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竹養豬
-
2 # 農家營
近幾年,國家對農業專案有很多的優惠政策,補貼力度也越來越大!很多傳統行業如房地產或者製造業的資金都在紛紛湧入觀光農業和生態種養領域。但是談到經營狀況,很多人只能一聲長嘆!農業不同於其他行業,需要警惕下面這些坑!
一、只懂燒錢,不懂經營
無論農場還是山莊,只會“燒錢”投資卻不懂“實戰”經營,那完全就是在賭運氣,拿錢打水漂!
二、沒有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其實很多人做農場的初衷和構思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普遍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農莊經濟本身有一定的週期性,客流需要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穩定,這就需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從發展和經營思路上不斷拓展多渠道形成良性資金鍊。
三、土地利用率低
-
3 # 唯美鄉村
閒農業是現代農業體系中的一種新型業態,由於發展潛力和前景巨大,深受全球各國及地區青睞。中國對休閒農業發展同樣極為重視,從多個方面推動休閒農業發展,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要有效的發展休閒農業,必須弄清楚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以後解決的有效策略,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專案發展起來.
以下,我就分別詳細說說:
休閒農業存在的問題
第一,科學規劃不到位。在發展初期,中國休閒農業以農民自主、鄉企合作進行開發,沒有進行過科學整體規劃,導致出現專案單一、功能不全、檔次不高、佈局不合理等弊病。缺乏必要的科學規劃,還造成基礎實施不完善、市場定位不準確、專案開發建設盲目、經營秩序較混亂等問題。
第二,管理及服務水平較低。中國休閒農業由於起步較晚,現有制度和管理機制尚不健全,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制度,旅遊區的衛生、安全等難以保障。同時,農業及旅遊主管部門職能混亂,工作分工不協調。
第三,從業人員素質偏低。中國休閒農業的從業人員教育程度整體偏低,缺乏專業服務技能和相關專業知識,這導致休閒農業整體服務水平和能力不高,影響了休閒農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第四,發展層次不高。中國多數休閒農業規模較小,功能單一,品牌意識薄弱,內涵及品味不高,市場競爭力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和休閒需求。
第五,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休閒農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依賴於政策引導。但當前政府對休閒農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特別是是資金、法規、宣傳等方面。
休閒農業的發展策略
第一,科學規劃,突出休閒農業特色。做好科學發展規劃,是今後發展休閒農業的重中之重。對此,要遵循科學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要重點開發鄉村文化資源,突出鄉村地域特色;要重視鄉村環境保護,打造休閒農業品牌。
第二,增強對休閒農業的認識。在這點上,要充分認識發展休閒農業的重要性,及對推動城鄉一體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及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性。重視農耕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重視住宿、餐飲、金融及運輸等服務業的帶動作用。
第三,規範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及水平。對政府而言,要儘快出臺和制定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對景區而言,要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增強服務意識、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
第四,加強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拓寬投資渠道。政府要繼續加大對休閒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資金層面,引導金融機構參與休閒農業發展。同時,設立專項基金,加強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加大宣傳和營銷力度。休閒農業要進一步發展,離不開必要的營銷投入。加大電視、網路、期刊等多種媒介的宣傳,對擴大市場、吸引遊客具有重要意義。
-
4 # 新農業思考
如果是為了賺錢和事業,那就需要聽市場的,適合市場的才能從市場上賺錢。
如果自己很專業,有很強的判斷能力或者做休閒農業也就是自己娛樂,可以聽自己的。以上純屬瞎喝,就當娛樂。
-
5 # 談再紅休閒農業工作室
休閒農業作為新型業態目前國家給予了大力的支援與扶持。政府希望休閒農業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政府還希望休閒農業專案具有帶動,引領,示範作用,使社會效益明顯。因此,在土地政策、專案規劃、專案建設流程、政府扶持資金使用等方面一定要爭取政府政策支援,嚴格按政府規定辦理,聽政府的。
