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迎奉漢獻帝到許都,使曹操擁有了政治資本,豎起了政治大旗,從容自如地“奉天子以令不臣”,進而“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斷開闢自己的王霸之路。那麼你瞭解幫助曹操成功迎奉漢獻帝的董昭嗎?他是如何幫助曹操的?請交流。
9
回覆列表
  • 1 # 老王頭談歷史

    東漢末年,經過董卓之亂,朝廷更加虛空,地方勢力日益肆無忌憚,你爭我搶,混戰不斷,導致全國各地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大漢王朝的境況慘淡至極。

    這種情況下,毛玠(字孝先,今河南封丘人)對曹操說:“……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織,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自從代理了兗州牧後,時刻都在考慮著後續的發展。現在一聽毛玠如此說,茅塞頓開,認為非常有道理,就“敬納其言”,並視之為行動綱領,予以努力踐行。

    毛玠(像)

    隨著“修耕織,畜軍資”等條款的落實,轄區內的民眾漸漸能夠暖衣飽食,軍隊不斷壯大,曹操的事業呈現著良好的發展勢頭。這時,曹操就開始琢磨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事。隨之,在一個貴人的無私援助下,曹操順利地迎奉了漢獻帝。

    一、勸張揚放行使者。

    公元192年,曹操派使者前往長安了解朝廷的情況。當使者路過河內地區時,河內太守張楊不讓過境。這時,一個叫董昭的人主動出面幫了曹操的大忙。董昭原本是袁紹的人,後因袁紹猜忌於他,就離開袁紹到了張揚處。

    張揚(像)

    董昭得知張楊攔截了曹操的使者後,就勸說張揚不要與曹操為敵,應該與曹操結好。因為曹操是當今天下的英雄,非袁紹所能比。現在,曹操代理了兗州牧,派使者朝見天子路過河內,這是將軍和曹操的緣分。此時,將軍應該助推一下曹操才好。張揚想了想也是,就聽從了董昭的意見,不但放行使者,而且向朝廷薦舉曹操。

    同時,欽慕曹操的董昭還自掏腰包,以曹操的名義給當時掌控朝政的李傕和郭汜送禮、結交。自此,曹操和朝廷的來往就逐漸密切起來。

    二、說楊奉結交曹操。

    公元196年7月,曹操聽說漢獻帝從長安回到了洛陽,便派他的堂弟揚武將軍曹洪去洛陽拜見漢獻帝。這時,左右朝政的楊奉、董承及張楊等人各行其是,互不買賬。於是,與曹操沒有什麼聯絡的衛將軍董承,攔著曹洪不讓他見漢獻帝。

    董承(像)

    時任朝廷議郎的董昭知道後,就擅自替曹操寫信聯絡兵強馬壯而缺乏外援的楊奉。董昭在替曹操寫給楊奉的信裡說,我非常傾慕將軍,願與將軍推心置腹,赤誠相見。現在,我有軍糧,您有軍隊,我們之間應該“死生契闊,相與共之”,等等。楊奉讀了信後非常高興,就表薦曹操為鎮東將軍,並使之繼承了他父親的費亭侯爵位。

    楊奉(劇照)

    這樣一來,曹操就名正言順地成了朝廷大員。而且,進一步增大了迎奉漢獻帝的成功係數。

    三、幫曹操矇混過關。

    公元196年8月18日,曹操親自到洛陽拜見了漢獻帝。曹操在洛見到董昭瞭解了情況後,異常感謝董昭暗中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同時也就當前的形勢問計於董昭。

    董昭(像)

    董昭當即對曹操說,把漢獻帝弄到自己身邊,便於今後妥善處理與朝廷的關係。同時,董昭也指出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因為董卓把皇帝劫持到長安,弄得民怨沸騰,現在皇帝好不容易回到了洛陽,天下人都希望從此安定下來。如果又要讓皇上挪地方,恐怕會遭到人們的反對。這就是非常之事了。不過,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才會有非常之功。

    曹操對董昭的見解深以為然,但是就怕駐軍附近的楊奉知道後會阻攔。董昭隨即建議曹操給楊奉寫封信、送厚禮。就說洛陽沒有糧食了,要讓天子就食於魯陽。魯陽距離許縣很近,離著楊奉的梁縣也不遠,楊奉一定不會產生懷疑。

    於是,曹操高興地依計而行,從而成功得把漢獻帝迎奉到了許縣。等楊奉明白了曹操的“暫幸魯陽”是虛,“移駕許都”為實時,已然晚矣!

