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食原子

    豌豆喜冷凍溼潤氣候,耐寒,不耐熱,幼苗能耐5℃低溫,生長期適溫12~16℃,結莢期適溫15~20℃超過25℃受精率低、結莢少、產量低。

    豌豆是長日照植物。多數品種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現比南方短。南方品種北移提早開花結莢、這與北方春播縮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故在北方,豌豆的生育期,早熟種65~75天,中熟種75~100天,晚熟種100~185天。

    豌豆對土壤要求雖不嚴,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墾地均可栽植,但以疏鬆含有機質較高的中性(pH6.0~7.0)土壤為宜,有利出苗和根瘤菌的發育,土壤酸度低於pH5.5時易發生病害和降低結莢率,應加施石灰改良。豌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溼,播種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爛根,花期乾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莢或秕莢。

    摺疊土壤條件

    豌豆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強酸性土壤要施用石灰。豌豆最忌連作,至少要行4~5年的輪作。播種前要深翻土壤,每畝施有機土雜肥2500~3000kg、過磷酸鈣20~25kg、氯化鉀15~20kg,最好將化肥同有機肥混合施入。一般作平畦,低塵窪處可作高畦。播前種子可接種根瘤菌。

    摺疊播種技術

    播種前用40%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的或遭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故在0~2℃的低溫中處理15天后再播種。

    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增產的有效措施。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產量高。拌種方法:每畝用根瘤菌10~19g,加水少許與種子拌勻後便可播種。

    大田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熱的廄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增產效果明顯,豌豆採用點播,行距10~20cm,行內株間距5cm,每穴播2~6粒種子,土壤溼潤時覆土5~6cm。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厚些。每畝用種10~15kg。

    摺疊田間管理

    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技,隨後鬆土保墒。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溼。保證果莢發育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株高30cm時,開始支架。豌豆分批採收,每採收1次追1次肥。

    摺疊採收時間

    莢用豌豆在莢果充分長大、籽粒尚未長大時採收。豌豆陸續開花結莢,採收要多次進行。春播的豌豆於4月上旬開始採收,6月上旬拉秧,畝產400kg;秋播豌豆10月上旬~11月中旬採收,畝產300kg。

  • 2 # 美容養生家電清洗達人

    一、早熟品種單播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倒茬

    豌豆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連作會使病蟲害加重,對產量影響很大。長週期輪作是目前防治根腐病最好的措施之一。為保持土壤生態系統平衡,有效抑制根腐病等病蟲和雜草危害,增加產量,在土地選擇上切忌重茬和照茬,應實行3年以上的長週期輪作。除此,其他作物均可作為其前茬,土地選擇以水地或地勢平坦的川旱地、山臺地為好。

    (二)整地與施肥

    豌豆是雙子葉作物,對土壤的要求以疏鬆、細綿和底墒充足為好。一般前作收穫後,在深耕、接納雨水、收耱保墒的基礎上,播前還應耙耱,為豌豆健壯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條件。根據豌豆生長對肥力的要求,應特別注重農家肥和磷肥的投入。據研究,豌豆苗期對氮素肥料等速效養分需求較大,開花以後如果追施氮素肥料,將造成莖葉徒長,結莢反而減少,會降低產量,但用磷酸二氫鉀0.25千克/畝兌水噴霧,實行根外追肥,可提高開花、坐果率,對增加產量效果明顯,所以應注重氮、磷肥料的配合施用。在施肥方式上以秋施肥和基肥為主,一般不追肥,不能用化肥做種肥。在施農家肥1500~2000千克/畝的基礎上,加施二銨10~15千克/畝,或普透過磷酸鈣15~30千克/畝,或尿素5~10千克/畝,可基本滿足需要。

    (三)播期與播量

    1.播期 豌豆種子發芽生長最適溫度為18℃,在寧南山區,正常情況下插種時間為3月下旬到4月上旬,即清明節前後。試驗證明,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即可播種。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出現時,可延遲到5月中、下旬。為救災需要,中豌4號、中豌5號等品種還可延遲到6月中、下旬。播種方法以犁播為主,嚴禁撒播。畜力播種、機播,子輪容易咬破籽粒,最好不用。播種行距20~25釐米,播深5~8釐米,播後收耱。當氣候乾旱,搶墒播種時,耱後還可鎮壓保墒。

