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囿山綠城
-
2 # 菸斗的傳說
封神大戰時,西方二教主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親赴東方戰場,收伏包括孔宣這樣準聖級別的“三千紅塵客”;封神大戰後,更有闡教的燃燈道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轉投西方教。一夜之間西方教實力大增。
相比於闡教、截教,或者人教的一教一聖人,西方教一教之內竟有二聖人,實力本來夠強悍的,再加上封神大戰後拉攏的眾多弟子仙人,闡教不擔憂懼怕嗎?
眾所周知,因為截教的發展迅速,形成“萬仙來朝”鼎盛之勢,元始天尊在師父鴻鈞老祖的默許之下,聯手師兄老子和西方二教主,對截教進行了殺戮。而如今,截教已構不成威脅了,反倒是西方教強勢崛起,元始天尊怎麼會不擔憂呢?
不過這次元始天尊不再是採取殺戮手段,而是進行滲透策略。在西方二教主收伏了“三千紅塵客”後,他讓副教主燃燈道人率領十二金仙中的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轉投西方教,目的就在於進行滲透。
後來老子也親自出馬,帶著多寶道人入關,化胡為佛,西方教演變成佛教,燃燈道人也順理成章成為佛教第一任教主燃燈古佛,滲透成功。
-
3 # 墨雪問心
封神大戰後,闡教雖然元氣大傷,而西方教趁機實力大漲,但闡教並不懼怕西方教。
西方教總體實力雖然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也可以順實力穩壓闡教一籌,但闡教乃是基礎雄厚的大教,雖然在封神後元氣大傷,但並沒有傷其根本。闡教之所以不懼怕西方教,我認為有下列原因:
一、實力對比,闡教並不比西方教弱1、高層(聖人)
闡教:太上老君、原始天尊
西方教:接引道人、準提道人
2、中層(準聖)
闡教:南極仙翁、雲中子
西方教:燃燈道人、多寶道人、孔宣
3、低層(金仙)
闡教: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八人,其中三代弟子楊戩也能算上。
西方教:烏雲仙、觀音、文殊、菩賢、俱留孫、毘盧仙、金箍仙、定光仙、一氣仙、金光仙、虯首仙、靈牙仙。
由此可見,雖然闡教中低層實力稍差,但高層力量還稍強於西方教,兩相抵消,彼此實力旗鼓相當。
二、西方教中很多原本就是闡教中人西方教厚著臉皮,用一句“道友和我有緣”騙走了很多闡教之人,最厲害的燃燈道人原先是闡教公認的元始天尊之下第一人。所以這些人面對闡教,其實還是心虛,所以西方教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乾,闡教怕它作甚?
三、闡教背後靠山是鴻鈞,三界之內誰敢動儘管西方教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的靠山是鯤鵬老祖(二者師傅),但鴻鈞老祖的威名三界盡知,所以後臺硬朗的闡教誰也不懼!
綜上所述,所以說,封神大戰後,雖然西方教變強,但闡教依然不懼。
本文參考文獻:《封神演義》
-
4 # 螞蟻侃名著
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一個印象,那就是封神大戰,其實就是東土闡教、人教和截教之間的你死我活,而當初設立封神榜的目的,就是為了助周伐紂,然後給在戰場上死去的功臣一個名分而已,而是演化到後來,就是幾個大教之間的爭鬥。
以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為首,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建立天庭,然後將三界真正的管理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在封神大戰中,一直對截教打壓,可是最後雖然通天教主被關禁閉,但是西方教的接引和準提實力不可小覷,而且後來勢力更是如日中天,這個時候,元始天尊和老君為何不像打壓截教一樣,打壓西方教呢?
後來的西方教有多麼鼎盛,咱們先來捋一捋,在元始天尊的門下,原本是有十二金仙,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懼留孫、道行天尊和清虛道德真君。
而其中的懼留孫最後成為懼留孫佛,文殊廣法天尊變成文殊菩薩、普賢真人變成普賢菩薩、慈航道人變成觀音菩薩,就連通天教主門下的虯首仙、金光仙和靈牙仙等也都歸入西方教,甚至通天教主最得意的大弟子多寶道人也是如此。
在原著中,多寶道人於。於封神一戰後,逗留人間,點化世人,點化多寶道人為多寶如來。所以就連多寶道人也成為後來西方教的後身,也就是靈山的佛祖,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作為道家之祖的太上老君,難道就看著佛家壓過道家?