    曹操與漢獻帝(劇照)這樣一來,佔據了根據地,擁有了軍隊,又迎奉了天子的曹操,開始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王霸之路。董昭,是這條路的當之無愧的“高階工程師”!

  • 2 # 玉潤萬古

     

    曹操從一個地方軍閥到掌握中央大權,關鍵一著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建安元年,曹操平定的,實力增強,聽從了謀士毛玠、荀彧等人的建議,打算把接到自己的地盤,號令天下。正碰上長安大亂,跑到洛陽。皇帝身邊的幾部軍閥互相不服氣,亂成一鍋粥,其中最大的軍閥叫楊奉。

      董昭真是個大忽悠,就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了封信。信上說,將軍您輔助皇帝遷到洛陽,建立了不世奇功。現在天下大亂,皇帝最為重要,需要大家同心協力輔佐他。將軍在內,我在外,好比心臟和四肢相互呼應,就可以共渡患難了。楊奉接信大喜,對大家說,“曹袞州近在許縣,足兵足糧,是國家可以信賴的人。”大家一致推薦曹操任鎮東將軍,繼承他老爸的費亭侯。

      曹操到洛陽朝見皇帝。見到了董昭,握手致意。問計老董,以後該怎麼辦。董昭說:“將軍將行奉迎天子,輔佐王室類的大事業,功高蓋世。但目前皇上身邊的眾將,各行其事,不會服從您。留在此地不是辦法,最好是移皇上大駕到許縣。只是才從長安移到洛陽,大家心中都求安穩。又來一次遷移不容易。做大事要有超乎平常的辦法,將軍要權衡利弊。”遷都到許縣和曹操的本意,曹操大為高興,但還是擔心楊奉的實力太大,到時會有不利行動。

      董昭說楊奉是有勇無謀的主兒,好對付。您看,鎮東將軍、費亭侯就是三言兩語忽悠來的嘛!咱們藉口洛陽缺糧,把皇帝移到魯陽,離許縣又近了一步。將軍您再給他送點錢財,他一定不懷疑我們。等使者來來去去,我們已遷到許縣了嘛。

      一切都按這次談話所規劃,漢獻帝順利到達許昌。楊奉省悟過來已經太晚了,要出手再來爭權,被曹操打的稀巴爛。這樣經過多年的顛沛流離,漢皇室終於有個穩定的家,重立宗廟社稷在許縣,稱為許都,改年號為建安元年。

      曹操因奉迎天子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順利開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征服天下的雄圖大略。董昭在其中的穿針引線,出謀獻策大有一錘定音的分量。

      建安十七年,曹操消滅了關中的割據軍閥、韓遂各部,整個北方納入曹軍的勢力範圍。事實上天下三分曹操已握二分,曹操的名望聲譽達到新高點。

      其時他依舊是漢丞相,可以“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即,朝見皇帝時佩劍穿鞋上殿,不用急步走,贊禮官只稱官名,不稱名字。享受臣子的最高階待遇。如果想要再上一個臺階,該怎麼辦呢?這時候董昭站了出來。

      他提議恢復古代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分封制度。他說以曹丞相的功勞,已經不是一個臣子的位子可以馬虎過去的。要有相對應的爵位,才符合發展的需要嘛。曹操謙虛了一下,我何德何能,只怕擔當不起。董昭說,現在的形勢,要有個大人物鎮的住。要教化百姓,團結人心,您不能沒有進一步的打算。這其實就是赤裸裸的勸進。建國之初,大將就勸光武帝:“天下這麼重要,怎麼能落入他人之手!”董昭就用這故事勸曹操,最後說了:“我董昭受您的大恩,所以我講出大實話。”

      於是由董昭建議,封曹操為魏國公。這樣在大漢國之下,就名正言順地有了個魏國,曹公曹公,方是真正的國公嘛!雖然也有人反對,但大勢所趨,軍政各界都是曹操的人,大家都在等著一個帶頭人召喚一下,就一起擁戴曹操上位。董昭就是這個人。次年五月,漢廷正式冊封曹操為魏國公,加九錫。魏代漢的程式動。