在處理跟政府的關係時,我們的農莊老闆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很好地把握住自己。休閒農業的發展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援,但不能過分依賴政府,否則就會出問題。因此,在休閒農業專案的主題定位,經營特色,文化內涵要依託當地資源,以市場為中心,滿足城市消費者的精神與物質的各種需求,重點是跟市場走,聽市場的。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已!說一千道一萬,休閒農業的發展還是要練內功,積極爭取政府可以給你一定的資金支援外,重要的是做足做好自己的農莊,得到市場認可,得到消費者的接受,所以千萬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放在爭取政府支援方面,不要把精力投在關係上。因此,在經營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方面要有主見,科學運用,聽自己的。
我們認為:休閒農業最終贏得消費者的是你的服務產品,是你的產品的信譽與品牌,是你的農莊的管理機制和經營效率。只有科學的規劃,有創造性的經營,無論政府政策與政府官員如何變化,你都可立於不敗之地。
-
6 # 奇趣鄉村
你好,做任何事,都要聽自己的,然後,依託政策,利用關係,瞭解市場,從而壯大自己。因此,休閒農業也一樣。如果你第一步就不聽從自己的內心真實的聲音,靠政府,靠別人,做不好。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可以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
在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採果、體驗農作、瞭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
生態休閒農業起於19世紀30年代,由於城市化程序加快,人口急劇增加,為了緩解都市生活的壓力,人們渴望到農村享受暫時的悠閒與寧靜,體驗鄉村生活。於是生態休閒農業逐漸在義大利、奧地利等地興起,隨後迅速在歐美國家發展起來。
全國各地的發展實踐證明,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可以充分開發農業資源,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村運輸、餐飲、住宿、商業及其他服務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致富農民,而且可以促進城鄉人員、資訊、科技、觀念的交流,增強城裡人對農村、農業的認識和了解,加強城市對農村、農業的支援,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2013年3月26日,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現場交流會在南昌舉行,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局長張天佐介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拓展了農業功能,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正成為繁榮農業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拉動國內消費和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有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共有8.5萬個村開展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主體達到170萬家,其中農家樂150萬家;從業人員2800萬,佔全國農村勞動力的6.9%;年接待遊客8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根據農業部對全國13.5萬家典型休閒農業經營主體的調查,農民佔其從業人員的92.4%,其土地產出率每畝接近12000元,是全國農業用地平均產出率的6.2倍,經營休閒農業的農民人均產值5.41萬元,是同期全國農業勞動力人均產值的2.75倍。
鄉村旅遊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並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態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鄉村旅遊開始飛速發展。進入21世紀,鄉村旅遊已進入一個全面發展的時期,旅遊景點增多,規模擴大,功能拓寬,分佈擴充套件,呈現出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態勢。但報告分析認為在各地鄉村旅遊快速發展的同時,選擇適合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至關重要,我們的報告是國內第一份對鄉村旅遊發展模式進行系統闡述的報告,現具體介紹其中的三種:
一、個體農戶經營模式
個體農民經營模式是最簡單和初級的一種模式,它主要以農民為經營主體,農民自出經營,透過對自己經營的農牧果場進行改造和旅遊專案建設,使之成為一個完整意義的旅遊景區(景點),能完成旅遊接待和服務工作。通常呈現規模小、功能單一、產品初級等特點。透過個體農莊的發展,吸納附近閒散勞動力,透過手工藝、表演、服務、生產等形式加入到服務業中,形成以點帶面的發展模式。
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的“農家樂”就是這一經營模式的典型代表。如湖南益陽赫山區的“花鄉農家”和內蒙烏拉特中旗的“瑙幹塔拉”,透過旅遊個體戶自身的發展帶動了同村的農牧民參與鄉村旅遊的開發,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二、農戶+農戶模式