沒想到太上老君當初過函谷關的時候,是他點化胡人成佛,這才有的靈山佛家?其實老君說的是對的,因為多寶道人在封神大戰時,不知好歹對老君出手過,後來被老君用風火蒲團捲走,因為老君是人道聖人,掌管人道,所以後來點化多寶為如來。
這樣說來,其實靈山佛家就是道家的一個分支機構,而觀音、普賢、文殊和拘留孫等人只是入駐靈山的臥底而已,不單單如此,在靈山腳下,還有一座道觀,裡面有一位道人叫做金頂大仙“身披錦衣,寶閣瑤池常赴宴;手搖玉塵,丹臺紫府每揮塵,煉就長生居勝境,修成永壽脫塵埃”
沒想到在靈山腳下,會有道觀而且還有一位實力不俗的道人,其實這是老君派到這裡的守門人而已,大家還記得觀音當初去尋找取經人,唐僧師徒到達靈山時,都必須向這位金頂大仙報備,所以這就是眼見佛家如日中天,而老君絲毫不著急的原因,因為這就像是道家的分支機構而已,就是自己的乾兒子一般,大家覺得呢?
-
5 # 鄭非夢妙文
封神大戰之後西方教網路了三千截教弟子,闡教五大金仙燃燈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懼留孫與普賢真人也都投奔到西方教麾下。猛的一看好像封神大戰中西方教才是最大的贏家,闡教截教自相殘殺後反而給西方教做了嫁衣。闡教與截教打了半天,截教直接崩潰,闡教也人才流失嚴重,反倒是西方教賺的盆滿缽滿的。
但是實際情況真的這樣嗎?其實非也!我們注意看封神大戰後還有西方教和西方教主嗎?沒了!封神大戰後西方教已經不復存在了,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也已不再是教主,西方教被改組成了佛教,掌握佛教大權的正是多寶道人。
多寶道人原本是截教教主通天教主的徒弟,在大破誅仙陣時,多寶道人被人道教教主兼闡教大掌教老子生擒活拿,但是老子並沒有將多寶道人殺掉,而是對他進行了點化。到了春秋之時,太上老君帶多寶道人,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多寶道人化為釋迦牟尼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
多寶道人到了西方掌控了西方教的控制權遂對西方教進行改組改為佛教,當初的兩位教主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下野歸隱,從此多寶道人便成了如來佛祖,這就是為什麼如來佛也叫多寶如來的原因。
孔宣對多寶道人掌控佛教心懷不滿,趁如來佛不備將其吞入肚中。如來從孔雀肚子裡破腹而出本欲殺之,眾佛求情又考慮到他是前教主準提道人的人,於是封了孔雀大明王菩薩。
如來佛既然是被闡教大掌教老子點化成佛,那他肯定會聽從老子的指示,又加上從闡教轉投而來的燃燈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懼留孫與普賢真人,那整個佛教本質上還是被闡教掌控。
到了西遊世界,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哥仨重歸於好,成為道教三清。此時如來佛治下的西天極樂世界也是道教的一部分。當然了闡教本就是與道教同門同根,西遊世界中統一為道教了。萬變不離其宗,道教還是由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掌控著。這時候老子成為了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成了靈寶天尊,元始天尊依然巋然不動。
如來佛則成了三清領導下的五方五老中的一個成員。經過這麼一分析,封神大戰後闡教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把西方教的版圖也控制了,闡教的大掌教老子、教主元始天尊老謀深算,讓眾神見識了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
-
6 # 學行知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封神》中的西方教,正是佛教的前身,而題主所說的封神大戰後西方教變強,這個我是不認同的。
封神大戰中,西方準提、接引兩道人頻繁來到東方,以“與我西方有緣”為名,前前後後帶走眾多東方的“仙才”,強如孔宣這樣的準聖高手,都被準提收走,此外還有烏雲仙、長耳定光仙以及萬仙陣中的三千紅塵客,也都一併被帶走入了西方教。
西方教從兩光桿,一下變得門徒數千,似乎真的是壯大不少,而且吸收的還都是截教中人,闡教確實有擔心的理由。
不過元始天尊也有安排,他讓座下的眾位弟子也入沙門,慈航、文殊、普賢化為佛門三大士,懼留孫化為懼留孫古佛,燃燈道人化為燃燈古佛。
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燃燈古佛,他可了不得,被尊為佛教的過去佛,是佛教最早的主教者,如來就是接他的班,而在《封神演義》的設定中,燃燈古佛是闡教燃燈道人所化。
玉虛十二仙有四位在西方教身居高位,更有燃燈這個原本闡教副教主入主西方教把持教務,那人家闡教還有什麼可懼的?