      建安十八年七月,魏國建社稷宗廟;十一月,設定了尚書、侍中、六卿,有了自己的班子;十九年,魏公曹操位在諸侯王上。到了二十一年五月,曹操再一次進爵為魏王。

      剩下的事,就水到渠成了。魏國已經從裡到外都替代了漢家天下,所謂大漢,只餘一個名頭而已。

      到建安二十四年,給曹操上書,自稱臣子,讓曹操稱皇帝。曹操把他的信給大臣們看,說:“這小子想讓我在爐火上烤嘛!”大臣們都說,孫權說的在理,這個是必須的!現在當皇帝沒有什麼不行的嘛!曹操不愧為一流的政治家,知道稱帝給別人的口實。就說:“真的天命在我的話,我還是選擇當週文王。”周文王勢力超大時,依舊奉殷商為主,改朝換代的事,由他的兒子周武王完成。曹操的意思也是這樣,代漢的事,讓我兒子去做吧!

      董昭這一推,曹操終於上天了。

      能力和人品

      青史留名的人,德才兩方面俱全的不多。有偏於才能,有偏於德行。漢魏之間,天下鼎沸,要的是先平定天下,能力是第一位,品德要求就不怎麼高了。

      曹操多次下的求賢令就要求“唯才是舉”,明確提出如手下的智囊盜嫂欺金的品行,但才華橫溢的人物都要用起來。如果一定要找到廉潔的人來用,還靠什麼來打天下嘛!董昭就是這一類的人。

      董昭的用計,很陰毒,舉一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建安二十四年,圍樊城。孫權要抄關羽的後路,給曹操去信表忠心。請求曹操保密。曹操問大家怎麼看。董昭說,幫他保什麼密!這時候正該把他的計劃抖露出去。一方面我們被圍的將士得到訊息,自然鬥志昂揚;另一方面讓關羽、孫權殺個兩敗俱傷,咱們不是漁翁得利嗎?最後他說:“關羽的為人強橫超自信,即使得到訊息,也以為自己還頂的住,一定不會退兵。”曹操同意這麼辦。果然關羽硬扛,被曹孫倆面夾擊,兵敗而死。

      董昭政治軍事上的老辣幹練,絕對是一流人才的水準。曹操幾次關鍵時刻的華麗轉身,董昭出了大力氣,也得到了曹魏的大恩賜。最後他是位列曹魏的“三公”之一司徒去世。只不過他的為正直計程車人所不恥。

      漢魏有個官叫“侍中”,權力很大,但要在內殿值夜班。所以俗話笑話侍中為“執虎子”——幫皇帝倒尿壺。董昭擔任侍中時,和另一個叫蘇則的硬漢子一起值班,可能是困得不行了,倒在蘇則的大腿上就睡。蘇則一把把他的腦袋推了下來:“蘇則的膝蓋,不是小人的枕頭!”

      這大約就是董昭在正人君子眼裡的形象了

  • 3 # 安定郡小書生

    如果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構想;

    第二階段:荀彧堅定“奉主上以從人望”的信心;

    第三階段:董昭協助“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實施。

    董昭舉孝廉出身,曾任癭陶長、柏人縣令,後擔任袁紹帳下參軍。在袁紹帳下,董昭也是發揮救火隊長特長。鉅鹿太守李邵聯合郡中士族準備投靠公孫瓚時,袁紹讓董昭兼任鉅鹿太守,對當地士族進行牽制;魏郡太守慄攀被士兵所害,袁紹就讓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對當地秩序進行維穩。

    面對如此能力突出的部下,袁紹竟然對其產生了懷疑,聽信讒言要治其罪。於是董昭要求進京去覲見漢獻帝,藉機脫離袁紹,在經過河內郡時被太守張楊惜才扣留。

    這時,曹操擊敗呂布,平定兗州士族之亂,準備進京覲見漢獻帝,就想河內太守張楊借道,張楊起初不肯。於是董昭做了以下幾件事情:一是對張楊做思想工作,並讓其上表薦舉曹操;二是替曹操分別寫信給長安的李傕、郭汜各方勢力,根據其地位輕重進行不同示好;三是勸說張楊,雙方互派使者,進行結交。

