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引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話可以說是孫策給孫權留了兩位輔政大臣。而且東吳的內政情況文就是以張昭為首,武以周瑜為首,確實有告誡孫權的意思。內政上有張昭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外交軍事上週瑜絕不會做出喪權辱國的行徑。

    內事不決問張昭

    張昭在東吳是文臣之首,內政離不了張昭。孫策告誡孫權有兩層意思:第一就是字面的意思,內政上有猶豫的事情問問張昭如何處理;第二層意思就是隻要牢牢的掌控了張昭那麼東吳的文臣就全部攥在手裡了,內政上想要推行人和新政策都會順水推舟,反之就不能夠順利實施自己的意思。

    外事不決問周瑜

    周瑜這個人非常的有戰略目光,孫策知道自己死後東吳的未來在周瑜的手裡。周瑜對東吳忠心耿耿,將孫權託付給周瑜孫策非常的放心。當初孫策和周瑜二人一文一武雙劍合璧,橫掃江東,才有的東吳大業。外事不決問周瑜,是孫策想要告誡孫權,周瑜是開國元勳針對於外事不會有喪權辱國的行徑。事實上赤壁一戰要不是周瑜和魯肅力主於戰,那麼東吳也就淪陷了。

    總結:孫策臨終前說孫權不善於打江山,只善於守江山。那麼一句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完全就是告誡孫權。

  • 2 # 大礃櫃

    姓孫的人自古以來都不好惹。說遠點的孫悟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搞的各路神仙們都無可奈何。稍微近點的1800年前的孫氏三父子:孫堅、孫策、孫權,哪個都不好惹呀,練曹操這樣的大boos都只能望江興嘆。說再近點的,國父孫中山,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後面的事大家也都熟悉了,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反正就是記住了,姓孫的不好惹就對啦。

    好好幹那是必須的嘛,創業容易守業難,不好好幹的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會被隔壁的老曹和老劉哄搶一空,到最後恐怕小命都不保哦。

    實際上,小孫同志也沒有辜負老哥的期望,不僅守住了江東,而且搞得隔壁老曹都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夷陵之戰,隔壁的老劉也被自己一戰打的半身不遂,最後在白帝城鬱鬱而終了。

    周瑜,武力值高,人長的好看,頭腦也發達,年紀輕輕就志得意滿,和孫權升堂拜母結為兄弟,後來還娶了美女小喬為妻。在東吳的發展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張昭,老成持重,政治藝術絕對一流。對孫權的教育也是孜孜不倦,硬是把年輕氣盛的孫權磨鍊得成熟穩重。

    孫策給小老弟留下了一文一武來輔佐,實在是厲害。

  • 3 # 江湖小曉生

    導語:張昭是江東地區非常有文化和地位計程車族,在孫策殺到江東以後,張昭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孫策的部下。孫策十分看重張昭的能力,所以江東文臣中,張昭是排在首位的。周瑜是孫策的摯友,跟隨周瑜一起打天下,成為了江東集團的合夥人之一。孫策入主江東以後,周瑜長期幫助孫策操練水師。

    這兩個人是江東地區非常著名的兩個人才,孫策在臨死前,曾經囑託過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意思很簡單,孫策向孫權推薦了這兩位人才來輔佐他。

    01孫權剛剛接手江東政權,必須要有人輔佐才行。

    當時的孫權才多大呢?19歲罷了。我們19歲的時候,還在上學,孫權卻已經成為了數百萬人的領袖。

    孫策因為獨來獨往慣了,所以遭到暗算,受傷而死。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將江東集團的所有業務交給孫權,因為孫權是他所有弟弟中歲數最大的一個。

    孫權字仲謀。兄策既定諸郡,時權年十五,以為陽羨長。郡察孝廉,州舉茂才,行奉義校尉。漢以策遠脩職貢,遣使者劉琬加錫命。琬語人曰“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三國志》

