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咖咖爆米花

    廉政公署,簡稱廉署,英文縮寫ICAC;(英語全稱: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在1974年2月正式成立,以執法、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的方式打擊貪汙。

    廉政公署成立的導火索是曾在香港「六七暴動」中表現卓著的總警司葛柏(Peter Fitzroy Godber)被警察檢舉貪汙,並要求交代鉅額財產來源,但葛柏輕易繞過由他一手設計的啟德機場邊防,經新加坡逃回英國,在香港引爆了一輪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口號是「反貪汙,捉葛柏」,一時間民怨沸騰,官民緊張。面對香港當時貪腐盛行的社會,迫於無奈港督麥裡浩創辦了廉政公署,作為香港反貪利器的利刃,它獨立於香港政府的架構,廉政專員則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除了最高行政長官本人,任何人不得干預廉署調查。所以,“獨立”是這一機構的精粹,也是其能屢次打掉老虎的根本原因。

    在香港影視劇裡,監獄有打藤、做尿架、司法奶茶(飲發水)等幾種私刑,其中,司法奶茶是犯人們最懼怕的!司法奶茶取“絲髮”諧音,是將頭髮拌在奶茶裡,逼人喝下,細碎的頭髮茬在胃中無法消化,還會扎進腸胃,不好排出,極為痛苦。相關電影《追龍》(2017)、《煎炸三寶》(2004)、《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1997)、《監獄風雲》(1987)都有展現。

    而香港官員、警察、商人聞之色變一杯咖啡卻是來自廉政公署。因為凡是被請進廉署問話的人,工作人員都會出於禮貌地問一聲:“想喝點什麼?茶還是咖啡?”因為廉政公署超強的反腐力度,只要被請進問訊室喝咖啡的人,幾乎難逃罪名。2005年海關高階督察黃肇銘、2006年總警司馮建民,都在被廉署請去喝咖啡後自殺身亡。廉署咖啡的滋味由此可見一斑。

    |《廉政風暴》 (1975)

    香港影史上第一部涉及到廉政公署的電影,是1975年吳思遠執導的《廉政風暴》,正是廉署剛剛成立,貪汙腐敗是香港社會焦點話題的時候,吳思遠受到希臘著名的政治電影導演科斯塔·加夫拉斯執導的《焦點新聞》(1969)啟發,以紀實的揭露黑幕的風格拍攝了這部電影。導演吳思遠大量採用紀實手法拍攝的故事片,片中運用了大量實景拍攝和電視新聞資料鏡頭,開創了香港電影“警匪寫實片”的先河。

    《廉政風暴》劇情並不複雜,描寫廉政公署成立後強力掃黑,警隊高層與大毒梟勾結的黑幕交易曝光。不願收黑錢的警察被人栽贓陷害,鋃鐺入獄;不願交“保護費”的攤販也飽受欺凌。當時為市井熟知的總警司葛柏、警司韓德等人,在電影裡都有對應的角色影射。偵破葛柏案也是成立不久的廉政公署最著名的戰役,把香港警界此前上下一條龍串通貪腐的秘密昭告天下,電影取材自然不能迴避這一重大事件。

    當時拍攝這部電影,吳思遠還是冒了一定風險的。廉署查案方興未艾,黑惡勢力也遠未到徹底剷除的時候,更重要的是,電影反映警隊高層黑幕,矛頭直指港英政府。可以說,香港社會向廉潔、公正邁進的起步時刻,以一部《廉政風暴》定格在了銀幕上。

    |《跛豪》 (1991)

    1991年的《跛豪》曾有“香港最成功的傳記電影”美譽,當年收穫3800多萬元票房,位列香港年度票房第三名,次年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影星呂良偉在片中飾演一個內地逃港青年,他投靠鄭則仕飾演的黑幫老大,幾經拼殺終於上位,卻遭毒梟追殺,導致腿部殘疾,“跛豪”綽號由此而來。在之後的幫派爭鬥中,跛豪收買警隊高層,使警察成為黑幫保護傘,非法生意愈發興隆。直至廉政公署成立,警隊人人自危。跛豪的下場是被手下人出賣,被判三十年徒刑。

    《跛豪》的真實原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著名的大毒梟吳錫豪(電影裡叫吳國豪),據稱他經手販賣的毒品超過16噸,價值逾四億元,是當時香港掃毒黑名單上的頭號人物。吳錫豪1974年11月被捕,牽涉出許多與黑幫勾結的警察,其中包括香港“四大探長”之一的藍剛。

    《跛豪》拍攝時,吳錫豪還在獄中服刑。香港黑幫對娛樂圈素有滲透控制,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電影拍攝黑幫人物,需經當事人同意,並且不能指名道姓,否則劇組就會遭遇各種“麻煩”。《跛豪》導演潘文傑和編劇麥當雄曾去獄中拜訪過吳錫豪,吳同意拍片,但鑑於吳氏家族在黑幫裡還有很大影響力,編劇不敢太直接描述當年事,虛構了不少情節。即使這樣,電影仍然真實展現了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風貌:警察收受賄賂、毒打平民、刑訊逼供,甚至買人頭頂包。如果沒有廉政公署整治歪風邪氣,香港警察幾乎墮落到“比黑幫更黑”。

    |《五億探長雷洛傳》 (1991)