    後來,李傕、郭汜發生內亂,漢獻帝逃出長安,準備東往洛陽。董昭隨張楊前往護駕。曹操在許縣平定了黃巾軍之後,也在荀彧的催促下派出使者前往河東去迎接,不過漢獻帝已經進入洛陽。當初護駕的韓暹、楊奉、董承及張楊將領之間意見不和、互相內鬥,董昭又以曹操名義給兵馬最強的楊奉寫信,許諾作為外部的援軍。接到信後楊奉非常高興,就動員眾將領依靠曹操,共同上表薦舉曹操為鎮東將軍、費亭侯。

    然後,曹操得以到洛陽覲見漢獻帝,見到了董昭,就向董昭請教下一步計策。董昭認為此時洛陽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不利於曹操掌權,建議將漢獻帝轉移到許縣。曹操認為楊奉駐紮梁縣,距離很近,隊伍精良,擔心楊奉反對。董昭認為楊奉對曹操的影響很好,應該派使者進一步結交,安定其心;然後利用楊奉猛而無謀的特點,建議將漢獻帝暫時移至魯陽,以緩解京城缺乏糧食的困境,魯陽離許縣較近,然後趁機將漢獻帝遷往許縣。

    曹操按照董昭的建議去做,成功的將漢獻帝從韓暹、楊奉眾軍閥地盤轉移到自己地盤,等到楊奉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楊奉、韓暹聯合對曹操進行騷擾,結果被曹操直接襲擊的楊奉的梁縣大本營,部下降的降、殺的殺,失去兵眾楊奉、韓暹二人只好向東投降了袁術。

  • 4 # 父母年代記憶

    他叫董昭,在曹魏謀士中,他的知名度遠不如荀彧、郭嘉、賈詡等。但他起的作用是無人能取代的。他堪稱是曹魏建國的總設計師。

    跟曹操手下很多謀士一樣,董昭原來也在袁紹部下做事,為袁紹平定河北立下了很多功勞。但後來袁紹聽信讒言,要治董昭的罪。董昭於是逃走,打算去輔佐漢獻帝,但是路上被割據河內的張楊給強制留下了。

    此時天下大亂,東漢王朝分崩離析。曹操在兗州,有心與遠在關中的朝廷聯絡。於是寫信給河內太守張楊,想借道河內,聯絡朝廷。被張楊拒絕。

    董昭勸說張楊,曹操雖然暫時依附袁紹,勢力薄弱,但有英雄之氣,早晚會成大業。他勸說張楊與曹操結交。張楊於是同意幫助曹操。

    董昭更是以曹操的名義,給當時控制朝廷的李傕、郭汜寫信、奉送禮物。在董昭的運作下,曹操與張楊,以及朝廷主政者有了密切的聯絡。還沒見過曹操的面,董昭就已經開始死心塌地的為曹操服務了。

    幫助曹操“拐”走漢獻帝

    後來,楊奉、董承、韓暹等人護送漢獻帝回到洛陽。董昭也來到獻帝身邊。漢獻帝處於這幾個將領的控制之下。董昭有心想讓獻帝轉移到曹操那。在這幾個將領之中,楊奉兵馬最強,但是缺乏外援。於是,董昭想好好利用一下楊奉。他再次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信,言辭誠懇的與他結盟,並表示願意為朝廷供應糧食。

    楊奉是個有勇無謀的人,得到“曹操”的信,非常高興,四處拿去炫耀。又與其他將領表奏朝廷,誇獎曹操的忠心。於是曹操被加官為鎮東將軍,並繼承了費亭侯的爵位。

    曹操來到洛陽覲見皇帝,與董昭有了第一次會面。曹操詢問董昭,下面該如何行事。

    董昭告誡曹操,洛陽各將領各懷心思,如果曹操留在洛陽輔佐漢獻帝,其它將領不會聽他的話。一定要想辦法把漢獻帝轉移到他的根據地許昌。董昭勸曹操繼續交好楊奉,安定其心。然後告訴楊奉,洛陽糧食不足,與許昌距離遠,運輸不便;建議暫時把皇帝遷徙到魯陽,方便運糧。趁這個機會把漢獻帝帶到許昌。