    可是孫權的能力足夠嗎?他當得起這個重任嗎?在孫策眼裡,孫權的能力,應該是不容懷疑的。

    15歲的時候,孫權就已經成為了縣令,治理地方。這個時候的孫權已經有了好幾年的工作經驗,至少在管理方面,是有一定能力的。

    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擔當大任,孫權是可以的。但是要面對如此大的攤子,孫權又是第一次接手一個大集團,未免還是有很大難度。如果把權力交給別人,孫策心裡又不放心。所以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託孤。孫權雖然不是孫策的兒子,但是他以弟弟的身份繼承了孫策的遺產,也算是孫策的繼承人。孫策必須要為孫權安排好一切。這個時候如果在集團內部只安排一位顧命大臣,顯然是不妥的。畢竟孫家的江山還不夠穩固,孫權的地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穩當,一旦權臣篡位,孫權吃不了兜著走。

    於是乎孫策為孫權安排了兩位輔政大臣,一位是文臣張昭,還要一位則是武將周瑜。這兩個人一文一武支援孫權,這樣一來孫權才有了相對的保障。

    02周瑜和張昭需要和孫權接觸的機會。

    當然了,這次的輔政安排,不僅僅是為了孫權個人,更是為了江東大局。既然是江東大局,那麼周瑜和張昭的切身利益自然也在其中。

    他們是人才沒錯,可是他們跟孫權卻沒有合作過。所以當孫策去世,孫權上臺以後,孫權是不是還會像孫策一樣信任他們?他們心裡沒有底。

    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三國志》

    既然是個未知之數,那麼孫策的安排就顯得很重要的。趁著孫權立足未穩的時候,周瑜和張昭發揮自己的才能,一方面與孫權處理好關係,一方面幫助孫權治理好江東。

    這樣一來,這兩位人才就得到了一個可以跟新主子融洽相處的機會了。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周瑜和張昭自然會使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告訴孫權他們完全可以跟孫權完美搭檔。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以來好像都是這麼個道理。誰都想要任用跟自己比較親近的人,孫權也不會例外。

    可是孫權上臺以後,卻沒有將自己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切都是尊重孫策最初的安排,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張昭主管江東內部事務,而周瑜則主管江東軍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麼一個結局呢?

    首先周瑜和張昭一定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他們希望新領導能力看中他們的能力和忠誠,因為當時換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他們不努力,極有可能會被淘汰。其次孫權地位不穩,需要一個過渡期,順便當成一個觀察期。孫權年紀小資歷淺,接手的又不是皇位,所以難免地位不穩。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尊重孫策的所有決定,順便他還可以觀察一下週瑜和張昭的忠誠。再者孫權對江東格局還不夠了解。孫策統領江東的時候,江東地區已經趨於和平狀態,所以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孫權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是不敢輕易調動重要人員的。

    由此可見,周瑜和張昭能夠得到任用,還是必然的選擇。後來這兩位能夠一直被重用,則可以看得出,孫權對他們也很滿意。

    03周瑜掌兵,可以確保江東的安穩。

    對孫策來說,這樣的安排其實是比較無奈的。因為張昭並不是孫策最信任的人,好在他不掌握兵權。張昭是半路投靠孫策的,不算孫策的嫡系力量,所以自然也不會得到孫策的全部信任。

    可張昭的能力很強,對江東又如此熟悉,是江東豪族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了張昭的幫助,孫家才能在江東立足。

    所以說孫策安排這麼一位人物輔政,他心裡是不太放心的。這個時候孫策還是有相關考慮的,所以重要人物登場了,那就是周瑜。

    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還備宮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三國志》

    周瑜是起兵的時候就跟著孫策的,而且跟孫策是連襟關係,兩人娶了大小喬姐妹,屬於親戚關係了。再加上週瑜跟孫策的關係非常好,所以周瑜是輔政的絕佳人選。

    有了周瑜的幫助,孫策才能夠安心把江東的江山交給孫權。因為周瑜所掌握的,是江東的軍權,這是最重要的權力。

    孫家能夠在江東有一席之地,關鍵就是因為他們的軍隊是江東各大家族中最強大的。當時的情況大家或許不是很瞭解,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兵馬,這是被允許的。孫家想要當家做主,自然要擁有最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行。