說起來,《封神》中的西方教才是把“拿來主義”發揮到極致的人才教派,直接用闡、截兩教的人把自己塞滿,這樣人丁是興旺了,但也成功把自己架空了。
西方教除了兩位聖人外的這些主要人物,出身闡教的那些,不管在外面有多風光,見了以前的師兄弟肯定不能裝作不認識,見了元始天尊更是需要畢恭畢敬的喊師父。而那些出身截教的呢,原本“萬仙來朝”的時候都鬥不過闡教,現如今高手盡去,剩下三千左右餘勇,更不能把闡教怎麼樣了。
鴻鈞老祖教出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通天教主三師兄弟,而後三人創派立教,不管他們的教派多興盛,鴻鈞也不可能會有害怕的情緒出現,相反心中只會有欣慰。
元始天尊也一樣,他的弟子終於成才了,在西方教中成為“祖宗”一般的人物,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怕的。
-
7 # 週記日記2019
首先說結論:對於闡教的二位聖人而言,西方教的強大是沒有根基的,所以不足為懼,他們能對付的辦法很多,所以順天應人的聖人們沒有太多的情緒,順勢而為就好,時間還多,可以做的事情還多,他們不生氣不畏懼。
在《封神演義》萬仙陣一戰後,截教就只剩下二百多個教眾稀稀拉拉的,通天教主還被鴻鈞道人帶回紫霄宮了,喧囂一時的萬仙來朝的截教分崩離析,但截教的衰敗換來的其實是西方教的興盛,作為外來勢力的西方教在二位教主苦心孤詣的奮鬥努力下,在截教收取了三千紅塵客,還將通天教主的隨侍七仙中的三個直接帶回西方教,更是在闡截兩教教眾面前做了一次成功的路演,為日後收取更多門人打了一次最成功的廣告,在這種形勢之下,感覺闡教二位教主似乎是引狼入室了,但反觀老子和元始的反應似乎並不太擔心,那面對這種實力上的此消彼長,為什麼闡教無動於衷呢?是真的不掛懷於心嗎?
其實也不是,在萬仙陣的戰鬥中,看起來西方教獲利甚多,但他們卻喪失了立教根本的氣運
白蓮童子急至收時,他已自四散飛去。一翅飛往西方,把十二品蓮臺食了三品。後來西方教主破了萬仙陣回來,方能收住,已是少了三品蓮臺,追悔無及。正是:
九品蓮臺登彼岸,千年之後有沙門。
看看,就因為一時之失,就喪失了千年的發展時間,而且這種立教法寶的損傷並不是後期可以補救的,這十二品蓮臺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防身的法寶,它本身還是凝聚氣運的寶物,
“二六蓮臺生瑞彩,波羅花放滿園香。”
十二蓮臺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看看,某種意義上這十二品蓮臺已經成為西方教的門面和象徵了,如今殘缺了三品,不僅僅是不好看了,還象徵著教派的氣運有了殘缺,本來封神後就可以大興的西方教,只能等到千年之後才能在東南大放異彩了。
千年的時間,到時候十二仙實力基本恢復了不說,這千年時光對於闡教的二位聖人來說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所以咱們看到,闡教派出了燃燈成為了萬佛源流,燃燈上古佛,派出了懼留孫成為了過去七佛之一,派出了三大士,改進了西方教的教義,成為了東方傳教的先鋒官,還有多寶道人的多寶如來,更不用說傳說中的老子化胡為佛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次演變,事實上這後續的一千年中闡教做了很多的小動作,使得西方教內部發生了徹底的變革,原來的教主接引道人不再管理庶務,只做接引佛祖了,而準提道人更是成為了準提佛母菩薩,成為了一個高高在上的象徵,改進後的西方教成了佛教,主要的當家人也從接引準提變成了釋迦牟尼,所以對於闡教的二位聖人而言,西方教的強大是沒有根基的,所以不足為懼,他們能對付的辦法很多,何況,不論是西方教還是闡教、截教,所謂“大道三千”最終的終點目的地都是一樣的,所以順天應人的聖人們沒有太多的情緒,順勢而為就好,時間還多,可以做的事情還多,他們不生氣不畏懼。
-
8 # 雲中之筆
雲中答題,相互學習。
望著東方鴻鈞老祖的玄門,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蹁躚著青鸞仙鶴盛開著奇花異草,宮中仙人如織往來穿梭,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再看自家的西方縱然也是風景旖旎無邊秀麗,卻人煙稀少空曠寥落。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看著接引道人惆悵百結嘆息不止,準提道人上前安慰的說:師兄且莫暗自神傷,你靜下心來只管修那丈六金身,待我再去東方打探打探。
接引道人抬頭茫然的說:都去了辣麼多次了,皆是一無所獲顆粒無收,還有用嗎?