    看到《跛豪》的火爆,香港影壇大佬向華強、向華勝兄弟立刻推出題材風格類似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分為《雷老虎》和《父子情仇》兩部,同樣大受歡迎。《五億探長雷洛傳》起用全明星陣容,劉德華、邱淑貞、張敏、郭富城、吳孟達、秦沛等人主演,上下兩部共收穫5300多萬元票房,比《跛豪》更勝一籌。更有奸商看到此片大火,從前兩部剪輯的畫面拼接而成《五億探長雷洛傳III》(大結局) 改換包裝大撈一筆。

    《五億探長雷洛傳》取材於香港“四大探長”之首呂樂的故事。呂樂曾任“總華探長”,這是港英政府治下,華人在警界能做到的最高職位。現實中的呂樂一度隻手遮天,黑白兩道都要給足他面子,他藉機大肆斂財,號稱身價五億。傳說呂樂破案根本不需親自查辦,只要開口向黑幫要人即可。1968年呂樂提前退休,五年後廉政公署成立,呂樂立即成為廉署追查目標,他先是移居加拿大,後來定居臺北,2010年5月病逝。電影裡呂樂的化身叫“雷洛”,據說也是因為向氏兄弟徵求呂樂意見時,呂樂堅決不許影片用他真名。

    劉德華飾演的雷洛曾經是個拒收賄賂的好警察,後來見身邊無人不收錢,沒錢就沒權,他為了出人頭地,終於沉淪進黑暗的現實。上部《雷老虎》的開頭,和下部《父子情仇》的結尾,雷洛都說了同一句話:“為了吃飯啊。”但從一個艱難求生的小警察,到呼風喚雨的警界大亨,雷洛的經歷跌宕起伏,一句“吃飯”濃縮了人生百味。

    |《廉政第一擊》(1993)

    由林德祿執導的《廉政第一擊》,黃金時期港片佳作之一。狄龍、李子雄、任達華、劉錫明、許志安、八兩金、張鳳妮等人主演。影片講述香港七十年代初期,當時還沒有成立廉政公署,貪汙情況氾濫成災,民不聊生。警局沙展王一衝(狄龍 飾)為人正直不阿,不肯同流合汙,因此而不容於其他同僚,在警局受到排擠。在一次行動中,王一衝的手下莫森(任達華 飾)甚至從背後開槍將他打成重傷。與此同時,港督麥理浩委派百里渠爵士調查香港的貪汙情況,其助手馬安妮找王一衝幫忙。經過調查,王一衝瞭解到莫森擊傷自己也是出於無奈,莫森其實為勢所逼,於是找到了莫森並在警校中挑選了一批精英學員,共同開始蒐集貪汙集團證據,打響香港廉政第一擊。

    |《金錢帝國》 (2009)

    香港廉署題材電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集中爆發過,前述多部作品都產生於這個時期。進入新世紀,鬼才導演王晶的《金錢帝國》是不容錯過的一部話題之作。

    《金錢帝國》的主角原型仍然是“五億探長”呂樂,但相比《五億探長雷洛傳》,王晶在《金錢帝國》裡注入了更多港產片慣有的詼諧氣質,用插科打諢和市井瑣事串聯起一部主題沉重的警隊掃黑片。按照影片開頭交代的背景資料,1963年到1973年這十年間,香港警員貪汙金額達到驚人的100億港元,這筆錢的購買力相當於2009年的5000億。片中的總華探長“樂哥”(梁家輝飾)每日花天酒地,揮金如土,他的下屬、探長陳細九(陳奕迅飾)則是個內心善良、懦弱怕事的小人物,不得已照看著九個女朋友,還因為擅長踢球而受到樂哥賞識。有趣的是,這個細節據說與演員曾志偉的父親有關——曾志偉父親曾啟榮當年是“五億探長”呂樂的得力干將,後因貪汙被捕,審訊期間逃到臺灣,直到2011年病逝,曾啟榮一直是廉政公署的通緝犯。曾啟榮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任香港軍裝警署署長,還有另一個身份是香港華人足球員聯誼會執行委員,球技精湛,經常和上司呂樂一起踢球。有這兩位警隊高官帶動,香港警界掀起過足球熱,導演王晶說,這確是真實的歷史。

    說回廉政公署,《金錢帝國》裡的廉署官員(林保怡飾)苦於無人可用,他組建的團隊裡有在警隊鬱郁不得志的警員、受過警察欺負的大學生等等,這麼一支“雜牌軍”臨危受命,拼死完成掃黑任務,殊為不易。王晶還說過,為籌拍此片,僅蒐集資料、查閱卷宗就耗費了五年時間,終靠誠意打動廉政公署,獲得了廉署的正式授權。廉署有關部門還向劇組解密了封存三十年之久的一些機密檔案。從這個意義上說,《金錢帝國》在王晶式的“不正經”表象下,掩藏著一顆主旋律的心。

    |《寒戰》(2012)、《寒戰2》(2016)