    所以周瑜就是孫家強大軍事實力的最好保障,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只是客氣話,其實孫權所能依靠的只有周瑜。

    總結:周瑜算是為孫家鞠躬盡瘁了。

    孫權這麼小的年紀上臺,又不是繼承皇位,對周瑜來說,其實沒有任何束縛。也就是說周瑜想要推翻孫權,其實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可問題就在這裡,周瑜偏偏就是對孫家忠心耿耿,你上哪兒說理去?我認為周瑜之所以如此忠誠,其實是為了完成孫策和自己共同的理想。

    當初孫策和周瑜已經規劃好北伐偷襲許昌,從而奪取天下的計劃了。可惜孫策提前死了,這都是命運的安排。周瑜希望完成孫策的夢想,那也是自己的夢想,僅此而已。

    參考資料:《三國志》

  • 4 # 段輝時

    一,什麼時候說的這句話?

    這句話是孫策臨終時對弟弟孫權說的。

    原文如是:須臾策醒,見金瘡粉碎,乃自嘆曰:“吾不能復生矣!”隨即請張昭等諸將入內,策囑咐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汝等善相吾弟。”乃取印綬,喚弟孫權近臥榻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汝宜想父兄創業之艱難,勿輕易也。”權拜受卬綬。……母乃豪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立事,當復如何?”策曰:“吾弟勝我十倍,江東必然無失。但內事不決, 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郎。恨周郎不在左右,不得囑咐也。”……策召文武曰:“汝等善佐吾弟,各盡忠義之名。”再語孫權曰:“汝若負功臣,吾陰魂於九泉之下,必不相見。”囑訖而亡,時年二十六歲。

    二,為什麼這麼說?

    孫策,人稱“小霸王”,武藝高強,然由於其驕傲自負,孤身犯險,以至於為仇家許負門客所傷,死時只有二十六歲,自己的兒子才幾歲。漢末亂世,實難領袖江東,權衡利弊,只能傳位弟弟孫權。

    孫權當時年齡也不大,只有十七歲。孫策這麼說,也有對弟弟不放心的緣故,但他又必須為兄弟打氣,所以才有“若舉江東之眾,決勝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吾弟勝我十倍,江東必然無失。”等語,重要的是“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才是重點。

    三,這句話對嗎?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句話完全正確。透過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看出孫策確實有過人之處 ,不盡勇猛善戰,而且有識人之明。識人用人,是好的領導人必備的素質。

    張昭是江東文臣之首,相當於漢之簫何,其才能在治理國家,保證國家正常運轉方面不可多得。

    周瑜,作為大都督,排兵佈陣,行軍打戰,在整個三國時期也屬一流。宋代蘇軾有詩讚他曰:“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著名的赤壁大戰,就是他的傑作。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為了突出、美化諸葛亮,故意把周瑜、張昭等都有所貶低。

  • 5 # 冷月鉤沉

    在筆者看來,孫策臨終的遺言是對孫權的建議,沒有告誡或者威脅的成分。

    孫策是孫權的大哥,性格和孫堅比較相似,由於他的勇猛過人性格,人稱小霸王。

    孫堅死後,孫策被迫投靠袁術,為袁術立下了汗馬功勞,袁術想讓孫策做義子,可惜孫策根本瞧不起袁術。

    袁術只能感慨道:

    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可見孫策並非等閒之輩,他的戰績也說明了袁術的眼光不錯,沒有高估孫策的能力。