    曹操按董昭的計策行事,楊奉沒有起疑心,於是順利的把漢獻帝轉移到了許昌。從此,曹操實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上的優勢。董昭作為具體謀劃者,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一手謀劃曹魏建國

    曹操徹底消滅袁紹父子後,董昭勸說曹操稱王建國。對於這樣大膽的行動,曹操心有疑慮。

    董昭明白的告訴曹操,他的功勞太高、權勢太盛,處在這樣的位置,已經沒有可能再做忠臣了。繼續做漢朝忠臣,皇帝不會信,天下人也不會信,最後可能性命都不保。稱王建國,建立曹家萬世基業,是當前必須做的。

    曹操最終同意的董昭的建議。先是稱魏公,接受九錫,後來又稱魏王。

    但是,曹操稱王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荀彧就明確表示反對。最後曹操就把荀彧弄死了。

    在董昭的推動下,曹操部下徹底完成了站隊,從效忠漢室轉變為效忠曹魏。如荀彧這樣對漢室還有感情的人被清洗掉了。曹操完成了篡漢自立的大部分工作。作為主要謀劃者,董昭真稱的上是曹魏建國的“總設計師”。

    董昭做的事還有很多。比如在劉備投奔曹操時,董昭看出劉備非一般人,提醒曹操一定要提防。曹操沒有聽他的話。劉備最後殺死了徐州刺史車胄,脫離了曹操掌控。孫權偷襲關羽前,寫信與曹操聯絡,並告誡曹操一定要保守秘密。董昭則勸說曹操把秘密洩露出去,這樣被關羽圍困的將士就會更有信心堅守下去。

    董昭活了80多歲,一直到魏明帝朝才去世。

  • 5 # 潘不安講究史

    董昭,字公仁,出身於濟陰董氏,在今天的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家族。早在三皇五帝時期,有一人名叫董父,因擅長養龍被舜帝賜姓董,號豢龍氏,封地於陶丘,即濟陰定陶,因此濟陰董氏被認為是天下董氏的源出。

    時至東漢末年,董昭如其他世家子弟一般按流程被舉為了孝廉,先後任癭陶長、柏人令,兩縣地處河北,剛好是袁紹的地盤,因此天下大亂後自然而然就被袁紹招募來參謀軍事。可是袁紹集團完全就是東漢集團的一個縮影,內部派系鬥爭,世家傾軋非常嚴重,尤其是袁紹作為一個外來統治者,需要依靠許攸、郭圖、荀諶、淳于瓊等潁川南陽士族派系,打擊田豐、沮授、審配等本土士族,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再加上各種利益之爭,就導致了本土世家和外來世家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

    而那時的大世家一則不喜歡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二者龐大的勢力早已滲透到全國各地,所以同一家人為幾個,甚至是敵對勢力老闆打工的情況非常普遍,最有名的就是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了。

    董氏自然也不例外,在董昭為袁紹效力的同時,他的弟弟董訪剛好在給張邈打工。可不巧的是,袁紹和張邈之間關係很不好,如果換成其他老闆可能沒事,但是以袁紹集團內的環境,這點就給了政敵攻擊的把柄。《三國志·董昭傳》載:

    昭弟訪,在張邈軍中。邈與紹有隙,紹受讒將致罪於昭。

    察覺到不妙的董昭就想了一個辦法,那時候袁紹本人其實也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可問題是這個主意最早是由沮授提出。就像現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黨派之爭一樣,不管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只要是對方反對的自己便支援,對方支援的己方一定會反對。所以潁川派的郭圖、淳于瓊等人立刻就旗幟鮮明的出來反對,其中核心理由就是:

    “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眾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裴注三國志·袁紹傳》引注《獻帝傳》

    看起來說是把漢獻帝迎接來做事就不方便了,可言下之意就是:“現在您是這裡地位名望最高的,大家都聽您等。可如果相信了沮授那幫人的話,把漢獻帝接了進來,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支援他,您不就變成了韓馥第二了嘛!”