農戶+農戶模式是由農戶帶動農戶,農戶之間自由組合,共同參與鄉村旅遊的開發經營。這也是一種初級的早期模式,只是透過農戶間的合作,可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在遠離市場的鄉村,農民對企業介入鄉村旅遊開發有一定的顧慮,大多農戶不願把資金或土地交給公司來經營,他們更信任那些“示範戶”。在這些山村裡,通常是“開拓戶”首先開發鄉村旅遊並獲得了成功,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農戶們紛紛加入旅遊接待的行列,並從示範戶學習經驗和技術,在短暫的磨合後,就形成了“農戶+農戶”的鄉村旅遊開發模式。這種模式通常投入較少,接待量有限,但鄉村文化保留最真實,遊客花費少還能體驗最真的本地習俗和文化,是最受歡迎的鄉村旅遊形式。但受管理水平和資金投入的影響,通常旅遊的帶動效應有限。
在湖南漢壽縣的“鹿溪農家”,從2001年7月起開發鄉村旅遊,最初只有兩戶村民參與,在不到一年的旅遊接待中,“開拓戶”獲純利8000元,產生了巨大的示範效應,到2003年全村30多戶中有14戶條件較好的農戶參與旅遊接待服務,還有不少農戶為旅遊提供特種家禽、綠色蔬菜、山裡野菜、生態河魚等農產品和參與民俗表演,逐漸形成了“家禽養殖戶”、“綠色蔬菜戶”、“水產養殖戶”、“民俗表演隊”等專業戶和旅遊服務組織,吸納了大量富餘勞動力,形成了“一戶一特色”的規模化產業,透過鄉村旅遊的開發,順利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實現了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
三、公司+農戶模式
公司+農戶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公司開發,經營與管理,農戶參與,公司直接與農戶聯絡與合作。這種模式的形成通常是以公司買斷農戶的土地經營權,透過分紅的形式讓農戶受益。它是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實踐中,由高科技種養業推出的經營模式,因其充分地考慮了農戶利益,在社群全方位的參與中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它透過吸納社群農戶參與到鄉村旅遊的開發,在開發濃厚的鄉村旅遊資源時,充分利用了社群農戶閒置的資產、富餘的勞動力、豐富的農事活動,增加了農戶的收入,豐富了旅遊活動,向遊客展示了真實的鄉村文化。同時,透過引進旅遊公司的管理,對農戶的接待服務進行規範,避免不良競爭損害遊客的利益。
(1)發展及產業規模
20世紀90年代中國休閒農業開始發展,到2l世紀初,休閒農業己進入一個全面發展時期,旅遊景點增多,規模擴大,功能拓寬,分佈擴充套件,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新態勢。全國休閒農業特色農戶(農家樂)己發展至150多萬家,具有一定規模的休閒農業園區發展至12000多家,直接從業人員近300萬人,年接待遊客7億人次,年經營收入達900億元左右1J。休閒農業產業幾乎各縣都有,在東部沿海城市郊區尤為多見。僅紹興一縣,休閒農園到2007年就有48家,其中從投資規劃看,100元萬以下的7家,佔15.2%,101萬~500萬的23家,佔50.0%,500萬~1000萬的8家,佔17.4%,1000萬以上8家,佔17.4%。從經營面積看,23.2hm2以上的有20家,最大的達280hrn2;從實際投入看,已經有資金投資的佔總數的3.5%,其中投資100萬以下的27家,佔58.7%,投入101萬~500萬的l5家,佔32.6%,500萬~1000萬的1家,佔2.2%_2J。
中國休閒農業產業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亮點之一,彰顯廣闊的發展前景,必將成為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當前應著力解決好基礎設施條件差,人才隊伍短缺,規劃滯後,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規範,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
(2)產業分佈
2004年和2005年,國家旅遊局共評選出農業旅遊示範點359處。其中,農業觀光旅遊點112個,佔31.2o%;農業科技觀光旅遊點60個,佔16.71%;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點56個,佔15.60%;民俗文化旅遊點20個,佔5.57%;休閒度假村(山莊)26個,佔7.24%;古鎮新村39個,佔l0.86%;農家樂l8個,佔5.01%;自然景區28個,佔7.80%。從東、中、西三大區域分佈來看,中國東部地區100個,佔49.76%;中部地區65個,佔32.1%;西部地區38個,佔l8.7%。從省、市、區分佈來看,最多的是山東55個,佔15.32%,江蘇43個,佔11.98%,遼寧34個,佔9.47%,貴州l8個,佔5.01%,安徽、四川各17個,分別佔4.74%,河北l5個,浙江、廣東l4個,山西13個,河南l2個,廣西l1個,內蒙古、新疆各l0個,黑龍江、重慶各9個,北京、甘肅各7個,湖北、雲南各6個,江西、上海各5個,其餘均在5個以下。
未來發展趨勢
(1)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園。
(2)農業多產化:城市居民休閒,形成了鄉村旅遊的核心結構,包括觀光采摘農業、大棚生態餐廳、農家樂、農家大院、民俗村、垂釣鮮食等,帶動了觀賞經濟作物種植、蔬菜瓜果消費、家禽家畜消費、餐飲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費的全面發展,同時把第三產業引入農村。