    2.播量 因氣候、土壤肥力和品種不同,播量也不盡一致,肥力較高的川區水地,還可適當提高播量。試驗證明,為了給個體發育創造良好條件,獲得合理的群體結構,應改進傳統播量不足的做法,適當提高播量。一般以10萬苗/畝為宜,即播量17.5~20千克/畝。

    3.種子選擇與處理 為達到豐產的目的,種子選擇上應以抗寒、耐旱性強、抗根腐病和適應性廣的優良新品種為主。在我區川區水地和陰溼區、半陰溼區以中豌4號、中豌5號和寧豌2號為主。為保全苗和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應選擇無破爛、無黴變、無病斑、成熟飽滿、表皮光滑、大小基本一致的籽粒做種子。播前曬種2~3天,然後用50%的克菌丹粉劑,以種子量的0.3%拌種後再播種。

    (四)田間管理

    1.保全苗 獲全苗、促壯苗是苗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為保證全苗,除整地施肥,打好基礎,可以用0.3%的3911或氣味較濃的農藥噴霧防治鐵炮牛和老鼠對幼苗的危害。從苗高8釐米時開始鋤草、鬆土,並用潛除淨或40%的氧化樂果兌水噴霧防治潛葉蠅。苗高10釐米左右進行第二次作業,以後注意拔大草。

    2.提高坐果、成熟率 坐果期是豌豆生育旺盛時期,對水分和養分需求較大,可用磷酸二氫鉀0.25千克/畝兌水實施根外追肥。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自流灌溉或抽水噴灌。在進行水、肥供給的同時,調節田間小氣候,預防高溫或乾旱對發育的影響,提高開花、坐果率。同時用2.5%的敵殺死10~40毫升或40%的氧化樂果30毫升兌水噴霧,防治豌豆象、蚜蟲等蟲害發生。

    成熟期是豌豆最怕澇的時期,為促進養分向籽粒轉移,除了拔大草,還應注意水分供應,在雨水過多或田間集水的地方,及時排水防澇。

    (五)收穫

    大部分葉片脫落,莖、莢變成黃白色,大部分籽粒與莢殼分離,並復原呈本品種形狀和顏色時,即可收穫。收穫後在田間晾曬,待籽粒變硬後再運回,打碾(脫粒)。收穫後嚴防雨淋,否則將造成黴變,影響品質和粒色。

    (六)儲存

    豌豆儲存期間,如果光、溫控制措施不當,特別容易發生豌豆象蟲害,近年來由於氣候變暖,保管期間生蟲較為嚴重。為防止這種蟲害的發生,實踐證明,除了脫粒後要及時晾曬乾燥,在籽粒含水量低於14%時儲存外,必須等籽粒溫度降低到正常溫度後才可裝袋入庫,儲存期間嚴防Sunny直射和返潮。

    二、早熟豌豆間種、套種技術

    (一)與馬鈴薯、向日葵或地膜玉米套種

    1.作物與茬口選擇。目前我區可與豌豆套種的作物主要是馬鈴薯、向日葵和地膜玉米,茬口要求3年內豌豆不能與這些作物套種,應建立豌豆套種(豌豆套種馬鈴薯、向日葵或地膜玉米)→小麥→秋雜→胡麻→豌豆套種(馬鈴薯、向日葵或地膜玉米)的輪作方式。

    2.整地施肥。按主栽作物整地施肥要求進行。

    3.選種與播種。豌豆以中豌4號、中豌5號、寧豌2號和手拉手等矮稈、早熟品種為主。播量為20千克/畝,按豌豆實播面積計算。因為馬鈴薯、向日葵和玉米都在4月中、下旬播種,所以播種期隨這些作物播期而定。規格要求:豌豆、馬鈴薯(或地膜玉米)的帶比為50釐米∶50釐米,馬鈴薯(或地膜玉米)種2行,豌豆種3行;豌豆、向日葵帶比為80釐米∶20釐米,種80釐米豌豆,留20釐米種向日葵。播種方法:除地膜玉米起壟覆膜點種外,其餘都用犁播。播深:向日葵、馬鈴薯、地膜玉米按各自要求進行,豌豆5~8釐米,播後收耱或覆土。