    孫策攻樊能、於糜。

    襲張英。

    敗劉繇。

    戰王朗和嚴白虎。

    當時孫策才22歲,這樣的少年英雄在三國上不可多見。

    可惜的是,在外出打獵時被偷襲至死,年僅26歲。

    在他彌留之際,叫上了弟弟孫權,妻子大喬,兒子孫奉。

    孫奉是在孫策和袁術決裂,建立江東基業後所生,所以推斷年紀最大才6歲。

    對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

    按照古代子承父業的習慣,孫策死後應該是由孫奉繼承他的爵位,而不是孫權。

    但孫策沒有這麼做,他選擇了讓孫權繼位吳侯。

    孫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孫策有公也有私。

    公是兒子孫奉年幼,不能承擔重擔,江東大業不能因為兒子無能而荒廢。

    私是孫奉繼位後,江東文武肯定不會服氣,容易完成內部分裂,這是孫策不想看到的,還不如孫權繼位,江東的周瑜和魯肅,張昭等人,沒有理由搞分裂和派系鬥爭。

    所以,在彌留之際孫策說了那句話。

    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周瑜是武將之首,地位僅次於孫策,孫策死後,就連孫權在軍中的威望都不如周瑜。

    張昭是文官之首,孫策用丞相之禮對待他,可見張昭在東吳士族大夫中的地位。

    當時的孫策,和後來劉備的一樣,找的是託孤大臣。

    孫權雖然比孫奉年長,但也不過十幾歲,在東吳根基尚淺,只有孫策欽定輔政大臣,才能穩定東吳文武的人心,讓權力順利過渡孫權。

    —End—

  • 6 # 歷史都付笑談中

    我的理解,孫策說的這句話,並沒有告誡孫權的意思。

    首先,這句話並非正史記載,而是出自《三國演義》,並且在演義中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是第二十九回,孫策臨終時的囑託:

    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當復如何?”策曰:“弟才勝兒十倍,足當大任。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囑之也!”

    第二次是第四十四回,面對曹軍大軍壓境,是戰是和,孫權拿不定主意,吳國太再次提起了這句話:

    卻說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乃謂之曰:“先姊遺言云:‘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請公瑾問之?”

    然後,仔細分析《三國演義》,孫策臨終所言,大概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囑咐眾官,叮囑他們以江東為重,好好輔佐孫權,憑藉江東的地利,亂世當中大有可為。

    告誡孫權,戰陣之上,孫權不如自己,但選賢用能、保守一方,自己不如孫權,希望孫權能正確認識自己,好自為之。

    告別慈母,自己無法繼續盡孝了,希望母親能照顧好弟弟,並且當母親擔心孫權年幼難當大任時,孫策留下了題主所講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話。

    警示諸弟,警告這些弟弟都要好生輔佐孫權,不準搞內亂,否則不得入祖墳。

    訣別夫人,最後是和大喬訣別,並希望透過大喬姐妹給知己周瑜帶話。

    這裡面,第2點是針對孫權所講,勉勵孫權好好幹,而“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話,更多的是對母親講得,畢竟弟弟們年幼,真遇到事情肯定自亂方寸,關鍵時刻還是依靠母親這顆定海神針。

    所以說,吳夫人把這句話牢記在心,並且在臨終前還囑咐她的妹妹,也就是後來的吳國太(吳夫人姐妹兩人都嫁給了孫堅),最後吳國太在赤壁之戰前夕,生死存亡之際,把這句話再度搬出來,挽救了江東。

  • 7 # 中行偃1

    答:!給我的感覺這話不像是孫策說的,倒是很像孫權做的。

    我們都知道,孫策臨終時是把江山讓給張昭了,決定權不在孫權而在張昭手裡!原文: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重傷,臨終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孫策囑咐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這個是什麼事兒呢?當然是內事兒了!內事張昭是怎麼做的呢:

    孫策去世後,張昭即向朝廷上表,又給各屬縣發公文,對江東的內外將校則令他們各守其職。當時孫權非常悲傷,張昭勸孫權說:“作為繼承人,重要的是能繼承先輩的遺業,使它昌大興隆,以建立偉大的功業。如今天下動盪不安,盜賊佔山蜂起,孝廉你怎麼能臥床哀傷,與常人那樣去放縱個人的感情呢?”他親自扶孫權上馬,列兵而出,然後眾人才服從了孫權。這件事必須給張昭!

