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魯木齊
-
2 # 阿發要努力
這個很真實,在我身邊確實有這種例子。
我舅媽是職業收廢品的,不起眼的職業卻帶著我舅發家致富,幾年建起5層農村小別墅,開上了BMW。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我舅媽是幹什麼,直到有一天問到,才知道她現在都是跟工地掛鉤的,一天出去就是幾噸鐵,或者上百斤、千斤銅啊鋁啊,最高記錄一天倒賣賺了三兩萬,我非常震驚,也對這個行業有了新的看法了。
實際上幾年前我們這邊很多這個行業的,到現在周邊人在這個行業的寥寥無幾了。一方面是個人能力不夠,一方面是職業原因。
還有一個,我發小他父親,在夜市擺炒麵,手推車,中午擺,晚上擺,一天可以做幾百份。像這種省去了實體店的租金,壓力沒那麼大,反倒是盈利非常可觀,但是也會累點。不過對於不起眼的擺攤子行業來說,一天可以賺好幾百甚至上千,真的是很厲害了。
這兩個都是真例項子,只可遠觀,不努力的話,不起眼的行業做不好,起眼的行業不會做,所以如果想發財,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打拼。
-
3 # 理財迦
朋友們好!說起來身邊還真有,悶聲發大財的行業!看起來不起,眼數錢到手軟!
一起來分享,身邊那些,毫不起眼,卻悶聲發大財的生意:
2,做小廣告!當然是正規的,小區就有一個幹這行的,專門給各個房產公司,醫院等單位做廣告,發一天傳單大概是3~5萬,宣傳品由對方提供,他僱一些學生和中老年人在路口,集市上發發,一個人一天70元-100元,算算,一天也賺3000到1萬!
再來分析,這些悶聲發大財,小生意行業的特點:
1,基本上都和生活息息相關,有廣闊的客戶群和市場,需求旺盛而且明確,許多又是可重複的消費,既有傳統的,又有隨時代應運而生的行業!
2,往往需要一些小的技巧,或者特別能吃苦,耐髒,或者肯冒風險,勞他人所不能!
3,往往能夠給客戶帶來,直觀的,快速體驗,結果立竿見影!
4,由於種種因素,許多人知道這些行業賺錢,卻不願從事,是這些行業往往缺乏競爭!
綜上所述:現在的確有許多行業,生意悶聲發大財!其實並非不起眼,許多朋友都知道,這些行業能夠賺錢!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例如有一定的危險性,或髒或累,或者受傳統思想影響,而不願從事這些行業!這也造就了,一些,毫不起眼悶聲發大財的行業!
-
4 # 王健手機維修培訓
寫點真人真事吧,我的小徒弟,今年大二,威海職業學院的。
前年夏天,他的iPhone8壞了,在我們這裡做手機的一條街要維修,去他們店裡都要給他發走,他不放心,就繼續挨家找現場維修的,就捱到我店裡了,能修蘋果嗎?可以。能現場修嗎?可以。他就把機器遞給我了,我能看著你修嗎?進來吧。就這樣,半小時,修好機器。我遞給他機器,等他結賬,我能跟你學習嗎?我看你的樣子還是學生,我怕你堅持不了,我能堅持,好,只要你能堅持,一個半月,我可以讓你秒這一條街的維修師傅。沒想到這小子真有毅力,人家既然好學,咱也得上心教。就這樣,一個月以後,店裡的機器我倆修,一個半個月,他已經可以獨立開店了。沒想到這小子說幹就幹,請我喝了頓酒,師傅,明天我要去大學提前看一下環境。20天后,人家在大學裡的手機店開業了,開業就有生意,他那個學校有三家店,其他兩家只做配件、貼膜、簡單的外屏,只有他技術全面,啥也能修,現在上著學,下課去店裡,一個月五位數很輕鬆。
國慶節放假,昨天來看我,說市裡有一個老闆要挖他。沒有半句虛言,不信的可以去看看,威海職業學院的果粉科技。
-
5 # 波士財經
這個就多了去了。
只要有專業技術,然後認真、專注、持續的幹,很多不起眼的行業,企業讓人們聲發大財。
1、空調安裝。
認識兩個朋友住在空調安裝的。一個是做中央空調安裝,一個是家用空調安裝為主。小日子都過得不錯。
做中央空調安裝的,有點類似工程承包,一年就是接兩三個專案,一般都是大的樓宇專案,賺不少錢。反正有一輛車是法拉利。
另外一個就是普通的家庭空調安裝。手下自己帶了一隻工程隊,應該是好幾個小組,專門做空調安裝。2014年認識他的時候,還是在打工,後來自己出來做,現在手下有五六十人。
2、賣進口海鮮的。
一個朋友專門做東南亞海鮮銷售的,生意做的不錯。他是從東南亞一帶進口海鮮,然後批發給好多海鮮店,很賺錢。做了很多年,三年前一次性買了兩套別墅,1600萬。
然後帶動買海鮮店,買海鮮、賣豬肉這些,不要小看,都很賺錢。
3、廢舊物品回收。
有一個經常過來收廢品的,前幾年剛接觸的時候,就是三輪車一輛,現自己都不出門,手下有一堆老鄉幫忙收購,自己當老闆,已經在附近一個小區裡買房,然後自己開著小車到處溜達。
其實,這樣的行業很多,身邊都是。主要是在一個行業,做久了,做深了,做透露,做熟了,然後基本上都能賺到錢。
很多工作看起來也很輕鬆,但其實賺錢不少。
-
6 # 李舟銷售筆記
很多人都想投入少,找一個回報大的專案做。
這樣的事情理論上是不存在的,但有沒有相對來說好一點的呢?