    4.田間管理和收穫豌豆與單播相同,也可與主栽作物結合進行。豌豆收穫期比主栽作物早,成熟標準、收穫、脫粒及晾曬、儲存與單播相同。

    (二)豌豆與桑樹、枸杞、蘋果等低齡果樹套種

    在果樹行間播種,品種以中豌4號、中豌5號、手拉手和寧豌2號為主,整地、施肥、播種、播量、播種方法、田間管理、收穫、打碾和儲存與豌豆單播一致。

    三、中晚熟豌豆栽培技術

    中晚熟豌豆由於生育期較長,植株高,易倒伏,所以不易與其他作物間種、套種,應以單播為主。

    (一)輪作倒茬

    為有效抑制根腐病等病蟲雜草危害,增加產量,在茬口選擇上應實行3年以上的長週期輪作,除豆類外,其他作物均可作為其前茬。土地選擇上以水地或地勢平坦的川旱地、山臺地為好。

    (二)整地施肥

    豌豆要求以疏鬆、細綿和底墒充足。在前茬作物收穫後,深耕、蓄雨、收耱保墒的基礎上,播前還應耙耱。苗期應加強氮素肥料等速效養分的投入。開花以後如果追施氮素肥料,將造成莖葉徒長,降低產量,但用磷酸二氫鉀0.25千克/畝兌水噴霧,實行根外追肥,可提高開花、坐果率,對增加產量效果明顯。在施肥方式上以秋施肥和基肥為主,一般不追肥,不宜用化肥做種肥。在每畝施農家肥1500~2000千克的基礎上,再加施二銨10~15千克或尿素5~10千克。

    (三)播種

    1.種子選擇。選用抗寒、耐旱性強、抗根腐病和適應性廣的優良新品種為主。在我區,現有寧豌1號、寧豌3號、寧豌4號、寧豌5號和定豌1號等品種可供選擇。

    2.種子處理。為保全苗和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應選擇無破爛、無黴變、無病斑、成熟飽滿、表皮光滑、大小基本一致的籽粒做種子。播前曬種2~3天,然後用50%的克菌丹粉劑,以種子量的0.3%拌種後再播種。

    3.播種。在寧南山區正常情況下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即可播種,一般為3月下旬到4月上旬,即清明節前後。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出現時,可延遲到4月下旬。播種方法以犁播為主,嚴禁撒播。為防畜力播種、機播子輪咬破籽粒,最好不用。行距20~25釐米,播深5~8釐米,播後收耱。當氣候乾旱,搶墒播種時,耱後還可鎮壓保墒。

    4.播量。為了給個體發育創造良好條件,獲得合理的群體結構,應改進傳統播量不足的做法,適當提高播量。一般以10萬苗/畝為宜,即播量17.5~20千克/畝,肥力較高的川水地,還可適當提高。

    (四)田間管理

    1.苗期。可以用0.3%的3911或氣味較濃的農藥噴霧,防治鐵炮牛和老鼠對幼苗的危害。從苗高8釐米時開始鋤草、鬆土,並用潛除淨或40%的氧化樂果兌水噴霧防治潛葉蠅。苗高10釐米左右進行第二次作業,以後注意拔大草。

    2.開花期。該期是豌豆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養分和水分需求量較大,為提供產量可用磷酸二氫鉀0.25千克/畝兌水實施根外追肥,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自流灌溉或抽水噴灌,調節田間小氣候,預防高溫或乾旱對發育的影響,提高開花、坐果率。同時用2.5%的敵殺死10~40毫升或40%的氧化樂果30毫升兌水噴霧,防治豌豆象、蚜蟲等蟲害發生。

    3.成熟期。除了拔除雜草,後期應減少水分供應,在雨水過多或田間集水的地方,應及時排水防澇。

    (五)收穫

    大部葉片脫落,莖、莢變成黃白色,大部分籽粒與莢殼分離,並復原呈本品種形狀和顏色時,即可收穫。收穫後在田間晾曬,待籽粒變硬後再運回,打碾(脫粒)。收穫後嚴防雨淋,否則將造成黴變,影響品質和粒色。