    這一段要命的話讓袁紹在迎立漢獻帝這件事上開始猶豫不決,於是董昭就主動提出前去覲見漢獻帝,實者以此脫身。正是這個背景,為董昭後來幫助曹操迎立獻帝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就這樣董昭順利的從袁紹手中脫身,可沒想到的是剛出虎穴他卻又入狼窩。才離開袁紹地盤,一入河內,董昭就被張楊給留了下來被迫打工了。當是時,曹操佔據了兗州,就想著和張楊借道去長安把漢獻帝接回來。

    這張楊當年和袁紹一起聯軍打過董卓,也算是有那麼一點革命同志友誼,而曹操現在也算是袁紹的小弟,直接偷偷聯絡自己要借道幹大事,於情於理自然也就不同意了。這時候之前的伏筆就起到作用了,在袁紹和曹操之間,董昭自然是選擇了後者。

    於是他便對張楊說:“曹操和袁紹現在雖然看起來是一家的,但這種狀況一定不會持續太久。別看曹操勢力現在弱小,但這個人卻是天下的大英雄,本來就要結交的。現在有了這個機會,不但要給他便利,還要上表推薦他。等到大事成功,不是給自己結了大大的一個善緣。”

    其實董昭又沒見過曹操,怎麼就是天下英雄了?無非是在袁紹和曹操兩個很顯然的答案當中,選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然而一介勇夫的張楊就這樣被董昭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完全按照他的意思照搬。

    從此以後,董昭就利用自己的位置優勢,充當起了曹操和長安之間的聯絡人,時常的代替曹操寫信給李傕、郭汜等人,並殷勤的獻上禮物以聯絡感情。

    建安元年,曹操平定了許的黃巾,而在上一年的七月,李傕和郭汜發生火拼,漢獻帝也利用這個機會東遷回了洛陽。於是曹操便派人出使河東,看看有沒有機會把漢獻帝接來,瞭解到曹操的想法後,董昭就開始搞事情了。

    這裡就要插播一個董昭的小故事。當年袁紹和公孫瓚界橋之戰的時候,鉅鹿太守李邵和郡裡的世家豪族們認為公孫瓚兵力比較強,就想偷偷依附於他,知道這個訊息的袁紹就派董昭為鉅鹿太守。

    臨行之前,袁紹問董昭:“你打算用什麼方法處理?”董昭說:“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我打算先假裝和他們是一夥的,打入內部套取情報之後,再隨機應變。”等到了鉅鹿之後,董昭瞭解到孫伉等數十人是主要的策劃者,於是偽造了一個袁紹的檄文說:“抓到了敵人的偵察兵安平人張吉,得到供詞公孫瓚即將攻打鉅鹿,孫伉等人將作為內應,檄文到時將眾人捉拿軍方從事,只治罪本人,妻兒不問。”

    在檄文宣佈的同時,董昭以迅雷之勢將孫伉等人立刻捉拿斬首,都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這麼多的名門望族突然被斬殺,瞬間引起了郡裡的恐慌,董昭又把那些大族一個一個的召過來加以安撫,於是事情又慢慢平息了。

    由此可以看出,董昭不僅膽大極大,同時又具有隨機應變的急智。他發現朝廷遷徙到洛陽後,爭權奪利的老毛病立刻就又犯了,掌握兵權的韓暹、楊奉、董承,還有張楊互相間明爭暗鬥,其中張楊的兵力最強,但地位最低在朝廷裡沒有孤立無援。

    於是他假借曹操的名義給張楊寫信:

    “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今將軍拔萬乘之艱難,反之舊都,翼佐之功,超世無疇,何其休哉!方今群兇猾夏,四海未寧,神器至重,事在維輔;必須眾賢以清王軌,誠非一人所能獨建。心腹四支,實相恃賴,一物不備,則有闕焉。將軍當為內主,吾為外援。今吾有糧,將軍有兵,有無相通,足以相濟,死生契闊,相與共之。”(《三國志·董昭傳》)

    意思就是你有兵,我有糧,你做內主,我為外援,咱倆合作一起幹大事唄。

    正苦無孤掌難鳴的張楊得信,一下高興壞了,和手下的將領們說:

    “兗州諸軍近在許耳,有兵有糧,國家所當依仰也。”

    然後表奏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順便升董昭為符節令。

    有了張楊的內應,曹操順利的前往了洛陽朝見天子,但是他這次前來還有一個主要的目的。於是在面見到董昭這位大功臣的時候,曹操問道:“今孤來此,當施何計?”董昭回答:

    “將軍興義兵以誅暴亂,入朝天子,輔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今留匡弼,事勢不便,惟有移駕幸許耳。然朝廷播越,新還舊京,遠近跂望,冀一朝獲安。今復徙駕,不厭眾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願將軍算其多者。”(《三國志·董昭傳》)

    歸結起來就兩個字“遷都”。畢竟曹操的地盤不在洛陽,中間還隔著一個張楊,那些群臣將領們又是各懷鬼胎,經常出一些么蛾子太難控制了,所以一定要把漢帝遷到許!