準提道人淡淡一笑:師兄千萬不要心灰意冷,任何時候都不能洩氣。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只要你我二人堅持不懈努力奮鬥,我堅信咱們西方教會有興盛的一天。近日聽聞鴻鈞老祖設下封神榜,要在同門之間進行公開選拔,那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素來不和,如此必定會發生一場爭鬥,我認為這對咱們是個難得的機會,何不來個摟草打兔子。
接引道人:那又辛苦你了!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準提道人揮了揮衣袖喊道:師兄,回去吧!”望著準提漸漸遠去的背影,接引雙手合十輕輕的說了句:師弟,珍重!
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的巧。為了西方教準提操碎了心跑斷了腿,數次東遊皆沒發現良機。此次,正好遇到截教通天教主與兩位師兄反目成仇,在界牌關擺下了誅仙陣,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使出了吃奶進也不能傷其分毫。陣中四口先天寶劍需四位同等法力的人方可鎮壓,而放眼當今天下只要鴻鈞不出手,除了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外,便只有我和師兄接引了。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準提道人自告奮勇朝著蘆蓬走去,花開見人人人見我,開門見山同太上老君道明來意。之後又請來師兄接引道人,四聖合力破了誅仙陣。常言道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用了人家自然得想著如何報答,元始天尊也親口說:“等事情完了一定好好感謝。”
元始稱謝西方教主曰:“為我等門人犯戎,動勞道兄扶持,得完此劫數,尚容稱謝!”
——《封神演義》·七十八回
誅仙陣之前,準提道人還是小打小鬧,比如收服骷髏山馬原、蓬萊島法戒以及金雞嶺孔宣,而誅仙陣後便是正大光明理直氣壯了。萬仙陣當著東方三個最高領導的面降伏了烏雲仙,接引祭起乾坤袋渡走了三千有緣人。門可羅雀的西方教濟濟一堂頓時變的熱鬧沸騰了,然而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佛曰: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因白蓮童子收龜靈聖母的時候,不慎放出了蚊道人,將十二品蓮臺吃掉了三品,直接導致西方教的興盛晚了千年。
千年之後,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接手了西方教,並改名為佛教。除了封神時納入麾下的幾千有緣人,闡教的燃燈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以及懼留孫也都紛紛改行加入了佛教陣營,而這或許也就是當初元始天尊承諾的感謝吧。
畢竟人家當初幫了那麼大的忙,這份禮既然要還就不能輕了,要拿得出手還要彰顯出玄門實力。而燃燈與三大士以及懼留孫,代表著闡教的最高水準。
封神大戰之後,截教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玉虛宮元始天尊的闡教取代通天昔日的光芒,成了玄門最有勢力的一方霸主。西方教是小投資大回報,可稱得上是一夜暴富,人員空前鼎盛為千年後佛教的笑傲江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一定程度上受益程度猶勝元始天尊。
雖然西方教帶走的大多是截教一些披毛戴角、溼身卵化之輩,然西方有脫胎換骨的三乘妙法,千年後都成為了佛教的中流砥柱。
元始天尊固然一家獨大當上了太上無極混元教主,不過十二金仙都去天庭任職,近二分之一又去了西方,座下只剩南極仙翁與白鶴童子。作為聖人的元始天尊不可能不知道後來西方教的興盛,那麼,既然知道他不擔心害怕嗎?日後以什麼力量與之抗衡呢?從防禦和角度講,周邊出現了一股日益強大的力量,不論與其關係處的如何,抑或對方奉行什麼政策,這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可元始天尊在明知對方強大的情況下,還將座下幾大王牌作為酬謝送去,他又是如何考慮的呢?其實,敢送就不害怕,怕就不送了。所謂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無可奈何,二則是胸有成竹,而元始天尊應該屬於後者。
為什麼呢?