    (六)儲存

    為防止豌豆象蟲害發生,脫粒後要及時晾曬乾燥,在籽粒含水量低於14%時儲存。必須等籽粒溫度降低後裝袋入庫,儲存期間嚴防Sunny直射和返潮

  • 3 # 風華無雙闖天涯

    豌豆主要是根據品種的不同來進行區分,一般分為三種,分別是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早熟型的生長週期大約為70天左右,中熟型的生長週期大約為90天左右,晚熟型的生長週期大約為180天。

  • 4 # 湘湘王哥

    豌豆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主要散佈在亞洲和歐洲,中國是僅次於加拿大世界第二大豌豆生產國,由於豌豆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只要選擇適宜的品種,在長江流域地區也可進行春季及秋季栽培。那麼,豌豆該怎麼播種?豌豆的播種方法及種植管理技術有哪些呢?

    豌豆該怎麼種?豌豆的播種方法及種植管理技術

    豌豆的種植條件

    1、溫度

    豌豆為半耐寒性作物,喜溼和溼潤的氣候,不耐燥熱單調。圓粒種豌豆的耐寒力強於皺粒種,種子發芽的起始溫度較低,圓粒種為1-2℃,皺粒種為3-5℃。但低溫下種子發芽遲緩。

    幼苗耐寒力較強,苗期適宜溫度為15-20℃。開花的低溫度為8-12℃。開花結莢的適宜溫度為15-18℃。莢果成熟階段懇求18-20℃,高溫乾旱時莢果過早老熟,產量和品格下降。

    2、光照

    豌豆多數品種為長日照作物,從北方往南方引種時,應引早中熟品種,切不可引晚熟品種,而南方品種引到北方栽培時能夠提早開花結果。

    3、水分

    豌豆是喜溫作物,其抗旱性不如菜豆、豇豆等其它蔬菜,生育期內空氣溼度75%左右,泥土相對含水量在70%左右,植株生長茁壯良好,豌豆不耐雨澇。生育期內陰雨綿延,易發多種病害。豌豆幼苗本事一定的乾旱。開花結莢期需水較多,空氣相對溼度以60%-80%為宜,過高或過低都會嚴重影響開花結莢。

    4、土壤

    豌豆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對土質懇求不高,以保水力強、通氣性好並富含腐植質的砂壤土和壤土適宜。適泥土ph值為6.0-7.2。對於酸性過大的泥土,栽培上可在泥土中酌量施入石灰進行改良。

    5、養分

    豌豆對磷、鉀肥的需求量較大。在花後15-16天達到磷需求頂峰期,磷不足時,植株矮小,葉小無光澤,花少,鉀有壯稈、抗倒伏的作用,在花後31-33天,達到需鉀頂峰。對微量元素硼和鉬較為敏感,可用0.3%-0.5%硼砂或0.01%-0.05%鉬酸銨噴施以補不足。

    豌豆的播種方法

    1、選種催芽

    播種前用40%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的或遭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故在0~2℃的低溫中處理15天后再播種。

    2、根瘤菌拌種

    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增產的有效措施。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產量高。拌種方法為每畝用根瘤菌10~19克,加水少許與種子拌勻後便可播種。

    3、適時播種

    大田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熱的廄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增產效果明顯,豌豆採用點播,行距10~20釐米,行內株間距5釐米,每穴播2~6粒種子,土壤溼潤時覆土5~6釐米。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厚些。每畝用種10~15千克。

    豌豆該怎麼種?豌豆的播種方法及種植管理技術

    豌豆的種植技術

    1、栽培要求

    豌豆忌連作。連作後,可對後茬豌豆造成毒害作用,並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因此豌豆通常要與其餘作物輪作。白花品種比紫花品種更忌連作,其輪作年限需更長。豌豆也可與其餘作物混作和間作。

    2、土地選擇

    滴灌栽培對泥土的懇求較低,有利於幼苗成活及作物生長,因此土層深厚、泥土鹽鹼程度較輕、肥力中等的土地均可種植。

    3、鬆土施肥

    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

    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技,隨後鬆土保墒。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溼。保證果莢發育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減少澆水。

    蔓性種植株高30釐米時,開始支架。豌豆分批採收,每採收1次追1次肥。

    4、補漏追肥

    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重施苗期追肥,尤其是未施或少施基肥的田塊,一般每畝追施複合肥5~7.5公斤或尿素5公斤。

