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江山如此多嬌2262

    人醜就該多讀書,那我還要讀好多的書,為什麼要讀書,我們聽聽古人怎麼說的?

    蘇東坡說,學問是無止境的。 相傳蘇東坡年輕時自負其才,卻酷愛讀書,有一次他自撰了一副春聯,並書於大門上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此聯雖然表明自己愛讀書的思想,但聯中識遍與讀盡未免口氣太大,有一天來了一個老者一邊拿出幾本書,一邊對他說,聽說你要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今天特來指教,蘇東坡接過書一看,頓時就愣了,因為書上的字他一個都不認識,老者微微笑了笑,飄然而逝,蘇東坡大受啟迪,才知道人世間的學問是無止境的,於是將對聯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說,讀書可以使自己變得強大。當時呂蒙在孫權手下擔任要職,有一天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在軍中擔任要職,要多讀書來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才能更好掌管軍中事務,呂蒙當時以軍中事務繁忙加以推辭,孫權聽了恨鐵不成鋼的說,當時的漢武帝不管多忙都會抽空來讀書,再說你忙的過我嗎?我平時都會擠出時間看一些史書和兵書,這對我大有裨益,聽了孫權的一番話,呂蒙豁然開朗,從此之後不管他有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堅持讀書,後來魯肅來拜訪呂蒙的時候和呂蒙一起談論軍國大事,在此次討論中,魯肅發現呂蒙的學時很有見地,許多建議都很有道理,絲毫不像之前那個沒有什麼文化的呂蒙了,於是魯肅驚奇的對呂蒙說到以你現在的學識和見地再也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回答道,對於有志向的人幾天不見就應當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大哥,你還是知道的太晚了。後來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還和呂蒙結為好友,隨後離開。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留心處處有學習,作為年一代,我們也應該效仿古人,博覽群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2 # 煮酒東籬

    匡衡鑿壁偷光,車胤囊螢映雪,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李密牛角掛書,孔子韋編三絕,董仲舒下帷讀書,高鳳流麥。

  • 3 # 臥聞海棠

    關於讀書的典故有很多,下面我就介紹幾個比較著名的。

    韋編三絕

    早在春秋時期,儒家聖人孔子就有一個很著名的讀書典故叫“韋編三絕”,史記中這樣記載: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

    意思就是孔子萬年非常喜歡《易》,我們知道那時候的書大都是竹簡,竹簡是用牛皮帶子串起來的,那些牛皮帶子就叫“韋編”,韋編三絕,意思是孔子讀《易》的次數太多,把那些牛皮帶子都磨斷了好多次。

    頭懸樑,錐刺股

    比孔子稍晚一些,就有了“頭懸樑,錐刺股”的典故,其中錐刺股是指的戰國時候的蘇秦,因為讀書太困了,就拿了跟錐子扎自己大腿,這麼一紮,頓時就清醒了。

    而頭懸樑則又要晚一些,是漢朝時候一個叫孫敬的人,弄了跟繩子吊在房樑上,並綁住自己的頭髮,這樣一打瞌睡就會扯到頭髮,然後就醒了繼續讀書。

    鑿壁偷光,囊螢映雪

    除此之外,漢朝還出現了“鑿壁偷光”的典故。講的是匡衡小時候家裡窮,一直努力讀書,但是晚上沒光線了,於是想辦法把牆壁打了個洞,讓隔壁鄰居家的光線透進來,然後自己徹夜讀書。

    與鑿壁偷光經常一起提的,就是囊螢映雪,說的是晉朝的孫康,跟匡衡類似,家裡非常窮,於是非常刻苦的讀書學習,但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總覺得晚上躺在床上睡覺太浪費時間,於是想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有一天他發現,雪地會反光,於是晚上把書拿出來,照著雪地反射的光線開始讀書。(實際上晚上雪地是沒有反光的,此典故當屬杜撰。)

    孫康是“映雪”,那囊螢呢?是魚他差不多同時代的人,叫車胤,也是家裡窮,想晚上讀書,於是想了個辦法,捕捉了很多螢火蟲裝在透明的袋子裡,然後利用螢火蟲發出的光線,發奮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些是古代比較著名的讀書典故,當然了現代也有一些。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周恩來總理所說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了,在那個積貧積弱的時代,振聾發聵,周總理也用一生的鞠躬盡瘁來實踐了自己當初立下的志向。

    圖源網路,侵刪

  • 4 # 好好學習一起向上

    1.牛角掛書

      形容勤奮讀書的典故。《新唐書·李密傳》:“(李密)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後人遂以“書橫牛角”、“角掛經”、“繭栗掛漢書”、“束書牛角”、“書掛(牛)角”、“牛角之懸”來形容勤奮讀書。或以“掛犢之才”、“牛角書生”來指勤奮學習而才思卓捷的書生。

      2.負薪讀書

      形容勤學的典故。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置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有時,此典也用來形容未遇時的貧居生活。