    其實很多常規的香港警匪片裡都有廉政公署活躍的身影,其中不乏商業鉅製,2012年大受好評的《寒戰》就是一例。這部號稱在《無間道》之後十年,再創香港警匪片新標杆的電影,匯聚梁家輝、郭富城、劉德華、彭于晏、李治廷等諸多明星,更突出強調了香港社會引以為豪的法治精神。劇情以一輛警用衝鋒車被匪徒劫持展開,暴露出警隊內部管理漏洞,廉政公署接獲線報稱,警隊內有高層以權謀私……

    有趣的是,片中飾演廉政公署執行處處長的演員徐家傑,多年前真的供職於廉政公署,只不過職位是副處長。徐家傑因《寒戰》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他說電影讓他實現了“轉正”,《寒戰》也因其加盟成為首部有前廉署官員參演的電影。

    徐家傑在《寒戰》裡有四個鏡頭,不到十句臺詞。二十多年前,他是廉政公署第一位華人副處長,執掌調查案件的主要職能部門“執行處”。1993年10月,廉政公署突然解僱徐家傑,但並未對外界公佈詳情,引發諸多猜測。有傳聞說徐家傑與黑社會成員有關係,還有說他是中央政府安插在廉署裡的特工。香港立法局保安事務委員會為調查徐家傑被解職案,進行過多次公開聆訊,長達六個月的調查結束後,保委會和廉署統一意見:解僱徐家傑合理,但原因保密。開廉署後,徐家傑成了媒體紅人,經常公開批評廉署的一些做法違規,比如竊聽和誘供之類,並多次與廉署對簿公堂。昔日廉署官員,如今被冠以綽號“廉署剋星”,徐家傑說多年來有很多劇組找他邀約拍片,他只接了《寒戰》。作為劇組裡最熟悉廉署的人,徐家傑幫助導演修正了很多細節,比如下屬向上級彙報案情,必然是在一間小屋裡談,而不會當著其他人的面等等。

    2013年4月揭曉的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寒戰》成為最大贏家,獲得12項提名和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在內的9項大獎。

    《寒戰2》是《寒戰》系列的第二部,繼續由梁樂民、陸劍青執導的香港警匪片,郭富城、梁家輝、楊采妮、文詠珊領銜主演,周潤發、彭于晏、李治廷、楊祐寧聯合主演。該片於2016年7月8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經過寒戰行動後,劉傑輝雖然升任警務處處長,但昔日的兇徒不僅逍遙法外,甚至要將行動進一步的升級綁架他的妻兒,而他也發現身邊的同僚們也在玩著權力的遊戲。

    |《反貪風暴.Z風暴》(2014) 、《反貪風暴2.S風暴 》(2016)

    2014年上映的《反貪風暴》(又名《Z風暴》)是近年來第一部以廉政公署為主角、反映當下廉政公署反貪行動的香港電影。講述古天樂飾演的廉政公署執行處首席調查主任,在查案中遭遇阻力,觸及一個龐大的貪汙集團:退休高官、警隊高層、商界富豪、資深律師等各路角色,以及香港政府用於扶貧的150億資金……劇情是常規套路,幕後主使直到結尾仍逍遙法外,倒是出乎很多觀眾意料。導演林德祿曾有在廉政公署的工作經歷,稱這部影片“想表現社會黑暗面,呼喚一個公正公平的社會”。

    2016年上映《反貪風暴2》(又名《S風暴》)是由黃百鳴監製,林德祿執導,黃浩華編劇,古天樂、張智霖、周渝民、蔡少芬聯合主演的動作懸疑片。該片講述了香港廉政公署調查一起馬會與外圍賭球的貪汙案件並將罪犯繩之以法的故事。

    |《追龍》(2017

    《追龍》是由王晶、關智耀執導,甄子丹領銜主演、劉德華特別演出、鄭則仕、姜皓文、劉浩龍、胡然、徐鼕鼕等聯合主演。影片從開拍到上映即備受關注,從甄子丹劉德華首次合作,到王晶一本正經拍嚴肅題材以及劉德華26年後再次演繹五億探長。

    《追龍》主要講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由英國殖民,權勢腐敗、社會混亂。1963年,窮困潦倒的青年阿豪(甄子丹飾)偷渡至香港,抱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之心決意一搏人生。阿豪帶著幾個兄弟,從九龍城寨底層開始一路刀刃舔血,爬上香港毒品霸主之位,一手掌控香港十大黑幫,江湖人稱“跛豪”。而雷洛(劉德華飾)則從一位普通探長一步步爬上華人總探長高位,統領全香港三萬警察,手握香港治安“潛規則”。為壟斷香港黃賭毒三大經濟產業,跛豪與雷洛結拜為兄弟,兩人一黑一白兩手遮天,權勢滔天,家財億萬,獨霸香港島……