首先,封神大戰看似一場同門廝殺,但最後封神在三界各個角落任職的都是東方玄門的弟子,也就是鴻鈞一氣化三清的闡教、截教與人道。可以說一戰定乾坤奠定了在天庭至關重要的地位,這樣的勢力令西方教無法企及,而這也是鴻鈞老祖下狠血本讓同門爭鬥的主要意圖。對於西方教的未來局面,想必鴻鈞早已看的一清二楚,所以借封神榜的機會,提前佈局將自己的門人設法送入天庭以佔據半壁江山。因為無論是玄門還是沙門,都歸天庭玉皇大帝統一管轄。《西遊記》裡妖猴大鬧凌霄寶殿,玉帝下旨讓西方如來佛祖前來降妖,如來縱然是萬佛朝宗的一教之主,也得聞召救駕。
如來聞詔,即對眾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西遊記》·第七回
同樣,封神裡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也是堂堂的教主,可十二金仙也得奉命稱臣,南極仙翁在闡教是眾人尊敬的大師兄,但去了天庭也不過一個俯首的小臣。萬仙陣龍吉公主被殺,元始天尊喟嘆的對接引道人說:“方才絕者乃是瑤池金母之女。天數合該如此,可見非人力所為。”從元始的嘆息中可以看出,天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所以,鴻鈞老祖透過封神將玄門弟子,都順利安排進天庭任職,是對道門在天庭勢力的深入和強化,是對西方教的防患於未然。西方教的興盛是千年後釋迦牟尼帶領的佛教,這段漫長的時間裡,道門弟子可以盡情的放開手腳鞏固自己的地位,達到不可撼動和根深蒂固。待千年後即使出現佛道對峙的局面,也是油潑不進針插不進了。元始天尊不是不怕,是因為師父鴻鈞老祖早已布好了銅牆鐵壁的局。
其次,封神後西方教的確兵強馬壯,摟草打兔子吃的腦滿肥腸,千年後釋迦牟尼掌舵更是鑼鼓喧天人山人海。不過在佛教擔任要職和的,都是元始天尊派過去的闡教弟子。像燃燈道人成就了燃燈古佛,地位在釋迦牟尼之上,四大菩薩除了如來心腹的地藏王,其餘三個都是闡教門人。固然受佛法的教化與薰陶,但道門的功力豈是那麼容易被覆蓋。要知道元始天尊派去的都是闡教裡的上等精華,不僅僅是道行法力高人一等,更高的的是意志與信仰。可接引、準提道人畢竟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聖人,他們難道不知道嗎?可知道又能怎麼樣呢?人家為了表示封神大戰時的相助,不惜將最好的徒弟送給了你,即便有不懷好意的想法,你表面上也得以禮相待。何況自己的西方教正處於起步階段嚴重缺乏人手,尤其是具備工作經驗的中層幹部,再深層次的東西也顧不上細考慮了,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
如來佛祖降伏妖猴回來,觀看四大部洲敲定了取經計劃,詢問眾人誰願意接這個差事,這時觀音菩薩站出來說:弟子不才願意效勞。
如來曰:“……誰肯去走一遭來?”當有觀音菩薩,行近蓮臺,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西遊記》·第八回
如來高興地說:“別人也去不得,惟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可僅僅是因為觀音神通廣大嗎?恐怕不見得的,觀音菩薩的前身是闡教的慈航道人,玉虛宮十二金仙之一,元始天尊的得意門徒,被作為答謝派去了西方。接引教主向如來交接工作的時候,不可能不告訴這些,如來之所以派觀音菩薩辦差,一則是取經路上離不開道門的相助,二則是對觀音菩薩的試探與考驗,而後者才是最重要的的意圖。
不過,在整個取經過程中,觀音菩薩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沒有露出絲毫馬腳。兄弟總歸是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黎山老母的前身是截教的無當聖母,也積極的配合觀音菩薩行事。唐僧師徒取了假經,燃燈古佛馬上派白熊尊者前去相告,只因這經文是超度的是東方眾生。有這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弟子們,你說元始天尊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最後,封神大戰後的西方教,再怎麼興旺發達與玄門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封神中西方教除了接引、準提,便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人了,而玄門不說有闡教的十二金仙,連三代弟子楊戩、哪吒等人也都能橫刀立馬縱橫馳騁了。佛教在千年後才上市,無形中就比玄門落後了千年,而佛門修行的弟子不可能,都是釋迦牟尼那樣出類拔萃之人。所以,整體水平玄門要高出佛門,且這個高度還不可丈量。如來佛祖在元始天尊面前,好比一燈大師見了段正淳,洪七公見了喬峰,你說段正淳和喬峰會怕他們嗎?
