政,有補有為於世,以天下為己任,報效國家和黎民百姓的遠大志向。

    王安石除了是影響後世歷史的政治家,還是被公認為學界泰斗。他才思敏捷、過目承用,少年讀書經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他考中進士成就功名後,仍堅持刻苦讀書,夜以繼日。為了經世致用,他涉獵廣泛、博覽群書,精通諸科、學識博大精深。

    王安石終生恪守崇高的道德節義操守,具有聖賢風範。他一生為官清廉,一塵不染,生活方式簡單樸素,一生如一,淡泊名利,超凡絕俗。

    總之,王安石作為封建政治家,有崇高的政治品質、博大精深的學識思想、獨樹一幟的道德節操、輔佐帝王的雄才大略,是其他古代任何一名賢相所不能比擬的。王安石當屬中國古代社會賢相第一人,後世公認的千古名相。

    但在當時,王安石的確被稱之為“奸臣”。《宋史》中直接把他列為奸臣傳裡,南宋更是把北宋滅亡的原因歸結到王安石身上。這個觀點定於南宋初期的《神宗實錄》,上面記載王安石變亂祖宗法度,“禍國殃民”,最終導致北宋亡國。這個觀點後來經宋國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襲,成為元明清時期的官方定論,不僅為史家所認同,而且被社會普遍接受。

    除了這個之外, 當時名人蘇軾的父親蘇洵也認為王安石是一個大奸臣,為此還專門撰寫了一篇《辨姦論》。

    蘇軾的老爸蘇洵第一眼見到王安石就對王安石不以為然,這位蘇洵老先生對王安石嗤之以鼻、深惡痛絕,雖然此時的王安石如日中天、炙手可熱。

    我們從《辨姦論》中可以看出這位老先生對王安石的厭惡態度。蘇洵老先生在《辨姦論》中以山巨源遇見王衍、郭子儀預見盧杞為例證,類比王安石“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的行為不近人情。

    翻譯過來就是身穿髒兮兮的衣服,吃豬狗的食物,蓬頭垢面得像囚犯,身上異味難聞像討飯,卻在那大談詩書禮樂。洗臉換衣服、注重個人衛生是人之常情,凡是辦事不近人情的,很少不成為大奸大惡之輩。

    所以,蘇洵老先生認為王安石得志必為奸臣、為害國家。

    王安石的邋遢絕非常人可比,如果就中國古今文壇而論,稱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不算冤屈了他。

    王安石不講個人衛生,早上起來連臉都不洗——不是一天兩天不洗,是成年累月地不洗,整天蓬頭垢面,跟個叫花子似的。洗澡就更別提了,身上的酸臭味離老遠便能聞見,和他擦肩的人每每掩鼻屏氣,如臨大敵。

    蘇洵老先生從“見微知著”的觀點出發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輕視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積累而成的。“防微杜漸”早就是古人奉為圭臬的名言。正如清人吳楚材所說:“見微知著,可為千古觀人之法。”

    而且在宋神宗之前,公認的奸臣只有宋真宗一朝的丁謂,但宋神宗後,蔡確、章惇、呂惠卿、蔡京、蔡卞無不被視為北宋奸臣。這些北宋奸臣卻都是直接或者間接靠王安石舉薦起家。之所以如此,變法是相當重要的契機,王安石不善於識人用人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不僅如此,王安石的學生一個小官鄭俠於熙寧七年(1074年)畫成《流民圖》,寫成《論新法進流民圖疏》,請求朝廷罷除新法。

    圖中的景象觸目驚心慘不忍睹:開封城外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流亡的難民扶老攜幼蜂擁而至,個個面有菜色體無完衣。他們賣兒賣女典當老婆,也只能換來一些麩皮和粗糧勉強餬口,沒有家人可賣的便去吃樹皮草根,餓死在城下只是遲早的事。

    當然造成他們這種遭遇的是王安石。

    公元1069年,宋熙寧二年,王安石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神宗支援下,王安石發起了一場旨在改變北宋積蔽的變法。熟知王安石變法並沒有帶來相信中的圖景,而是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公元1073年,也就是王安石變法後的第四年,熙寧六年至翌年,中原地區遭受連續10個月大旱,赤地千里,哀鴻遍野。但地方官吏依舊催逼青苗法本息,饑民不是被加鎖械,拆房買地償還官錢,就是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四處逃散。朝廷雖開倉賑災,但如杯水車薪。