  • 2 # 網路遊民

    香港廉政公署是根據《廉政公署條例》於1974年2月15日成立的。它獨立於香港政府的架構,廉政專員則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廉署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汙的工作。廉政公署由三個部門組成:執行處,防止貪汙處和社群關係處。這三個部門的工作分別是調查,預防和教育,三管齊下對抗貪汙。

  • 3 # 夜話無眠

    在香港電影中,廉政公署(ICAC)常常扮演著“終結者”的角色——哪裡存在著貪汙腐敗,就能在哪裡看到他們的身影。

    《寒戰》中,廉政公署收到匿名人士舉報,懷疑兩位警務處副處長中有一人以權謀私,二話不說直接帶走兩位副處長,最終幫警隊找出內鬼。

    《反貪風暴》系列又再次印證了廉政公署的威力。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退休高管、警隊高層、商界富豪、資深律師、會計界教父……無人不能查。

    看了這些電影,你是否開始好奇香港廉政公署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組織,竟有如此大的能耐?

    廉政公署全稱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是一個與所有的政府機關脫離的獨立反貪機構,能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工作。廉政公署的職員並不隸屬政府公務員架構,其首長廉政專員直接向政府最高首長負責。其調查物件初為公務員,繼而擴充套件至公共事業機構,進而包括所有私人機構。

    看到這,你是不是越來越好奇這樣一個威懾力巨大的組織當初是如何建立的?他們又是如何獲得如此大的權力的?

    廉政公署原稱“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它的成立源於上世紀70年代轟動一時的“葛柏案”。葛柏是香港英籍警察,總警司,時任九龍區副總指揮官,當年他利用職務之便受賄至少400多萬港幣。調查期間他輕易從香港逃回英國,使積蓄已久的民怨爆發,併發起“反貪汙、捉葛柏”的大遊行。為平息民憤,當時的港督麥理浩爵士委任高階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成立調查委員會,徹查葛柏逃脫原因及檢討當時的反貪汙工作。

    百里渠爵士在調查葛柏潛逃事件後表示,政府需要一個獨立的反貪汙部門,才能有力打擊貪汙。1973年10月的立法局會議上,政府採納了委員會的建議,於1974年2月14日成立廉政公署,廉政公署成立後更即時接手調查葛柏案,全力緝捕這名曾紅極一時的總警司歸案。

    可以說,廉政公署誕生在香港最黑暗的時期。彼時在英國殖民統治下,警黑勾結,警察普遍貪汙。廉政公署要收拾的,正是這樣一個大而亂的爛攤子,而葛柏案只是開始。

    由王晶、關智耀執導,甄子丹領銜主演,劉德華特別出演,目前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追龍》,講述的就是以這段黑暗歷史為背景的時代故事。

    影片主角阿豪(甄子丹飾),青年時期偷渡到香港,抱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信念一搏人生。阿豪帶著幾個兄弟,從九龍城寨底層開始一路刀刃舔血,成為當時香港毒販“四大家族”之一,江湖人稱跛豪。其集團當時更與香港警隊勾結,貪腐墮落,更牽涉殺人等重案。

    雷洛(劉德華飾)則從一名普通探長一步步爬上華人總探長高位,統領全香港三萬警察,手握香港治安潛規則。為壟斷香港黃賭毒三大經濟產業,與跛豪結拜為兄弟。兩人一黑一白兩手遮天,權勢滔天,家財億萬,獨霸香港。

    廉政公署成立前,香港的警黑勾結,貪汙腐敗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甚至連消防隊救火也要給黑錢,否則消防隊員到場後會按兵不動,看著大火吞噬一切。

    一位後來在廉政公署反貪風暴中被治罪的名叫韓德的香港警司有一段著名的供詞:“(當時)貪汙在香港警察隊伍中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覺,白天起床、刷牙一樣自然。”電影已經上映,相信等你去影院看完影片,就會懂得《追龍》預告中的那句“全香港的警察都是我養的,只要我說一聲,把警察總部燒了都可以!”絕對不是誇大其詞,也一定會更加明白當年廉政公署成立之初,需要面對的是一個多大的爛攤子!

  • 4 # Hi走咯

    在香港警察電影和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一個機構“廉政公署”。那麼廉政公署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算是警察嗎?廉政公署到底的權利如何?廉政公署成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廉政公署成立之後帶來了那些好處呢?下面就給大家想想介紹一下香港的廉政公署。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香港的經濟發展,人口快速增加,港英政府也在積極的改善香港人民的公共服務。但是,香港的資源相對於人口遠遠不足。所以,大家為了獲取到相對不多的公共服務,不得不進行賄賂。比如,救火先賄賂消防隊,治病先賄賂醫院,做生意賄賂警察等等。

    當然了,很多電影也描述了當時香港的腐敗情況,其中以警隊的貪汙賄賂最為嚴重。其中《金錢帝國》《五億探長雷洛》《追龍》《四大探長》就描述了當時警隊的腐敗,黑社會的泛濫。香港市民痛苦不堪。雖然香港警務處予1952年成立了反貪部門,專門處理香港市民對香港警察的投訴。但是由於都是警務內部人員,所以,處理力度大家可想而知。實際效力實在有限。甚至很多反貪的人員,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同流合汙。而且由於當時的總督戴麟趾對貪汙態度的曖昧。所以,香港警隊的貪汙並不能有好的遏制,反而是愈演愈烈。