肯定不怕!你說呢?
-
9 # 總有刁民想害朕老蠹
因為西方教中流砥柱都是闡教門下,闡教的副教主燃燈,十二金仙中的慈航,文殊,普賢,具留孫都是闡教的,所以西方變強闡教不懼!
回覆列表
封神大劫中,西方教接引、準提二位聖人來到東方世界,專度西方有緣客,人、闡、教三教大批實力高強之士紛紛被二聖收歸門下。至封神之後,西方教從原來勢單力薄的兩個人,發展為人才濟濟、實力雄厚的大教。
根據封神演義明確寫到投靠西方教的人物,以及暗示以後也要加入西方教的人物來統計,人、闡、截三教有三千多人被西方二聖招納。萬仙陣大戰中,接引道人展開乾坤袋,收走了三千紅塵客。為何是三千?因為後來的佛教有"三千諸佛"之說。
其中,實力強大有名有姓者也不在少數,尤其是金仙修為以上者達十多位,截教解體後,西方教成為三界中唯一可以與闡教抗衡的大教。那麼,兩教實力到底誰更強大?
先看聖人的情況。 封神之後,西方教仍然是接引、準提兩位聖人,闡教則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位聖人,二比二平。但論真正實力,太上老君略強些,元始天尊與接引、準提應在伯仲之間。不過,太上老君其實並非闡教教主,實為人教教主,只不過元始尊他為闡教大掌教,有名譽主席的味道。因此,聖人方面的實力二教相當。
再看準聖的情況。 封神之後,燃燈道人、多寶道人、孔宣三人都加入了西方教,燃燈成為上古佛,多寶成為了釋迦如來佛,孔宣成為孔雀大明王菩薩。燃燈道人原先是闡教公認的元始天尊之下第一人,多寶道人則是截教通天教主大弟子,孔宣則更強,聖人之下無人能敵。再看闡教這邊,唯有元始天尊大弟子南極仙翁和散仙雲中子勉強算得上準聖,但實力明顯不如燃燈、多寶、孔宣三人。 最後再看金仙的情況。 封神之後,西方教金仙人數增加很多,最強者自然是烏雲仙,加入西方時化身為金鰲,萬仙陣大戰時連敗廣成子、赤精子。其次則是"三大士",即觀音、文殊、菩賢三菩薩,此三人在闡教時本就是十二金仙的強者。再就是俱留孫、毘盧仙、金箍仙、定光仙、一氣仙餘元五人,後都成為西方教"佛祖級"高手。還有就是屈尊於三大士坐騎的金光仙、虯首仙、靈牙仙,其實力並不輸於他們的主人。因此,金仙人數西方教達到了十二人。
而闡教這邊,僅剩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八人,其中黃龍真人是跑龍套的,其位置可由三代弟子楊戩代替,也就是八大金仙的樣子,無論從戰力和數量方面,西方教明顯強於闡教。 綜合來看,封神之後,西方教已明顯強於闡教,即使人教、闡教聯合,也不是西方教的對手。
可問題是,當初西方二聖來東方世界收走有緣客時,老子、元始卻舉雙手贊成,而且還積極幫助成全,難道他們不怕出現另一個更強大的"截教"嗎?
在這一點上,老子、元始其實非常清楚:首先,西方教大興,此乃天數,封神原著有多次提及,二聖不會逆天行事。其次,闡教弱於截教,二聖需要西方教的援助,因而必須妥協,西方教的要求他們不能拒絕。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封神之後,闡教其實擁有制衡西方教的"殺手鐧",所以"心中不慌"。
這個"殺手鐧"就是誅仙四劍。封神大戰時,通天教主使用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四劍擺下誅仙大陣,四劍倒懸門上,發雷震動,劍光一晃,任從他是萬劫神仙,難逃此難。這誅仙四劍乃鴻鈞老祖至寶,後於分寶巖上散發寶物時而親傳於通天教主,此四劍組成的誅仙劍陣乃天地間第一殺陣,非四聖合力不可破。
也正是因為破誅仙陣需要四個聖人合力,所以闡教甘願犧牲巨大利益求助於西方二聖。破陣後,元始天尊將四劍分給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四位弟子,此四人均未入釋,成為闡教制衡西方教的主力。而西方教若再破誅仙陣,再去找兩位聖人幫忙,的確無處可找,畢竟封神世界的聖人屈指可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