      3.帶經而鋤

      形容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的典故。語出《漢書·公孫弘、卜式、倪寬傳》:“(倪寬)受業孔安國,嘗為弟子都養(為弟子們做飯),時行憑作(有時還要下地幹活),帶經而鋤,休息輒誦讀,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帶經鋤”的形式出現。

      4.挾策讀書

      比喻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莊子·外篇·駢拇第八》:“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策,寫書的竹簡。博寒,古代的一種遊戲。後人便以“挾策”、“挾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地勤奮讀書。

      5.高鳳流麥

      形容專心致志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

      6.溫舒編蒲

      形容勤學的典故。事出《漢書·賈枚鄒路傳》:“路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也。父為裡監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晉時的王育也在牧羊時折蒲學書,最後博通經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編蒲”、“截蒲”、“削蒲”、“題蒲”、“編簡”等。

      7.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8.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9.囊螢映雪

      比喻貧士苦讀的典故。“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

      10.懸樑刺股

      形容發憤讀書的典故。懸樑,語見《太平御覽》卷61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打瞌睡),懸頭至屋樑以自課”;刺股,語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課。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11.韋編三絕

      形容刻苦認真讀書的典故。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韋編,是用來串連竹簡的熟牛皮;三絕,是斷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絕編”、“三編絕”、“韋三絕”、“絕韋編”、“三絕韋編”等。

      12.下帷讀書

      形容閉門謝客、專心讀書學習的典故。語出《史記·儒林列傳·董促舒》:“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幃)”、“下書帷”、“閉戶垂帷”、“垂帷閉戶”等。

      13.三餘讀書

      形容抓緊時間學習的典故。語出《三國志·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裴松之註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

  • 5 # 電影時間

    1.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泌少貧,晝日斫屧,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3.囊螢映雪

      比喻貧士苦讀的典故。“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

      4.懸樑刺股

      形容發憤讀書的典故。懸樑,語見《太平御覽》卷61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懸頭至屋樑以自課”;刺股,語出《戰國策·秦策一》:“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課。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5.牛角掛書

      形容勤奮讀書的典故。《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後人遂以“書橫牛角”、“角掛經”、“繭栗掛漢書”、“束書牛角”、“書掛角”、“牛角之懸”來形容勤奮讀書。或以“掛犢之才”、“牛角書生”來指勤奮學習而才思卓捷的書生。

      6.韋編三絕

      形容刻苦認真讀書的典故。語出《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矣。’”韋編,是用來串連竹簡的熟牛皮;三絕,是斷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絕編”、“三編絕”、“韋三絕”、“絕韋編”、“三絕韋編”等。

      7.下帷讀書

      形容閉門謝客、專心讀書學習的典故。語出《史記·儒林列傳·董促舒》:“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下書帷”、“閉戶垂帷”、“垂帷閉戶”等。

      8.三餘讀書

      形容抓緊時間學習的典故。語出《三國志·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裴松之註解所引《魏略》:“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 6 # 青松2369396

    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

    鑿壁偷光,程門立雪,歐母畫荻,秉燭而讀,啖粥苦讀等都是刻苦讀書的典故。

  • 7 # 北派牧原寶峰

    古代中國把人分成四等:士,農,工,商。大部分普通階層都把做官做為改變人生的最高追求目標,所以好多人逼迫自己努力讀書,積累知識。也成了許多人改變人生的一種手段,象先秦張儀的懸樑刺骨就是一個典型,現代人把懸樑刺骨比喻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刻苦努力。。。

  • 8 # 陽剛至強1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古人刻入骨子的價值觀!下面我們看看那些名流千古的讀書典例子。

    1.程門立雪

    北宋著名學者,楊時年輕時非常刻苦用功。後來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但是不願進朝為官。繼續求師深造,專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二人是聞名全國的學問大師,楊時已經40多歲了,但是為了追求知識,就拜他們為師。有一天,天空烏雲密佈,大雪漫天飛舞,楊時為了請教一個問題,不顧天寒地凍,就去老師家裡了。到老師家門口,守門大爺說,程頤老師正在午睡,此時楊時為了請教問題,既沒有離開,也不願意打擾老師休息,而是在凌冽的寒風中矗立,任憑風吹雪打!凍得渾身得瑟。後來楊時也終成全國知名的大家,不少學徒不遠千里來拜師學藝,大家

    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2.宋濂苦學

    初中我們都學過《送東陽馬生序》名篇,知道了宋濂如何在艱苦的歲月中刻苦求學,專研學問。我們可以仔細品嚐他的求學之路:1.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之外,從鄉之先達持經叩問。3.噹噹餘之從師也,負切曳屐行深山巨谷中,窮東烈風,足膚皸裂,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因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可知宋濂是用命去學習啊。

    3.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記述:東晉時期將領

    4.司馬光警枕頭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 9 # Kingboyce

    .1.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3.囊螢映雪

    比喻貧士苦讀的典故。“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

    4.懸樑刺股

    形容發憤讀書的典故。懸樑,語見《太平御覽》卷61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打瞌睡),懸頭至屋樑以自課”;刺股,語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課。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5.牛角掛書