(3)農村景區化:鄉村風貌成為旅遊本底,用景觀的概念建設農村,用旅遊的理念經營農業,用人才的觀念培育農民,將鄉村裝點成旅遊度假腹地;鄉村民居成為觀光體驗產品,鄉村民居與本地資源及文化特色相結合,形成產業型、環保型、生態型、文化型、現代型發展思路。
(4)農民多業化:鄉村旅遊的發展可以使農民以旅遊為主業、種植為副業;農民的身份可以從務農轉變成農商並舉,農戶可以獨立經營,也可以形成私營企業;吸引農民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精品農業。
(5)資源產品化:把農村的生產、生活資料轉換成具有觀光、體驗、休閒價值的旅遊產品,並且一定區域內要差異化發展。具體有田園農業旅遊、民俗風情旅遊、農家樂旅遊、村落鄉鎮旅遊、休閒度假旅遊、科普教育旅遊等模式。
指導意見
近日,農業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佈局最佳化、型別豐富、功能完善、特色明顯的休閒農業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社會效益明顯提高,從事休閒農業的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發展質量明顯提高,服務水平較大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拓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根據旅遊者的旅遊動機,潛在客源市場有以下五類:
中國休閒農業發展的模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連片開發模式、“農家樂”模式、農民與市民合作模式等。
(1)連片開發模式
以政府投入為主建設基礎設施,帶動農民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政府投入主要用於基礎設施,透過水、電、氣、路、衛生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優勢開發各種農業休閒觀光專案,供城市居民到農業觀光園區參觀、休閒與娛樂。該模式依託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閒、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主要型別包括休閒度假村、體閒農莊、鄉村酒店。該模式在全國各地尤為常見。如上海市郊區、北京市郊區、南京市郊區基本上都在採用該開發模式。
(2)“農家樂”模式
“農家樂”模式是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觀,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遊、娛、購等旅遊活動。主要型別有農業觀光農家樂、民俗文化農家樂、民居型農家樂、體閒娛樂農家樂、食宿接待農家樂、農事參與農家樂。如成都近郊郫縣友愛鎮農科村就是該經營模式的典型代表。該村原有農戶310戶,總人口650人,總耕地面積45hm2,在農業觀光旅遊發展鼎盛時期,村旅遊接待點共128個,年均接待遊客量達50萬次以上,旅遊年經營收入達2000餘萬元l3_3。
“農家樂”模式主要提供餐飲服務,在浙江紹興縣,以娛樂(如垂釣)、農家特色餐為主的休閒農莊,佔調查總數的41.3%。
(3)農民與市民合作模式
在農民承包地合理流轉集中後,建立休閒農園,以“認種”方式讓城市居民委託農民代種或親自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使消費者共同參與農業投資、生產、管理和營銷等各環節,與農民結成緊密聯結關係,體驗和參與農業經營和農事活動。該模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當時稱為“市民農園”,將土地分割為50m2一塊,向城市居民招租;後來在不同地區演變成多種型別的經營方式,如市民種植紀念樹、紀念林、市民租賃農舍經營農家樂等。根據2006年最新調查,在蘇州旺山休閒農莊,農戶將自家住宅的一樓租給城市人來經營餐飲農家樂,租金年收入能達到5萬元。
(4)產業帶動模式
休閒農園首先生產特色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後透過休閒農業這個平臺,吸引城市消費者來購買,從而拉動產業的發展。在這類園區,遊客除了餐飲旅遊,還帶回土特產品。如浙江稽東鎮的山娃子農莊,100元門票,除50元中餐費,遊客在離開農莊時還可帶回價值50元的一隻土雞和特色高山蔬菜。園區經營者在該基礎上,註冊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種養基地自種蔬菜,自養家禽,並在城裡設定銷點,或與一些企事業單位掛鉤,直銷時鮮產品。該模式深受城市民的歡迎。在浙江紹興縣的調查中,採用該模式的園區佔總數的37%。
(5)村鎮旅遊模式
許多地區在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勢下,將休閒農業開發與小城鎮建設結合在一起。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觀光旅遊。主要型別有佔民居和佔宅院型、民族村寨型、佔鎮建築型、新村風貌型。如濟南市先後重點建設了l3處中心鎮和30個重點鎮,充分利用小城鎮周圍的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其中歷城區仲宮鎮、柳埠鎮等一批近郊小城鎮,已成為城市居民觀光、娛樂、度假的休閒農業基地。又如南京市金桂園農莊開發公司,也正在南京郊區橋林鎮結合新農村建設而發展休閒農業。他們試圖先將農村居民遷移到集中居住點,以提高農民生活品質和衛生條件,然後利用空出的宅基地開發休閒農莊和庭園經濟,發展休閒農業。
(6)休閒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