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聊天,談到了一個小專案,我覺得挺符合這個提問。
而且也是我認識的人,他確實賺到了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有機會,這個專案還是可以去搞一下。
這個朋友是16年的時候,我們一起工作過,後來17年下半年他就離職出去了。
前段時間聽一個我們共同的朋友談起他的情況,說現在他過得還是挺滋潤的。
他在做什麼呢?賣鴨脖子!
這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專案,在大街上隨處都可以看到,為什麼要拿在這裡來給大家分享呢?
因為這個模式跟你所看到的肯定會不一樣,有耐心的可以繼續往下看。
我就專門去找他聊了一下。
現在我把主要的點給你梳理一下,希望對有些人能有一點啟發。
1、承包一個菜鳥驛站。要說這個事情也挺奇葩的,還得從菜鳥驛站說起。
當時他離職之後,確實一直在做健身之類的工作,但一直也沒賺到多少錢。
就在大學城的旁邊搞了一個門面,承包了菜鳥驛站。
大家應該知道,菜鳥驛站是不用給客戶送上門的,都是來店裡自取。
其實這個利潤是很低的,也賺不了多少錢,基本上能把成本補平就不錯了。
2、店裡賣鴨脖子反正空著也是空著,然後他就去代理了一些鴨脖子在裡面賣。
由於每天拿快遞的人很多,而且在大學城旁邊客流是很穩定的。
基本上靠賣小吃的錢就比賺快遞費的錢要多很多了。
這個模式其實挺簡單的,只是很多人可能一時想不到。
賺錢,很多時候沒有那麼的神奇,就像一層窗戶紙一樣,捅破了就很簡單。
3、注意事項他現在已經很穩定了,準備把旁邊的門店也盤下來,讓他老媽在店裡守著賣就可以了,他再去繼續搞其他的事情。
就這個小專案,每月能幫他賺個接近2萬塊吧。
當然要想把這個模式跑通,肯定還有一些細節,但最主要的也就兩點:
第一、找到一個客流量很穩定的場所,比如說大學城或者入住人多的小區,都是很理想的地方。
第二、根據所在場所的客戶群體分析,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產品,然後你把這個產品加進去賣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很多可以優化的地方,今天就暫時不講了。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可以在一起交流一下。
-
7 # 易不易外
說個自己身邊的朋友吧,之前在福建開加工廠,掙了些錢,嫌辛苦,就回來開飯店。
哪知道房租,人工費用飛漲,加上城市改造修路修地鐵,生意太差,賠錢轉了。又開超市,也是不掙錢,來來回回,幾百萬折騰的差不多完了。他說,要是把帶回來的錢,買成房子,也早發財了!
手裡沒錢了,不過這幾年折騰認識了幾個老中醫。他們都有獨家的藥,個個都低調有錢。朋友很有頭腦,老中醫只會看病賣藥,他成立了個公司,專門幫醫生分銷招代理推廣,擴大規模。
這一兩年,買新房,換新車的。他說:賣藥,可能是老百姓最快的掙錢途徑了。他的一個新疆的代理,原來就是去種地的,發現當地摘棉花的人都有風溼骨病和面板病,就拿他的藥在當地賣。小半年,那人成當地的“神醫”了,光賣藥就賺發了。
發財這事,除了彩票,都需要積累資源,人脈,有對口的產品和巨大的需求才行。只要你有眼光,發現這樣的產品和需求,想不發財都難!