    是時,曹操遺權書曰:“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權以示臣下,莫不響震失色。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拮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這是外事了,張昭說了也沒用!。

    在主戰的周瑜、魯肅等人的勸說下,孫權與劉備聯合,反倒擊退了曹操大軍。同年十二月,孫權親自率軍包圍合肥,派張昭率軍攻打九江郡所屬的當塗,但未能攻克。

    這些事情孫策能預料到嗎?如果孫策能預料到這些事情,那他怎麼沒有預料到許貢的家人暗算他呢?

    他沒預料到,人家郭嘉替他預料到了。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

  • 8 # 蕭十三郎說三國

    總的來說,孫策將國之大事分為兩類,一類是政事,即所謂內事,治理轄內臣民,一類是軍事,即所謂外事,與轄外之敵作戰,或是進攻,或是防守。

    術業有專攻,不同的人,擅長的領域不一樣。換成現在的話,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內事不決,問張昭。

    這是指張昭是內政方面的專家,向他諮詢,並聽從他的意見,十之八九不會有錯。張昭是一位經驗豐富,處事妥帖的政治家。作為一位名臣,張昭有難得的大局觀,從而能夠站到中長期來判定事情。這種既符合當下實際,又能超越時空,把握長遠趨勢的能力,是一種稀缺品。不僅需要素質,需要經驗,還需要理性的智慧。

    張昭擁有,而孫權此時沒有擁有。所以,問張昭是一條捷徑,是一條正路。

    外事不決,問周瑜。

    周瑜是位軍事奇才,長期帶兵訓兵,對打不打、如何打擁有像張昭在內政方面一樣豐富的經驗,而且實戰證明,打仗他周瑜很行。

    如果將周瑜和張昭二人,放到相反的位置上,則會出現一個相對差的結果。周瑜對內政不熟悉,張昭對外事不熟悉。不過,這兩人都是聰明人,他們能在短時間熟悉和了解情況,作出相對合理的決策。但是,由於二人經歷不同,膽氣不同,真到決定大事的時候,仍會出現非常大的差別。比如說,對於曹操的軍事壓力,是戰還是和。

    當然,能放心諮詢並聽從的人,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忠心。

  • 9 # 始終先生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並沒有誡勉孫權好好幹的意思,而是完美的為孫權鋪平接手江東的路。

    《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記載孫策臨終時候的情況,道:

    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孫策當著眾人和孫權的面,交代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資訊,即給江東眾臣吃了顆定心丸,又暗給孫權指點了接手後該何去何從。

    一: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

    江東的基業是孫堅、孫策父子二人打下來的,而孫權一直年幼,在此之前並沒有為江東做任何貢獻,因此,孫策甚至孫權沒有資格接手江東。但畢竟江東是自己家的基業,孫策不可能看著江東被別人奪去。因此,他告訴眾人,雖然孫權尚且年幼,沒有爭雄天下的能力,但現在天下大亂,只要大家憑藉這東吳、山越等勢力,仗著三江的天險(這裡的三江是指長江的三條之流: 岷江、沅江、湘江),完全有自保的能力。所以大家要好好對待我的弟弟(不要在我死後就分爭地盤)

    這其實就是告訴東吳眾人,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即便孫權再沒有能力,只要大家還團結在一起,保全江東的地盤還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大家要善待孫權,不要我一死就分爭地盤。

    二.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孫策臨終時,孫權才19歲,而在此之前,孫權一直在老家吳郡富春縣與其母生活在一起,並沒有隨孫堅或者孫策征戰天下的經歷,所以,孫策深知此時的孫權,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聲望來壓制江東的這些老臣,特別是跟隨孫堅和自己征戰多年,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們。但孫權年少的時候,由於性格弘朗,特別愛結交賢才,因此孫策暗示孫權:“你看我,這麼能打,還落得如此下場,地盤也僅僅是江東這一點地方,在這方面你不如我。但你有你的優勢,你籠絡住江東這些人,舉賢任能,憑藉這現在的這些人和天險,守住江東是綽綽有餘的。