    葛柏案

    其後香港總督麥理浩上任,成立廉政公署,進行肅貪。當時的警隊總警司葛柏被發現擁有財富高達430多萬港元,相當於他在警隊任職21年來所得收入的六倍。而葛柏此時也嗅到了風向不對,於是提出退休,想出國潛逃。但是當時的警務處長薛畿輔先發制人,在1973年5月勒令葛柏停職接受進一步內部調查。6月8日,正在停職接受調查的葛柏運用自己的權力,從啟德機場乘坐飛機經新加坡潛逃往英國,一時間引起香港社會的譁然,積聚已久的民怨爆發,並且發起“反貪汙、捉葛柏”的大遊行,要求港英政府緝捕葛柏歸案。

    港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成立

    可是由於英國沒有香港《防止賄賂條例》內有關收入與官職不相稱的罪名,以致港英政府無法引渡葛柏返港受審,激起公眾反響。1973年8月26日,大批學生和市民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反貪汙,捉葛柏”集會,但是警察事後卻票控部分參與集會的人士,繼而引發不少香港市民在9月16日再舉行“貪汙有罪,集會無罪”的示威,聲援被檢控的集會人士,種種事件反映出公眾對港英政府打擊貪汙不力的不滿。

    麥理浩瞭解到警隊反貪汙部的不足,所以早在葛柏潛逃英國後不久,設立廉政公署,直接向香港總督負責,獨立於政府架構,專門調查貪汙。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於1974年2月成立後亦即時接手調查葛柏案,全力緝捕這名曾經轟動一時的總警司歸案。在英國警察協助下,葛柏於同年4月29日在當地被拘捕,於1975年1月7日由人員押解引渡返回香港接受審判。有關行動贏得輿論普遍稱譽,葛柏最終被法庭裁定一項串謀賄賂和一項受賄罪罪名成立,判監4年及充公其中25,000港元賄款。由於之前的香港的反貪行動全都以失敗告終,所以民眾沒有抱有太大希望,但是由於其獨立於公務員機構,並且向總督直接負責,經過幾次行動,很快就建立了極高的聲譽和威信。

    警廉衝突

    廉政公署成立之後,雷厲風行, 大量警務人員說道調查。廉政公署的行動對警隊構成極大壓力,不少警察干脆退休潛逃到別的國家和地區,以逃避調查。甚至很多人因此畏罪自殺。由於警隊大部分人都不乾淨,這引起了警隊對廉署的不滿。終於導致在1977年10月28日,數千名警務人員及家屬到香港警察總部操場集會,宣洩對廉政公署的不滿,以及要求警務處處長施禮榮主持公道,向香港總督加以反映。集會過後,數十名警務人員走到廉政公署位於金鐘夏愨道和記大廈的執行處總部大肆搗亂,又毆傷了約5名廉政公署人員。事件被形容為警廉衝突,警廉衝突發生後,廉署內部主張繼續原有的調查工作,外間也有意見認為,如果香港總督本人是殖民地出身的官僚,大有可能拒不退讓,甚至召喚駐港英軍維持局勢。

    為了顧全大局,麥理浩經慎重考慮後決定讓步,他在1977年11月5日發出一項區域性特赦令,宣佈除了已經被審問、被通緝和身在海外的人士,任何人士在1977年1月1日前干犯的貪汙罪行,一律不予追究。在11月7日,他向立法局強調有關特赦令只此一次,下不為例,表明不會再作任何讓步,同時,立法局又修改《警隊條例》,授予警務處處長權力,可以即時開除任何不服從警隊命令的警務人員。區域性特赦令的頒佈是一項富爭議性的決定。一方面,絕大部分警務人員不再被追究,從而立即有效地平息警隊內的不滿情緒,而他此決定亦普遍獲得輿論的讚揚;但是另一方面,廉政公署計程車氣在短期內大受打擊。

    。同年12月,麥理浩設立獨立運作的廉政公署事宜投訴委員會,受理公眾有關廉政公署在行政方面的投訴,對廉政公署作出監察。此外,廉政公署還繼續追緝在逃人士和凍吉他們涉及貪汙的資產,使他們不能夠返回香港和動用被凍結的資產。在眾多在逃人士當中,較知名的包括涉及賄款數以億計的呂樂、韓森、藍剛和顏雄探長等,以及香港藝人曾志偉的父親──前總警長曾啟榮等。

    獲外仿效

    廉政公署成立後,對香港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廉政公署多年來致力打擊貪汙,在警廉衝突後繼續扮演肅貪倡廉的角色,先後偵破了黎民祐貪汙案、油麻地果欄案、香港電話職員貪汙案、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員工盜竊硬幣和行賄等的大型案件,使香港成為國際透明組織認定最廉潔的國家和地區之一,亦有仿效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反貪汙部門,例如:韓國國家清廉委員會、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廉政公署及模里西斯廉政公署等。