-
8 # 啊死流氓
我是做餐飲的,以前發過一篇類似的帖子現在從我的身邊入手,給大家講講我所看到的餐飲方面不起眼但利潤巨大能賺錢的生意吧。
今天給大家講三個經典的案例,前兩個是我朋友後一個是我自己。當然我講的案例僅能代表我看到的、我認識的以及我了解我經歷過的的情況,並不代表行業全部。
第一:生日蛋糕
可能我一提到生日蛋糕,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元祖、好利來、羅莎、沁園甚至高階一點的黑天鵝。確實這些都是蛋糕行業的翹楚,但這些高大上的品牌店今天不在我講訴的案例之中,我講一講我一個只做美團的朋友。下面以A來簡稱這位朋友。
由於種類比較多為避免大量佔據篇幅,兩個店我都只截取了第一頁,下面我給大家列下兩個店半年的銷量以及營業額。
一號店總計30個品種:26000+18000+8860+8602+8371+5056+5013+4596+3935+3883+3530+3121+2548+2144+1998+1814+1755+1535+1145+1242+1049+887+842+815+796+778+676+571+543+265=120591個
也就是說1號店半年銷售了十二萬多單,我們取最低均單110來算
那麼營業額:120591*110=13265010元
二號店總計21個種類:
5159+4275+2631+2586+995+853+671+664+591+572+531+497+468+373+248+174+170+127+94+52+46=21777單
同樣取均單110
那麼營業額:21777*110=2395470
三號店四號店是才做起來的店,單量沒有前兩個店高但也都在60萬左右。
那麼我們1、2、3、4店半年的總營業額:
13265010➕2395460➕
600000➕600000=16860470
餐飲行業的毛利我就不在多說純利潤大家可以估算!
當然網路店鋪或多或少都有刷單的可能,但再怎麼刷也掩蓋不了優秀的事實。可能朋友們會覺得這樣一個驚人的數字背後有一個大的公司在支撐運作,但我要告訴你幾年前開1店的時候店裡也就3個人,沒有沿街門面只在城中村租了一個80平米的庫房。當大家都在便當領域瘋狂的廝殺時,A和他的兩位小夥伴便開始悶聲發財。而到現在為止A也沒有想過到黃金位置去開店,只是在不同的城市複製他的成功。
A的成功確實有其原因,產品過硬,味道不輸品牌、包裝更別出心裁高階大氣,最重要的一點確實是做到了差異化經營避開了大牌實體店的鋒芒,價格更是非常的實在。
可能有人會把A的成功歸於平臺初期的紅利,但我想告訴你3、4店也才開業幾個月。
第二:街邊單品烘培店
我提幾個關鍵詞,可能很多朋友立馬就會有印象拔絲蛋糕、絲絲魔輪堡、板栗餅、香酥小麻花、舒芙蕾······
這些爆款單品長期大排長隊你以為人家請的託?可能會有但大多不是,我怎麼知道?聽我慢慢來講!
幾年前我店隔壁短租來了一家店,這家店很怪異不敲牆不換門不做裝修,甚至連招牌也沒換,第二天一早所有的室內全部用噴繪布做的廣告將牆面貼起來,甚至連門頭廣告也用的一次性噴繪布,這情況一看就是做不好就跑的節奏啊。不過後面一想本來也是幾個月的短租有啥必要裝修呢?第二天一大早就拉了一大卡車裝置過來除錯,第三天20多平米的門面8-9個人開始忙碌準備營業,這效率這員工密度無人能比,驚呆了一條街的小夥伴。第四天一大早 花籃、紅地毯、橫幅以及一對大音響早早的擺在了門口。早上10點音響正式開放,短暫迴圈的廣告詞、動感的音樂以及工作人員的吆喝聲,簡直讓周邊商戶上頭。活動內容也簡單粗暴滿30送10塊!滿50送20!!產品只有一種拔絲蛋糕!!!