    隨後,孫策又給孫權上了雙保險:內事問張昭,外事問周瑜

    孫策在託孤時,又特意點了張昭和周瑜的名。

    一.張昭深受孫策信任,且是江東眾臣之魁首,是孫權可以信任的人。

    張昭本是徐州人,年少時便因為好學而有一肚子學問,並且結交和很多中原的文人名仕,所以張昭在中原時就有很高的聲望。後來中原動亂,張昭為了避難,渡過長江來到了江南,此時正值孫策創業初期,因此,深受孫策重用。張昭最大的優勢,就是如何協調孫家與江東豪強之間的利益關係。

    張昭自跟隨孫策後,就被孫策拜為長史,長史和丞相的作用很像,就是專門處理內政的。長年處理內政的經驗,再加上張昭本人的名聲,早已使得張昭在當地豪強間積累了足夠的威望。

    所以在處理政務上,孫權完全可以信任張昭。

    二.外事問周瑜

    孫策為什麼又點了周瑜的名呢?因為周瑜也是從孫策創業初期就與孫策在一起了,而且是一同東征西討,周瑜的能力,孫策是看在眼裡的。所以由他來幫助孫權對外用兵,孫策是放心的。更重要的是,此時周瑜正手握重兵,在鄱陽湖練兵。

    孫策點周瑜的名,告訴孫權周瑜可以信任是次要的,震懾那些有不臣之心的將領才是主要的,“雖然我死了,但我的好兄弟周瑜手裡還握著兵呢,如果你們有誰打算犯上造次,就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打得過周瑜。”

    所以,孫策才單獨點了張昭和周瑜兩人的名。即給孫權指任了兩位值得信任的老師,又警告了那些有不臣之心的將領。

    孫策為孫權上的三保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孫策在都交代完時候,又對張昭說道: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這裡不得不佩服孫策。

    首先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如果孫權不是個成大事的人,張昭你就自己取了吧,假如江東內部政治不順利,那麼就慢慢的向西撤退,回到他們原先的地方(淮汜),這樣就沒什麼危險了。

    這句話的後半句,孫策給張昭指出了退路,就是如果守也守不住,就帶著大家退到淮汜,遠離戰禍。

    而前半句,就是整句話的精妙之處。“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什麼叫做不任事?孫策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界限,你張昭可以理解為孫權沒有好好的發展江東,讓江東人民生活的不幸福,也可以理解為孫權沒有再為江東擴充套件疆土,怎麼理解隨你。但說這句話的時候可不是隻有張昭在,當時很多人都在,包括孫權。孫策死後,也許張昭認為孫權不任事,也許在別人的眼裡孫權是任事的,在眾多將領大臣的心裡,一定是孫權有不同的評價。

    “君便自取之”也是一句模稜兩可的話。是張昭自己取代孫權擔任江東之主,還是張昭可以在關鍵時刻替孫權拿主意做主?

    這一句模稜兩可的話,表面上看是孫策在眾人面前表現出對張昭的極度信任,其實是把張昭駕到火上去烤。如果張昭真的自取之,就辜負了孫策多張昭的完全信任,辜負了孫策對張昭的託孤重託;如果張昭真的自取之,其他人就可以用這具模稜兩可的“不任事、自取之”去聲討張昭,讓張昭身敗名裂;如果張昭真的要自取之,就要掂量自己有沒有這個能量,畢竟手中握著兵權的,是周瑜,而非張昭。

    孫策為了自己這個年幼的弟弟,一定是下了狠心,才在臨終時的說出幾句話,給孫權上了幾重保險,但也一定傷了張昭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張昭在輔佐孫權的時候,不但盡職盡責,更是隨時敢於指責孫權做的不對的地方。“既然孫策把我駕到火山去烤,我就好好輔佐孫權,免得墜了自己的名聲,負了你對我的‘重託’。”

    (第三點純屬陰謀論,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理數的存在是人為因素還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