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滿足於簡單的逛公園休閒方式,而是尋求一些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利用節假日到郊區去體驗現代農業的風貌、參與農業勞作和進行垂釣、休閒娛樂等現實需求,對農業觀光和休閒的社會需求日益上升,使中國眾多農業科技園區由單一的生產示範功能,逐漸轉變為兼有休閒和觀光等多項功能的農業園區。主要型別有田園農業型、園林觀光型、農業科技型、務農體驗型。如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北京“朝來農藝園”、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蘇州“未來園林大世界”、珠海農科中心示範基地等,也都吸收了國外休閒農場或觀光農園的很多經驗和設計理念。
(7)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瞭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教育活動。農業園主要型別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觀光體閒教育、少兒教育農業基地、農業博覽園。如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聯結科教單位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的重要紐帶,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產業孵化提供了實現的舞臺。目前中國的一些大學或科教單位建立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與國外的農業科技園區模式極為相似,園區的建立為科教單位和入園企業科技產業的“孵化”和“後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平臺,大大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輻射推廣。
(8)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民俗風情旅遊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閒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主要型別有農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鄉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
7 # 榮振環談休閒農業
要有效地發展休閒農業,這裡面還是有規律和方法的。榮老師總結為三要和三不要。
三要是指:
1、要依託產業,產業先行休閒農業=農業+休閒。你必須思考你的特色農業是什麼。
如果只是大田作物的糧食,其實,很難做出觀光和休閒的價值。
所以,特色產業在休閒農業範疇內是一個基礎工作,你必須提前定位好。
比如,我一個學員,原來產業定位是種植中草藥。
但是,我建議他適當調整農業一產。
因為中草藥無論觀光還是體驗都不太“親民”,換言之,體驗性相對較差。
後來,他在我的建議下,種了一定規模的瓜果。園區也把中草藥作為一個輔助特色,而不是主打。後來,透過瓜果迎合了客群的採摘需求。
2、要有自身主題,主題必須鮮明我每年都會多次去中國臺灣和日本考察,看了大量的休閒農業專案,我發現,好的專案都有自己的主題,而且主題還很鮮明。
所以,我有一個判斷,以後沒有主題的農場是缺乏生命力和競爭力。
主題是你農場立足於市場的很重要的一條護城河。
比如,北京有一個番茄聯合國。主題就是番茄,你說它沒有其他水果嗎,也有,但是它就是聚焦在番茄上,反倒贏得市場的青睞。
3、要做合理策劃,有所為有所不為發展休閒農業千萬別完全憑藉自身想象。上馬什麼專案完全憑拍腦門,最後做不好就是拍大腿後悔和拍屁股走人。
做休閒農業,要策劃先行,先合理算賬,合理佈局,合理謀劃,先謀而後動。這樣才不至於犯錯誤、走彎路。
三不要是指:
1、不要貪大求全不要想當然的認為規模越大越好,囤地越多越好,專案越豐富越好。
規模越大,成本越高,風險也就越大。
看別人的專案好,馬上拿來主義,不考慮專案之間的匹配度以及顧客的消費邏輯,最後結果可能是雜亂無章,專案低品質化,結果得不償失。
2、不要埋頭拉車我一直強調,休閒農業是個眼界行業和見識事業,干休閒農業,必須多走出多看,提高自己的見識力。一味地埋頭拉車,一定幹不好這個行業。
只有多去發現,瞭解多樣的玩法,結合自己園區的條件,因地制宜的創新,才能發揮槓桿的力量,以小博大。
3、不要單打獨鬥單幹幹不長,獨行行不遠。
休閒農業是一個綜合性比較高的產業,它是三產融合,你要懂農業、懂得二產、懂得經營服務業、懂規劃、懂營銷、懂設計、懂運營、懂策劃、懂活動、懂餐飲、懂住宿、懂得研學旅行……
就是因為這是一個融合的領域,所以,你不就更不需要懂一切,要懂得找合適的人合作幹大事。
你要懂得整合資金型投資人、資源型合夥人、能力型合夥人、運營型高手、關係型朋友……
這麼玩休閒農業,你才能活得長足的發展,同時,過程本身就是快樂。
-
8 # 追趕明天的幸福
休閒農業是目前農業產業發展的熱點專案,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互相探討一下。
首先,休閒農業是需要資源來支撐的。比如休閒採摘園需要耕地資源,而且一般的耕地是不行的,需要高質量的耕地,這樣才能提供高質量的採摘產品,比如有機綠色產品。休閒旅遊需要較好的生態環境,提供舒適健康的休閒環境。
其次,休閒農業需要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營銷手段。網際網路+的提出為休閒農業帶來契機。有利於建立休閒農業品牌,增加競爭力。網際網路也是對外宣傳的重要手段,有效增加客戶群體。
最後,休閒農業也需要基礎設施的支撐。比如地理位置偏遠的休閒農業專案,需要交通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完善。休閒農業的前期資金投入比較大,回報週期較長。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有效的發展休閒農業呢?