可能是我們這一條街確實沒有蛋糕店,這東西一出鍋還真是香。不久效果就出來了隊伍慢慢排了起來,不過排隊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第一天順利結束!第二天打法一樣早上10點音響準時開響,只是門頭多了幾張用黃色的1號紙寫的滿30送10滿50送20的廣告語,花籃、橫幅、地毯、音響、廣告紙,這個店瞬間成了整條街最靚的仔壓制了全場。這麼粗暴直接沒有內涵的營銷還真是管用 ,隊伍瞬間就又聚集了起來並且越排越長。第一次見到這種模式這種場景確實也是震撼了我。一週後理順了過後店員減到了5人,這種火爆的場景一直持續了兩到三個月,後來生意降下來店裡也就留了3個人,朋友B以及兩個臨時工,他老婆和親戚已經轉移到了下一個地方。
慢慢的閒了下來,B也就有時間和周邊的店主吹吹牛聊聊天,我就是這樣認識了老闆B,慢慢熟悉後B跟我講了他們的模式,他們只做爆款單品而且只在熱鬧的地方找門面短租,能做起來就做如果做不起來立馬轉掉門面換地方繼續做,這個爆品做爛了就換下一個爆品。在我們這兒最高的一天賣了1.5萬,前三個月平均每個月營業額都在15萬左右,所有的店員除了開業幾天那些是固定過來幫忙的家人以及親戚,後來穩定過後幾乎都是幾個臨時工➕她兩夫妻。而一年他們要這樣重複幾次。
產品雖不同但打法卻一模一樣
B的這種粗暴模式其實並不是他個人在單獨操作,他背後有一個大家族一起聯動,多方尋找、試錯一人成功便打造爆款遍地開花。
第三:滷菜鴨脖
我的第一個店只有15平米,加上我總共3個員工。店面確實是小,但好在位置不錯人流也大消費也跟得上,所以我還是很有信心能做好的。
因為店面比較小,沒辦法所有的準備工作我們都只能在門口的人行道上進行,切素菜、洗葷菜、處理毛髮等一整套流程下來經常會吸引一堆過路的行人。也是因為店面小放不下保鮮展示櫃,沒辦法我們只能每天少做一點當天做當天賣完,確保每天不留剩貨。也是因為放不下保鮮展示櫃我們索性起鍋後直接把菜品放在簸箕裡供客人零距離挑選。後來也是因為上午賣的不多,我們便把出鍋時間改在了下午。慢慢的我們特色便顯露了出來。現做現賣、無剩貨不過夜、下午出鍋。以往的劣勢似乎全部變成了優勢。快哉快哉!
因為準備工作做得比較足,開業活動也做得還不錯,第一天準備的東西早早的就賣完了,可能是運氣比較好,亦或是味道確實得到了認可,很快我們的日營業額就從1500到2000、2000到2500、2500到3000甚至後面時常也能達到4000。這個15平米的店最高一年賣過130多萬,當時的純利潤能達到45-50%。
回覆列表
我堂姐就是悶聲發大財的人。
堂姐以前是農村的赤腳醫生,今年60歲。她再婚的老公是個轉業軍人,復員到了山西某地,在當地娶妻結婚。女方家是世代中醫,堂姐夫在幫忙時,也知道了很多中藥配方。因為和岳母岳父拌嘴,老婆當眾打了幾拳,一氣之下離婚回到了老家,那邊還有五個子女,大都己結婚成家。回來後,經人介紹,認識了離婚後的堂姐。
二人結婚後,堂姐夫應聘到了市轄某縣醫院上班,堂姐帶著一雙兒女和小孫子在市區租房往。靠著堂姐夫給的中藥祕方,堂姐親自去採購中藥,回到加工成膠囊或液體,專治各種面板病。靠著口口相傳,也靠朋友圈的幫忙,掙了多少錢不清楚,但說出來嚇你一跳。她再婚時,小孫子還是一歲多,今年暑假升初三。也就是十多間的時間,她在市區先後為兒女買了4套房,自己買了一套。兒子的車都換了七八輛,現在開的是BMW。女兒也換了好幾輛,現在開的是大奔。現在兒媳,女兒都跟她賣藥,小孩的衣服都是名牌,一雙鞋就好幾百。一家人基本不做飯,基本上全靠飯店。15年,她兒子辦了一有機肥生產廠。連機械帶地皮共投資800多萬,沒借一分錢,也沒貸款。去年回家,母親又說,堂姐又在老家鎮上臨街處,蓋了三層大樓,專門外租。沒有門市,靠著微信賣祖制祕方,這算不算悶聲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