    “太對了,您說的正是我的本意,只是這張楊怎麼辦?聽說他的兵挺能打的。”

    董昭答道:

    “奉少黨援,將獨委質。鎮東、費亭之事,皆奉所定,又聞書命申束,足以見信。宜時遣使厚遺答謝,以安其意。說"京都無糧,欲車駕暫幸魯陽,魯陽近許,轉運稍易,可無縣乏之憂"。奉為人勇而寡慮,必不見疑,比使往來,足以定計。奉何能為累!”(《三國志·董昭傳》)

    意思就是張楊這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腦容量想不了那麼多事,以前那些事還都是我出的主意,現在他沒有黨援,又沒人幫他分析。只要派使者送上厚禮,跟他說“洛陽沒有糧食,想將漢帝暫時接到魯陽,那裡離許比較近,糧食轉運比較方便的。”他一定不會懷疑的。

    曹操聽到這個計謀,大讚一聲:“善!”於是一一照辦,而張楊開始果然一點也沒有懷疑。直到曹操將漢獻帝的車架接進了許,張楊才突然反應過來,我是不是上當了?

    就這樣董昭順利的幫助曹操將漢獻帝迎到了許都,而他也以此為自己賺取了足以在曹營安身立命的政治資本,最後在曹魏一路平步青雲官至司徒,卒於青龍四年(236年),享年81歲,諡號定。至於可憐的張楊,最終被董昭賣了還在幫著他數錢。

  • 6 # 孤罔炎史

    在曹操迎立漢獻帝這件事上,董昭可以說是立了頭功的。他對曹操的幫助總得來說分為2部分:替曹操聯合,向曹操獻計。沒有他的兩次“自作主張”,曹操不可能順利聯絡上長安,更不可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與楊奉聯合。沒有董昭鋪好的路,曹操迎立獻帝這件事,要麼會增加很多波折,要麼乾脆就不可能成功。

    替曹操聯合

    1、 公元194年,因為袁紹迫害前往長安,路上被河內太守張楊截留。之後不久趕上曹操派往長安的使者被張楊摁住不放,他便曉之以理、動之以大義,勸說張楊放行,並自掏腰包替曹操向李、郭二人送禮,這就確保了使者在長安不受刁難,曹操也才正式有了與中央的聯絡。

    2、 公元196年,獻帝幾經波折抵達洛陽,這時候卻面對著兩大問題:①洛陽缺糧②楊奉等人不和。但在董昭眼裡,這同時是巨大的機會。於是他以曹操的名義給最缺外援的楊奉寫了一封信。信中一方面對楊奉誇讚不已,另一方面提出了與楊奉聯合,互為表裡的建議。於是楊奉上表替曹操求官,並安排使者前去召曹操進京。

    (楊奉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手底下的大將徐晃)

    關鍵的是,這兩次事件發生的時候,董昭與曹操二人可能根本就沒見過,甚至高機率不認識。完全出於本心的行為,就比顧念舊情的舉措更顯珍貴,當然也更顯出董昭的非同一般。

    向曹操獻計

    曹操人是到洛陽了,可怎麼才能把獻帝迎到自己的地盤上去呢?直接接到許縣,半路就得被楊奉等人揍了。這時候,董昭獻上一計:洛陽缺糧這是共識,那就以請獻帝到魯山縣就食為名,先接出去再說。

    魯山這個地方,距離楊奉駐軍的汝州只有100裡地,離許縣也不過200多里,既免除了楊奉的懷疑,又方便曹操行動。所以等到楊奉發現不對勁的時候,曹操早就準備好了大軍將他擊退,漢獻帝順利入了許縣。

    最後,董昭在史書中與程昱、郭嘉等人合列一傳,而且排位只在程昱、郭嘉之後。陳壽對董昭等人的評價是“論才華謀略,這些人都是當時的天下奇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葉梗幹什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