首先,充分分析資源條件。這是專案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什麼是有利資源,什麼是不利條件,我們都應該弄清楚。比如河流眾多可以發展漂流專案,森林草原資源豐富可以發展度假山莊等,靠近城市的近郊可以發展採摘園。
其次,休閒農業也應該打造品牌,品牌是有價值的,品牌也是可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品牌也是很好的宣傳名片。
最後,休閒農業需要主動擁抱網際網路,用現代化的手段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總之,休閒農業是農業發展的熱點專案,也是具有前景的專案,具有條件的農戶應該積極抓住這一發展機遇。
-
9 # 楊大寶貝
謝謝邀請,我是勵志成為三農領域專家達人的三農包打聽,分享三農知識,解決您的疑惑。
休閒農業是不適合在城市裡發展的,城裡寸土寸金,成本高昂,也沒有休閒農業的精髓體現:即親近大自然,得到身心合一的享受!我們鄰村就有一個農家樂,我認為這就是休閒農業的具體體現,農家樂裡面有采摘大棚,各種花海,有自己散養的土雞和小野豬,有馬場,有垂釣,市裡的人來這裡可以做很多活動,自己去捉土雞和野豬,或者釣魚採摘,然後DIY各種燒烤和菜餚,晚上可以在農家樂露營,奇趣無窮!所以我認為休閒農業的發展應該圍繞著人們的精神需求,親近自然放鬆心情。
-
10 # 生活巷
近年來,隨著城市生活壓力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嚮往農家慢節奏,淳樸輕鬆的田園生活。順應這股潮流,各地的“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特別是將農村生態種植養殖,和休閒度假結合起來的各種休閒農業,更是成為旅遊業裡的新寵兒,休閒娛樂新時尚。這樣的運營模式很多,下面就為您介紹其中做得非常有特色的幾種。 一、 普通大田農業,在這裡,我們既可以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觀摩農業生產,還可以品嚐時令農產品,您要是有心,還可以和當地農民學習種植技術,購買種子和秧苗,回家也弄個陽臺菜園,真是不可多得的體驗。
二、果林和園林農業,以開放式果園採摘為重點,兼顧觀賞景物,還可以銷售果品盈利,在這裡人們可以見識到真正的生態立體養殖實景,林間間生農作物,林間散養走地雞,雞糞養魚,魚塘泥肥田,讓走在科技前沿的遊客也能體驗農業前沿的歡樂。 三、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放農業溫室大棚,展示高新科研農作物品種,無土栽培,良種嫁接,等新型農業技術,讓遊客體驗農業大國的實力。
四、開發農家住宿,讓遊客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體驗耕作的艱辛,也品嚐收收穫的喜悅,最適合攜家帶口的家庭共同體驗。 五、開發配套深加工的農業產品,依據當地特色,依託網路平臺,接受定製豬、雞養殖、有機蔬菜定製,認養魚塘,農業直播等特色服務。
-
11 # 農學谷
近幾年休閒農業迅速火了起來,各種政策、利好都偏向休閒農業的發展,休閒農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應透過開發休閒農業,引導城市密集的資源流向農村,拓展一個農村與城市統籌發展的新視角。
如何才能發展好休閒農業呢?關鍵在與特色!要深入發掘休閒景點的農業文化內涵,做好各項配套措施,要推動一些可長久發展的特色農業,不侷限於某一單一的功能,發展高檔次的遊區建設,要將農業基地建設和旅遊產品開發有機融合。中部地區是傳統的產糧區,應發揮區位優勢,農業基礎條件和農產品市場條件均較優越。因此在制定規劃時,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既要對市場需求等外部因素進行細緻考察,對成功的案例經驗進行吸收消化,以避免發展過程中出現資源浪費、低水平重複建設,盲目地設計投資專案;又要充分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獲取儘可能準確的資料資訊,並對這些資訊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提煉有參考價值的結論。
-
12 # 科學為農
休閒農業是農業和休閒活動的結合,透過農事體驗過程,參與農業生產、體驗農村生活,獲得心情寧靜的方式。休閒農業載體有很多,比如休閒農場、農業公園、田園綜合體等。休閒農業主題多種多樣,種植觀光(薰衣草等花卉)、養殖觀光(萌寵)、農耕文化觀光、民俗觀光等主題。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南韓、德國、美國等休閒農業做的很好。有很多案例可以借鑑。
日本江永崎農業公園
日本的江永崎農業公園--南瓜森林,遠離大小城鎮,四面全是山林野地。在公園內,南瓜景觀隨處可見,在一個很不顯眼的角落也能發現驚喜。這裡可體驗到南歐田園風情,既有田園風、也能體驗異域風情,例如黃燦燦的油菜園、古老的風車、優美的歐洲民樂,使人產生了一種超越時空的感覺。這裡有西式食品教室,在這裡飽滿眼福、口福後,還可以學習食品製作。
卡爾斯草莓莊園
卡爾斯莊園以草莓為主題,每一個細節設計都與草莓有關,比如小品景觀,草莓吉祥物、草莓屋及品牌顏色也設計成草莓一樣的顏色。
在一二三產融合方面,以草莓種植為基礎,進行草莓採摘體驗,草莓售賣。二產加工方面,園區有一些食品製作區,包括香腸製作區、巧克力製作區、咖啡及果醬製作區等,加工很多食品及衍生品,包括品類豐富及形狀各異的糖果衍生品、各種用於抹面包的醬類和自制的各種味道的香腸。三產方面,專案更加豐富,配套娛樂專案,設定娛樂區,有兒童娛樂設施及動物園,餐飲、購物中心,超市裡的所有食物類產品都由農場製作,均貼有自己的商標。
其運營模式為——新鮮的草莓和免費娛樂設施帶來了巨大流量,與熱門體育專案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時拓展各種衍生產品,增加附加值。
圖片來自全景網
蘇州 “西巷”村
西巷村的青蛙資源特別豐富,金線蛙、澤蛙、虎皮蛙等,目前發現的有60多種,在這種資源稟賦基礎上,當地人決定把西巷村打造成以青蛙為主題的鄉土氣息和文藝範兒結合的村落,希望吸引旅客駐足,發展休閒旅遊業。
圖片來自全景網
處處聞蛙聲、處處見蛙景。蘇式民居上彩繪個性化青蛙,是不是文化碰撞?村裡隨處可見的各種姿態的青蛙景觀是不是更有視覺衝擊力?