    香港迴歸後,廉政專員成為了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必須由香港行政長官提名,報請國務院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57條訂明廉政公署獨立運作,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

  • 5 # 趕路De蝸牛

    因為廉署的權利只向香港最高長官負責。也就是當年的港督,現在的特首。

    這就等於,廉署是香港地區最高長官的直接屬下。其他人無權干涉廉政公署的事務。且無權拒絕廉署公務要求。其實,廉署的地位,就類似於當年朱元璋的錦衣衛。

  • 6 # 歷史百家爭鳴

    拋開電視劇,我們來看看香港廉政公署的歷史和職能。

    香港廉政公署宣告成立

    1974年2月15日,根據《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香港廉政公署宣告成立。廉政公署的英文寫作IndependentCom-missionAgainstCorruption,意為“反貪汙獨立調查機構”,簡稱ICAC。廉署建立後,葛柏案件的相關檔案都由警務處反貪部門轉到了廉署,得到了徹查,終於在1975年將葛柏帶回香港歸案。透過徹查“葛柏案”,廉政公署打了第一個大老虎——葛柏。對此,當年主審“葛柏案”的香港法律界著名人物楊鐵梁說:一個高階官員,又是外籍官員,做錯事,我們已依照法律去做,做到最好,對香港是好的。我們第一次打倒一隻‘大老虎’,這是個好的開始,它告訴我們——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是犯了貪汙罪,我們都會捉。在香港反貪史上,“葛柏案”開創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先例,也為後來廉政公署卓越而有效的反貪工作打開了良好局面。由於廉政公署對“葛柏案”的徹查,為這個反貪機構樹立了聲譽。其後幾十年間,廉政公署一掃香港貪腐風氣,成為廉潔的守護神。

    香港廉政公署具有相對獨立性

    從運作制度看,廉政公署擁有制約下的權力,具有相對獨立性。根據《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等法律規定:“廉政專員直接向港督負責,除港督外,廉政專員不得受其他任何人士的指揮和管轄。”廉政公署擁有獨立的調查權,包括搜查、扣押、拘捕等,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而抗拒或妨礙調查者則屬違法。同時,廉政公署的人事和財政獨立,不受其他部門制約,廉署工作人員不屬於公務員編制,從而保證了廉政公署的獨立性和打擊貪汙的力度。

    正因為歷史教訓和廉政公署的的獨立性,才使得廉政公署有著比較強的話語權和辦案權,所以香港的公務員看到廉政公署即使沒有犯案 也會心裡一抖,廉政公署就是監督他們而存在

  • 7 # 1默

    而且那個時期特殊的大環境背景下,從上到下都串通一氣,已經到失控的邊緣。需要成立一個部門來改正這些風氣。因為涉案人員地位太高,成立的這個部門必須要有絕對的權力,獨立於個個部門之外。

    所以廉政公署的人員都是從學校挑選,這也就保證人員沒被腐蝕,在加上獨立向特首彙報。保證了權力性。

    同類電影可以參考(跛豪)(五億探長)很多類似電影都是描寫那個時代。

  • 8 # 中了情花毒的男人

    對於廉政公署的解釋我就不說了,我說下我的個人看法。這個機構和紀委一樣,算是一個部門吧,它隸屬最高長官,其實就是最高領導的一個政治工具。最高領導需要對管轄內有一個非常清楚的瞭解,如果只是坐在辦公室指東喝西,那就幹不了幾天了。然而管理和了解管轄範圍內尤其是公務部門各種紛亂錯綜的關係,必須要有一個高於一般管理部門的團隊,要有絕對的權力和執行力,這對於最佳化政府部門的也有著不小的作用。

  • 9 # 慶字輩兒

    廉政公署,簡稱ICAC,是香港一個專門打擊貪汙的獨立執法機構,在很多電影中都曾出現過,比如《跛豪》、《反貪風暴》等等。

    但是很多人對這個結構還是不太熟悉,下面我以自己的理解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部門。

    成立廉政公署的原因

    在1974年2月之前是沒有廉政公署的,在香港警隊裡設立了一個反貪汙小組,但是當時的香港警隊,或者整個香港的貪汙十分嚴重,醫護人員向病人索取"茶錢",否則連開水和便盆都得不到;消防隊員救火要收"開喉費",否則寧願看著大火燃燒。"黑錢"、"派鬼"等等名目層出不窮,貪汙就像是吃飯睡覺的在自然行為一樣。

    反貪汙小組成員或是受威脅,或是受引誘,很多都加入行賄和受賄的行列。

    當時的香港青年對當局的腐敗十分不滿,經常舉行各種抗議活動,英國殖民的合法性遭到了香港人民的質疑,當局不得不用反腐的方式來轉移民眾的不滿,正好,這個時候“葛柏案”爆發了。