    高稈品種在春季氣溫回升後、植株開始伸長時,將帶梢小竹或帶分枝的樹枝(去葉片)插在行間,以便豆株攀緣生長。豌豆不耐水漬,春季要注意清溝排水。

    開花結莢時所需養分多,每畝施尿素7.5公斤、三元複合肥5公斤。鼓粒期噴施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次。

    5、病蟲害防治

    豌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褐紋病等,蟲害主要有黑潛蠅、潛葉蠅等。

    6、適時收穫

    根據食用方式決定收穫時間。一般粒用豌豆於開花後15~18天子粒飽滿時採收,幹豌豆於70%~80%豆莢枯黃時收穫,菜豌豆在開花後12~14天嫩莢現子不現粒時採收,豌豆苗在播後30天左右苗高18釐米時採頂端嫩梢,作飼料的在盛花期收穫,作綠肥的在收莢果後及時翻壓。

  • 5 # 昱旻

    摺疊生態特徵

    豌豆喜冷凍溼潤氣候,耐寒,不耐熱,幼苗能耐5℃低溫,生長期適溫12~16℃,結莢期適溫15~20℃超過25℃受精率低、結莢少、產量低。

    豌豆是長日照植物。多數品種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現比南方短。南方品種北移提早開花結莢、這與北方春播縮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故在北方,豌豆的生育期,早熟種65~75天,中熟種75~100天,晚熟種100~185天。

    豌豆對土壤要求雖不嚴,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墾地均可栽植,但以疏鬆含有機質較高的中性(pH6.0~7.0)土壤為宜,有利出苗和根瘤菌的發育,土壤酸度低於pH5.5時易發生病害和降低結莢率,應加施石灰改良。豌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溼,播種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爛根,花期乾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莢或秕莢。

    摺疊土壤條件

    豌豆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強酸性土壤要施用石灰。豌豆***忌連作,至少要行4~5年的輪作。播種前要深翻土壤,每畝施有機土雜肥2500~3000kg、過磷酸鈣20~25kg、氯化鉀15~20kg,***好將化肥同有機肥混合施入。一般作平畦,低塵窪處可作高畦。播前種子可接種根瘤菌。

    摺疊播種技術

    播種前用40%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的或遭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故在0~2℃的低溫中處理15天后再播種。

    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增產的有效措施。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產量高。拌種方法:每畝用根瘤菌10~19g,加水少許與種子拌勻後便可播種。

    大田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熱的廄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增產效果明顯,豌豆採用點播,行距10~20cm,行內株間距5cm,每穴播2~6粒種子,土壤溼潤時覆土5~6cm.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厚些。每畝用種10~15kg.

    摺疊田間管理

    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技,隨後鬆土保墒。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溼。保證果莢發育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株高30cm時,開始支架。豌豆分批採收,每採收1次追1次肥。

    摺疊採收時間

    莢用豌豆在莢果充分長大、籽粒尚未長大時採收。豌豆陸續開花結莢,採收要多次進行。春播的豌豆於4月上旬開始採收,6月上旬拉秧,畝產400kg;秋播豌豆10月上旬~11月中旬採收,畝產300kg.

  • 6 # 老十芭蕉66

    早熟碗豆與晚熟碗豆的管理種植上有哪些區別?作物應按季節適當施肥,早熟長不高,不存在倒伏,施多施少防害少些,晚熟就只能在種植的時候拌和一些肥料後,成長期就不用也不敢施化學肥料了。

  • 7 # 農妹

    豌豆管理早熟晚熟都一樣管理,但是一定要算準時間播種,種在冰上收在火上,說的就是豌豆,不管早熟品種或者晚熟品種都不要太晚播種,播種期相差十天左右就可以!豌豆管理主要就是防蟲,前期水跟上花期不要噴太多水,結夾期噴一遍水,後期鼓豆成熟就不要水太大,不然就會爛角黑角!

  • 8 # 大別山東哥

    豌豆又稱青豆,據豆科資料顯示,豌豆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按照豌豆播種季節的不同,長江以北地區一般三到四月份為播種期,七到八月份收穫,為春播區;長江以南地區一般。九月底十月初至十一月份播種,翌年四到五月份收穫期,為秋播區,豌豆成熟時間分別為:早熟品種為65到75天,中熟品種75到100天天晚熟品種100到185天左右。豌豆苗一般的生長週期為一週左右!根據題主提問,我們首先了解下豌豆的種植管理具體方法!