村裡希望透過一些專案能夠留住青年人,將文化傳承下去。於是,村裡邀請了臺灣的文投創作團隊進行村落打造。青蛙是主題,但有更多娛樂專案帶動。比如青蛙樂園、文化集市、果品採摘園以及小型農產品加工廠體驗,村裡陸續建起了其它生活配套,例如咖啡館等,給城裡人及文藝青年、畫家等提供慢生活。
休閒農業有很多,需要依據當地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地理區位、周圍市場等情況選擇要做的主題,能夠抓住當地特色,然後再深挖當地的風土文化。創意是必要的,但是成本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做休閒農業,要把產業做大,有產業支撐,才有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延伸產業鏈條,在衍生品上創新產品,提供農業附加值。
-
13 # 中商產業研究院
休閒農業,是現代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它利用農業資源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經營活動等條件,透過規劃設計和開發利用,為城裡人提供觀光、旅遊、休閒活動的場所,另一方面,休閒農業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也是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
在休閒農業園區規劃中,需要遵循主題明確原則、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突出特色以及因地制宜原則。
此外,在休閒農業園區總體規劃中,應具有以下八大要素:
-
14 # 天羽3299
在家裡
無限的想象
制定無限的計劃
想象無限方案的無限美好!
但是千萬不要去做!
做則死!勿動不做則活~
底層政府大棚房無限的擴大
寧可錯拆三千也不放過一個
你還搞什麼休閒觀光農業?
如果農業人們去不吃不喝不休息不用接待……
看一眼你就可以收錢那你就去做吧!
別指望有人去你的田間地頭買東西!
你連賣農產品的場所都沒有!
再著說淘寶不出門就買了!幹嘛那麼費事
無為!無為才是最高境界!
-
15 # 蘇遇瑞瑞
首頁 > 資訊首頁 > 致富經
休閒農業發展靠什麼來吸引消費者?
2018-07-21 12:10:36 致富經
聽聲音
檢視
惠農網
買賣農產品,就上惠農網!
休閒農業是指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將觀光、休閒、旅遊集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為遊客提供觀光、採果、體驗農作、住宿和度假的服務,是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發展休閒農業有利於調整農業結…
休閒農業發展靠什麼來吸引消費者?
一、農業生產資源的運用
1、農作體驗方式
農作物觀賞:簡單點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時令,將與時令有關的作物的枝葉花等用於觀賞,比如說春季觀賞油菜花,夏季觀賞荷花等,同時還可以將其製作為標本;園藝習作:園藝習作主要是體驗作物的選種、育苗、施肥、灌溉、修剪、除草、收穫、加工處理等勞作樂趣,並學習與之相關的知識,比如說茶葉的採摘、加工等技術;農耕活動:比如說將花田、果園、茶場的土地按塊租賃給旅遊者,讓旅遊者親身體驗養花種樹,或者用犁翻土、用靶碎土、插秧比賽等;特色農藝:特色農藝一般指紡線織布、剪紙、手工釀酒、土菜烹飪等,同時還可以製作藝術插花、乾花書籤、花卉風景彩照等,以特產紀念品的形式出售給前往遊玩的旅遊。
2、農具體驗方式
農具展示:比如說傳統的織布機、風車、水磨器具等,同時可以配合圖文解說,有利於旅客更好的瞭解農業技術方面的知識;農具操作:如牛車、水車、耕耘機等。
3、家禽家畜體驗方式
葷菜烹飪:根據當地的特色菜,運用特殊烹調工藝進行加工和製作;學習修剪、嫁接、擠奶、剪毛等,讓遊客儘量多直接感受這些;親近動物:比如說組織遊客認識、觀賞、餵養或騎乘家畜類動物。
休閒農業發展靠什麼來吸引消費者?
二、農民生活資源的運用
1、日常體驗方式
體驗當地農家特色的燒火做飯,比如說用大土鍋、大蒸籠家傳的烹飪技巧,做出正統的農家味道;在農村居住,使用農家傢俱擺設及裝置;教授旅客自己製作紡線織布、衣服等紀念品;透過喝茶、打牌、聊大、下棋、解說民風民俗、歷史軼事等等,讓旅客盡情享受農村生活;提供農村傳統服飾的租售業務,讓旅客體驗勞動或者遊玩時穿戴和照相。
2、農村節慶體驗方式
弘揚當地文化,開展陳列農業文化、活動慶典、民俗相關的展示,大力規格農業文化知識;組織農莊文化遊,比如說豐年祭、賞花燈、舞龍舞獅、皮影戲、採摘節等民俗節慶體驗,透過對其的觀賞、解說、參與特色活動,從而加深遊客對農莊的認識。
休閒農業發展靠什麼來吸引消費者?