    形容勤奮讀書的典故。《新唐書·李密傳》:“(李密)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後人遂以“書橫牛角”、“角掛經”、“繭栗掛漢書”、“束書牛角”、“書掛(牛)角”、“牛角之懸”來形容勤奮讀書。或以“掛犢之才”、“牛角書生”來指勤奮學習而才思卓捷的書生。

    6.韋編三絕

    形容刻苦認真讀書的典故。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韋編,是用來串連竹簡的熟牛皮;三絕,是斷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絕編”、“三編絕”、“韋三絕”、“絕韋編”、“三絕韋編”等。

    7.下帷讀書

    形容閉門謝客、專心讀書學習的典故。語出《史記·儒林列傳·董促舒》:“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幃)”、“下書帷”、“閉戶垂帷”、“垂帷閉戶”等。

    8.三餘讀書

    形容抓緊時間學習的典故。語出《三國志·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裴松之註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9.挾策讀書

    比喻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莊子·外篇·駢拇第八》:“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策,寫書的竹簡。博寒,古代的一種遊戲。後人便以“挾策”、“挾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地勤奮讀書。

    10.高鳳流麥

    形容專心致志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

  • 10 # 清風隨柳吹

    1、學富五車:形容書多或學識豐富的典故。

    語出《莊子·雜篇·天下第三三》:“惠施多方(方術),其書五車,其道舛駁(他的學說多差錯而雜亂),其言也不中(正當)。”

    惠施的學問廣博,他的文章斡旋五國興衰,道術雜亂無章,言辭多有不當。

    後人便以“五車”、“五車書”、“書五車”、“五車竹簡”、“惠施車”等來表示書多;用“學五車”、“學富五車”等來表示讀書多或學問大。

    2、尋章摘句:形容讀書只顧及文中的片言隻語而不深究其精神實質。

    語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趙諮)使魏,魏文帝善之,嘲諮曰:’吳王頗知學乎?‘諮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三國時,劉備出動蜀軍攻打東吳,數千戰船浩浩蕩蕩沿長江而下,其兇猛之勢不可阻擋。

    吳主孫權忙聚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多數主張面北事曹,請魏國派兵救援。於是吳主孫權急忙派使者趙諮火速前往魏國,向魏文帝曹丕求救。

    趙諮來到魏國都城許都,叩拜了魏文帝曹丕,呈上了吳主孫權給魏文帝曹丕的親筆書信。

    曹丕覽過來信,感到還算滿意。魏文帝問趙諮:“你們吳王人怎樣?他讀書嗎?”趙諮回答道:“我們吳主忙完軍國大事,只要一有空閒,就博覽群書,而且十分注重領會要義,不像那些淺嘗輒止的讀書人,只知道‘尋章摘句’而已。”

    3、牛角掛書:形容勤奮讀書。

    語出《新唐書·李密傳》:“(李密)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jiān)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一卷《漢書》,一邊走一邊看書。

    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他回答說:“《項羽傳》。”楊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傾心結交李密。

    4、帶經而鋤:形容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

    語出《漢書·公孫弘、卜式、倪寬傳》:“(倪寬)受業孔安國,嘗為弟子都養(為弟子們做飯),時行憑作(有時還要下地幹活),帶經而鋤,休息輒誦讀,其精如此。”

    漢朝的倪寬跟著孔安國學習五經,缺乏學習費用,倪寬要為弟子們做飯,有時還要下地幹活。他下地時總要帶著經書,休息時便抓緊學習。

    5、鑿壁偷光: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

    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大戶人家名叫文不識,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並不要報酬。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6.囊螢映雪

    “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

    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

    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 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是指貧士苦讀的典故。

    7.懸樑刺股

    懸樑,語見《太平御覽》卷61引晉張方《楚

    國先賢傳》: “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打瞌睡),

    懸頭至屋樑以自課";刺股,語出《戰國策秦策

    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

    《陰符》之課。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8.映月讀書

    是指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

    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

    貧,晝日斫屨( 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

    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

    ”、“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9.挾策讀書

    語出《莊子外篇:駢拇第八》:“臧與谷二人

    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

    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後人便以“挾策”、“挾

    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地勤奮讀書。

    10.高鳳流麥

    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

    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

    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是指專心讀書。

    11.溫舒編蒲

    事出《漢書.賈枚鄒路傳》:" 路溫舒字長

    君,鉅鹿東里人也。父為裡監門。使溫舒牧羊,

    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晉時的王育也在牧羊時折蒲學書,最後博通經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編蒲”、“截蒲”、“削蒲”、“題蒲”、“編簡”等。

    12.負薪讀書

    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

    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

    置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日:“年五十

    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

    有時,此典也用來是指未遇時的貧居生活。

    13.帶經而鋤

    語出《漢書公孫弘、卜式、倪寬

    傳》:“(倪寬)受業孔安國,嘗為弟子都養( 為

    弟子們做飯),時行憑作( 有時還要下地幹

    活),帶經而鋤,休息輒誦讀,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帶經鋤”的形式出現。是指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的典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過蚧殼蟲的土還能用嗎?能用的話需要把土壤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