    葛柏,男,香港英籍警察,技術職務為總警司(一級警監),行政職務為九龍區副總指揮官,九龍區三號人物,曾獲得殖民地警察服務獎及英女皇警察服務勳章,十分受重視。

    1971年,因假名“卓柏”的一筆1.2萬加元的存款被加拿大有關方面調查, 並通報香港。香港警務處長交給警署下屬的反貪汙室負責,結果沒多久就被葛柏知道了。

    葛柏為了跑路,以太太健康欠佳及自己體力衰退為由申請退休,最後警務處同意他從1973年7月開始退休。

    調查發現葛柏受賄金額達430萬港幣,禁止他離境,但是他拿著自己的警官證,輕而易舉的就離開了香港。

    因此次事件,加上反貪汙部門的長期不作為,時任香港高階副按察司的百里渠爵士建議成立一個獨立的反貪機構,實施更為嚴厲的反貪汙法。

    廉政公署由此而生。

    廉政公署的職權範圍和權利

    依據1974年《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廉政專員直接向港督負責,除港督外,廉政專員不受其他任何人士的指揮和管轄。"

    這條條例規定了廉政公署除了港督以外可以調查及任何人,所以說能在《寒戰》中看到廉政公署的職員將警務處行政副處長帶走調查。

    廉政公署內設執行處、防止貪汙處及社群關係處。

    執行處是廉政公署中最大的機構,專職負責反貪案件的舉報、調查等任務,人員編制約900人,執行處的首長由副廉政專員兼任。防止貪汙處主要職責是設計貪汙預防方案,及時發現和堵塞貪汙漏洞,編制約60人。社群關係處主要進行反貪宣傳,編制為200多人。

    當然,為了防止廉政公署重蹈覆轍,設立了四個獨立於廉政公署之外的監督機構:貪汙問題諮詢委員會、審查貪汙舉報諮詢委員會、防止貪汙諮詢委員會、社群關係市民諮詢委員會。

    貪汙問題諮詢委員會,負責對整個廉政公署的監察,剩下三個分別應對三個處。

  • 10 # 當狗容易做人難

    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香港警隊貪汙受賄是公開的秘密,以呂樂、藍剛、韓森、顏雄這“四大探長”為首的警察貪汙帝國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更是一手建立貪汙機制,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

    1973年香港總警司、英華人葛柏在加拿大的鉅額存款引起加拿大有關部門注意,因而透過英聯邦內部途徑,將此事通報給香港。警務處長得知此訊息後,立即將案件交給警署下屬的反貪汙室。可惜警署下屬的反貪汙室也是受賄的重災區,葛柏竟然提前得到訊息,從容離開香港。飽受警隊壓迫欺辱的香港市民被激怒了,來自各階層的市民紛紛上街抗議,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反貪汙捉葛柏”大遊行。

    當時的港督麥理浩爵士委任高階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成立調查委員會對此案進行徹查,百里渠隨後發表的著名的“百里渠報告”指出:“除非設在香港警隊內部的反貪汙部能從警方脫離,否則大眾永遠不會相信政府確實有心撲滅貪汙。”港督麥理浩接受建議,於1974年2月成立了獨立於警務處及其他政府部門的廉政公署。

    廉政公署成立後先打“大老虎”,全力緝捕紅極一時的總警司葛柏歸案,追捕呂樂等“四大探長”。到1976年,成立不足兩年的廉政公署在香港警隊內部,便挖出了近二十個貪汙集團,數名警司級的高階警察被捕,數百名各級警員被捕或者被通緝,整個香港警隊為之一清。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以前,香港曾是個貪腐盛行的社會。由港督麥裡浩創辦廉署成立後短短數年,香港便躋身全球最清廉地區之列。

    廉政公署能有這麼大的效用,是因為廉政公署獨立於政府之外,切斷了行政掣肘,使反貪肅貪“一查到底”成為可能。廉政公署不隸屬於任何一個政府部門,只對香港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廉政公署人員人事獨立,採用聘用制,不受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管轄;廉政公署財政獨立,有自己單獨的預算,不受其他政府部門節制;廉政公署有獨立辦案權,可以進行搜查、扣押、拘捕、審訊等,必要時亦可使用武力,而抗拒或妨礙調查者則屬違法。

  • 11 # 夢想與她914

    廉政公署能有這麼大的功效,是因為廉政公署自力於當局以外,切斷了行政掣肘,使反貪肅貪“一查到底”成為或許。廉政公署不隸屬於任何一個當局部門,只對香港最高行政主座擔任;廉政公署職員人事自力,接納聘用制,不受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統領;廉政公署財務自力,有本人獨自的預算,不受其他當局部門控制;廉政公署有自力辦案權,能夠實行搜尋、拘留收禁、逮捕、審問等,須要時亦可使用武力,而順從或阻礙查詢拜訪者則屬守法

  • 12 # 鐵頭娃阿剛

    港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縮寫ICAC),原稱“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1974年2月17日組建,現更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由專員、副專員及其他委任人員組成 。廉政公署是一個與所有的政府機關相脫離的獨立的反貪機構,廉政公署的職員並不隸屬政府公務員架構,其首長廉政專員直接向政府最高首長負責,也僅僅向他負責,並依據《香港基本法》第57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工作。為有效揭發、調查和打擊貪汙,廉署獲以下三條法例賦予特別權力,分別是《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及《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 。其調查物件初期限為公務員,繼而擴充套件至公共事業機構,進而包括所有私人機構 。

    廉政公署成立以來,一直以執法、預防及教育等三管齊下的方法打擊貪汙,致力維護香港公平正義、安定繁榮,並獲得香港政府及廣大市民的廣泛支援,也致令香港成為全球最廉潔的地方之一

    其實直白一點就像老蔣的軍統,只對老將負責。所以軍統的一個站長可以讓一個國軍的將軍都感到害怕!