三、農村生態資源運用
1、農村氣象體驗和農村地理體驗方式
製作氣候與農事知識的展板;開展與天氣有關的遊憩活動,比說說放風箏;根據當地天氣情況,可以開展與天氣相對於的食療進補活動;利用農村資源提供遠足活動,比如說穿越結果果園;圍繞水資源,開展捕魚撈蝦、打水仗、觀賞蝌蚪等活動。
2、農村生物體驗和農村景觀體驗方式
為旅客提供捕捉、收集、烹飪的必備用品,感受從田間到飯桌的全過程;教授不同魚的做法,並且可以透過現場烹製、品嚐和習作;開展挖野菜、洗野菜、烹飪野菜的野菜活動;建立供遊客休息的場所,安裝休息設施;設立觀景臺,供遊客登高觀景。
以上就是關於發展休閒農業的要點講解,休閒農業最為一種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在農民就業增收、傳承中華農耕文明、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然獲得了四方面的政策支援,而如何在這些產業中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魅力,也是每個休閒農業參與者需要考慮的,總之萬變不離其宗,休閒農業在怎麼發展,都應當以人為本,這才是吸引消費者,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根本。
-
16 # 北蘇東魯
1、要有山有水,環境好,無汙染;
2、離城市近一點,要有足夠多的人;
3、離旅遊景點能夠近;
4、有一定的供銷資源,方便農產品的經銷。
-
17 # 小喇叭的天空
基於中央一號檔案……國務院檔案提取出以下幾點,1.田園農業遊2.園林觀光遊3農業科技遊4務農體驗遊5.農耕文化遊6.民俗文化遊7.鄉土文化遊8.民族文化遊9.農業觀光農家樂10民俗文化農家樂等等
-
18 # 山雞龍塘
適應於生態示範場與禁養區,第一建立家庭農場,,場主生產產品必須足禮品,第二把土地流轉為能體驗生活示範區,第三,把個體經濟變為共同體模式,第四引進新家庭成員,第四採取原始耕作農業
-
19 # 豬市參考
首先來說,休閒農業在農村越來越普遍,失去了最開始的熱度,加之不斷傳出的宰客等負面新聞,人們對休閒農業的印象跌倒了低谷。
那麼,如何正確發展呢?
第一,結合本地特色,突出重點專案,大眾化的東西永遠只是一時的
第二,質量。很多人質量不能做到長久,這樣就會慢慢丟失客戶與流量
第三,物美價廉。不要想著外面的錢好賺,別人都是傻子
第四。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
20 # 新農人和平
休閒農業,為鄉村振興增亮添色!休閒農業的核心就是要讓人“玩”好,不是有人說嗎,要麼好玩,要麼死,可見,“玩”對於休閒農業來說何其的重要。然而,現如今,市場的需求千奇百怪,遊人的想法日益翻新,我們休閒農業要玩什麼,怎麼玩,才能滿足不可謂不刁鑽的各色心理,成為每個休閒農業人想破腦袋也難以解決的問題。所謂“剪不斷,理還亂”,各類專家、大咖的課聽的時候過癮,聽完之後煙雲。看著這篇休閒農業情景模式的小文,忽覺眼前一亮,這幾種情景模式不管哪一種,都將成為了不起的閃亮,吸引眾多期待的目光。好吧,希望大家認真品讀,認真思考,特別是正在徘徊往復的我們的休閒農業人!
回覆列表
說到如何有效的發展休閒農業,就要先想到一個問題,這個休閒農業是針對誰,休閒城市人,還是農村人。那麼我認為是先休閒城市然後農村也就跟著休閒了。然後選擇模式或者說是方式,比如最常見的農家樂。
第一,你經營的是那種方式的農家樂。第二,根據你的目標人群、經營方針制定設計方案。第三,既然是農家樂,設計就需考慮到質樸、休閒、寧靜的農家氛圍,只有這些環境設計還遠遠不夠,還的從內容上體現出樂趣,這種樂趣是城裡人平時體驗不到的,要增加一些互動體驗式的消費形式。其實是一種時尚的質樸,不能完全農村化。第四,針對高境界、高消費的人群。設計要從根本上區別其他農家樂,除上述的基本內容外,要注意設計經營理念的提升,追求生態、環保、健康理念。利用現代綠色能源,低碳原生態的手段進行規劃。比如:建築可改造成“太陽能被動房”,從而達到不依靠任何電能,實現冬暖夏涼;照明系統考慮:太陽能小電站,滿足自給自足;還有地熱源泵系統、雨水回收系統等方法設計。還有很多方法,具體還得看你的資金投入、具體環境等再量身制定吧。