    選種催芽:播種前用40%的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或者招過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放在零至二度的低溫中處理半月後再進行播種。

    根瘤菌拌種: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一種增產的有效舉措,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因此產量提高,拌種方法為每畝建議用根瘤菌十九克左右,加少許以種子拌勻後便可進行播種!

    土地選擇:豌豆種植選擇土層深厚,泥土鹽鹼程度較輕,肥力中等的土地均可種植,此舉有利於幼苗成活以及作物生長!

    適時播種:豌豆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其自增產效果明顯,豌豆一般採用點播,行距建議控制在二十公分左右,行內株間距建議在五公分,每穴建議3-5粒種子,土壤溼潤時覆土五公分左右,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微厚一些!

    鬆土施肥: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部生長,幼苗的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期間要保溫防凍,開春以後要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枝,隨後鬆土保墒,莖部開始做莢時澆水量稍微加大,並追加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溼潤,保證果莢發育時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應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植株高30公分時開始支架,豌豆應分批採收,每採收一次追肥一次!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重施苗期追肥!

    病蟲防治:豌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褐紋病等,蟲害有潛葉蠅,黑潛蠅等,具體防治方法可諮詢當地農技部門,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豌豆忌連作,白花品種比紫花品種更忌連作,但可與其他作物進行混作和間作!

    適時採收:一般粒用豌豆於開花後半個月左右籽粒飽滿時進行採收,幹豌豆於75%左右豆莢枯黃時進行採收,菜豌豆在開花後14天左右嫩莢現子不現粒時進行採收,豌豆苗在栽播後30天左右,苗高在18公分時採頂端嫩梢,做飼料的在盛花期進行採收,如果做綠肥的在收莢果後及時翻壓!

  • 9 # 土家粉絲

    豌豆又稱青豆,據豆科資料顯示,豌豆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按照豌豆播種季節的不同,長江以北地區一般三到四月份為播種期,七到八月份收穫,為春播區;長江以南地區一般。九月底十月初至十一月份播種,翌年四到五月份收穫期,為秋播區,豌豆成熟時間分別為:早熟品種為65到75天,中熟品種75到100天天晚熟品種100到185天左右。豌豆苗一般的生長週期為一週左右!根據題主提問,我們首先了解下豌豆的種植管理具體方法!

    顯示所有大圖

    選種催芽:播種前用40%的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或者招過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放在零至二度的低溫中處理半月後再進行播種。

    根瘤菌拌種: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一種增產的有效舉措,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因此產量提高,拌種方法為每畝建議用根瘤菌十九克左右,加少許以種子拌勻後便可進行播種!

    土地選擇:豌豆種植選擇土層深厚,泥土鹽鹼程度較輕,肥力中等的土地均可種植,此舉有利於幼苗成活以及作物生長!

    適時播種:豌豆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其自增產效果明顯,豌豆一般採用點播,行距建議控制在二十公分左右,行內株間距建議在五公分,每穴建議3-5粒種子,土壤溼潤時覆土五公分左右,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微厚一些!

    鬆土施肥: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部生長,幼苗的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期間要保溫防凍,開春以後要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枝,隨後鬆土保墒,莖部開始做莢時澆水量稍微加大,並追加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溼潤,保證果莢發育時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應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植株高30公分時開始支架,豌豆應分批採收,每採收一次追肥一次!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重施苗期追肥!

    病蟲防治:豌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褐紋病等,蟲害有潛葉蠅,黑潛蠅等,具體防治方法可諮詢當地農技部門,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豌豆忌連作,白花品種比紫花品種更忌連作,但可與其他作物進行混作和間作!

    適時採收:一般粒用豌豆於開花後半個月左右籽粒飽滿時進行採收,幹豌豆於75%左右豆莢枯黃時進行採收,菜豌豆在開花後14天左右嫩莢現子不現粒時進行採收,豌豆苗在栽播後30天左右,苗高在18公分時採頂端嫩梢,做飼料的在盛花期進行採收,如果做綠肥的在收莢果後及時翻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球星倫納德個人能力不如哈登,徐靜雨這番言論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