  • 13 # 綜藝y先生

    廉政公署,簡稱廉署,英文縮寫ICAC;(英語全稱: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在1974年2月正式成立,以執法、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的方式打擊貪汙。廉政公署成立的導火索是曾在香港「六七暴動」中表現卓著的總警司葛柏(Peter Fitzroy Godber)被警察檢舉貪汙,並要求交代鉅額財產來源,但葛柏輕易繞過由他一手設計的啟德機場邊防,經新加坡逃回英國,在香港引爆了一輪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口號是「反貪汙,捉葛柏」,一時間民怨沸騰,官民緊張。面對香港當時貪腐盛行的社會,迫於無奈港督麥裡浩創辦了廉政公署,作為香港反貪利器的利刃,它獨立於香港政府的架構,廉政專員則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除了最高行政長官本人,任何人不得干預廉署調查。所以,“獨立”是這一機構的精粹,也是其能屢次打掉老虎的根本原因。在香港影視劇裡,監獄有打藤、做尿架、司法奶茶(飲發水)等幾種私刑,其中,司法奶茶是犯人們最懼怕的!司法奶茶取“絲髮”諧音,是將頭髮拌在奶茶裡,逼人喝下,細碎的頭髮茬在胃中無法消化,還會扎進腸胃,不好排出,極為痛苦。相關電影《追龍》(2017)、《煎炸三寶》(2004)、《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1997)、《監獄風雲》(1987)都有展現。而香港官員、警察、商人聞之色變一杯咖啡卻是來自廉政公署。因為凡是被請進廉署問話的人,工作人員都會出於禮貌地問一聲:“想喝點什麼?茶還是咖啡?”因為廉政公署超強的反腐力度,只要被請進問訊室喝咖啡的人,幾乎難逃罪名。2005年海關高階督察黃肇銘、2006年總警司馮建民,都在被廉署請去喝咖啡後自殺身亡。廉署咖啡的滋味由此可見一斑。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香港的經濟發展,人口快速增加,港英政府也在積極的改善香港人民的公共服務。但是,香港的資源相對於人口遠遠不足。所以,大家為了獲取到相對不多的公共服務,不得不進行賄賂。比如,救火先賄賂消防隊,治病先賄賂醫院,做生意賄賂警察等等。當然了,很多電影也描述了當時香港的腐敗情況,其中以警隊的貪汙賄賂最為嚴重。其中《金錢帝國》《五億探長雷洛》《追龍》《四大探長》就描述了當時警隊的腐敗,黑社會的泛濫。香港市民痛苦不堪。雖然香港警務處予1952年成立了反貪部門,專門處理香港市民對香港警察的投訴。但是由於都是警務內部人員,所以,處理力度大家可想而知。實際效力實在有限。甚至很多反貪的人員,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同流合汙。而且由於當時的總督戴麟趾對貪汙態度的曖昧。所以,香港警隊的貪汙並不能有好的遏制,反而是愈演愈烈。

    今年的國慶檔沒有了往日的硝煙氣息,喜劇電影一家獨大,不過同樣擅長搞笑的導演王晶卻拍了一部較之前“非常不王晶”的作品,重拾香港黑幫梟雄電影中兩大經典人物,串聯成一份港味十足的精彩大戲。不得不說,認真起來的王晶,讓對“爛片王”幾度失望的觀眾眼前一亮,豆瓣評分上7,好評諸多,曾指導過《賭神》等香港經典電影的王晶好像回來了。《追龍》講述了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大梟雄——毒品霸主跛豪、五億探長雷洛的“發家史” ,大佬們不再非黑即白,而是將人性的灰色地帶展現在觀眾眼前,用格局宏大的敘事風格講述“兩條龍”的創傷與叛逆,正義與邪惡。除了勾勒出大時代的沉浮,《追龍》讓影迷們high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懷舊。電影《追龍》暗含眾多線索,背後隱藏了很多軼聞與事蹟,筆者遂將《追龍》中人物的原型、相關歷史背景和暗含著的彩蛋作出梳理為您解惑答疑,不管您看沒看過都可以觀摩一二,發掘電影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和主人公的前世今生。順著《追龍》發散開來,是1990年代香港黑幫電影的一波大浪潮,梟雄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如同今天的“復仇者聯盟”,其中的“美隊”“鋼鐵俠”“綠巨人”都各有自己的傳奇。上一張人物關係示意圖,大家可以來按圖索驥,看看電影內外有多少精彩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色弱算是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