    所以,不難理解當時人都是怎麼看待王安石的。

    因此,王安石在當時被稱之為“奸臣”不無道理。雖然如此,我們也不能否定王安石,王安石變法是富國強兵的,如果王安石的改革成功,宋朝也不會那麼早就被滅亡了,有可能還會收回幽雲十六州,也未可知。

    王安石的變法誠然有不足之處,但總的來說,利還是大於弊的。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新法施行之初,蘇軾是強烈反對新法的人物之一;但當司馬光完全廢除新法的時候,蘇軾又強烈反對完全廢除新法,主張保留一部分新法。蘇軾態度的變化,就足以證明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大部分是比較正確的。

    所以,王安石比較難評價,我們只能認為是:天還沒亮,王安石就起來了。這一點,我們在現在看的非常清楚和明白。

  • 20 # Zh上善若水W

    何為奸臣?“竊弄威柄,構結禍亂,動搖宗祏,屠害忠良,心跡俱惡,終身陰賊”,方為奸臣。

    縱觀歷史數千年,恐怕沒有哪一個朝代出過宋代那麼多奸臣。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奸臣,宋朝恐怕就佔一半以上。

    宋朝是一個盛產奸臣的時代。從宋徽宗趙佶君臨天下到南宋末年這100多年間,可以說奸臣不勝列舉。比較有名的大奸臣,有以蔡京為首的“北宋六賊”,還有白時中、張邦昌、秦檜、万俟卨(xie)、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陳宜中、留夢炎等等,除了北宋六賊之外,還有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等“北宋五鬼”。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問題。1127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遷建立了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攻佔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有學者認為宋朝滅亡是“崖山之後無中國”。

    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在軍事上積弱,沒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的支撐的大宋朝,在1127年發生了“靖康之恥”,徽、欽二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臨安,宋朝亡國。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出過不少奸臣,屈指數來,當數宋朝的奸臣最多,例如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第一奸相”——秦檜,大奸臣蔡京、童貫、賈似道,個個耳熟能詳的大奸臣。

    “北宋六賊”是民間對北宋年間六個奸臣的合稱,這六個人分別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基本都是北宋最後一任皇帝宋徽宗時期重要的大臣,這六個人貪贓枉法、橫行霸道,害的民不聊生,是導致當時江南方臘起義和金國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其中,蔡京和童貫是主要人物。

    縱觀宋朝的歷史,似乎每一位君王的身邊都有一兩位奸佞之臣在“輔佐”,內憂外患的社會大環境,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奸臣當政,再加上昏庸無能的皇帝,種種原因導致宋朝一步步由興盛走向衰亡。仔細想想,宋朝的統治者們還真是辜負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以及像楊家將、岳家軍等忠勇愛國之士的沙場殺敵、保家衛國之心!

    宋代的皇帝,特別昏庸無道的並不突出,但馳名天下的奸臣倒是不少。當然,歷史上的中國,歷朝都有奸臣,不僅有一般的奸臣,還有貴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姦臣。

    綜觀幾千年的歷史,恐怕沒有哪一個朝代出過宋代那麼多奸相。從宋徽宗君臨天下到南宋末年這一百多年間,比較有名的奸相就有十幾位——蔡京、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秦檜、万俟卨、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陳宜中、留夢炎……這些奸相不僅權勢熏天、陷害忠良、禍國殃民,絕大部分還都是漢奸賣國賊。還有諸如何執中、韓侂冑等宰相雖然做過一些有益的事,但總體來看仍然屬於權奸一類。

    宋朝末年,宋徽宗時期開始,宋朝被金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丟了國都,還被金人捉了兩個皇帝,而南宋只能龜縮於南方,隔著長江默默卑顏奴膝地哀求金國不要攻打自己,即使出現了岳飛這樣的人物,那些被打斷脊樑骨的人也會拼命扯後腿,以期能保證這虛假的和平。

    脊樑骨斷了,為了虛假的和平,為了自己的權力,為了自己的地位,不斷的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這也就給了奸臣施展自己的舞臺,奸臣當道也就不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洗頭不打扮就能見的人重要?還是洗了頭打扮後才去見的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